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10篇

2018-03-04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10篇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是一本由〔法〕弗雷德里克•勒诺瓦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一):知足快乐秘诀

  文/河北小珊 评《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谈起幸福,让我想到小品演员范伟对于幸福的解释,他说:“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幸福的定义简单,也复杂,既浅显,也很深奥。本书的书封上有一句话很触动人心:“我们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声音时才发现曾经来过”。幸福有很多种,健康的体魄、和睦家庭、优异的成绩知心伴侣稳定工作、三五之心好友等等都能带来幸福的体验,其实每个人拥有自己的幸福,但为什么真正觉得自己特别幸福的人却并不多呢?人们总是习惯目光盯着自己不如意地方,总是想着要是再多拥有一些该多好,于是将自己陷入永不知足的追求中,虽然目标一旦达成会带来满足,但这种满足只能给予我们短暂的快乐,并非长久的幸福!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就是一本探求幸福到底是什么读物,作者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他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关于幸福耀眼火花独辟蹊径地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用一种有趣又易懂的方式告诉我们怎样听到幸福敲门的声音,学会享受幸福!

  本书共有21个篇章,每篇开篇处都有一句关于幸福的名言,亚里士多德的“没有快乐,就没有幸福”、伏尔泰的“我和自己说了不下一百遍,如果我和周围人一样蠢,我一定会幸福的,可我不愿意得到这样的幸福”、塞内加的“只要你想要还可能更幸福,你就永远不会幸福”等等,每一句都是这些学者们关于幸福的思考,也都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印象深刻的是《钱能够带来幸福吗?》,我们深知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还是为了挣钱、为了富足生活努力,甚至不惜透支健康,不管是富有的大老板还是广大的工薪阶层都不会停止挣钱的脚步调查数据显示,不管是美国还是法国,经济发展收入的翻倍并没有带来幸福指数提高,美国或瑞典的幸福率与墨西哥和加纳的幸福率差不多,而这些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却是十倍的关系。那么幸福与钱到底有没有关系呢?调查发现在幸福感中,社会性的因素决定作用,正如儒勒列那尔说的“仅仅自己感到幸福不够,更重要的是别人不够幸福”。可见人们喜欢的是别人不如自己,并不是自己过得多么多么好,是相对的优越性带来满足!

  家庭、健康、工作、友谊等是我们认为的幸福必备的几大因素,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单单看这些的话,很多人都是幸福的。为什么还想着要更高的收入、更漂亮容貌、更高的职务、更多的人民币?就是因为对于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还想要占有更多。俗话说知足常乐,人学会满足才能感恩,才能快乐,才能幸福,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知足,因为知足才是幸福的敲门砖!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二):你我眼中的幸福观

  你我眼中的幸福观-评《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文/信实的精灵

  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那河边牵手老夫妻的搀扶里;

  幸福在那孩童两小无猜的嬉笑打闹里;

  幸福在那香甜可口美味饭菜里;

  幸福在那伏案工作的专心致志里...........

  幸福是什么?幸福,妙不可言冷暖自知。

  你要问一句:所有的人都向往幸福吗?

  答案肯定是YES,幸福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渴望,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无论你是什么肤色,无论你是什么国籍,无论你来自于哪里,这种根植于心的幸福感随时随地伴随着我们。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愿望,我们就不可能幸福;

  因此,必须对幸福有所欲求才能去追求幸福。

  ——阿兰

  抽象而难以得到的幸福在作者的笔下似乎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幸福,原来可望也可及。

  什么是幸福?你要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告诉你,现在的我跟S先生在一起,我们就是幸福的。幸福是自己心中的一种很微妙的体验。

  一个朋友曾经给我的回复是:那天他的学生问他怎么解释幸福?他回答:幸福,自己体会是甜的,别人体会是暖的!---当然,对于我和我们家的S先生,他说:“你们是甜的,我们看着是暖的!”

  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作为巴黎高等商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在精心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心理之后,给出我们一个关于幸福的研究报告,仅仅是这篇幸福的报告中参考文献和引注就达到179条之多。在他的笔下,幸福似乎不再是那么抽象的一种存在体,而是有质有感的一种研究对象。甚至于法国的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和萨科齐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并曾邀请他到爱丽舍宫共进晚餐

  尤其这本书是在袁筱一老师的亲笔主刀下进行翻译的,她曾经以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生活在别处》和2007年作家出版社的《外面的世界》而奠定了她在法语翻译方面地位。这本书,再一次印证了袁筱一老师优秀的翻译功底,整本书读起来毫无晦涩之感。整篇语言流畅优美,除了翻译的技巧之外,也可以看出来袁老师在文学语言方面的组织逻辑能力,这本书读起来就能带给我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经对幸福蕴含的暧昧有所强调,“我们很难搞清楚,幸福是否是可以习得的东西,他究竟是通过习惯获取的呢,还是不断练习获取的,再或者,它是出于天意,甚至是出于偶然才落在了我们身上。”

