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读后感10篇

2018-02-20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读后感10篇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著作,三辉图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一):无差别痛苦和羞耻

  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处于和学校行政系统以及相关老师矛盾冲突的尾声,心中抑郁不平,但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阅读结束之后逐渐想明白,面对伤害我东西,我要对之定义、定名、整理、然后把它们装进盒子里而不是放任它一直刺伤赤脚。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处震撼作者谈论自己受到的第一拳,并不来自狱卒,而是狱友。尽管同在如此困境中,囚徒们为了转嫁自身的痛苦和维持生存,转而对更为弱小无辜者施加暴力。作者说,这就是纳粹们的阴谋,它使身在其中的人成为他们的同谋。

  之后是作者对自己幸存的羞耻感。他反问自己为什么其他人死去了,而自己活下来。因为他化学家的身份而使他得到了为纳粹工作机会,他成为了所谓的特权阶级,得到了相对安全环境保护他直至战争结束。他对 这段经历充满了羞耻。但是,公正的讲,他只是做了人性本能促使他所做的,活下去而已。但是作为幸存者,他的生命充满了痛苦,在安全和保护中他的痛苦甚至更甚于在奥斯维辛中。反思和回忆充满痛苦,但是遗忘和催眠不能被一个有良心的,有文化自觉知识分子接受。

  作者还提及了关于奥斯维辛生活作品出版之后自己收到的来自德国人的回信。有人忏悔,也有人尝试为自己的同胞辩护。作者批驳了所谓的,不过是行使职责或者是在集体环境被煽动的理由

  善恶是不能被模糊的。奥斯维辛中对人性的毁灭并非是不为当时人所知的,他们模糊善恶的边缘以便利自己的行为,并用种种借口安慰自己的良心。这种自我催眠怎能不被旁观者所洞悉?

  无论是为凶手敞开方便之门,或是对他们的行为保持缄默,都是对正义背叛

  最后,面对这个复杂多样的世界,我可以为它做什么?

  作为学历史出身的人,我们是否能够放弃自身的偏见冲破个人的局限,来认识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级身份的群体。当我面对强权,面对危及自身的选择节点,我是否能够保持自身的公正,说真话,完成使命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二):反抗体制为什么那么难?

  书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逃跑”。逃跑的后果可能是“同国籍囚犯、已知的朋友、上下铺的狱友都会经受严刑拷打,然后处死”。当逃跑不再时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时,试图逃跑者就会有道德上的压力吧(假如他还残存道德感的话)。即使本人没有道德压力,其他囚犯为了自保也会举报试图逃跑者。

  在一个不允许表达个体权利的体制下,对体制的反抗之所以困难部分原因就在于牵连无辜者的道德压力以及其他无辜者的反对。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所在地方生物实验中考中普遍存在放水问题,由于实验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监考老师都不为难其他学校学生,各校的合格率都为100%.明明什么都不会的学生也能堂而皇之地过关并大肆宣扬考试轻松容易愤怒的我通过网络信访形式向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出了这个问题。区主管部门的人调查时却只将矛头对准了单个考场的监考老师,甚至倒查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人,还要追究考点学校的教务处考前培训责任。系统性的问题转而变成了几个个人的问题,我的举报不但没促使上级反思问题反而可能伤害无辜的人。而此时最激烈批评我的不是调查人员,是我的校长。当调查人员最后问我查还是不查时,我只能无奈回答”不查“。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三):记忆升华

  看到这本书名,我不知里面会是什么内容。作者是意大利人,在此之前我没有读过意大利作家的作品(或许有,但可能印象不深),总觉得挺陌生,因为不了解,所以也颇有点好奇。翻读几页,原来是讲述有关集中营纳粹那段不堪回首往事。对于那段历史,我知道一点,不管是在其他书籍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都略有印象,那是一段极其黑暗的、灭绝人性的、不可思议超出我想象范围内的历史。每每看到那些文字和那些画面,我都无法想象大屠杀的画面以及无法理解他们如恶魔般的想法。当然,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纳粹有着这样的恶魔行径。

  怀着肃穆且有点沉重的心情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每次,我都读几页,也没打算一次性就将其看完,对我来说,看这类作品,我需要沉淀与消化。一次性吸收太多,我怕我会陷进那段历史耿耿于怀。读完它也有好几天了,我一直想写什么(习惯了,每读完一本书就想写点什么),却总是不知道如何下笔,还是因为自己思想的贫乏,文字的俗烂,表达的乏力。但是坏习惯已经养成了,不写总觉得有件事没完成,那就写几句简陋文字吧。

  这本书是普利莫莱维的最后一部作品,整整历时10年,共收入八篇文章,探讨了在那一段历史中的很多方面。这不是一部单纯记录大屠杀的作品(作者已有几部写大屠杀的作品),而是对人的行为及其道德理由的伦理思考,对后人富有人文价值的思考。就比如对于交流这个话题(第四章),作者就谈到他从不喜欢“无法沟通”这个词,首先是因为它是语言学的灾难,其次有着更多的个人的原因。之后作者阐述在当时集中营中迫害者如何利用阻碍交流来磨灭人的本性、摧残人的意志。无法沟通其实是一种彻底的消极,由于缺乏沟通的活力人们之间的讨论枯萎了,对他人观点的忽视变得猖獗,强加给他人的观点却获得成功。除此之外,作者还讨论了灰色地带、无用的暴力、成见、知识分子等话题,都是源于那一段历史,但对后历史也有着不可磨灭借鉴意义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四):【转】丧钟为所有人而鸣

