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18 20: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精选10篇

  《地球法则》是一本由斯图尔特.布兰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3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一):地球的法则 读后感

  这是一本较为专业却也算通俗易懂的生态学书。我一直认为通俗易懂是外文书的一大优点,亦算是外国学者的一大优点,实用至上。学术目的不是在于深奥,而是在于有用,能够解决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关乎于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还是宇宙终极哲学,亦不管是发生于过去、当下还是可能出现未来的某一时点。

  虽说是生态学的专业书籍,里面涵盖了温室效应、核电利用、基因工程、生态科学等等的内容积极的为应对气候变暖和生态改善献计献策,并对现在已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针砭,俨然使我一个旁观者也了知一二。

  退而思之,却发现世间之事大多相同,可能方法技术相去甚远,而最终的核心都会回到人的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最好能够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开放系统,开放的接受来自各方的观点思想。不要轻易站队,将自己纳入某一阵营。接受的越多,观察的越深入,则越接近事情真相,接受的越多,便越有可能独立,不轻易被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操纵。无论怎样,不断的纠错,并不可耻尊重真相,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要做到开放系统,首先要听听和你持不同意见的人说什么,抛开成见的去理解。达尔文在听到不同意见时会赶紧用笔记下来,害怕忘记,反复论证,才得出结论。当你相信自己坚守的绝对正确时,那么你就离死不远了。KEEP HUNGRY ,KEEP FOOLISH !

  对于一个组织或一场运动而言,做正确的事比坚持做一件事更为重要。而要找到什么才是对的就需要有辩论,并且尽可能的公开,因为随着时势的变化,什么东西才是对的也会跟着变化。

  不应将时间花在解决假想的问题上,而是集团体之力去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最急切的问题,快速有效地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可能有一件事是百分之百的好结果关键在于及时差错纠正,如果在前期有可靠调查证明会存在的隐患,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应对危机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透明度。

  若想真正的成为有一个在专业范围内有贡献的人,必须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持续不断的学习前沿知识。二、强大的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执行力。此二者缺一不可,缺前者走必不长久,缺后者必无路可走。

  城市化观点:

  1、任何一个国家,你都可以从它最大的城市看出其特征,通过检视其最大城市的发展,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

  2、城市之所以保持活力存在于世上,是因为城市是变化得最快的组织。尽管城市在物理上会经历那么多的变化,但城市的某些深层次的东西还是恒久不变的。正是由于地理经济文化上的一些因素的组合,使得一座城市,哪怕是被战争或大火所摧毁,城市还是会被重建起来,并保持其原有的身份认同。

  UM:也就是说容易改变的是物理形态上的东西,而真正难以改变撼动的是因为历史文化潜移默化一代代的人们施加影响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

  在这突然想到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历史、文化、民族背景所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国家。总有人会将中国今天不如美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历史包袱落后封建王朝死死的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成千上百年,使中国人民多了几分奴性,多了几分落后,多了几分下贱。历史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就像富爹还是穷爹,是随机选的,无所谓好坏。有个富爸还可能妈多,有个穷爸也许自己会变得强大。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好坏。所以不如接受历史所带给我们的一切。有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不要光想着埋怨老祖宗。

  3、没有边界就没有进步。

  在本书中还有一个观点使我受益,一个叫Robert.Neuwirth的作家为了写一本名叫《Shadow Cities:A Billion Squatters,a New Urban World》书跑到印度、肯尼亚、巴西多个国家城市的贫民窟中生活观察发现:贫民们并不像那些担忧他们生活的人一样介意自己住所的简陋和不安全,相反他们担忧的是不能有稳定的住所继续自己奋斗的小日子

  也就是说在你眼中,别人种种的不幸福其实未必是真的。你永远无法用自己的看法来评判哪些是对他人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你所能做的仅仅是尽自己所能最大程度上尊重他人选择权利

  我特别佩服这个作家为了写一本书而实地去观察的精神,要学习!要实践!要奋斗不息!要去做!

