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5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经典读后感10篇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一本由【英】伊恩·麦克尤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一):指南:麦克尤恩小说结构分析

  暗潮与礁石的结构理论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小说结构分析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思·麦克尤恩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独立故事构成。在麦克尤恩的打磨下,小说集如同一块黑色晶体,折射出日常生活表面下扭曲怪诞的暗面。 尽管风格阴暗极端,麦克尤恩身上却出现了纯文学作品悖反现象,在销售上能卖出好价钱,又丝毫不失掉自身的文学性。从某种程度来说,麦克尤恩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有相似之处,作品的保守性与先锋性讨巧地融为一体。诺兰的《记忆碎片》因叙事结构的创新而独树一帜。但这种创新仍然遵循好莱坞的电影逻辑。同样,麦克尤恩这八个故事的结构也是某个叙事模式的变体:

  1、一个别致的开头,往往以现在时态作为叙述起点 (《家庭制造》《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

  2、插入回忆部分,将叙述转移到过去,即故事的前因,铺叙 (《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夏日里的最后一天》《蝴蝶》《与橱中人的对话》)

  3、铺叙一路前进,由过去的某个点发展到现在时态(或者与开头对应的时间点)

  4、一个充满张力,“去社会化的”结尾,之后叙述戛然而止 (《立体几何》《化装》《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家庭制造》) 《

  家庭制造》可以视作这一叙事模式的典型。小说的开头事实上发生在结尾之后,这使小说呈现为环形结构。紧接着,“这是一个关于……童贞、交媾、乱伦和自渎的故事”,开始了回忆。“一天,在药斯伯里公园里”场景引入,叙事从过去开始,“我”对于性的探索经历展开。回忆部分与高潮部分不动声色地连接,叙述也由过去时态转入现在时态。结局是,“我”用童贞换来了“蚊叮般的快感”与成人仪式后的虚无。

  麦克尤恩叙述口吻冷静细腻阅读小说集如同在幽暗狭长的海道航行,最终被暗潮涌动下的礁石撞入深海。这暗涌下的礁石就是小说的灰色地带,打破伦常,深入人性内在冲突的地带,“去社会化的”(麦克尤恩语)叙事陷阱地带。

  这种叙述结构将“轻”与“重”两种理念讨喜地结合。“轻”是小说前部的概念平静、不动声色的语调,可以视作对日常生活的表面的复制。事实上,这种复制式的手法可以视作麦克尤恩的伪装,是一种状态目的在于捕获读者,在于最后一击;“重”是小说结尾的概念,伦常与变态之间的界限被划开,日常生活与伦常的灰色地带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麦克尤恩将硬币翻了个面,不动声色而出乎意料,读者一脚踏空掉进他的叙述陷阱。

  麦克尤恩作品的一个主题是“性”,但并非纯粹的“性”。在他的小说中,“性”的脸孔隐藏在婚姻青春、家庭、成长失落等意象背后,“性”因此变得模糊暧昧,较之日常生活,它呈现出一种流动的、阴晦的生态形态。人性的内在冲突、模糊不清的灰色心态就集中于此。小说的关于人性却无法解决人性问题,关于质问却无法给出回答的概念往往以此为布道者,就像暗涌下的礁石将我们撞入深海。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二):很黄很暴力

  刚看完有一段时间,虽说看到豆瓣儿上好多评论看起来很脏啊,不要被外表的小清新所迷惑,但是虽然内容却是有点黄暴,但是有种蜜汁吸引,你会不自觉的就已经翻到了下一章,这是最骚的。可能他揭露的一些东西,也正是人性最本质邪恶

