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苔丝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苔丝读后感10篇

2018-03-11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苔丝读后感10篇

  《苔丝》是一本由托马斯·哈代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20,页数:37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苔丝》读后感(一):《苔丝》阅读笔记

  苔丝和三个姑娘周末去教堂(这三个女孩也和苔丝一样暗恋着克莱尔),在路上遇到克莱尔,场面很美,青春味道扑面而来

  那四个姑娘脸上红扑扑,眼睛亮晶晶的,身穿轻柔的夏装,硬撑着站在路旁的土坡上,好像鸽子待在倾斜的屋顶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因此,他先站住了,把她们端详了一番,然后才走上前来。她们那薄纱长裙的下摆,从草地上拂起无数青蝇和蝴蝶,圈在那透明的薄纱里,飞不出来,好像关在鸟笼里的鸟儿一样。

  四个女孩共同喜欢个人复杂心理嫉妒却不恨,激动但又无望,因此焦躁折磨。哈代如何看待这种暗恋:

  她们十分明白,从社会地位来看,她们的痴情完全是枉费心机,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企盼,只是为爱而爱;拿文明眼光来看,这种爱情毫无存在理由(尽管从自然角度来看,却是毫无欠缺的。)

  作者崇尚自然,对社会道德、现代文明抱有怀疑态度。自然不光是指景色,还有自然的人和不自然的人,自然的情感和不自然的情感。

  谈生命意义

  生命的伟大渺小,并不在于它对外界影响大小,而在于个人的体验

  克莱尔回家,他全家除了他,父母哥哥虔诚信仰基督教,生活中十分自律,严格按照教会的条例进行生活。作者其实是秉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认为他们不接触大自然,不接触劳动人民感受不到生命本来具有的那种美。父母还好,那个年代的人还有最初的善良真诚,两个哥哥则是教育机器年复一年造就出来的无懈可击楷模,无独立思考能力,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而在农场生活的克莱尔却不同

  家里人发现克莱尔的变化

  他的一举一动,越来越像个庄稼汉了,他那两条腿乱伸乱动,面部肌肉变得更容易流露感情了,眼睛里传达出来的意思,不亚于甚至还超过嘴里说出来的话语

  他看见的只是生意盎然人生,体验的只是生命热烈的搏动,没有受到种种信条的扭曲和束缚,其实,本来就连智慧也只能稍稍加以调节的东西,却试图用信条加以制约,那岂不是徒劳无益

  苔丝和克莱尔工作和生活的农场,现代生活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它:

  就在这个地点,白天能看见一道白色雾气,在深绿色背景的映衬下,一阵阵地冒出来,表明这个僻静世界与现代生活断断续续地接触。现代生活每天有三四次把它的蒸汽触角伸到这块地方。它的触角刚触到本地人的生活,便又急忙缩回去了,仿佛触到了与它格格不入的东西。

  《苔丝》读后感(二):评两种版本的苔丝

  《苔丝》这本书我只算是翻阅了一遍,基本情节可以讲的出来,人物特点也能稍作分析,作者隐含不露之处也可说些端倪。因为,相对现在的一些文学作品,这本书的情节、内容较为简单清晰,笔法上虽有一些值得品味处,但也算易于理解

  这也让我想到了一些经典作品,它们也许在艺术上并非格外出众,但它曾为像苔丝这样的小民而呼喊抗争,它们所塑造的经典人物,构成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就像我们今天的读者,还会分析苔丝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社会背景、悲剧成因等。从这点来讲,很多看似在风格独特语言和叙述结构充满创新的作品,反而在它面前落于下乘。

  看这本书,最主要是翻到张谷若译本的一个段落,让我品味良久:

  在这些旷山之上和空谷之中,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和她所活动于其中的大气,成为一片。她那袅袅婷婷、潜潜等等的娇软腰肢,也和那片景物融为一体。有的时候,她那想入非非的绮思深念,使她周围自然界消息盈虚,深深含上感情,一直到它变得好象是她个人身世的一部分。或者不如说,她周围自然界的消息盈虚,就是她那身世的一部分;因为世界只是心理的现象,自然的消息盈虚,看起来怎么样,也就是怎么样。半夜的暴风和寒气,在苞芽紧裹的枯林枝干中间呜噎哽咽,就是一篇诰诫,对她苦苦责问。淋漓的雨天,就是一个模糊飘渺的道德神灵,对她那无可挽救的百年长恨痛痛哀悼。不过这个模糊飘渺的道德神灵,她不能确确实实把他划归她童年信仰的上帝之中,而却又想象不出来他是任何另外的一类。

  苔丝根据了破旧褴褛的余风遗俗,安插了与己忤违的魅形妖影。鬼哭神嚎,硬造出来这样一些幻象虚境,把自己包围,这都不过是她自己想象模拟出来的一些怪诞荒谬。不值一笑的东西,没有道理。恫吓自己的一群象征道德的精灵妖怪。和实际世界格格不入的,本是这些东西,不是苔丝自己。她在鸟宿枝头的树篱中间走动的时候,或者在月光之下山兔蹦跳的兔窝旁边瞧看的时候,或者在山鸡群栖的树枝下面站立的时候,都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罪恶的化身,侵入了清白流连的地域。不过在所有这种时间里,苔丝全是在本无自然异同之处,强要区分人为异同。她觉得和一切矛盾,而实在却和一切和谐。她不由自己所破坏了的,只是人类所接受的社会法律,而不是她四围的环境认识的自然法律;她在她四围的环境中,也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不伦不类。(第十三章)

  这是作者(托马斯.哈代)对苔丝到树林孤独散步的长篇描写,满含情感。我读到了作者的悲悯。

  张谷若译本名为《苔丝》,现在这个译本不太能找到了。市面上的译本名一般为《德伯家的苔丝》。

  对于第十三章中的这段话,在王忠祥、聂珍钊的译本中是这样的:

