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命若琴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命若琴弦》读后感10篇

2018-02-28 20: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命若琴弦》读后感10篇

  《命若琴弦》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命若琴弦》读后感(一):关于虚无的追问

  昨天,时时纠缠我的虚无感又涌上心头。我在微信上问一个学长:“你有过虚无的感受么?”学长反问我:“你觉得虚无是什么?”,我说:“虚无大概就是觉得人生意义吧。”

  学长说:“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本无意义,行动决定本质,意义是要你自己去找寻的。”

  我说:“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没有答案,人生的意义恐怕就在于寻找答案这一过程。”

  学长问我看过《命若琴弦》吗,我说没有,他说:“找来读读吧,不长。读过之后,好好思考一下。” 于是看完之后我给他发了下面这段话:

  “我看完了《命若琴弦》,它的想表达出来的大概就是最后一句话:'无所谓从哪来、到哪去,也无所谓谁是谁',人活下去的动力便在于鼓紧心中那根弦。

  我觉得文学哲学是不一样的。文学讲求感性,无论你的道理不对,只要你说得有理能打动人就是成功的文学。而哲学是讲求理性,无论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是什么虚无主义、宿命论、宗教教义,每种理论都有各自对人生的看法,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说的是真理,可其实不过都是自说自话罢了。

  关于人生的意义永远没有正确答案。'从哪来、到哪去、我是谁'这是基本的哲学命题。《命若琴弦》放弃了追问,只是一种豁达的人生选择。既然这个问题如此复杂,既然思考令人如此痛苦,那就干脆放弃思考。人生的形态仿佛就这么几种:一,思考并痛苦着,二,放弃思考求得心理宁静类似一种佛教的态度),三,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最实际的活着。

  《命若琴弦》选择的是第二种,但第二种不意味着那就是正确的选择,放弃真理不意味着真理不存在。

  虽然没人能证明真理是什么,但并不代表真理就不存在。这是永远无法证伪的命题。也是人类永无止境思考的命题。”

  学长承认他从未有过虚无的感觉,他的目标很明确,干劲十足,所以没办法回答好我的问题。学长只能从一些涉及和探讨虚无的书里面给我举一些观点

  我想如果你从来没体会过虚无的感觉,是没办法理解的。于是我说:“谢谢你的回答,虚无也是一种人生体验,它是关于生命本身的叩问,时常停下来问自己这是否值得?是否有意义,我想人生的方向会更明确,只是不要想我一样被困在虚无里面就好。”

  虚无主义在别人眼里大概就是一种悲观主义。但对我来说,悲观主义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一个中性词,是一种实实在在既定的事实。相对于它来说,乐观主义似乎显得更虚伪我喜欢鲁迅的《野草》、北岛的诗、食指那首《相信未来》,因为他们的文字里都有一种“绝望的反抗”,这是很让我感动精神

  其实我十分明白“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道理。我也常常怀疑自己是否落入虚无的陷阱。我深刻意识到虚无论、宿命论、“物哀”等等观念是刻在我骨子里面的,“临风落泪”的多愁善感也是刻在我骨子里面的。以前我很厌恶自己的脆弱,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有着自戕自贱的心理,但我现在明白要坦诚面对自己,这是天生的性格你无法强求。同时我也明白,脆弱不一定全是毒瘤,其实我的天真善良理想主义、善待美好都与脆弱相伴相生。如果我有一天变得不再脆弱,也就失去了天真、善良、理想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

  我心里当然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很多事情值得去尝试。只是在心情低落时候特别是遭受挫折时,虚无才会占据心头。我最近也碰到了对于我来说是很大挫折的事情,它让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变得不那么美好。我也从来不会用对错评判是非,因为在我看来,很多事情都是非理性的,例如爱。我认为,爱和人生是同质异构的,它们都一样复杂、神秘,很多事情是无法用理性解释的,甚至跟理性对立。我在一问再问到底什么人生?什么是爱?的时候,难免觉得痛苦。我想我一辈子都必须饱受这种源自内心不断追问的痛苦。但最重要的不是消除痛苦,而是懂得如何与它们共存。

  y:钟生

  《命若琴弦》读后感(二):为不幸去活着

  “无所谓从哪来,到哪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喜欢这句话,这样朴实话语,反而能表明人生。