  (作者/瘦竹)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当二战正在欧洲大地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很难想像,远在万里之遥的阿根廷,博尔赫斯——这位书斋里的作家正在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并于战后创作短篇小说《德意志安魂曲》(收录在《阿莱夫》中),试图破解纳粹产生的根源,在这篇小说里,双手沾满受难者鲜血的纳粹分子在被处决前声称:“我并不要求得到宽恕,因为我根本无罪。”

  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写作《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意义也正在此,太多的二战大屠杀的亲历者——无论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都认为自己是无罪的,当他们老去、死去,当他们那些没有亲历大屠杀的孩子——即使从父辈口中听说过大屠杀或者通过别的方式了解过大屠杀,大屠杀在他们的脑海里也只会留下淡淡的印记,直到有一天彻底遗忘,而只要那些亲历者还有人觉得自己无罪,只要他们的孩子学会了遗忘,大屠杀重新上演也不是不可能的。

  普里莫·莱维是大屠杀的见证者和幸存者,由他来撰写这样一本反思大屠杀的著作是再合适不过。与大多数历史学家对大屠杀统计数据的罗列及对大屠杀恐怖场景的描述、大多数亲历者与幸存者单向的控诉不同,普里莫·莱维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更侧重于大屠杀根源的探究、集中营里丰富人性的展示,他试图从人性、制度等方面来找出大屠者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看过《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的读者一定对大屠杀的惨绝人寰难以忘怀,在这一类影视作品中大屠杀展现得似乎有些简单化,纳粹就是施害者,而集中营的囚犯就是受害者,其实事实远不是这样。正如普里莫·莱维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中所提到的,“新来者”挨的第一记耳光,遭受的第一次虐待并非来自纳粹,而是那些像他们一样穿着条纹衣服的同类,甚至最后把他们送进毒气室,最终焚烧他们尸体的人,也是这些同类,直到为了杀人灭口,那些曾经的帮凶最终也被送进了毒气室。

  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里普里莫·莱维详细的描述了“老资格”们的施虐心理

  “饱受羞辱的老资格们,习惯将新来者作为目标,以发泄他们所遭受的羞辱,用他的痛苦来寻求自己的心理补偿,并为他们建立一个地位更低的形象,从而将他们从地位更高者处遭受的痛苦负担转嫁给后来者。”

  而纳粹为何要这样做?除了人力上的“物尽其用”的考虑,显然他们还有更邪恶目的,这其实也正是特遣队员的存在所隐藏的含义

  “我们,优等民族,是你们的毁灭者,但你们并不比我们更好:如果我们愿意,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我们不仅可以毁灭你们的身体,也可以毁灭你们的灵魂,正像我们毁灭自己的灵魂一样。”

  大屠杀计划的制定者、具体执行者自然罪责难逃,那么那些普通的德国民众是不是无罪的呢?在普里莫·莱维看来,只要他们“将不视作为不知”,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掩耳盗铃”,他们就不会是无罪的,因为,他们不会不知突然增加的焚尸炉、氢氰酸意味着什么,即使他们不知这些,他们也会从免费领用的衣物、财物推断出这些衣物、财物的主人的最终结局。况且那些德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公司免费享受着集中营囚犯的劳动成果,而它们的最终的受益者正是普通的德国民众。

  可以说,普通的德国民众,从他们把希特勒选上台的那一天,就注定他们成为了纳粹的帮凶,而希特勒是怎么最初赢得民心,关于这一点,三七先生的《1933:德国人为什么投票给希特勒?》(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447da480102whpy.html?from=qudao&wm=3049_b111)一文中有精彩的论述,而普里莫·莱维则认为,其实德国民众以及犹太人的命运在希特勒写下《我的奋斗》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写就了。

  希特勒是有罪的,纳粹是有罪的,德国民众是有罪的,集中营里纳粹的帮凶是有罪的,那么,那些并未施恶的完全凭着小概率事件活下的来的幸存者是不是无罪的呢?普里莫·莱维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因为“死去的那个人的比你更慷慨、更敏感、更有用、更聪明、更有活下去的意义”。

  而正是所有人都是有罪的,所以,大屠杀之后,无论是曾经的施恶者,还是受害者都不约而同的希望大屠杀的记忆早早成为过去,施恶者当然是希望他们的罪行被人遗忘,而受害者则是因为不堪折磨,所谓“任何曾经受折磨的人永远受着折磨”,除非他们将他们所经受的一切彻底遗忘。

  普里莫·莱维把所有的人都定为“罪人”在他自己看来决不是在危言耸听,因为他看出,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恶的因子,只有人类对自身的恶时刻保持警惕,它才不会从笼子里逃出来再次危害人间。然而很不幸,在“大屠杀”之后至今的几十年里,大屠杀又在不同的国度上演了几次,红色高绵的人口灭绝,卢旺达的部落仇杀以及中国的WG,不过是二战“大屠杀”的不同版本。

