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遗产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遗产读后感10篇

2018-02-03 21: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遗产读后感10篇

  《遗产》是一本由[以] 露图·莫丹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产》读后感(一):Life's a struggle,日子还是要过:《遗产》

  如果是拍成电影,《遗产》一定是非有趣的喜剧,而书中的幽默感,也正是这本图画小说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正是这种游走在每个人物刻画之中以及人物关系之间的幽默感,使这个故事鲜活起来,使每个人物有血有肉。读完之后,画面中那两位经历战争与屠杀威胁的老人、一个把自己活的有点”猥琐“的中年人、两个生活在新世界中的年轻人,好像在你的脑中活动起来,也就是说,这图画小说中那些静态的人物获得了生命,是真切活在这世界上的。而这也就是图画小说的魔力。

  故事很简单,一个老太太莱吉娜带着孙女米卡从以色列特拉维夫回到阔别六十七年的华沙,她此行的目的,是要收回华沙的一处房产。因为安检员不让她带水上飞机而大闹了一番飞机场,这个臭脾气的老太太登机之后,导游说:“带着孙女去参观自己年轻时生活过的城市,多令人感动啊!”老太太没好气地说:“我一点都不在乎华沙,那里就是个大坟场。”

  这句话,好像是要告诉读者,故事将要展开一幅与犹太人、战争、大屠杀有关的凄惨画卷,然而看下去,却根本没有多少对战争残酷回忆。老奶奶在战前和一个波兰男人相爱,怀了孕,家人十分生气,为了“遮丑”,她被迫和情人分离,和家人为她指定的一个男人结了婚,搬到了以色列。也就是说,战争中的大屠杀,战争本身的惨烈,她并没有经历。我们渐渐知道,这“坟场”其实是指老太太年轻时一段痛苦的,已经湮灭的爱情经历。她不愿意去自己的记忆中掘墓。

  到了华沙之后,米卡发现奶奶的行为越来越古怪,奶奶也不愿意跟她去找律师解决房产的问题,米卡怀疑奶奶回到这个久远的家乡,根本不是为了房子。而她姑姑的未婚夫,一个中年胖子时刻跟踪他们的动向,脸上写满了不怀好意,米卡觉得他非常讨厌,总是在要想办法摆脱他。他究竟想干什么呢?

  《遗产》的作者露图·莫丹非常懂得故事应该怎样讲,悬念应该如何设置,人物的每一个出其不意动作,都将我们带入历史深处的个人生活切面,这个切面就像本来已经封存在记忆中的标本,但如今又被唤醒了。与此同时,故事也探讨了现代生活的一些境地

  尽管人物的行为都很有趣幽默,但露图·莫丹在《遗产》中采用的整体影调是偏暗的,仿佛是有意要为那些闪光的幽默感镀上一层哑光。而作为一个插画师与漫画家,莫丹对色才的敏感极具力量

  故事中不同空间都凸显了一种主色调,比如宾馆以土黄色为主,律师事务所整个是棕色的,年轻的华沙漫画家兼导游托马兹家沙发红色成为最明显色彩元素,墓园是夜幕的深蓝……每一种色调,都是一种有节奏的视觉转换与巧妙的对读者注意力的调度。

  所有的画面中,关于战时状况的画面都单色的,是一种极度压抑的灰与黄。老奶奶找到旧情人罗曼之后,他们在万灵节和市民一同到墓园纪念亡者,这时候,罗曼讲到自己的一个朋友马利克。作者用两幅单色画表现了马利克。第一幅画面是马利克在华沙起义的时候,为了阻挡德军,将一整栋楼的家具都堵在街道上,马利克在顶上放了一把椅子和桌。“他坐在那儿,抽着烟,看着报纸特别小资……我们都笑疯了。”下一幅画,是马利克身子后仰,脑袋喷着血,手中的枪抛在空中。这两幅画面的蒙太奇造成的激烈效果,彻底将历史的残忍的钉子钉在了这则故事中。

  另一处近乎单色的地方,是华沙幻灯馆。这是影调最黑暗的几幅画面,也是最叫人动情的细节之一。两位老情人相认之后,到这里来回顾过去。幻灯馆服务员在罗曼“倚老卖老”的“胁迫”之下,特地找出几十年前华沙市民爱看的瑞典风光幻灯片给他们看。更换幻灯片的时候,整个屋子灯灭了,陷入了一片黑暗。罗曼开始埋怨老太太,认为她回来根本与自己毫无关系,而纯粹是为了要房子。老太太受到埋怨非常伤心,却又不愿说出此行的真正目的。

