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都会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都会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1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都会的读后感10篇

  《大都会》是一本由[美] 唐·德里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都会》读后感(一):后现代与《大都会》

  (作业,参考过其它豆友的书评)

  后现代与《大都会》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强势地位文化流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全世界蔓延,而其中的代表就是美国文化了。有人说,全球化长了一张美国面孔 ,有着一副美国神情,充满了美国味道。也有人用了一个更为俏皮的说法——除非我们认真采取措施加强保护本土文化和自然环境,否则美国式的全球化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消灭全世界花费数亿年才进化形成的文化、生态动物的多样性。

  欢迎来到全球化的大荒漠,它是多样的,它是单调的,它是丰富的,它是贫乏的。面对晚期资本主义掌控的世界,我们不禁会问,资本的掌控能力有多强?它会有一天失去力量而消失吗?资本能在任意一个维度展开吗?... ...这位美国本土后现代主义小说作家,德里罗,对这个发展进程持否定的态度。Suman Gupta的《全球化与文学(Globalization and Literature)》中提及过,作为作者论述“反全球化抗议(Anti-globalization and Protests)”一节的例子。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德里罗对全球化的态度是否定的和讽刺的,事实上这部小说充满着末世气氛,折射出纽约这个大都会在全球化中的种种复杂难以言表特性,仿佛一个后现代话语的万花筒。

  虽然《大都会》用了很多并不连贯的一项,语言风格不落窠臼较为奇异,但是文字细腻画面感极强,就像一幅后现代的画作,和传统相去甚远,但有奇异的美感冲击力强、令人印象深刻。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全球化的隐喻,并且作者的态度是消极的,最后的结局是消亡。这是一个以晚期资本主义为主人公故事,整个故事代表资本的运作和终结。最终主人公在电子屏幕上看到未来的自己尸体。看见自己即将消亡,充满末世感。这再一次证实了德里罗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悲观认识,资本终将灭亡,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老鼠变成了货币单位

  德里罗对美国的晚期资本主义抱有轻蔑和不信任的态度,但是他的幻想更为终极,用老鼠来讽刺美元,用老鼠来替代美元的地位,甚至资本本身对这个想法不置可否,老鼠并不能改变资本的态度和内涵

  首先,它是对消费主义的嘲讽,如今我们的消费模式已经趋向概念化,往往为了一个并不是很明确的概念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比如说“喝了能活到九十九岁的酸奶”,喝了这个牌子的酸奶就会长寿吗?不一定,但是我会认为这种酸奶比其他品种有益健康;某国民品牌标榜自己“时尚时尚最时尚”,它的衣服真的比别的好看吗?不一定,但是我听广告多了会不由自主地进去逛逛。人们为了概念而消费,我们拥有越来越贫乏的趣味城市带给我们的感受体验越来越单一,看似五花八门的体验实际上是模式化的、格式化的。后现代已然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它已融入商品生产之中。不仅我们的感受日趋贫乏,Jameson在Postmodernism告诉我们,就连人本身也正在被概念化,我们在被人贴标签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给别人贴标签:“屌丝”、“女神”、“土豪”、“学渣”,女子组合就要走清纯可爱卖萌路线,男明星就要走性感肌肉暖男路线... ...我们还能不能回到尼采的在纯粹艺术精神中寻找人的最高价值的酒神境界,还能不能回到庄子那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我”与“非我”的和谐统一的境界?答案消失在后现代的世界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看不见的细密的电磁波网络包围的时代。Jameson说主体在社会网络中消失,他说主体其实从未存在。未来的人们也许会问:“我是谁?”

