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6 21: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精选10篇

  《我们时代神经人格》是一本由卡伦·霍尼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1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一):读这本书,有点费劲~

  作为心理学的第三本读物,我觉得这本书读得有点早,读起来很费劲。我看完每一篇章,都会忘掉前面所讲的内容。甚至很多内容都觉得未曾相识。我总是力图回忆前面我看到了什么,事实表明,这种努力很徒然。因此,我建议,和我一样,刚刚朝心理方向努力,企图迈入门槛的初学者,将这本书放后面去读。

  我很同意“花开云影”的观点,这本书是对神经症患者各种症状(人格)的全景观览---如对爱的病态需要,对财富、名望及权力的病态追求,病态竞争逃避竞争,病态的犯罪感等等。作者卡伦霍尼认为,焦虑是神经症患者产生各种症状的内驱力,焦虑和敌意不可分割纠缠在一起,神经症患者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使用了一定的抑制机制。举个例子,P72,“对爱的渴望在神经症患者身上是如此常见,如此容易被受过训练的观察者发现,以致它可以被看做是标志焦虑存在和表示其大致强度的最可靠的指征。事实上,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总是威胁我们,对我们怀有敌意的世界,而从根本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那么对爱的追求就显然是寻求任何形式的仁爱、援助或者赞赏的最直接、最合乎逻辑方式。。。如果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正如他心目中经常想像的那样,那么他要得到爱就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如果要我大致地说出神经症病人心中的感觉印象,那就有些类似下面这样的情况:我所需要的是如此微乎其微,不过是希望他人应该对我又好,应该给我以善意得建议,应该同情理解我这样一个可怜的、无害的、孤寂灵魂。。。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得敏感、他的潜在的敌意、他得苛刻要求是如何严重地干扰了他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由于焦虑促使神经症病人要仅仅抓住对方不妨,这种不考虑对方(人格、个性、局限、需要、愿望发展)的态度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基本敌意的表现。。。(他们几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而神经症患者生活文化氛围个人主义鼓励竞争等也对产生焦虑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感觉到这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自己也有,呵呵,而且有些症状卡伦霍尼描述得是那么确切。所以,我想卡伦霍尼在本书结尾的论述就很重要,对于那么一系列内心冲突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之间仅有程度差别,这些冲突已经成为神经症患者的障碍,而且他也不能应付和积极解决这些冲突,而正常人则在处理这些内心冲突和焦虑时不致于产生人格的损害。或许呢,我也只是神经症患者庞大队伍中的一名?

  在评价这本书时,我认为这本书仅仅描述了一种病态人格,或者透过人格症状找到造成病态的原因,但她没有对改善这种人格的方式方法做出回应。据说在卡伦霍尼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中对此有解决。

  本来是想将本书重新接着再看一遍,但突然畏难,且觉得不如看其他类似读物,回头再看或许能在不同高度感悟、理解卡伦霍尼。到时,再来补一篇读后感。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二):打脸声响起来~

  警告!此书会引发严重的巴纳姆效应

  那些戳心的句子,读到第几句你哭了!

  男孩看了会沉默 女孩看了会流泪!

  ↑↑↑这是此书的阅读体验,建议腰封就这么搞。

  县城的新华书店“心理学”名目摆了整整四大柜。其实也不是近年才大热的,世事洞明的人生哲学自来没有遇过冷,只是现在冠以了“积极心理学”的名号鸦占鸾巢。

  不在少数的人是带着痛苦去追求答案的。我进入社会不久,还没有目睹太多顺从缺乏独立思考高攻击性高依赖的人,但是身边同龄人许多明显自我评价过低——有一次和港澳交换生一起玩排球,相形之下内地学生显得怯懦,甚至,有一点猥琐,对方则像陈丹青说的,“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从文化和社会角度分析原因可写的太多太复杂,可以肯定的是大规模被忽视的心理创伤普遍存在于国人身上。

  毕竟专著看起来太费劲(现在也有了一些好书不那么晦涩),所以许多人转投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学”。不过无论是啃专著还是看一些通俗读物还是星座心理测试,目的都是一样,归因,寻找认可共鸣,甚至寻求答案。

  但是看到这里我还是吓得坐在了地上——“神经症病人蒙蔽自己,不使自己意识到有必要改变自己的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现有的问题理智化。那些喜欢这种做法的人从获得心理学知识中得到了极大的理智上的满足。但他们就此止步停滞不前。这样这种理智化的态度就成了一种保护手段,避免从情感上有任何体验。”

  实际阅读此书已经在前文里被无数次打脸了,但是这个耳光实在响亮的我没法假装四处看风景。转发给朋友,他们嘶吼着表示“这他妈就是我啊!”书里提到的那些防御机制,不管多么脆弱和不稳固,都是赖以支撑的台柱,卡伦霍妮拆的这么狠,我都开始心疼包括自己在内的读者了。