  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二):如果早4年了解,我会选择读生物工程

  本书讲了21世纪地球工程最有前景的几个发展方向:城市化,核能和基因工程。他们也必将成为科学发展的焦点。在开篇的时候作者铺陈渲染了控制地球变暖的紧迫和重要性。之后详细讲述了3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作者对这3个方向的支持态度可谓颠覆了一般环保组织的宣传内容,秒杀了他们的愚昧作为。我也的确觉得不懂(或者不尊重)科学的人宣传环保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绿色力量会引导公众产生适得其反效果,把很多重要的值得研究的课题扼杀在摇篮里。想起年初看到的一句话,不光要想扼住命运的咽喉,还要先扼住二逼的咽喉,否则二逼就会在你扼住命运的咽喉之前扼住你的咽喉。我在几年前出于对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组织的好奇,成为了他们的线上志愿者,之后就总会收到各种邮件开始对他们做的事情有了认知。先不提他们的观点科学不科学,就从一惯找茬惹事儿工作方式来说,就让我喜欢不起来。而且每次只限于揭露曝光和抵制,提不出解决方案,一副找茬儿是我的事儿,解决是你的事儿的姿态,就会让人从心理上不容易接受。我仿佛记得组织里也是有实验室的,如果多一些工程师,少一些感性浪漫主义情怀世界会变得多么的不一样。

  印象很深的作者在某一篇的开章写了一段话说环保人士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颜色,他们是自共产主义之后唯一一个能拥有自己颜色的组织。我希望他们的命运最好不要“惊人相似”。反思自己做的NGO的事情,还差得远呢。

  对于这3个方面的东西,真可谓了解的越多越不害怕。而且任何一门科学技术在它被开发出来的时候都是中性的,就看人自己怎么利用。真心希望这个世界多些工程师的思维: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被改造的,工程师眼里只有一个一个的问题,脑子里想的是一个一个的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再想解决方案。别自己先各种怀疑,设计千百种失败的可能,自己消减了锐气,都不敢去尝试。我喜欢工程师的性格耐心、敏锐、勇敢大气包容

  读这本书越发觉得个人和这个世界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不会只擅长一个方面,因为很多哲理和方法都是相通的。我在书中除了科学还读到了政治、管理和哲学。比如:开放的态度、批判性思维、经济学思维的运用等等。也许,它们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

  在未来几十年里特别有前景的专业是:都市生态学、核反应、转基因、合成生物学、有机农业。如果早4年了解这些,我想我会选择读生物工程。

  这是我近半年来读得最慢的一本书,有自己偷懒的原因,有科技书不如人文容易读的原因,还有这本书让我陷入了自责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重新构想。曾经的很多做为是多么的轻浮,本应在大学里对科学有很多的认识找到与自己兴趣的结合点,多去尝试和探索。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读了4年我依然对自己的专业和大类说不出个系统的所以然来。做NGO 2年半遇到瓶颈,发现到底是自己的相关知识能力不够,无法带着项目迈向新的台阶。开始越发认同了“掌握科技和知识之后在改变世界的重量级上不一样”的理念。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过一段”浪费时光”才会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自己更重要的。很庆幸,我总是先摔一下再马上被老天拉一下的人。高考让我懂得了踏实和活得真实,我爱的北京上海最后谁也没爱我。最后去了大工也不是特别惨吧,如果不是985的大学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大学4年混了2年半,如果最后不是奇迹般的占了最后一个保研名额,我想这辈子都不会再有机会做科研了吧。进了社会怕是会丢了勇气,就会那样继续活下去。这段世界,我开始重新找回被丢掉内心的那股劲儿,是那些美好的却被浮躁的社会遗弃的品质

  正如书里正文的开篇“我们就是上帝,我们必须做好这个角色”,送给自己研究生开学的一句话:要为自己负责。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三):错漏频出的翻译毁掉的不只是阅读快感

  严肃,或者自认为严肃的讨论问题时,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是屁股决定脑袋。有兴趣争论核电和转基因技术的人,只会分成两拨——支持的或是反对的。如本书所述,“知道得最多的人则是最没有恐惧感的。”但是个人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在争论时一定要显得自己手握证据

  在这两个争论当中,认为自己知道真相的反对者肯定比深入了解、检索过证据的支持者要多,而且多很多。但话说回来,支持者里占坑摆立场的人也不少。

  而讨论科学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必须要基于真实的证据用严谨逻辑来讨论问题。

  从福岛核事件激发的一连串反应(诸如抢盐、吃碘片),到最近的黄金大米事件,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核电、转基因支持者声音不够大,说得好听点是不占优势,说得难听点就是败得一塌糊涂。这是全世界的问题,但在中国更严重,毕竟中国人是吓大的并且依旧被恐吓着。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地球的法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书籍。它逻辑清晰,有心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取许多证据,以及获取证据的入口。它的观点并非新颖,而是科学界的主流。这样一本书,能够作为争取中间人士的利器。

  但问题是,这中译版是想毁了这本书吧?