  如果只是当小黄书看那没什么可讲的,但是要是以一种比较严肃态度去看,它里面的每一个畸形的故事,必有一个引人深思缘由。第一个故事结尾处给我的印象最深,可能这就是一对激情已退厌倦琐碎的小情侣的日常,他说出了好多人不敢去承认的东西。女主对爱的缺失,认为丈夫不能给她幸福的爱情,所以她渴求的生气,渴求到膨胀,但她却不能用最原始的,激进的方法去迫使她的丈夫满足她。只能在失落面前强颜欢笑。这样才是挽救她们爱情的唯一方法,而她最后的消失,他丈夫的无法忍耐,对于他丈夫来说,日记地位比她重要。还有一个和她妹妹乱伦的印象也比较深,尤其是后面情节扭转,她妹妹的配合。看到这里不禁感叹。

  每个故事很短,但是想表达的内容很饱满。而且都有一个点可以让人为之惊叹,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作品。不禁思考开始思考是非对错、人伦道德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三):没有爱情的爱情,没有仪式的仪式

  大热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不管如何狗血滥情总会有一瞬间悄然深入你的内心,牵扯出许多异样来。你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嗤之以鼻,但是你知道那种感觉一直在心里各个角落肆意蔓延,无法否认,无力阻止。

  麦克尤恩这本十七岁的处女作,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像混在春风里的花粉,使人鼻子阵阵发酸。像挺直的芦苇,不畏强风却脆弱到经不起轻轻一折,矛盾模糊纠结,也是青春和成长的边缘。希望与失望,暴力与柔弱温情冷漠,麦克尤恩故事的情绪游走在所有矛盾的临界点,妥协共生。

  《与橱中人对话》里被当做婴儿养了17年的男孩,为处理生理欲望躲进橱柜,一心想回到封闭而温暖的子宫,对广阔外界没有安全感也不感兴趣;而《立体几何》里男主人公却太过渴望自由摆脱婚姻以及世俗束缚,一心想沉浸在祖父给他打开的立体几何世界,在一片祥和气氛中将妻子杀害;《夏日的最后一天》,男孩渐渐发现了胖姑娘珍妮的可爱之处,并且相处愉快,却在夏天的最后一次游船中与她永别;《化装》中年龄小却早熟的亨利,懵懂地带上面具参加舞会却根本不懂成人之间的化游戏规则;《家庭制造》的男孩获得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性经验却是一个乱伦的过程天真到不忍直视。

  余华在给这本书作序时写道:这些短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而且是用神经情感去抚摸,然后发现自己的神经核情感上留下了永久的划痕。他的比喻不能更恰当,手轻轻划过刀刃的时候无知觉,直到翻过手指,看见第一层皮肤被划过一道痕迹,慢慢渗出血珠,这时才能感觉得到刺痛。读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就是这种感觉。麦克尤恩讲故事的时候,用尽可能温情天真的笔触麻痹读者的神经,以至于到最后情节突转,故事戛然而止,你还没能从纯真柔和想象中醒来,因此喃喃自语,结局不应该是这样啊,怎么到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于是我们明白了,最后的仪式,是用来默哀。默哀那些看似天真无邪童年被肢解成荒诞的碎片,所谓的青春也需要疼痛来无声地刷新存在感。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四):就让我活在世界美好的假象里

  虽然这本书我推荐到群里去大家一起读的,但我自己在翻开前也没有意识到它是这样一本书。就像一个妹子说,我本来以为这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小清新,结果一开头——“保存精美的阳具”,的确是够吓人的。