  她在这些孤寂的山上和小谷里悄悄走着,每走到一地,她就同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她那躲躲闪闪的柔弱身体,也变成了那片景物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有时候,她的离奇幻想会强化周围的自然程序,直到它们似乎变成她的历史中的一部分。它们岂止是变成了她的历史的一部分,简直就是她自己的历史;因为世界只是一种心理现象,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它实际上就是什么。午夜的冷风和寒气,在冬天树枝上还紧紧包裹着的苞芽和树皮中间呜咽着,变成了苦苦责备苔丝的言语。下雨的天气,就是她心灵中模糊的道德神灵对她的软弱表达的不可挽救的悲伤,对于这个道德神灵,她既不能明确地把它归入她在童年时代信仰的上帝那一类里去,也弄不清楚它是其它的什么东西。

  苔丝在一堆混乱不堪的传统习俗上建立起自己的性格,头脑里充满了对她毫不同情的形体和声音,把自己紧紧包围起来,但是,这只不过是她幻想中的可怜错误的创造而已——是她无故感到害怕的道德魔怪的迷雾。和实际世界格格不入的正是这些道德魔怪,不是苔丝自己。她在鸟儿熟睡的树篱中漫游的时候,看见野兔在月光下的草地上蹦来跳去,或者,她在野鸡栖息的树枝下站着的时候,她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罪恶的化身,被人侵犯了清白的领域。所有的时候,她一直要在没有不同的地方区分出不同来。她自己感到矛盾的地方,其实十分和谐。她被动地破坏了的只是一条已经被人接受了的社会律条,而不是为环境所认同的社会律条,可是她却把自己想象成这个环境中的一个不伦不类的人。

  这段描述,不能看做是苔丝的感受和内心活动,实际上,它是作者面对他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写出了作者的评述和感受。或者这样说,像苔丝这样的女子并不具备表达的能力,但作者感受着她的灵魂

  两个译本有很大的不同。张谷若译文充满激情,这与作者此时的情感类似。王忠祥、聂珍钊的译文更贴近口语和现代中文语言风格,语句内容更贴合原文

  我认为,这有个时代性的问题。《苔丝》这本书,1891年出版,它的读者不是苔丝这样没有受过教育和底层女子,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受过教育的文化人,就像《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中的文字,要比聊斋故事难懂,更加文言一点,或者可以看做冯梦龙的拍案惊奇中所加入的作者吁叹。《苔丝》中的这段话,实际上就是文人的话,也就是说,主要是让文人阅读和感受的。张谷若先生翻译这本书在20世纪30年代,是在白话文运动不久,面对这样的段落,他也许还无法如现在的译家采用贴近口语的表达。

  张谷若的这两段译文采用了很多四字成语和组词,加快了语句的节奏,也让本段文字人文色彩很浓,同时也如前面说过的,充满了文人的情感。他的译本中其他故事叙说类文字,则与别的译本区别不大。

  我一直认为张谷若先生的译文有一种切合原文意境的再创造表达。我想,他并非不能如实贴合原文语义翻译,估计他是被作者的文中情感激发,才有了这样的译文段落吧。

  《苔丝》读后感(三):我是来吐槽研究者和评论者的

  为了读书会,重读苔丝。

  看到的论文里,对克莱的评价无一例外的有这样一句话——即使不是原文大概意思也是这样的——“克莱知道了苔丝的过去以后,即使他自己也有过放荡的经历,却不能原谅苔丝,不同情苔丝,而是抛弃了她”,重点在于“即使他自己也有过放荡的经历”这个让步语句。

  研究者的意思不外乎是克莱也荒唐过凭什么要怪罪苔丝呢?那换一种说法就是,克莱不清白所以克莱应该原谅不清白的苔丝,那么如果克莱是清白的,就有理由不原谅苔丝。

  评价一部作品,自然不能用批评者所处的时代道德去代入式的批评,回到作品产生的年代、历史环境、意识形态背景中去评价,这是新历史主义观点,也是一个批评者起码的批评态度。哈代作为一个维多利亚晚期的作家,尚能认为苔丝是纯洁的,而现在的批评者,却怀着可耻天涯月经贴式的处女情结加上一个让步语句,看起来好像是同情苔丝,却满是一副卫道士的虚伪嘴脸。

  以下转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6095246/

  想起亦舒有一本《玫瑰的故事》,里面有一段台词有意思。(虽然我对作者持有保留态度)摘抄如下

  我们进了房间,静默了好一会儿。

  我终于开口问:“你以前结过婚。”

  “是。”

  “多久之前的事?”

  “十年前。”

  “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她不响。

  “你知道我会原谅你,”我提高了声音,“你知道即使你结过婚,我也会原谅你。”

  她站起来对我说:“我有什么事要你原谅的?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 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太不幸了,你大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我?你的思想混乱得很——女朋友不是处女身,要经过你伟 大的谅解才能继续做人,女朋友结过婚,也得让你开庭审判过——你以为你是谁?你未

  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庞大了!”