  我是学生物的,此书当中有关城市、核电的章节就不说了。只说其中的生物部分。摘抄两处翻译错误

  “此外,有证据表明,细菌群体内部一直在进行DNA交换,甚至于会和原核生物(更高级的生物)进行DNA的交换。”——P133

  “我们来看看猕猴桃的案例吧。它是中国醋栗用传统方法杂交而成的新品种,经过新西兰人的大力推销,现在风靡全球。”——P136

  前一处的错误出在括号那,中学生物老师告诉我们,细菌就是原核生物,换句话说,这句话的逻辑是在告诉我们“1>1”,这显然是错的。翻译者要不就是把“Eukaryotes(真核生物)”和“Prokaryotes(原核生物)”给搞混了,要不就是自己乱加了个注释。中学生物老师死得早。

  第二处的问题出在“中国醋栗”上。这个词的原文显然是“Chinese gooseberry”。“Chinese gooseberry”这两个英文单词能对应中文中的两个东西,一个是猕猴桃科的猕猴桃,一个是茄科酸浆属(Physalis sp.)的灯笼果,或者叫菇娘。在这里显然说的是猕猴桃。而中文里的醋栗指的是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的醋栗属(Ribesa sp.)。奇葩的是,醋栗属的鹅莓(R. uva-crispa)也有个“灯笼果”的俗名,而真正叫灯笼果的那玩意儿也有人叫它醋栗。英文物种名翻中文物种名坑特别多,词汇的真正指向和它的字面含义很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的,再加上俗名什么的更是坑爹。这可以当做翻译错误的理由。但这个错误还是很低级。

  这样的错误,如果真要找的话还能找出不少来。而这样的低级错误,会让中间人士认为这本书欠缺严谨性。《地球的法则》不是学术论述,其中的案例以及涉及的研究多只言及结论,讲得并不详细且并未标注详细来源。这本来不是问题,但频出的低级翻译错误却让这一切看起来如此语焉不详,说得恶毒一点就是——与核电、转基因技术的反对者编造的谎言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请原谅我的毒舌。

  但在这场可能输掉的战争当中,行事务必要小心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四):城市聚集猿人,猿人聚集基因

  书中提到了一个反常识的观点,即城市才是人类最经济、最有效率的聚集方式。

  我(们)一直认为,城市是地球的"毒瘤",是在地球表面上开垦出来的水泥森林,城市失去了自然生态,只能靠“吸取”周边自然和农村的给养,维持一个数十万或数百万的猿人居住于此,每天输入几十万吨能源,排除几十万吨垃圾,造成数百万单位的熵。因此很多淳朴的自然主义者很隐晦地表达“我们人类要回到大自然中”,推崇绿色的与大自然共存的方式。

  本书却反对这一观点。

  on this planet,50%的猿人居住在占地球表脸2.8%城市里。城市用它的金钱、自由、资源、娱乐、知识、以及远远多于农村的异性 sex attraction,吸引了青少年们进去城市中。这是事实。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有未来,这是一个对老年人很不公平的事实。

  城市创造了90%的创造力和新事物——这是猿人社会的最大价值所在。更快的交通工具、资源组合又重新分配的人类魔法“金融”、24小时从不间断的电力能源,教育与协作,汇聚最聪明头脑的科研机构,制造行业等,这些都是需要“猿人聚集数量达到质变”才能产生的,比如1万人,甚至10万人。只有城市能提供如此数量猿人。

  书中第二个观点更有趣。

  人类的基因组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着地球的生命历史。

  人类基因组中,有9.8万种病毒,另外15万种物种的进化碎片。这些碎片是如何被人类DNA所吸收的?也许是病毒。

  不要认为我们和老鼠的差别很大。我们都是有四种最基本的密码子所孵化。密码子的碱基对所生成的氨基酸,是所有生物共有的最大相同之处。以至于科学家说,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来回“流窜”。从昆虫体内,进入老鼠体内,进入鸟类体内,进入人类的基因组中。

