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穆旦诗全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10篇

2018-02-01 21: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10篇

  《穆旦诗全集》是一本由穆旦著作,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4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一):穆旦与他的坎坷人生

  提起穆旦和查良铮,人们都能看见他作为诗人和翻译家的光芒。然而回顾穆旦59年的人生轨迹时,他背后的坎坷经历也同样值得讲述。

  一、 参加抗日,九死一生

  穆旦的父亲査燮和出生在査氏一个大家族中,排行第四。虽然他毕业于天津法商学院,但由于不善交际,大多数时间失业在家。好在穆旦母亲李玉书勤劳持家,因此穆旦家里虽然生活清苦,但父母和气,日子也过得其乐融融。穆旦从小聪颖好学,17岁就考取了清华大学外文系。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前后几次迁移,搬到了昆明,和几所学校组成了西南联大。穆旦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正逢战争形势剧变,日本进攻越南,昆明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了。1942年初,穆旦抛弃了相对舒适安全的教书岗位,毅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抗日战场

  由于中国远征军需要与英国部队合作完成抗击日本军队任务,因此穆旦在中国远征军队伍里,被编于第一路军司令部副司令长杜聿明部下,担任随军翻译。同时期,西南联大等师生共有70余人加入了随军翻译的行列。大家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心情积极投入作战准备,谁知,这一去,竟是场九死一生的浩劫。

  远征军一进入缅甸,就处于被动局面。日本军队抢先攻陷了仰光,加之日本军队的兵力和装备较中国都占优势,让中国远征军损失良好战机。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厮杀,由于战略上的失策和未能与英军很好地配合,远征军溃败了。而更加惨酷的是,杜聿明在撤退时选择了一条错误道路,而带领他手下的队伍走入了缅甸最北端的野人山原始森林。穆旦自然也在这个队伍之中。

  1942年的5月至9月,穆旦跋涉在凶险的原始森林中。粮食从进入森林起就断了,队伍也渐渐分散了,饥饿疲惫下,还要设法抵御从天而降的蚂蝗、大蚊子,还要警惕毒蛇猛兽以及吃人的沼泽。有的人因为难耐饥饿,吃了有毒的野菜而亡。腐尸经过蚂蚁啃噬、大雨冲洗,数小时内就能变成白骨。而很多人也这样得了传染病从此倒下。当时远征军第五军军部、军直属部队和新编第二十二师,总人数约在1.5万人左右,最后越过野人山到达印度的,只有三四千人 。穆旦在失踪五个月后,终于从人间地狱生还,来到事先指定的部队集结地印度。他很少提起这段惊心动魄惨绝人寰往事,而我们如今只能从《森林之魅》中窥寻少许。

  二、奔波谋生,孑然一身

  四十年代的穆旦,先是经历了抗战而终于重返人间,而后又在祖国四处奔波求生。抗战的日子可谓艰险,而奔波求生的日子也算得上艰苦。1943年穆旦从印度回国,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这生活并没有那么顺利。从1943年到1949年,也就是穆旦26岁至32岁这段时间,他先后四次失业在家,其间还经历了一次重病以及一次恋爱上的失意。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的穆旦,还是家徒四壁、孑然一身。

  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让穆旦受到打击,他依然是一个孝顺父母、热心助人并且真诚待人青年。穆旦的父母由于战时经济困难,把天津的住房卖掉,搬到北京租房居住。家里的生活完全依赖穆旦供给,穆旦的经济压力也十分大。尽管这样,他还是会每隔半个月,给家里寄去一张写满小楷的明信片,关心家里人的生活。即使在1949年穆旦去美国留学前期,他依然不忘为家中积攒足够的资金,而辛苦劳作。好不容易在一家航空公司找到了工作,又因为过度劳累得了一场重病,先是高烧转肺炎,后又患阿米巴氏痢疾,住院都付不起医药费。好在有朋友帮忙,得以度过难关。1948年年底,穆旦出国前夕,他怕父母放心不下,把一年来攒的钱存在上海亲戚家里,再由可靠的人带给父母 。

  1946年的春天,穆旦结识了周与良。在认识周之前,穆旦有过多次恋爱经历,但因为他家境贫困对方总是离他而去。从印度回国之初,穆旦在航空公司工作时和一位女同事相好,可还是分手了。对方最后和一位名人儿子结了婚。可是出身书香门第的周与良,并不在意穆旦这些条件,她觉得穆旦是个孝顺母亲,关心姐妹责任心强的人。两人通信一年半时间,感情发展得很顺利。1949年年底,他们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城杰克逊维尔结婚。穆旦漂泊多年的生活终于有了一点安定。

  三、遭受批判,勤奋治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留学的穆旦就打算完成学业后回到祖国。1952年,妻子周与良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放弃待遇相对优厚的研究工作,与穆旦一同辗转回国。1953年,穆旦和周与良到达上海,后双双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任教。相对平静的生活只过了不到两年,穆旦就被当作所谓的“反党小集团”而受到批判。1955年,更是因为曾参加过国民党的中国远征军而被作为“伪军官”进行肃反审查。1958年,穆旦作为“历史革命”被逐出南开课堂,到南开图书馆打扫楼道、厕所,待遇也下降了许多。1959年1月,天津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管制三年,穆旦也被中断了和亲友的联系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穆旦被多次抄家,被关进了“牛棚”;周与良也被诬陷为“有美国特务嫌疑”,关进生物教学楼半年。从1954到1976年着22年里,穆旦就过着这样被排挤、被摧残的生活。穆旦白天忙于打扫卫生、干杂活,晚上则继续着他的翻译活动

