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养大震撼》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教养大震撼》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12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养大震撼》经典读后感10篇

  《教养震撼》是一本由【美】波•布朗森 / 【美】阿什利•梅里曼著作,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一):《教养大震撼》时刻撼动父母心,教养法则大洗礼

  礼仪之邦中国,自古至今都本能地崇尚着教育与日俱增国际交流,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世人推崇教育。父母对于孩子的教养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放到了重要地位学校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关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养问题不断地被放置在了舞台的焦点聚光灯之下。正因为它的重要性,关注度,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学科等的推出。我们不得不承认,里面的某些教养方法未必真正可行;我们不得不承认,里面的某些内容虽多且滥中,难免方式方法鱼龙混杂。身为一名家长,我们唯一的目标只是希望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用最直接的方式,用最合理手段,用最容易为孩子接受的理念推行正确的教育行为。教养,教养,所说的是既包括了教也包括了养。

  一向关注孩子教育问题的我阅读了很多的有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而《教养大震撼》的学习,让我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于教养方面大脑洗礼。以前很多的书籍中涉及到孩子应该多给予鼓励,少给予批评。假如你一天给孩子5张脸的话,其中必定需要4张笑脸和1张凶脸。这尽管只是一个比喻。但这却很形象地陈述着对于孩子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理念。事实上,我也的确贯彻执行了一段时间的这个方法。总结当时的经验,我感觉结果并没有专家所说良好。简直就是收效甚微。人小鬼大的孩子更多的是对鼓励置之不理。只有在家长生气了,孩子才会有点惊惶地收敛自己的所为。当读到《教养大震撼》,我才恍然大悟于有关的教养的相关奥妙与诀窍。的确,“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千万,但是正确的教养观念只有一种!”读着书中的这句话,我认为它一针见血地道破了有关于教养的精髓。与此同时,这本有关于教育的书籍饱含了诸多教育界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更显现了内容的震撼性,有效性,权威性和综合性。

  书中有一部分特色就是教养方式大测试的形式向我们家长抛砖引玉。看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了解孩子;看我们是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消除代沟。在正文中,此书又精心地向我们家长一一讲解着某些我们曾经错误的教养理念。例如表扬的方式和方法,睡觉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对待人人平等的正确认知,诚实教育的培养。看着这些内容,作为一名读者的我也在不断地自我反省。反省自己以前的错误教育思路;反省自己以前并未重视的孩子特点;反省自己距离成功父母的努力尚且不够-----

  作为一本育儿书籍,《教养大震撼》时刻撼动父母心的同时更是给予家长教养理念的大洗礼。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育儿的观念上也受到了深刻的震撼;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更感觉到了某些触类旁通的教养思维顿悟。虽然书中涉及的孩子教养内容只是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孩子教育的内容包括了他们平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本《教养大震撼》的领悟学习,我感觉无形之中有了更多的理念和想法。洁白无瑕一如白纸般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更多支持。父母最迫切需要做的是在理解和了解孩子基础上的进一步协助和帮助。一味的批评和表扬不能真正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更需要做的是在他们成功之时给予进一步的推动鼓励;在他们失败之时给予深入的分析与帮助;在他们分享之时给予最真诚的倾听与沟通----成功家长从这里起步,教养的震撼撼动着颗颗父母心。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二):米妈书摘11:教养大震撼

  米妈书摘11:教养大震撼

  这是一本已出版就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封面故事的亲子书。两位作者(波•布朗森,美国著名作家;阿什利•梅里曼,曾任好莱坞制片,《时代》周刊亲子教养专栏撰稿人)审视了近十年来育儿领域科学研究成果,基于神经生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批判了社会上某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观点:表扬孩子聪明、孩子可以为了学习牺牲睡眠、相信学龄前智商测试、生二胎可以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游戏影响学习、父母争吵不能让孩子看到等。

  1. “表扬孩子聪明”不一定是对的!!

  过度的表扬会扭曲孩子的行为动机,他们会变得只为了听到表扬才去做一件事情,而是失去过程的真正享受

  如何表扬才是对的呢?表扬必须真诚、具体而明确,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和做事过程,而不要表扬他们聪明。

  2. 孩子不可以为了学习牺牲睡眠!!

  少睡一小时=铅中毒不是危言耸听。睡眠专家保罗苏拉特博士研究发现,孩子每晚睡一小时,智商测试结果会下降7分。睡眠专家阿维萨德夫博士,通过实践研究发现,长期少睡1小时=失去两年的认知成熟发展

  少睡影响记忆力,因为记忆在白天形成,但却在夜间巩固、加强,睡眠不足,直接影响孩子的记忆力。

  不同情绪的记忆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处理,睡眠不足的孩子总想不起积极的事情,却容易记住消极的情绪

  米妈之前是一个很不重视睡眠的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宝宝,看过了这个章节的结合科学试验研究的论述后,决心改变自己的刻板印象,为宝宝的充足而规律的睡眠保驾护航。