  中国读者可能会觉得,这样一本反思犹太人大屠杀的书籍,对当下普通的中国人并没有多少现实的意义,但其实他们应该看到,南京城里的日本鬼子、WG时的红卫兵,当他们施恶的时候,其实在他们身上奔腾着的是和大屠杀时的纳粹分子一样的疯狂野蛮,所以,普里莫·莱维说“每一声丧钟都为所有人而鸣”决不只是为了吓唬他的读者。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五):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想起来很多评论标题,觉得都不恰当,最后还是用这本书的名字谈谈这本书,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其实就是死去的和幸存的,而用“淹没”与“拯救”两个词,两个动词代替了两个形容词,恰恰体现一个动作,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一些人死去了,是被纳粹所淹没(杀死)了,是被人们淹没(遗忘)了,是被时间淹没(抛弃)了,一些人活着,是被同盟军拯救(解放)了,是被运气拯救(眷顾)了,是被自己拯救(苟且)了,在这些故事中,都是真真实实发生的,是不断重复,偶尔跳出来在作者眼前,脑海中,深深印在作者心里。

  被淹没的人是不幸的,是悲惨的,他们无辜的卷入了这场战争,成为牺牲品,成为迫害目标。在作者笔下,那些很优秀的人反而死去了,那些本应该活着,比活着的人更有资格活着的人被淹没在纳粹集中营中,这就是现实,现实残忍而不讲道理,在现实中数以百万计的无辜人们被纳粹所屠杀,不仅仅是屠杀,是摧残过了,扭曲了将被杀者的灵魂,或者打散了被杀者的灵魂,然后再将人杀死。这是一场游戏,一场杀人游戏,不仅仅是享受杀人的快感,更享受杀人过程,纳粹几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集中营是最黑暗的地方,纳粹们是最恶毒的人,最该诅咒的一群人。死去的人无法声讨,他们有些带着惊恐,有些带着麻木,有些带着解脱,有些带着愤怒与不解离开人世,他们没办法讲出他们的故事,惩罚罪恶的人,得到补偿,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对于被淹没的人来说,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道歉,补偿,审判对于他们没有一点用处,逝者如斯,愿天堂中得到安息,愿此书能告慰死者,但是真的有天堂吗?无论做出什么,死者会得到告慰吗?

  被拯救的人活在地狱里。他们不和普通人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他们进入过地狱,在地狱门口走了一圈,见到了人间炼狱,亲身经历了地狱一样的生活,在进入集中营的时候,他们就死去了,被拯救的人是死后从地狱中走出来的人,不幸的是,他们还留有地狱的印记和记忆,他们无法融入现实的社会,或者融入了,也偶尔重新回忆起那个地狱,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生活。一些人选择站出来,说出来,写出来,将那段经历告诉世人,警醒世人,声讨那些应该为此付出代价的人,这些人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并不断的搜寻记忆,越挖越深,每次叙述就像重新经历一番,这样的人伟大却又痛苦;还有一些人选择沉默,那些人清楚的记得一切,那些记忆也不断的折磨着他们,他们却甘愿自己承受,希望一切随时间流逝慢慢的稀释,可惜人生中此种经历绝无仅有,没有什么记忆和经历,可以抹去它,覆盖它,它会想一只狡猾的狐狸,在不留神中猛地出现,让人痛苦不已,这样的人渴望倾述,又害怕倾述,害怕别人不理解,害怕自己回忆,这样的人生活在恐惧与折磨自己当中,孤僻并暴躁,想要安静又惧怕安静,想要喧闹却在喧闹中孤寂,世间放佛另一个炼狱。从集中营逃出来的人,被拯救的人也不会被真正的拯救,那些活着的人生活在痛苦中,会在恰当的时刻选择恰当的方式,用自认为必要的途径摆脱痛苦。

  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遭到了作者的唾弃。作者的读者是压迫者或冷漠的旁观者,作者要“将他们逼进困境,把他们绑在镜子前。”压迫者毋庸置疑的需要招到报应,无论任何借口,冷眼旁观者亦是帮凶,他们懦弱又愚蠢,在纳粹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行动遮遮掩掩到明目张胆,这个过程何其的漫长,而那些冷眼者对于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助长了,培养了纳粹,特别是在集中营时期,纳粹们残忍的令人发指的行为都没有触动到他们那颗冰冷的心,那些人无可厚非的应该承担罪责,压迫者会知道自己的罪孽,会用事实,或者编一些借口来为自己辩护,战后活下来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被战火波及,或者说没有被战火吞没,他们站在一旁冷静、冷漠的看着一切的发生,却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是这场战役中的旁观者,是清白的,和罪人与受害人都没什么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中立的,既不帮A也不帮B,发生的一切就都与自己无关,他们需要《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来明确的告诉他们,什么都不做并不等于什么罪恶都没有,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默许,是放纵,是帮凶,而这些人同样招人怨恨,同样应该招到报应和惩罚。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写出来作为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历史,讨论历史的。

  记得说到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时间,有句经典的话,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范历史的错误。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蓝月亮》,讲的是中国从大跃进到文革这段时间的历史的,没有悬念成为了一部禁片。历史是由胜利者所撰写的,这句话驱动了多少人犯下弥天的错误,做出了残忍的事情,纳粹也是相信这句话,相信他们一定会胜利,历史一定会是他们想写成的那样。在胜利者写就历史的时候,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地方,往往成为人们质疑的点,这样出现的一些东西就会被禁止,因为他是胜利者所不想看到的,不想让大部分人知道的,胜利者只告诉自己想让别人知道的,都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极尽手段遮掩,能够像德国一样将伤疤拿出来看,也是普利莫莱维这些人的功劳,这些伤疤在见到阳光之后也迅速结痂,伤痕也会渐渐痊愈,而把伤痕盖上捂上,不会让伤痕痊愈,只能让伤痕腐烂,长脓疮,再次感染只是时间的问题。只有当公正的面对历史,做出的事情无愧于历史考验才能尽力避免如集中营之类的东西出现,这些东西不是被爆出来,而且亮出来,政治也就清明了。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六):人的救赎