  因为失去的那个人去读《命若琴弦》,其实并不喜欢史铁生这般朴实的文字,我更喜欢那些哀伤的、忧愁的话语。静心读完这本书,才渐渐有了感触。在作者的文字中,渗透着对身体残缺的遗憾,对完美人生的追逐。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是否长的帅气,是否强壮,是否聪明,甚至是是否完整人定胜天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我们终究是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在你身边人来人往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为你的缺憾离开,不喜欢你的人也不会因为你的完美而驻足。必须努力的活得对得起自己。活着就必须得有希望,没有希望也要去制造希望。鲁迅先生当年笔下的阿Q唤起了许许多多的人去反阿Q精神,然而,你若是阿Q,你若是家徒四壁,你若是被人唾弃,你若是生活无望,你会怎么办?我想只能会要么死去,要么变成阿Q。老瞎子在得知自己坚持多年的希望是一场空时,他便只有颓废,只有当他找到了另一希望:为了自己的徒弟活下去,老瞎子才会继续活着。小瞎子在失去自己最爱的女人时,便只能“一动不动,想那么等死。”只有在老瞎子给了他一个希望,他才能哭出来。

  人人有自己的不幸,给自己一个希望,为不幸去活着。

  《命若琴弦》读后感(三):命若琴弦

  中学语文课上就有学过这一篇文章,那时候应该也没有太大的感触吧。重新看了一遍史铁生的文集,再一次发现年龄阅历这种东西的重要性。在不同时期看同样的作品总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篇小说题目其实已经凝练出主题故事戏剧性也是极具反转力。在一开始以为自己已经摸透剧情,心想老瞎子怎么会那么傻,活了一把年纪还那么死守着一个小孩子听了都知道是谎言的谎言。难道真的会有人去相信只要用心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够治好眼瞎吗?本以为老瞎子到最后发现空药方后能够顿悟人生,意识到自己一辈子眼瞎都这么熬过来了,能够看得开放下了。原来小说的主旨还未止于此。

  老瞎子发现自己师傅留下来的药方竟然是一张空药方后,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正当自己想要颓唐余生时想到自己的徒弟,那也许是他人生在世唯一的牵挂了。为了他的人生,老瞎子还需要振作。而这时候他也明白的他的师父良苦用心。不是800根而是1000根琴弦,这个谎言是一个守望追求一生的希望的破灭,却是另一个生命存留于世的希望。而今老瞎子也重复他师父的做法,告诉小瞎子,不是一千根琴弦,是一千二,心想,他总不能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吧……

  这个谎言的延续,总比戳穿谎言的真相来得好,至少这是一个生命能够坚持活下去的原因啊。多可悲,又那么实际。

  人总得有个活下去的理由

  《命若琴弦》读后感(四):命若琴弦

  最近在王小波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无中生有。遂合上书思考:这无中生“有”或许是作家无意识塑造的艺术对象,却在无形之中闯入读者心灵之域的某种突如其来之物。

  很早以前读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就有类似的感受。

  如果说,读者是一本小说最终裁决者的话,那么我在《命若琴弦》看见了一样东西:关于信仰危机、生存无意义与存在价值终极PK。很早以前忘记在谁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是什么意义。于是人们必须找到某种信仰,心怀信仰,一切幸福或者痛苦的遭遇便转化为崇高的价值,于是产生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本能的顺应了天命承受的生命之重。

  我想《命若琴弦》就是一部深刻诠释上述结论的最好故事样本:

  “苍茫的深山之中,匆匆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他们流窜于各个村落之间,以拉三弦说书为生。老瞎子有一个心愿,他的师傅曾经告诉他琴槽里有一张治疗失明的药方,只有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把药方取出来抓药。于是老瞎子天天盼、夜夜盼,盼了五十年,尽心尽力的弹断一根又一根...终于有一天大功告成了,他欣喜激动的取出了药方去药铺子抓药,结果没料想到那里面竟是一长无字的白纸...

  梦想瞬间崩塌,老瞎子觉得忽然觉得生命已无所依。于是他告诉小瞎子,只有小瞎子弹断1200根时,才能打开琴槽去取药方。他想,1200根对于小瞎子是个遥远数字,他希望小瞎子永远的扯紧欢跳de琴弦,不必打开那无字的白纸......”