  3. 不要过分相信学龄前的智商测试

  大器真的晚成,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研究发现,越聪明的孩子,智商变动幅度越大。太早选拔孩子进天才班并不好,这可能让很多晚慧的孩子失去机会

  低幼年龄孩子的智利加工区是在变化的,幼儿所依赖的神经网络与成人不同,在大脑加工过程中,能否灵活转换到更有效的神经网络极大影响了儿童最终的智力。

  科学研究表明,等小学年级后再对孩子进行智商测试,相对有效。

  摘录到这里,突然想到小时候妈妈经常问米姥姥一句话“妈妈,为什么不让我早一年上学呢?”米姥姥很坚持回答,“该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不急那一年半载”,现在想来,都是朴素的智慧。有本特有名的畅销书《outlier》讲的就是有些棒球运动员成功,就是因为他选拔入棒球队的时候年龄相对其他儿童偏大,对于儿童来讲,大11个月,在体能和身高上是很大的优势,所以这些生日偏大的儿童更加成功。让宝宝早上学,早入幼儿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见得好事

  4. 生二胎不一定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独身子女也不一定不擅长和同龄人相处,与其他小朋友间的相处方式才决定了宝宝真正的社交能力。角色扮演游戏也是培养孩子社交技能的最佳方式。

  在与兄弟姐妹交往中,学到的技巧好坏参半。因为,共同的资源或查财产是兄弟姐妹打架的主要原因

  孩子跟好朋友关系如何,决定了未来他与弟弟妹妹的关系。

  5. 游戏不会影响学习,相反游戏可以促进学习。

  小孩在游戏中学习到的东西,对将来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在游戏中发展的这些能力,比传统课堂事半功倍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

  米妈固执地认为专注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每次看想打扰米宝专注玩玩具的时候,都会想到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6. 父母争吵避开不让孩子看到,这对孩子反而更加糟糕

  敏感的孩子能感知到父母的争执和矛盾,却看不到父母是如何解决的。

  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没有口出恶言,最后又重归于好的冲突,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也可以让他们变得合群。

  附目录

  第1章 表扬危机四伏,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表扬孩子也有错吗

  怎样表扬才对

  如何戒掉表扬孩子的瘾

  第2章 少睡一小时,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睡不够的孩子记性差

  赖床带给孩子好成绩和积极情绪

  缺觉:儿童肥胖症的罪魁祸首

  第3章 歧视与生俱来,人人平等难教出口

  物以类聚是天性还是后天学习

  孩子的歧视从何而来

  怎样教孩子人人平等

  第4章 撒谎自学“成才”,诚实教育玄机重重

  撒谎:孩子的高级社交技巧

  我没有教,孩子从哪里学会了撒谎

  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

  第5章 早期IQ测试靠不住,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

  智力测试能预测孩子的未来吗

  是否要让孩子挤进天才班

  越聪明的孩子,IQ变动幅度越大

  第6章 培养社交能力,好朋友胜过亲兄弟

  手足之情何时形成

  打打闹闹好过互不搭理

  朋友是最好的社交老师

  第7章 做严格的父母,孩子跟你更贴心

  到底该不该对孩子定规矩

  15岁的大脑在想什么

  青春期:叛逆不屑还是雄心勃勃

  第8章 游戏成就自制力,边玩边学是王道

  什么是提高孩子成绩的秘诀

  超群的自制力来自何方

  自制力:对学业比智商重要

  第9章 好人缘暗藏杀机,教育节目问题多多

  父母争吵或体罚会伤害孩子吗

  捣蛋鬼和人气王谁更爱欺负小朋友

  贴心奶爸和传统老爸谁更容易教出问题孩子

  第10章 学说话学问多多,爱的抱抱胜过千言万语

  父母爱的抱抱,是宝宝学说话的关键

  为什么有的宝宝学说话快,有的学说话慢

  教宝宝说话的五个法宝

  结语 感恩教育可以休矣

  后记 决定创造力的力量,在教育

  如果你对以上的书摘有任何的疑问,欢迎给我留言。

  如果你有育儿的好书籍,也可以回复书名,推荐给兔丫丫(米妈)整理成书摘。

  “兔丫丫能邢”原创育儿文章公共帐号,一只不安份的兔子,希望能和你,在这个时空,一起探讨育儿的话题。欢迎留言给我,虽然我不会一直在线,但是我以胡萝卜保证,肯定认真看你的留言。兔子的微信号:i t y y n x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三):关键教养报告:一些有趣的观点

  这个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写的。别人的摘要在大横线下面,有些观点确实不错,推荐看下。

  首先告诉自己

  1.父母的言传身教最重要。小孩的模仿能力比你想象的强。

  2.不要期待值过高。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提高。

  以下是觉得不错的点:

  1.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这个已经多处看到了。有效的表扬:具体、明确、针对一件事情;真诚。

  2.撒谎是小孩成长中遇到的正常现象。如果告诉孩子说真话会让父母高兴,孩子就会开始打消撒谎的念头。 当父母教育孩子诚实的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撒谎是错误的。孩子越常听见,就会越快铭记在心