  最亮的影调,是战前的几幅画面,1939年两位老人还在恋爱的时候。这几幅画面中,他们在波兰维斯瓦河上荡舟,周遭是湛蓝的河水天空,青翠的树木,粉红的大衣与花。这时候,莱吉娜已经怀孕,他们在谈论着自己的未来,讨论着私奔去瑞典,“夏天的瑞典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而瑞典的幻灯片,就在几十年后那间黑洞洞的幻灯馆里被放映出来了。

  最暗与最亮的画面,是人心希望与命运线路彻底错过象征。作者就像魔术师一样把这两者代表时间揉捏在作品里,而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黑暗也都隐匿其中。我们多希望那暗色的画面不存在,但那将使生活的戏剧消失,这部作品也就不会存在。这一明一暗也就是作品的辩证法:我们必将带着面对生活河流无可奈何生活下去,而不论是故作的还是自然的幽默感,都是我们抗击悲伤武器

  《遗产》读后感(二):经典的叙事技巧完美的节奏控制

  几年前喜欢在豆瓣写一点小短篇,那时候加入一个写作Q群,经常会看他们闲聊一些关于写作方面事情,虽然后来不免变成了一个寡淡无味广告分享群,但我一直记得有个豆友说过的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写,重要的是你能发掘它的价值

  这句话犹如一种启示,他让我意识到即便生活经历贫乏的人,只要用心思考,也是可以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神圣瞬间的。这不仅仅是写作的秘密,甚至也是很多事情的秘密。因为寻找认同感是人类基本需求。而发现一件事情的价值,就相当于找到了认同感的基石。

  想清楚这件事以后,突然真正理解了个人生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它处在一张大网下,你的家庭、周围环境,以及你自己的天资与悟性塑造了你,而这一切又隶属于一张更大的网。文化制度、环境以其强势姿态吞没了作为个体的人。所以,作为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有深入到他们具体的生活之中,作为个体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浩浩汤汤,全是不值一提的蝼蚁。

  因此,从写作上来讲,大历史对个人的影响,只有通过极微小的侧面来叙述,才会显得动人。马伯庸曾以“鸿门宴”为例来讲倒金字塔体、华尔街日报体的区别。他在那篇文章总结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小细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全局,最后勾连回开头……这种写法更有人情味。”而这段极有洞察力的看法,其实用来概括《遗产》的写法,也是完全可以的。

  《遗产》是2014年法国安古兰年度漫画大奖作品,它讲述了莱吉娜带着孙女米卡回到阔别67年的华沙的故事。米卡光是知道奶奶是为了收回一处房产,但老人家此行奇怪的表现引起了她的警觉:难道奶奶来这里另有目的?与此同时,莱吉娜的女儿崔拉,虽然没能与莱吉娜一起来华沙,却在背后指使人来争夺华沙的房产。而米卡的华沙之行则遇见了让她心动的爱情。这三条线就这样交织在一起,作者用精妙的叙事手法把它们组合的近乎完美。以至于就这么一个 简单的故事,竟然被讲得如此吸引人,那些人物形象脑海中无法抹去,仿佛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件事发生

  与《血战钢锯岭》那种电影不同,《遗产》对战争的描写是侧面的,故事发生在战后半个世纪还多,莱吉娜看起来像是二战幸存者,但实际上,她没有参加战争,但是她的人生却和战争有重大关系。不仅仅是战地有父亲的遗产,还有另外的原因,而这个原因是事情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战争虽然过去,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华沙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搞体验旅游:他们专门雇“纳粹”在街上抓人,说是有旅客要“亲自体验”历史;幻灯馆里放的也都是旧时的华沙,这门生意本质上卖的是历史的记忆;莱吉娜找的律师,等米卡与之见面了才知道早就离世了,接待她的是律师的儿子;而在往来华沙的飞机上,那些乘坐往返航班到华沙参观大屠杀遗址的孩子们前后判若两人……时代的车轮永不停歇,但作为个体,过去却无法轻言放弃。历史虽然要慢慢淡掉,但它的影响却很深远。

  作品的节奏感非常非常好,主要是表现在几个方面:

  从一开始讲故事,就明线暗线双线并行,明线是祖孙俩同行去华沙,暗线则是偶遇眼镜男雅格德尼克,这看似一个巧合,但实际上是个计谋。到差不多整个故事的50%的时候,这条暗线才被点明。在此之前,从15%的地方,加入了米卡的爱情线。

  每条线的进展极有节奏,7天的时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三条线的发展充满韵律。莱吉娜第一天发现关键线索,第二天开始就试图甩掉米卡。米卡第二天出门办事,为了甩掉眼镜男,就偶遇到了心动男生。与此同时,奶奶则不寻常地独自打扮一番,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到这里作者不失时机地插入了一段回忆,于是之前老太太的非正常表现就逐渐清晰了。他们回华沙,绝不是仅仅为了一处房产。

  米卡与律师的见面,轻松愉快,而奶奶与别人的见面则有些让人好奇紧张。米卡询问她的具体位置的时候,她撒了谎。因为过于紧张,奶奶还落了包,就这个意外,那人也认出了莱吉娜。这地方的处理非常艺术性,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里那个把宝石扔到海里的老奶奶,浪漫灵魂要是被老皮囊包裹,那种克制反而会成为一种性感。莱吉娜与那个人聊得都是吃的和无关紧要的闲事,但你能感觉到那种平淡对话下面汹涌感情

  这次会面,莱吉娜心情好了很多。然后,莱吉娜这条线就与米卡这条线继续汇合在一起,米卡新认识男孩和他们俩在服装相处极为愉快。紧接着米卡与男友感情升华,但关键时刻又被暗线的主要人物打乱,从50%进度开始,三条线就都很明朗了。

  第三天开始,故事马上进入一个小高潮,奶奶莱吉娜被误会了,导致生病。而眼镜男抢遗产似乎胜券在握。到第四、五天,小高潮又换到了米卡这条线,因为隐私问题,米卡和男朋友闹得有些不愉快。就这样读者就被逐渐吸引,就想知道下一步发生什么。

  第六天是大高潮,篇幅最长。这部分,三条线都有了各自的结果。那释怀一切的拥抱,甜到发腻的暗语;真相大白的跟踪;心照不宣的原谅,都在奶奶怅然若失的痛苦中刻在了读者脑海。然后第七条线回应开头。不仅仅是坐飞机孩子们的表现有对照,还有那句“人家说夏天的瑞典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也是神来之笔

  整个作品的叙事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视角虽小,但人物感情的积蓄和释放,被作者传神的画工表达得相当好。场景不多,人物也不多。但是各自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都体现得很好。有的人被历史改变,有的人被利益驱使,有的人看眼缘识人,有的人被偏见左右……当然,最最震撼的还是那种难以名状内心纠葛,几十年心里都放不下,那她度过的算是怎样的人生?不敢细想,也不忍细想。

  这真的是一个简单却不平凡的动人故事! 战争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可以写很多案例。本作选取了一个小侧面,事情非常简单,但极其动人。这是那种即便剧透也不会太影响读书感受的漫画,因为情感的积蓄和释放没办法剧透,而漫画在表达这些情感的时候,真是功力深厚。可以说,2014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年度漫画大奖作品名不虚传

  五颗星推荐

  《遗产》读后感(三):战争后遗,时间抚平

  关于二战时犹太人悲惨遭遇的电影和书籍看过一些,那段黑暗惨绝人寰,拿起《遗产》这本漫画书时,让我不禁又想起了那段历史。《遗产》可以说是二战的后遗症。用“后遗症”这个词,是因为读了这本书,会让人忍不住又去翻看二战那段历史,还有犹太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我甚至想起了《埃及王子》摩西带领希伯莱人脱离奴役的生活、开辟新天地情景。老摩西在西奈山上拿着两块刻着字的石板,那就是犹太人熟知的“十诫”。《遗产》里,老奶奶莱吉娜登机前,不肯扔掉水,嘴里还念叨着“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的“十诫”中有这条吗?”,她的固执一方面是因为她年龄大了,有那么点“倚老卖老”的作风,人老了,固有的思想很难变通;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她可能太久没出过远门了,所以对机场的这些规定无法理解,这倒也不足为怪。