  并不能说外国作者的书就一定写得很好,当然也不能说这本书写得不好,问题的关键其实只在于我自己不喜欢

  说到对性的描写,有人说只有在国外才能出版,在国内就如何如何,但事实上国内也有很多作者作家对此并不像我们普通人,虽然个个自称老司机,但仍然羞于在文字里提起。

  至于作者对文字驾驭的功底和其短篇小说的叙事语言技巧,没有这方面研究就不予以评价了。

  隔壁帖里说“这本书里的孤独,那种阴郁的孤独气质,不是那种善良无害的孤独,这种孤独,是那种阴沟里的,见不得光的,脏兮兮的孤独。是咄咄逼人的,有进攻性的孤独,是那种守在你的身边,默默的注视着你,阴沉的监视着你,心中怀着仇恨,伺机就会咬你一口的孤独,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这本书脏不脏的,哥特不哥特,我不敢说。毕竟每一本都有属于它的读者。但的确对我来说,是携裹着阴冷气息的,让我接受无能的。在正式翻开这本书以前,kindle的“关于此电子书”是这样介绍的“或恐怖或暴怒,或残酷或变态,或荒唐或魔幻,同时却既温柔感伤;就像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疯魔而又伤感的青春期。”大概《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与橱中人的对话》《化装》我都体会到伤感和怜悯。但其他的,无论是消失的妻子还是过家家的妹妹,都请恕我不能体会——青春期,在我的理解里,大致也并不是阴暗的。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想起一连跟了五季的《犯罪心理》,那里面的犯罪心理小组专门破解连环杀人案,麦克尤恩故事中的那些“我”,也许是他们骨子里散发的那种气息,常常读着读着,就让我想起那些可怕面孔。他们很多人也都是天才,都是艺术家,他们精心策划杀人,没有同情心,拿人的生命如草芥,他们犯下的罪恶就是他们的杰作。他们高高在上自鸣得意。”

  并不赞同喜欢这本书就是类似变态杀人狂与他的信徒对话,我只是本能的不喜欢,它把青春期里的不解放大到阴暗来。那些温情脉脉的东西同样在我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不再迷信,但也并没有走到对立面去。就像个别人打着女权主义者的旗号,认为反过去压迫男性,回归母系社会就是恢复女权一样,也有不少人因为目前国内社会对性教育的避讳而大力鼓吹,就好像所有的孩子都会因此变成书中人。都不过是极端主义者罢了。当然避讳性教育的社会让我们走过青春期多了无数困惑,知道理真相麻烦了很多,但并不是因此我们都会变成或阴暗或可悲人物吧。

  并不是书写得不好,我只是更愿意活在世界很美好的假象里面,追《犯罪心理》《神探夏洛克》都只是源自于兴趣爱好而不是为了认知社会。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五):口胡

  这书看起来感觉很特别——明明都是些出格而另类的题材作者的口吻确实平淡得就像在写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平淡得我几乎搁置了一年才接着看完这几篇小说,其中蝴蝶看了遍……这种另类和平淡的反差是直观的感受,但去思考起来却又如坠五里云雾难以把握作者到底通过小说想传达些什么。初步的理解和感想先记于此。至于资料以后可能会再查吧(其实又是个不会填的坑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篇意外地并没其他篇目那样特别重口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篇看到最后我都惊呆了)(热评里有一个说是兽交简直危言耸听,讲的大致就是一对情侣随着生活的窘迫颓废女方进入工厂打工并渐渐快要完全消磨了个性成为one of the works了,有一天经历并亲眼看到了一只从前“偷听”"陪伴”他们性爱老鼠,“大彻大悟”离开了工厂。里面还有许多篇幅是关于男主抓鳗鱼的,可能是这么安排一个热爱自然的随性的男主作为试图“融入社会”女主的反面,然后说明现代的资本主义工厂对原本淳朴活泼的人性的扭曲和湮没,小说的开始和结尾都用到了“澄明”一词,不知道是不是与海德格尔有关系——大众的确应该是随着现代的大众传媒而产生的,今天的人即便自己没有思考也能口若悬河地说出媒体宣传车轱辘话,这时候的他就是大众——就是大众传媒的一个传声筒。老鼠之死为什么会给女主这么大触动,暂时还想不到十分有说服力的原因

  虽然说我看这书看的时候觉得很莫名其妙,但是有几篇大致的主题应该也能猜到吧,如《舞台上的柯尔克》,讲的是舞台上一对男女表演性爱的戏剧中竟然真的做了起来,导演(或是编剧?)严厉斥责并且解雇了他们。而就是这位导演,在戏剧的台词中还热烈地歌颂性爱并且发现之前一直称赞那对男女的动作到位,而一旦发现他们是真的在做爱而不是在为自己工作,那对演员神圣的“性爱”就被他冠以各种肮脏字眼来形容了。也许是讽刺现代的“一切的美都要经过利润证明”吧。