  3.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性越强,孩子越有可能感到叛逆,尤其是青春期。那些制定与执行最一致的父母们,跟孩子关系最近,与孩子有最多的对话。要接受孩子说的不会百分百是真话。我想维护与父母的关系,我不想让他们对我感到失望

  4.自制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

  5. 教宝宝说话的5个法宝:①动作语言。当大人向小孩展示小玩具时,不时地转动或摇晃玩具,或者从孩子的一边挪到另一边,同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这是教孩子认识物体名称的非常有用的方法。②从不同人那里听到语言,即多人重复,道理类似多感官输入。③语法框架。用语法教会孩子词汇,用重复来突出变化。④词组变化。让上下文和句子意思保持不变,句子的词汇结构和语法结构有所变化。⑤利用形态偏差,还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架”。跟孩子说类似“这是XX,你能找到XX在哪里吗”的句子。

  6.注意力数学能力、阅读能力甚至智商一样重要。 严格地要求孩子自己对照正确答案检查工作,并和同组的小朋友互查,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极其关键,孩子们清楚自己做得如何,何时能够完成。

  7.少睡一小时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成绩和情绪。

  -------------------------------------------------------------------------------------------------------------------------------------------------------------------------------------------------------

  第1章 表扬危机四伏,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 大人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并没有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表现不佳的罪魁祸首。

  ☆ 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我掌控的感觉。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有效的表扬:具体、明确、针对一件事情;真诚。

  ☆ 过分的表扬会扭曲孩子的行为动机。总被表扬的孩子,会变得不愿意冒险且缺乏自主性,会更看重输赢,对击败对手更感兴趣,会非常爱面子。

  第2章 少睡一小时,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 少睡一小时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成绩和情绪,相当于失去了两年的认知成熟与发展。

  ☆ 睡眠不足的人总是想不起愉快的记忆,却很容易想起消极的记忆。

  ☆ 青少年情绪化、容易冲动、自由散漫,都是长期缺觉的表现。

  ☆ 平均来看,睡眠不足的孩子比睡眠充分的孩子胖。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消耗热量,防止肥胖。

  ☆ 睡眠不足是会累积的,缺觉者的判断力极其不准确。

  第3章 歧视与生俱来,人人平等难教出口

  ☆ 孩子在发展上很容易偏爱自己所属的群体,他们会自然地形成某些偏好和喜恶。

  ☆ 大人觉得不能跟孩子谈论种族的那段时间里,孩子已经自己形成了种族观念,学会了偏见。

  ☆ 文化越多元的学校,学生之间的分裂就越严重。多元化确实增加了跨文化的交流互动的机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互相排斥的机会。

  ☆ 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今后可能遭受到歧视,和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歧视具有相同的杀伤力。

  ☆ 文化中越强调张扬个性,孩子越容易形成小团体。对青少年来说,归属于某个团体带来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第4章 撒谎自学“成才”,诚实教育玄机重重

  ☆ 人们普遍觉得女孩比男孩诚实,而实际上男孩并不经常撒谎;人们认为年纪小的孩子更爱撒谎,而事实恰恰相反;人们认为内向的孩子更不可信,事实是内向的孩子很少撒谎,因为他们缺少圆谎所需的社交技巧。

  ☆ 到4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开始说谎,有哥哥姐姐的孩子学说谎比其他孩子更早。孩子越大越会撒谎。

  ☆ 小孩越能够区分真想与谎言,就越有可能撒谎。

  ☆ 孩子比大人更不能接受撒谎行为,他们会觉得撒谎者都是坏人,撒谎是不道德的。

  ☆ 撒谎是孩子更高级的社交技巧,这也成了孩子增强力量和控制感的一种方式。

  ☆ 经常撒谎的6岁孩子能够很快戒掉撒谎。但是如果说谎已经成为孩子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那么他就很难改变了。如果孩子到7岁仍在撒谎,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一直撒谎下去。

  ☆ 如果告诉孩子说真话会让父母高兴,孩子就会开始打消撒谎的念头。

  ☆ 当父母教育孩子诚实的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撒谎是错误的。孩子越常听见,就会越快铭记在心。

  ☆ 童年的谎言意义重大,父母如何反应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 父母经常给孩子设圈套,让他们处于撒谎的境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来测试孩子是否诚实。

  第5章 早期智商测试靠不住,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

  ☆ 孩子在智商测试上的分数和他将来的学习成绩无关。

  ☆ 小学三年级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分水岭,那时候才会让智商测试变得有意义。

  ☆ 对初中生进行智商测试来预测高中学业表现,准确性要高很多。

  ☆ 情商与学业成绩只有10%相关。

  第6章 培养社交能力,好朋友胜过亲兄弟

  ☆ 兄弟姐妹的交往不都是积极的。孩子在与兄弟姐妹的互动中,学到的技巧好坏参半。

  ☆ 兄弟姐妹相处的基调在小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管是政治、专横,还是相亲相爱、温柔体贴,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 分配“财产”或独占“财产”是造成兄弟姐妹打架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赤裸裸的占有欲才是手足冲突产生的根源。

