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危险心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危险心灵》读后感10篇

2018-02-16 20: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危险心灵》读后感10篇

  《危险心灵》是一本由侯文咏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3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危险心灵》读后感(一):给我教育的真正定义

  “我们为什么受所谓的教育?”

  小学时候一次打了群架,被校长叫到办公室,他大喝“你为什么来上学?”我竟然答不出。其实知道现在我也答不出。

  为什么来受教育?

  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所谓的贡献祖国社会?赚钱捞票子?不得不说,在绝大多数学生的眼中,这一个问题答案是极其模糊的。

  其实说到底我们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去区分上位与下位的区别。我们知道了“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定义。我们区分了“幸福生活”与“不幸生活”的鸿沟。我们明确了要是不读书就会很穷很惨很受人瞧不起的根本观念

  当下学校不是监狱?当下的教育不是硝烟弥漫战场

  所有的孩子们整天学着“有用知识。要是考试不考,这个知识有用否?要是折合不成分数,化演不成排名,有用否?

  学生们做着一套一套的习题,这是节约时间。看夸西莫多,看柳永朱湘,那是浪费时间。

  到底是什么在定义我们的阅读取向?这是不是等同与精神绑架?

  学生们的喜怒哀乐牵动在一场场的考试里面,优则大喜,次则大悲。

  可怜,可怜啊!

  所有的学生们都在全力打仗,生怕落后于同侪。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春去夏去秋去冬去。

  生命的厚度变成了一摞摞的卷纸。

  但是不这样做怎么能跃至上位呢?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哈哈哈哈!原来教育不过是让我们学会成为一个人上人,如此简单!跃至上位便有了话语权,便有了成功,便有了幸福!便有了一切!真的是这样吗?

  不这样做怎么能远离下位呢?

  懒学生,不用功,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学校不喜欢家长要叱责,他们究竟是哪儿做错了!得不了高分数吗?那作弊不就有高分数了嘛?你又说作弊之人品不好,你敢不敢保证社会上的大大小小考试,一半以上是绝对光明的?

  其实不是作弊不对,是你还处在下位!当你成了上位,作弊的定义便有你来书写了。

  所以,大家都要努力啊! 大家都要加油啊! 努力成为上位人是!更好的制定上下不通规则! 嗨哟,好生活,嗨哟,好未来

  我只是一直忘不了一句话,在全文最后的小孩跳楼自杀的时候,他说自己本以为在学校可以学到分享,爱,包容。更好的去拥抱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们真的学到了这些吗?我们真的在学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吗?我们真的斩钉截铁的觉得我们现下做的一切不是对生命的挥霍吗?

  我真的很惶恐,也很害怕。怕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东西都是错的。

  我想我的做法是:学会辨明什么是知识本身的东西,除了书本的知识,其他一概不取。我怕的是自己习惯了这一切规则与取向,最后也融入了其中。也许现在我做的是错的,但是至少我清醒

  而且,我在慢慢按照自己的定义长成熟

  《危险心灵》读后感(二):是否“抑郁”了?

  当连着好几天发现自己对任何事情失去了兴趣笑容早已远离,紧张恐惧随之而来上网查查广州这边的心理诊所。。甚至想可以咨询咨询了,只是因为自己真的已经失去了任何继续奋斗动力激情,“抑郁”??细细看了抑郁的症状,竟然发现有那么多类似。。难道自己不得不承认这个现代都市人的通病,失去兴趣、随着一天的时间会逐渐恢复,还好很多人都有类似,承认与否并不是关键所在

  回家时翻到原来本科在煤矿采访时拍的照片,煤炭黑了全身只露出血丝的眼睛和白的牙,当从地下500米出来之后我问他们最好的感觉是什么,“很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这是他们当时给我说的感觉。如果我们不得不把每天在地下500米呼吸那带煤灰的空气的工作当作一种生计时,我们会不会更珍惜每天至少能自由呼吸,还有时间给我抑郁麽?恐怕我该更多的考虑有无“矽肺”的可能了。而那儿孩子们的笑容却是我已经很久见过的最灿烂的笑容。。也许是因为灿烂的笑容一次出现得太多,我极力去拍她们的每一张孩子的笑脸,留下了零星几张孩子们插着腰露出她们可爱的还没长整齐牙。

  “当我们不再保有孩子的纯真时,青春欢笑、自由与向往也就远离了,我们彼此责怪、相互憎恨,斗争、杀戮……是我们的平庸冷漠虚伪贪婪让生命变成了一连串失去纯真的过程。这才是心灵所遭遇的危险所在。”

  小学课本上平庸、冷漠、虚伪、贪婪,贬义得不能再贬义,只是到现在经历了许多,许多自私的心里过程,就算不承认这样的贬义,可这些情绪却都是这些的写照。到哪一天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才能够去重建,重新恢复纯真。

  想到那天和川、倩一齐站在寝室楼上往下看时,三个人一齐说出了相同的感觉,站在高楼的时候往下看时就会有想往下跳的冲动,我和川竟然都是想去体会下坠的感觉,她说有这样想法的人是抑郁的前兆,抑郁了吗??