  早在1953年,穆旦就翻译了《文学概论》和《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两本书。1954年又陆续翻译了《文学发展过程》、《波尔塔瓦》、《青铜骑士》、《高加索的俘虏》、《欧根•奥涅金》和《普希金抒情诗集》等六本书。可以说这两年穆旦勤恳工作,成果斐然。即使在受到批判后,穆旦还继续翻译了《加甫里颂》、《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雪莱抒情诗选》、《丘特切夫诗选》、《唐璜》等著作。

  22年的坎坷生活,并没有让穆旦后悔建国初回到祖国的决定,他依然是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有次他留学时代的一位学友回国观光,受到高规格的接待。穆旦前去叙旧,则是十分寒酸。有人惋惜:如果当年留在美国,现在回来岂不和人家同意光彩?穆旦却回答:“我不回来,能有这么多作品吗?我不回来,难道就做一个人家的二等公民吗?” 义正辞严,毫不含糊。尽管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甚至诬陷,穆旦的一生始终是从未后悔地爱着国家,为建设国家尽可能多地奉献自己力量。从青年时代投笔从戎,到中年时代的勤勉译书,穆旦始终诚恳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诗人,穆旦的诗作是一颗耀眼珍珠;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名军人,穆旦是经历了血与火淬炼的一位勇者;作为南开大学的一位教师,穆旦是一位敬业负责的好教师;作为一名翻译人员,穆旦是勤恳而严谨的;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穆旦是平凡而谦卑的;作为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穆旦是奉献的、体贴的、慈爱的。“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这就是穆旦,一位与坎坷人生奋斗普通人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二):穆旦诗歌特点分析

  40年代,穆旦共出版诗集三部:《探险队》、《旗》、《穆旦诗集》。较为集中地代表了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就与特点。

  综观穆旦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诗歌,可以发现两个显然的特点:

  1、着力表现“自我”的搏斗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思想力,这种深沉的思想力最鲜明的表现就是为了自我的完成与自我的发展,在自我的分析中表现的一种生命的焦灼感,在生命的肉搏中表现出的种种痛苦丰富体验。他在诗《春》中写道:“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的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所归依。阿,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现代主义诗歌。

  这首诗歌比较充分地表现了诗人灵与肉矛盾交织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往往充满了自我搏斗的痛苦体验和无限的焦虑挑战的积极意义

  2、竭力扩展诗情的张力,寻求诗歌抒情的“现代方式

  中国传统诗歌的致思倾向与审美理想集中表现为神与物游,思与境谐,情以景生,诗人的主观情感藏匿于“天人合一”的物象呈现之中,一般排斥理性化的主观色彩,主张让心灵世界在外在自然物象的制约、调谐中达到中和之美的境界。穆旦诗歌在抒情方式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质的差异。他通过理性的介入达到情感的节制,主张理智感觉凝聚而生发诗情,在感性与理性、感觉与抽象两极既对立又联系的艺术空间扩展诗情的张力。如《被围者》、《海燕》、《诗八章》等,都具有“知性化”抒情的特点。这种“知性化”的抒情,正是穆旦扩展诗情张力的主要方法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三):关于《诗八章》

  诗八章

  穆旦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我爱你,你只看到我的热情,而看不到我本身。

  我送你回家,给你送花,请你去看电影,你看到的只是这些,但这些事件背后的我你却看不见。就好像,你的面前放了一把椅子,你看到的仅仅是椅子的某一个侧面(表面),你看不到椅子本身——给你椅子表象的椅子的实质

  这句话体现了穆旦的某种倾向:一个人无法抵达另一个人。人与人之间本质上是平行孤立的,主体间性(主体间相互理解交流可能性根本就不可能。人本质上的不同,你无法完全体会我对你的爱在我这里是怎样的。你看到的只是你所看到的爱,是爱的表像,是一场火灾。

  我爱你,你却看不到这爱背后的我,那么我的爱就落空了。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我爱你,给你送花,请你去看电影,为你燃烧。我爱你的方式是这样一个成熟的年代所决定的。可能几百年前这个“爱”是另外一种形式

  前面一句,由于“爱”是我对你的爱,而你却无法抵达我,你所感受的爱不关我的事。我的爱因此在你那儿落空了,但在我这儿,爱本身却没有遭到怀疑。这爱依旧是我内心燃起的一团火,出自我自由意志,是我感情的流露。

  而这一句爱本身遭到了怀疑:爱并不是完全出自自由意志,我给你送花,请你去看电影,不过是这个年代的标记。

  “我爱你”中,“你”无法抵达,“爱”的形式又是时代历史决定的,那么,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

  于是作者发出感慨:你的,我的,我们相隔如重山。你我彼此不可抵达,爱(或者更广义地说,我们之间情感的传达)又是时代所限定的。这两方面使得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前半首诗说出了我无法被你理解,我的爱的形式也是由时代决定,并不完全出自自由意志。这一句则更进一步:一切都是由自然决定的。从宇宙形成的最初一刻起,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演变,一切都被决定了下来。包括作者爱上了“你”,包括作者现在在写诗。