  不过,大部分人看到这样的开头,一定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这老太太太难缠了!真的是这样吗?据说,难缠的人、难搞定的人,大多都是有故事的。她之所以变成这样顽固不化,一定是经历过伤痛,所以才变得有点不可理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这样的。偏偏她就是一位犹太人。

  老太太莱吉娜和她的孙女米卡,此次飞向华沙。华沙,波兰首都,二战中受难深重的历史名城,一个在战后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基本上按原有古城重建的不同寻常的城市。莱吉娜和米卡去那里,是去继承一份遗产——一处房产。为遗产而来的探亲,带着悬疑小说般的神秘感,但是它不是文字型的小说,而是漫画的,漫画,又显得轻松诙谐。整本书的画面设计更像是我们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连画的背景色都是泛黄的,古朴之中透着怀旧气息。

  情节设定的是七天。“七”这个数字在西方宗教里是一个神圣和神秘的数字。上帝创造世界用了六天,第七天休息礼拜。由此,暗示着七天结束,事情的圆满。在《遗产》这个故事里,我们也会看到圆满的结局。

  第一天, 她们几乎是在飞机上度过的。有一个场景,比如特别,同机飞往华沙的一群孩子在飞机上闹哄哄。

  第二天, 确切说是前一晚,老奶奶就已经有“预谋”,借口这一天自己感冒,不着急着去接手自己的那份遗产。也许她是借这个理由打发走孙女,然后自己再偷偷地去联系她想找的人。第二天,是这本书的一个小高潮。奶奶莱吉娜找到了旧房产、见到了老相识,孙女米卡在华沙邂逅了爱情、还去见了律师。中间还穿插着一段奶奶的回忆,蓝绿的青春色彩,1939年5月,波兰初夏的大河里,两个年轻人在划船。留下这伏笔,更激发读者对情节发展的好奇。

  《遗产》读后感(四):《遗产》中一些精心设计的小细节

  《遗产》这本书在情节构思、人物塑造和画面上的优点,大家已经谈论了很多了。作者露图·莫丹作为女性,观察视角非常细腻。因此,这篇主要想谈一谈在这本书中,那些设计得非常用心的小细节。

  1)去程和回程航班上孩子们的对比

  去往华沙和离开华沙的飞机上,去的时候,孩子们对犹太人曾经遭受的历史没有很深的认识,在飞机上嬉笑打闹,把导游大叔气得冒烟。然而在回来的时候,由于他们在波兰参观了各种遗迹,了解到了过去的这段历史,波兰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已经改变了,他们的言行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遗产》读后感(五):“我能原谅,但我不会忘记”

  “1939年9月,德国武装军队在两个星期内击败了波兰军队。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波兰的犹太人被驱逐到克拉科夫,每天就有一万多犹太人从乡村抵达克拉科夫。1943年3月13日,希特勒不再满足于驱逐、分隔犹太人,而想开始实行“彻底”的种族灭绝,集居在波兰克拉科夫的犹太人在那一天起遭到德国纳粹疯狂的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种族灭绝灾难——纳粹用“死亡坑”、“死亡营”等大批量、集中的手段屠杀了五百八十二万犹太人;使欧洲犹太人骤然减少了二分之一,世界犹太人减少了三分之一;最残酷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用毒气室杀害了一百万人。”

  铭记历史 反法西斯

  《遗产》读后感(六):三代人的寻根,三代人的爱情。

  看完整本书才发现,其实封面已经将故事主线剧透给我们了。不信且看,在墓地背景中其他人的脸都是暗色调,反衬出了3个主人公:心情愉快的米卡,表情复杂的奶奶,还有藏在暗处鬼鬼祟祟的阿弗拉姆,与本书的主线剧情何其相似!

  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作者着了不少笔墨,花了不少心思去刻画战争的残酷,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支线人物,也借主要人物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对战争,对遗址的深入思考和想法,也用生花画笔将波兰本地人及犹太人的风土人情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但是看完整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祖孙三代人或凄美,或浪漫,或卑微的爱情故事。