  想起来考研那段写了很多文章,其中有篇“当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其中一些话自己还仍有感触,用那篇文章结束这篇吧~

  当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

  听广播时有一人在说,他很不快乐,不管物质怎样变化怎样提高,可发现快乐始终离他很远。所谓成就感,物质满足感,永远只是暂时的。主持人道出自己一次下乡经历,说他见到过最纯洁美丽天真的笑容,而那只是一群家庭条件富裕的孩子在玩水时候的快乐,那是种极度真实的快乐。

  想来我们从前也从孩子般天真成长起来,大概也被那个时候处在我们现阶段人们所大肆羡慕吧,奈何我们现在也同样如此感叹着。只能说命运苦难和烦闷总是无限期伴随并循环和反复的,而从前那不谙世事单纯快乐只是对幼稚的一种回报

  我们期望着日益成熟的魅力特别是在孩子花季年龄时。我们盼望着早日长大能独立自主渴望不受父母管制的自由阶段。可是长大后我们却愈发觉得不自由、不快乐起来。这时父母的管制道出了父母的爱,我在想,这时恐怕有人管制倒成了我们新的盼头了。

  所以这能很好的解释婚姻,因为人本性的劣根贱性,所以急切要找个人来“枷锁”住自己,因为此时我们已经很能体会所谓幸福、美好。快乐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是在限制之下,我们才有体会。

  而若象我们现在这样,个人生活,个人决定,个人自由,无尽的苦恼压力象一阵阵永不停歇的暴风雨铺天盖地淹来,将自己淹没,偏偏淹到你的下巴时就戛然而止。这种叫有空气给你呼吸,但周围的压强将你下巴以下全压制成薄片状态,一碰就瓦解。待你好容易已苦咽下那些糟糕的东西,无奈暴风雨又将来临,可我们就只能继续忍受着。

  可你偏偏死不得,因为人人都如此呼吸,没有多余的手来帮你捂住鼻孔让你彻底了段,这或者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太严重了。

  梁静茹歌词中有句说得好“为了找快乐,变得不快乐”很贴切地揭示了“找”的结果不错的,找寻的欲望终究能“蛇可吞象”。既然连象都吞了,自然我们是消化不了的,不快乐随之而来。可我们活着总得使用一种状态吧,所以就算是找寻一种生活状态我们也得花上一辈子,同样,郁闷也会伴随一辈子。否则,那有限的条件下的快乐我们又怎能体会得到呢?

  这样看来,我们快乐的源泉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受父母管制时代儿童快乐,一种是受爱人管制的夫妻快乐,当然这得排除其它意识形态上所谓价值,社会贡献等,只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如果这两种是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应该要快乐的,因为有父母有伴侣,不过社会的本质正在于它对人无尽的精神摧残的罪恶性。现代社会的高离婚率,造就了单亲家庭的儿童和形单影只男人女人们,对这些,我们能理直气壮指责是社会的道德败坏,可追跟溯源还不是人之间的欲望、利益分割造成的吗?

  没有谁若杜拉斯《情人》里的那么幸运,在老的时候还能听到一句“我更爱你苍老容颜”。爱能超越时空空间,此时,快乐只源于爱,如果爱,就现在吧!爱父母,再找一个亲密的爱人,去爱自己儿女,无止尽的循环快乐与悲伤

  《危险心灵》读后感(三):其实说的不只是教育 不是吗?

  我想起天与地的一段台词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唱K,音乐对现在的人来说,只属于情歌这两个字。我不介意我喜欢的那种音乐,会不会消失,我只是介意这种音乐背后,所代表的没有人再觉得有没有价值。你看看我们这个世界,看看这个城市样子,除了钱这个字之外,我们已经分辨不出是非黑白。我们每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得像倒模出来似的,喜欢吃同一样东西,喜欢同一样电视节目支持同一种政治立场,信封一种生老病死的生活方式。The city is dying,you know?

  到了今时今日,依然会有人问我,何谓Rock and Roll精神。这个问题,我答了三十几年,回想起来,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不难说的话:独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爱、勇往直前。其实何止是Rock and Roll,我们做人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吗?

  《危险心灵》读后感(四):其实说的不只是教育 不是吗?

  我想起天与地的一段台词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唱K,音乐对现在的人来说,只属于情歌这两个字。我不介意我喜欢的那种音乐,会不会消失,我只是介意这种音乐背后,所代表的没有人再觉得有没有价值。你看看我们这个世界,看看这个城市的样子,除了钱这个字之外,我们已经分辨不出是非黑白。我们每个人都被环境训练得像倒模出来似的,喜欢吃同一样东西,喜欢同一样电视节目,支持同一种政治立场,信封一种生老病死的生活方式。The city is dying,you know?

  到了今时今日,依然会有人问我,何谓Rock and Roll精神。这个问题,我答了三十几年,回想起来,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不难说的话:独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爱、勇往直前。其实何止是Rock and Roll,我们做人不是本来就应该这样吗?

  《危险心灵》读后感(五):是什么让心灵变得危险

  长大就是累积与拥有?长大意味着不断地失去?