  其实,幸福在很多时候,在某种程度完全是相对的。对于单身者来说,与伴侣在一起是幸福的;然而对于已婚者来说,或许偶然的一次出短差反而是最幸福的时光,可以无忧无虑,不用面对自己每天都要面对的那一张脸。这或许就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中的人物状态吧。我们总是求而不得,或者求而得到,瞬间觉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一场大雪,北京变成了北平。我也就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儿。幸福此时开始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很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肆意奔跑,当我跑起来的时候,周遭被洁白轻盈的雪花环绕,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没有烦恼没有忧愁。看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幸福似乎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梦想,越来越难以抓住幸福的尾巴。在我内心深处,我渴望着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幸福感。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国际上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在日本的本田直之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2010年发表的盖洛普“世界幸福指数调查”中,日本的排名是第81位。日本如此富足,为何却屈居幸福排行榜第81位?在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发布的“世界幸福地图”中则排名第90位。2011年,在同属英国的列格坦研究所发布的“全球繁荣指数”中也仅仅排序在第21位。

  虽然排名变化会受调查方法、对象、项目时间不同因素的影响,可是为何算是世界范围为数不多富裕国家——日本,幸福指数会如此靠下?个中理由,并非某一两个单一要素所能概括。

  当一个国家很富裕的时候,民众普遍都是忙于工作,疲于奔命,那也就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状态了;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没落时,人们就会选择娱乐业的方式来充实自己内心,这时候电影业、电视剧和其他游戏类就会蓬勃兴起,人们用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丢失的幸福感,其实是不安感。

  因为很多人相信,幸福具有极端偶然,因而完全不等的特性。所以从“幸福”在不同语言中的词源上看,都有运气或者好运意思。包括人类的智慧丛书《圣经》上面也从未应许相信上帝就可以得到幸福,反之,它觉得幸福是一种人内心深处的感觉需要夫妻之间的磨合,需要朋友之间的坦诚

  很多事,不是你想,就能做到。很多东西,不是你要,就能得到。很多人,不是你留,就能留住!不要把什么都看得那么重。人生最怕什么都想计较,却又什么都抓不牢。

  勒诺瓦在这本书中,将幸福提升到一种哲学研究的角度层面,然而却又很平易近人。他分别从“幸福赋予生活的意义”,“幸福取决于我们的感知力”,“钱能够带来幸福吗?”以及“我们存在,源于我们所思”,“没有他人,我们能幸福吗?”等等人类学的角度来阐释幸福,在他的笔下,幸福似乎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感受,只要我们愿意,幸福终究还是会来扣门的。

  失去风景,走散的人,等不来的渴望,全都与你无关。何必太固执,该来的上帝自然会送来,要走的上帝当然会拿走,你怎样都留不住。世上的天长地久,海誓山盟都会过去,唯有幸福的爱长存。放开心灵,随上帝旨意是最好的生活。

  在幸福或不幸福的事情上,我们的确收到限制,但并不等于完全被决定。只要有了幸福,我们就有了一切,倘若没有,我们就会竭尽全力,以求拥有它。幸福,终有一天会与我们内心深处的存在一起颤动!

  :作品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三):幸福是否值得求索?

  幸福是什么?我们可以感性地去体会,却难以理性地加以诠释。正因为如此,幸福亦是哲学探讨的母题之一,幸福的定义,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哲学的意义。在弗雷德里克的《幸福,一次哲学之旅》中,作者试图网罗幸福哲学的各个角度,破解幸福之谜。在书中,打通了地域与时间的隔阂:佛祖与埃彼科泰特相视一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这样混搭的解读,新颖而充满吸引力

  在很多哲学家看来,幸福是一种运气。基于这样的观点,对于幸福追寻的意义被消解。幸福是个人经验还是普适价值?这是作者在书的开头向读者提出的问题。所谓“主观幸福感”,常常源于生活中短暂的激情与偶然,因为短暂,所以难以捕捉,因为偶然,所以难以捉摸。有限罗列个体幸福的经验,并不能帮我们彻底弄清幸福的模样。因而在书中之后的章节中,作者仍致力于寻找收获幸福的一般方法。

  弗雷德里克首先厘清了“幸福”与“快乐”的差别。相比花园学校中所追求的“简朴的幸福”——快乐,幸福的内涵更为宽泛,不仅包含了伊壁鸠鲁所倡导的祛除不必要忧惧与追求自然而必要欲望,更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指向了适宜的生活质量

  而为了得到这种幸福的境界,作者指出了以下一些途径:学会选择、活出自我,并归纳了幸福的要素:平衡好金钱与梦想,权衡好艺术与思考,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了寻找到幸福秘密,无论是哲学学派还是宗教皆使出浑身解数,无论是借助于凌驾于幸福之上的高贵理由,还是如歌德所倡导的“保持个性”,或是针对“幸福的傻瓜”这一悖论绞尽脑汁。幸福易失难得,甚至在努力追求幸福的途中,并非有了理论积累便能一帆风顺,相反,极有可能会迷失,甚至走向反面,在追求中反而遭遇不幸福。

  如书中所引用的《伦理学》所言:“所有美的事物,唯其稀有,所以艰涩。”追寻幸福的征程,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仍吸引着人们前仆后继地上下求索。其路曲折,其心坚决。当我们读完这本小书,无法妄言自己找到了有关幸福的捷径,但足以引发我们对于追求幸福的热情与思考。如伍迪•艾伦曾说的那样:“如果我幸福,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四):《幸福,一次哲学之旅》:去喜欢生活原本的模样

  好像是我们越多谈论的东西,正是我们鲜少拥有的。所以市面上有关“幸福”的书籍越来越多,其实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件事情的道理被反复谈及,并不意味着“倾听者”会更容易得到有益结果——相反倒容易造成混乱