  其次,它还是反全球化游行示威和恐怖主义袭击的口号。《大都会》里走上街头抗议的人群举着这句诗大声念诵,有人当街自焚,有人采取恐怖袭击。齐泽克在《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中说,“使骚乱得以进行下去的冲突,并非只是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在最激进的层面上,冲突发生在非社会与社会之间,发生在将毫发无损与将丧失一切的人之间,发生在不承担丝毫群落风险与承担最高群落风险的人之间”。在反对全球化的冲突中,统治者(占政治统治地位的总统或者占经济统治地位的Eric)和民众之间无异于是“高墙”和“鸡蛋”[ “高墙”和“鸡蛋”是村上春树提出的]的差别,我们经常说说处于人道主义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鸡蛋”的权利,而在全球化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弱势群体,“鸡蛋”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要不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怎么去争取权利。民众拥有被称之为言论自由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缺乏那种语言,无法用它表达我们的不自由”,这反而是资本主义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渗透。1927年德国的一部电影中(这部电影碰巧也叫作《大都会》),在未来的后现代社会中,工人阶层在地下城市每天承受繁重的工作恶劣的生活条件没日没夜地工作来供养生活优渥的地上市民的生活,工人们渴望出现一个协调者(mediator),来协调头脑和巧手(One man’s hymns of praise became other men’s curses),这部电影只宣传协调者的概念而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而“协调者”在其中能发挥的作用也只是看一个大团圆结局的所产生的乐观。从一个角度说,其实它内在地包含着处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被统治者的渗透。与之相对的,齐泽克认为,尽管资本主义是全球性的,但内在支撑着它的是“无世界”的意识形态格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没有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共同的世界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聪明地能适应所有的文明形态。那么两者的冲突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局面?现在,“鸡蛋”们面临两个选择,一种是无限度容忍,另一种是非理性暴力。在《大都会》中,整个城市陷入恐怖暗杀的阴影中,总统遭袭、总裁遇刺、还有一个神秘的前雇员伺机暗杀Eric,这已经是后现代的大都会最习以为常的气氛。“令人悲哀事实是,在这个社会里,对体制的反抗是无法借助于切实可行的选择来表达的,至少是无法借助于意味深长的乌托邦方案来表达的(p6)”我们经常认为,恐怖袭击是对晚期资本主义采用极端方式进行的抗议,其实不然。相反,恐怖主义袭击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资本主义全球化成为非理性暴力的源头

  《大都会》的时空

  能掌握时空,就能掌握规则(The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Time)。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时空观已经有大量的分析论证,一般说来,我们都同意资本主义全球化是时空压缩的过程。如今从上海飞到加州只需半天时间,和远在国外的家人视频通话建立连接只需要几秒钟。我们不妨回顾一下David Harvey的时空观,他提出的时空压缩理论。David Harvey拥有马克思主义时空观,他认为时空变化动力来自于资本本身,资本不断地追求增值,这种资本的追求导致了资本对时间和空间规划。无限延伸的均质时间图景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现在取代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图景。时空正在消亡,似乎资本才是永恒赢家。那么在《大都会》里,德里罗对资本主义全球化一向悲观的论调又像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隐喻呢?在这里,他向我们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灭亡,并且是晚期资本主义亲眼目睹自己的灭亡。

  《大都会》的行文间存在两个时空,以现在时进行的Eric的叙述,和以将来时进行的杀手的自白同时发生,杀手的自白是在Eric死后,而Eric死前就已经看到自己将成为一具渐渐变冷的尸体——Eric的时间是现在时,他还活着;杀手的时间是将来时,他已经死了。“那个杀手此时就坐在他的对面。他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失去了兴趣。他的手忍受着他生命的全部疼痛——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疼痛。他再一次闭上了眼睛。这并没有结束。他在手表水晶屏幕上已经死去,但在原来的空间里还活着,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枪响。”如果资本主义可以绝对控制时空,那么它是不会消失的,如果它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终究有一天晚期资本主义会消亡。马克思指出,当资本的循环终止时,资本的价值就消失了,而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就会崩溃。我们还记得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发生的灾难,齐泽克用这个例子说明,晚期资本主义是恐怖主义的滥觞;而大卫·哈维则利用它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晚期资本主义已经逼近崩塌,“资本主义如果不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失去意义”。

  在《大都会》里,资本或许可以压缩时空,如Eric可以再自己的豪华轿车里操控全球的金融行情。但资本对时空的仍是力量薄弱的,它无法掌控时空,作者暗示了时空是绝对的,资本无法通过掌控时空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维的,即使资本的适应性再强,资本也永远无法在各个维度中展开。一则科幻故事或者可以为理解这个问题提供思路:有一个人在时空中穿梭,每当他打开一扇门,门后都是一个看上去十分相似的世界,可能同一事物颜色不同或者同一个人的性格不同。当主人公遇到了生命危险想回到最初的时空时。他发现每当他打开一扇门,都会存在若干个进入不同空间的可能性,所以他再也无法回去。从这个角度来讲,资本是相对的,但时空是绝对的,此时此地还是最强有力的资本,也已经可以预见到自身的消亡,它无力遏制最终自身毁灭的结局。这或许就是德里罗想要在《大都会》里表达的观点

  《大都会》读后感(二):对《大都会》的一次解读尝试

  《大都会》。第一章。

  年轻主角是个以豪华轿车作为宫殿国王,在大都会的车流中展开所有的生活,他让自己的每个动作都始终展示在摄像机中,他是流动性的资本的代言人。

  他的妻子是个欧洲富豪之家的后人,是个诗人,她是他的妻子,但又形同陌路,只是一起流动在大都会的车流中,每次相逢都是惊喜,他们是夫妻,但没什么机会做爱。

  他的货币分析师,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放了一个带着蔬菜味的屁。

  他年长的情妇似乎是个艺术品商人,他们在一边仓促而热烈地做爱,一边交流着艺术品交易心得

  他的财务主管是个有虐恋倾向单身妈妈,他在车里当着她的面,被私人医生插入肛门检查前列腺,他一边听她谈论如何让投资保持稳健,一边假想他们两个正在SM,他觉得她才是他的心上人。