  本来心理学对于现象的描述就是众说纷纭,并且目前精神分析已经被心理学界黑成狗,几乎要沦为伪科学了。不过霍妮也算是正牌心理学家,所以此书逼格还是有点的,读起来又没有障碍,便于小知识青年们读完做掩卷长叹状。

  实际是鸡汤一种。

  噢,是鸡精。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三):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笔记

  关于神经症的描述:神经症乃是一种由焦虑(恐惧),由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措施,由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文化中共同的模式,我们才应该将它叫做神经症。 通过观察的态度(对自我、朋友、家庭成员)可以粗略地分类如下(1)给予和获得爱的态度(2)自我评价的态度(3)自我肯定的态度(4)攻击性(5)性欲 焦虑和恐惧都是对危险境况作出的情绪反应,恐惧乃是一个人对自我不得不面对的危险作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危险的不相称的反应,或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 焦虑可以隐藏在生理上的不适感之后,例如隐藏在心动过速和疲乏感后面,也可以隐藏在许多似乎正当合理的恐惧后面。它可以驱使我们借酒浇愁,寻欢作乐的潜在动力。我们将经常发现,它是使我们无力去做或无力享受某些事情的原因,我们还会发现,它是隐藏在各种抑制作用背后的动力因素。 我们的文化使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人产生了大量的焦虑。一个人的神经症越严重,他就越具有种种抑制倾向,这些抑制倾向也就越微妙巨大。正是各式各样的敌对冲动,构成了神经症焦虑由以产生的主要根源。敌意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并不限于敌意能够产生焦虑。这一过程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发生:当焦虑基于一种受到威胁的感觉时,它也可以很容易地反过来以自卫的形式产生一种反应性敌意。焦虑可以从实际的冲突情境中,得到完成的解释和说明。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四种主要的方式,借助这些方式,人企图保护自己以对抗基本焦虑。这四种方式是:爱、顺从、权力、退缩。 最经常发生冲突的两种企图,乃是对爱的追求和对权力的追求。爱和对爱的病态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以对爱的追求来作为保护手段的神经病人,几乎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乏爱的能力(根本特征:不考虑对方的人格、个性、局限、需要、愿望和发展。) 对爱的病态需要中的特征,乃是这种需要的强迫性。可总结如下:(1)爱的需要永不知足;(2)爱的需要与一般贪婪交替发生;(3)没有明显的对爱的需要,只有一般性的贪婪。病态的爱获得爱的方式(1)收买笼络;(2)乞求怜悯;(3)斥诸公平;(4)威胁恐吓 ;还有对冷漠的敏感,性欲也会在爱的病态需要中起作用。 对爱的追求是经常被用来对抗焦虑、获得安全感。另一种方式则是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保护自己以对抗软弱无能无足轻重委屈羞辱的感觉,其目标与功用大致如下: 目标-为获得安全感以对抗-敌意的表现形式 权力-软弱-支配他人的倾向 名望-屈辱-侮辱他人的倾向 财富-贫穷-剥削他人的倾向 还有有关于病态竞争和逃避竞争的问题。病态的犯罪感和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受虐倾向既非本质上属于性欲现象,也不是由生物性所决定的过程导致,而是起源于人格中的冲突。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受苦。神经症病人的痛苦,就其具有某些功能而言,并非个人希望获得的东西,而是他不得不付出代价,神经症病人所追求的满足并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一种自我泯灭。 深藏在我们文化中的矛盾性格就是神经症患者拼命要加以调和的内心冲突:他的攻击倾向和妥协倾向的冲突,他过多的要求和害怕一无所获的恐惧心理的冲突,他的自我扩张、自我吹嘘与他个人的软弱感之间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之处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正常人能够应付这些困境而不致损害自己的人格,而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却是如此强烈,以致不可能有任何令人满意的解决方式。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四):那个叫“自我”的十字架

  被推荐好书的公众号安利了这本书,粗略的读了一下。作者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卡伦·霍尼。建议每一个感到焦虑的人,或者试图掩盖自己的焦虑的人,都拨空阅读,从而了解自己的情绪,掌握自己的“病情”,那些自认为是“正常人”的,能对身边的“不正常”的人多一些理解和开导。

  作者认为,神经症的起病因素是基本焦虑。首先理解下焦虑的概念,焦虑不等于恐惧。举个例子:儿子流鼻血,我就觉得可能会血流不止,这种对于危险的不相称的反应,或甚至是想象中的危险的反应,就是焦虑。而恐惧则不同,恐惧是在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所做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

  个人的种种焦虑可能由于实际的原因激发,而基本焦虑则是在没有任何特殊刺激的原因下依然存在。一个正常人,如果生活没有保障,会善于提防别人,但是不会存在不分青红皂白的倾向,他依然能够对某些人给予真诚友谊信任。而基本焦虑则是一种情感的隔离和孤独,是置身于敌对世界的无能为力。有基本焦虑的人,会企图保护自己以对抗基本焦虑。这四种策略是:爱、顺从、权力和退缩。(P65)

