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完美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完美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0: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完美的一天》经典读后感10篇

  《这完美的一天》是一本由(美)艾拉·莱文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一):逃离“完美极权”

  逃离“完美极权”(刘荻)

  2012-05-11

  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相比,艾拉•莱文的小说《这完美的一天》所描绘的世界似乎更加符合某些左翼人士的乌托邦想像:天下大同、平等主义兄弟情谊大公无私、按需分配;在这个世界里,反社会者不会受到惩罚,而是会被当作病人治疗……这个完美的乌托邦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绝对不会愿意生活于其中。

  与《1984》不同,《这完美的一天》所描绘的世界中甚少出现赤裸裸的暴力和虐待等残酷场面。这个世界里没有军队警察监狱体制的运转几乎完全依赖成员们的自愿合作人们自愿遵守各种规定,自愿服从“统一电脑”的命令安排,自愿“刷卡”报告自己位置,自愿向“顾问”报告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病态”言行(由于反叛行为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因此报告“兄弟”的“病态”言行、使他们及时得到救治就成为了一种美德)。定期和额外的“治疗”注射(相当于洗脑,能使人知足快乐,并且失去进取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不是完全自愿,但也并非不可逃避(这个问题后面还会提到)。近乎完美的极权主义体制就隐藏在这种温情脉脉的“大家庭”和“兄弟情谊”的面纱后面。

  当然,再完美的乌托邦中都难免会有几个“不可救药”的反叛分子,对待这些人,“大家庭”并不会杀死他们,而是会纵容甚至诱使他们逃到某些“自由的岛屿”上艰难地生活,以免威胁到体制的稳定(这些岛屿实际上成了监狱或流放地)。同时“大家庭”还在这些岛屿上安插了名为“牧羊人”的卧底,如果岛上那些逃出去的人成功地潜回大陆并进入核心地带企图炸毁统一电脑,“牧羊人”就会迫使他们投降并吸收他们进入统治阶层享受奢侈生活并从事为“统一电脑”编制程序工作

  这一精致的极权体制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几乎不依靠暴力,人们“自愿”服从,“自愿”被流放,也“自愿”被招安。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貌似完美的乌托邦也存在致命弱点:它严重依赖“成员”的自愿合作,因此如果你拒绝与它合作——不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拒绝“刷卡”,设法逃避“治疗”注射(主人公奇普用一块胶带和药棉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奇怪如果这么容易,为什么没有很多人这样做)——那么你并不会遇到多少障碍主人公奇普逃离和返回大陆的过程也说明了这一点:乌托邦中的人们都很轻信,他们相信别人都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因此撒谎蒙混过关十分容易;各种建筑和存放物资的仓库都无人看守,要找个藏身之处和获得补给也轻而易举。最后,如果你“被招安”进入统治阶层,只要你能拒绝诱惑和收买,坚持自我,那么给体制造成致命一击的机会也不太难找(就像主人公奇普那样。我还是奇怪,如果这么容易的话以前怎么没人试过。统治阶层毕竟都是被招安的前反叛分子,总不会都被收买成功了吧)。总之,完美极权其实十分脆弱

  现实世界中的独裁统治虽然离不开暴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人民的自愿合作。美国政治学家吉恩•夏普曾引用我国刘伯温的《楚人养狙》故事来说明权力本质:权力总是来源于被统治者所提供的帮助和合作;被统治者一旦停止提供这种帮助和合作,统治者就无法获得统治所需的资源,独裁统治就无法维系。

  极权体制看似强大不可一世,但它之所以强大,其实是我们每个人向它提供帮助和合作的结果。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拒绝提供这种帮助和合作,就会发现极权体制的强大只不过是一个幻象,看似强大的极权体制其实不堪一击。这时,逃离“完美极权”就如同捅破一层窗户纸一般。最近山东一个盲人成功出逃的故事恰好证明了这一观点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二):完美世界与规训的疆域