  当我们不再保有孩子的纯真时,青春、欢笑、自由与向往也就远离了,我们彼此责怪、相互憎恨、斗争、杀戮...是我们的平庸、冷漠、虚伪、贪婪让生命变成了一连串失去纯真的过程。这才是心灵所遭遇的危险所在。

  ——危险心灵

  看完《危险心灵》后我觉得我从小到大一路读书读过来还有惊无险忍辱负重地活到现在还真是应该庆幸哦,呵呵~~~~~

  其实我仔细想想我不短的读书生涯莫明其妙的事情还是蛮多的,只是我没有像小杰那样早慧。不过没有那么聪明好处就是除了一天到晚担心测验分数的不爽之外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也没有那么多的想不通。小杰后来变得越来越沉默,甚至不再说话。我想他是对这个世界产生了疑惑吧,他开口说话的那天如果还能来临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是无力的妥协或是有了改变力量

  《危险心灵》让我觉得我们是不是一直都生活在欺骗之中呢,而且被欺骗得几近麻木,我们总是在说不是我不想抗争而是抗争根本就没有用,于是我们选择妥协然后继续我们平庸的人生。

  一场关于教育的抗争最后变成了被利用的骗局。不要怪我们被矫枉过正,是因为值得我们相信的东西太少了。连自诩客观新闻媒体都会说假话(当然也许这只是少数),作秀一场接一场,所以下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哪一个大人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候我就难免会有怀疑了~

  但是还是相信比较幸福吧,虽然相信已经变得那么不容易~~

  《危险心灵》读后感(六):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我想说很多,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感觉。

  刚开始以为这仅仅是一本娱乐的小说,讲讲青春的傻逼事,讲讲什么懵懂爱情,我没有了解作者背景,只知道想扉页上讲的台大医学博士,但是我没有在书上找到关于医学的内容

  “活在这个世界当然大家都想发热发光,可是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你搞笑,不然你就发疯发狂。”

  看完整本书再看开头的这段话好像多了另外一层意思,刚看的时候我联想到之前看的电影《搜索》,简单来说就是芝麻蒜皮的事情被闲的没事做的人放大放大,媒体舆论群众斥责引发悲剧,一定要有流血社会才会去思考。我在书上看到很多类人,好像每个人都代表这一个社会小群体(或者不小),都是很真实的存在。我想起小杰的那个梦,“梦中我抱着自己快要断气的躯体,死命地往前跑。各种兽类发出巨大的吼声在身后紧追,秃鹰也在天空盘旋着,四周是会不断扩大的监狱,我就在监狱里面跑着,一切都变成了慢动作似的速度,我又喘又累,胡子愈长愈长,皱纹也愈长愈深……”

  好像我自己也陷入他梦境的混乱中,我想起之前纠结了很久的问题,我到底以前学那么多年的数学做什么?以前很狂热的数学到现在看着不知所措,它真的有意义吗?很显然书上讲了好多学生们都一直不敢张扬的开口的“心声”,和一直没有行动的“行动”,我们都是中国教育培育出来的“优秀品种”,毫不怀疑的对“上”点头、诚服,“所以我说你面对的实在是一个庞大的共犯结构”我们都被绑架了,真理属于“上”的想法在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了不是早就注入我们的脑袋吗,而且我们早就没有了挣扎,已经变成了理所应当。“教育改革就好像民主改革一样,不管立意再好,制度公正,只要这种恶质文化不改变(功利主义与金钱文化对教育的渗透),家长、教师与学校行政系统向功利及金钱靠拢,就像恶性绑桩、集体买票一样,不但牺牲了孩子的童年,也造成了整体教育的向下沉沦。”

  我陷入小杰的梦境,也陷入他的角色了,也想发出一样的呐喊: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我并没有觉得老师、家长、小杰的做法谁对谁错,甚至对号入上他们的座,我觉得他们都是对的,那是谁出错了呢?

  “你希望你的儿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只要,他长大后不要和路上那些行人一样就好了……”

  艾莉的故事我看得很认真,不知道应该说是感动还是同情,好像自己也有过一样的感受,那种不被人信任的感觉很难受,被你爱的人抛弃的感觉很难受,艾莉有很努力的生活却因为那贴上就再也撕不掉的标签不被重新接纳。其实在每个学校圈子里,总有那么一群“异类”,我以前就经常会想,其实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思考过自己做什么吗?像高伟琦,“或许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了,才会兴致勃勃地说着无法承担的话吧。”他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一味的反抗,在等待某种形式的按键,让自己的所作所为被停住。

  “鸡天生有地域性,野生鸡常为了占地盘彼此啄来啄去,就算关在狭窄的笼子里,这个习性也一样不改。因此,为了避免造成伤害,饲养场的小鸡必须从小去喙。

  去喙并不是一个很舒服的过程,不过尽管如此,去喙的小鸡仍然没完没了地相互叮啄。”

  “我们似乎是活在一个恨小孩的国度,所有的孩子都是为了成为大人而活着的。坚持孩子的活力、想象简直是罪大恶极,因此,小孩争先恐后地模仿大人,不管是好的一切,还是坏的一切。背负了不成熟原罪的孩子没有别的选择,他唯一的出路只能假装自己就是成人。我们变成了一个不再有小孩的国度,我们的世界最后只剩下了成人,或者是坏小孩。”