  如果非要推荐一本关于幸福的书,那么我很乐意推荐的,是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的这本《幸福,一次哲学之旅》。当然,推荐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关于幸福的秘密,我们只要读这一本书便可以完全洞悉,而是因为这本书的阅读的确如其书名所言,是一次愉快的旅程——藉由这样一本书,你可以饱览许多风景,发现许多关于幸福的“未经之路”。

  作为一本散文集,本书并没有采取很严谨结构框架去剖析所谓的“幸福”本身,而是将有关幸福的话题一一铺开。由幸福的本质出发,作者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入到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与状态的讨论之中,进而明确幸福的获取途径,是“主体幸福感”的产生。而关于“主体幸福感”的达成,其手段往往因人而异,却也有高下之分。粗鄙的幸福感往往容易获得,却短暂而具有破坏性;只有那宽容的、富于体验价值的行为,才能带给人源源不断的幸福感受。

  幸福的达成与快感的获取密不可分,而快感的认定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则要以人对生活的认知来形成。这里便涉及了一个很经典的“你究竟想要什么的?”话题——欲望始终是人生里无法摆脱的课题。人生圆满,其终境是无欲无求,而无欲无求在幸福中的表达,其实就是在生活本来的面貌之中,热爱每一刻的当下——欲望来自于想象,是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于是欲望的诱惑在于,它是对快感的“提前预支”,是去从想象中生活的模样中汲取快感。一旦这种“预支”无法兑现偿还,人便会受到名为“失落”的惩罚——那便是不幸的根源。

  可是人从充满渴望到无欲无求,终究是不易达成的事情,那么在最终的完满实现之前,人要怎样幸福地度过自己自己的人生呢?答案其实是管理自己的情绪。既然无法做到无所欲求,那不如尽可能去选择美好的情感来充实自己,去取代那些“负情绪”。正如佛家所说“心有莲花开,福禄自然来”,既然心思可以明净美好,又何必委身污浊之中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勒诺瓦大量地引用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而在引用的过程中,他也自觉地将二者进行了比较,并且不时对二者的相似性发出赞叹。经由他优雅的文笔,读者既可以发现有关幸福的秘密,同样也可以发现很多相关的哲学思考。其实哲学向来不是“与人无关,不说人话”的东西——它恰恰是与人相关的最重要的研究。而所谓“殊途同归”、“真理的相似性”,在作品里也可找到例证。

  人们常说,“我们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的时候,才发现它曾经来过。”也许幸福太过美好,所以我们总以为它是不易达成的东西——其实幸福不过是一种“喜欢”,去喜欢当下,其喜欢你的生活原本的模样,有所期待并保持平和,不必等到幸福离开,你便可以察觉,自己已经处在幸福之中了。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五):追寻幸福,永无止境

  文/绮心

  幸福一词在如今的世界中已被滥用,而它又是如此匮乏。2012年央视记者采访几千名各行各业的人,“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有的回答发人深省,有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我们获取幸福的方式从来都不单一,关于幸福值得考究的问题太多,我们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这世上,追寻幸福的脚步便从未停歇。

  幸福究竟是什么?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在其《幸福,一次哲学之旅》中从哲学的角度辩证地加以阐述。幸福是多变而相对的,因个体的意识和经历产生差异。对于有的人来说,敞亮的房子和高档的车子是幸福;对有的人来说,健康是幸福;而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就是幸福。幸福的概念从未定论,但我们知道幸福源自快乐。作者将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的幸福哲学两相对比,揭开差异化表层下的统一点,即快乐是一种质量,是一种平衡。我们的快乐或许来自内心的满足,或许来自内心的克服,而把握住平衡点才是值得我们一生修行所在。

  我们的人生之所以努力就是想要获得幸福,对于多数人来说,幸福是可以实现的。但作者在书中以苏格拉底和耶稣之死表明,在一些人眼中,幸福不属于当下这个世界,它存在于另一个国度。我们无法用形而上的角度看待幸福,这是一个本身值得争议的话题。

  只要我们相信幸福的存在,那么对于幸福我们总能做点什么。歌德和叔本华的言论旨在强调幸福取决于我们自身,我们的个性、我们的感知力。作者在分析精简前人的幸福理论时,并非一味罗列,他有着自己的思考。作者赞同叔本华的一部分观点,却也认为我们生来有着自己的性格,但后天的环境却也影响着我们是否幸福。

  获取幸福的方式很多,金钱就是其中一种,我们一再关注的物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幸福。没有人可以为幸福盖棺定论,但我们清楚幸福的决定因素:个人感知力、生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努力。单纯的哲学理论未免太过枯燥,在弗雷德里克·勒诺瓦笔下,基督教的传教士耶稣从容赴死打破幸福存在此世的信仰,而叔本华一生的情感悲剧撼动着他的幸福因素理论。不仅如此,作者还用大量的篇幅从生物学的角度剖析了幸福如何产生,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传递给了我们获取幸福的另一方向,里克·汉森说道:改变生活从改变大脑开始。

  古人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我们从个人幸福的意识中跳出,便能发现集体幸福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不可能脱离其他人独自生存。生活里存在着时间跨度的幸福定点,而幸福若想得以持续长久,便要共同努力使人们都感到幸福,“孤独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幸福感是自我的,但若想获得可持续的幸福,则应使这个社会都幸福。追寻幸福,必是永无止境。