  重头戏当然是奶奶与旧情人长达半个世纪充满缺憾的爱情了。本书一开始就通过机场安检趣事,使奶奶这么一个倔强暴躁的老太太形象跃然纸上,看来刁钻的大妈不只是中国的专利呀。但是到了波兰之后,奶奶却又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口口声声说是来收回房产,却又推三阻四闹着要回去。随着剧情的发展将过去一步步揭开我们才发现,奶奶来到旧地其实是为了见昔日的爱人,告诉他他们的儿子已经死去。他们曾那么相爱,计划私奔,甚至偷尝禁果,却又因为战争和家庭天各一方。而奶奶所说的房产其实也是爱人为了能够再次见到她而做的交易。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沧海桑田,性格强硬的奶奶面对旧爱小心翼翼,让人不禁感叹爱情原来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如此卑微。当故事最后爱人提出住在一起时,奶奶却又一口拒绝。其实完全没有阻力,因为他们曾那么相爱,各自的配偶又都已去世。我猜是因为奶奶已经意识到,面前的人早已不是记忆中的爱人了,因为在幻灯馆时他忘了曾相互约定的手势,当熄灯之后第一反应却是怀疑她是来抢夺房产。儿子的死讯最终使两人和好,但是裂痕却已无法弥合。奶奶的爱情,凄美悠长,却也使人唏嘘不已。

  与奶奶完全不同,米卡就像在封面上那样,是以一种轻松加愉快的心态来到陌生的城市的。背着奶奶寻找房产也更多是出于一种对过去发生之事的好奇。她的爱情来得突然,来得意外,却也来得浪漫。小伙儿也是温柔体贴,耐心,还会做饭。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有趣的插曲,当奶奶得知小伙不是犹太人时,心中对其充满敌意,却是忘了自己也曾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一个波兰人。

  最不起眼,最容易忽视,却也最让我意外的却是阿弗拉姆的爱情故事。在漫画的大部分篇幅中,阿弗拉姆始终给人不好的印象,一脸猥琐,总是鬼鬼祟祟的死缠着米卡,为了房产与奶奶的爱人暗中勾结,实在令人讨厌。在漫画结尾我们才知道,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在米卡爸爸的婚礼上一见钟情女人,也就是米卡的姑姑。

  最后三人都离开了波兰,奶奶固然离开了旧爱,米卡却与恋人相约再见,还暗中帮助姑姑和阿弗拉姆,皆大欢喜的结局中也有小小的遗憾。描写战争的作品汗牛充栋,到现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角度,但是本书却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看来能够治愈战争之伤的也只有时间与爱情了。犹太人民在战争中受尽欺凌,他们也用各种方法铭记,这也给我们及下一代带来了深深地思考。

  《遗产》读后感(七):奶奶的前半生

  人生就像是在船上荡起双桨,而浪头总是会突然将你冲向另一边。

  造化弄人,大概是人们最不喜欢用在自己身上的成语之一。

  可是在有些年代,造化的力量何其强大,不可抗拒。你心中的夙愿即使再平凡而又普通,也会遭到命运无情地拒绝。于是,那些年代造就了不一样的经历,和不平凡的爱情,种种事与愿违,种种情非得已,与我们现在都市里的分分合合逼婚催娃不可同日而语。人生不过,阴差阳错。但在历史的洪流里,这种差错会被放大到一辈子。

  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奶奶莱吉娜在机场安检时那么的无理取闹,看起来简直令人讨厌。直到后来才明白。也许这正暗示着莱吉娜是第一次乘坐飞机,也是第一次回去波兰——那是她曾经发誓不再踏足一步的国家,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原谅的故乡——这样的近乡难免情怯。而这一次的破例,老太太郑重地表示,是为了索回一套房产——那是父母留给她的遗产。亲临不堪回首的伤心之地,仅仅是为了房子吗?

  对于崔拉姑姑,房产什么的当然是多多益善,最好是希尔顿大酒店那样的奢华地标。但对于垂垂老矣的奶奶,钱财什么的就快成为身外之物了。六十多年前的房产,又不是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学区房,值得这么劳师动众吗?