  我很记得,小时候看到学跳舞学钢琴的人很美,很想很想自己也能像她们一样,可是爸妈不同意,现在看着那些周末课表上写满唱歌跳舞,抱怨没有周末没有童年的孩子不知道是可恨还是可笑。我也常常从头到脚的去思考自己有什么过人的才能,有什么闪光点,甚至是有什么可爱的地方,但是每次这样的思考只是很遗憾的结束。就像是那些穷乡僻壤的孩子会无解城市孩子不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只能说是‘我看你好,你看我好’吧。

  “西方文化像是个小孩,他们对于过去的否定与叛逆把他们导向了未来;而东方人像个老人,对于传统的依恃与对自身不容怀疑的威严把我们牵扯回到过去。”这似乎可以归结到‘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学家’的问题上了,这问题太复杂,我是能力有限,我只是想说,我们学生都是那里胡同里绕不出来的人,或者就是永远都绕不出来。沈杰应该代表的是那类因为在胡同里绕不出来而选择逃避的人,就像他说得,他再喜欢美国的教育环境但毕竟那不是他的家(当然,他可以移民)。

  其实孩子们的创造力并不小,“所谓‘天赋人权’并不只适应于大人,孩子也同样应该享有同样的人权,他们有权利要求这个社会让他们用孩子的方式生活,用孩子的方式接受教育,用孩子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让每个人都发掘出自己特别的地方吗?”

  “只要我们的教育还有这样的老师和声音坚持,哪怕全世界的黑暗都已经成形,哪怕她的身躯多弱小,声音多细微,都会有许许多多懵懂的孩子看到、听到的。孩子将会受的启发,受的感动而成长为更多纯洁与真诚的心灵。而只要纯洁与真诚的心灵存在,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呼应:知识呼应着好奇,热情呼应着求知,信任呼应着敬重。”

  我越长大越开始理解教徒信教的原因,并不是自己儿时想象的那么简单,谁不知道科学,谁不知道有些事情只是自我安慰,我们既然不能在现实世界里得到救赎,为什么也不能在神的世界里得到救赎?

  似乎跟现实一样,为什么事情总要出现流血事件以后大家才懂的要反思,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才知道要‘补锅’?

  “小时候,我好想背着大大的书包去上学。我以为我会在学校学习思考、体会、尊重、分享,好让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赋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热爱这个世界。直到我开始上学之后,我才明白我想错了。他们说,教育就是竞技场,而读书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争夺战,为了保持领先,我们放弃了思考、体会、尊重、分享,开始学习平庸、冷漠、虚伪、贪婪,我已经不想再继续长大了。当我们不再保有孩子的纯真时,青春、欢笑、自由与相望也就远离了,我们彼此责怪、相互憎恨、斗争、杀戮……直到我们徘徊在黑暗与荒芜里,直到无助的呐喊与哭泣淹没了我们。我要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是我们的平庸、冷漠、虚伪、贪婪让生命变成了一连串失去纯真的过程。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亲手种下死亡的种子,让腐败在自己内部萌芽,茁壮。是我们自己浇水灌溉,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在腐败中失去自己,在腐败中失去一切。”这是沈韦的遗言,他更讲出了我所表达不出的想法,我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去上的学,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是没有觉醒,没有意识到要觉醒的,懵懵懂懂生活的‘一般’学生。读沈韦的故事就像读报纸一样的真实,同样的事件每年每个地区不知道会发生多少启,可是并没有什么得到改变。

  我一直在等待着故事会给我所有问题一个完整的答复,可惜并没有,我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结果,是教育部部长下台?教育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然后欢天喜地的结束?就算是,这也只是这本书的结束,脱离书以后的世界也不会发生改变。

  也许我只是重复着小杰的想法,但这也是我思考的。我说觉得自己也分不清对与错,觉得老师、家长小杰大家的行为都不完全错,其实我能想到的,作者能想到的,大概‘上面’都有想到,谁不想做一个让社会和谐、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领导呢,事情的开始不是一天半天,事情的结束目前也应该是遥遥无期,这不是我能谈的话题,我也不会谈。

  也许自己专业是传播学,所以对邱倩的角色特别敏感,“千万不要相信媒体。不管是媒体的报道,或者是谁在媒体上说出来的话。……我们的电视新闻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娱乐事业了,哪怕再大的事情,再重要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只是刺激感官的娱乐而已。……说真的,这一切都很平庸,根本没有人在乎的,只要你全身而退,很快大家就不记得到底发生过什么事了。……”这几句话我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无论是从社会学,传播学来谈都可以写出很长很长的论文,媒体所要求的真实与媒体所不被信任的事实从大一就开始纠结,我想起潘爷爷的说的:离我们最近的是真相,离我们最远的是真实。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潘爷爷从事了半辈子的新闻事业,他所看到的媒体事实显然比我们要多很多,但是他爱他的职业,因为他心中还有尚未崩坏的部分,他仍相信着他的坚持。

  所以无论是教育、青春、媒体,在它尚未得到彻底改变以前,我们还是要‘接受’这一切,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但我还是希望我自己心中有尚未崩坏的部分,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可以有我们表达想法的空间,可以有我们思考、懂得、体会的过程,可以有我们的信仰。我仍然感恩这社会,感恩这国家,感恩一切让我们成长的美好与不美好,因为我同时相信:存在即是合理。