  原创文字,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六):找到幸福的真意

  如何让自己过得幸福,远比给幸福下定义要容易得多。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或者达成某个愿望,那时那刻的感受就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完全个体化、个人性的生命经验。

  在《幸福,一次哲学之旅》中,法国作家、哲学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从“幸福如何诞生”以及“何为真正的幸福”开始,将我们引领至关于幸福真意的探寻中。这场探寻,与心灵鸡汤无关,因为作者不仅在阐发着自己对于幸福的思考,而且还将那些先贤哲人对于幸福的阐述加以自己的理解贯穿于全书之中。这场关于幸福的哲学之旅,不仅能够让我们反省自己的思想,剥离那多余而荒诞的欲望,而且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幸福的本色,以及如何让自己真正地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对幸福进行哲学性探讨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那么弗雷德里克•勒诺瓦的这本书便足以颠覆上述的观点。作为一本哲思随笔,这本书文字清新流畅,读到精彩处,常有一种被猛然抽醒的感觉。对于幸福,我们的认知总是比较肤浅,要么是把尽情占有当作幸福,要么是把满足欲望当作幸福。这种浅薄的幸福观,往往被绝大多数人认同,我们在这种浅薄的享受中日益变得麻木混沌而毫不自知,想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所以,我才说,能够读到这本书的人是有福的。像“幸福与智慧的关系”、“幸福的生活应从何而来”、“怎样做,才能过上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这些问题,真的是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然而,正因为这些问题看起来太艰深了,因此许多人才刻意地避而不谈吧。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的贡献便在于尽自己之力去改变人们对于幸福的那种粗浅理解,同时也在普及“人人皆可过上幸福生活,找寻到幸福真意”的这种观念。

  更难得的是,作者将东西方哲学中对于幸福的认知融合在一起。虽然幸福这个词很抽象,但幸福生活却可以很具象。且去看看伏尔泰、苏格拉底、康德、佛陀等圣人先哲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便不难设想出,自己的生活应该如何步入幸福的轨道,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安排,才能称得上与幸福结缘。

  作为一本有格局、有深度且文笔清新优美的书,读完它并结束这场幸福之旅可能仅仅花费自己几个小时而已。但对于幸福生活、幸福感受的理解、把捉和实现,却需要我们尽余下的生命时光去践行。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七):幸福你奶奶个嘴

  我的女神袁筱一老师新译的作品驾到啦!!!!!!

  抱歉,我实在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李编辑突然给我留言。

  透过因特网,我也能感觉到她的激动。在打这些字时,她肯定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而且花枝乱颤。

  第一印象,作为读者,能让人如此神魂颠倒的书肯定值得一读。可是,袁筱一是她的老师?学生有机会编辑老师的作品,自然心里激动?我很好奇,于是问到:你为什么喜欢译者?立马得到答复:因为之前看过袁筱一老师的其他译作,觉得蛮厉害的。看她的论文也觉得水平蛮高的。她的文字我都比较喜欢,我觉得袁筱一老师算是很有文学天赋,但同时也特别认真努力的人吧。(原来,“老师”跟原来的“同志”一样,就是个称呼。不分男女老幼、高矮胖瘦,济南人一律称“老师”,而且发音独特:lao shei。现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老师”从济南走向世界,实乃济南人的一大贡献。根据进化理论,好斗之人送命的风险更大,而且容易生傻瓜二代、三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因此,他们的基因最容易被清除。现在的社会,革命者的睾丸素在减少,性倒错在增加,见面再称“同志”会让人反感:谁跟你是同志?)

  作为译者,能得到如此的评价,想必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吧。作为译者的我不仅心生羡慕。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可谓译者之福。

  我们所说的这书就是《幸福,一次哲学之旅》,作者是法国的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可惜寡人不懂法文,感受不到文字转换之美。

  说实话,我很喜欢此书的封面,有点法国印象派的感觉。当然,你要凭印象看。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为什么是相似的?因为共性比较多,而不幸的家庭共性比较少。

  正因为幸福有共性,所以,它才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议题。关于幸福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我刚刚校译完How Much is Enough一书,作者是父子俩,经济学家,他们指出:幸福是“本质上存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围绕着它的争论既得不到解决,也不会被搁置。总而言之,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而哲学家谈论幸福总是给人虚而不实的感觉,探讨半天,还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经济学家那样实际,比如,他们会问:多少钱你才会感觉幸福?而哲学家总是说:幸福是一种微妙的、复杂的、飘忽不定的东西,似乎完全是偶然的;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幸福不是一种短暂的激情,而是需要从整体上来考量,需要一定时间跨度;在希腊先哲那里,幸福的概念往往是通过对于快乐的思考来完成的。幸福的生活首先必须是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快乐是一种令人感到惬意的情感,与需求或者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即快乐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快乐是转瞬即逝的,与道德无关的;诸如此类。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的作者总结说:幸福,就是在建立于真实基础之上的有意义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处于总体的、可持续的满意状态。

  读到这些句子之后,你还是雾里看花,似有若无。

  其实,不论哲学,还是经济学,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感觉,是“幸福感”,而不是“幸福”本身。关于“幸福”的探讨,哲学和经济学在“达到满意”这一点上找到了共同点。