  爱的基本想法:如果你爱我,你就不会伤害我

  顺从的基本想法:如果我放弃自己,我就不会受到伤害

  权力的基本想法:如果我拥有权力,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

  退缩的基本想法:如果我向后退缩,就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伤害我。

  那么如果能判断你属于基本焦虑,那么就要看你在采取四种策略时,是受希望满足其快乐欲望本能所推动,还是被一种希望获得安全的需要所推动。如果我们是被希望获得满足的愿望驱使,我们的态度中会包含一种自发性和选择性,如果是受焦虑驱使,我们的行为是带有强迫性。如果,一个人采取几种互不相容的方式去解决自身的焦虑,比如既希望得到爱,又希望获得权力,一方面希望顺从别人,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则会产生更大的焦虑,病态就发生了。

  以上四种处理方式,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作为主人公的人格缺陷,被反复演绎,而我们感同身受泪流满面,也许我们内心深处有什么隐藏的情绪被触动了。嗯,书中就采用这四种策略的行为模式做了展开的说明,并且提供了案例,可以对号入座

  最后,作者没有给出如何处理基本焦虑的答案。因为作者认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导致我们内心的困境,换言之就是在“变态”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不怎么正常”,只是有人消化掉了,有人消化不掉。那些消化不掉的人,即便看起来生活幸福美满,内心也是孤独的,心中的那座活火山早晚是要喷发的。

  我相信一句话: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叫“自我”的十字架,这是人类悲哀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罗生门对话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五):人的痛苦之源

  人的痛苦之源

  霍妮此书的目的是向社会文化中寻找弥散在绝大部分神经症中间的痛苦之源,然而她的真知灼见却同样适用于我们普通人,和我们普通人的痛苦。这使得此书不仅仅成为一本分析神经症社会根源的好书,更可以视为一本可按图索骥用以解读自身痛苦的宝典。

  霍妮将痛苦的真面目定义为焦虑,自有她的一套理论来支撑。然而是否同样可以将其他情绪——例如匮乏、虚无、有我等——作为痛苦的真面目来建立另一套理论、焦虑本身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无法再分解的基础情绪,却值得商榷。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焦虑感产生于人的匮乏感,或者是一种与无我相对应的我执。同样的,我们知道任何东西都由全子组成,那么焦虑本身是否可以再做深入的分解,隐藏在焦虑情绪之下的根源是什么,也有待于后来者的深入解析。

  但本篇旨不在讲述这本书有多精彩,也不在于标新立异。在读书的过程中,霍妮的见解犹如电光火石,照亮了自己尚在混沌中的一些关于痛苦由来的想法,描述如下。

  世人碌碌,都是为了一个我字。为了“我”的此身欲乐和“我”的永世长存,转而追求名、利。“我”愈膨胀愈大,因此匮乏感时时来袭。匮乏感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之匮乏——生命短暂、所得之匮乏——不敷需用、延续之匮乏——死后无名(死后有名的两个途径:名望和后代)。因此世人无一不在有生之年拼命努力,要赶在死之前尽量延续后代,并积累钱财方便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生存于世,其根本在于“我”之长存。匮乏感产生焦虑感,并经由社会功能变为无数痛苦症状。

  而消除痛苦之道似乎都在若隐若现的指向无我。最简单的睡觉,睡眠中完全没有我的概念,痛苦自然消失了。白日梦时,恍然不知我为何物。酗酒吸毒,飘飘欲仙,这是消除“有我”的途径之一。性爱的高潮,死了也甘心,所以克里希那穆提说“性是忘掉自我的唯一途径”。麻木、装作高兴、自暴自弃、苦行,我已经不是我了。智慧,则直接将消除我执视为灭苦之道。

  然而这也同霍妮的理论一样,是基于所见去理解痛苦,而痛苦本身是否应当用这种方式去解读、是否存在其他方式也同样解读的通,则很难定论。书之在案,冀君评说。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六):“神经症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我终于云里雾里地看完了《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应该是我今年看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属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那种。

  “神经症”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也许相对陌生,我也已经忘记了神经症的具体定义,但是在生活中,我总能感到一些具体的困扰:

  比如,我在一个会议上,很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我怕别人耻笑我浅薄幼稚;

  别人随口开我一个玩笑、随便调侃几句,我会心里觉得受刺激得不得了;

  不管是体力还是智力上,只要有人优越于我,我就感到受到莫大的威胁,总担心有一天会在他面前颜面扫地,或者遭受侮辱;

  因为害怕遭受失败和侮辱,我小心翼翼地做人,把想法压抑在心里,即使满腔怒火也要强作镇定;

  我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我、嫉妒我、想要陷害于我,而我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或崇敬,但有人当面表扬我时,我只感觉那是一种对我低下智商的同情和鼓励;