  最有感触的一篇就是《和厨中人的对话》,因为代入感太强。如今的我的确越发怀疑从前没有负担自己的未来和生活的日子,就像主人怀念妈妈的摇篮。——类似这样的角色还有《千与千寻》中的巨婴,不知道宫老爷子有没有受到麦克尤恩的启发。——不管怎么说都回不到小时候的吧。所以再痛苦还是要坚持走下去独立起来。再联想可以引申到“现代的生活越是便利,则生活在其中的人就越是孱弱”。

  还有《蝴蝶》这篇是讲一个似乎有些痴呆的主人公“我”猥亵幼女又把她沉入河中的故事。看的时候就觉得太阴暗了……但也像大一的时候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样似乎获得了一个新的视角,犯罪人的视角,其意义就在于——套用一个不太懂的概念就是由主流的“正常人”通往“他者”吧。《立体几何》、《家庭制造》和《夏天》因为是太久以前看的,都忘了就不提了。。。。。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六):肮脏的快感和晦涩的孤独

  更多的时候先入为主的主观思想主导了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看法,即便评价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尤其是这样。不排除是因为当下快餐阅读文化导致所有书籍疯狂扭曲的编辑营销自己,所有的书籍都在腰封或者是封底甚至是封面都用上赤裸的语言来表达这本书多么具有可读性。我不否认一本书确实可以在精神领域创造这样的价值,但即便我选择忽略这样的评价标签,它们还是不断充斥着我整个读书过程。

  首先是余华的代译叙,余华写叙本身就已经彰显其价值所在。(或者也有人会说不用他来彰显本书也有其固有价值)他说读过麦克尤恩会有后遗症,并且用大量篇幅介绍麦克尤恩的生平以及这本书作为他的处女作的可贵之处,期间不乏对于麦克尤恩后期作品的褒奖。期间描写这一本书提到的关键词有荒诞、锋利、情感、独特……名家所概括的这几点果然在书中均能深切感受。

  而后面的几篇读后感,包括毛尖、张悦然和一篇来自豆瓣brt的影评,都描绘了这本书的宏伟意义。其中张悦然尤甚,用大量的典型风格语言来突出其重要意义以及注明这会是一本反复阅读的书籍。在阅读完整本书带有疑虑查找豆瓣书评时同样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从作者作品层面上说,作者麦克尤恩曾一度投身于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后来对这一反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感到厌倦。结合本书创作日期也能够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离经怪诞风格。整本书分为八个故事,内容却大多离奇古怪,荒诞不经。它们所体现的主旨是人性自然欲求,即“性”。区别于弗洛伊德中对性心理的分析,麦克尤恩笔下的八个故事中的性更多的是在性欲作用下扭曲的表现。

  而就其语言风格,八个故事都是以一种平静的口吻来叙述,在这样的语言风格中,读者并不会有强烈的迫切渴求知晓结局的冲动,更多的代入感会让人去发现更深刻的层面。当所有的荒诞故事都到了结局,那些看似异端的行为就自然而然成为爱欲的最高表现形式。整本书毫不掩饰地提及性事以及性器官,并且行文中包括很多对于人物繁复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结合麦克尤恩细腻疏冷的文笔,除却能够直接表现作品中人物性格之外,还将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暴露出来。它所揭露和表达的恰是当下人们所回避的暴力、死亡、爱欲和善恶的问题。

  如果说一个作者能够在作品中直言不讳的探讨这些问题并且取得巨大成功,那么无疑对于这些问题的描写是切中要害的。当年在各种道德教条束缚之下这本书取得的震荡效果或者在现在削弱不少,也许给人一种情色未满、教义未及的尴尬感觉。当然,初读此书我如此。也可以说,现在的黑暗系小说描写更加深入人心,带有潮湿晦涩色彩的风格更能够让人欲罢不能,入迷于那血腥加荷尔蒙的气息。这种“人性阴暗面”、“道德禁忌区”和“题材敏感带”的书籍一直是人们所回避和封杀的,比起满街的小清新而言,这样的书籍会给人带来一种类似偷窥又得偿所愿高人一等的快感。如果再与书名以及封面进行参照,那么这样的心理冲突会类似于性爱窒息一般将快感再度升级。