  哲学家将人的欲望分为三类:自然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欲望(吃饱,穿暖,有片瓦遮头……),自然的,但并不必要的欲望(精致的饮食,漂亮的衣衫,居住的舒适……),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权力,荣誉,极端的奢靡……)。

  经济学家也承认“欲望”,也承认欲望的无止境,有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这样写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选择利用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无止境的欲望”。但经济学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它区分为(1)需要(need),相当于哲学家的第一类欲望,指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状态,人为了生存,需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这些不是社会和营销者所能创造的,它们存在于人的生理和人的条件当中。也就是说,有它们人就能生存,是基本生存所需。(2)欲望(want),指具体满足物的愿望,人的“需要”不很多,而欲望却很多,各种社会力量和机构(教会、学校、家庭、公司)不断激发人们形成和再形成种种欲望。经济学家的“欲望”可以对应哲学家的二、三类欲望。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还进行了第三个区分,(3)需求(demand),指有能力购买并且原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有能力购买时,“欲望”便转化成了“需求”。

  而且,经济学家会提出一个更具体、更形象的数字作为“幸福”的目标,比如,GDP达到多少,人均收入达到多少美元,甚至会像How Much is Enough的作者一样,提出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和闲暇。认为只要实现了这7项元素就是幸福的。

  结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学说,我是这样理解的:

  “欲望”有三类,而有能力得到它们时,它们就变成了“需求”。第一类尽管是生存所必需,但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需要付出才能得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天挣扎于这一层次的满足。因此,哲学家解释说只要满足第一类欲望就足以幸福;第二类的欲望,我们可以追求,不过最好放弃;至于第三类欲望,那是应该绝对避免的。为什么?伊壁鸠鲁(Epicurus)充满激情地解释道:“必要的东西是容易得到的,而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是不必要的!”

  哲学家的想法往往脱离现实。满足了第一类欲望的人会止步不前吗?满足了第二类欲望的人会止步不前吗?不会。伊壁鸠鲁还说过:“如果够了还嫌少,那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可见,哲学家不仅脱离现实,而且还会自相矛盾。既然承认人是永不满足的,再要求人们绝对避免,怎么可能?从这一角度看,经济学家是一种现实的哲学家。

  是的,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如,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上学时可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要接受亲戚和政府的资助,但当他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吃上国库粮,开始蜕变,基本生存不可谓不满足,但他的二、三类欲望却与日俱增,官位要越来越大,而且只能升,不能降,坐的车要越来越高档,办公场所要越来越豪华,权力要越来越大,权钱交易的机会要越来越多,即使官至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也不够;即使家里的金银财宝以吨计,以亿计,也不满足;房子几十处,上百处,不满足;情妇几个,几十个,不满足;老子打下的天下,儿子坐,孙子坐,他们想要的是千秋万代,直把国家当自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因为总有第三类欲望在前面向他招手。而富人呢?一、二类欲望不可谓不满足,但他停手了吗?没有饭吃时,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体户、乡镇企业就满足了,但后来,他要做国内一流的企业、上市、跨国公司、地球上的老大。而且会参与政治,影响政策,甚至影响历史。

  从这个角度看,政客、富人其实并不幸福,因为他们“想要的”和“得到的”之差很大,而且欲壑难填。是不是挣扎生存于一类欲望水平上的穷人会更幸福呢?所谓知足者常乐。未必,他们之所以更容易满足,乃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和“需求”之差很小而已。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人是幸福的,或者说即使有,也是短暂的,瞬间的,或者说人的一生是幸福和不幸福交替出现的,而且往往不幸福的时候比较多。当人生最后是幸福的,那人生就是幸福的;如果人生最后是不幸福的,比如从高位上进入监狱,或者从富人变成了穷光蛋,那就是不幸福的。因为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那样:“即使对于幸福本质的描述,我们也是各不相同,智者和普通人对它的解释颇不一样。”

  普通人可能是顿顿猪肉炖粉条子、睡到自然醒、冬暖夏凉、有新衣服穿、干完活拿到钱、贷款买房结婚、考上理想的大学......

  哲学家说:不要想太多。

  经济学家说:没有钱买的就不是你的。

  心理学家会进行精神分析,追问你的原始压抑。

  社会学家则会分发调查问卷,问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你是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或完全不满意?

  但某电视台的调查则是这样问的:请问你幸福吗?这就好比见面打招呼不是“吃了吗”,而是“好吃吗”,你知道我吃什么了,就问好吃吗?神经病吧你!

  可是电视台没有对“幸福”下定义,而且从头至尾没有听到一句“不幸福”。偌大一个国家,没有人说自己“不幸福”,这本身就是弄虚作假。因为这是不成立的,有宣传的那种以偏概全之嫌。或许有人说过,但肯定是“把那段掐了,别播”。于是,“你幸福吗”就成了:你是幸福呢,幸福呢,还是幸福?