  ============

  有一天室友说:男生都会介意女生是不是处女的。

  很愤怒回答:这件事轮不到男生来介意,他也没有这个资格说介意,身体是自己的,怎么处理女人权利,哪里轮得到他们介意。

  不知道哪个时刻开始我会这么女权色彩的说话,可能最近恶心的论文看多了。嗯。

  如果让我也十分主观的对苔丝做一个评价,那么:比遇到一个烂男人可怕的是遇到一个渣男

  《苔丝》读后感(四):卑微的爱

  苔丝一生中遇到的男人怎么都那么渣呢<br>爸爸又懒又蠢,认为自己是古老家族的后裔就出生高贵不用工作,其实也是给自己的懒惰借口<br>德波菲尔诱奸了苔丝,又不顾一切想要占有她。不过说句实话,如果他没有在苔丝最走投无路的时候帮助她,苔丝也不知道怎么办好<br>安琪尔也是个渣男。他自己跟别的女人厮混了48小时,苔丝不是出于自身意愿跟别人发生关系,凭什么是安琪尔不能宽恕苔丝?!他口口声声说爱苔丝,然后又抛弃了苔丝,苔丝最困难的时候他又在哪里呢?<br>这里面我最最讨厌的还是安琪尔,一个大写的直男癌、渣男,为了“上等人家”那点面子,竟然抛弃自己的妻子,自己爱的女人,还问别的女人愿不愿意跟他一起去巴西!苔丝是欠他什么?<br>我觉得苔丝还是太傻了,可能也是受她母亲,受整个社会家庭的影响,她的爱太卑微了,安琪尔对她的爱还不及她的百分一。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能为了一个男的去死,能宽恕到这份上,这是需要多少的爱啊。她爱得连自己都忘了。真是太傻了。万一安琪尔后来一直没回来,万一伊兹说了她的爱比苔丝的爱还多,那安琪尔不就真的带着伊兹去巴西了?那苔丝的下场比这个更惨更惨。<br>苔丝的一生都是被这些直男癌毁了的。可能那个时代确实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有很多不好观念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对女性来说,独立和爱是同样重要的。既然他一次次伤害你,为什么又要爱得迷失自我呢?爱我的人,我也会同样爱他们。但是对于伤害自己,或者付出的爱远远比自己少的人,还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好。不要让天平失去平衡。人生那么短暂,要把宝贵的东西留给值得的人。<div class="clear"></div>

  《苔丝》读后感(五):我爱苔丝已经超越对错

  看书起源于看电影,被苔丝深深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我读的哈代的第一本小说,去年读的读了一个冬天。因为真的好久没碰书籍了!在哈代细腻描述与美好的山村里苔丝出场了。

  请允许我夸赞她一番,她美丽,善良,天真,纯洁。在哈代的笔下,我真的难以不喜欢上她,我用了简单的词说明了她,她就是这些美好的代名词,仿佛美好的事物都与她有关。如果说她是天使,在牧师传言他家族是名门后代就注定了苔丝的折翼。

  故事开始于家人叫她去认亲戚,起先可爱的苔丝是不愿意的,可是最后还是答应了父亲。在那里认了表哥,表格非常喜欢这个特别的表妹。安排了了她的工作。最后在一次逃脱众人的非议上了表格的马上,在迷失的树林里,累的睡倒苔丝失去了她宝贵的第一次,林中的鸟儿叫着,仿佛在说谁能救赎这个美丽的女孩,夜色给这女孩披上月色,给以安慰。

  而后离开有了孩子成了村里的丑闻,孩子不到一岁便夭折。可怜的苔丝伤心欲绝。为了养活自己在之后在一个牧场做兼职,做挤奶工结识了安琪儿,这个天使般的男人,有着新思想,新理念。确也是毁了她的男人。

  他们在牧场里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苔丝一边又期望着美好,一边又抗拒着。即使安琪儿有着新思想,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怎能不让苔丝有诸多考虑。

  更多的我猜想是为安琪儿考虑,不是为一己之私的幸福而欺骗隐瞒。在一次又一次拒绝安琪儿的求婚,可是确抵挡不了的是双方的爱意啊。于是苔丝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明了一切。他确没注意到那信。

  母亲嘱咐千万不可说明,可是在蜜月第一天,苔丝还是说明了一切。谁知安琪儿无法接受几日便去了异地,留下苔丝再一次的万劫不复。苔丝再次错过幸福落入表哥之手。

  当安琪儿想明白了,苔丝为了忠于自己的心,杀掉表哥换回与安琪儿的最后几日。苔丝的爱一直未变,她是一直如此真实的爱着安琪儿这个人,而安琪儿确放大了苔丝的美丽

  苔丝之美,在于即使她落入恶魔之手,她依旧是那个苔丝。在我看来依旧纯洁,纯洁不只是身体更在于心灵于爱。

  致苔丝

  《苔丝》读后感(六):贞洁、罪恶与逆叛之魅

  内容梗概:偶然的机会看到BBC的英剧《德伯家的苔丝》,制作颇为精良。而后翻阅了这部长篇文学作品,英国作家哈代是个令人崇敬的诗人,整部作品不乏诗意与温和,用浪漫的笔触写出了一部壮烈而扣人心弦的悲剧。首先,我想以两个命运的转折点来阐述这份作品的主要内容。第一个命运转折点是德伯亚雷玷污了苔丝的身体,她失去了贞洁。第二个命运的转折点是苔丝在新婚之夜告诉了安吉尔自己当年被人夺走了贞洁,而后被安吉尔抛弃。苔丝的家庭地位卑贱,靠嗜酒懒惰的父亲做小买卖维持生计,故事的开端源于他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武士世家德伯的嫡系子孙,夫妻俩算计着让家中的大女儿苔丝前去认亲,以此大发横财改善生活水平,可怜的苔丝前去德伯家看管养鸡场谋得了一份工作,却不幸遭到了德伯家花花公子亚雷的强暴,心灰意冷的苔丝回到自己家中不再去工作,却发觉已经怀孕,亚雷却丝毫没有要娶她,她也不愿意嫁给他,可怕的流言蜚语将苔丝击退在家中不敢出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苔丝重现走出了村子,前往奶牛场当起了牛奶工。也就是在那个地方她邂逅了安吉尔——一个不愿意继承父亲职业当牧师而选择务农当农场主的新青年。二人坠入爱河,安吉尔推辞掉了家中门当户对的亲事要娶他眼里纯洁美好的苔丝为妻子,可是新婚之夜上苔丝的坦白得不到安吉尔的原谅,他为此竟然残忍离别。遭受感情重创的苔丝自此走上了悲惨的道路,她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做着低贱的工作,领着微薄的薪水,受尽世人的辱骂,不久后又受到了亚雷的威胁和骚扰,她给安吉尔寄去的心间从来都没有回讯。生活的苦楚与艰辛压垮了苔丝身上最后一根稻草,她最终接受了亚雷的接济并与之同居,戏剧性的是,当初远赴巴西安吉尔在经历了万千磨难和历练后早已改过自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重新回来到了苔丝的身边。苔丝最终亲手杀死了亚雷与安吉尔私奔,这为整篇小说所埋下的伏笔做了一个了断:一切的苦难都因为亚雷当初的劣性所致,现在苔丝终于亲手了结了这个夺走她幸福的恶魔。但是她不会知道,真正夺走她幸福的,是什么,作者已经通过这个悲剧写给了读者。