  ☆ 哥哥姐姐跟好朋友关系如何,决定了未来他与弟弟妹妹的关系。

  ☆ 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社交技能的最佳体现。

  第7章 做严格的父母,孩子跟你更贴心

  ☆ 孩子隐瞒父母最多的三件事情是饮酒、吸毒和性行为。

  ☆ 极少数孩子对父母完全诚实,有96%的青少年对父母撒谎。孩子欺骗父母最常见的理由是,“我想维护与父母的关系,我不想让他们对我感到失望”。

  ☆ 孩子对父母权威的逆反在十四五岁左右达到顶峰。

  ☆ 那些制定与执行最一致的父母们,跟孩子关系最近,与孩子有最多的对话。

  ☆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性越强,孩子越有可能感到无聊。不过,教孩子消除无聊感是极其困难的。青少年的大脑需要有较大的刺激才能有快感。

  ☆ 对青少年来说,“争吵”的反面是“说谎”。

  ☆ 孩子说真话的真正动机,是指望父母能让步,允许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 争吵是好事,争吵说明孩子诚实。

  ☆ 从长远来看,青春期与家长适度冲突的孩子比完全没有冲突或频频冲突的孩子会自己调节。

  ☆ 更多的女儿认为争吵有助于改善母女关系,十几岁的女孩认为争吵事一种认识母亲的方式,她们有机会听到母亲的想法。

  ☆ 争吵的频率与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争吵如何结束。孩子需要自己的心声被妈妈听到,在她讲道理的时候,妈妈需要适当让步。在某些争吵中孩子需要吵赢,妈妈应该做出小小的让步。

  ☆ 家长把所有的争吵都看做是不好的,而青少年却觉得争吵通常能增加感情。

  第8章 游戏成就自制力,边玩边学是王道

  ☆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 游戏时间对孩子非常重要,绝对不该削减。

  ☆ 小孩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未来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孩子在游戏中发展这些能力,比在传统课堂上更事半功倍。

  ☆ 注意力跟数学能力、阅读能力甚至智商一样重要。

  ☆ 在许多情况下,自制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

  ☆ 严格地要求孩子自己对照正确答案检查工作,并和同组的小朋友互查,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极其关键,孩子们清楚自己做得如何,何时能够完成。

  第9章 好人缘暗藏杀机,教育节目早就问题儿童

  ☆ 小孩子看教育性节目越多,关系攻击行为约严重。

  ☆ 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的建设性冲突,对孩子来说是好事。这些冲突没有出口恶言,最后又重归于好。长期下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感,也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合群。

  ☆ 父母吵架或体罚不一定伤害到孩子,孩子最关心的是父母的反应,远远超过他对父母吵架或自己挨打本身的关心。

  ☆ 最常欺负同学的,往往是人缘最好的那些,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

  ☆ 许多攻击行为需要高超的社会技能才能完成,甚至身体攻击也往往出自于“社交精明”的孩子,而不是社交失常的表现。

  ☆ 常看教育性节目的孩子,不仅攻击倾向更多,跟同伴相处的亲社会行为也特别多。

  ☆ 同伴相处的时间越多,孩子对群体地位的欲望就越强烈,最终造成了争强好胜的敌意。

  ☆ 贴心奶爸教出的孩子问题多多,这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攻击行为几乎与疏远型爸爸教出的孩子一样多。

  第10章 教宝宝学说话,爱的抱抱胜过千言万语

  ☆ 看越多电视节目的孩子,语言能力越糟糕。

  ☆ 父母的作用并不是把海量的语言信息灌进孩子的大脑,而是接收并注意孩子发出的信息,用嘴巴、眼睛和收拾,给宝宝回应。

  ☆ 帮宝宝学说话的机制不是父母说多少,也不是宝宝听到多少,而是父母在宝宝努力发声时,适时地给个爱的抱抱。

  ☆ 最能解释宝宝说话快慢差异的因素,是宝宝发出声音、向外探索时妈妈快速反应的频率。

  ☆ 父母如何正确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发声,这个变量似乎是把孩子从口齿不清带到说话流利的最强有力的机制。

  ☆ 给急切想提高回应速度的父母们的提醒:可能忽略了孩子是否做好准备,而做出过强、过弱或重复的回应,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父母不应打扰或引导孩子的注意力,而应顺着孩子指引的方向。

  ☆ 家长常常会犯的两种错:强行打扰,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表现出好奇心或兴趣;忽视孩子的所见,而是自以为是地推测孩子在想什么。

  ☆ 教宝宝说话的5个法宝:①动作语言。当大人向小孩展示小玩具时,不时地转动或摇晃玩具,或者从孩子的一边挪到另一边,同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这是教孩子认识物体名称的非常有用的方法。②从不同人那里听到语言,即多人重复,道理类似多感官输入。③语法框架。用语法教会孩子词汇,用重复来突出变化。④词组变化。让上下文和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句子的词汇结构和语法结构有所变化。⑤利用形态偏差,还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架”。跟孩子说类似“这是XX,你能找到XX在哪里吗”的句子。

  ☆ 早期语言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离真正的终点还差得太远。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四):真的?假的?