  若有人在路上拦住你,问你:您觉得您幸福吗?如果不想回答,就说:我耳朵不好。其实,你心里窝着火呢:早就听到了,就是不愿意搭理你。你眼瞎啊,我都快80了,还在拣垃圾过日子,幸福你奶奶个嘴。(经考证,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曰:高尔基教育我们:去你奶奶个嘴!说明这是无产阶级的语言,而不是布尔乔亚的词汇,并经人民艺术家赵丽蓉在春节晚会上广泛推荐,因此,可用。)

  怎么这么不配合呢?咱得领情是吧,孔圣人教育我们上千年,要有礼义廉耻,让你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知道不?这么冷的天(或热的天),养尊处优的领导还派人前来问候,嘘寒问暖,把我们的幸福时刻放在心上,咋不感动呢?那个什么,感谢领导,报告政府,温饱问题已解决,正在通往小康的大路上一溜小跑,希望领导多关心关心亚非拉人民,把他们的吃饭、看病、住房、养老和上学的问题解决好,帮他们实现全民医疗和免费教育。放心,我们百毒不侵,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能忍......给领导捎个好,祝他们身体健康,活个万把年,无疆了,你看,我词也不会整,我们只活个百儿八十年就找马克思去,顺便讨教一下:共产主义何时实现,资本主义啥时完蛋啊,据说明年就到了猴年马月了,咋怎么还没有动静呢。

  如果你愿意拜扯拜扯,可以反问道:啥是幸福?(这个问题颇显你的深度,估计能把记者噎死)从哪个角度讲,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穷人,富人,还是中产阶级?老板还是打工仔?贪官、房奴、留守儿童还是农民工?白丁还是鸿儒?……于是,一次偶然的街头采访变成了幸福公开课,马路大师开讲。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是一本小书,章节也很短小,就像是哲学散文,适合坐在阳光之下,月光或烛光下亦可,品着茶或咖啡,当然,酒也可以,酒要好酒,最好还要有点小菜,或独饮,或对酌,或三五知己,就幸福问题展开没有结果的思考或讨论,一章一节一段一句地琢磨。

  我幸福吗?幸福,不幸福;幸福,为什么?不幸福,为什么?幸福,如何继续幸福或更幸福?不幸福,如何幸福?

  在这浮躁的社会,静下心来不容易,读点书就更难了,而读点有关幸福的书,还能思考一下,则是难上加难......

  切记,个人独思时以不发疯为限,团体讨论以不翻脸为限。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八):请问你幸福吗?

  请问你幸福吗?

  文 by 静流

  请问你幸福吗?

  如果当年记者在街头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回答?张大眼睛,盯着他看是必须的,顿时傻三秒也是必须的,只是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对于一个没有什么急智的平凡人来说,即便在看完了这本名为《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的书后,也没有像《华尔街日报》的推荐一样那么轻而易举得到关于幸福的指导,还是停留在茫然的阶段,依然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无从回答。

  这也许不能怪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幸福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也太抽象了。弗雷德里克•勒诺瓦这位被誉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心灵作家,被法国三位总统联名推荐的作者,从人类伊始对于幸福的讨论开始讲起,告诉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智者在思考,愚者不把它当回事;富者在追寻着,穷者在苦恼着;而这长河流到了今天,我这非智非愚的凡人,没有大富大贵的追求,也未经历一贫如洗的悲剧,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为什么要去思考幸福呢?不过,庆幸的事情是,世人并不总这样想,并不总去想他应该去想的问题,而常常去想一些自己身份、能力范围外的问题。因此,幸福顺理成章成了人人关心的问题!

  我们上下求索的幸福,被每一位曾经思索过的人们都定义过,书中介绍了它的历史渊源与内涵,而今天它更多的是被当做动词在解读。在新兴的积极心理学中,我们更多的关注正面的、积极的一些感情与情绪,幸福名正言顺的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幸福,更多的被解读为一种名为当下的运动,当下却不是一种泛泛的时空概念,而是一种用灵与念关注的当下,就像是河流一样它专注着自己的流淌,顺着水势,可以安安静静,也可以波涛汹涌,它不去改变,不去使劲,不去左右。它只是顺势力道,而这个势却又常常被披上一件名为幸福的外衣,来使人迷惑。

  它可能在你大吃大喝满足口腹之欲的时候,悄悄对你说你是幸福的;它可以在你吞云吐雾的时候麻痹你,偷偷对你说你是幸福的;它还可以在你追逐金钱,失去本性的时候,媚笑地对你说你是幸福的。而这一切,伪装后的,你以为的幸福,却会在某一天忽然告诉你它们并不是幸福,所谓的幸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那时你会发现你所追逐的不过是黄粱一梦,你以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幸福,就像曾经探索过幸福的先烈们一样,他们曾以为幸福是要通过苦行修来的,他们曾经以为幸福不属于这个世界,可现实却残酷的告诉了他们,幸福是哪飘渺的仙山,你等凡夫俗子耗尽一生也是寻他不着的。

  是啊!既然寻它不着又为何要去寻找?这便又回到上一个问题中去,我们不去思考幸福,是否就能幸福呢?我们难道不是活在当下的吗?谁也没有本事即活在过去又同时活在未来,我们都是活在当下的,可为什么我们活在当下却也不幸福呢?

  答案可以很简单,寥寥几句话“幸福取决于内心世界的平和”!“幸福是内在的:他在尘世之中得到自我实现,承认世界,包括自己最为私密的内心世界的原本模样。”而这样的幸福却不是我们在某个时间点上能回答的,是我们的习惯使然,是我们的思想使然,就像书中举过的例子一样,一个眼中只有恶的人无论去哪儿,看到的都是恶;一个眼中有善的人,无论在哪儿,也都能看到善。换言之,心中有幸福的人,无论何时都会感觉到幸福!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九):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我的女神袁筱一老师新译的作品驾到啦!!!!!!