  完美的世界是人类的一种梦想,寄寓于现世的超越人性理想憧憬,因此自理论实践,从来就不绝如缕。我们立足于此处的喧嚣尘世,遥想彼岸的上善之地,未免心怀美好愿望,有无数经世治国或采菊东篱的繁复构想,为乌托邦王国添加无限的想象空间。然而,理想若始终停留于空中楼阁,尚有余裕回圜,一旦遭遇现实,便会露出始料未及真实面目,令善良的人们惊诧莫名。二十世纪的几场将彼岸幻想挪至现实的搬演,见证了“完美世界”的惶悚与不堪。其实,文学创作早已“有言在先”,有着惊人的预言能力,如大家熟知的《1984》、《美丽新世界》和《我们》,世称“反乌托邦三部曲”,展现了完美世界的规训与惩罚。而美国小说家艾拉•莱文的《这完美的一天》有着高科技时代的规训特性,那一种被驯化的天下大同是如此触目惊心,或让人沉迷其中不知回首。

  《这完美的一天》中,“大家庭”成员的常用口头语是,“感谢统一电脑”,因为那是社会各层级的最高恩赐者。在“统一电脑”的完美安排下,大家穿同样的衣服,有同样的饮食,说同样的语言,甚至生命也会在六十二岁同时终止。成员们的职业婚姻、是否生育都有统一安排,无人可以违抗。大家每天接受注射,认定这就是美好的生活。而主人公奇普是思维活跃度未被完全压抑的异类分子,他总觉得这美好的生活哪里有些不对劲,于是一场探索与规训、反抗与治疗的斗争开始了……

  科技时代的乌托邦自有其高明的手段,针剂注射与思想洗脑相结合,使成员们“就像同一个豆荚里的豆子一样”,规行矩步,温良恭俭让,摈除不良想法,服从“统一电脑”的安排和调度。这样的一个社会,表面安详之极,稳定和谐,达成了创建者理想中的乌托邦。实质上,当生活其中的人都变为行尸走肉,完美世界的另一狰狞面目即显露出来了。以软刀子杀人,不见鲜血迸溅,但人的肉身与灵魂横遭践踏,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即使以无比动听理由

  而事实上,自发自觉的“统一电脑”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内幕是背后藏匿着一个特权阶级。其以“程序编制员’的身份掌控着“统一电脑”,分为“最高政务委员会”和十四个“分委会”,人数近百名。他们跳出了规训的疆域,却是规训的施加者,试图控制大家庭成员的肉体和灵魂。成员们事事受制约与规训,而特权阶级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们享受豪奢的物质待遇权利限制,甚至可以做到长生不老,只需摘取活人的体内器官替换自己的即可,自然,这些器官来源于被规训的温良的大家庭成员。这也是完美世界的创造者们,认为完美世界的愈加完美处。

  而事情的吊诡之处还在于,天衣无缝的社会构造中竟存在着一道罅隙,即还有一些于规训之外的岛屿,容纳着无可救药的异端分子。自然,这不是“统一电脑”的疏忽,而是有意将这些岛屿作为放逐之地,任捣乱分子在此处自生自灭。但不管如何,这毕竟是仅见的自由空间,人们在这里可以有自己生存与生活的选择。其实,《这完美的一天》叙事到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个微妙的错合,极权竟然容忍自由同时存在(尽管范围极小),且从自由之地来的反抗分子中遴选接班人,实是匪夷所思。自然,这在实践中尚未有过印证,因为现实的国度从来就不会存在什么化外之地,规训的触角是无所不及的。但文本的实验也不是全无意义,完美世界的创造者们保留若干孤岛,的确有作为“隔离病房”的用意,是否还有别的用心?如孤岛上虽有自由,但逃亡者踏上这片土地就会发现,自己很快陷入贫困的窘境,还要面临原住民的歧视性对待,这是多么的不“完美”——与“完美”的大家庭适成鲜明的对比。另值得深思的是,极权统治的上层中枢竟接纳反抗分子,如此的招降纳叛是大胆不拘一格人才,还是已深刻洞悉了极权与自由的交错关系

  在完美的世界中,规训的疆域呈现出微妙的区隔,大一统内有特权的例外,还有似乎被“遗忘”的化外之地,以及上层设计的“矛盾”选才。这表明完美世界在处理极权与自由之错差的大感棘手处,不免首鼠两端,表象的严实周密未必能抵挡逆向的力量,长期的稳定统治一旦遭遇强劲的反抗,土崩瓦解终结似乎很难避免。而自由未必就是单向度的光明表征,其暧昧与残缺时时令人困惑,如此的易于被规训,身处自由之地的人们之相互歧视,面临招纳时的迅速反叛等,都从反向证明极权频频得手的缘由所在