  一种极端的,机械唯物论的思想使得自由意志成为不可能,“我”成为不可能,“我”的自由意志只是一种假象,一切不过是命定的,是自然蜕变的程序。我爱上你也是自然程序中短暂的一环。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不但你无法抵达,爱不是出自自由意志,连我(自由意志)本身都是命定的,我不是要哭么?于是作者就想象自己哭泣,心灰意冷。显然,作者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这种心灰意冷,每次想到,活着有什么意义,一切价值都是虚妄的,但每次还是继续活着。这是人的本性,生的本能。但“新生”并不是走出对人世价值的绝望,而是暂时不想那些。

  下一句从语气上(一种自嘲)看,作者似乎释然了。不但我为你的燃烧是自然程序决定的,连我对此的沮丧都是自然决定的。我还想着哭泣,这不是很好笑么?一切都是不含任何主观性的物质变化,我此时的沮丧无异于:一块石头掉在地上,我觉得石头很疼,心生怜悯。

  人是决定论的,他的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有自由意志的是上帝。也许只是上帝刺激人的脑细胞,让他为一个女人燃烧,又刺激他的脑细胞让他知道一切毫无意义,使他沮丧。

  同时上帝等同于客观自然,你,我,一块石头,都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不是在玩弄他自己吗?

  “姑娘,我们还折腾什么呢,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上帝的自娱自乐,跟我们没有一点关系。”

  最后一句话,作者似乎是达到了一种升华:人原先认为价值不是虚妄的,因而一旦看出价值虚妄的本质,就会沮丧;但如果从来没有认为价值不是虚妄的,也就没有心理落差,也就没什么好沮丧的——同时,沮丧本身也是虚妄的。作者用一种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这种超脱,可他究竟有没有超脱,我想没有。人的本性里有实现人的价值的冲动,人不可能把自己看作一块石头。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穆旦的宇宙观和价值观。作者通过爱情来反映这一主题,为什么选取爱情?这一点颇为重要。

  首先,作者并不是为了表达他的宇宙观和价值观而选取爱情作为一个意象——好像写诗是猜谜语或者加密码一样,写诗的过程往往是意识的自然流露,想到什么笔下就写了什么。此时,作者也许正在经历一场颇为纠葛的爱情,因而诗以火灾开始。而在写爱情的同时,潜意识里对于人世的根本看法流露了出来。

  作为一个诗人,往往会觉得达官显贵没有什么意义,挣很多钱没有什么意义,人都会死的,价值始终找不到坚实的落脚点;而一旦面临爱情,为什么要爱,没有原因,或者爱的原因就是爱本身。这样,爱在诗人那里就成了人生一切价值的归宿。而诗中作者发现连爱都是虚妄的。这是作者选取爱情这一意象的原因——这样说其实极不准确,准确地说:这是作者在写爱情时能把他的宇宙观、价值观极致地体现出来的原因。写诗永远不是为了表达什么而选取什么作意象,像猜谜语一样,而是纯粹的意识反应,这是解诗,至少是解读一类诗的原则。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四):诗化人生——穆旦与他的时代

  西南联大塑造了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用两本小说来形容西南联大:一是钱钟书的《围城》,用现实批判的眼光描写那个时代;一个是鹿桥的《未央歌》,理想而浪漫,宛若进入世外桃源,忘记了战火硝烟。在这样的时代精神塑造下的诗人穆旦,用诗书写着浪漫的《未央歌》,经历着残酷的《围城》。本篇文章从穆旦入手,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旅程。

  一. 三千里路云和月

  37年,日本的飞机轰炸到了古老的北平,三所著名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开始了3000里南迁的旅途。旅途非常艰辛,许多同学第一次长途跋涉,草鞋穿不惯,不屑两套就破,走上益田路,叫上十几个泡是常事,这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真实的流亡 。但是步行团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自由组成“兴趣小组”,分别进行摄影、写作、调查、采集等活动。穆旦也与民歌采访组的同学搜集民谣,酝酿了他的组诗《三千里不行》的创作。“澄碧的沅江滔滔地注进了祖国的心脏,浓密的桐树、马尾松,丰富的丘陵地带,欢呼着又沉默着,奔跑在江水两旁。”就是当时行路的风景,这些气势磅礴的句子都是在辛苦的长途跋涉下才能流泻而出,早在长沙临大燕卜荪向穆旦等人介绍浪漫派诗人雪莱、拜伦,《野兽》的“狂暴的原野和猛烈的火焰”也是在那个长安临大而出,但这一切却不比“凶险的海浪澎湃,映红着往日的灰烬”,“孩子们坐在阴暗的高门槛晒着太阳,从来不想起他们的命运”来得动魄惊心。