  抱歉,我实在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

  李编辑突然给我留言。

  透过因特网,我也能感觉到她的激动。在打这些字时,她肯定幸福的像花儿一样,而且花枝乱颤。

  第一印象,作为读者,能让人如此神魂颠倒的书肯定值得一读。可是,袁筱一是她的老师?学生有机会编辑老师的作品,自然心里激动?我很好奇,于是问到:你为什么喜欢译者?立马得到答复:因为之前看过袁筱一老师的其他译作,觉得蛮厉害的。看她的论文也觉得水平蛮高的。她的文字我都比较喜欢,我觉得袁筱一老师算是很有文学天赋,但同时也特别认真努力的人吧。

  作为译者,能得到如此的评价,想必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吧。作为译者的我不仅心生羡慕。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可谓译者之福。

  我们所说的这书就是《幸福,一次哲学之旅》,作者是法国的弗雷德里克•勒诺瓦。

  说实话,我很喜欢此书的封面,有点法国印象派的感觉。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为什么是相似的?因为共性比较多,而不幸的家庭共性比较少。

  正因为幸福有共性,所以,它才会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议题。关于幸福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我刚刚校译完How Much is Enough一书,作者是父子俩,经济学家,他们指出:幸福是“本质上存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围绕着它的争论既得不到解决,也不会被搁置。总而言之,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而哲学家谈论幸福总是给人虚而不实的感觉,探讨半天,还是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经济学家那样实际,比如,他们会问:多少钱你才会感觉幸福?而哲学家总是说:幸福是一种微妙的、复杂的、飘忽不定的东西,似乎完全是偶然的;无论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幸福不是一种短暂的激情,而是需要从整体上来考量,需要一定时间跨度;在希腊先哲那里,幸福的概念往往是通过对于快乐的思考来完成的。幸福的生活首先必须是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快乐是一种令人感到惬意的情感,与需求或者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即快乐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快乐是转瞬即逝的,与道德无关的;诸如此类。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的作者总结说:幸福,就是在建立于真实基础之上的有意义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处于总体的、可持续的满意状态。

  其实,不论哲学,还是经济学,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幸福本身。在“达到满意”这一点上,哲学和经济学在“幸福”的探讨上找到了共同点。

  哲学家将人的欲望分为三类:自然的,同时也是必要的欲望(吃饱,穿暖,有片瓦遮头……),自然的但并不必要的欲望(精致的饮食,漂亮的衣衫,居住的舒适……),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欲望(权力,荣誉,极端的奢靡……)。

  经济学家也承认“欲望”,也承认欲望的无止境,有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是这样写的: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选择利用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无止境的欲望”。但经济学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它区分为(1)需要(need),相当于哲学家的第一类欲望,指没有得到满足的感受状态,人为了生存,需要衣服、住所、安全、归属、受人尊重,这些不是社会和营销者所能创造的,它们存在于人的生理和人的条件当中。也就是说,有它们人就能生存,是基本生存所需。(2)欲望(want),指具体满足物的愿望,人的“需要”不很多,而欲望却很多,各种社会力量和机构(教会、学校、家庭、公司)不断激发人们形成和再形成种种欲望。经济学家的“欲望”可以对应哲学家的二、三类欲望。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还进行了第三个区分,(3)需求(demand),指有能力购买并且原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当有能力购买时,“欲望”便转化成了“需求”。

  而且,经济学家会提出一个更具体、更形象的数字作为“幸福”的目标,比如,GDP达到多少,人均收入达到多少美元,甚至会像How Much is Enough的作者一样,提出美好生活的基本元素: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和闲暇。认为只要实现了这7项元素就是幸福的。

  结合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学说,我是这样理解的:

  “欲望”有三类,而有能力得到它们时,它们就变成了“需求”。第一类尽管是生存所必需,但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需要付出才能得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天天挣扎于这一层次的满足。因此,哲学家解释说只要满足第一类欲望就足以幸福;第二类的欲望,我们可以追求,不过最好放弃;至于第三类欲望,那是应该绝对避免的。为什么?伊壁鸠鲁(Epicurus)充满激情地解释道:“必要的东西是容易得到的,而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却是不必要的!”

  哲学家的想法往往脱离现实。满足了第一类欲望的人会止步不前吗?满足了第二类欲望的人会止步不前吗?不会。伊壁鸠鲁还说过:“如果够了还嫌少,那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可见,哲学家不仅脱离现实,而且还会自相矛盾。既然承认人是永不满足的,再要求人们绝对避免,怎么可能?从这一角度看,经济学家是一种现实的哲学家。

  是的,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如,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上学时可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要接受亲戚和政府的资助,但当他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吃上国库粮,基本生存不可谓不满足,但他的二、三类欲望却与日俱增,官位要越来越大,而且只能升,不能降,坐的车要越来越高档,办公场所要越来越豪华,权力要越来越大,权钱交易的机会要越来越多,即使官至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也不够……因为总有第三类欲望在前面向他招手。而富人呢?一、二类欲望不可谓不满足,但他停手了吗?没有饭吃时,搞个乡镇企业就满足了,但后来,他要做国内一流的企业、跨国公司、地球上的老大。而且会参与政治,影响政策,甚至影响历史。