  这是一本关于解密教养真相的书。据译者介绍这是作者通过科学的眼光审视了近10年来教养领域的科研结果,批判了社会上流行的某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换句话说,在任何领域,在我们自以为是之前,很有必要先问一声:“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想一探究竟,我们也缺乏探究的条件。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本书融入了较多严谨的理论和科学实验的过程。

  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从表扬、睡眠、歧视、撒谎、智商测试、独生子女对儿童在社交方面的影响、青春期青少年怎么管、自制力与专注力、吵架与体罚、教宝宝学说话等十个方面分别进行专题论述。当然,这都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养来进行的研究,而且非中国范围内的科研机构、院校的科研结论。

  每个专题都包括父母迷思(父母的困惑)、浓缩的教养(实验)、怎样做才正确、要点小提示、教养专家名单这几部分,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读过之后,我比较赞同书里的第一章,是关于对孩子表扬误区的一个研究。结合生活中个人的体验,我认为作者提出的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明确、侧重于努力,而不是泛泛地表扬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侧重批评的,随着大批国外新教育思潮的引入,中国的父母们急不可耐地决定放弃批评式教育,而采取表扬和夸奖的方式。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夸奖孩子,我想绝大多数父母心里都每个底。“太好了!”“太棒了!”“太聪明了!”往往是父母最常用的表扬语句。这些话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估计没有几个父母能回答出来。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个现象我也有发现,那就是经常被笼统的夸奖语句表扬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究其原因,当我们夸奖孩子的聪明时,等于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孩子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我觉得本书中最具颠覆性的论点是第9章,它的观点完全与我旧有的不同。我认为最具建设性的观点是8章,它为我以前读到的许多教育理念提供了实证。

  我认为这本书还是有阅读的必要的。说实话,我对除此以外的其它实验和理论并不能够相信和认同,而且,有一些也不符合中国国情,但是,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至少能够开拓一下思路,可以去怀疑一下我们观念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本能”,这些“本能”虽然被广泛执行,但是并不一定对我们的教养起到有益的帮助,甚至会适得其反。教育不能照搬,更不能自以为是,要多问个真假。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五):养育孩子新观念

  养育孩子新观念

  看了这个书名,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一本关于自身修养方面的书,其实内容是关于教育培养孩子的。

  本书从十个方面讲述了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每一部分内容,作者都列举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研究成果,确实是“汇集全球近百位顶尖学者智慧”“凝结儿童发展领域近十年研究成果”。

  对我国读者有意义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关于睡眠

  作者认为:“少睡一小时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我国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学校留的作业本来就很多,有的家长又自己加码,恨不得孩子一直在学习。有的孩子平时睡不好,周末还要上课外班,也不能补觉,长此以往,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作为家长,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结论:“每晚睡一小时,智商测试结果就会下降7分”、“睡不够的孩子记性差”,你还会舍弃孩子的睡眠,来让孩子学习吗?实际上作者说的更严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你敢用孩子的一生来冒险吗”?

  2、 关于严格要求孩子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比较宠爱,不给孩子制定规则,这样做并不一定会和孩子的关系很好。家长都有体会,要求孩子后自己能做到坚持检查都很不容易。“制定与执行规则一致的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最近”。中国的家长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这章关于家庭争吵的见解,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 关于游戏

  “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将来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孩子们还有游戏时间吗?家长们认为游戏对孩子有好处吗?孩子的游戏除了电子类,还有其他的吗?作为家长,认识游戏对孩子的作用,引导孩子有效游戏,也是养育孩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4、 关于表扬

  以前中国人比较谦虚,不愿意表扬孩子,现在随着国外的影响,很多父母逐渐开始夸奖孩子。但是,你的夸奖方式正确吗?对孩子起到好的作用了吗?会不会没有表扬,孩子就不会坚持做一件事?作者认为:“必须学会正确的表扬。表扬必须真诚、具体而明确;要表扬孩子的努力和做事过程,而不是表扬他们聪明”。

  有的内容跟我国的国情不太接近,比如“智商测试”,在我国还没有大规模开展这方面的测试,即使有这个测试,大多数国人也很清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应该不会以测试为重;比如“手足关系与社交能力”,现在独生子占了很大的比例,估计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不会太多。不过随着“单独二胎”等政策的出台,还是会有一定关注的。还有种族歧视方面的内容,也不太适合我国国情。

  可能是时间紧迫,本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第199页,“学会归纳思想北锻炼写作能力等”,出现错别字;第121页,“南希琳达博士也注意到这两类父母,第一种父母……”,同一章节没有“第二类父母”。不知道是原书如此,还是翻译后的问题。

  还有一个题外话,本书“汇集全球近百位顶尖学者智慧”,作者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可见,收集分析资料是相当重要的。