  不过究其内里,人性之美在于其参差不一,自由派生的不完美是不可避免的衍生物,我们难以根除,却可以改进之。任何以自由的不完美为藉口,所施加的完美世界的构想与实践,经历史的检验,只能带来可怕的社会灾难精神荒芜。《这完美的一天》中充斥着大家庭成员“完美”的一天乃至一生,而我们每一个人,对于现世中闪现的些微迹象,不妨睁大双眸,生出警惕与弃绝之心。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三):主角光环厉害

  首先主角有些过人之处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不然怎么叫主角对吧.其实一直下来都还好,但是看到后来,越发觉得统一电脑靠药物来控制人民的做法,太简单,也太bug了.比起1984,以主角为代表的人民想要靠自发的想法来萌生反抗年头根本是不可能的,强如主角也要靠意外才唤起记忆,但也就因为那么一次无法预测的意外就让这个靠药物注射而维持的政府走向崩溃之路了.感觉这建立在药物这种实在物质基础上的独裁,比起1984里面思想洗脑,改变历史的政府独裁来说弱了不少.

  但是书后面的走势,和我一点异想天开的想法却又不谋而合:因为,比如现在很多名人,盖茨,马云,还有之前的乔布斯,还有很多很多的名人都属于主角这种"不安分"的,对社会"并不满意"的分子(特别可以从诸多摇滚巨星身上看出),但是随着这些家伙在他们认为的"正道",外人认为的"邪道"上越走越远,到达了社会的比较上层后,他们却又能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想法和作为对这个社会反哺,那么我觉得.其实这是对社会的一个反映:

  统治者无非是魏那种,早早上岸的"反叛者"(因为我觉得这种独裁思想在当年自由年代也应该属于另类,起码是和现在一样,被认为是很危险的首发);而包括我们绝大部分人在内的默默无闻普通人,就是书中那些安分一周做一次爱,像被圈养的羔羊一样的"成员";而现在我们认为的那些不安分守己,老是惹麻烦(现在规则下不被认可的行为)的家伙,说不定他们就是书中chip一样的下一代引领社会的人.

  由此说来也的确挺可悲的,那么说吧,靠如成员一样不敢作事的我们,决计是不可能通过社会允许的规则对社会产生任何一点反响的;而引领社会的管理者,也不可能允许有动摇自己领导地位事故发生;所以我们能指望的,也就只有那些动乱分子了.

  无论正邪,都得做到极致,居中的永远只能受人控制,这也是社会大众,最深刻的悲哀了吧.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四):虚有其表的完美

  一个人很容易恐惧《1984》里的那个世界。

  不是在和这个国家打仗,就是在和那个国家打仗,所有本能都被压抑,普通人在生存线附近挣扎,吃穿用度总是窘迫真相永远在被修改,最后再没有人知道,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癫狂之中。

  一个人也很容易厌恶《美丽新世界》描述的时代。

  衣食无忧,没有战争,自然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人人都有合适自己的工作,也有足够的休息,“正常人”不会不喜欢这个世界。

  但人们在胚胎时期就被划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等级是最好的,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不断被灌输他们的等级是最好的。统治者不需要去掩盖真相,因为几乎没有人想要知道真相。

  《我们》的生活也不招人待见。人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绝大部分时间都已经被安排好了,“我”被最小化,只有“我们”。

  《这完美的一天》进一步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仅名字只剩四个可选,连外貌都被改造得非常相近。

  所有的反乌托邦里的世界,其实都只是在掩盖金玉表面下的败絮。

  主角们的反抗一点都不奇怪。

  人总是想要自由的,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生活是被控制的,并且知道可以摆脱这种控制,自然就会想要逃脱。

  但是,逃脱之后呢?

  如果笼子外面只是一个更大的笼子,墙的后面只是一堵更高的墙,要怎么办?