  这是年轻人的长征路,虽然有些悲壮的成分,但大体上是洋溢着生命的热忱。在《原野上走路》这篇文章里,已经无法看到穆旦眼中对路途的迷茫和恐惧,俨然只有欣喜。“我们终于离开了渔网似的城市,那以窒息的、干燥的、空虚的格子不断地捞我们到绝望去的城市。而今天,这片自由阔大的原野,从茫茫的天边把我们拥抱了,我们简直可以再浓郁的率海上浮游。”,这些句子书写着年轻人的冒险,挣脱5000年古老中国的藩篱,走上了“我们所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多少年来都是一样的无际的原野”。他们的心一方面是对前辈束缚的礼教的背叛,另一方面又燃烧着拯救民族的热情,“那曾在无数代祖先心中燃烧着的希望”。

  二. 围城与未央歌——西南联大的复调音乐

  ⑴现实的围城

  37年抗战后,诗的时代感被强调,诗与政治的关系紧紧相连。作家必须“打倒贵族、古典和山林文学;在抗日和内战时期,理想中国则等同那最后地战胜了敌人的日子啊” ,臧克家赤裸裸地标语化的诗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个孩子鼓粗了脖子狂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穆旦在冬青诗社里写的诗,含蓄、深沉地表达这样的民族情绪。在《五月》中,诗人说到“从历史的扭转的弹道里,我是得到了二次的诞生。无尽的阴谋;生产的痛楚是你们的,是你们教了我鲁迅的杂文” 这个二次的诞生是在民族的苦难中催生出来的。在《赞美》中,这样的感情就热烈地表现出来,并且这首诗得到了当时人们极大的欣赏,穆旦大部分的诗因为过于深沉,所以普通人难以欣赏,但是像《赞美》那样的诗却能激起人们的好感,可见当时时代的氛围。“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虽然穆旦的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的时代精神影响,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与狂热的政治情绪的距离,王佐良说“人家把他当作左派,正同每一个尤为的中国作家多少总是一个左派。但是他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 真正的诗人都是如此,他可以发出时代的声音,但也要直通到天堂的高度,比如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就远远超越于一首政治歌曲。比如《我》就是对寻找真我的探讨,“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是初恋的狂喜,想冲出樊篱,伸出双手来抱住了自己”,因为在那样政治化的年代,人们很容易就会抛出自我,与一个巨大的民族或者国家的符号融合,就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论述的权威主义逃避机制,就是放弃个人自我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在与之相融合的权利中,获得新的安全与自豪。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人常会做的事情,集体的大我代替了真我。所以穆旦才会如此说,“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绝望,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仇恨着母亲给分出的梦境。” 他清楚的知道,对部分的自己的认同可能会带来更深的绝望,人会因符号化的自己而盲目,就如帕斯卡尔说的一样,仅仅是因为国籍就彼此屠杀是人类社会最大的荒谬。

  ⑵诗意的未央歌

  同样是抗战时期的小说,未央歌却没有一点硝烟的浸染,全然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与同学的诗意追求:在空袭的警报声中,西南联大的师生在“草顶或铁皮顶”的“最廉价的土房里”,满心喜悦的,又毫不挑剔地完成他们的学业。学生们把图书馆、实验室放在校外山野、市尘中区,在躲警报的时候躺在山上学习法文等。 这一群学子虽面临生活上的窘境,却以探求真知为乐。这就是未央歌式的联大精神。

  在联大的穆旦先后也成立了南湖诗社和冬青诗社,“冬青文艺社”举行过多次小型座谈会,先后邀请闻一多、朱自清、李广田、卞之琳等教授作专题演讲。还组织过多次诗歌朗诵,并尝试用广东方言、英、法、俄语等朗诵。外文系的闻家驷、冯至、陈嘉等教授也会参加“冬青文艺社”的活动,给以支持。王佐良在《一个中国诗人》里就有这样的描述,“在许多下午,饮着普通的中国茶,置身于乡下来的农民和小商人的嘈杂之中,这些你拿钱作家迫切地热烈讨论着有关技术的细节。高声的辩论有时深入夜晚:那时候,他们离开小茶馆,而围着校园一圈又一圈激动地不知休止地走着。”

  穆旦的诗绝少有田园式的梦境,但有许多形而上的对人生的思考,如《在旷野上》“我从我心的旷野里呼喊,为了我窥见的美丽的真理,而不幸,彷徨的日子将不再有了,当我缢死了我的错误的童年,(那些深情的执拗和偏见!)” 。穆旦进入联大后就受教于燕卜荪,读了许多外国诗,特别是雪莱、拜伦、惠特曼和艾略特的英美诗,雪莱的《无常》、艾略特的《荒原》无不直指生命的思考。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但丁的地狱,荒原里的人“一度活着的如今死了,我们曾活过而今却在垂死。” ,荒原的意识是现代人对于现代文明社会特有的幻灭体验和绝望意识。这样的精神不仅仅大大影响英美诗坛,也震撼了穆旦。穆旦在《从空虚到充实》中,穆旦笔下的Henry王和家庭争吵了两三天,带着疲倦走进咖啡店里,又舒适地靠在松软的皮椅上。对于明天他有着同样的困惑:“我该,我做什么好呢,他想。”这样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无处归依”的生命体验。同样的,在《神魔之争》中,象征着人类的林妖在神魔的辩论中,无奈也无力地念叨着重复的话语“谁知到我们什么做成?啄木鸟回答:叮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愚蠢,一如树叶永远的红。”人生不在人类的掌控之下,所有的人都只能荒诞地生活着,一如等待戈多的弗拉基米尔与埃斯特拉冈一样。

