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到人生边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到人生边上》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0: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到人生边上》经典读后感10篇

  《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由杨绛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人生实苦,但求心安

  在我心中,杨先生是巨匠,目前在世的人里没有人可以和她比了,相提并论的都没有。一直很喜欢杨先生的书,念书的时候就断断续续的看了杨先生的文集,刚上班的时候读了《我们三》,可能因为年龄阅历原因,虽说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还是不大明白其中的意思

  经朋友推荐,想起好久没好好读一本书了,于是读了起来。《走在人生边上》是杨先生90多岁高龄对自己人生路的一种自问自答式的记录,通过自问自答来反思、感悟人生。读此书,如同和家里面长辈聊天,虽然琐碎但让人深思。

  今年春节前偶遇到一个面之缘的人,三年前,他拥有数千万资产生意风风火火生活颇为奢侈,凡遇人只要是不合他同等的皆为高高在上鼻孔朝天不可一世,这次看到他,骑一破旧电动车,看到我犹豫片刻才上前打招呼,刚开始还没认出他来,毕竟当年相遇也是偶然,平日里没什么接触。经聊天得知,最近一年,生意失败,所有家产均拍卖售出以抵损失,目前租房而住骑一破旧二手电动车为生活整日奔波,没有了当时的锋芒毕露,没有了不可一世,只有对生活的无奈和继续好好活着的坚持

  人为何而活?有的人明明活着实际上确实早已死去,而有的人早已死去却一直活着。灵魂重要还是肉体重要?没有灵魂就算肉体尚存算不算这个人还活着?没有肉体但这个人的灵魂力量还在影响着很多人,这个人算不算真正意义的死亡?

  人生实苦,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地位高低,每个人都有每人的苦,就算神都要经历苦难何况人呢。为何要经历困难?就算是已经成为超我的人,同样也要面临困难的考验世间万物存在运行不由人来决定,道不由人定,哪怕是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都不由自己决定,人唯一决定的只有自己的灵魂。锻炼自己的灵魂就是让困难变成乐苦,提高自身的修养。修养是什么?是高学历?是多财富?还是多阅历?都不是,按照一知友的总结就是植根于内心,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生命特点是维持自身的惯性,而惯性则决定命运轨迹。遇到不顺的时候总有改命的想法,如何改命?克服对改变惯性的天然恐惧性,改变思维、行为、性格认知这些可以改变的,自然就改变了轨迹,也就改了命。

  人生实苦但走下去可得财富,人生路上对痛苦思考就是财富。人生如行走道路信仰则是灯塔。无信仰,如同黑暗中走路,看不清前方,不知道要去哪,胡乱的走,始终不能走远。信仰就是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你同意宗教上的认知,你就有了宗教的信仰也就是教众,你同意某主义的认知,你就是某注意坚定维护者;甚至你觉得世界都是土豆组成的,土豆就是这个世界的基础,这也是信仰,也算是宗教,只不过可能只有你一个人而已。信仰就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不断寻找答案,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的过程和所悟,有了信仰,如同白日行走,走了方向明白了路程,别了恐惧,自然心安。

  提高心性,锻炼灵魂,人生之意,莫过如此。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二):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撰文,也通吃,她爱人吃的是古今中外大小文章,她吃的是大小读者,我常常看到一些平日里不怎么读书的同事朋友会一本接着一本买她的书看,老人家文字清浅、平和、淑静,修了边幅也找不着痕,这本《走到人生边上》2007年8月第一版,9月已经第二次印刷了。   该书前半部分是她耄耋之年对人生的疑惑,提问-回答,自说自话,如哲思,又平常淡然的很;后半部分是一些短文,道寻常人事,有意思的是,把它们集结一下唤作“注释”,说是注解前文,又未尝不是回答,这一问一答原来如此,妙哉。人生的经历走到纸上,成为标点、注解、留白,那些我们的所知,遭遇的,发生的,恰也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为什么”。   书中我最佩服的字句:   镜子里的人,是显而易见的,自己却看不真。一个人的品格——他的精神面貌,就更难捉摸了。大抵自负是怎样的人,就自信为这样的人,就表现为这样的人。他在自欺欺人同时,也在充分表现自己。这个自己,“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别人眼里,他照见的不就是他表现的自己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三):小评论