  有个大胆猜测是,动物体内的线粒体,植物体内的叶绿体,都是由另外的物种所寄生而来。

  微生物和病毒(事实上这个翻译不太好,我宁愿称其为携带基因的最小单元),从数量和种类上是this planet 的多数族裔。

  书中说了两个数据:

  1、地球上80%的重量是微生物。我们一小时吸入1万个细菌,10万个病毒。(其实我对此半信半疑)

  2、人体内细胞的10%是人类自有的,其他90%都是第三方微生物。我们体内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我对此也半信半疑)

  最后,作为一个IT从业者,我想起书中一句话:当地球上的60亿人都连接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地球的法则》读后感(五):发现真正的问题并真正地解决问题

  如今关于新一代iPhone或是iPad的新闻肯定是热门新闻,但有关气候变化的问题则很难得到公众的持续关注。这就像龙应台曾做过的比喻,一群人在坐巴士,只顾着找个好位置坐,却少有人探出头,看看这辆巴士究竟驶向何方。而现在这辆巴士已经越来越热,偶尔还会强烈颠簸一下。目前来看,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也许我们在这辆巴士中的位置还非常边缘,但若想开始真正有益的行动,我们需要先真正了解现在所遇到的问题。

  《地球的法则》也许就是这样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是不为很多中国人熟知的,但他却有一个有趣的联结为多数人所知。去年乔布斯的离世也掀起了一股乔布斯热,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公开演讲的最后提到了自己的人生格言“Stay foolish, stay hungry.”,这句话来自乔布斯年轻时代喜爱的一本杂志“地球索引”。而这本杂志正是本书作者创办的,此话可能也正出自于他。从英文我们其实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两者的联系,“地球索引”是Whole Earth Catalog, 而“地球的法则”是Whole Earth Discipline. 读完本书,也让我相信布兰德是一个践行stay foolish, stay hungry的人。

  当然,布兰德和乔布斯的桥段绝对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重点在于,这本书是一本针对环境问题讨论解决方法的书,或者可以更直接一些,布兰德通过他的工作,包括亲身投入多年的环保工作,对科技前沿的掌握,给出了他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法。面对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给出答案是需要勇气的。但我想布兰德是基于这样的前提,面对一个攸关生死的问题,如果现在没有答案,也就是提前宣布失败了。所以布兰德在第一章的首页上写道:“我们就是上帝,我们必须做好这个角色。”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乐观、信心与意志。虽然我并不喜欢他这句话,因为我觉得不相信上帝的人最好少用上帝这个词语。不过言归正传,本书可不是一本关于信念的书,它是一本关于现实、证据、科学、理性的环保领域的著作。

  全书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四个存在争议的环保议题展开:城市化、核电、转基因和地球工程,而以气候变暖为这些问题的基础或是出发点。在开篇的第一章令我印象深刻地有两个概念,其一是“正反馈”,作为一种反馈回路,系统对干扰的反应是加剧干扰。例如北极冰川消融就属于正反馈:冰川可以反射85%的太阳光,黑暗的海洋则更多吸收太阳光,只反射5%。剩下的冰川越少,北极所吸收的太阳光就越多,从而加速冰川的融化。其二是“盖娅假说”,我以前就听说过盖娅假说,很意外布兰德是该假说的支持者。我虽然现在还对该假说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不过事情似乎在慢慢朝着盖娅假说的方向发展,特别随着人类影响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我们早已不能将环境单单视做不变的条件。同时盖娅假说无疑是一种支持环保的理论,它让我们可以更系统地考虑问题,不再将人置于环境之上。

  布兰德认为应对气候危机,有三种常用的方法:缓解、适应以及改良。反观目前的环保理念与行动,多数以缓解为主。例如关灯一小时,就是希望我们通过这一行动节能减排,并树立这种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但布兰德却用事实来警告我们:气候变化已经无法阻止,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阻止更为严重的气候变化。北极冰川正在融化并将继续融化下去,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无法阻止这一点。也就是说,现实来讲,我们能做的只是延长其融化的时间,或者更现实来讲,来研究如何适应融化中的北冰洋。布兰德的思路非常务实,环保不能单纯在意识形态上纠结,更要解决现实的问题,否则于事无补。本书讨论的四个议题也正是基于这三种方法:缓解、适应以及改良。