  我总拿自己跟别人比,然后觉得自己软弱无比、一无是处。

  再比如,当我所在的小团体撇开我去做什么事,哪怕只是撇下我而一起走出一个门口,我心里都无比难受;

  当朋友的微博得到别人转发和大量评论,我总是失落无比,最后避免发微博,这样就不会遭遇无人评论的痛苦;

  我总觉得朋友们都有很多朋友,而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当朋友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短处时,我心中已经暴跳如雷,表面却装得波澜不惊;

  在与人争论时,我十分害怕处于下风,觉得辩论不过别人,就是弱智的表现,别人的辩驳,只是对我的侮辱和攻击,久而久之,我不敢与任何智力相当或我认为智力超过我的人辩论,只能随声附和;

  我不敢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并且极为热心地想要为他人服务;

  在陌生人面前,我尽量把自己伪装成傻子,避免参与某事、发表看法,以避免暴露我的无知无能,同时希望在人群中得到关注,成为一次团体活动的中心人物,能够显示自己聪明无比,洞悉一切;

  当我无聊时,我什么也不想做,因为什么也不能使我迅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同时因为什么也没做而感到烦躁不安……

  这些在卡伦•霍妮看来,都是神经症的表现,而且只是比较浅层次的表现,而且只是某一类表现。

  “神经症”用来形容一种人格,神经症患者介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卡伦•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饱受焦虑的困扰,她使用“病态焦虑”这一名词来指称神经症患者,这也是全书的主要议题。

  这种焦虑,不同于简单的周日晚上还没做完周一要交的作业这种简单的焦虑,而是深埋于潜意识中的一种焦虑,卡伦•霍妮把它叫做“基本焦虑”。经过一系列复杂论证,卡伦•霍妮认为这种焦虑是“基本敌意”引起的,“基本敌意”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敌意”。基本敌意催化出基本焦虑,并与基本焦虑互相作用、互相激发。

  我已经忘了卡伦•霍妮是怎么论证这些乱七八糟的名词的。在这本书里,中文的“敌意”似乎不能涵盖卡伦•霍妮所说的“敌意”,她说的“敌意”里面,还包括某种潜意识中的恐惧。病态焦虑,便是对并不存在、或并不那么大的威胁,产生过量的恐惧。

  而人为了摆脱焦虑,会本能地产生某种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纷繁多样,而卡伦•霍妮总结了抑制作用的四种表现:爱、顺从、权力(还是攻击?)、退缩(回避)。反过来,这些表现也可以反映焦虑的存在。

  在一大堆铺垫完成之后,全书进入了最精彩的章节,卡伦•霍妮接下来分析了她认为的两大类基本焦虑——关于爱的焦虑,关于竞争的焦虑。

  不管你认不认同卡伦•霍妮用“焦虑”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烦恼。但她在这两大块内容中对无数具体事例的分析绝对能让人有所共鸣,而且不能不承认,这种我们隐约感觉到的痛苦和折磨,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卡伦•霍妮分析一种竞争心理:

  神经症患者受一种盲目的、不可遏制的和不区分对象的冲动的驱使,拼命地去诋毁他人。他甚至可能明知他人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实际的伤害,他人的失败甚至可能对自己不利,但他仍然拼命地诋毁他人。他的这种感情可以清晰地描述成这样一种信念——“只有一个人能够成功”,而这不过是“只有我才应该取得成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他的这些破坏性冲动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紧张情绪。例如,一个正在写剧本的人,当他听到他的一个朋友也在写剧本时,竟忽然陷入到一种盲目的愤怒中去。

  我们在许多人际关系中,都可以发现这种打垮和挫败他人努力的冲动……

  而同时,卡伦•霍妮分析道,这个人也可能拼命抑制自己的这种破坏性冲动,生怕别人会报复自己。因为害怕别人的嫉妒,他便不敢表现得出类拔萃,因为在他的思维中,别人也和他一样,视他人为潜在的威胁。即使他不攻击别人,也无时无刻处在随时遭受别人攻击的不安全感之中。

  最后,他可能会希望从竞争中退出,以摆脱这种焦虑,并且潜意识中欺骗自己淡泊名利,而他同时又自轻自贱,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深深沉浸在自卑感中,一种无能、懦弱的感觉在折磨着他。同时,他又害怕别人看出他的无能和懦弱,害怕自己因此遭受屈辱。他只好表面上显得谦虚,尽量不和人发生任何争执和矛盾,更不要说和人竞争,但他心底里无法欺骗自己真的与世无争,转而又觉得自己是个虚伪的人。当别人无意中揭穿了他的虚伪,他简直有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他没法解决这种痛苦,因为“只有我才应该取得成功”“只有我才应该是最强的”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他的潜意识之中。在摇摆不定的心理环境下,他反而没法发挥出他应有的潜能,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他就会循环往复地痛苦下去、焦虑下去。这样的人,根本无法真正专心于他野心所指的事业中,他仅有的能量和心智,已经被焦虑和对抗焦虑消磨殆尽。