  《完美的一天》和其他三本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当主角可以得到控制他人的特权之后,他依然选择了毁掉这个世界的中枢神经

  这一点实在是很难得。至少,如果我处在那样的地位,我不认为我一定做得到;事实上,照书里写的,开头追求自由的人,基本上也都没有做到。

  其实四本书里的“乌托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试图以极少数人的意志来控制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暴力、基因工程(真不想看到基因工程是用来做这种事情的……)、教育、激素。

  作者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这种控制的不可能性;如果人类的智慧需要由无数个体融合为一个整体,必然需要其他方式。

  在动荡不安的宇宙里追求稳定不变,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吧。

  至少,我觉得人人衣食无忧不应该是一个社会的终极理想。

  对了,四本书的主角都是男性,任何一个乌托邦都不允许存在的“爱情”在他们的反抗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丽新世界》有一点不一样,不过也差不多啦。)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五):身穿连体衣的守望者

  身穿连体衣的守望者

  ——莱文《这完美的一天》的警醒和思考

  如果说特别的灰蓝色和白框的封面不能够吸引你,艾拉•莱文的名字不能够打动你,那么,“与《我们》、《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的名号,则是你不得不看本书的最佳理由,而事实证明,选择品牌,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本书一开始,你就见到了这样一个似乎和“共产社会”相似的社会:大家说同一种语言,吃一样的食物(统一饼),喝一样的东西,穿一样的衣服(连身服)。没有丰富的千变外化的名字,只有编号来区分彼此,名字的前缀,只有四种,而比之更没有选择的,是生活——没有选择住在哪里的权利,没有吃什么的权利,没有选择和谁在一起和爱谁的权利,没有选择生育或者不生育的权利,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甚至死亡,也被规定在了62岁。人们被告知,“统一电脑”是控制这个社会运作的工具,然而现实是,人们却被统一电脑安排一切,是这个看似完美但实际上却畸形的社会中最为底层的工具。每天都要进行的注射,看似是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健康,实际上却是为了“统一电脑”控制的需要,在药物的作用下,大家麻木地生活,没有真正的爱,没有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搏动的心脏里,再也见不到心灵的悸动。失去了生活的活力,麻木不仁的满意,却不能改变人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多少年前,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人之所以能独立于其他的生物,就是因为思想,也许物质丰富,或许可以让生活不出差错,不会有困难,不会有挫折,但是,HEY,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人的思考,精确的计算不能代替未知的那种恐惧和兴奋,我们就是在这种未知的伟大中,去进行我们,去发展我们,去活出我们的精彩,也许会有错误,但是这种由思考带来的无限性,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自由地选择,自由地想象,在人的世界里,这些才是必然要做的和不得不做的事情。

  《这完美的一天》中,那个由“统一电脑”所谓“统治”的世界,是一个极端化的“乌托邦”,完美的华丽皮袍下面,是满满的虱子:极权的对与思想的麻痹、对于个人意志的操控、对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的践踏、对持有“异议”的“无可救药的人”的“救治”,在对于所谓的“美丽新世界”的宣传下面,却实际上是可怕的独裁和精神世界的荒芜。

  本书中的主角,那个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小名的奇普,在还没有被药物极端控制精神的时候,在简老爷子的“策划”下,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统一电脑——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统一电脑,这个庞大的机器,控制的是人们的思想,是在宇宙移民的构想和控制人的思想下更为巨大和实际上由少数所谓的“精英分子”为所欲为的机器。所谓的“好与坏”,其实是在这些人的定义下决定的,他们躲藏在地底,在豪华的宫殿和无数美丽的性伴侣中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他们长生不老,却是偷取健康的他人器官苟活着的“窃国大盗”,他们用愚民政策和极权诱惑,来维系这一畸形变态的所谓的完美世界,他们让他人的生命、自由和思想,成为了他们自己的工具。这个可怕的冰冷的世界,无比荒谬,却又无比真实。

  当我们阅读下去的时候,你不禁会怀疑,这样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可是,在作者超凡的写作技巧和严谨的逻辑构思下,一个那样可信又那样悲剧的世界,似乎真的会存在在未来。而本书中那个炸毁人性中最为黑暗的极权世界和贪婪、自私、利己主义的碉堡的Chip,就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穿着连体衣的守望者。

  他也许不是那么完美,有着两个不一样颜色的眼睛;他也许会有些懦弱,检举了自己的充满人性的室友(尽管他当时认为他“生病了”),却又不敢和他人说起自己的“病”;他被药物控制过,背叛过自己曾经的友人,却又在最后的关头,抵挡住强大的权力的诱惑,成为那个让世界回复应有的自由的人……然而,正是这个不完美的人,这个慢慢成长的人,才是那个“我”,是我们需要的“我”。

  也许就像最后的那场带来麻烦的白天的雨,虽然“不方便”,但是却令人愉悦地自然又真切。

  “下雨啦!已经天亮啦!”