  内容比较:

  《苔丝》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一部作品。它不及《简爱》《爱玛》《茶花女》这样名垂千史。这与它当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苔丝》曾一度被禁,原因自然是它对社会、阶层和宗教的猛烈抨击。以女性视角探讨命运和伦理宗教的作品盛行于工业时代的英国。就此而言,苔丝和《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乃至《里斯本之夜》里的海伦比起来,截然不同。后两者像蒲苇,虽柔却韧。苔丝的性格与之相反,她表面上坚韧强大,内心却脆弱而渴望庇护。不同的性格注定了其命运的不同。

  在此我想以《简爱》做对比,分析苔丝和简爱的人物命运之别。苔丝和简爱都是一生挫折苦难并济,却落得一悲一喜的结局。

  简爱的作者布朗特笔下的简是具有传统宗教信仰和浪漫主义思想的人物。她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寄希望于上帝,对未来充满信心。她遭遇挫折,但是每经历一次磨难她都从苦难中得到灵魂的升华,悟出命运的安排。主人公思想和行为的每一次进步都给读者带来光明而美好的力量:简拒绝了有妇之夫罗切斯特,拒绝了牧师的求爱,小说中一系列事件表明,尽管简地位低下,但却努力保持一个“自由的人,独立的意志”,追求和接受以尊重和真爱为基础的爱情,简自己的意志以及她心中虔信的上帝的引导使她选择了通往幸福的路,“天助自助者”,简在宗教中得到了启示而做出行动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小说的结局。

  苔丝和简的相似之处在于,女主人公的性格里有向善而隐忍的一面,她和简一样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了勇敢的选择:她不甘嫁给没有爱情的权贵婚姻,她选择在新婚之夜坦诚自己的过往。但是她的灵魂却无福享到一个美好的结局,等待她的只有悲惨生活的摧残。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她的性格:苔丝的内心远远没有强大到能够反抗世俗的舆论,说到底她是那个在安吉面前“一无所知,没有那样的博学多识”的下层阶级女子,她的性格有软弱的一面,这是社会强加于她的枷锁也是她自身性格的弱点,她既无法承受世人的舆论和安吉的抛弃,同时她也用那套理论审视自己,她无法承受痛苦却也认为自己是罪孽的,她无法卸掉身上背负的沉重的十字架。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苔丝的命运充满了意外与戏剧性,充满了太多不可抗的无奈因素,一连串巧合的悲剧,哈代的这部作品充满了悲观主义的人文情怀,他不得不将悲的力量用以抨击社会和现实中的种种残酷。主人公虽然能勇敢地面临严酷的现实,最终却摆脱不了内心的迷惘和外界力量的操纵,走向绝望。

  ————————以上ok———————

  片段评析

  【在礼拜进行的过程中,先前扭头张望的那些人又把头扭了过来;后来他们看见她在那儿,就互相窃窃私语起来。她知道他们低声谈论的是什么,就开始伤心起来,觉得她再也不能到教堂里来了。

  同过去相比,她和几个弟妹们一起共用的寝室,就成了她常常避难的地方了。就在这间寝室里,就在茅屋再下几平方英尺的地方,她看见窗外没有尽头的凄风、苦雨、飞雪,看见无数的灿烂夕陽,看见一个又一个圆月。她就这样把自己禁锢在寝室里,到了后来,差不多所有的人都以为她已经离开这里了。 在这期间,苔丝唯一的活动是在天色黄昏以后;她走出屋外,来到树林里,那时候她似乎才不感到孤独。她知道怎样抓住傍晚时分极短的那个时刻,那时候,光明和黑暗恰到好处地得到平衡,白昼的拘束和黑夜的紧张相互得到中和,留下来的只是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只是在那个时候,活着的苦恼才被减少到最小的可能程度。她并不害怕黑夜;她唯一的念头就是避开人类——或者不如说是被称作世界的冷酷的生命群体,它作为整体是如此令人可怕,而作为个体却又不那样令人害怕,甚至是可怜的。 】

  小说的女主人公苔丝其实是个很讨喜的角色,虽然出身在一个贫苦而平凡的家庭,却不同于其父亲懒惰的脾性,不同于母亲市井的气质,美丽动人的外表下有勤恳踏实的心,虽然没有受到过系统而良好的教育,也不是正统的信教者,但生性本善,有质朴而简单的信仰。这一段描写的是女主人公遭受玷污怀孕并拒绝嫁给德伯之后,村子里流言蜚语四起,她遭受妇人们的辱骂和诅咒,遭到了整个社会的隔离和冷漠,哈代擅长诗意的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心境,“没有尽头的凄风、苦雨、飞雪,看见无数的灿烂夕陽,看见一个又一个圆月”,既道出了这段时光的漫长与难熬,也是此情此景皆是情所生的悲怆之景。她将那些村民称作“世界的冷酷的生命群体”,它作为整体是如此令人可怕,这是在暗示舆论的集体力量,当一种观念和信仰深入人心形成了社会的信仰,这时舆论的力量便是无穷可以催人的,可是单从个体看,每一个生命和信仰又是那么脆弱又微乎其微,起不到任何改变的作用,那些顽固僵化思想的人是可悲的,苔丝本身是孤独而可怜的——她无法被原谅,甚至她自己都无法宽恕自己的“罪孽”。她一面承受着世人对自己罪孽的唾骂,一面甘于背负这样的罪孽,这不仅是人物性格里致命的弱点,也是小说赋予人物这般性格以抨击腐朽固化思想的用意所在。

  ——————ok以上———————

  关于小说主旨的探讨,不得不提到德伯和安吉,这两个男人在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一环。德伯和安吉的人物设置对整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