  三. 残酷的野人山——归回个体

  1941年,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西南联大”部分同学报名参加战地服务团译员训练班。穆旦在西南联大毕业之初,就对一位同学说过:“国难日亟,国亡五日,不抗战无法解决问题,不打日本鬼子无法消除心头之恨。”这年3月回到昆明不久,就离开西南联大的江西,出征缅甸抗日战场。穆旦最初在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部杜聿明那里担任随军翻译,以后派到第五军工作,担任少校英文翻译官,走上战斗最前线。世上没有一所学校是以参军报国为学历的,唯有联大的学生前仆后继地奔上前线。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处于危难的特殊情况;另一方面,这也是西南联大的双重精神在逐渐向一方偏移,投笔从戎的事屡见不鲜。

  在战斗过程中,穆旦所在的第五军撤退到密支那地区,被迫退入野人山,准备到印度集结。穆旦所在的部队走着最后,要掩护整个大部队撤退。这是一次被人称为“自杀性的殿后战”。穆旦对这次撤退的经历没有什么提过,只有一位女战士李明华的《野人山余生记》提到了残酷的见闻:自从民国三十一年,在缅北不知名的村落中,全体官兵毁掉重型武器徒步进入原始森林。从此补给中断,全凭个人谋生。初时队伍还能像蚂蚁队伍一般,几天后渐渐分散,成三三两两的散兵。断粮半个多月,人人饥饿不堪,许多官兵因此毒野菜而丧生。穆旦的战马倒毙在半路上,他也不行迷失在胡康河谷,即缅甸人称为“地狱之门”的地方。这里北邻高黎贡山,东西是横断山脉重峦叠嶂。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野人山,四围活动的生物是大蟒和吸血蚂蝗。地上没有路,只有累累白骨做指路牌。穆旦在野人山中消失了5个月,竟然奇迹般生还了。后来他在加尔各答接受治疗,据王佐良说:他变了一个人。

  1942年,他在加尔各答养病,病中他写了《阻滞的路》、《自然底梦》和《幻想底乘客》,抒写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我要回去,回去我已迷失的故乡,趁这次绝望给我引路,在泥淖里,摸索那位时间遗落的一块精美的宝藏。”穆旦仿佛还在森林当中穿行,遥远的地方有故乡的声音,但是他却在泥淖里。穆旦在这首诗里再三提到“我要回去”,即使被“你们歧视我来自陌生的地方”,但他仍肯定自己“曾是和你们一样的,孩子”。他虽然内心饱受苦难,但仍保持着善良的天性,没有将仇恨填满胸襟。

  后来在1945年,穆旦重新修改了《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在这篇祭文里你看不到仇恨的身影,只有看到人与森林的对话,述说着渺小的人类在无常的自然里的无奈。正如里面的“人说:离开文明,是离开了众多的敌人。森林说:欢迎你来,把血肉脱尽。”人类之间的斗争在自然的眼中几乎不值一提,就如诗最后说到:“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不再听闻……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划入树干而滋生”。穆旦认为,人类一切的战争在自然(或者是上帝)的手中宛如短暂的玩笑,不被纪念。穆旦对战争的看法从原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变成了人类的苦难对上天最深的质问。

  1947年,在《旗》这首诗中,穆旦更是直接地指出了标语式的旗煽动的民族情绪,进而推动的战争的悲哀。“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风飘扬……又简单明确,又博大无形……你渺小的身体是战争的动力,战争过后,而你是唯一的完整,我们化成灰,光荣由你留存。太肯负责人,我们有时茫然,资本家和地主拉你来解释,用你取得众人的和平。……是大家的方向,因你而胜利固定,我们爱慕你,如今属于人民。” 当一个符号的旗帜被高举时,人们就有了杀人的正义,如今属于人民,仿佛穆旦看到了将来因为人民的正义而屠杀的个体。

  四. 在文革中的沉默——理想幻灭

  十年文革,在全国是一场浩劫。穆旦作为一名南开大学的教师当然不能幸免于难,他们首先少了穆旦的家,把穆旦抓到集中营劳改,后来被关进南开大学的牛棚负责打扫厕所和校园的道路,以及游泳池。他在劳动期间保持沉默,从来不参与抵触的讨论,但也不忘关心别人。到后来周与良(穆旦的妻子)也遭了无妄之灾,在半年来受尽折磨,要不是考虑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她也想死了算了。四个孩子因为出身不好也受到了牵连,从小得不到正规的教育,仅仅只有穆旦自己有空才能教他们读书,穆旦自己就一直对周与良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得到教育怎么办啊。在这其中,让穆旦非常伤心的是萧珊的冤死,萧珊、巴金和穆旦的关系非常好,萧珊在文革中因为疾病得不到医治去世,这点在巴金的《随想录》记载,巴金宁愿将自己所有的稿件烧毁,只愿救出萧珊。这种撕心裂肺的痛,在穆旦的事里也有体现,“你永远关闭了,不管多珍贵的回忆曾经留在你栩栩生动的册页中,……永远关闭了,我再也无法跨进一步到这冰冷的石门后漫步和休憩……永远关闭了,叹息也不能打开它,我的心灵投资的银行已经关闭,留下贫穷的我,面对严厉的岁月,独自回顾那已丧失的财富和自己。”