  下班前听vivo问有谁看了杨绛的新书走到人生边上,好奇了一下,于是路过季风书园找了一本。

  商务印书馆印得非常薄,第一部分是以走到人生边上的主题系列,几乎是一个老太太的非理性漫游,杨绛不断地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而引用苏格拉底,时而是孔子的论语。不能说对人生毫无见地,也很像一个过来之人,走过了慢慢的人生长河,在行将凋萎的时刻留下了一点思考,以飨人间还记得她的人。

  杨绛的一生似乎都围绕着如何做人这个角度,那种非常细腻江南人固有的柔情,但她的笔端,总让人觉得游走在执拗和过于细腻、内敛的人情。这在第二部分称为“注释”的部分显得更多一些。

  第二部分都是独立的小段落,都是很好的小题目,记人记事,用字干净洗炼,常见的“季康体”,会忽然在末尾引出一个出其不意的想法。杨绛又留了个题目叫做“他不知道自己在骗人?”,再次提及她的邻居,省略的好像是钱钟书和杨绛与邻居对骂对打的事情;写得很好,骂人不带脏。

  有个小疑惑,为什么非要在写到某个历史哲人的时候,背后加一个生卒年呢?比如苏格拉底(某某年到某某年),William James(某某年到某某年);难道是老太太自己写好的,怕别人搞错谁是谁?

  有个小缺憾,有篇写南宋韩侂胄的,把名字写成了“佗”,虽然都念托。可能是编辑么仔细查,或者是我不知道这两个字是通的。

  -耶律-@2007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四):活着

  走到人生边上

  这是杨绛先生年岁已高,奔走于医院后书写的关于生死、关于灵性、命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的作品

  我是无神论者,没有信仰。但是,你如果问我信不信鬼?我可能会说: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我不敢说不信,因为我害怕鬼会来找我。

  读书期间,逢人喜问:你相信有鬼魄吗?大多女孩子还是相信的,想必有女子为阴这样的说法。女子敏感,多疑,心思相对细腻。台湾某学者在TED上研究女性思考问题大脑活跃区域发现:女性思考情绪相关问题时会牵动更多神经。那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大脑构造不同导致的结果

  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后,不再轻易在书评中妄加自己是否喜欢作者以及故事这类话题,最后说话的人,往往具有更大的主动权。人是很容易受思维影响的群体。所以,我希望自己可以客观一些来写这些文字。

  杨绛先生在附录中,写阿菊以及郭妈的段子,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的透彻的很,让我看到了杨先生的第二面。杨先生自己说,这辈子做的事,有好有坏,不能全都尽如人意,倒也是实诚。

  书的最后,以秀秀的故事结束。秀秀命里委屈,终究一生为了家庭做了太多,年少出去工作挣钱养家,丈夫有了外遇,女子包容继续努力生活。

  大半辈子过去。前面一辈子是苦的,便是那最幸福的五年,又愁吃愁穿,又辛苦劳累实在也是苦的。后一半,虽说享福,究竟是吃人家的饭,夜里睡不安,白天得干活,也够劳累。真是只有芥子大的命吗?我还是信主的呢。我吃了苦,为谁赎了什么罪,只害老李犯了罪,做人好可怜。为了钱,吃苦;有了钱,没用。我活一辈子是为啥呀?

  你说:人活一辈子是为啥?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五):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暑假有幸跟几个朋友去了一趟曾厝垵(厦门),碰巧看到那里有一家“大冰的小屋”,慕名已久,所以进去参观了一下,不免要拍几张照片(这个行为确实蛮讨厌的[尴尬]),大概是吵醒了一位在板凳上睡觉的工作人员,他大声说到:“不要到处拍照,晚上可以来听民谣。”这个故事不带褒贬,我也只是平铺直述,不过由此我想到了罗胖讲过的一个故事。他说在大陆有一个庙里,可能是到了人家禁止拍照的地儿,他拍了一张照,那个僧人说:“嘿,不许拍照!”非常凶(毕竟财神爷当道[微笑])。在台湾遇到一样情况,那个僧人只是缓步走到他拍的那个东西面前,用身体挡住,然后摆摆手。他分析道,真正的僧人会长期的打坐、参禅、阅经、读书,心中有真信仰之后,那种改变会真的非常明显地呈现在你的面庞和行为上。他接着说到了几个老的知识分子比如说杨绛、资中筠、叶嘉莹这几个老先生,看起来真是美,那是整容也整不来的那种美。(参见《罗辑思维》第一季第20期《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说到杨绛先生,前段时间看完了她的《我们仨》和《干校六记》(钱老的书能看懂的也基本上看完了),深感先生的文字真是清新脱俗、不蔓不枝(跟现在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写的文章就是不一样[微笑]),虽然一直舍不得看先生的书(毕竟看一本少一本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六):一个百岁老人的梦中呓语