  前面提到的书名,“Nurture”是“养育培养教育”的意思,你觉得用什么书名更恰当呢?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六):《教养大震撼》干货整理

  第1章 表扬危机四伏,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 大人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并没有让他们表现得更好。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表现不佳的罪魁祸首。

  ☆ 表扬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我掌控的感觉。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有效的表扬:具体、明确、针对一件事情;真诚。

  ☆ 过分的表扬会扭曲孩子的行为动机。总被表扬的孩子,会变得不愿意冒险且缺乏自主性,会更看重输赢,对击败对手更感兴趣,会非常爱面子。

  第2章 少睡一小时,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 少睡一小时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成绩和情绪,相当于失去了两年的认知成熟与发展。

  ☆ 睡眠不足的人总是想不起愉快的记忆,却很容易想起消极的记忆。

  ☆ 青少年情绪化、容易冲动、自由散漫,都是长期缺觉的表现。

  ☆ 平均来看,睡眠不足的孩子比睡眠充分的孩子胖。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消耗热量,防止肥胖。

  ☆ 睡眠不足是会累积的,缺觉者的判断力极其不准确。

  第3章 歧视与生俱来,人人平等难教出口

  ☆ 孩子在发展上很容易偏爱自己所属的群体,他们会自然地形成某些偏好和喜恶。

  ☆ 大人觉得不能跟孩子谈论种族的那段时间里,孩子已经自己形成了种族观念,学会了偏见。

  ☆ 文化越多元的学校,学生之间的分裂就越严重。多元化确实增加了跨文化的交流互动的机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互相排斥的机会。

  ☆ 父母经常提醒孩子今后可能遭受到歧视,和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到歧视具有相同的杀伤力。

  ☆ 文化中越强调张扬个性,孩子越容易形成小团体。对青少年来说,归属于某个团体带来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第4章 撒谎自学“成才”,诚实教育玄机重重

  ☆ 人们普遍觉得女孩比男孩诚实,而实际上男孩并不经常撒谎;人们认为年纪小的孩子更爱撒谎,而事实恰恰相反;人们认为内向的孩子更不可信,事实是内向的孩子很少撒谎,因为他们缺少圆谎所需的社交技巧。

  ☆ 到4岁时,几乎所有孩子都开始说谎,有哥哥姐姐的孩子学说谎比其他孩子更早。孩子越大越会撒谎。

  ☆ 小孩越能够区分真想与谎言,就越有可能撒谎。

  ☆ 孩子比大人更不能接受撒谎行为,他们会觉得撒谎者都是坏人,撒谎是不道德的。

  ☆ 撒谎是孩子更高级的社交技巧,这也成了孩子增强力量和控制感的一种方式。

  ☆ 经常撒谎的6岁孩子能够很快戒掉撒谎。但是如果说谎已经成为孩子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那么他就很难改变了。如果孩子到7岁仍在撒谎,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一直撒谎下去。

  ☆ 如果告诉孩子说真话会让父母高兴,孩子就会开始打消撒谎的念头。

  ☆ 当父母教育孩子诚实的同时,也应该告诉孩子撒谎是错误的。孩子越常听见,就会越快铭记在心。

  ☆ 童年的谎言意义重大,父母如何反应会影响到孩子的将来。

  ☆ 父母经常给孩子设圈套,让他们处于撒谎的境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来测试孩子是否诚实。

  第5章 早期智商测试靠不住,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

  ☆ 孩子在智商测试上的分数和他将来的学习成绩无关。

  ☆ 小学三年级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分水岭,那时候才会让智商测试变得有意义。

  ☆ 对初中生进行智商测试来预测高中学业表现,准确性要高很多。

  ☆ 情商与学业成绩只有10%相关。

  第6章 培养社交能力,好朋友胜过亲兄弟

  ☆ 兄弟姐妹的交往不都是积极的。孩子在与兄弟姐妹的互动中,学到的技巧好坏参半。

  ☆ 兄弟姐妹相处的基调在小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管是政治、专横,还是相亲相爱、温柔体贴,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 分配“财产”或独占“财产”是造成兄弟姐妹打架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赤裸裸的占有欲才是手足冲突产生的根源。

  ☆ 哥哥姐姐跟好朋友关系如何,决定了未来他与弟弟妹妹的关系。

  ☆ 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社交技能的最佳体现。

  第7章 做严格的父母,孩子跟你更贴心

  ☆ 孩子隐瞒父母最多的三件事情是饮酒、吸毒和性行为。

  ☆ 极少数孩子对父母完全诚实,有96%的青少年对父母撒谎。孩子欺骗父母最常见的理由是,“我想维护与父母的关系,我不想让他们对我感到失望”。

  ☆ 孩子对父母权威的逆反在十四五岁左右达到顶峰。

  ☆ 那些制定与执行最一致的父母们,跟孩子关系最近,与孩子有最多的对话。

  ☆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性越强,孩子越有可能感到无聊。不过,教孩子消除无聊感是极其困难的。青少年的大脑需要有较大的刺激才能有快感。