  (此外,我对于专业老师强迫我们写专业书书评很不解,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找自己感兴趣的书,认认真真的去看,然后经过自己的思考认认真真的写书评?书评不管写得好不好都只是个人想法的表达,强迫而来的会有价值吗?我也只是想安静的看书,安静的思考而已。)

  《危险心灵》读后感(七):我一直哭。一直哭……

  今天一整天。我都在看《危險心靈》這本小說。臺灣作家侯文詠著。也是根據這本小說。易智言導演拍攝了那部連續劇《危險心靈》。雖然今天我和月月還有小聶出門了。我們吃了神戶牛排。去了湖北出版文化城。買了幾本CET6的參考資料。后來又回到神戶牛排。喝奶茶吃大蒜土司。可是我卻一直在看《危險心靈》這本書。

  看到后來。我的眼淚真的不再受我的控制。一直從我的眼睛里面跑出來。滑落在書頁上。還有我的衣服上。鍵盤上。書的序言是張曼娟寫得。我中午從媽媽那里拿到這本書。看到張曼娟在序言里面說的一段話。眼眶就已經濕潤了。張曼娟這樣寫:

  “當我被斥罵、被責打、被罰站,當我被處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必須掌撾自己,只因為我忘記了英法聯軍攻打北京是公元哪一年,我羞憤欲死卻不能掙脫。我需要的是一個擁抱啊。

  “如果老師知道我日后并不是一個無用的人,不是一個廢物,他們會對我和顏悅色一點嗎?他們會愿意擁抱我嗎?

  “三十年后,我是一個文學博士,大學教授,知名作家,仍會夢見無助地用力扇打自己耳光,一下又一下,沒有人叫我停下來,我也停不下來,我在發瘋的邊緣醒過來,滿天是癲狂的星星。”

  雖然我沒有被老師懲罰自己打自己耳光。但是我也有被懲罰自己跺自己的腳。站到教室后面聽課。一站就是一上午。我有無助而羞愧地趴在桌上。聽到隔壁班的老師輕蔑地對我的班主任說我“狗肉上不了正席”。我有被數學老師在全班做眼保健操的時候譏諷挖苦。被代課的語文老師拉到講臺那里揪住耳朵。被班主任趁全年級分班的時候踢出原來的班集。那個時候我身體是痛的。心里是恨的。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有那么多人不愛我。我不知道自己屬于哪個世界。哪個星球。那種自我否定的感覺。真的讓我快瘋了。

  直到很久之后。我還是會夢到那樣的一幕幕。夢見自己的考卷上是低得離譜的分數。夢到老師都大聲地責罵我。嚴厲地體罰我。醒過來。我卻不再感覺到那么痛。應該是已經麻木了吧。可是侯文詠的這本書讓我又感覺到了那種無法言語的痛楚。其實我真的不是壞孩子。可是為什么沒有老師愛我。為什么。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情緒真的是隨著書的情節而越來越激動。于是眼淚也越流越多。也許我一開始也和謝政杰一樣。有不滿。有想法。有抗爭的愿望。可是后來我卻變成了其他面容模糊的人。我成了千千萬萬普通學生中的一員。努力按照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來做。早上早早到校參加早自習。考試的時候努力去答對題目得到高分。放學之后再去參加老師開設的補習班。對著那么多的題目努力讓自己聽懂。會做。然后在中考的時候考出一個好的成績。進入一所好的高中。然后繼續重復這樣的生活。除了這樣做。我還能怎么樣呢?

  這好像就是我們學習的全部意義。為了考試。為了進入好高中好大學。為了以后有好工作好前途。為了成為有權利的“上一等”的人。然后繼續控制“下一等”的人。我們不被允許思考這一切的合理性。大家都做的。就一定是對的。所有人都這樣走過來。為什么你要跟這個世界的規則對著干?可是謝政杰站了出來。也許一開始這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為了抗議老師對他的責打。對他的歧視。到頭來卻演變成了那么多人對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懷疑和抗議。我想。對這一切謝政杰應該也是沒有預料到的吧。這一切應該不會發生在我的現實生活當中。可是在書上看到。我也已經非常激動了。

  當彭老師對著謝政杰一個人上課的時候。我幾乎可以看到那間充滿了柔和光線的教室。其他的學生全部被家長帶走了。因為他們的家長不愿意國三學生的“平靜”被謝政杰的抗議打破。他們覺得現在不需要“對”的事情。只需要一切盡快平靜。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于是彭老師對著謝政杰一個人上了一堂英語課。謝政杰在書里流淚。我在書外流淚。

  最后。彭老師擁抱了謝政杰。對他說:“記住老師的話,不管發生了什么事,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讓自己好好長大。知道嗎?”那個時候。老師的眼淚也涌了出來。而我哭得不可自抑。我也多么渴望一個那樣的擁抱。我等了那么久。一直都沒有等到它。像是張曼娟說得。如果那個時候的老師知道我現在進了大學。學得還不錯。他們會不會愿意擁抱我一下?可是什么都回不去了。