  德伯代表的是作者哈代想要抨击的那一类社会典型资产阶级阶层代表:集钱权富贵于一身,却生性放荡,玩弄感情,作者讽刺地批判了这样一群游离在社会法制之外的权贵人士——他们的劣迹行为有资产阶级腐朽制度和微弱法律的保护,在许多道义是非面前,穷人阶级和弱势群体的正义无处伸张,可是不法的贵族却能逍遥法外。另一个借德伯所讽刺的阶层是虚伪的宗教道义,在德伯犯下了深厚罪孽之后,他企图通过加入宗教宣传正确的信仰来赎罪,试图洗刷自己的罪孽,但他所有的伪装和努力都是徒劳的,再一次遇见苔丝时,他心中被激发的情欲暴露了他所有的虚伪行径,他开始对苔丝纠缠和骚扰,强迫她做自己的情妇。哈代对这些现象的批判是无情而大胆的,这本书在当时的社会遭禁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安吉,他的复杂人物性格是全书中塑造的最生动而戏剧性的一环。按照文学作品的戏剧性效果,早在前期大量描写苔丝纠结要不要向他坦白自己的过往时,就暗示读者,安吉不会接受被玷污的苔丝。当时读到这处安吉抛弃苔丝的情节时,我十分震惊,因为在此之前安吉的种种言行描写和情节发展都是在塑造一个完美的男主角形象,一个和德伯完全不同的正派形象——一个有着开明思想的知识分子,出身良好,却不像父亲和两个哥哥那么世俗。不愿意当牧师“为上帝服务”,更愿意从事实业——务农。他身上有着宝贵的精神和思想:鄙视阶级偏见和等级观念,厌弃都市繁华生活,自愿到乡间务农。不怕吃苦,和农工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力图掌握各种门类的农业技术,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向往着自然,纯朴、清新的生活。在对待感情问题上他表现的专一而忠诚,对待女性绅士而温和,体现出他对感情的责任心和神圣感。我真的认为他是作者塑造出的一种美好象征,但或许很多道理和伤疤只有用悲剧和反差来揭露才更深刻更有力——他在女性的贞操问题上暴露出了自己的愚蠢和自私,也是作者借安吉之口在批判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物化和可悲的伦理道德价值观。

  这样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深远留世的价值,是因为其中的道理对如今的社会有所启示。在豆瓣上看见很多书摘评论在说安吉因此抛弃苔丝正是因为他深爱苔丝,正是因为他深爱自己所追求的爱情和无比纯洁的苔丝,才会抛弃这份不纯粹的感情,这是他对感情负责而有担当的体现。

  真的很难相信会在21世纪的今天还见到如此大言不惭又笃定的价值观判断。我们可以不因为安吉的这个选择和价值观念否定他的所有美好品质,但是该深刻批判和反思的,绝不该加以美化。

  贞洁一直是从古至今中西方传统文化宗教里被视作无比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东西。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有这以贞洁为矛盾的线索。安吉并不是深爱苔丝,如果德伯对苔丝的感情是玩弄和亵渎,那安吉对苔丝则是自私的占有、对女性的物化以及对爱情本身的偏执信念。首先,苔丝贞洁的失去是一次意外事故;其次,这件事情是发生在认识安吉之前很久远的一段故事。于情于理于法,苔丝本身都是受害者,而不是罪人,她应该得到疼爱的拥抱而不是嫌恶的抛弃。安吉爱的是一份圣洁无污的爱情,就像他爱他其他所有的东西,他崇高的人类理想,他伟大的农务实业,苔丝这个伴侣只是恰好满足了他在爱情方面的标准,一旦违背了他可笑的标准,他自然是要遗弃和失望。贞操两个字成为了爱情里唯一的判断标准,将女性所有的价值、品德、魅力都通过可笑的贞洁来加以判定。细细想来,哈代用安吉这个角色来批判这样的腐朽道德观是更加具有讽刺效果的,不仅是愚钝的村民,即便是安吉这样有良好教育背景和正统价值观念的人士阶层都抱有这样的理念,当时的社会价值舆论便可想而知了。

  哈代的命运观,是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哈代的悲观主义世界观与社会观的局限性的表现。哈代的悲观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9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英帝国开始的衰落,垄断资本代替自由竞争把资本主义的英吉利拖向危机的深渊,所以说,作家的危机意识,也是时代的产物。但是作为文学作家,哈代对社会规律的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还是无法准确的把握,所以这整部作品都似乎在强调命运的安排,人的意志力和宗教的力量在悲剧的命运前都是那样的脆弱不堪。每个人物在与人和环境的斗争中都显得力不从心,这是哈代写作的一个致命之处,他对资产阶级社会危机的认知限于一种狭隘的理解,有古希腊悲剧的思想。

  这部文学作品终究是现实的缩影和人性的放大。

  我庆幸当我看见这些文字和故事的时候,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糟糕。

  我也同样期盼多年以后我们这代人的故事在后辈的文字里有痕迹和踪影,而他们和我有同样如上的感慨。

  《苔丝》读后感(七):读苔丝的日子已经过去

  在我还是个高中生的时候,这本书就放在我的床头边,每每有空时忍不住的拿起来读。前前后后加起来大约读过许多遍了吧。

  这一本译本很好,把英国乡村的许多诙谐的语气都翻译了出来。

  然而,是一个悲剧。一直记得揭开封面写的那一段字:苔丝,原你的灵魂在我的胸口安息。也记得苔丝给安琪儿写的那封长信,那在油灯下迫切的呼求的被爱的声音“安琪儿,你回来吧,。。。对于地狱、天堂还有整个世界,我所期盼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你回到我的身边。”

  也记得那时候自己的泪流满面。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连同我总是很孩子气的伤感的一段青春。未来,会爱一个人吗?会的。只是不会羡慕苔丝那般的爱了。

  《苔丝》读后感(八):纯洁 失踪了?

  那时,苔丝还是纯真的少女,但忧愁已经早早的降临在她的身上。

  有一回,她和弟弟谈起了星星。

  你不是说每个星星都是一个世界么,苔丝?

  是的。

  跟我们的世界一样么?

  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是的。它们有时像我们苹果树上的果子,

  大多数都是好的,却也有几个是坏的。

  我们住的这个星星怎么样,好的,还是坏的?