  ☆ 对青少年来说,“争吵”的反面是“说谎”。

  ☆ 孩子说真话的真正动机,是指望父母能让步,允许他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 争吵是好事,争吵说明孩子诚实。

  ☆ 从长远来看,青春期与家长适度冲突的孩子比完全没有冲突或频频冲突的孩子会自己调节。

  ☆ 更多的女儿认为争吵有助于改善母女关系,十几岁的女孩认为争吵事一种认识母亲的方式,她们有机会听到母亲的想法。

  ☆ 争吵的频率与程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争吵如何结束。孩子需要自己的心声被妈妈听到,在她讲道理的时候,妈妈需要适当让步。在某些争吵中孩子需要吵赢,妈妈应该做出小小的让步。

  ☆ 家长把所有的争吵都看做是不好的,而青少年却觉得争吵通常能增加感情。

  第8章 游戏成就自制力,边玩边学是王道

  ☆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 游戏时间对孩子非常重要,绝对不该削减。

  ☆ 小孩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未来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孩子在游戏中发展这些能力,比在传统课堂上更事半功倍。

  ☆ 注意力跟数学能力、阅读能力甚至智商一样重要。

  ☆ 在许多情况下,自制力比智商更能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

  ☆ 严格地要求孩子自己对照正确答案检查工作,并和同组的小朋友互查,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极其关键,孩子们清楚自己做得如何,何时能够完成。

  第9章 好人缘暗藏杀机,教育节目早就问题儿童

  ☆ 小孩子看教育性节目越多,关系攻击行为约严重。

  ☆ 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的建设性冲突,对孩子来说是好事。这些冲突没有出口恶言,最后又重归于好。长期下来,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感,也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合群。

  ☆ 父母吵架或体罚不一定伤害到孩子,孩子最关心的是父母的反应,远远超过他对父母吵架或自己挨打本身的关心。

  ☆ 最常欺负同学的,往往是人缘最好的那些,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

  ☆ 许多攻击行为需要高超的社会技能才能完成,甚至身体攻击也往往出自于“社交精明”的孩子,而不是社交失常的表现。

  ☆ 常看教育性节目的孩子,不仅攻击倾向更多,跟同伴相处的亲社会行为也特别多。

  ☆ 同伴相处的时间越多,孩子对群体地位的欲望就越强烈,最终造成了争强好胜的敌意。

  ☆ 贴心奶爸教出的孩子问题多多,这些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攻击行为几乎与疏远型爸爸教出的孩子一样多。

  第10章 教宝宝学说话,爱的抱抱胜过千言万语

  ☆ 看越多电视节目的孩子,语言能力越糟糕。

  ☆ 父母的作用并不是把海量的语言信息灌进孩子的大脑,而是接收并注意孩子发出的信息,用嘴巴、眼睛和收拾,给宝宝回应。

  ☆ 帮宝宝学说话的机制不是父母说多少,也不是宝宝听到多少,而是父母在宝宝努力发声时,适时地给个爱的抱抱。

  ☆ 最能解释宝宝说话快慢差异的因素,是宝宝发出声音、向外探索时妈妈快速反应的频率。

  ☆ 父母如何正确及时地回应孩子的发声,这个变量似乎是把孩子从口齿不清带到说话流利的最强有力的机制。

  ☆ 给急切想提高回应速度的父母们的提醒:可能忽略了孩子是否做好准备,而做出过强、过弱或重复的回应,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发展;父母不应打扰或引导孩子的注意力,而应顺着孩子指引的方向。

  ☆ 家长常常会犯的两种错:强行打扰,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表现出好奇心或兴趣;忽视孩子的所见,而是自以为是地推测孩子在想什么。

  ☆ 教宝宝说话的5个法宝:①动作语言。当大人向小孩展示小玩具时,不时地转动或摇晃玩具,或者从孩子的一边挪到另一边,同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这是教孩子认识物体名称的非常有用的方法。②从不同人那里听到语言,即多人重复,道理类似多感官输入。③语法框架。用语法教会孩子词汇,用重复来突出变化。④词组变化。让上下文和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句子的词汇结构和语法结构有所变化。⑤利用形态偏差,还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架”。跟孩子说类似“这是XX,你能找到XX在哪里吗”的句子。

  ☆ 早期语言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的特点是,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离真正的终点还差得太远。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七):不要照着书养孩子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书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我的孩子三岁,这几年也陆续看了十几本育儿方面的经典或畅销书。对于书的作用,我总结有以下三点:

  一、完全不看书是不行的。

  虽然老一辈人总在说,我们什么书没看,不照样把你们培养得人模狗样。这话有道理,但不能通过这个结论来推导出“科学的育儿知识是没用的”。我相信,在育儿过程多懂一些,多引导一些,对小孩的成长还是有帮助的。以我为例,买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很经典的《育儿百科》,没事就翻翻看,很容易就了解到孩子在某个阶段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应该如何预防等等。这本书解决了育儿过程中关于吃喝拉撒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说,绝大多数育儿书都强调小时候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好处。我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开始给他念绘本,他很喜欢,到现在每天都会要我给他讲故事,语言的表达能力感觉也发展得比较快。我一直觉得孩子带得比较轻松,在于采取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书里学来的。

