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画像》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画像》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0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画像》读后感精选10篇

  《自画像》是一本由[法] 爱德华·勒维 (Édouard Levé)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1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画像》读后感(一):从墓志中的身份说开去

  有多少人会给自己写墓志?无论是苦心经营还是一语成谶,你在塑造自己一世形象时候,会有多少真实、多少谎言?作为一个去繁就简的过程,墓志把一个人一生琐碎经历都浓缩为一个定性的身份。在一语定终身的修辞里,你将如何决断真假美丑的成分比例?

  如果说《自杀》是作者藏在主人朋友身后写下的自杀预言,那么《自画像》就是作者提前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虽然无法求证写这篇墓志是早有打算有备无患,还是完全意外的一语成谶,但却可以看出,这确是篇用心良苦的身份叙述。之所以说用心良苦,在于无论是真话还是假话,读者们永远无法拼凑出一个完整人物形象。并非作者有意遮掩,而是这篇墓志的书写过程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无法达成的自我和解”,或许也成了他自杀的加速剂。

  按照文学评论的常理来说,解读身份的最好办法就是社会历史批评,这是任何一个完成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方法。身份中所包含的内容不外是年代背景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排除情感因素无非就是一条微观的个人时间线。其实,这些信息作者确也写入了书中,但读者们仍然不从下手。这是因为,作者将时间线索抽离了叙事过程,而任何形象的合理性都是建立在时间的逻辑线索之上的。当真实的碎片离开了时间线的穿引之后,架构在现实上的真实就都失去了说服力。

  为什么一个人在为自己写墓志的时候会刻意模糊生平与身份呢?按我主观臆断的推测,其原因应该在:“我力图用一种语言写作,它不会被翻译也不会被时间的流逝所歪曲。”由此看来,爱德华•勒维是个反对阐释的人。所谓阐释,通俗的说法就是意淫,而过度阐释向来是读者们的通病。任何简单的叙述,在被置于历史、社会的大环境中时,都会被读者按照自己的经历与观点解读成复义句。拒绝阐释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现实背景全部抽离,只将代表真实的表述赤裸裸的摆在读者面前。

  “我的外号是古怪的,可我喜欢,此外,我把它告诉给不知道的人。”外号就是一个人特点的真实概括,但当你面对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外号时,虽然是高度凝练的具象称号,但你依然无法通过它来认识这个人。这也便是这篇墓志带给读者困惑的原因——面对一个不认识的人,就算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也无法用他的生活片段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形象。

  “我永远都不会以文学作结。”至少在这里,爱德华•勒维说了谎。

  《自画像》读后感(二):关于我的碎碎念

  文/ 莫小沫

  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一本书,整本书只有一个段落,整个段落基本上由短句组成,而且几乎都是陈述句,而这些陈述句主语大多是“我”。这些陈述句没有像作文要求的那样必须连贯、有逻辑。时间和叙事在这本书里是看不到的,这一句话还在讲“我要朝死胡同里看去。”下一句话就换了个话题:“我不害怕生命尽头的东西。”

  这就是法国作家爱德华ˑ勒维的《自画像》,这位特殊的作家,钟情于抽象画,这也是为什么他的书里有很多抽象画的原因。他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灵动,尤其是特殊的句子构造,犹如“碎片的组合”,因此衩称为“文学立体派”。

  看这本书,更像是听一个人随意的聊天,作者很真诚,他絮絮叨叨的讲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想法,包括一些旁人不会真实表达的想法。他记录下了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思考,以及对文学、艺术看法。他可能比很多人都更了解自己。他会知道自己什么时间看得书最多,会知道看书时眼睛应该距离三十厘米最好,打开书五分钟后就开始好看,他甚至还知道自己不穿鞋也不穿裤子的时候,看书会更投入,他不喜欢在沙滩上看书。这些看起来碎碎的场景,却代表着对自己更深的了解。

  我相信,这么多个短句里,总有几句能够戳进你的心底,这么多个对生活的思考,总有一条能触动你的灵魂

  比如说:“如果我误了一通关系利害的电话等待就变得比通话更痛苦。”

  “十六岁时,我买了一只泰迪熊,上身穿着蓝色羊毛海魂衫,浅褐色的皮袖子,我只抱过它两次,那时,我错误地,以为全世界都在看自己。”

  “我不相信捷径,它让正常的路线成为问题。”

  “我离开了一个女人,因为不再爱她,而且和她在一起时我也不爱自己。”

  “我已经活了14370天、384875个小时、20640000分钟的地球人对我的拼凑。”