  看到有人将这八个故事精炼成以下:杀妻,操妹,死姐,群P,溺童,返童,兽交以及异装。确实,在看到这样精确的描述之后会心一笑。小说的题材涉及乱伦、谋杀、残暴、自闭、暴露癖、异装癖、恋童癖,真是一部变态心理学大全。在未曾意识到小说的变态心理的时候,如果细想,竟然会对故事内容包括主人公产生一种类似于温柔的包容态度。放佛是看到自己身上曾经有过的未知的懵懂,近乎于一种纯真。

  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数年龄青少,心智未成熟,社会地位边缘化的群体,即便各体根本不可能会有心理上的交集,但他们所具有的一种黑暗的扭曲心理容易将一切事情变得理所应当,自然而然。通俗意义上的道德伦理在他们心理被搁置,或者说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另一套关于道德的理论。这样畸形无知、黑暗潮湿的孤独,在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中必不可少。同时给读者的效果,放佛是虫子蠕过溃烂的伤口一样。这样的孤独所带给人快感的同时,你渴望甩掉它,因为它咄咄逼人,因为它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心理的存在,就像是一双黑暗中的绿猫眼,它注视着你,让你警醒你曾经也有过类似于这样羞耻的情欲。就如同书中所出现的所有主人公,在我们青春期及其前后阶段的时候,我们身体中所萌发的性欲带来的强烈的渴盼,会经由各种途径得到发泄。有的人将其转换为暴力行为,有的人则是秘而不发默默撸。但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必须承认,在那样的阶段,我们曾经有过奸淫、偷窥、甚至是对亲属的一些淫秽想法。这些想法或者是直接出现在你的脑中,随着勃起和高潮反复出现,或者只是作为一种暗示,出现在你潮湿的梦境里面。无论怎样,人都无法否认。

  如果往偏了想,甚至借由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作出读者曾经某一阶段想做却不敢做未能做的事情,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复仇一般的快慰。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读者都随着小说的描写完满了这一过程。那么小说中的怪诞行为,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进而被读者怀着温情原谅了。所以,这也就是此类小说的高明之处。

  确实,和众多主流作家一样,麦克尤恩的写作轨迹也是如此。从最初发家的青少年奇异心理以及直白袒露的性间或透露着阴暗的忧伤,到后来的几本著作中表达出来的人文关怀和哲思探讨。这样的文学发展轨迹也不知道是否是普遍套路,但存在即是合理的。只不过如果先从之后的文学意味更浓的著作开始读起,再回到这一本应该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就个人而言,并不对这本书寄予太多的好评。即便之前花上长篇进行赘述本书的可取之处,或者不如说我在探究这本书如何巧妙地结合天时人和两个有利条件取得巨大成功。即便大多数人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直白坦露,略嫌肮脏的快感,但我始终觉得纯文学未必就必须描写晦涩幽暗地带,未必就应该是沉重的暗调的。这样的思维在早些时候可以认为是独特的跳出了思维定视框架的,而到现在不管是名家写作还是想要文章出彩一律采取这种文风,就略嫌滥俗,并且何不是一种新的思维定视?