  不理性,不感性,更像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梦中呓语。总的来说,令人失望思想方面无甚建树,只是让人了解一下百岁老人脑子里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罢了。杨绛本不以作家、思想家为名,而只是翻译家。《我们仨》不错,不过那不错不是指写作技巧方面的不错,而是指内容朴实真挚。《走到人生边上》则已经有点……老糊涂了。

  另,对人世炎凉的看透与无奈似乎是老人的通律,季羡林曾说自己活得太久了,对人世看得透透彻彻,反而多了无数叹息。杨绛也是,摘抄两段,聊以为证

  “上帝下岗了,现在是财神爷坐庄了 。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爷较量吗?人活一辈子。没钱行吗?挣钱得有权有位 。争权夺位得靠钱。称王称霸只为钱。你是经济大国。国际问才站得住。没有钱。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现在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了”,知道最要紧的是理财。人生一世,无非挣钱、花钱、享受,死了能带走吗 ? “

  “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不死的灵魂吗 ?我压根儿没有灵魂,我生出来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尽管活着没意思,也无可奈何 。反正好人吃亏坏人总占便宜 。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我们这一辈人,受尽委屈、吃尽苦楚了。从古以来,多少人”搔首问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吗?圣人以神道设教,“愚民”又”驭民”。我们不愿再受骗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也顶称心。可是”人民的鸦片”毕竟是麻醉剂呀,谁愿意做瘾君子”呢。说什么”上帝慈悲”。慈悲的上帝在干什么?他是不管事还是没本领呀?这种昏赖元能的上帝,还不给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学的是科学 。我只知道我学的这门学科 。人死了到哪里去是形而上学,是哲学问题,和我无关。我只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这个人世原是个名利场,是争名夺利、争权夺位的战场 。不是说吗,一部二十四史只是一部战争史。争城、争地、争石油、争财富。哪一时、哪一处不是争夺呢?官场当然是战场,商场也是战场,国际间更是赤裸裸的战场。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打仗了 。打仗讲究的是兵法。兵不厌诈 。愈奸愈诈,愈能出奇制胜。哪个迂夫子在战场上讲仁义道德,只好安于“君子固穷”了 。战场上,进攻自卫都忙得措手不及,哪有闲暇讲究是非。曲直、善恶、公正呢。灵性良心都一笔抹杀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七):周国平评走到人生边上

  周国平留言:太太是编辑,杨绛对她格外照顾,先前把《钱锺书手稿集》交给她出版,最近又把自己的新作交给她出版。因此,《走到人生边上》还是校样时,我已先睹为快。商务印书馆十分重视,交稿十来天,此书就摆在国际书展的展位上了。应出版社要求,我为此书写了推荐语,也在书展上公布。杨绛先生看了,给二字评价:“知我。”我甚受鼓励,同时也意犹未尽,遂写下面这篇读后感。真是好书啊,我劝诸君不要错过

  人生边上的智慧

  ——读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在讨论人生的价值时,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不过,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读到这句话,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常说的灵与肉的斗争,不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吗?但是,接着我发现,她把“灵魂”和“灵”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很有道理的。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各自称为“我”。据我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

  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据我理解,这个“灵性良心”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的善“端”,佛教说的人皆有之的“佛性”。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综观全书,我的推测是,它与杨先生说的“大自然的神明”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大自然的神明”,基督教称作神,孔子称作天。那么,“灵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天对人有这个特殊的赋予。

  接下来,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一句话,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甚进步。

  尤使杨先生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不难看出,杨先生说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发出悲叹:“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

  况且我们还看到,命运惯爱捉弄人,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可以欺世盗名,有品德的人一生困顿不遇,这类事例数不胜数。“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这就使人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然而,杨先生不赞成怀疑和绝望,她说:“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进而设问:“让我们生存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能是世人的归宿处吗?又安知这个不合理的人间,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的呢?”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杨先生的潜台词是:这个人世间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神明给人安排的真正归宿处可能在别处。在哪里呢?她没有说,但我们可设想的只能是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那样的所在了。

  这一点推测,可由杨先生关于灵魂不灭的论述证明。她指出: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那么,杨先生到底相信不相信灵魂不灭呢?在正文的末尾,她写道:“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看来不能说她完全相信,她好像是将信将疑,但信多于疑。虽然如此,我仍要说,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锻炼灵魂。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