  《自画像》读后感(三):自画像:一幅不可能的图景

  1

  请做好准备:《自画像》将很可能有别于你过往的任何阅读体验。它不是一本自传,不是传统意义上由文字构成的人物肖像,所以它不属于由《道连·葛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詹姆斯·乔伊斯)和《一位女士的画像》(亨利·詹姆斯)等文学经典组成的参照系,而在某种意义上有点接近保罗·奥斯特书写父亲的《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却又在本质上几乎成为它的反面——如果说奥斯特的书写是让隐形的现形,那么勒维仿佛是在书写一种不可能。《自画像》也迥异于那些表面上与之略显相似的先锋文学文本:它不像纪约姆·阿波利奈尔的图画诗那样自足并追求形式,也不像大卫·马克森(David Markson)那样以后现代的方式来构建叙事,也没有对他影响颇深的潜在文学工厂作品中的那种游戏感,而是一次独特、异质而大胆的尝试。

  2

  且让我们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来描述《自画像》——

  1。这本一百多页的小书只有一个段落;

  2。这个段落有近两千句短句组成,最长的句子也不足半页;

  3。这些短句几乎都是陈述句;

  4。这些陈述句的主语大部分都是“我”;

  5。所有句子的内容都关于“我”:讲述了“我”的喜好、感觉、观点、经历、观察等;话题则涉及童年回忆政治性爱、文学、艺术、心理感受哲学思辨等;

  6。这些句子虽然在书页上呈现出一种顺序,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顺序,读者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以任何顺序读。或者说:时间和叙事是不存在的;

  7。这些陈述句往往简单、直接、嘎然而止。相邻的两句句子之间常常并无关联,或仅有晦涩而隐秘的关联。

  3

  “点彩派”(Pointillism)——评论家们经常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爱德华·勒维的写作风格。当谈论《自画像》时,这个形容显得更加准确:点彩派画家反对在画板上调色,而只用原色的彩色粗点堆砌来作画,利用人们视网膜的感知特性来创造整体印象;爱德华·勒维的《自画像》里的每一句句子不啻那一个个原色粗点,它们并没有先后顺序,或者说,它们是非线性的,因此这些句子无法构成叙事,而只能在读者读完全书后留下一个总体印象。或许正因如此,《自画像》没有分段,它仿佛要予人一种印象:这些句子是同时出现的。

  然而,画像真的出现了吗?当爱德华·勒维将关于自身的一切和盘托出、仿佛无止境地谈论自身时,我们是否看见了一幅关于作者的、更真实的图景?

  4

  “我五音不准,所以我不唱歌。”“因为我有趣,所以大家就认为我是幸福的。”“听一位老人讲述自己的一生时,我在想:‘这人是他自己的一座博物馆。’”“不想改变东西不意味着我是保守的,我喜欢让东西自己去改变,无需亲力亲为。”《自画像》里的每一句陈述句的确都令读者对作者有了更多了解。

  “我不写回忆录。我不写长篇。我不写短篇。我不写剧本。我不写诗歌。我不写推理小说。我不写科幻小说。我写碎片。”“我努力成为自己的专家。”“确切描写我的生活比过我的生活要花去更多时间。”“说起自己的话题时,我会滔滔不绝。因为喜欢听别人讲述他们自己,我谈论自己时就没有任何顾虑。”《自画像》中也有不少像这样充满元叙述意味的句子,作者在描述正在进行的写作时,也在探究人是否真的可以了解自己,并通过描述自己为他人所了解。

  但最终,在全书近末尾处,爱德华·勒维写道,“我写的一切都是真的,但那又怎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书中唯一一句反问句,它带有那些客观却刻板的陈述句所没有的感情浓度。爱德华·勒维似乎在问:当时间不存在,当叙事缺席的时候,这些真实的叠加最终达成了什么?他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画像是否可能的怀疑。

  5

  《自画像》(Autoportrait)是法国作家爱德华·勒维仅有的四部作品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著作》(Oeuvres)、《日志》(Journal)和《自杀》(Suicide)——书名皆仅由一个单词构成。《著作》虚构了533本不存在的书,并加以描述,其中一些(如摄影图册《美国》和《色情》)后来被实现;《日志》是对新闻陈规的戏仿和反讽;《自杀》则以第二人称描述了一幅多年前吞枪自杀的作者好友的肖像。而最惊人的是:就在爱德华·勒维把《自杀》手稿交给出版社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