  所以,也并不存在阅读这样的书就如同获得了更高意义上的精神洗礼。并非所有人在直视黑暗本真之后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抛开每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内容不谈,避开夸耀剧透的嫌疑,也想纵观其中得出普遍联系层面上的意义。在此并不是否认这样的写作手法和文章书籍,只是各表观点,人各有所好。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七):虽然怪咖,但是不乏是一个厉害的作者

  首先当然是说作者是个怪咖,描写人性真的刻骨到让人毛骨悚然,然后是说翻译,很流畅,感觉就是一个本地作家的风格,译文出版社的就是不一样。不过有些翻译也让我好奇原句是怎么说来着?例如,“敏娜呵那个敏娜”。我一度认为有些字是打错了,毕竟这本书的纸张粗糙了点,感觉像是盗版书。

  “立体几何”让我看到一个在社会上呆不下去只能靠着别人(也就是曾祖父)的故事活下来的男人还有一个啰嗦脑袋断筋的女人,然后就是像黑洞一样的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弑妻。

  “家庭制造“就是一个混合所有坏小子会干和想干的事的小男孩,还有他那懵懂又冲动的”小弟弟“。简单来说就是奸妹。哎,我比较厌恶伦理方面的事,这故事都快让我弃书,这是畅销书的节奏?!

  ”夏日里的最后一天“就是一个新来的受歧视的胖到出油的女人和一个只爱划船男子的故事。我曾一度以为他会奸杀这个他看不上眼的胖女人,因为作者是个重口味的人。但后来仅是溺水。实在是太清新了。

  ”舞台上的柯克尔“我只能说,这大概是作者在看表演的时候幻想里头的人会大胆而不是表演似的OOXX吧。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意义。

  quot;蝴蝶"嘛,应该就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孤独男人,猥亵一个小女孩并且杀死她的故事。看完大概可以想象到一个会猥亵女童的男人的精神世界。

  quot;与厨中人的对话"和”化装“,就是很明显的让我觉得”虽然怪咖,但是不乏是一个厉害的作者“。属于有精神病范畴的人物,在没有危害他人的情况下的生存状态。当然有夸张的形式,但是真的没有废话,行云流水(这也同翻译有关),人物思想很活跃,跃然纸上。相对于前面的重口味,我还是看这种类型的会舒服些。

  而书名的那篇”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只能说,因为这短篇的名字比较好,而不是里头写得最出彩的。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八):羞耻Play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不看内容的话,很容易就书名和封面给骗了。

  书评的标题写成“羞耻play”也算是对书中最短的一篇“舞台上的柯克尔”的合理表述。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刚看完王尔德的童话集《夜莺与玫瑰》,中途拿起勒南的《耶稣传》没能看下去,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画风陡变,第一篇故事“立体几何”可能只是让人觉得有点怪异,带有一定的奇幻色彩,一个数学家发现一个新理论,按照他的理论,可以把人从有变到无,男主角在一番研究过后,顺利地把妻子变没了。到第二篇“家庭制造”的时候,涉及到少年乱伦了,有点变态。第四篇“舞台上的柯克尔”讲一个导演找来一群姑娘小伙子拍群体的裸戏,结果有一对伙伴假戏真做,直接在舞台上“运动”了起来,让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有点荒诞的意思。第五篇“蝴蝶”,把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引导偏无人烟的地方,(未完待续……)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九):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已阅时间:2014-4-20

  原文梗概:本书由8个小故事组成-

  1:《立体几何》-第一个就是一对夫妻,男的就是总是整理关于祖父性爱的日记和数学文章,太太希望得到他的关爱, 但那个男就已经对这些事没有欲望,对妻子非常厌烦,最后他把那个女的从后面两个胳膊弄了一个圈,把她的腿放进去,然后又把她的头放进去,这个就成为一个维度模型=0的意思。

  2:《家庭制造》-男孩在青春期对很多事非常的渴望好奇,最后诱奸了6岁的妹妹,最后她妹妹也没有挣扎跟他说我知道你要干什么。

  3:《夏日里的最后一天》-一个男孩,父母在车祸中身亡,哥哥将家改造成公寓,直到遇见新房客珍妮。大家都看不起肥胖的珍妮,但她是个非常不错的女人,也照料没人管的女婴艾丽斯。谁知夏日的最后一天,船翻了,珍妮和艾丽斯却都淹死了。

  4: 《舞台上的柯克尔》-就是一个导演拍戏,一幕交媾戏,每个女的坐在一个男的身上,赤身裸体, 导演在拍戏之前就说让他们都预先准备好,如果谁再做出好不的举动就回家,结果最后有一对做上了。