  再比如,卡伦•霍妮分析一个女人对爱的病态需要。一个非常渴望爱的女人,总觉得自己缺乏爱,当她终于与一个男人“相爱”时,她又深感自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或者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爱。在不安全感之中,她总觉得男人已经不爱她了,她深受失去爱的恐惧的折磨。最后,她为了摆脱这种焦虑,终于与男人分手,同时又觉得自己没有人爱,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得不到爱。

  还有一种不分对象,不加选择的爱,体现在我们与朋友的关系中。一个人太需要爱了,他希望得到身边所有人的爱,这导致他总是害怕失去爱,于是,他对别人非常好,甚至牺牲自我,完全为朋友而活,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失去朋友的爱。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的牺牲没能换来朋友同等的爱的来回报,这让他觉得自己得不到爱,觉得朋友都在疏远他。他越是投入,就越是处在得不到爱的痛苦之中,朋友一点点怠慢或是冷漠的举动,在他那里都被无限放大,世界上所有的人,仿佛都成了他的敌人。为了避免痛苦,他索性谁也不爱,可他自己又忍受不了孤独,而更加需要爱,更加害怕自己得不到爱。其实,他意识不到,自己骨子里是一个自私的人,希望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得到爱,他真正爱的,是他自己。在爱这件事情上,神经症患者同在竞争的事情上一样,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能。

  我非常简单粗暴地复述了一下卡伦•霍妮所举的例子中的一小块。而实际上,卡伦•霍妮根据她之前的铺垫——即焦虑、敌意、抑制作用的相互关系,对每一个事例都进行了博大精深、滴水不漏的严谨分析,用心理学中的所谓“动力学原理”进行一步步推导和论证。

  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这种关于爱的焦虑与关于竞争的基本焦虑,往往混杂在一起,让人深受其苦。这种痛苦无法摆脱,使人越陷越深,生活对神经症患者来说,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

  于是,在临近结尾的一章中,卡伦•霍妮专门论述了人的“受虐狂心理”。她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把受虐倾向仅仅停留在性行为的领域,而是解释了,受虐如何成为一种抑制机制作用于焦虑的人。她说:“所有病态的受苦,都是为一种渴望满足的愿望所支配的。”不过,我已经忘记了她的论证过程,实在跟不上她的思路。

  最后一章则简洁明晰,具有高度智慧,卡伦•霍妮开始解释这一切的原因,即解释为什么在“我们时代”中、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才会出现如此大量的神经症患者?

  她没有像弗洛伊德那样,把心理现象归结为“口唇欲”“肛门欲”等生理学领域,而是从社会学领域找到解释的通道:

  人作为一种动物,是猴子进化而来,但根本上摆脱不了群居的本能。除去生存的威胁,人类需要相互取暖,缓解虚无的时空中,无时不在的孤独。这种本能,是取消自我的本能。热衷于某个宗教、献身于某项事业、真正献身于家庭,或者干脆睡觉,都是取消自我的表现。人类,这宇宙中微小的尘粒,只有附着于某种“伟大”的事物时,才延伸了自我,摆脱孤独、虚无、渺小、无力的感觉。

  而同时,在“我们的时代”中,个人主义、对自我的肯定与尊重占据了主流文化价值,从社会学的角度说,这源于经济基础——我们所处的商业社会,它决定了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样的。商业社会强调竞争,这放大或者说催化了人类的另一个本能,便是“敌意”。

  不过,恰恰在这关键的一点上,卡伦•霍妮表示了谦虚,她表示自己不是真正的社会学家,便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不过她的结论倒很能让人信服,那就是——经济领域的竞争意识已经蔓延在整个文化氛围里,包括我们的家庭,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而同时产生的文化产品,便是个人主义,自我被放在绝对的位置上,“自由”成了最大的空头许诺、最可怕的谎言。

  我们文化中的人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人生以实现“自我”为己任,社会便是天高地阔的竞技场,每个人是有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的,只要他够努力、够强大。然而,自我实现之路,一旦遭遇挫败,人便会陷入无限的焦虑之中。在我们的文化里,人必须努力竞争以取得成功——成为某个领域里最强的人(名声)或者最有钱的人(金钱)。在这样的竞争文化之下,“成功”被不断地强调和渲染,成功本身超过了一切,急切想要成功的人不仅不能享受任何乐趣,而只能为深深的失败感和无力感所苦恼。他不明白,正因为他太想要成功,而导致了他的焦虑,而焦虑又使得他不可能关注事业本身,使他离成功更加遥远。