  中輟生艾莉的故事也讓我難過。是那種說不出來的難受。從小父母就不管她。她被寄養在叔叔家。受盡嬸嬸的白眼。由于自卑和同學們的歧視。她變得冷漠。終于因為一次“偷錢”事件她第一次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叔叔家。后來又因為一連串的事情。她終于徹底不再去學校。也不再回叔叔家了。看完艾莉的故事。我很想問一下。為什么老師可以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判定學生是不是小偷呢?甚至還打了她一耳光。后來她自學了很多電腦知識。想再次回到中學去念書。卻被拒之門外。我想。學校拒絕了她。她一定也開始拒絕這個社會了吧。

  誰想當一個壞孩子呢?誰生下來就會是壞孩子呢?而他們。真的是壞孩子嗎?為什么好孩子“不可以作踐自己”。壞孩子就可以呢?那些所謂的壞孩子。就沒有自己的尊嚴嗎?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啊?《圣經》里面說過:“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就可以用石頭打她。”你們都是沒有罪的嗎?你們這樣對待那些“壞孩子”真的公平嗎?是不是我和大多數人不一樣。我就是隱形人呢?從此我就不存在了。再也沒有人關心我。愛我。看得到我。聽得見我。

  也許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大人。永遠都不會明白小孩子在想什么吧。他們自己的利益最為重要。并且習慣于在“愛”的名義下做最自私的事情。抗議活動最后卻還是被政界利用。民眾和防暴警察發生了沖突。雖然教育部長在示威活動后就辭職下臺了。但是換上的教育部長真的會有所作為嗎?謝政杰從抗議車上被水柱沖了下來。傷好之后轉了學。卻不再愿意開口說話。后來。他沿著淡水河慢慢走回捷運車站的時候。我忽然感到。真是寂寞。

  什么時候。我才可以不再流淚。而這個世界。會好嗎。

  《危险心灵》读后感(八):当心灵遭遇危险……

  “一个十五岁国中生奋勇面对人生的第一场大挑战——如果可以的话,小杰很希望一开始他没有在导师的数学课看漫画。就因为看漫画,他被罚坐在教室外,而随后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吵闹、对质、抗议……也愈演愈烈,就像连锁反应般停也停不下来。但当时,他一点都不知道那只是灾难的开始……

  有没有人想过,有没有可能监狱禁锢的只是无形的思想?能够酷刑迫害的也不只是看得见的刑具?小学六年,国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一间间应该传出学生嘻笑声的教室,听不到嘻笑的声音,应该充满健康活蹦身躯的操场,看不到活蹦乱跳的身影,那么它跟长达十二年的监狱刑期有什么差别?

  十二年的禁锢会怎样改变一个人?如果那一对一对无精打釆、死鱼般的眼神让人联想到死亡的话,监狱堆积如山的尸体至少还有一张一张的照片可供纪念,而孩子们逝去的那些闪耀着光芒的眼神,我们将要去那里凭吊?”

  ——如果想要用一段话来介绍或者描述《危险心灵》这本书,那么没有比作者自己的这段话更犀利更直接的了,我一遍又一遍地咀嚼着这段话,激愤和悲哀、无奈、困惑、怀疑揉杂在一起,很想说点什么,但却又像书中的小杰一样,陷入深深的困惑“我究竟想要说的是什么?”我也只是“教育”这架巨大怪兽机上的一颗小螺丝,眼神中最经常闪烁的是书里属于大多数孩子和成人的那种“无力感”。在校园里呆了这么久,对他笔下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会心地一笑,却习惯性地保持怀疑和沉默,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偏离真实的轨道,或者说我们根本没办法分辨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共犯,所以,当读到小杰把班导一边丢考试卷子一边怒斥学生演绎为“暴力美学”的时候,我似乎也听到了自己在发卷子时尖利、冷漠的声音,尤其是最后几名的卷子,还会用长长的叹息来加重他们的负疚。瞧,我不仅仅是自以为的旁观者、小螺丝,我也是机器上努力“工作”的一员!

  ——“一走上讲台,他就把试卷往讲桌上用力一丢,就问:‘你们说,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生气?’说完他闭上眼睛,仿佛他正为我们受着苦。他得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压抑住等一下即将发生的一切。

  这样的气势让我想起吕克·贝松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那个腐败警察每次杀人前独特的仪式。嗑药,播放莫扎特的音乐。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指挥,像个感性诗人似的说‘我最爱这暴风雨前宁静的片刻了。’就在醉人而浪漫的古典乐里,他深深地感伤并且叹息。很快地,血腥的行动开始了。音乐持续着,大口径长枪、击发、惊叫、哀号声、血肉飞溅的暴力,该死的贱女人、该死的小孩与下三滥。倒地、爬行、枪声、颤抖、血迹……

  如果你是观众或者烂警察,当然可以陶醉在这种暴风雨前宁静的片刻。很不幸,我们正好是该死的贱女人、小孩……因此,我们全被丢弃在一片乌压压的沉默里,无助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与剧情发展。

  发卷子的画面看起来很干净,气氛偶尔稍嫌沉闷,可是各种哀号、血肉飞溅、倒地、爬行、颤抖、血迹……都在话语交流间忠实呈现,我们心中一样也没错过。”