  穆旦到文革的最后一年才开始写诗,一写就写了20多首,但他至死也没有等到自己的平反就过世了。76年写的几首诗都是布满了苦难的痕迹,但又不缺生命的动力,不得不佩服穆旦先生的意志。他在《智慧之歌》里,对人生中三种理想直接的冲击和质疑:“有一种欢喜时青春的爱情,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有的不知去向,永远消逝了,有的落在脚前,冰冷而僵硬。另一种欢喜是喧腾的友谊,茂盛的花不知道还有秋季,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生活的冷风把热情铸为实际。另一种欢喜是迷人的理想,它使我在荆棘之途走得够远,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它终于成了笑谈”。尤其是理想,在文革的喧嚣中,不知有多少理想变为笑谈。在联大里,青年高谈阔论的为国奋斗如今却消磨在一个个牛棚里,岂不是这一代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哀吗?所以穆旦在最后说“只有痛苦还在,它是日常生活每天在惩罚自己过去的傲慢……但惟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 在文革期间,我想他经历的苦痛太多,虽然这些苦痛可以滋养智慧,但是也许生命才是诗人更看重的。就像巴金要用诗稿换回萧珊的姓名,又有什么样的智慧能换来这么多生命的浩劫。

  五.结语——人生本来是个严酷的冬天

  穆旦在1976年12月写了自己最后一首诗,是春夏秋冬组诗里的《冬》。这首诗里诗人虽然不断的重复“人生是个严酷的冬天”,但却不是消极的情调,乃是在严冬中生命仍然与严冬搏斗的过程,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样。“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这样的诗句从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心里流出,不得不赞叹其心志之豁达。但又有多少人能用这样的生命力来面对这样严酷的寒冬,多少诗人倒毙在野人山,冤死在文革的集中营。当穆旦走过了青春的理想,残酷的自然,虚伪的政治,留给他的是直面人生的生命力,也许这就是那一代的灵魂最沉重的撞击。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五):一个真的诗人,农民的知己,启蒙的导师

  喜欢穆旦还是高中时的一篇“赞美”,诗人把他爱国的热情和信念通过汩汩流淌的语言流进了我的血管,当时那么多触动我灵魂的诗篇:有毛主席那气吞山河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抒情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真是让人声声落泪。有徐志摩的那一声“轻轻的我走了”打动了多少青年。这些诗歌的母乳竟然齐聚于一本书里,不得不感谢人教司入门选择的睿智和对我们这些青年的关怀,这种精神的食量是可以受用一生的。我那时候被赞美的爱国情怀和中国苦难农民被压迫,愚昧中的宽宥所感动。“任朝代更迭,苦难依旧。那永远铧不完的犁。他反抗了,永远湮没在了战场里,剩下可怜的母亲和饥饿的孩子。这个苦难的土地上苦难的中国人民啊,我被深深的打动了,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心中流淌着滚烫的爱国情。这么贴切,这么诚实的歌颂,穆旦是当之不愧的爱国诗人。

  谢谢穆旦,他启蒙了我。我相信他还会启蒙更多的青年,让他们心怀纯洁美好。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六):"未生即死的甜蜜" --- 查良铮 语

  说说作者穆旦(查良铮)

  一直用理性的态度解读自己的感受..

  站在客观处看主观..

  抽离自己看自己..

  太博大以至于容不下自己..

  是聪明 还是糊涂?

  知识份子的内心呀..不知道怎么评价呢..

  不快乐却又乐在其中.说"活该"又不忍心..

  残酷地自我剥离,说"矫情"又不确切..

  quot;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quot;(历史是)犬牙交错的甬道"

  quot;(爱情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完成她自己"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七):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发现

  在你走过和我们相爱以前,

  我不过是水,和水一样无形的沙粒,

  你拥抱我才突然凝结成为肉体;

  流着春天的浆液或擦过冬天的冰霜,

  这新奇而紧密的时间和空间;

  在你的肌肉和荒年歌唱我以前,

  我不过是没有翅膀的喑哑的字句,

  从没有张开它腋下的狂风,

  当你以全身的笑声摇醒我的睡眠,

  使我奇异的充满又迅速关闭;

  你把我轻轻打开,一如春天

  一瓣又一瓣的打开花朵,

  你把我打开像幽暗的甬道

  直达死的面前:在虚伪的日子下面

  解开那被一切纠缠着的生命的根;

  你向我走进,从你的太阳的升起

  翻过天空直到我日落的波涛,

  你走进而燃起一座灿烂的王宫:

  由于你的大胆,就是你最遥远的边界:

  我的皮肤也献出了心跳的虔诚。

  ————————————————————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底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

  出 发

  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需杀戮,

  而那可厌的我们先得去喜欢。

  知道了“人”不够,我们再学习

  蹂躏它的方法,排成机械的阵式,

  智力体力蠕动着像一群野兽,

  告诉我们这是新的美。因为

  我们吻过的已经失去了自由;

  好的日子去了,可是接近未来,

  给我们失望和希望,给我们死,

  因为那死的制造必需摧毁。

  给我们善感的心灵又要它歌唱

  僵硬的声音。个人的哀喜

  被大量制造又该被蔑视

  被否定,被僵化,是人生的意义;

  在你的计划里有毒害的一环,

  就把我们囚进现在,呵上帝!