  《罪与罚》读了一半了,我开始有些感受到了作者的痛苦,而作者看待纳粹集中营的角度,在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之后,也越发令人伤感,所有与战争,屠戮相关的话题,更加残酷,而那些关于斗争,求生的话题,更显晦涩。

  作者作为战争后期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这样奇迹般的生存故事,本应充满传奇,镌刻上不朽的人性赞歌,按照我们通常的逻辑,作者该抒发一番支撑他的坚定信念,该赞颂一番生命的律动。可事实恰恰相反,在人的尊严被彻底抹去的集中营中,人的存在只是本能的反应,并没有什么坚定伟大光芒四射的信念,支撑着谁活下来,那些称得上人类中最闪光的个体,要么自杀或他杀的失去了生命,要么在长久的痛苦折磨后或麻木或堕落,等待死亡的到来。换句话说,活下来的绝大多数人,并非什么传奇,可能只能将他们与苟且,卑贱,麻木不仁,残酷冷血这一类词语相关联,作者不禁感伤,活下来的反而充满了罪恶感,不同于纳粹的残酷犯罪,幸存者往往陷入拷问良心的境地,他们常常质疑,为什么活下来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些最优秀的人。除去许多纳粹的帮凶,作者痛斥的,包括自己在内的,是普遍的冷漠,当人的思考陷于明天还能活着吗,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变得微不足道,所有称得上美好的品德,都荡然无存,所谓行尸走肉不过如此。作者反思自我,也更加意识到,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当代”年轻人,了解纳粹集中营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传统的杀戮,其令人发指的人格折磨与肉体消灭已经超出了正常思维所及之处。如果只是以传统的眼光与思维方式去认知,一方面让人看轻了纳粹罪恶的深度,另一方面也有辱那些确实存在过的斗争过的优秀生命。作者甚至更进一步的,试着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一代德国人或者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一代德国人对话,其中的观点不能算新颖,但从一个受害者的嘴中说出,有足够令人钦佩,也就是,对于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其罪孽深重,并不直接针对德国人这个概念,任何犯罪者都应悔过,承担罪责,但这样的罪责并不应该罪及后代以及所有无辜的人。

  在这样极端的年代,被淹没的是人,是每一个个体,无论施罪者还是受难者,而被拯救的,其实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良心,如果文明值得称颂,那每一个人都应为人类所犯的罪行而救赎。纳粹屠杀的现象依旧值得深究,无论是为了探究人性,还是警惕重蹈覆辙。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七):部分书摘

  一、罪之记忆

  人的记忆是一种奇妙却靠不住的工具,它并非镌刻在石头上,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不但会渐渐消失,还会经常改变,甚至会增长,与不相干的记忆纠缠成一团乱麻。我们已经知道一些特定条件会造成记忆的扭曲:创伤(不仅是脑创伤)、其他“竞争性”记忆的干扰、非正常的意识状态、情绪压抑、心理阻滞。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过于频繁地唤醒一份记忆,并像故事似的讲述它,这份记忆就会渐渐变成一种结晶般的、完美的、添枝加叶的、在经验中千锤百炼的老生常谈。这份虚假的记忆,终将取代原始记忆,并自发地不断增长。

  一般来说,人们难以否认他们做过的特定事实或者这样一个事实曾经发生过;相反,人们非常容易歪曲导致事实的动机或我们内在的、由事实引发的情感。我们的动机和情感是极度善变的,即使很小的压力也会导致答案的扭曲。在回答“你为什么这么做?”“你做这件事时在想什么”之类的问题时,并不存在可靠的答案,因为精神状态的性质是反复无常的,而记忆本身甚至更不稳定。(日本战后反思)

  二、灰色地带

  然而,可能因为我们本是社交动物,那种“我们”和“他们”泾渭分明的需要如此强烈,以至于这种行为模式,这种敌/友二分性,胜过了其他所有模式。通俗历史以及学校中所教授的历史,被这种二元论的趋势所影响,非黑即白,简单直接——它易于把人类历史的长河引向冲突,把冲突引向斗争——我们和他们,希腊人和斯巴达人,罗马人和迦太基人。正因为如此,观赏运动才实现如此成功的流行,如足球、棒球和拳击:两队运动员进行对抗,服装鲜明,易于辨认。而等到比赛结束时,总有被征服者和胜利者。(so不喜欢平局)

  当今阅读(或书写)集中营历史的人都会显露出一种倾向(事实上,一种需要)去区分邪恶和善良,以便去支持其中的一方,好像救世主在审判日的地位——这边是信徒,那边是恶棍。

  特权的崛起,不仅存在于集中营里,也存在于任何人类群居的环境中。它是一种痛苦却无法消失的现象——只有乌托邦才不存在特权。正义的人有责任通过战争去消灭所有不应存在的特权。但我们不能忘了,这样的战争是永无休止的。当权力被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所掌握去奴役大多数人时,特权就会出现,并滋生蔓延,甚至违背权力的本意。从另一方面来说,权力通常纵容和鼓励特权。

  首先,权力范围越受到限制,就越需要外部辅助。

  但合作者来自敌人的阵营,以前的敌人,显然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们背叛过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让他们只从事那些微不足道的工作并不够,约束他们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担上罪行的重担,披上血腥的外衣,尽可能摧毁他们的人格,从而构成一种同谋关系,让他们从此无法回头。各种犯罪组织深谙此道。