  人们一直企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幸福的彼岸。然而在广漠而荒凉的生命里有什么目标是真正存在、不会泯灭的吗?又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值得人们为之活的吗?于是在老瞎子发现那张支撑他生存的药方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时,就不可遏止的滑向了虚无的深渊人物的个人价值落空,在寻找中丢失寻找的东西,在等待中失去等待的意义,而这一切已成为惯性,令人辛酸的延续着生命,折射了全人类的命运和面临的困境

  或许一切都是莫须有,一切终归于虚无。老瞎子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标拉紧,于是,生活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他在绷紧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海明威说:“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他奋斗。”前一句我不敢苟同,也没有考量它正确与否的必要。像我们这样偶然拥有生命得人,难道不就是那个在黑暗憧憬光明,想像重见光明的瞎子么?所以,绝望是不存在的,苦难丰富宽广的。有了这一切虚设的目标便已足够。

  史铁生

  余华说,“一些不成功的作家在描写斤斤计较的人物时,我们会感到作家本人也在斤斤计较。”纵观当今的文坛,这样的作家比比皆是。这倒也不足为奇。但如今浮躁社会风气并没有影响伟大作家的诞生,比如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就是我们渴望看到的。他说:“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肉体上期指的落差导致了作家勇敢的将自己流放在精神之国,将个人的苦难的悲哀升华为对全民族全人类的悲悯。所以经历过人生炼狱的人便超脱了个体意识对创作束缚,命运式承载了集体意识的天命。一个从本源上真正认识了天命,本能性地出自对荒诞的体悟的人。

  也许,这样一位对宿命没有抱怨却对生命有所彻悟的人确实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所以他作品里透露出另一种残缺的完美,终究是我们无法抵达的。

  《命若琴弦》读后感(五):目标之于生命

  老瞎子说书的功力炉火纯青,他说的故事里有整个世界,他从出生起却不曾窥见过世界的模样

  “ 再弹断几根就可以抓药了”。这是内心对看见世界的渴望让他五十年如一日地翻山,赶路,弹琴,说书,戴着破草帽,忍受严冬酷暑,睡在破庙里。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坚信只要他坚持就可以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其实我们都明白就算老瞎子弹断一万根也是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所以可以预料到老瞎子在抓不到药方后的绝望,身心在失去这种渴望的支撑后迅速老去的模样。但老瞎子在回去野羊坳找小瞎子的路上感悟到,原来“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

  所以人生目的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是支撑你度过人生中那段艰难的岁月。最后实现目标的快乐也许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热烈,而回想起那段走过的日子却是最珍贵的。也不知怎么的,就坚持着走过来了。即使最终目标会落空,其实会有绝望的一段时间,毕竟当所有的努力坚持得不到结果的是令人抓狂的。但其实努力并不是完全白费的。因为如果你真的有坚定的目标,你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用尽全力,而你在用尽全力这个过程已经不知不觉收获了很多。你挖掘出了自己的潜能,就像老瞎子高超的说书技艺。你走过了那段艰难却充实的岁月,你的人生其实是完满的,就像老瞎子带着小瞎子翻山赶路说书尝尽苦难也充满欢乐的日子。

  命若琴弦,原来是这样子

  《命若琴弦》读后感(六):活着,一切都好

  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听起来何其荒谬的事情,即使是真实,又是一件何尝困难的事情。

  活下去,为了弹断一千根活下去。

  活下去,为了在死之前再重新看一眼这个世界活下去。

  活下去,不论怎么样,活下去,活下去,一切才有可能

  为了这一千根的信仰小瞎子熬成了老瞎子,一千根琴弦,终于弹断了一千根以后,换来的竟是空白的结果。

  于是老瞎子的内心开始崩塌。

  历经漂泊,苦难、沧桑,活下去是为什么?

  还可以重见这个世界吗?

  还可以完成唯一的夙愿吗?

  活着,为了弹断这一千根琴弦。只是为了弹断这一千根脆弱的琴弦。

  脆弱若琴弦,坚韧如琴弦,生命如斯。

  信念让人把自己抻得喘不过气的,犹如那一条绷得紧紧的琴弦。

  忽然有一天信仰散了,生命的琴弦也就绷断了。

  给别人一个希望,最后由他本人亲自去证实这只是一个子务虚有的假象。

  太过残忍了。

  那么,就给他一个永远都无法完成的愿想,好歹可以让他充满期待。老瞎子的师傅是这样,现在轮到了老瞎子。

  遗憾总好过于失望。

  老瞎子活够了,经历过了世间万态,可是小瞎子还没有,他还年轻。还有人生百味需要他去品尝。有一天,他真的弹断了一千二百根琴弦,当他也得知自己结果如同那一纸药方,他也会明白师傅的用意,他也会豁然。