  这就是我们要守望的东西,自由、理想和爱,我们的精神家园!

  y 林怿

  2012年4月15日星期日

  a.m.10:38

  写于粮道街165#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六):奇普的绿眼睛

  奇普,有着奇异的双色眼睛,一只和80亿人差不多的棕色眼睛,一只居然是绿色的!这只独一无二的绿眼睛,宣告了他在“统一纪元”的特殊性,而他不愿改换眼睛颜色的原始冲动,最终导致了他的叛逆。

  这是美国作家艾拉.莱文写于1970年的反乌托邦小说《这完美的一天》中的情节,听起来有点另人迷惑,但当你看完小说后,我敢说,还有更多的情节会让你感觉悚然。

  悚然的不仅仅是指故事情节,更是指在艾拉.莱文笔下,那个一切统一的世界给阅读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它看似祥和安康,井然有续。所有的人讲一种语言、吃同样的食物、穿相同的衣服......可是,每个人都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以数字命名的代号,住在以数字划分的区域,生老病死已经由“统一电脑”做好了安排,连做爱也被安排(其实仅仅可以)在周六进行,伴侣当然也不能由自己去挑选。

  “这完美的一天”就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并完全统治了人类思想以及情感的乌托邦社会,群体无意识,人性淡化,浑然不知地活在“美妙的当前”,是另一种高级的行尸走肉罢了。像奇普那样从外貌不统一到内心有疑惑的人,是病人!在例行的治疗中就会被打一针使其回复到麻木之中。

  乌托邦的社会构想就是完美理想的极大化,超越了常识和人性本能,遍布空想的色彩。艾拉.莱文在这本书里也是想阐述这个理想幻灭的痛苦吗?如此高的科技,却无法带给人类情感的充盈,相反的是,它的制度导致情感丧失,民主泯灭,人类的文明在僵化中走向毁灭。“统一电脑”实实在在变成了另一个东西,“这是一头直接从地狱里钻出来的怪兽”,将美好的理想击个粉碎。

  艾拉.莱文用不加个人感情渲染的手笔,细致描绘出了这个世界中的人如何从成长到老死,而如奇普那样的有感知的人又是如何觉醒并反击这个冰冷的机器。由统一到裂变,故事虽为白描却充满张力,步步紧逼。

  坚决走上自省之路的奇普,为了达到目标彻底更换了自己的绿眼睛,这种妥协是他为了自由和信仰的付出。只可惜他也彻底失去了本我的一部分,在随后不可或知的追寻中,他能否找到真正的自由之岛,能否让世界完美如他(们)所想就不得而知了。

  感谢艾拉.莱文,他的这部作品为文坛著名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妙的新世界》及《一九八四》增添了新的成员,也对乌托邦本身提出了置疑――那些提出乌托邦社会完美构想的人,却无法将社会行之有效地管理与建设,他们只追求完美,但并不能达到完美。

  正如创建“统一电脑”的那群人,为求统一控制他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无疑是对人性、民主的最大蔑视,也是自身权利欲望的终极表现。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这个虽然写于70年代、充满预言般的故事,却或多或少让我们看到些须当下的问题。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七):以乌托邦杀人

  评《这完美的一天》

  乌托邦(Utopia),在其飘渺虚远之外,又逐渐于文学的话语谱系中浸染了一抹触目惊心的血红。或许,仅有乌托邦这个词汇,一方面寄托了我们关于终极理想社会的美好构想,一方面却又在反乌托邦者那里因各种理由而被大加批判。这条乌托邦之上的鸿沟,不仅暴露了不同政治哲学理念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隐隐伏延了人类实际命运摇摆而悲怆的走向。

  类乌托邦的构想,早在托马斯·莫尔于其著作《乌托邦》中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就已经存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他便尝试构建一个正义的城邦;而他之后的亚里士多德,虽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乌托邦诉求,但他在《政治学》里反复考量的一个问题便是何种形式的政体是最好的。之后关于乌托邦的种种设想,层出不穷,甚繁者连篇累牍,至简者或者仅是一篇宣言、几条纲领,甚至只是一个响亮的词汇。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构想之上的政治实践,竟也大张旗鼓的展开了。