  然而,才刚到波兰的酒店一会儿,莱吉娜就神经质般的表示不要房产了,要立刻回家。为什么呢?就连孙女米卡也想不通,以前的奶奶必然不是这么的暴躁冲动。而我们读者,只是看到奶奶翻阅了一本黄页册,她看到了什么?是年轻时的过往?是前半生的回忆?是造化的滋味百感交集?是消散的云烟重聚心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呢?它的背后一定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故事吧。这个神秘的遗产不时撩动起面纱,勾得我们急不可耐地一页页翻下去。

  剧情什么的就先说到这里,再多的剧透就有碍未读之人啦。这个漫画是如此的紧凑严密,一旦开始就会让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情节不仅是巧妙,更是真实而洗练。孙女在现代的华沙奔走,追寻的是奶奶前半生的故事。而对于故事背后的那个残酷的历史背景,并没有过多直面的叙述,可总能在极为自然的细微之处,着墨几笔。让你在相对轻松的爱情悬疑故事间,感受到那个黑暗的年代一个个颠沛流离的命运。正如米卡所说:“对于犹太人,唯一比钱更重要的是报仇。”报仇未必仅仅指的仇恨,因为爱与恨是难以分割的。恨分明,爱必更分明,所以纵然一甲子,也须臾不敢忘。

  刚读完时我曾表示,不怎么喜欢书中人物,却爱死了这个故事。比如奶奶莱吉娜的别扭任性就让我怎么都看不顺眼,但是现在想想,米卡可以在背后随性地谈论奶奶年轻时肚子被搞大的事情,而对于那个年代人来说,这是个沉重如山的话题,是雷电交加的禁区,莱吉娜甚至都没有敢把真相告诉她最偏爱的儿子,那一刻她面对的是将她前半生与后半生撕裂开来的深渊和鸿沟。当你失去过很多,你就会害怕失去更多。我们不必对经历过苦难的人苛责过深。而孙女米卡与托马兹的爱情就显得那么轻松浪漫。这个鲜明的对照,让我们不禁感到莞尔欣慰:时代已经变了。时代抚平了割裂,时代缩短了距离。

  在故事的最后,奶奶莱吉娜像个少女般甜蜜地花痴起来:“夏天的瑞典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瑞典依然是她曾经错过的向往,但对我来说,华沙幻灯馆(Fotoplastikon)已经写进了我有生之年必游之地的清单中。在那里,我会想起罗曼和莱吉娜,想起米卡与托马兹,想起很多很多终究以幸福圆满结局的故事……

  《遗产》读后感(八):我读《遗产》

  波兰对于以色列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我们外人,这就好像一道出题思路简单明了的考试题。集中营、大屠杀、苦难……这些都是贴在犹太民族上最显眼的标签,作为现成的答案可以说万无一失。

  当我们面对《遗产》这样一本书时,脑子里可能早已预设了这样一道阅读理解题,在阅读过程中为那个既定的答案寻找证据。然后我们的敏感性就落在了生者游行、模拟纳粹和点点滴滴对战争和灾难的回忆上。就像这本书后面公墓里那一幕:当莱吉娜老太太殴打正在咏唱犹太祷文的雅格德尼克时,周围群众立刻把她视为“反犹分子”。

  但从各种媒体对作者露图·莫丹的采访中可以看出,她的创作并不是主要着眼于历史与灾难。《遗产》中,主人公莱吉娜和米卡祖孙作为现代以色列人,一直都在淡化这段众所周知的历史,告诉那些想当然的人,她们来华沙只是为了收回一处家族房产。

  以色列人去波兰并不只是为了朝圣、寻根

  《遗产》读后感(九):奥斯维辛之后的悲歌

  从小到大噩梦只有两种,一种是幽暗的楼道、逼仄的学习环境的重复折磨;一种是自己化身犹太人四处躲避屠杀。拿到这本书可以说偶合了我第二个噩梦的内容。

  其实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一位犹太老太太带着孙女回到华沙,想要要回过去的房产,而房产现在的所有者恰恰是自己过去的恋人——一位波兰老先生。二战前的华沙,年轻的犹太少女不顾家里反对和波兰人恋爱并有了孩子,但家人仍然不同意,于是被送到以色列。而伴随着碎玻璃夜来临,华沙犹太人大起义,犹太人在波兰的生存每况日下,波兰小伙子在犹太一家人离开之前买下了房产。而几十年后,两位恋人的重逢,虽然或多或少伴随着过去的爱恋、对瑞典的热盼,但那些爱情仍然被岁月消磨殆尽。

  新世代的犹太人回到波兰,重新体验自己祖先在欧洲的生活,他们仍然面对着祖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必须和“同族人结婚”——但他们在精神层面已经距离大屠杀太远了。