  不管我们装得多么翩翩君子,遵守道德,但竞争中的自我是绝对排他的、利己的、自己的胜利是以他人的失败为代价的——这就是敌意。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宗教、族群、祖国、家庭等都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人,只是少数的成功者和多数失败者,自我之上,再无他物。可以想见,这在一个农耕文明中,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个人类所不能承受的超大号“自我”,即使家庭也不能成为我们的避风港。从弗洛伊德发现“俄狄浦斯情节”开始,家庭内部的竞争走进心理学家的视野。家庭内部,同样不能避免竞争,——父母之间的竞争、子女之间的竞争、父子之间的竞争、兄弟之间的竞争等等等等,因为家庭同样为大的文化气候所浸染。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教育,说到底,不就是竞争么?“我成为班里面最牛逼的学生”和“我成为社会中最牛逼的人”是同样的意思。

  显然,这样的超大号自我,与人类的本能相违背。因为我们不可能即释放“敌意”,同时又拥有“爱”,我们不可能在紧守“自我”、扩张“自我”的同时,又将自己献给某个更大的事物。实际上,对这样的自我来说,已经没有更大的事物了。

  加上在竞争的、个人主义的文化中,“爱”的功能,因“爱”来之不易,又被过度标榜和放大,从而更加加重我们关于“爱”的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症患者总是处在由“敌意”引起的“竞争”与“爱”所造成的内心冲突之下,永远不得安生。

  按照这样的说法,岂不是我们社会中的所有人,都要变成神经症患者了?卡伦•霍妮下了个简单的辨别标准:正常人同样会感受到焦虑,但能够自我调适,但是,神经症患者会因为焦虑,而丧失了行动和调节的能力。不过,正常人也完全有可能成为神经症人格。

  在我看来,神经症人格伴随着人的成长,会嵌入完整的人格之中,无法摆脱。而一个有幸成长为人格健全的成年人会,比较不容易陷入神经症人格。

  也就是说,拥有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成功)和爱的成年人,比较不容易受到焦虑的过分伤害。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则更容易发展成神经症人格,这与他没有社会地位、事业成就(成功)和爱,是互为因果的。

  不幸的是,成长之中的人格,无法意识到神经症人格——这个在整体人格之中,随时会扩散的肿瘤。而且在卡伦•霍妮的看法中,神经症患者,即使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病态人格,也仍然无法摆脱焦虑与痛苦。宗教业已式微,家庭也不产生超过自我的意义,族群、民族什么的就更加没有了,没有一处可以安放我们野心勃勃又孤苦伶仃的灵魂!

  那么,已经患有神经症人格的人,是不是只能深陷绝望之中,真的没有办法挽救自己了呢?卡伦•霍妮没有给出解答,而是残酷地、深沉地、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症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七):专而不博,深而未化,读书摘录

  1. 神经症病人试图达到某种妥协的解决,我们不妨把这些解决方式称之为病态的解决方式,与一般正常人的解决方式相比,这些解决方式更不能令人满意,并且往往要以损害完整的人格作为其代价。P13

  2. 我现在主要关注的,是证明这样一种主张,即我们实际拥有的焦虑可能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多;或者,我们可能根本意识不到我们所有的焦虑;同时,也是为了指出一些我们能够从中发现焦虑的共同之处。P36

  3. 我愿意换一种说法来重复这句话,因为,尽管十分简单,这却是精神分析理论中极少为人懂得的见解之一,这就是:如果敌意受到压抑,人就丝毫想不到他心中怀有敌意。P42

  4. 任何时候只要我发现焦虑或焦虑的迹象,我就会问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敏感点被伤害了,因此才产生了敌意?又是什么东西使对这种敌意的压抑成为必要?P50

  5.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位‘理想’母亲的过分溺爱和自我牺牲的态度,乃是造成这样一种环境气氛的主要因素;这种环境气氛比任何东西都更能够在儿童心中埋下未来巨大不安全感的种子。P53

  6. 他会失去被人需要这种最幸福的自信心,甚至会把一个无害的玩笑也当做残酷的排斥、打击。他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屈辱,更不能保护自己。P60

  7. 也许,这种区别应该是由这样的事实来解释:健康人遭遇其过量的不幸经验,是在他能够整合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而神经症病人却是在他不能掌握和整合这些不幸经验的年岁,由于他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因而便产生了焦虑的反应。P64

  8. 爱和对爱的病态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P75

  9. 这种态度必然导致过高评价被人喜爱的实际意义。实际上,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这一点并不如神经症病人想象的那么重要。只让某些人喜欢我们,例如让那些我们关心的人,我们必须与之一起生活,一起工作的人,我们希望获得他的好印象的人喜欢我们,这一点或许事实上十分重要。除这些人外,我们是否被他人喜欢,一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P81

  10. 对无条件的爱的要求,在其冷漠无情地不为人他人着想的实际内涵中,最清楚不过地显示出:在神经症病人对爱的要求后面,隐藏着一种内在的敌意。P94

  11. 对冷落的恐惧如果剧烈发展,就可能导致人避免把自己暴露在任何可能发生的冷落和否认中。这种逃避行为的范围,可以从买香烟而不敢要火柴,一直到不敢去找工作。这些人害怕遭到任何可能的冷落,因而不敢接近自己喜欢的男人或女人,只要他们没有绝对把握不致碰钉子。P97