  “你读字典,就像其他人读小说。你说,每个词条都是一个人物,会出现在另一个词条的解释里。” 《自杀》里的这段话仿佛在鼓励读者以《自杀》中的“你”来解释《自画像》里的“我”甚至作者自己——或者,在更宽泛、更本质的意义上,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存在的意义。

  如果说,《自杀》中使用第二人称是在暗示叙事者(“我”)与自杀离世的作者好友(“你”)之间“交流之不可能”的话,那么《自画像》所说的则是“我”了解及描述自己之难。《自画像》是一张试图穷尽描绘自我的清单,一张翁贝托·艾柯所说的“无尽的清单”——如同英译本封面上那幅作者自绘的插图:白色的点终究敌不过无尽的黑,似乎要湮没其中——《自画像》成功描绘了描述自身之不可能。

  6

  但这悖论般的不可能丝毫没有减弱阅读的乐趣。《自画像》是一本充满智性的书。即使放弃了叙事,即使采用了最直接、无修饰的陈述句,爱德华·勒维依旧不时展现了他的奇思妙想(“躺在草地上,我想起六岁时有过的眩晕,那时我躺在草地上想,如果没有重力我就会掉到天上。”)、幽默感(“如果上帝是一位女神,我会更加相信她。”)、对语言的敏感(“Titbit这个词不知为何让我想到了恋童癖。”)和哲学深度(“造就我风格的,不是文字,而是思想。”);在更多时候,他对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思考,对于文学、艺术的看法仿佛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就好像《自画像》是一张庞杂的测试问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就在这时,自画像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可能的似乎变得可能了。

  《自画像》读后感(四):《自画像》:触不可及

  对于评论者来说,法国人爱德华•勒维的这本《自画像》是一本有些让人头痛的作品。毕竟评论者之于读者的意义,往往在于通过个人的阅读体验,给出对于一本书的描述,然后由读者考量自己是否要选择这样一部作品。而《自画像》却是一本“超出描述”的作品。你既无法用几个定语来概括它的特征,也无法用“这是一本具有‘马尔克斯’风格”的作品来表现它。它的阅读体验是独一无二的。简言之,这位法国作家、艺术家、摄影师并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生命的书写者,缔造了空前的书写方式。

  在书斋中穷其一生的本雅明,毕生的心愿是完成一本全部由引言组成的作品。对于这样一个深深沉浸在人类智性光彩无法自拔的“抒情诗人”,心愿倘若完成,将是他对自己所钟爱的“文本的世界”最好的表白。而在勒维这本只有一个段落的小说中,零碎的、互不关联语句构成了文本的主体。它们仿佛来自呓语,却又是引自作者心灵对“自我”的脚注。在这样的意义上,勒维的创作实验,“无限接近”本雅明的心愿。以这样的方式,勒维探讨了“自我”存在的可能与意义,由此,尝试诠释对“自我”的解构。

  但实际上,勒维的“解构”并没有结果。他没有像罗兰•巴特及其信徒那样,从“自我”出发解构“世界”。勒维的出发点是“我”,而终点却也是“我”。在这样的语境下,他的文本仿佛一条不断复制的阿米巴原虫,随着探讨的深入不断自我复制。读者可以看到的,只是在“复制中”不断闪烁的异样色彩,仿佛打翻的调色盘,在画布上渲染成难懂的图案。

  可是画家不会让自己的“调色盘”无故被打翻。将这难懂的图案命名为“自画像”的勒维,通过这些来自自身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只有通过心灵才能被解读的图景。你不必担心这样的文本会有多晦涩,事实上,比起那些以“故弄玄虚”为目的的实验者,勒维并不希望带给读者“云山雾绕”的印象。如芥川龙之介所言,“人生不及波德莱尔的一行诗”。一个书写者往往具有这样的野心,藉由文字,体验多一度的生命,让某些意义在文字中得以保全。倘若因手法掩盖内涵,实在是对自己的亵渎。

  在这样的层面上,对于读者而言,大可不必勉强自己去解构“刻意的晦涩”。真正美妙的智性,总流转于字里行间,像勒维的《自画像》,即便你不曾与这位优雅的书写者相识,也总能在文本中,体味本能的审美体验。

  勒维说,“我喜欢旅行,在别处停下。生活之于我好像和童年的周日下午一样永无止境。”或许一个“永无止境的下午”,会定格在你与《自画像》相遇的明媚阳光中吧。生命触不可及,但一个卓越的书写者,会让无法解构的生命的意义,延伸开来,直到永恒,触及每一颗同样卓越却孤单的心灵。