  种种理想性质的构想,恰恰在其源头处就遭遇了最为猛烈的攻击,卡尔·波普在其《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激烈批评了柏拉图的历史主义观点,提出要以渐进的社会工程取代目标指向的构建。伴随着对政治和人类命运更为审慎的思考,反乌托邦者敏锐地觉察到,不仅在乌托邦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这一宏大目标而旁置人的尊严、幸福,而且在一个乌托邦社会中也存在对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的严格限制。

  艾拉·莱文的《这完美的一天》,继承了《美妙的新世界》《1984》等文学作品的反乌托邦精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人对抗整个乌托邦制度之重的艰苦卓绝的过程。

  与《1984》鲜明的反极权指向,或者扎米亚京《我们》中对压抑人性的强烈批判不同,《这完美的一天》吸收了这些要素,但更意在对“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提出反思。在这个国家中所有的人都由一台“统一电脑”控制。电脑超强的存储、记忆、运算处理功能使得它对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精准的控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包括结婚、生育、工作,以至死亡都由这台电脑决定;不论做什么事前都需要向统一电脑提出申请,各处都有扫描仪须扫描通过,整个交通系统也运行得有条不紊;当某人的思想倾向或者行为举止有些失常时,他会被要求接受治疗,治疗完毕后他则会真诚地感谢帮助他的人,而后者会说:“谢谢‘统一电脑’吧。”

  对高科技的反思其实并不鲜见,科技能让生活更便捷,但能否让我们更幸福却是存疑的。而当科技的理念被完整镶嵌到一个乌托邦构想中,科技便成为一种更强大的工具,我们得到的是无孔不入的监视和对效率更加狂热的追求。其实,乌托邦往往须以某种强力为支撑,或是鲜明的意识形态控制,或是卫队、警察和军队,或是科技。对种种强力的实质认识得越透彻,对乌托邦的思考也就会更进一步。

  不过,思想上的豁口依然存在,因为它是不能被完全消灭的,并可以采取诸如谣言、传说等更加轻盈而隐秘的形态。小说最开始便描述了在孩子们中流传的一个说法:在统一国度之外还有一些未被征服的小岛,那里有野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一情节的安排是意味深长的,只要有人活着,传言就可以被接力下去,而它已经开始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其中果然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奇普。小说叙述了奇普的真实人性和反抗精神是如何慢慢培养起来了:对性的美妙的发现,对艺术作品的体悟,暗中减少治疗次数。

  就当读者以为小说会在奇普在恢复人性的自由精神后以某些俗套的方式一泻千里,诸如逃往那些自由的小岛,然后策划对统一电脑的反戈一击,并会最终取得成功;小说作者却安排了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大概是小说中最精彩巧妙的一处。所谓这些逃亡,也只是统一电脑筛选、淘汰居民的一种方式,而奇普之后筹划反抗、踏上征程也未能逃离统一电脑的监控。奇普被某种更为高级别的乌托邦形式而招安,但反抗的潜流仍在奇普心中涌动。(我已经不能再剧透了.....情节有点像英剧《黑镜》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乃们自己去看吧...)

  对乌托邦,我们或许可以以伯林的“两种自由”做一点界说。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观念,一种是消极自由,即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本应该去做的事不受他人阻碍、制约的自由;另一种则是积极自由,它不仅没有外在干预,更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行为的权力或能力,强调人应该是自主的,排除非理性欲望。反乌托邦者正是看到了所谓的“国家意志”等可能取代人关于自主的自由判断,成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自主、是否代表了真实自我的标准,而我们那些消极自由下的行动和思想,却被斥为不自主的、非理性的、没有代表真实自我的。而压迫也就是这样产生的。

  面对中国的传统,清朝戴震有“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尚有怜之者,人死于理谁复怜之”的诘问。同样,以乌托邦杀人,在乌托邦的宏大目标下,谁还会记得一个个体若有若无的生命质感和脆弱尊严;更可怖的是,即使这种死亡,也会被粉饰成一条对乌托邦的赞美。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八):构建虚假“乌托邦”的人都有谁?!