  12. 换言之,对冷落的恐惧可能导致一系列严厉的抑制,而使自己变得胆怯腼腆。这种胆怯腼腆有助于保护自己,不使自己暴露在冷落拒绝之中,而不被人爱的信念也被用来作为同一种自卫手段。P98

  13. 神经症病人越是感觉到自己事实上受到这些抑制作用的限制,他就越不可能实际地肯定自己;而他越是感到自己事实上的软弱,他也就越是焦虑地想要逃避一切看起来与软弱有某种相似的东西。P119

  13. 这些自卑感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在自己心目中贬低自己,借此使自己显得低人一等以限制自己的野心,于是与竞争心理有关的焦虑就可以得到缓和。P160

  14. 这一现象,使我们获得了这样一种结论:犯罪感并不是怕遭反感的恐惧的原因,而是怕遭反感的恐惧的结果。P174

  15. 说得简单一点,正是他人格中的不真诚,或者毋宁说,正是他人格中病态的那一部分的不真诚,造成了他对遭人反感的恐惧;而他之所以害怕被人发现内心的隐秘,也正是由于这种不真诚。P176

  16. 如果一个人痛恨自己所做的某一件事或痛恨自己未能做成某件事情,并因而希望改变造成这种情形的人格态度,他就不会使自己沉浸在犯罪感之中,那就表明他逃避了改变自己人格态度的困难任务。悔恨自责确比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容易得多。P181

  17. 此外,他能够正常地出击和自卫,而不会产生过分的、不相称的情绪紧张,并且能够在过分的自我谴责和过分的攻击倾向-这种倾向会使他对整个世界产生狂暴的、不正当的谴责-这两者之间采取一种中庸之道。只有在这样一些或多或少为神经症病人所缺乏的条件基础上,才可能达到这种幸福的中庸之道,这些条件是:相对地摆脱了弥漫在无意识中的敌意,以及具有相对安全的自尊心。P185

  18. 当一个人缺乏这种自发的自我肯定时,其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一种软弱感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感。一个人若知道(或许并没有经过思考)只要形势需要,自己就能很好地出击和自卫,他就是坚强的,而且也能感觉到自己是坚强的;而一个人若心里知道自己事实上做不到这一点,他则是软弱的,而且也能感觉到自己是软弱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电动钟表一样准确地记录下我们是由于恐惧还是由于明智而压抑了一场争论,是由于软弱还是由于正义而接受了别人的指责;即使我们能够成功的欺骗我们意识中自觉的自我,我们也不可能欺骗我们内心的自我。对于神经症病人,这种软弱的记录是产生恼怒的隐秘而不竭的源泉。许多抑郁消沉的发生都在于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主张辩护,不能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P185

  19. 来自于各方面的恐惧,神经症病人总是不断地摇摆于谴责他人和自我谴责之间。由此而产生的结果之一,是使神经症病人始终处在绝望的不确定性中,老是搞不清自己应不应该批评他人。应不应该认为自己受到了亏待,他根据经验隐隐约约地知道,他对他人的指责常常并不是正当或合乎实际的,而不过是由自己的种种非理性反应所激发。这一认识也使他更难于发现:他究竟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虐待,从而使他不能在需要的时候采取一种坚定的立场。P189

  20. 答案只能是:这种内在的软弱感根本就不是事实,被人们感觉为软弱并且显得像软弱的,仅仅是一种软弱倾向的结果。P198

  21. 竞争、同胞之间潜在的敌意、恐惧、摇摇欲坠的自尊心,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在心理上导致了个人的孤独感。即使他与他人有很多往来和接触,即使他的婚姻美满幸福,他在感情上仍然是孤独的;如果这种孤独感与他缺乏自信心的傍徨忧虑、恐惧担心相吻合,就会成为一场灾难。P212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八):那个啥

  这本书是我长这么大唯一一本极度想要观看,却不敢再继续往下看的书。每次看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总是感到默默地阵痛,想要流泪。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每一段分析都是那么只达你的内心深处,发人深省,每次都能引发自己过去那些悲伤的回忆,使我自己前前后后,从头到尾反思自己到底怎么了,这一切都是什么原因,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自己——作为一个神经症人格的人。

  最精彩的部分是文化决定了神经症和神经症各种症状和类型的论述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唯一的遗憾。在于卡伦霍妮的书虽然让人知道了一切的来龙去脉,但是没能提出如何医治和改变的具体方法或者建议。只说了只有改变生活环境才有可能,其实也就是文化环境(其实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从改变病人内心,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达到治愈的效果)。否则难以改变,这是最刺痛人心的,也是最令人遗憾而不能释怀的。