  《自画像》读后感(五):完全表达这无法构建的自我

  零散的语句接踵而至,像一个个词语炸开来,抹掉了语法。初读爱德华•维勒的《自画像》,我感到一阵惶惑与焦虑,抓不住自洽的思路和法则。作者从始至终诉说着关于自己的一切,日常习惯、幼年幻想、遭遇的事故、接触的人、怪诞的见解、无来由的玄思……零零碎碎,没有明确的线索,放任自己的想法信马由缰。这种感觉并不像是观望着一个人,而像是潜入他的内心,被他心里的暗涌推着潜行,不知道下一步会被推到怎样幽微的境地。

  这种感觉让我一时忘了这本书叫做“自画像”,忘记去尝试勾勒这个人的形象,就由着自己跟随这回旋跳跃的讲述穿行。回过神来时,我突然觉得所谓“自画像”,说不定并不是一种自我刻画、表现或描述,而就是这种刹那之间浮现在脑中铺天盖地的自我印象。

  这些印象破碎但是真实,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选取、组织和雕琢,就以浮现而出第一瞬间那种原始形态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毫不收敛。读这样的文字像是能够触及作者的潜意识。有些瞬间上浮稍纵即逝的印象、可能会在表层意识的组织中抛弃不用的材料,爱德华•勒维都将它们挖到表面,一并展现给你。

  勒维的创作风格被称为“文学立体派”:堆砌碎片化的句子,消解时间顺序,打破线性叙事。书前的导读中有这样一句话:“《自画像》没有分段,它仿佛要予人一种印象:这些句子是同时出现的。”这是将作者的表达方式理解为一种有意为之的手段。但反过来想,作者也许比这更为被动。想要描绘自己,一个完整的自身,尽可能全面而详尽,这种意识之下大概很难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连缀出一个完整连贯的叙述,很容易被自己脑海一时浮现的大量事件、信息和关注点淹没。既然如此,不如舍弃容易读取、理解的叙事性表达,让读者进入自己的大脑,共感共思,捕捉无法自我构建的这个“形象”。

  勒维不是试图给我们描绘一个他人之像,而是将自己的主观思维推给我们,即使无法打破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也尝试借助内在的视角,令我们窥见他动荡的思绪、存在的焦虑、对自身可能性的怀疑、被无意义表述吞没时的无措……这几乎是“自画像”的必然形式,条理化、规范化的行文绝无可能达到这种完全表达的效果。连贯行文有其贯通之气,若是行文流畅,新的内容根本难以打断、插入与合流。但这种碎片化的句子堆砌则让作者不受整体贯通的束缚,可以彻底允许所有的念头,没有破坏,没有突兀,遵循完全表达的初衷。

  我们总是追求文字表达的精简,要求逻辑清晰有条理;话不必说尽,否则显得啰嗦。勒维却打破这些信条,絮絮叨叨,凭空跳跃,有的地方甚至不回避重复,比如“我很少后悔”这条就出现了不止一次。重复之处尽管详略有别,但只要想及,他就写下来,完整,无保留,言以尽意。其实我们难以判断哪些事情、那些话语、哪些念头比另一些更有价值,我们自以为是地选择并整理,却在简省中失去太多。勒维是否成功描绘了这幅完全的“自画像”,我们难以下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他在这场对构建自我可能性不管不顾的追求中,为这种构建抓住了一种超越文字常规、以文字打破文字局限的途径。

  《自画像》读后感(六):我是我自己的幽灵——评爱德华·勒维《自画像》

  如果不看《自杀》,《自画像》这部作品很容易被识别为一位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漫游”,通篇没有段落隔开,全文都是短句,并且几乎全是陈述句,上下文之间绝对找不到任何的逻辑关系。整部作品仿佛一场碎片化的呓语。主人公“我”已经活了14370天、384875个小时、20640000分钟。在地球上活了14370天的“我”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学史上不乏用寥寥几笔就能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的大师,而爱德华•勒维选择了用近四万五千字的篇幅,来描述“我”自己。我就是我自己的幽灵,逼迫自己去拼凑起“我”:我喜欢,我不喜欢,比起……我更……,我讨厌……我不讨厌……,我不后悔……,我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我喜欢一个人到外国旅游,我喜欢跟陌生人结伴旅行,我更喜欢在海里游泳,我抽过大麻,我喜欢跟女人做爱,不喜欢跟男人做爱,我不打算跟动物做爱……我集有黑色衬衫、黑皮鞋、黑色短袜……我跳过一次伞,我有过好几辆汽车……