  他还要活下去。

  命若琴弦,无法预料的旦夕祸福。

  命若白纸,生前身后,可能也只是空空如也。

  但是活着,就一切都好。

  《命若琴弦》读后感(七):找到那根弦

  小说开篇的场景便是在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整部小说的故事即是按着这样的顺序发展和终结的,这便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小瞎子跟着老瞎子学艺,他有着14岁的孩子该有的情窦初开,有着自己贪玩的小性格,瞒着老瞎子做些小动作,心里藏着小秘密,然而这一切都逃不出老瞎子的法眼,好似小瞎子心里想着什么,念着什么,师父都一清二楚,师父从小瞎子的身上看着过去的自己,他不断地重复着知道小瞎子将受得罪,可自己所做的努力并不能够阻挡事情的发展。就好似自己生活中,将自己所碰的壁,走的弯路,通通当作经验告诉弟弟,可这并不能够改变事情的发展方向,每个人的生活都要自己脚踏实地地走一遭,都要翻几个跟头。

  读到师爷给的那个药方时,我便知道这只是一张白纸,也就明白了整部小说的主旨,老瞎子需要生活有个蹦头,小瞎子也是,从兰秀儿到第1200根断了的琴弦。觉得史铁生先生给整片文章的铺垫太过明显了,不用猜想,便对结局一目了然。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常出现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开始与结束,她没有西方小说的情节跌宕,没有波澜壮阔,这样的平铺直叙,不会让你觉得惊心动魄,可为着小瞎子和老瞎子的在苍苍莽莽的雪地中行走而感到揪心和难过。他们的一辈子也就这么平淡无奇地走着一天算一天,只要心里还有念想,还有希望。

  可是,这样的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样的念想又是为了什么呢?

  或许我不该问这样的傻问题。就像余华在活着里所说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人一生就走这么一遭,还是活得精彩些较好。

  晚上去食堂回来的路上,同学说:你太单纯了,不适合去公司上班。我没有怀疑过这样的单纯不好,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做自己开心的事情,过有意义的生活。

  《命若琴弦》读后感(八):史铁生《命若琴弦》

  史铁生《命若琴弦》

  很喜欢这个作家,从十多年前看过他的《我与地坛》开始就感觉这个作家很适合我,后来一次去北京的时候还专门去了一趟地坛。

  史铁生写得不多,算是一个低产作家,但是却没一本书都很耐读。虽然也免不了重复出版,但是不粗制滥造就已经很不错了。史铁生的命运很坎坷,先是腿残疾了,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后来肾又坏了,必须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轮椅上的作家却不断地去思考生命,思考人生。有人说正是因为他腿的残疾才使得他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使得他去思考疾病生命这些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可是这个世界上残疾的人有几百万几千万,可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史铁生?对于这样的一个生命来说,无论走向那条道路都不会放弃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和写作。

  《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散文集,史铁生的文章几乎都是散文,不过史铁生最开始却是一直在写小说,想要当作家,就要靠小说出名。不过没想到的却是真正带给他荣誉的却是他的散文。这本散文集的第一篇却是一个小说,“命若琴弦”写得不错,比短篇长一些,勉强算是中篇了。这对于一个擅长思考的作家就挺不容易了。以前一直是看史铁生的散文,所以第一次看小说,感觉真的不错。但是必须承认,写小说写得好的中国实在太多太多,而带有思想的散文却是史铁生非常鲜明的特色。

  史铁生喜欢体育,这也许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补偿,自己走不了路却去关心那些跑得最快的人。人生就是这样,越是缺少的才会越去关注,得到了往往就被忽视被遗忘。我们所忽视的往往正是史铁生每天都要面对的,我们所遗忘的,恰恰是史铁生时刻都要感受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生命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生命。

  《命若琴弦》读后感(九):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

  史铁生的文章大都是对个人生命的思考。我想,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其文章可修行,其思想可修心。以文学手法来阐述其人生哲学。这一点倒是有点像庄子。但不同的是,庄子为文汪洋恣肆,而史铁生行文却如涓涓细流。

  《命若琴弦》中关于生命的目标、信仰以及其意义的思考又不禁令人动容。关于人生的价值、目标,许多小说、散文、杂文谈论得太多太多。而史铁生亦有自己的理解:“人一出生,便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给予他的一个事实。”人生也不过是万千种生命中的一种罢了。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生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并不存在意义。人的伟大在于为如“刍狗”般的人生树立了目标、信仰。人生也便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有了意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生命的空虚给人生留足了空白,而我却将这留白填上了目标。