  在犬牙的甬道中让我们反复

  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

  是一个真理。而我们是皈依的,

  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八):读穆旦《我的叔父死了》

  作品人物以何为食?读者的血。纳博科夫认为,能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才称得上作家的天才。“在吮食中变得栩栩如生”,岂不是吸血鬼吗?令人不安的准确。

  诗句以何为营养?同样是读者。不过我宁愿认为,一个好的读者,即一片肥沃的土地,好的诗句如种子,落地生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长大,直至嘉树清圆。

  好的诗歌具有这样的自我繁殖力,哪怕降落于贫瘠的未经垦作的土地,也能顽强扎根,迎风生长。有些句子,你一旦看过,就不会忘记,这是许多人共同的经验。在日常的生活中,某个场景,某个时刻,那些句子忽然会伸展出来,仿佛在路旁迎候很久了似的,在你的前额拂一下,友好地打个招呼。

  在我的贫瘠的日子里,常常想起穆旦的诗。

  黄灿然说:“但是,看罢《全集》所收的穆旦后期诗,我是颇为失望的。也可以说,这些诗作,使我产生了重估穆旦作品的念头:穆旦的后期诗(包括一些晚年诗),与青年时代相比,跟大部分在解放前成名的中国诗人后来的创作差不多。”(《穆旦:赞美之后的失望》)

  因为一向敬重黄灿然,所以特地去翻检了一下,惊讶地发现,穆旦作品中,自己最喜爱的那些,却大多集中在他的后期。细加清点,穆旦后期总共三十八首诗,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951年两首,1956年一首,1957年七首;1975年一首,1976年二十七首。七十年代的,首首都是杰出的,毋庸多言。即使五十年代的遭到黄灿然剧烈摇撼的那些,也有着穿透岩石紧抓不放的根系。

  《葬歌》写于1957年,范美忠屡屡称道的那一段:“我看过先进生产者会议/红灯,绿彩,真辉煌无比/他们都凯歌地走进前厅/后门冻僵了小资产阶级。”“生产者会议”“小资产阶级”这样词汇,原本大而且生硬,嵌入诗中,却平整协调,对比强烈;前厅热闹喧哗,“后门冻僵了小资产阶级”,只一句,写透了社会主义的表面的繁荣与背后的残酷,写出了多少有才华的人的不幸!

  1956年《妖女的歌》:“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五十年代的穆旦,丝毫没有减损诗人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只要把妖女替换为“党”、“革命”、“社会主义”……极权主义对人的剥夺,还有比这首诗更准确的表达吗?

  1957年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我的叔父死了》,全诗如下:

  我的叔父死了,我不敢哭,

  我害怕封建主义的复辟;

  我的心想笑,但我不敢笑:

  是不是这里有一杯毒剂?

  一个孩子的温暖的小手

  使我忆起了过去的荒凉,

  我的欢欣总想落一滴泪,

  但泪没落出,就碰到希望。

  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从幽暗的根上升的汁液

  在明亮的叶片不断回旋。

  凭着手头仅有的《穆旦传》与《穆旦诗全集》,查找不出穆旦的叔父的姓名,然而因为这位1957年死去的长辈,我们窥到了那个时代的一角。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亲人死了,你却不能放声哭泣的时代,只因为他被贴上的身份标签(大概是被划为地主吧),害怕封建主义的复辟,所以必须划清界限。多么荒诞的一件事啊,对于有理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简直像滑稽剧,但是你敢笑吗,有人盯着你,你笑,莫非你想变天?第一节短短四句,两个不敢,一处害怕,“复辟”对押“毒剂”,在别的诗句中,是否还找得到如此精炼的1957年?

  第二节是奇妙的,是汉语跳脱换置的范例,必须透过表面结构的非逻辑与非顺序,重新布局,才能明白穆旦的蒙太奇。正如杜甫“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为了求奇而转换魔方,穆旦在这里也许是为了躲避文字狱(诗人的本性又促他艰难地如实表达)而转换魔方。方便起见,不改动增删字词,只在此节内部重新排序,呈现如下样貌:

  一个孩子的温暖的小手

  使我碰到希望

  就忆起了过去的我的欢欣

  总想落一滴泪,荒凉

  但泪没落出——

  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了,暴政伤害亲情,而对抗暴政的,依旧是亲情。诗人从孩子的劝慰抚摸中,获得希望;更重要的,孩子-自己-叔父,对应性的辈分进格——在叔父面前,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过去的欢欣的记忆,随着叔父的死去,一一复活,于是更加悲伤;而现实呢,却是这般的荒凉!悲伤,太悲伤,总想落一滴泪……但是不敢。只有把第二节的最后一句固定在“但泪没落出——”上,第三节的文字方才可解。

  胡续冬这样解释第三节:“从某种意义可以理解为一个从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渴望平衡‘过去’与‘希望’,在‘幽暗的根’和‘明亮的叶片’之间保持一个有机体的完整性的愿望。这曲折地传达出对‘知识分子改造’主题的隐秘的质疑。”(《1957年穆旦的短暂“重现”》诗生活网站 www.poemlife.com 2006-3-14)事实上,穆旦的诗,一直是清晰、准确、简炼的,就像他的为人,从不隐晦,更谈不上释义含混。