  第二,与那些理想化的传记和模式化的辞藻恰恰相反,压迫越残酷,被压迫者就会表现出越广泛的合作意愿。这其中有着无数微妙的变化和动机:恐怖、意识形态的诱惑、对胜利者的奴态模仿、短视地渴望任何形式的权力、懦弱。简而言之,维系灰色地带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是人们希望在面对没有特权的囚犯时,保留和加强自己已建立定特权。

  19世纪的小说家和诗人,亚历山德罗·曼佐尼很清楚这一点,他曾说:“内奸,压迫者,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侵害他人的人,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

  与其说权力让人身心具疲,不如说权力腐蚀人格。

  压迫必然引起人类道德模糊性。

  三、羞耻

  四、交流

  五、无用的暴力

  换句话说,在死亡之前,必须先损害受害者的人格,从而减少凶手的负罪感。这种解释并不违背逻辑。它是无用的暴力唯一的有用之处。

  六、知识分子在奥斯威辛

  我建议将“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扩展至所有将自身教育超越日常工作的人,他们有着活生生的文化,因为他们的文化能够努力去自我更新,自我扩展,自我提高;以及那些面对任何知识分支都不会无动于衷或烦恼生气的人,即使他显然无法学习所有的知识。

  在此时此地,它们有着巨大的价值。它们让我有可能重建与过去的联系,从遗忘中拯救我的过去,并强化自我认识。它们让我相信,我的头脑,尽管被必要的日常事务所纂取,却并没有停止思考。它们提高我和我的对话者的眼界。它们让我的灵魂得以喘息,虽短暂却使我不至于陷入麻木,事实上,使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并与众不同;总之,让我找到了自我。

  所以,文化是有用的,哪怕只局限于一些小事上,哪怕只是昙花一现。它能提高某个时刻的质量,建立与同伴稍纵即逝的情感交流,保持心灵的活跃和健康。然而,在自我引导和理解现状中,文化是毫无用处的。在禁止逻辑、艺术和诗歌的地方,逻辑、艺术和诗歌就无法帮助你理解这个地方点生存法则。(实习体会)

  信仰者的宇宙比我们的更广阔,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最重要的是更易于理解;在天堂或地球上的某处,人们赢得了公平和同情。悲伤,无论在他们身上,还是在他们周围,都是可以解释的,所以不会让他们归于绝望。

  生活的目标是对死亡最后的防御,这不仅适用于集中营的生活。

  七、成见

  他们倾述,可能甚至夸大事实,就像“吹嘘的士兵”,述说恐惧、勇气、诡计、伤口、失败和一些胜利;通过这些倾述,他们让自己与“其他人”不同,通过让自己属于某个团体,从而加强自己的身份,并感到提高了他们的威望。

  弗朗西斯卡(franccesca)告诉但丁:最大的悲哀/是在悲惨时/回忆幸福的时光。

  八、德国人的来信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八):【转】来自亚马逊的读者评论:一位老人的读后感

  到现在我已是一位老者,生命的时日无多,在读书选择时我会保持谨慎。

  这本书是普里莫•莱维的最后一部作品,它深入挖掘了遭受大屠杀影响的每一个人的罪与德。从意愿上服从的谋杀犯、有罪的旁观者到为前人犯下的罪行有负罪感的后世者,普里莫都尝试着探究他们的心理,鉴于普里莫的遭遇,从这些罪行的原因和做法上衡量他们所应担负的责任。

  这本书是为所有具有成熟理性的读者而写的,帮助他们理解无助、受害和无法补偿的失去是怎么发生的,其结果会如何。为了能更好的表达这一点,他有意避免自己在叙述中呈现任何感情。其冷漠的叙述正是要让读者在了解这一切后释放自己的情感于其中。因为心灵受到的震撼和被引发的共鸣,我不止一次停下来,为书中的人和故事流泪。

  由于我人生中所经历的失去、羞辱、无助和受害,让我不难理解莱维在书中的分析。这本书虽然不是写给所有人的,但是它传递出的声音会被所有人听到。引发大屠杀的原因同时还包含着形成人类苦难的其他原因,在其原因的分析上,莱维给出了很强的且令人信服的论点。在书中,莱维对道德责任进行了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反省,其中也潜藏着一个强烈的声音,喊出了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罪。每天我们对这样的罪保持沉默,任其在我们身边蔓延,这使我们成为了它们的同谋,并最终因为侵入了灵魂而成为了它们的玩物。当尚存的道德状态因为这样一些情况——美国人因为一些最愚蠢的事而诉诸法庭,而其他国家的一些人在深夜被从床上拉下来,并且在家人面前被射杀——变得越来越复杂时,我们不得不问:人类被诅咒成这样愚蠢的样子吗?