  “目标是虚设的,可非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我们生命中的目标之于我们,就如同宗教的教义之于教徒。我们也许本身不相信,但有时候却又要强迫自己去相信。广袤而荒凉的生命是可怕的,而能够给予我们些许安慰的也不过是那遥远而虚幻得目标。

  而生命的意义有在哪里?我想,生命的意义固然是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实现的,但却不能以目标的是否实现为标准来衡量。目标可以是虚设的,意义却是实实在在的。老瞎子没有重新看到这个世界,可他却给“寂寞的山村带来了欢乐”,在多少架山,多少里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许当他发现秘方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他的生命滑向了虚幻的深渊。可当他回想起这一生,回想起他紧绷的琴弦,回想起“全心沉到自己所说的书中去”的时候,他的生命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命若琴弦》读后感(十):因为琐碎,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厚重

  高三时,跟认识不久的朋友在聊着天。

  “嘉颖,你都有什么兴趣爱好啊?吃?泡妞?打机?足球?麻将?”

  “恩,你说的这些我都喜欢。但你说漏了一样东西—看书。”

  “滚粗!少来装文艺!就你这上课睡觉插科打诨夜修翻墙出去吃烧烤一付吊儿郎当老不正经样子的家伙会看书?太装了吧!!!”

  “虽然我上课睡觉插科打诨夜修翻墙出去吃烧烤吊儿郎当老不正经,当是看书确实是我的一大爱好。”

  “好吧,那你喜欢看谁的书?九把刀?张小娴?韩寒?郭敬明?南派三叔?当年明月?村上?”

  “史铁生。”

  “我了个去!滚粗!!!”

  高二,文理分科。以前的班级全部被打散,重新编排,宿舍也是这样。边上床上有一个哥们A,他的床头边,便放着一本《史铁生文集》。当时,我一心想着如何光复壮大我伟大的泡妞打机事业,对那本书,正眼都不瞧上一眼。直到有一天,回到宿舍,发现哥们A哭得稀里哗啦、死去活来。我不停安慰他,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支花”、“不要因为一颗树放弃了整片森林”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说了个遍,一点效果也没有。最后烦了,大骂:“MLGB你到底是闹哪样你倒说呀!别只顾着哭啊我去年买了个表!!!”他还是哭哭啼啼的,手指一直指着那本打开着《史铁生文集》,那一页,正好翻到《奶奶的星星》 。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因为看他的书而哭得死去活来,也许就是一种最高的荣耀吧!对了,忘了说,在这之前,我是不看书的。

  史铁生,我所喜欢的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没有绯闻,没有过多得上电视,没有过多得参加什么活动。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他,就是“干干净净,无病无害”。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句神吐槽,让我这个满脑子都是槽点的家伙也自愧不如。他年纪轻轻便下身瘫痪,终身与轮椅为伴。瘫痪,给他带来的也许是视野的局限,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思想的深度,以及社会浮华的习气。这一点,在现在的中国文坛及其难得。

  尤为喜欢他的短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没有华丽丽的词藻,没有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什么诸葛亮式、张飞式等特色鲜明的人物,也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灌输。有的,是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对生活日常琐事的记载;还有,一个个看起来似曾相似的人物。

  虽然这部短篇是知青文学,但很难得的,在里面,他没有渗入过多的不甘、没有过多的不满、没有过多的愤世嫉俗、也没有过多的壮志理想。只有一个个小小的人物,一件件小事,夹杂着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平平淡淡,娓娓道来。让我脑海中满是这么一幅画面:在一片黄色的土地上,有着这么一支人群:老汉、婆姨、后生、女子,拉着手,走,犁尖就像唱针在高原上滑动,唱着质朴的歌。(摘自史铁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一股淡淡的感伤慢慢流满全身,却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黄土高原特有的坚韧与生命力,深沉,厚重。让人感慨到,这,就是生活。

  去了一趟图书馆,借了史铁生的文集,及其古旧,连标题也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有些不明显,隐藏在书架上某一角落,一打开,还带有一种呛鼻的灰尘味,跟书架上其他光鲜靓丽的某畅销书某励志书比起来,带有那么一丝荒凉的意味。

  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一个个熟悉的人物—破老汉、留小儿、老黑牛、说书人又跃然于纸上。忍不住嘀咕了声:“嘿~.好久不见。 ”

  小说,因为琐碎,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厚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