  坏的。

  真糟糕,天上那么多星星,我们偏偏住在一颗坏星星上么?

  是的。

  真是那样吗,苔丝?如果我们碰上的是好星星又怎样呢?

  ……

  平衡和补偿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两样东西。

  她的思想就像一个哲学家,仔细地回忆一年中从那个头到尾的日子,

  突然,她想到了一个特别的日子,

  那就是她死去的日子。

  在那刻,所有的美貌就要化为乌有了;

  这一天悄悄的隐藏在一年的每一天,但谁也看不见它,

  自己每一年都要从这一天走过,但她却不露痕迹,一声不响;

  但是这一天又肯定不会不在这一年里。

  这一天是哪一天呢?

  为什么她感觉不到每一年都要遇到的与她相关的这个冷酷日子的冷意呢?

  无论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无论过去有什么结果,时间总可以淹没。

  多年以后或许这真的没有发生过,

  而她自己也会埋葬在荒草间,被人忘记。

  而那个时刻,树还是那样绿,鸟儿还是那样叫,太阳还是那样亮。

  周围的环境不会因为自己的忧伤而变化,

  即使痛苦,环境也不会因此凋零。

  “上过当”的妇女们也不一定都如理论家所说的知道“活着就有希望”的道理。

  若是真理对谁有了冒犯,就让它冒犯好了,真理是不能被掩盖起来的。

  一个纯洁的女人,为何会死?

  《苔丝》读后感(九):似是而非:《苔丝》中的人性与命运

  文/密斯湖

  写在前面的话

  我用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苔丝》。读书时并无生涩之感,想来定是得益于哈代质朴的文笔和流畅的译文。其实刚看到《苔丝》内容简介,我对这个貌似披着维多利亚时代外衣的“懵懂少女失贞记”全无好感。通读全书后我发现自己实在浅薄,哈代在这部牧歌式小说中倾注了太多对人世辛酸的感慨。更细致地讲,他在小说中揭示了当人剥去宗教、世俗社会外衣,留下的并非为绝对的是非对错,人的命运也决非是由简单的因果造成。

  一、《苔丝》众生相

  “我们住的星星怎么样,是好的,还是坏的?”

  “是坏的。”

  曾经的苔丝不会认为自己居住在一个坏的星星上,是个对未来充满期许甚至幻想的乡村少女。她辛勤劳作,在农闲时穿着漂亮的衣裙参加乡社集会,对小伙子们的殷勤相待沾沾自喜,因未被心上人注意而暗自神伤。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父亲突病和家业的衰败让她挑起生活的重担,不得已走上了去杜伯维尔家求援的“毁灭之旅”。

  杜伯维尔家的少爷,情场老手亚力克绝非等闲之辈,他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孤苦无依的穷女孩,一步一步地让她走进自己的圈套。在波兰斯基的电影版中,初识苔丝的亚力克请她吃自家果园里的草莓。苔丝的面色在红色映衬下显得苍白刺眼。草莓象征着禁果,外表妖艳却未必甜蜜。

  苔丝渐渐意识到亚力克对自己的好感充满原始的欲求,明白与他的亲密接触是危险的。但她面对亚力克的追求时又摇摆不定,嗫嚅着“我不知道—我不希望—我怎么能说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我不想把她的犹豫归咎于爱慕虚荣,苔丝只是被这贸然的追求冲昏了头脑,不知如何应对。

  被亚力克玷污后,回到家乡的苔丝不得已成为了双面人。一方面她要进行日常的劳作,还要应付村里人带着好奇与嫉妒的议论,“她偶然也违背自己的思想,带点高人一等的神态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也承认她的情场经历的确有些令人羡慕,”但“冷静的理智又回头嘲笑起她那突然表现的弱点”。另一方面她饱受触犯社会规范的内心折磨。苔丝活在传统乡村习俗的裹挟下,跳脱传统后回归的痛感让她无法正视自己的尴尬处境。

  苔丝生命中的第一次转折发生于她在儿子早夭后的被迫离家。由于私生子的不合法身份,苔丝在儿子临死之时才找到牧师为他洗礼。她抱着儿子的尸首迟迟不肯放开,最后目睹他被埋葬在亡灵聚集的乱坟岗中。这一打击让苔丝承担本不属于她的罪责,品尝到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苦果,也加速了她的成熟,促使她离开封闭、令人失望的故乡和过去。

  在农场找到新工作的苔丝开始了自己的新生。她依旧美丽,依旧被大多数人喜爱。巧合的是,她与在乡社游行上没和她跳舞的克莱尔重逢了。克莱尔出身世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做过牧师,会弹竖琴,冷淡、自矜,克己地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克莱尔的名字“安琪儿”意为在天国弹竖琴的天使)。他对苔丝的爱是自然而然,热烈的,因为“他在她身上发现了似曾相识的东西,”他们都那么单纯,不沾染任何世俗的习气。苔丝起初婉拒克莱尔的追求时源于亚力克对她的伤害让她不敢再轻信他人,同时她担心克莱尔无法接受自己不清白的过去。她的接受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对克莱尔的信任,和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

  苔丝的婚后坦白亦是源于单纯和婚姻的忠诚,然而克莱尔因无法接受事实而远走南美。因此有些读者有这样的疑问:“克莱尔爱的是处女膜还是苔丝?克莱尔也有过放纵时刻,为什么不能体谅苔丝的过去?”我想这一切是因为克莱尔的爱并不完整。他是新旧交织中的人物,崇尚自由平等,同时无法摆脱男权思想。他梦想的爱是带有理想色彩的,殉道的。因而他了解真相后梦游,在半夜拉着苔丝在旷野里奔跑,之后选择逃避。克莱尔并非不爱苔丝,不过他爱的是 “他印象体系中的苔丝”。他没有在意自己和苔丝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没考虑过苔丝对他的爱到什么程度,苔丝对他的“大道理”理解多少。这般“不完整”加之命运的捉弄造成了他们的分离。