  如果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我猜想这部作品是无法结尾的,14370天的生命中究竟有多少维度或者参照物用来界定“我”自己?相信答案是无穷的。任凭幽灵再加逼迫,“我”在时间的迷雾里总是找不清方向。“我”就是一个矛盾体,越是想逃离时间的压迫,就越是看不到未来,只好逃到能安抚内心焦虑那个“童年的温柔乡”,回到像“童年的周日下午一样永无止境”的生活中,所以“十四岁”总是不断地被提起,“我十四岁时在韦尔农的好农夫买了第一条李维斯501 款粗制牛仔裤”,“我十四岁时给耳朵做了整形手术”,“直到十四岁,我都主要在乡下的一座房子里过周末”,“十四岁前(我)相信上帝是出于模仿”……“十四岁”仿佛是带有寓意的人生拐点,之前是“生活的美好”,之后是走向“死亡”,所以作者在最后说“十五岁是我生命的中间,无论我的死亡日期是什么。我相信在生命之后还有一个生命,但是死亡之后没有另一个死亡”。在时间的迷宫里,死亡好像是最好的结局。“我”想选择用一场不带欺骗的“死亡”,来对抗生命中的不再美好。在“逃离”由“死亡”的焦虑带来的沉重中,作者还不忘幽默一把:“希望人们在我的墓碑上刻下这句墓志铭:‘一会儿见。’”这是专属勒维的幽默。

  作品的结尾,作者还提起那个《自杀》中在地窖朝着自己脑袋开枪自杀的朋友,这应该是对《自杀》的预设,也是作者对自己生命走向的“预设”吧。

  《自画像》读后感(七):细碎又坦诚的原色自画像

  《自画像》一书在形式上的颠覆,容易激起人们的购买欲,好奇不分段如何成书,却又对人的阅读产生一定挑战,毕竟,每个人家里买来便积灰的书籍均不在少数。作者也在书中讲述,用时间清理家中的书籍,看与没看过的书数量大致相当。大部分人们生活中经历过的小细节,或多或少都能在书中找到映照,这是源于作者采用的独特叙述方式,亦是源于作者的敏感。

  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都被他一一书写,用极为坦诚的方式进行了原色呈现,整本书即是作者用文字进行自我和解,也是作者在14370天中的生活体验。与许多作者的写作技巧不同,作者在此书的写作中感受不到任何的技巧,似乎凭着对写作的热忱就书写了出来,无所顾忌,有多少便呈现了多少,不管自己多私密的东西,都与人分享,这份坦然与淡定,是其他书里少见的。

  看书时发现,作者生于1965年,与我父差不了几岁。但人生经历、境遇全然不同。书中一句一句叠加出的是作者的世界,文字像幕布般一幕幕转化,乍看没有丝毫联系,似神经艺术家的疯言疯语,与我等常人生活天差地别。细看却充满意味,“我离开了一个女人,因为不再爱她,而且和她在一起时我也不爱自己”“我喜欢住在装满他人故事的房子里,也喜欢睡在没有特色的旅馆”,也许只是一句话,但只要你愿意,这本书的容量绝不止书上的四万多字。

  作者琐碎的语言世界中,真正考验是读者。当一个人将生活随意地、走马灯似的放在书中,如何看待作者的自画像,又如何体察趣味,甚至怎样才能读完这样一本没有明显故事线的书,对每个人浮躁的心都是一种考验。

  《自画像》用非线性的叙述,在时间上却拥有了更为久远的延伸,我想,这并不是封面上提及的时间的忧伤,反而是时间将一位艺术家独特而复杂的情感淡化到日常生活里,跟着他去接近生命本真旅途中的方方面面,时而普通,时而焦虑,时而邪恶,时而圣洁,时而去远方,时而在家中,时而见朋友,时而谈论家人,时而怀疑人生,这不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人生吗。细碎,但哲理蕴藏其中。

  而对于书中的画作,却有着另一种情感。简单的构建,却有着丰富细腻的层次渐进,如同作者的人生,大事情也是平淡的一句话,经历多少均往内心走,一点一点的沉下去,才攫取到三言两语,拼凑出了属于他的独特风格。

  打开书本,心中就有个疑问,这样一本书,结尾会怎样呈现,看到“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也许已经过去了”,心里才释然,回顾书里,想想自己,也许,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也过去了,又是一次揭示。死亡之后没有另一个死亡,但阅读之后仍有另一段阅读,这次体验良好,我期待下次,择日找来另一本看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