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哀愁的预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10篇

2018-01-14 21: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10篇

  《哀愁的预感》是一本由(日) 吉本芭娜娜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一):只是一场经过

  大概春天比较适合读这类的书,现实中很少见到的花草,可以在书中触摸补偿,连带布丁爽滑香甜味道

  所以,就这样习惯了,在春日里的图书馆游荡,信手抽出日本作家的书。当时不急于打开,而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一口气读完,然后满足地睡上一觉。

  《哀愁的预感》,也被如此对待。伴着咔哒咔哒的声响和昏暗的过道灯光,这本书陪我打发掉离杭返京的一段类似哀伤的光景。

  读的过程中,淡淡喜欢样子独属于孩童的稚气未脱的灵性慧敏,我想,于所有略略敏感地经过童年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抚慰释放。童年里的所有碎片,总要在某日某人面前,得以拼合赏玩,稳妥珍藏。

  更觉惊艳的,是山林冷月下的拥抱亲吻。

  读的时候,只是觉得喜欢,说不上哪儿好,大概是觉得,两厢情愿的静默欢欣在某一刻被温柔地展开,是特别美好状态。然后,哪怕前方是千山万水重重阻隔,都有两人协力,相互扶持相互陪伴,觉得这样的状态,充满温暖力量

  后来,又在豆瓣书评里,读到一个题目——《唯以淡爱可疗伤》。多好的一个结语,不胜感慨地复又欢喜。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二):哀愁的预感-书摘

  我要回家去。与其说烦恼事儿还没有得到丝毫的梳理,不如说以后还会有更多心烦的事情等着我。我和哲生都必须一件件地超越它们。那些事肯定沉重得让人不敢相信。尽管如此,我能回去的地方,只有那个家。我亲眼看到了“命运”这个东西。不过,没有任何东西失去,尽是收获。我不是失去了阿姨弟弟,而是用自己方式发掘出了姐姐恋人

  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大海都是美丽而有魅力的。 但是在这个世上,去海里是最难受的。不知道那里隐藏着什么东西,遇见汹涌的潮流是家常便饭。在那里,就连对话都不能随意,只能聚精会神地讲真正想要表达的事。只能裸露着灵魂生活着。看见游过的鱼群,也许有人会说说出自真心以外的事吧?

  是的,现在某些事情终于有了一个了结。我心里想。心地清明得好像经过洗刷一样

  “他,你喜欢吗?”我问。  

  “嗯,喜欢啊。” 

  “……那么,你为什么要躲着他?”

  “你能说自己就因为喜欢相扑士,就能马上当上相扑所的老板娘吗?” “你这个比喻,不是有些极端吗?现在他已经不是高中生了呀!”

  “我考上大学后就离开家。” 我默然。 “当然去远一些的大学更好。离开家是必然的吧。会有各种麻烦,但时间长了能挺过去的。这样好吗?”

  “她是老师,可是一下雨她就请假。说是上课,她心安理得地迟到十分钟,要不就提早回家,不知为什么,每天都过得很紧张啊。有一次吧,课上到一半,钢琴声嘎然而止,整个教室都嘈杂起来。大家跑过去一看,她睡着了。”

  “只消一个电话。然而你却永远都会为那只电话的沉重而感到痛苦。一辈子都会感到痛苦。”

  我忽然有着一种哀愁的预感,仿佛走到天黑,自己一个人独自迷失遥远的潮流里。

  要不就是连着几个小时恍恍惚惚地注视着窗外,或者在走廊里随便就地躺下睡着。读到一半的书摊开着扔在一边,洗涤衣物扔在干燥机里忘得一干二净,想吃的时候就吃,困了就睡。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三):再生的希望

  第一次看到吉本芭娜娜这个名字中学时候,买了一盒梁静茹刚出道时候的卡带,里面的歌词本上介绍说:你看过吉本芭娜娜的书吗?她对生离死别的描述,读完仿佛让人拥有再生的希望。

  那张专辑是在冬天买的,窝在家中的暖气房里,幸福感充盈在空气中,连失恋心事回想起来,都被镀上一层毛茸茸的光晕。

  那时立志要把Banana这个可爱名字的作品都买来看完,却总是被一搁再搁,成长路上,抛弃了对温暖的向往,深陷于许多情光怪陆离、劝人不回首的故事

  人要感恩珍惜过往,好的坏的,不论多么糟糕。芭娜娜用一个超能力少女找寻被遗忘的童年的故事,继续施展她的治愈系魔法。

  总之她的作品是这样,一点灵异,家庭的力量,非正常恋爱关系,成长的孤独,淡淡的故事,和每一个能量满格的人儿。

  2016.06.21

  《哀愁的预感》读后感(四):一无所知or真相

  就是喜欢这样简单的故事,却令人回味很久,没有繁琐的人物关系,没有无止尽的对话,却有恰到好处场景描写和心理活动。只消一两个空闲的晚上就能念完整本书。有些东西不一定要五味俱全才能折射出人生真理,吃一根香蕉也许就能悟出生命的真谛。

  读完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找原增美的个人信息音乐,很可惜连如此强大的百度都无法找到。我很好奇另芭娜娜着迷的音乐家是什么样子的。

  书中提到了“一无所知”和“真相”。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已经可以接受真相并不会束手无策了。当所有人都裹着谎言衣服穿行在生活当中时,真相就成了一样利器,谁碰谁受伤。刚好最近在看听见你的声音,女主角在剧中一直扮演着真相的追逐者,哪怕最终受伤的是自己也义无反顾。可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毕竟是少的,我们习惯了当缩头乌龟和墙头草,很少为自己的声音站出来,这也没有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安定做努力,犬儒主义存在的根因也是为了活得稳定。可我还是希望,偶尔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为它努力一下,生活并不会如何颠覆,或许会更加充满动力与生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