  ——记得去年中考完毕,一个初三毕业班的孩子在升旗仪式上的演讲中,大声说出“我恨这个学校,学校是个绞肉机!”,当时除了校长一脸的愤怒和惊讶,其他老师几乎没有什么表情,年轻一点的老师则像学生一样暗自兴奋着,期待这番话能撕破“形势一片大好”“学习气氛浓厚”的面纱,想想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这颗小石子很快就沉到了水底,两周之后就彻底被遗忘。

  在《危险心灵》中,小杰以为自己替学生、家长说话,他们会认同自己,却发现自己被远远地隔离在正常的世界之外,“我做错了什么吗?”他问抗议他回校读书的一个母亲,她说“或许正因为你做的是‘对的事情’吧,事情才会愈闹愈大。只是,三年级八班的同学现在需要的并不是‘对的事情’。学测就快到了,他们最迫切的是‘平静’……”在现实的中考、升学面前,相信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选择闭上眼睛,继续忍耐、承受下去,即使我们都认为这样不对的时候,依旧会选择维护、加固错误,所以小杰越来越发现自己对抗的并不是老师、学校、教育制度,而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

  ——“我问自己,难道抗议就是我想表达的全部吗?如果是的话,我该抗议谁呢?教育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新闻媒体?或者是这所有的一切?我已经没那么理直气壮了,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这个教育体系的受害者,我们真的能够找出一个应该负责的凶手,干脆利落的把罪过全推给他,并且集合众人之力一起消灭这个凶手吗?万一答案揭晓,所有教育列车上的乘客,包括新闻媒体、教育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全成了谋杀案共同的凶手时,这一切该怎么办才好?”

  那个被抨击的詹老师何尝不认为自己是牺牲品?他理直气壮地辩白“这个扭曲的环境不是我造成的,我也改变不了这个扭曲的环境。空喊理想的老师、家长很多,无奈的教育人员更多,我只是务实地教导小孩怎么在这个扭曲的环境下求生存而已。”——所以当抗争最终被媒体和政客利用之后,他能做的也只有“封口”,再也不说任何一句话。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冷酷却无比真实。

  侯文咏是冷静的,像在手术室里一样,他的手术刀越剖越深,不单单是这一教育事件,连带着还扎了媒体和政治的针——“你最好了解一件事,我们的电视新闻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娱乐事业了,哪怕再大的事情,再重要的事情发生,一切都只是刺激感官的娱乐而已。”“‘我们来展现人民的意志,一起把宋部长喊出来,来’朱委员用力喊着。群众跟着大喊‘出——来!’‘我们叫他下台,来’朱委员又喊着,‘宋介民!’‘下——台!’‘人民愤怒了,’朱委员说,‘大家跟我一起用力跺脚。像这样,’他用力在宣传车上跺脚,发出一声轰的巨响,轰!抗争的群众也跟着跺脚,发出更大的声响。黑夜中,我仿佛看见站在宣传车上朱委员那张脸得意地笑着。”——荒谬吗?想笑,但笑不出来。

  侯文咏又是热血的,故事里不乏温暖、明亮的人物,顶住压力给小杰一个人上课的彭老师,辍学的艾莉,混混噩噩过日子的高伟琦,真诚帮助他的郝老师,一直在他身边的爸爸妈妈。虽然他笔下的小杰想法举止过于成熟,让人怀疑那些话是一个大人的自省,而不是一个孩子说的话,但我更愿意把小杰当成是他的替身,替他重回校园,重返15岁的青涩、叛逆,用那个年龄的自我去思考、反观自己的经历,“他们说,教育就是竞技场,而读书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争夺战,为了保持领先,我们放弃了思考、体会、尊重、分享,开始学习平庸、冷漠、虚伪……是我们的平庸、冷漠、虚伪、贪婪让生命变成了一连串失去纯真的过程。”

  我没办法轻松地读这本书,它常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过,我明白自己需要这种缺氧的感觉,需要体会被针刺痛的感觉,除了“太良好”的感觉,它们都能让人想要去做些什么。是为记。

  《危险心灵》读后感(九):【新书过目】青春因为无畏

  青春是奢侈,青春也是无畏,因为在十几岁的季节,人生的运途还刚刚开始,生活的残酷还没有完全地裸露在面前。

  国三生小杰上课时偷看漫画,遭到班导严厉地惩罚——教室外面听课七天。本来是关乎学生与老师的事件,却因为小杰不愿屈服,不愿被所谓的规章制度规范,于是事件愈演愈大,象是多比诺骨牌一样不可控制。媒体的介入、学校与家长协调会谈判地失败、民众聚集在教育部门前的抗争——整个事件完全脱序。

  论起动机,小杰无心想要怎么样,也许偷看漫画只是表示对班导授课法的沉默抗议。可是,他太有想法,太有这个世界已经稀缺得“真诚与勇敢”的想法。他还不懂得这个世界是个成人的世界,所有的潜规则和规章法度均由貌似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精英人士制定。在这个成人的国度里,你只有遵守和屈服,否则就会被掌握着社会危权的主流阶层踢出游戏。

  区别同年龄孩子的懵懂,十五岁的小杰能够思辨,发出了“上下论”的《为什么要记大过》的扣问。可是,这种思辨倒底帮了他,还是害了他。当参加抗争行动的沈韦跳楼自杀后,他的妈妈质问小杰,“你为什么要唤醒他,为什么要唤醒他,叫他承受这些他承受不了的痛苦?”大人已经在世事的磨练中变得麻木,变得顺从。社会的污浊与不堪让他们的神经末梢逐渐失去敏感。只是,孩子?有着纯净眼神的孩子呢?