  另外的小缺点在于有时候对专业术语未有备注解释,如“里比多”的概念,有时候有些句子有些拗口而不易于理解。

  然而我确信这是我从小到大看到的一本最好的好书。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九):痛苦与否,这都是神经症病人需要面对的真相

  一些神经症的感慨:

  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奇异的,对自己的任何过错都不能忍受的强迫性焦虑,对他人则表现为压抑和隐藏起来的敌意。

  从缓解这种可以意识到的不良情绪的角度出发,对自己的态度是过度的自责和贬低,对他人则是产生严重的隔阂感。

  这样一种状态的生发,确实可以快速和有效地避免掉焦虑和敌意情绪的攻击,但长此以往则很可能造成人格的塌陷。

  这种情绪的源头,来自于人自我意识里极端且偏执的羞耻感,对他人和自己都感到羞耻。

  这种与生俱来的压倒性思维方式,仅仅通过个人的努力几乎难以缓解,除了学习和尝试更多建设性的交流以外,似乎也别无他法。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感受到人物这种特质的存在。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生来的弱者,需要被彻底清除抹杀或过分善待。或者说,世界观也是促成这一类人堕落的极大缘由。在自我矛盾激化的过程中,一切现实世界带来的影响都会造成人们虚构出的野兽对内心的啃噬。

  想要真正强大起来,在必要的自我警醒的前提下,还需要付出更多妥善的行动。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读后感(十):卡伦霍尼为何引发”厌恶“情绪?

  很多人对卡伦霍尼都有某种相似的“厌恶”和“抵制”的情绪:这作者怎么说得那么准确、无情、绝望啊?简直诛心之作!其实这正是卡伦霍尼最重要的东西。“厌恶”“恐惧”这样的情绪是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那些“厌恶”“恐惧”是防御机制上的报错系统,能暴露出这个机制上的bug。这是因为那个寄生在“真我”之上的“假我”被揭穿、在崩溃,而我们对“假我”太依赖了,被那个“假我”所操纵和控制的“真我”,如果不经历这样一场暴露,是没法显现出来的。

  当时的美国与今日之中国的文化环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人与人残酷的竞争、人性冷漠与人际关系的极度恶劣、爱的缺失与变异、伦理道德的沦丧(现在被叫做价值多元,事实上与真正的“价值”毫无关系),可以归因为一句话: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极大异化。——这就是卡伦•霍尼所说的那个“时代”。

  卡伦•霍尼有着外科医生般的精准、冷静的观察力,剖析出了一幅由于时代原因造就的病态人格全景图,那就是“神经症人格”(neurotic personality),焦虑、敌意、对爱、权力的病态需要、内疚与犯罪感,都是其体现出来的各种症候。

  卡伦霍尼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人的“假我”是如何压迫“真我”、让“真我”无法成长的问题,这是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人的成长就是要摆脱“假我”的束缚,让“真我”显现出来,获得自由。每个个体最终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代替。但是如果她再提出一个如何“解决”,那不是从一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又落入另一种束缚吗?那人的“自由”“成长”都无法真正获得。

  鲁迅说过,死不可怕,因为死是每个人都最终要去的地方。他怕的是活着而白白“受苦”。因为“受苦”是对生命的一种践踏。卡伦霍尼有相似的核心观点,“受苦”就是一种受到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施虐”,从而造成生命能量十分可惜的浪费。用鲁迅的话来说,其根源就在于不能“直面人生”。从而引起一系列病态的心理反应,影响到生活本身。

  神经症人格,简而言之,就是人活得不“真”。而我们内心最重要的冲突,就是“真我”和“假我”的冲突。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书籍,而不是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作者只有权利和资格把可能的问题提出来,却没有权利和资格去空对空地“引导”别人的人生,除非是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样才能谈到解决问题的层面去,否则,绝不能泛泛地提出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思路。每一个人的性格、人格特质,都不一样,面临的具体困境也不一样,所以解决思路也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甲之甘饴,乙之砒霜”,人生不是标准化考试,一本书如果向所有读者摆出“标准答案”,那肯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作者。

  心理学之所以不是心灵鸡汤,就是它并不是在每个时刻都是温情的,有走到很深的痛苦中的阶段。但经历了这个阵痛才能成长。鸡汤是一针镇痛剂、安慰剂,而心理学可能是一台手术。

  卡伦霍尼用“真我”和“假我”只是人格结构的描述之一种,像中国人说的“心魔”(这个当然不是严谨的理论哈),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也是跟卡伦霍尼的“真我”、“假我”相对应的。对人格的分析,人格确实有“假”、“面具”的一面,而这一面让人感到僵硬、给人带来心灵的钝痛,感到生命没有出路。种种“不幸福”感,荒诞感都有此生发。

  把所有“价值观”都放空,不要让自己去“符合”什么,或者“追随”什么。“价值观”是个空降来的东西,不是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的。除非它跟我们内心的东西合拍,才是真正的“价值”。放空自己以后,才能听见内心或许微弱、但也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