  《这完美的一天》被许多论者目为展现了“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的社会生活图景,“堪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小说”,因为该书描写了一个由名叫“统一电脑”的庞大设备安排乃至控制社会,该社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生儿育女等人类社会惯常的行为整个都由“统一电脑”掌控与分派,即便是对待有了些逾规思想与行动的人,也采取了“治病救人”的注射治疗,往往还是“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争相帮助“患者”,“患者”也自觉自愿,唯恐耽搁治疗而与众不同,真可谓整齐划一、生死与共、和谐安康!!

  小说作者艾拉•莱文开篇即向读者展示了这样一幅现今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画面:城市里到处矗立着毫无生气的白色的钢筋混凝土墙,巨大的建筑物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注意作者的用辞“到处矗立”、“ 毫无生气”;紧接着,作者写到小说主角奇普儿时听到小伙伴讲述喜好“斗殴”(奇普的个人“顾问”、年仅21岁的鲍勃称之为“寻衅滋事”)的逃离社会大家庭潜藏到“山洞”里面的“无可救药的人”的故事而受到精神创伤,顾问鲍勃对他安抚时说:“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啦,”如今谁也不会走那条路了。”“我们有‘统一计算机中央控制系统’在帮我们监管着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小说首次点出这个“科技治国论下的乌托邦”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后面的故事与情节又反复说明了此点,此关键所在就是“大家庭”成员从年幼时起就被灌输了这样的紧箍咒:有了“统一电脑”,纵使那些“寻衅滋事”的人可以逃到了深山老林,也难逃自作自受一命呜呼的可怕结局;想要摆脱此结局,只有在 “大家庭”里面做安分守己的人才行,如此不但能够得到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凡事都有人代为安排,无需费神劳力;而奇普在得到顾问的解惑后提出的疑虑:“你认为我需要接受一次额外的治疗吗?”更是画龙点睛之语,将此“乌托邦”社会何以“祥和快乐”的另一个更大秘密昭然若揭出来。

  这个秘密就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完美的一天》的价值,笔者以为不在于作者揭示了书里所描述的“完美世界”(笔者以大家约定俗成的“乌托邦”指代之)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更大的价值是,小说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

  这样的“乌托邦”固然是以“魏立春”为首的一小批人藉由本质上是虚弱的,可以轻易击毁的,却被他们塑造成无所不能、天罗地网般疏而不漏的“统一电脑”,对社会成员进行精神控制,达到控制“大家庭”其他所有成员的思想与身躯,进而供他们作威作福的利益集团设立的;但是,“大家庭”其他所有成员在经由洗脑(以诞辰日集会、悬挂画像等形式膜拜“魏”等“造福者”, “寻衅滋事”者的可恶不得善终等),特别是在几乎无所不在又被吹嘘成为神乎其神的“统一电脑”的监控下,以及“顾问”体制的监督下,养成了自觉自愿地服从既有秩序,自我审视也主动替现存制度的设定者审视他人是否有违法制度的“反常行为”,更荒诞地以为如此是为了他人好,从而帮助了这个制度长存下来了,他们自己就是此类“乌托邦”的共同制造者与维护者!

  读了小说后,我们更加明确了“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的道理,也更加看清了芸芸众生的怠惰心态与冥顽不灵,所谓“沉默的大多数”,“不患寡而患不均”都是对庸常人性的经典写照!!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九):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

  堪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小说。

  这完全是出版社自己扯淡。上述三本书特别是《1984》要来的出名得多。

  关于书中的描写,现在的工厂实行的制度,大多和这个相似。其实更为相似的,是学校。

  在学校里面,人人穿着同样的校服,有名字,但是要考试时学生们就变成了一串数字,数字填错了,你就什么都不是。

  大家都在学校的安排下,学习,考试,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子……走向死亡。这是老师给我们的设想,它就像那电脑,不断地给你洗脑,让你按照它的想法走下去,好像这样才是美好的生活。

  许多学生就是这样,一生碌碌无为,堕落颓废,麻木的生活下去。但是大家对此还是挺满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一位想当画家的人,由于工作分配,无法实现。被发现在偷偷画画还要被抓去治疗。后来关于他我就不大记得了,好像是主角在那“自由"的岛屿上遇到了他,他确实当上了一名画家。

  在理想化的社会,却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近一位同学问我,我该不该放弃学业,去追逐我的梦想,去打篮球。再不开始训练,就晚了。

  后来听他扯了半天,他担心自己会失败。作为他的好同学,我便开始怂恿他这么干,反正我知道他不敢,也不会怎么干。

  于是他开始埋怨起了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埋怨这狗屁制度。

  咸鱼是要靠自己翻身的,束缚当然也是靠自己打破。许多人对现实不满,却觉得无从改变,实则不敢去改变。亦或者是,等待着别人去改变。

  可是,大多时候,咸鱼都是靠筷子来翻身的。

  似乎扯得有点远了,但是我觉得在书中,对于反乌托邦这么宏大的理想,一些小理想,更值得关注。

  作者描述下的人,都是接受了”治疗“,才如此麻木,而现实中清醒的人们,何时才能觉醒?