  从这个角度看,政客、富人其实并不幸福,因为他们“想要的”和“得到的”之差很大,而且欲壑难填。是不是挣扎生存于一类欲望水平上的穷人会更幸福呢?所谓知足者常乐。未必,他们之所以更容易满足,乃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和“需求”之差很小而已。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人是幸福的,或者说幸福是短暂的,瞬间的,或者说人的一生是幸福和不幸福交替出现的。当人生最后是幸福的,那人生就是幸福的;如果人生最后是不幸福的,比如从高位上进入监狱,或者从富人变成了穷光蛋,那就是不幸福的。因为再也没有机会扭转局面。

  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的那样:“即使对于幸福本质的描述,我们也是各不相同,智者和普通人对它的解释颇不一样。”

  哲学家说:不要想太多。

  经济学家说:没有钱买的就不是你的。

  心理学家会进行精神分析,追问你的原始压抑。

  社会学家则会分发调查问卷,问你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你是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或完全不满意?

  但某电视台的调查则是这样问的:请问你幸福吗?可是它没有对“幸福”下定义,而且从头至尾没有听到一句“不幸福”。偌大一个国家,没有人说自己“不幸福”,这本身就是弄虚作假。因为这是不成立的,有宣传的那种以偏概全之嫌。或许有人说过,但肯定是“把那段掐了,别播”。于是,“你幸福吗”就成了:你是幸福呢,幸福呢,还是幸福?

  下次若再有人在路上拦住你,问你:您觉得您幸福吗?如果不想回答,就说:我耳朵不好。其实,你心里早窝着火呢:其实早就听到了,就是不愿意搭理你。你眼瞎啊,我都快80了,还在拣垃圾过日子,幸福你奶奶个嘴。(经考证,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曰:高尔基教育我们:去你奶奶个嘴!说明这是无产阶级的语言,而不是布尔乔亚的词汇,并经人民艺术家赵丽蓉在春节晚会上广泛推荐,因此,可用。)

  如果你愿意拜扯拜扯,可以反问道:啥是幸福?从哪个角度讲,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穷人,富人,还是中产阶级?老板还是打工仔?贪官、房奴、留守儿童还是农民工?白丁还是鸿儒?……于是,马路大师开讲。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是一本小书,章节也很短小,就像是哲学散文,适合坐在阳光之下,月光或烛光下亦可,品着茶或咖啡,当然,酒也可以,酒要好酒,最好还要有点小菜,或独饮,或对酌,或三五知己,就幸福问题展开没有结果的思考或讨论,一章一节一段一句地琢磨。

  不过,个人独思时以不发疯为限,团体讨论以不翻脸为限。

  黄延峰

  若需转载,请豆邮告知!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读后感(十):幸福之美

  幸福从来不是一个舒坦的话题,谈着谈着,气氛由轻松变得凝重。这个世界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当然,也存在一模一样的幸福。大多数人喜欢讨论别人,但很少有人会去谈论别人幸福与否。如果我们把别人的幸福挪到自己身上,实为不切实际。而《幸福,一次哲学之旅》由浅入深地把幸福探讨了个底朝天,袁筱一那柔软不失理性的语言,更让阅读的人心里踏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阅读这本书刚刚好,陷入昏沉和清醒之间的大脑,更容易看得懂及接受人间真相。作者仿佛一个做衣人,用针小心翼翼、镇定自若的把碎步串联起来,呈现出来的便是一个宏伟明亮的命题,毋庸置疑,本书不失为一部杰作。尤其是分析蒙田和庄子那一部分,可谓精辟独到。当蒙田在议院看到几个可怜的印第安人时,随即把印度安人和西方人大胆、准确地作比较。“西方人有钱,但他们却永远处于不满足中,而印第安人‘成天都在跳舞’,他们仍然处在幸福的分界点上,只欲求自然产生的需求。”庄子的快乐,正是在于他知道如何与这世界快乐的气息融为一体。接着,作者为“智者“下定义:真正的智者是自由的,与天地共舞,是不朽的。这也是一种幸福。作者是法国人,却生活活泼地讲述孟子的幸福,几乎一气呵成。

  然而,作者勒诺瓦和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不一样,他更喜欢深入地挖掘生活之后,再建设或者重建,他提出“漂亮”理论的时候,更愿意顾忌其他人的感受,为他人着想,如何幸福地活着。由此而言,这本书并非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整本书都在讲述幸福的脉络,当你跟着作者探索一遭后呢,眼睛回到日常中来,还得面对琐碎和无常,人会被消极的脾气捆绑,但不会轻易掌控情感密码。其实,作者在最初就给了一个基本却坚实的答案,那就是布吕克内所说的,“我太热爱生活,以至于它仅仅是幸福的还不够。”这句话看似无关痛痒,却可以深深击打着我们的内心。“我热爱生活”这是谁都能说出来的观点,然而,并没有多少人会主动欢迎痛苦的到来。不免让人试想,如果你活得艰难,房子、车子、票子,等等什么都没有,但如果你不热爱这些的话,你始终会卑微地活着。不免让人唏嘘。

  说的太多,容易犯迷糊-----是不是我的生活比以前好了,我也就幸福了呢?也可以这么说,但不能完全这么说。如果一味的追求比现在更好的生活方式,随之增添更多的苦恼和烦恼,还不如一心一意地享受当下,关注当下,热爱当下的生活。如此,你收获的幸福,也会承载着明日的幸福。幸福无边界,生活不打烊,想来,也是同一个道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