  很少人能读懂这本书探究的价值,因为对于在Facebook下成长起来的人群来说它太深刻、太复杂。现在,我终于看到了他看到的担忧,没人记得曾经的那些教训。

  原文链接:http://www.amazon.com/review/R1V728AJN877X4/ref=cm_cr_pr_cmt?ie=UTF8&ASIN=067972186X&linkCode=&nodeID=&tag=#wasThisHelpful

  感谢卓娅的翻译。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九):极权下的灵魂扭曲

  普里莫莱维在书中说,集中营复制了极权政体的等级结构。而世上所有极权政体都是相似的,发生在集中营里的灵魂扭曲,或许可以推演到所有极权政体,对那些依然生活在极权雾霾下的人们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莱维是化学家,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观察带有科学家的实验目光,本书具有强烈的思辨性质,很多观点都可以看作是化学课本上的公理、定律或者法则。在这里我直接引用和发散,以下文字算是我的学习心得。

  “在极权存在时期,统治者用三种武器来伪造记忆和否定现实,这三种武器是:重复宣传,对多元化信息树立壁垒,恐怖主义。在极权衰弱或灭亡之后,受害者人倾向于阻滞受伤的记忆,以免重新激起伤痛。而施暴者则把记忆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去回忆,以减轻罪恶感。事实让他们不安和紧张。有人故意说谎,冷静地编造事实,但多数人则拔锚、启航,暂时或永久地,远离真实的记忆,为自己编造一个方便的事实。事情过去得越久,这种自我欺骗的虚假记忆就越趋于完美。保持真伪之间界限的代价是沉重的,这需要一个人保持正派、真诚,并不断付出道德和智力上的努力。”

  极权是一场对抗记忆的战争。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为自己在海上的残酷经历编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并用信仰来支撑自己活下去。但那是对于个人来说,对于整个人类的罪恶记忆,任何编撰和粉饰都是一种新的罪恶。沉重的罪恶之于人类历史就像一块黑铁跌入流沙,当事者沉默不言,亲历者选择遗忘,逃避者杜撰记忆,修史者涂抹修饰,后来者不愿触碰,一切好像从来不曾发生一样,然后人类继续陷于流沙并越陷越深。但总有人选择勇敢地写下来,用黑暗照亮光明,用那份宝贵如黄金的真实,作为人类文明前行的垫脚石。后来者最应该做的,便是阅读那些文字,传承那些记忆。因为真实是历史唯一的信仰,黑暗是我们唯一的遗产。

  “压迫越残酷,被压迫者就会表现出越广泛的合作意愿,其中有着微妙的动机:恐惧;意识形态的诱惑;对胜利者的奴态模仿;渴望任何权力;懦弱;对利益的算计。权力往往不是按功绩和能力来分配,而是分配给那些愿意向他们的主子歌功颂德的人。在被压迫者中,一些人也在寻求权力,他们已被压迫者所污染,并不自觉地分立向他们看齐。压迫者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

  这有别于我们的一惯认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事实上却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模仿。奴隶们在长期的奴役生涯中,灵魂已经完全扭曲,他们的反抗,往往不是为了改变奴役制,而是为了当上奴隶主。即便他们在反抗中高喊着自由的旗号,其灵魂深处的扭曲也会最终让革命果实面目全非。中国两千年来的王朝更替不都是如此?结束帝制的共和国不依然如此?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我从视频中看到学生和解放军口中喊的是同样的革命口号,唱的是同样的革命歌曲。即便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排着队去庆丰包子铺吃一顿主席套餐。

  “极权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扩展和延伸其非人的罪恶,同样腐蚀受害者和对手。集中营里的关系网络不简单,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迫害者和受害者两个阵营。敌人在四面八方,也在内部,我们迷失了限度,有无数条混乱的战线,成千上万个自我封闭的单体生物。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是一场不间断的战争。怎么才能在集中营里活下来?第一考虑我,第二考虑我,第三考虑我,然后什么也不想,然后再考虑我,然后才是其他人。最优秀的人都死了,最糟的人却活下来了,也就是说,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人,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

  极权是一套磨灭人性的机器。人民这个词汇从创造出来那天起,就是一场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文革十年里,大海掀起了滔天巨浪。一个人的父母、妻子、丈夫、孩子、学生全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而他若想活下去,就只能考虑自己,然后去踊跃告发身边所有人。那些最优秀的科学文艺工作者都死了,那些最糟糕的无知无畏者却活了下来。奴役并不会让奴隶们变得团结友爱,相反,只会让奴隶们变得分散、孤独、自私、麻木、暴力和无耻,这就是奴役对人格的腐蚀。这种腐蚀会让奴隶们越来越像奴隶,并让奴隶主觉得这些人只配被奴役,甚至也让奴隶们觉得我就应该被奴役,甚嚣尘上的素质论便是如此。巨浪平息,大海还在,人格腐蚀深入一代又一代人的骨髓和血液里,极权雾霾下的我们无从察觉,自以为健全健康地生活着,外人一句话却能瞬间揭露我们内心的奴态:“奇怪,他们不是去抗议,而是戴上口罩,选择闭嘴。”

  “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类施加暴力之处,也可以对语言施加摧残。集中营里有一套肮脏的黑话,与歌德和席勒诗歌里那些美丽的德语有天壤之别。在阻碍沟通的国家和时代中,其他所有的自由都随之凋谢了,由于缺乏沟通的活力,人们之间的讨论枯萎了,对他人观点的忽视变得猖獗,强加给他人的观点却获得成功。缺乏营养的大脑遭受着独特的饥饿。如果你找不到一个与你语言相同的同伴,那么你的舌头会在几天内干涸,而你的思想也会随之枯萎。接受言语的丧失,意味着彻底冷漠的来临。”