  引用星爷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但是,就算是作为咸鱼,也要做一条有理想的咸鱼,哪怕你的理想只是想翻个身。

  《这完美的一天》读后感(十):被完美的乌托邦

  文Shirleysays

  有一种社会:财产是公有的;人人都是平等的;物资是按需分配的;大家穿着是统一的;就餐是在公共餐厅的;病痛是免费治疗的;官员是秘密选举的。它就是空想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所虚构出来的乌托邦,其中蕴涵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你愿意成为这种社会中的成员吗?

  不管你愿意与否,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艾拉.莱文在乌托邦理论的基础上近距离地为我们虚构了一次,这本小说就是《这完美的一天》,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四大反乌托邦小说。其实,反乌托邦更重要的是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尤其是科幻文学。

  艾拉.莱文就是位对科幻文学情有独钟的作家。他获得斯蒂芬.金高度评价的惊悚小说《巴西来的孩子》(又名《94个小希特勒》)就直指高科技的基因工程,科隆人指日可待,那可是他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女星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复制娇妻》更是集惊悚和科幻于一体,之所以要复制娇妻,是男人实现要一个完美女人的理想。如果说这是个小理想的话,那么《这完美的一天》的创作成全了莱文个人的大理想,那就是在小说里描摹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其目的不是为了宣扬它,而是为了打碎它,因为它不是真完美,而是被完美!

  小说里,小孩子们从小就被教授一首童谣,“基督、马科斯、伍德和魏,带我们走向完美的一天”;人们被允许使用一种语言;优生优育地保持着唯一种族,并被称之为“大家庭”;男人和女人都分别有四个名字,被后缀九字编号加以区分;他们每天被统一分配蛋糕和可乐;被要求统一着装;与亲人相见需要被批准;工作得等待被分配……他们日复一日完美地生活着,人人都一样,内心充满感激。“感谢统一电脑”是居民们由衷地表达,“统一电脑”是谁?这个悬念仿佛是为读者们抛出的一个诱饵。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读莱文1970年的作品,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赞叹他所创造出的“统一电脑”这个称谓,从而表现出他高超的想象力。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统一电脑”不是一个单纯的高科技手段,而是一群以“魏立春”为首的,想要控制人类精神思想与灵魂的团伙儿。然而“打倒统一电脑”的口号恰恰是本书最大的卖点。打倒,这个词儿是多么质朴,背后暗藏着打破、摧毁和颠覆,可单纯的大家庭成员可没这么多心机,它反倒被“魏”所利用。

  在一次醉酒之后,大声喊出这句心声的奇普,就成了莱文笔下的孤胆英雄。童年时,他就受到了外公不喜欢“中央控制系统”的影响。少年时,他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想法,并且对室友卡尔画中人脱掉手镯的形象所倾倒。当他在离经叛道,欲打破禁锢的向往中挣扎时,遇上了以“狮子”为首的一批同道中人。而逃离这个“早已被各种化学药剂治现得麻木不仁、被那些手镯制约得灭绝了人生的大家庭”,成了小说后半部分的主题。接下来小说情节妙趣横生,有点好莱坞大片的意思,无论是奇普和丁香逃亡路上的荒野生存、还是在马优卡岛上的无间道,抑或与魏立春的巅峰对决,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艾拉.莱文真不愧为波兰斯基敬重的编剧,如果我们只关注“反乌托邦”的立意的话,阅读会减少很多乐趣。

  童谣说,“马科斯、伍德、魏和基督,统统牺牲魏惟独”,而当魏也被打伤时,他大叫一声:“噢哟哟,耶稣.基督啊”,看来,魏惟独在覆灭之前,又将我们带回了丰富多彩的自由世界,而它绝对不是被完美的乌托邦。我想这下,作者莱文可得意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