  曾经在丹麦读书的时候,一位以色列的同学讲述过类似的故事:她的爷爷晚年得了艾兹海默症,每天走在特拉维夫的街头,大喊:“爸爸,妈妈,安妮……” 原来她的爷爷曾经在波兰有完整的家庭,父母、妻子和孩子。但后来他们全家进入集中营,只有他自己幸存下来。而艾兹海默症之后的他只记得自己之前的家庭。

  重新思考大屠杀,实际上是在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本质性问题,亦即,为什么我们需要为自由画出边界,以及当大屠杀以合理性的伪装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即使在今天,美国夏洛茨维尔的白人至上领袖喊出口号的时候,我仍然感到不寒而栗。

  《遗产》读后感(十):犹太人与波兰人的爱情

  华沙,波兰共和国的首都,曾经是座美丽繁华的古城,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85%以上的建筑被毁,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废墟之上哪有一块完好之地。因此有人曾断言:“华沙不会重现在人间,至少100年内是没有希望的。”但是战后的波兰人民,积极的投身于重建华沙的劳动中,并根据战前保管好的资料,以惊人速度一板一眼的重现华沙风貌。

  然而华沙是重建了,甚至超过了战前的规模,大部分流亡的波兰人也回来了,可还有一批人始终不愿再提起华沙的一切。他们便是饱受二战伤害的犹太人,自从德军闪电侵袭波兰,生活在此的犹太人就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也在这个国家。可想而知,波兰给犹太人带来的苦难,是当时侥幸逃离的犹太人心里的永久伤疤,不关心这个国家的发展,不愿踏足,不可原谅。

  但凡事总有意外,为了要回父母留下的老房产,远离华沙的犹太人莱吉娜,带着孙女米卡时隔67年重回故土,这趟为期七天的旅途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带着强烈的好奇翻开了这本《遗产》,作者露图·莫丹,是以色列著名漫画家和插画师,祖辈在二战前从波兰移民,并甚少提及过往的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书里或多或少有着作者祖辈的影子。当然,家族的秘密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也让她刻意避开“二战”的残酷屠杀,选择从一个个侧面反映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痛点,伴随而来的恩怨情缠、隔阂猜忌都在旅途中逐渐化解。

  起初给人感觉性格暴躁的莱吉娜,却一路行为古怪,甚至喊着要回家,不免让人好奇遗产的背后,是否还有不堪回首的隐秘往事。原来,莱吉娜是想回来寻找一位故人,也是她年轻时的爱人,她儿子的父亲。其实对垂垂老矣的她来说,遗产早已不重要,唯一联系她与华沙的只剩下儿子,如今最后的羁绊也不在了,她也希望跟过去挥手告别,为自己的大半生画上圆满的句点。尽管她不曾忘记波兰,始终记得与爱人一起的美好点滴,但终归近乡情怯,尤其是在酒店户口簿发现爱人名字时,内心简直慌乱到了极点。

  不过再三考虑后,她还是打算第二天去见见老情人罗曼,经过悉心打扮才出门,真可谓是“女为悦己者容”。而在出租车上,透过车窗看着沿路的风景,旧时影像涌上心头,个中滋味想必难以言喻。而与罗曼的会面,似乎让莱吉娜重拾恋爱的甜蜜,遗产的存在却让他们误会重重。纵然最后误会消除,身边没有任何阻碍因素,他们也不能回到过去,毕竟战争让他们分离得太久,对方都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正如罗曼请她留下共度余生时,莱吉娜婉拒“你总是这么浪漫,但又不切实际”,或许相忘于江湖,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错过的爱情无法挽回,如同覆水难收,读来不免唏嘘。好在孙女米卡邂逅了爱情,身为犹太后裔与波兰小伙在华沙相遇,延续着爷爷奶奶的爱情,相信结局必然会朝着美好方向发展。若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犹太人与波兰人的和解。历史上的波兰人被迫听从于纳粹,采取了各种反犹举措(体验旅游便由此而来),对犹太人造成极大伤害,偏偏在战后刻意淡化这段历史(倒是与日本有点类似),以受害者自居,因此不少犹太人对波兰人成见颇深。这么看来,米卡与波兰小伙的爱情,何尝不是突破了历史的束缚。

  作为一部探讨历史和人性的图像小说,明快的画风搭配简洁的线条,让人眼前一亮,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多线并进的叙事,让人如沐春风。一个来自平凡家庭的动人故事,无论是错过的爱情,还是温暖的亲情,被战争隔绝的联系总会因人性的情感重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遗产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