  苔丝理解克莱尔的猛然抽身,默默接受命运的第二次转折。然而现实对一个失去丈夫的孤苦妇女并不宽容,她的工作不称心如意,她也没有向夫家求援。在此时她与改头换面,致力于传道的“回头浪子”亚力克重逢。亚力克不久就脱下教袍,向苔丝求爱,足见他两面三刀的虚伪本性。

  亚力克虽擅长油嘴滑舌,装疯卖傻,但他对苔丝是有真心的。不过他所以为的真爱就是“征服与被征服”,他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在乎苔丝的感受。苔丝与亚力克的关系一再进退反复,从害怕屈服,到疑惑投降,再到蔑视愤恨。“她并不太仇恨他,”不过对过去无法彻底释怀。

  苔丝后来成为亚力克的俘虏,与她家人的影响息息相关,因为苔丝借此使家人得到亚力克的庇荫。在家庭变故之后,她的家人期盼她嫁给富人来挽救每况愈下的家境。类似《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父母的组合,苔丝的母亲张牙舞爪风风火火,是个爱慕虚荣,没什么头脑的大娃娃,在女儿受难时只会拿出《算命大全》,说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意思”,父亲则是心安理得的甩手掌柜。这一对失败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苔丝的悲剧。亚力克借苔丝家人的安危压制她,并欺骗她克莱尔早已负心。最终真相大白,亚力克死在苔丝的刀下,苔丝与克莱尔从此天人相隔。

  二、过渡中的人情流变

  《苔丝》作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描绘英国乡村从传统宗法制的过渡图景。正因此《苔丝》与哈代以往的作品不同,弱化宗法制农村理想化程度,充满现实主义意味。哈代书写了资本主义渗透,乡村宗法制趋近崩溃的情况下,留守在乡村的人们面临着土地与住房的缩减,过着愈加艰辛的生活。

  在具体写作层面,《苔丝》虽然讲述一个辗转反侧的悲情故事,但其中情节的过渡是和缓的。哈代没有过分渲染人物的悲欢,而是充满悲悯地叙述事实。他写苔丝去麦场劳作,解衣服给孩子喂奶,引出苔丝当母亲的事实。苔丝没有堕落,反而愈加美丽。他借房东的视角,侧面描写苔丝与亚力克最后的争执,避免直接描写血腥场景,而是写到 “伤口不大,刀尖却戳穿了心脏。”哈代的曲笔一方面是受限于当时文学作品的尺度,另一方面是出于对书中人物的同情,柔和地展现人情流变。

  三、吊诡的命运纠葛

  “命运”概念源于西方的戏剧传统,意味着表层的世相之下有命运的操控,人们认为自己可以掌控未来,然而一切实质上不可预测。《苔丝》实际上包括乡村命运,苔丝的家庭命运和个人命运的纠葛。在乡村角度,传统宗法制趋近崩溃,乡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未被雇佣、租约到期的农户要被迫搬走,否则会影响其他居民。这亦是苔丝家面临的困境。苔丝的父亲发现自家实际上拥有象征权力地位与金钱的“杜伯维尔”的贵族姓氏,不过这并不能改变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不能改变乡人对杜伯菲尔德家的一贯理解。相反假贵族亚力克一家通过金钱交易获得贵族姓氏,过着富裕狡猾而放浪的生活。假贵族毁了真贵族的贞操,真贵族固守乡土,本分地劳作维生。假贵族离开乡野,在城市的资本经济中谋求暴利,通过经济地位的上升成功谋求社会地位。吊诡的颠覆标志着一个新阶层的产生和旧阶层的衰落。

  在乡村与家庭命运裂变的撕扯中中,苔丝的个人命运显得脆弱而微不足道。苔丝短暂的一生都在错过,都在被与命运捉迷藏的游戏折磨。她起初在乡社游行上与克莱尔的擦肩而过标志着悲剧的开始,接下来她踏上“毁灭之旅”,失贞丧子,之后在攀上幸福的巅峰之时遭遇了克莱尔的不告而别。当克莱尔醒悟之时,她又被亚力克“弄了回去”,与之构成事实上的通奸行为,最后不得已向亚力克亮出绝望的刀子。

  苔丝生活在一个信仰和传统交织的悲观世界,经历着似是而非的幸福与痛苦。她一直默默接受命运的捉弄,将一切归咎于自己的不贞与失足。她的爆发源于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过,自己的不作为和亚力克的欺骗。遍体鳞伤的苔丝最终与同样饱经折磨的克莱尔互相理解,“正义”似乎得到了伸张,“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可他们已无法回到过去。

  结局中苔丝恳求克莱尔娶她的妹昧,这个在现代人看来“毁三观”的行为并非没有缘由。据苔丝所说,娶妻妹的行为在当时的乡村较为普遍,克莱尔也有能力给这个孤女提供一个避风港。苔丝与妹妹长相相似,她相信自己的灵魂会活在妹妹的躯体里,祝福她深爱的,善良的人们。苔丝以这样的安排结束了不断错过的人生,正如书中所写“着意安排的计划实现起来往往背离原意,因而一意呼唤带来的却未必是意中的人儿。注定要爱的人在该爱的时候大多不能出现……造物主总要等到捉迷藏的游戏折磨得那人遍体鳞伤、精疲力竭的时候才会对呼唤‘在哪儿’的人回答一声‘在这儿’。”

  哈代以充满悲悯的视角书写苔丝的一生,他无力改变苔丝的结局,但展现给读者似是而非的预想与现实,揭示事物的联系的隐秘本质,以及绝非由简单的善恶和因果决定的命运。这些跨越时代的精神足以让人为之动容。

  Copyright 2015 by 密斯湖. Some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且不可修改本文内容或用于商业目的。

  《苔丝》读后感(十):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

  一、简介:

  《苔丝》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作品,这本书问世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给予很高赞誉的,也有把它批评地体无完肤的。批评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哈代给本书加的一个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批评者认为苔丝这样一位被玷污,最后还杀人的女人,无论如何也算不上纯洁。那么,这本颇具争议的书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起初发生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小乡村,苔丝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小贩家。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的祖先是有名的贵族德伯的后代,便得意忘形起来。他和妻子商量让17岁的大女儿苔丝去邻村的有钱人德伯维尔家去攀亲戚,希望他们能给家里提供经济上的援助。