  二、完全信书也是不可靠的。

  我曾经吃过一次亏,有本育儿畅销书里提到,对于小孩感冒发烧,不要急于送医院,因为医学理论证明,感冒吃药其实无助于解决问题,无非是缓解症状。尤其是中国的医院还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孩子一直身体很好,第一次发烧,我没有送医院,隔了两天才送去,后来情况严重了,弄成了重症肺炎,下过病危。当然,这里面有多方面因素。除非你是一个医生,或者你有比较丰富的照顾生病孩子的经验(知道什么情况比较轻微可以在家观察,什么情况比较严重必须送医院。如何观察孩子状态等等。),否则,不要轻信一些医学上的建议,送医院还是妥当一些。

  每本书都来自于作者自身的经验,有天然的局限性。能否产生效果,要看家庭的环境、要看父母的观念和能力、要看孩子的现状等等,不可完全照搬。我看育儿书的习惯是,如果是理念方面的,会消化一下,琢磨一下,再考虑一下怎么在实际育儿中体现。如果是现成的方法,觉得有用的,我会马上试一下。有些坚持下来了,有些试了一段时间也放弃了。看了三年多的书,真正一直在实践的无非几点“给孩子讲故事”“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多跟孩子商量一些事情该怎么办”“尊重孩子的意志,在安全的范围内,能让他做主的就让他做主。需要家长决定的就家长说了算。”

  三、完全照书养是不现实的。

  首先,那么多育儿书,你是看不过来的。其次,看了之后,你也记不住,也不可能一一实践。最最重要的,如果完全以书为标准,你自己的感受呢,你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感受呢。其实,这是最重要的。

  正如此书作者在序中提到,不是希望我们照着书里的去做。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相信孩子自身的成长力量。我们多观察、多体会、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让书作为我们的朋友,时不时给一些提醒和帮助。就这样就OK,无需过于纠结。

  《教养大震撼》读后感(八):教育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教养大震撼》

  教育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教养大震撼》

  当对教育越来越了解,读到的教育书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教育还远远称不上科学。关于教育的一切都被重重迷雾所笼罩,有时候你好像看清楚了什么,可是当你仔细观察以后,才会发现事实远非那么简单。

  教育的对象是人,但并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让这个人长高,变得健康,那是父母的事情,教育的重点是人的内在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真的知道得太少了。虽然人类足迹遍及这个星球,还飞上了太空登上了月球,甚至宇宙深处的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望远镜来了解,可是关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还是知之甚少。更不要说那些孩子,如果说心理学在对成人的心理世界的探寻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那么对于儿童的内心,我们可以说还是了解得太少。

  很多关于教育的书,都很感性,都是建立在很多很多假设猜想和想当然之上的。可以说很多教育方面的书,都只是经验,而且是很主观的经验,并没有经历过深思熟虑和科学的设计与测量。而教育书的出版,关注的都是市场,是否科学很少是评判的标准。结果市场上充斥的都是那些口号式的教育书,很多很多书都把孩子的教育,说得非常简单和容易,只要你如何如何,就一定能够如何如何,他们的方法包治百病,他们的方法一用就灵,他们的方法简单易行。其实说到最后都是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或者是书,或者是讲座,或者是夏令营,总之各种方法层出不穷。

  《教养大震撼》是一本非常美国的教育书,这样的书看过一些,感觉共同点就是很理性,讲究实证,什么问题都很较真,非弄清楚不可。很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些震撼的观点,也许会被证明也存在误区,但是这种理性的精神却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坚持的。实事求是,认真观察,细致分析,不去是凭借主观想像来得出结论,这就是科学最大的价值。

  《教养大震撼》里面重点剖析了几个教育问题,问题都不大,很具体,但是分析得很详细,都有实验数据支持,让你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精神。不够什么东西到了中国肯定会有点中国的特色,虽然书的内容很严谨,但是从书的介绍,到书里面的目录,就都很夸张,并且有很多误导人的地方。所以如果你不去详细的看书的内容,而仅仅浏览一下,就把这些口号记住,那么你并没有了解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实质,那就是面对孩子,教育其实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可能是错误的,一定要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到一条原理就用,看到一个例子就照搬。一定要多想想。

  书里第一个内容是,表扬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其实应该说是表扬有可能摧毁孩子的自信。但是这样表达会有更震撼的效果,但是因此你就不去表扬孩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后面的内容也都类似,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第一章。很多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是一个表扬,其实也非常复杂。空泛的表扬没有什么价值,表扬要具体,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少用评价性的语言,表扬也传递了你已经尽力了的信息,而批评也许告诉你你还有提升的空间。表扬也有可能扭曲孩子行为的动机,他们会为了表扬而去做一件事,而不是在享受做的过程。过高的表扬也会带来压力。过多的表扬有害无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