  5:《蝴蝶》-一个男的他生活各个方面都是非常不如意。在搬入新的住宅后,所有的邻居都不愿意理他觉得看不起他,只有一个小姑娘愿意搭理他跟他说话,最后他很开心觉得离不开她,把她骗到山洞里推进到石头上,之后他把她放入河里淹死了。

  6:《与橱中人的对话》-父亲早逝,母亲精神也是很多的疯狂,对我非常关爱,后来母亲有了情人,把这个男孩遗弃,最后就写了他偷了一块毯子呈婴儿状躺在里面,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思是什么。

  7: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一对贫穷的小情侣,老觉得墙后面的声音,原来是一直老鼠,我们打死了老鼠。却发现它肚子里有小老鼠但全部胎死腹中。

  8:《化妆》-一个演员很不幸的人生,却把自己所有的奢望寄托在一个男孩子身上, 非常变态的思想,让男孩每天身穿不同的戏服来满足心中的愿望,不许他有自己的朋友和生活。

  读后感:感觉很深的这些故事,非常邪恶,但却真的很是有深意, 我承认我最后两个故事没有看懂,我觉得很深,我是明白了故事但没有没明白其中的意思,我想这些个故事可能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意思,每个人看过都是应该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觉得我比较喜欢第一个和第二个,内心的感觉真是很复杂。

  作者的写作功底真是强,好书坏书绝对是能看出来的,我想我一定会再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读后感(十):作家伊恩

  我对伊恩麦克尤恩一直有着纯属个人观点的观点,那就是他在我的心中,是处于和村上春树差不多的位置,写故事写得很好,但在思想上还不至于流传的那种。这样的说法是很刻薄的,或许应该换一种,他并不是我的菜。

  所以当我写作课的外教说他认为英国当代最好的作家是伊恩的时候,我小小地鄙视了一下他。因为不管怎么样,在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至少应该是多丽丝莱辛等人。诺贝尔奖比较符合我的胃口,这是很狂妄的说法,但它在我这里是事实。

  但现在的我不得不承认,关于“作家”这两个字的含义我还远远没有达到理解并评论的地步。就算在我小小的写作课课堂上,伊恩的写作境界就是我有生之年都渴望而不可及的。

  当然我指的是非母语写作能力,我所看的这本书也是英文原版。就是这样一直到阅读了原版之后,我才发现跨越译文的思想是很难获得的,而他虽然没有,但是在这几篇short story当中,仍旧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作家,在遣词造句、情节安排、和意象运用上的天赋。

  “I don't go out much now. It's two weeks since I've been out of this attic. I bought some tins of food last time, though I am never very hungry. Mostly i sit in the cupboard thinking about the old times in Staines, wishing it all again. When it rains at night it beats against the roof and i wake up. I think about that girl who lives in our house now, I can hear the wind and the traffic. I want to be one year old again. But it won't happen. I know it won't.”

  “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cupboardman ”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非常成功的例子,如果单纯从technical的角度去看,完全可以用作心理描写的蓝本。他的语言是简洁又准确的,这是从译文当中无法直接体会到的东西。我对于这篇小说也有着很强的情结,不是单单因为他的写作技巧,而是突然“轰”的一下的共鸣。

  以及“First love, last rites” ,初读给人很难解释的感觉。我一度认为老师的解释太过于世俗了,爱欲和造物之间的矛盾,让年轻人的冲动变得很枯燥无味。伊恩体会到了平时我有所察觉却难以捕捉的感情,就如同我给出的解释,这个故事是无所事事的状态的革命,是崩坏到边际的复兴。爱情不需要那么多的symbol去预示它的一个个过程和斗争(也许需要),但是自由的状态需要,可是自由的状态同样需要自己编织的陷进。它的语言是很美也很恶俗的,让人感觉描述这种事情的语言本来就该是又美又恶俗的。

  你们或许早就知道伊恩这样的作家是很难当的,但我真的是读过了他之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