  极权是一项摧毁文化的运动。不说远的,前一阵朝鲜处决张成泽,有一张骇人听闻的大字报,各种词汇无所不用其极,“狗不如的人间渣滓”,“天下头号千古逆贼”等等。我们有一套相似的阶级斗争话语,至今仍被人用来在微博上互骂。胡适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而我认为,我们表达的意见也许重要,但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更重要。喊着同样的革命口号来对抗政府,学生运动注定失败;说着同一套官话来反腐,反腐不会成功;用同样的文字暴力来谋求自由民主,自由民主不会到来。因为用同一套话语体系对话的人,不可能属于两个世界。在我看来,文字暴力属于文革余孽的一种,文风不清,则文革未完。在这个国度,施暴者和受害者的灵魂都已扭曲,人性和文化都饱受摧残。当下艺术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让人们看到自己和别人灵魂的扭曲,塑造一些人性丰满的人物,恢复汉语的活力和美。而另一方面,我们有一道高墙对语言实施了圈养,高墙上还有一根转发五百的高压线对试图攀爬的语言进行镇压,然后文学诗歌凋谢了,大部分交流和讨论也都凋谢了,人们逐渐陷入沉默,民智正在这样的沉默中退向愚昧。

  上述种种灵魂上的扭曲,是专属于某些民族,还是符合人性在极权体制下发生变异的普遍规律?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历史上种种战争与罪恶,又会让人得出“人之初,性本恶”的结论。人之初,到底是善是恶?我认为人性最初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也就是说与道德无关。体制乃土壤,人性若流水。流水不可预判善恶,因为它的淤积或流淌、清澈或浑浊是由土壤决定的。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运到中国的长江河道里,它依然向东流不向西流,运到黄河河道里,它依然会变得浑浊甚至断流。反之亦然。我们总在追问民族的劣根性,追问黄河水为什么这么浑,其实都是伪命题,天下流水是一样的,就看你生在高山、草原、森林还是沙漠。

  在一片贫瘠的沙漠里,花花草草们再努力也不可能长成广阔草原和茂密森林,最多就是一片胡杨林和一个月牙泉。胡杨林里都是逆时代而生长的俊杰,月牙泉里都是和尚和文人。只有少数人可以守住内心的一片红叶和一汪碧泉,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苍白的沙粒。沙粒何苦站在道德沙丘上嘲笑沙粒,风一吹,彼此就互换了位置。但也请沙粒们不要妄自菲薄,极权下的奴性是世界性的,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其他民族能够摆脱奴性,我们也可以。也许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因为我们接受奴役的时间更长,并且还没完。但是没关系,只要更多的人开始清理自身的奴性,不随随便便飘到空中去,极权雾霾总有消散的一天。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读后感(十):摘要与记录

  《导读》

  “莱维让我们看到的是极权统治下几乎所有人的集体灵魂崩溃,集中营成为这种地狱式通知的最极端的缩影。(12)”-来自前言(人不成其为人,彻底动物化了,“不再受文明社会的伦理约束”)

  《序言》

  “无论如何,即使我们不能假设大多数德国人轻松愉快地接受了大屠杀,但可以肯定的是,隐瞒集中营的事实代表了德国人民的又一项重大集体犯罪,并极为显然地证明了希特勒式的恐怖已经使德国人民归于懦弱。(006)”

  “在非人的条件下,囚犯们的观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对生活环境构建一个笼统的印象。......总之,囚犯感到被一种巨大的暴力和威胁系所淹没,而自身却无法对其作出表达或刻画,因为迫于每时每刻的威胁,他的眼睛总是固定在最基本的生产需要上。(009)”

  第一章 罪之记忆

  “过于频繁地唤醒一份记忆,并像故事似的讲述它,这份记忆就会渐渐变成一种结晶般的、完美的、添枝加叶的、在经验中千锤百炼的老生常谈。(003)”【自我谎言的无意识化,意识到这点,才能有资格追寻真实的记忆。】 “习惯当众说谎到最后自欺欺人”

  几乎所有的纳粹军人都以相同的理由来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人们一直教育我们绝对服从、等级观念和民族主义的思想;我们被灌输了种种口号,被仪式和游行冲昏头脑;人们告诉我们,唯一的正义是我们人民的进步,唯一的事实是领袖的指示。你们(还能)希望我们做什么?(9)”

  “一个现代极权主义国家对其个人所实施的压力是可怕的。它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武器:直接宣传或把宣传伪饰成教育、指示和流行文化,对多元文化信息树立壁垒,以及恐怖。(010)”【宣传、闭守与恐怖】

  “故声明:本书笔墨重于思辨,而非记忆;流连于事实状态,而非编年史般的追溯记叙。(017)”

  第二章 灰色地带

  “对于集中营管理者来说,新来的囚犯被视为敌人,不管他身上带有什么样的标签,必须马上打倒以免成为组织抵抗的榜样和源头。(023)” “无疑,在集中营里存在着退化,引导人们归于原始行为。(024)”【受侮辱者往往会通过侮辱新来人员来发泄自身所受侮辱下的受伤心灵,在自我安慰中,完成侮辱者与被侮辱者的轮换往复,一如中国传统家庭的婆媳】

  “集中营(甚至苏联的集中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优秀的‘实验室’:兼职囚犯(他们既是囚犯,又兼任集中营职务)的混杂阶级组成了集中营的骨干,同时也构成最令人不安的因素。它是灰色地带,简单定义为‘与主/客两个阵营都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一个地带’。晦涩地带拥有极为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内容,让我们难以对它做出正/邪的判断。(027)”【犯人为了获得优于他人的生存几率,勾结纳粹,出卖同伙,以此获取特权,获得生存几率】

  “压迫月残酷,被压迫者就会表现出越广泛的合作意愿。(028)”【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反抗只会存在于压迫不够强烈者身上。】