  苔丝去了德伯家后,被留下来当养鸡工。但是这个德伯家的大少爷是个花花公子,看上了苔丝的美貌,诱奸了苔丝,还让她怀了孕。苔丝回家把孩子生了下来,但是没多久孩子就夭折了。

  苔丝为了忘掉失去孩子的痛苦,以及躲避同村人异样的眼光,去了离家较远的一个农场做挤奶女工。农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友好的人们,让苔丝渐渐忘掉了痛苦,恢复了青春活力,并且和同样在农场里打工的安琪儿产生了爱情。但是,曾经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经历让苔丝觉得自己配不上安琪儿,除了家庭出身的不同外,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不是处女。

  在安琪儿坚持不懈的攻势下,苔丝答应与其成婚。婚礼前,苔丝几次想把被德伯维尔玷污的事情告诉安琪儿,但是由于种种缘故没有办到。结婚前数日她把这件事写成一封长信,从门缝里塞进安琪儿的房间,但第二天发现误将信塞到了地毯下,安琪儿没有看到。新婚之夜,苔丝向丈夫坦白自己的过去,安琪儿表示无法原谅苔丝,指责她欺骗自己。后来与苔丝分居,去往巴西发展事业。

  苔丝只得去农场打工糊口,命运让她再次与德伯维尔相遇,德伯维尔纠缠着苔丝。雪上加霜的是苔丝的父亲去世了,为了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 她只好和德伯维尔在一起。

  安琪儿在巴西反思了自己,认为他仍然爱着苔丝,于是回去找苔丝表示悔恨。但此时,苔丝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看到安琪儿伤心地离去,苔丝转头回到房间,杀死了德伯维尔,追随安琪儿。

  两人在逃亡了几天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二、评论:

  《苔丝》一书的出版历经坎坷,哈代一开始找的几家出版社都因小说中有诱奸和私生子等情节为由退稿,最后哈代只能暂时删掉了两个章节,小说才得以出版。可见在当时19世纪的英国,在这些道德问题上的看法是十分保守的。小说中引起舆论讨论最多的问题是苔丝这样不贞洁、杀了人的女人是否纯洁。

  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勤劳的花季少女,在父母的要求下,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去德伯维尔家当女工,遭到了德伯维尔的奸污。再次落入德伯维尔之手,也是为了养活全家人。最后,苔丝杀了德伯维尔,是弱者向一直欺压她的恶魔的一次反抗。

  那么,她的遭遇到底是自己做恶所为,还是社会强加给她的呢?为什么一个没有做错的人要承担如此沉重的后果?

  苔丝在遇到安琪之后是幸福的,她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她在爱情中是无私的,可以为安琪付出全部甚至生命。 “她爱他,她身上的每一根曲线都表现了这一点,但她忠诚、专一、驯良的实际深度,安琪儿还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她为了他能承受多少煎熬,能多诚实,多么顽强,对他有多信赖。” 可以无我地去爱另一个人的人,我认为她的心灵一定是高尚的。

  但是她心中的那个秘密就像幽灵一样,给她的爱情添上了重重的灰色。虽然害怕失去得之不易的爱情,但她还是勇敢地坦白了。为了追求纯洁无暇的爱情,宁愿因此失去爱情。苔丝的悲剧就在于她的纯洁。

  安琪儿虽然在当时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新青年”,反对阶级观念、教条主义,但在女人贞洁方面的问题仍然没有逃脱社会道德观念的束缚。“我原来认为——任何男子汉也会这么想的——我既然放弃了娶一个有地位、有财富、有教养的妻子的全部打算,我所得到的自然应当是娇艳的面颊和朴素的纯洁。”

  安琪儿骨子里还是自私的,他对苔丝的爱情是有条件的爱情,是有杂质的。他爱的是符合社会道德的所谓的纯洁,而不是苔丝。

  哈代对爱情中女人心理的洞察是入木三分的。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女人喜欢看起来坏坏的男生。按理说女人不应该喜欢看起来踏实,老实的人吗?这样才能给女生最需要的安全感啊。为什么令狐冲、韦小宝那么受欢迎?我认为那是因为坏坏的男生象征着反叛、不羁,象征的是突破社会道德束缚。女人内心深处渴求的是一个独立思考之人,不臣服于世俗标准的人。即不管世俗怎么认为她,他都爱她,并不会和社会一同站在她的对立面。在这个意义上,这样的男人给了女人更深层次的安全感。

  人是会成长的,爱情更加速了这一过程。安琪儿在巴西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进行反思的过程,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最后他醒悟过来,苔丝是他不应放弃的真爱。

  苔丝无法忍受命运一直以来对她的折磨,杀死了那个代表撒旦的男人。他们一起逃走了。安琪儿并不在乎她杀了人,苔丝也不害怕被捕,在逃亡的几天里,他们一起生活,忘掉世俗的烦恼,享受了几天真正的爱情。

  被捕的情节将小说推向了高潮。深夜里,他们逃到了一座神庙,苔丝说她累了,想休息。安琪儿认为这里比较危险,劝说苔丝应该抓紧赶路。但苔丝真的走不动了。所以两个人留下来过夜,打算天亮了再赶路。两个人都睡着了。突然,安琪儿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发现神庙已经被十几个人围住了。安琪儿请求他们等苔丝睡醒了再逮捕她,他们同意了。安琪儿握着苔丝可怜的小手,看着熟睡中的她。周围的人也这样看着他们。天亮了,苔丝醒了,从容地接受了逮捕。她说:“我不悲伤,甚至还感到高兴。我的快乐不可能长久,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现在不会活到你瞧不起我的时候了。”

  相比于19世纪,现在的英国在女人贞洁方面的道德观念上是越来越包容的。关于这本书的争议也不会像刚问世时那样激烈了。在如今的中国,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仍然是趋于保守的,人们仍会讨论“男人是否会娶一个非处女做妻子”。因此,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对于本书的探讨仍具有现实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苔丝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