  虽然我个人也是身处城市化进程中,但对于城市化的理解经过布兰德的冲击,的确发生了改变。譬如在论述城市化议题中,布兰德指出,也许迄今为止,曼哈顿是最绿的人类居住地之一。想想看,拥有最高的人口密度,也就意味这些人占用了最少的土地,让空出来的土地可以回归自然。城市的资源利用率也高于乡村,人口在不断增长,如果不辅以城市化,将对地球生态构成巨大的压力。也许,乡村是很多城市人的梦想居住地,但从整个地球来考虑,城市化真算得上是一次超大规模的环保行动了。剩下的,就是解决城市化中的问题,让城市变得更绿了。

  在论及核电与转基因中,布兰德提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规律:了解最多的人往往是害怕最少的人。面对核电,忧虑最少的群体是科学家群体;面对转基因,科学家群体则更是拥抱了。对于核电,我个人曾经摇摆过,一开始支持,后来犹豫,到现在则是有保留地支持。布兰德也曾是一个积极反对核电的人,但在经过多年的调查与研究之后,他现在改变了看法。书中关于切尔诺贝利的故事非常有趣,那地方今天的样子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关于核电,布兰德在TED中有过一场辩论,对手是反对核电支持风电的斯坦福教授。而我现在的观点是,从核电自身的性质来看核电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结合现实情况在今天核电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关于转基因,我从来都不排斥,甚至是欢迎。因为对于那些碱基对顺序的变化,我实在觉得没什么可怕。但后来一些环保组织揭露的转基因背后的商业垄断问题,倒是让我觉得需要提防。但从食品安全角度,科学来说,转基因没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目前也还是没问题。本书可以算是在这方面又科普了一下,而且内容很前沿。同时,布兰德也提出了一个对于技术的态度,他认为技术是中性的,因此环保组织应该拥抱技术,从而发挥技术的正面价值。

  对于地球工程,我开始觉得都是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而且有可能就像发明了带过滤嘴的香烟,本来可以减少吸入的毒素,但却让吸烟的人增加了。不过最近LHC对于希格斯粒子的证实却让我对于这种地球工程产生了一些信心,LHC的造价可是上百亿欧元,而且也不是全部欧洲人都支持。在某些时候,少部分人的决定可能更英明。对于全球的环保问题,可能更是少数国家,少数人更关心,但结果却是惠及全人类。也许确实需要有这样的地球工程在危难之际挽救地球。

  本书的第七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划分:浪漫主义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布兰德认为,浪漫主义者感受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浪漫主义者喜欢问题,科学家研究问题,而工程师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三种角色布兰德都经历过,而最后面临环境问题,他选择了做一名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对于这三种角色我个人都非常喜欢,但现在我相信布兰德,面对问题,我们急缺工程师。而布兰德将热爱科学和技术的蓝绿混合色的环保人士称为绿松石运动。

  最后说说作者布兰德给我的感觉,从TED演讲中他给人的感觉是很像美国牛仔,非常自信,表现欲很强。而读完本书,我觉得他的环保思想更多是以人类为中心出发的。譬如他一直强调的“我们就是上帝”,以及在最后一章首页引用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话:“人造卫星发射之后,再也没有自然了,只有艺术。”并且第八章还阐述了一个概念,认为存在人类的自然界其实更像园艺。包括他更倾向于人为参与的自然保护。我想这可能会引起很多崇尚自然的人的反感,而且很多环保人士的出发点也并非单方面保障人类的利益。有些人保护自然是为了人类,而有些人保护自然则就是为了自然。不过,布兰德的人类中心更多是从现实出发的,因为从现实来看,目前地球确实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布兰德认为人类应该接过这个接力棒,承担起地球的责任。

  再说点有趣的是,布兰德将本书献给约翰布鲁克曼,而最后又强烈推荐读者继续阅读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约翰布鲁克曼是第三种文化的代言人,他主要推动科学家参与人文议题,而凯文凯利则是极客文化的推动者,技术与人是他的主要研究领域,而斯图尔特布兰德恰恰是环保领域的主将。这三个人,正好构成了第三种文化的三驾马车。

  最最后也想提醒一下读者,阅读此书需要有意识地清空之前的观点,先包容再批判,最重要的是,敢于改变你的看法。布兰德的笔锋犀利,对一些他认为错误的观点针锋相对,甚至还点名批评,其实从书名中也能领教一二,这样很西部牛仔的风格也是一种真性情的体现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