  此部分主要讲述了“特遣队”(焚化炉看守者和运尸人,由犹太人组成,属于特权阶层,却只能有几个月的特权,便会被纳粹杀死);一个犹太隔离区主席兰科斯基(追求独裁)的故事;

  第三章 羞耻

  “我活着,代价也许是另一个人的死去;我活着,是取代了另一个人的位置;我活着,便篡夺了另一个人的生存,换言之,杀死了另一个人。(81)” “那些最糟的人幸存下来: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着星飞一定之规,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规律。(82)”【为什么是我活下来?是不是因为我是个恶人?活下来的人具有一种道德罪恶感。】

  【这一部分主要探讨的是作为幸存者的羞耻感,勇敢正义的人都已经在集中营中被杀死,只有糟糕的人才能幸存下来,那么,作为幸存下来的人,“我”是不是本身就是个糟糕的人,我是通过什么方式活下来的?这种思考带来的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自我道德罪恶感。】

  第四章 交流

  “在德国集中营群岛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分支语言,一种术语,“集中营黑话”,其中每个集中营又继续形成特有的黑话系统,而这种语言与普鲁士军营里的老式德语和党卫军的新式德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不令人意外的是,这些黑话与苏联劳改营里的黑话相互对应。(103)”【土匪黑话系统亦是如此】

  【此章探讨的是交流与理解,在集中营里,纳粹或者特权者压根不管“犯人”是否明白自己的语言,他们只是咆哮,一如对牛马一样,在殴打中,暴力成为交流的一种方式。此外,即使是讲德语,集中营里面的德语是原始粗俗另类的。】

  第五章 无用的暴力

  “一则告示并没有任何成本:这种体制性的忽略(押运犹太人的专列——名义上不提供任何物品)成为一种毫无意义的暴力,蓄意制造痛苦本身就是它的目的。(120)” “在这个过程中,人被一步步转变成禽畜。(在旅程中,物质的极度贫乏、排泄的困难)”

  在集中营里,所有人都要不时接受裸体检查,“任何缺少这些遮羞物的人不再把自己视为人类,而仿佛是一只蠕虫——裸体、缓慢、卑鄙地爬行在地面上。他自知随时都会被整个体制压得粉碎。(125)”

  “工作有时也能成为一种保护......它能帮助人们不去担心那些更严重却更遥远的威胁。(135)”

  “无用的暴力是希特勒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并不仅存于集中营内。(139)”【无用的暴力,即没有特别目的的暴力使用,纯粹是为了折磨和让他人痛苦】 “在死亡之前,必须先损害受害者的人格,从而减少凶手的负罪感。这种解释并不违背逻辑,而是它对苍天的呐喊——这是无用的暴力唯一的有用之处。(140)”

  【在运往集中营的旅途中不提供食物、饮水,甚至便桶;在进入集中营时,全体人员都要裸体,并被剃光头发和其他毛发;在集中营里,既要接受裸体检查的耻辱,物资耻辱(勺子的缺失),一天两次点名(此处描写像极了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整理床铺叠成方块,身上被刺青(号码)】

  第六章 知识分子在奥斯维辛

  “只是对我是有用的。并非每时每刻,有时可能通过隐秘的、不可预见的途径,但它的确对我是有用的,也许还救过我的命。(157)” “在当时当地,它们(知识)有着巨大的价值。它们让我有可能重建与过去的联系,从遗忘中拯救我的过去,并强化自我认识.....它们让我的灵魂得以喘息,虽短暂却使我不至于陷入麻木,事实上,使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并与众不同:总之,让我找到了自我。(158)”【知识的拯救意义,“我思故我在”,知识带给人不同视角的思考,从而丰富了贫乏的生活。】

  “这些‘活死人(walking dead)’之前可能有信仰,也可能受过教育,但他们不再问自己任何问题,而且向他们提出任何问题都是毫无意义而残忍的。(169)”

  【此章大部分内容都是立足埃默里(一位集中营幸存者,一位作家)的观点展开的(对抗性),主要探讨了知识与集中营里的原始生存本能。】

  第七章 成见

  “那些经历过囚禁生活的人(而且,更普遍的,所有经历过严酷生活的人)分成了阵营分明的两种人,鲜有交集——沉默者和倾述者。(172)”

  “压迫,如果达到一定的严酷程度,既能破坏人的体力,也能损害人的精神力量。愤怒和民怨是所有真正革命的驱动力量。而要激起愤怒和民怨,压迫必须是具体存在的,但它一定出于较弱的残酷成都,或者被无效地实施。(185)”【极权统治的崩溃即源于压迫力量的衰弱】 “能代表集中营大多数人情况的、典型的囚犯,是在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下:饥饿、虚弱、浑身酸痛,并因此普遍情绪低落。他是一个被摧残的人。......所有的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革命,以及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微不足道的革命,都是由那些非常了解压迫却并非切身之痛的人所领导。”【极有洞见力的分析,身体和精神的活泼健康是革命的推动力】

  【此章用来回答“你们为什么不逃跑?”,“你们为什么不反抗?”以及“你们为什么不事先逃跑?”。回答很简单: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第八章 德国人的来信

  作者的《活在奥斯维辛》要在德国被翻译出版,他才感觉到此书是他写给德国人的,是他的武器。

  “我重申:当时几乎所有德国人的真正罪行,集体性的、普遍的犯罪是缺乏说出真相的勇气。(2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