  你且读,接着上段的“但泪没落出”——

  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从幽暗的根上升的汁液

  在明亮的叶片不断回旋。

  悲伤像潮水涌动,却不得不努力平衡,这种紧张的抑制,是让个体静态化,是植物性的,所以说“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什么“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只因为想起了有叔父陪伴的愉快的童年。幽暗的根——腹腔甚至足底,痛哭的时候,眼泪其实是从腹部甚至脚底心涌上来的,有过痛哭经验的人都能体会;汁液——眼泪,明亮的叶片——眼睛,眼泪在眼框中不断回旋,团团打转,竭尽全力不流出来,不落下来。

  原来,忍住悲伤,忍住眼泪,竟然可以有这样形象的表达,再从形式上看,缓慢的长句,正体现持续的抑制的艰难,近乎哽咽。能不惊叹1957年的穆旦的诗艺吗,当你读着这每行十字四音步的整齐的诗句的时候?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九):八小时工作,挖成一颗空壳

  最近真正读懂了这句诗。

  有本老杂志叫《八小时以外》,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构成真正的生活。一天的时间,应当像西瓜,菜刀下去,砉然二分——工作是一块,休息是另一块;而我的八小时无味如嚼过的口香糖,本应狠狠地吐出,可恶的总是不小心粘在手上,越扯越乱,粘住了其他的一切闲暇。

  穆旦是把自己当作西瓜了,工作如调羹,勺勺直指要害,舀去本来就不多的红瓤,挖成一颗空壳!

  这首《还原作用》写的仿佛就是我的一天:第一段是几无好梦的夜晚,第二段是艰难起床的清晨,第三段是奉献身体的白天(还害怕着失业),第四段是紧张中偶尔的安慰。第五段是这份工作的意义,以及试图改变的不可能:

  一切是无边的,无边的迟缓。

  还原作用

  污泥里的猪梦见生了翅膀,

  从天降生的渴望着飞扬,

  当他醒来时悲痛地呼喊。

  胸里燃烧了却不能起床,

  跳蚤,耗子,在他身上粘着:

  你爱我吗?我爱你,他说。

  八小时工作,挖成一颗空壳,

  荡在尘网里,害怕把丝弄断,

  蜘蛛嗅过了,知道没有用处。

  他的安慰是求学时的朋友,

  三月的花园怎么样盛开,

  通信联起了一大片荒原。

  那里看出了变形的枉然,

  开始学习着在地上走步,

  一切是无边的,无边的迟缓。

  1940年11月

  《穆旦诗全集》读后感(十):穆旦:智慧之歌

  前几天在坛子里转贴了穆旦的诗作《智慧之歌》,原因是看了汪伟最近的一篇文章,《失掉的一代》,有些感慨和唏嘘。所谓“失掉的一代”,是49年之后失语的一代,但他们不像沈从文等五四时期的前辈已经有过灿烂的巅峰,而是刚刚崭露头角,便被历史的大潮无情地吞没,这里面,有作为诗人的穆旦(同时也是作为译者的查良铮),有后来终于大红大紫的汪曾祺,有后来成为学界泰斗的何兆武。事实上,这几个人多少还算比较幸运,劫后能够幸存下来,再度焕发青春,无数的人在他们之前已经默默地消逝了。

  穆旦介乎于存者与亡者之间,他看到了一缕曙光,但没有看到春天的最后到来,饱经劫难之后,他在1977年逝世。

  《智慧之歌》是他1976年的诗作,读了这首诗,我的心里是一片惨然,经历过劫难之后的诗人,几乎对世间的一切都失去了信心,爱情、友谊、理想,那些曾经充满温暖的词语,都被现实的劫难击得粉碎,连理想也终于成了“笑谈”,最后只剩下了什么呢?智慧?智慧是什么?是多年劫难之后锻炼出的生存之道?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的妥协?是迎合时势以求自保的人生哲学?

  幸存者其实并不比亡者、逝者幸运,内心的煎熬、信念的迷茫,绝望而无助的生活,是更加折磨人的痛苦。

  这痛苦竟无处发泄。

  即使在76年后,穆旦想要重新拾起他写诗的笔,但被运动整怕了的夫人却一再劝说他不要再写。

  他只有偷偷地写,不敢让夫人知道。

  灵魂的最后痛叫,是无声地发出的。

  智慧之歌

  穆旦

  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

  这是一片落叶飘零的树林,

  每一片叶子标记着一种欢喜,

  现在都枯黄地堆积在内心。

  有一种欢喜是青春的爱情,

  那是遥远天边的灿烂的流星,

  有的不知去向,永远消逝了,

  有的落在脚前,冰冷而僵硬。

  另一种欢喜是喧腾的友谊,

  茂盛的花不知道还有秋季,

  社会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腾,

  生活的冷风把热情铸为实际。

  另一种欢喜是迷人的理想,

  它使我在荆棘之途走得够远,

  为理想而痛苦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看它终于成笑谈。

  只有痛苦还在,它是日常生活

  每天在惩罚自己过去的傲慢,

  那绚烂的天空都受到谴责,

  还有什么彩色留在这片荒原?

  但惟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

  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

  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

  我诅咒它每一片叶的滋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