  如果长大意味着失去,失去真纯的话语,失去天真的笑容。。。。那么,我们都愿意象SHE一样唱着《我不想长大》,将自己的血肉之躯停留在青春年少。

  《危险心灵》读后感(十):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

  幸好侯文咏是个台湾作家。

  幸好侯文咏写出了这么多学生的心事。

  想到的是之前看《第二性》时的释然:那么多曾经被认为是脏的、下流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原来有这么多人都经历过。

  那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打上了坏学生的标签?

  那些远非你的本意。但是周围的态度,使得你年少敏感的心一次次下沉。“不,我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时候你多少次在心底呐喊。你开始回忆昔日的疼爱与光荣:老师亲昵的眼神,同学的友爱……回忆使你越陷越深,可现实又一次次将你弄疼。你在两者之间徘徊,然后一天天熬着日子。

  有的时候你也想索性破罐子破摔,做一个坏小孩吧:抽烟打架早恋逃学。或许你的身边不乏这样的案例。但出于对自己的爱惜,或是从小接受的自制,以及父母失望眼神的恐惧,你还是选择了在心灵的伤害中挨日子。

  要不像那个高伟琦一样吧,为了避免现实的伤害,装疯卖傻。可是人的脑子,一旦慢下来,就会变得迟钝。你不想在某日清醒后,发现你真的变成了一个笨笨的,只会添麻烦的人,于是你的脑子不断转动,在现实世界中失望之后,又回到过去的回忆洞穴中疗伤,如此往复,久久不息。

  你也想过抗争。但是后来的路会怎么样,周围的眼光是否会更加凌厉?你叹息地摇着头。只在偶尔会发个脾气,大哭一场。

  但是谢天谢地,我们的学生生活,终于是这么过来了。虽然不开心,但我们至少成长为一个拥有更多空间的大孩子。中国孩子的青春期需要学会什么?在现实中仍然可以爱自己,适合自己的心态。

  《危险心灵》并没有为每个中国学生指明适合自己的心态(又或许青春期本身就是无法言传身教,只能靠自己摸索的一条暗道)。但我还是如此地感谢它: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让我们并不感到那么孤单,知道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挣扎。而在长大后的某一天翻阅此书时,又教我想起,原来曾经我也是这么一个小孩:敏感,压抑,不快乐。

  青春期的悲伤是每个人都经历的。但是很多的孩子长大了,都忘记了这一点。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统的一方,用他们的方式去爱我们,去痛心孩子成长的变化。

  也曾记得在青春期时,对于那句“妈妈不会坐视这一切不管的,小杰安心读书”的渴望。在读到书中的话时,我总会陷入对于过往的遐想:如果那时我真的站出来了,结局又会如何?

  这是一个关乎体制的问题:是否如山的传统,一定要用革命流血的手段才可以推翻它?

  书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阿妈在接受新闻台采访是说,她认为这个纷乱的时刻,再也没有比翻阅《圣经》,并且向主祷告更好的办法了。

  在这里,以小杰的口吻叙述的原文用了“最夸张的是阿妈”来评价,可当小杰真的翻出了《圣经》,从《创世纪》开始读起时,他的心情“竟然神奇地安静了下来”。

  我不太敢猜测作者对于信仰的态度。但很喜欢牧师在做礼拜时说,面对小杰妈妈和校方在争论对与错时的一段话。“光是真理是不够的,我们全忽略了爱。如果大家只在乎自己的真理,家长有家长的真理,老师有老师的真理,学先进也有学校的真理,结果怎么样呢?如果真理万能,为什么真理让我们喋喋不休?为什么真理让我们针锋相对?……因此,耶稣讲爱,只有爱能弥补真理的不足,只有在爱里面才有真正的自由……”

  德兰修女很反感体制的建立。她认为爱是最好的制度,而体制的建立只会使得世界更加没有效率。在面对不理解的人质疑“纯洁之心”机构建立时,德兰回答说“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

  我们当然无法做到像德兰修女那样,但如果试着为身边的人想一想,像小杰妈妈一样说上一句“妈妈不会坐视这一切不管的,小杰安心读书”,或许事情就有发生转变的可能。

  想想我们的青春期,有的时候真的只是缺少那么一句关怀。

  想起小说中,舞台上张扬的少年,背后那行少年心事“大人不懂我们的世界”。

  其实高中毕业的我看到的,仅仅是三个孩子的成长故事。因为彼此的存在,成长不再寂寞。

  “如果谢政杰是光,我就愿意是影。”

  “我在谢政杰身上看到了光,因为他既真诚又勇敢。”

  “你很特别,我不希望最后你也变得跟我们所有的人一样……”

  说到底,青春期的我们只是需要那么一点点赞同(如果有爱那么更好)。它帮助我们更快地喜欢上自己,爱自己,生活才会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