  杨先生向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很一致,都说人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对自己的见解都坚信不疑。我不禁想起了二千五百多年前苏格拉底的同样遭遇,当年这位哲人也曾向雅典城里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也都是自信的回答,于是发出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感叹。杨先生也感叹:“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他们看来压根儿不成问题。”“老人糊涂了!”但是,也和当年苏格拉底的情况相似,正是这种普遍的自以为知更激起了杨先生深入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一步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例如肉体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她在举了亲近者经验中的若干实例后指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由于尚无直接经验,所以她自己的态度基本上是存疑,但决不断然否定。

  杨先生的诚实和认真,着实令人感动。但不止于此,她还是敏锐和勇敢的,她的敏锐和勇敢令人敬佩。由于中国二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实用品格,加上几十年的唯物论宣传和教育,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不肯相信,甚至毫不关心。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她所求教的那些“聪明的年轻人”都是“先进知识分子”,大抵比她小一辈,其实也都是老年人了,但浸染于中国的实用文化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精神事物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尖锐地指出:“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他们不是几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科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而他们的见解却这么一致、这么坚定,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不啻是醒世良言。这个时代有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

  我无法不惊异于杨先生的敏锐,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实在比绝大多数比她年轻的人更年轻,心智更活泼,精神更健康。作为证据的还有附在正文后面的“注释”,我劝读者千万不要错过,尤其是《温德先生爬树》、《劳神父》、《记比邻双鹊》、《〈论语〉趣》诸篇,都是大手笔写出的好散文啊。尼采有言:“句子的步态表明作者是否疲倦了。”我们可以看出,杨先生在写这些文章时是怎样地毫不疲倦,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怎样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些文章是一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写的吗?不可能。杨先生真是年轻!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八):如果不是她写的

  今天读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打了三星,写了附注:絮絮叨叨,有关命运、鬼神的不确定讨论,不好。

  然后又觉得不够,也许这么评价有点武断。但比较之前看过的《人生五大问题》,拿人生来讨论,这本书写的远远不够。也许从年龄和学识的局限,我会倾向反对鬼神、迷信、命运这些东西,但实际上还是能包容的看待这类问题。然而,如果只是拿自己年轻时的事儿,或者中外的俗语来证明某些东西,显然是不够有力的。

  在我看来,如果真的走到人生尽头,自然会有平实的话语,死板的教诲自然不会讨好,但语言的平淡着实会让读者乏味。书里的文字确实很真挚,有着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实感,但年轻人会从中得到什么?是让人相信有鬼神、命运?还是否定答案?

  最后,如果读此书之前,不知道是杨先生的书,读者会有什么评价?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九):一去不将回来,或许这很好

  许多东西守着千百年沧桑,却淡然。时代的更新速度虽然达到了眨眼的功夫就被摧毁,重新丈量,规划新建,低劣的复制,犹如现在的爱情一样,庸俗,可笑,却丝毫没有杰出的复古。

  人生有时候不应该太过于执着,不知道走到人生边上会否一如杨先生?从懂事之日起困扰头脑的问题,九十六岁高龄仍不得解,书读得越多,铅中毒越深,越打结,没有喜欢与否只是不得而知,神鬼依然不信,既是过往的记忆精神则无法存储正在发生之记忆,少了物质上的载体而对没有判断思维的记忆精神,何惧?生时无我,世时知我,思考的不过是一个“我”字;舔尝危险,也只是为了证明“我”的存在;不知畏天命,而君子有三畏,好在我不是君子,权当无知者无畏吧。缥缈的爱情会是重要的章节吗?起码不会是全部。希望站在人生边上的时候我们都有可以清醒的自问自答,而不是空空的等赤裸裸的“回家”,一去不将回来,或许这很好。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十):读的不早

  看了那么多达人的书评,本不应该用自己粗陋的这支笔再说些什么,但是对于这样一本书实在是忍不住,自个写给自个吧。

  杨绛先生近百岁的年纪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我拿来读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你读这个太早了吧。我说不早,老,病,死;是任谁都不能例外,无论你什么态度都迟早要去面对的。更不能按年龄来谈论,看一看早夭的多了去了呢。

  窃以为正面的去面对死亡,去思考生命,能让我们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过多的挥霍,当我意识到生命是脆弱和短暂,我想到的更多的是珍惜眼下的时光,珍惜眼前人。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活的更精彩!

  所以这样的一本书,不同的读法带来不同的收获,收获了感伤,收获了凄凉,更获得了活着的价值、勇气和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