  远处总统正在视察,影响交通状况,为他去理发的行程添了堵。

  这个开头太炫了,无数多条信息扑面而来,但又很有条理和内在统一性,都在指向整个资本主义的庞大系统。或者说主角和那些出现在他身边的人其实不是一些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里,个人只是用来被装配在系统中的碎片。主角其实是系统。

  它虽然充满了隐喻性,但同时又有很强的现实感,内容和指向如此庞杂,但处理异常简洁明快。最重要的是它还像个通俗小说一样好看。跟当年《天秤星座》比,德里罗这几年显然功力大涨。

  然后,第一章后面是那个谋杀者的内心独白,他被系统抛弃了,他进行了复仇。这时,这个他,是唯一拥有个人性的存在。

  第二章。

  第一章中的一些线索在继续向前涌动。这时主角的身边多了一个理论家,记住,她又是个女的,也臣服于他,也是他的性幻想对象

  这时主角的身边正好发生了一场抗议。

  “一个幽灵在全世界游荡——资本主义的幽灵。”左派抗议者打出这样的标语。

  注意,那个能指的位置本属于共产主义。

  有个越南和尚在自焚,主角对这个事件感到震惊。

  理论家的阐释,抗议就像一种卫生系统,它能被市场文化所吸收。

  左派依然在这个系统之中。

  女权依然在这个系统之中。

  发现这一切的理论家也依然在这个系统之中。

  本雅明式的逃脱中的落网。

  第三章。

  一开始又是一段浮萍般的调情。对象身份不明,但显然暗示着一种武装或者暴力的机器,她一边挑逗着主角,一边对他的安全做出了安排。约会结束的时候,他要求她用电枪射击自己。

  他如愿以偿

  这个资本的拟人化系统忽然显露出自我毁灭的倾向。

  果然,事情在往这个轨迹滑行。

  他的任性引起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也让自己破产。

  这时,他又见到了他的妻子,那个如他一般游走在大都会里的幽灵,那个血统高贵、有闲有钱的诗人。他假想,要把她带到陋巷里,在垃圾筒上做爱。然而他们的关系依然是柏拉图式的。

  她说她要给他金钱上的支持,让他东山再起。

  这是年轻的资本和古老优雅的欧洲之间的血脉渊源。

  然后他开始遭遇边缘,大都会的另一面,一个被资本创伤后处于疗治状态的世界。

  他来到了一群用迷幻药将思想与身体分离的电子乐狂迷者中间,一群无望的尸体。他将他的一个保镖遗弃在他们中间。

  他又遇到了一个女流浪者,发现自己连施舍的钱都没有了。

  之后,他参加了一场无厘头的说唱乐手的葬礼,这里,宗教和混搭的灵修系统在尽情表演。他忽然也被感动了。

  然后他遇到一个“刺客”,被扔了一身馅饼,他和刺客发生了身体上的冲突。但刺客不是刺客,只是个行为艺术家。他只关心反抗如何被摄影机捕捉,而不是反抗本身。

  最后,他恶作剧般杀死了自己最忠心耿耿的保镖。

  他的系统性彻底崩溃了。

  然后那个谋杀者的内心自白又出现了,这个系统外的个人,因为成了一个个人,而开始发现自己内心的疯狂,一切熟悉的事物都在这种疯狂中被解构被陌生化了。他像一个等待复仇的哈姆雷特。

  在这个间隙里,整个小说忽然呈现出一种可以假定的潜能:那个资本的系统其实是内化于这个个人的梦境中,是那疯狂内心的一部分。他试图反抗这种疯狂,虽然这看起来也很疯狂。

  第四章

  主角终于到达了他的目的地。那个他非去不可的理发店。

  出乎意料,理发店位于贫民窟,理发师和他忠心耿耿的独眼黑人老司机,将那些属于他父辈的记忆重新带了回来,他回到了他身体和个人社会属性的源头。

  他终于从夜夜失眠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那是婴儿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

  然后,他又继续出发,无厘头地参加了一场电影拍摄,和三百个赤身裸体的男女躺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这些人被脱光的不仅是衣服,也是他们的系统属性。

  这时,他发现他那幽灵般的妻子竟然正好躺在他身边。他们在拍摄间隙,在还赤身裸体的时候,有了小说中第一次的身体接触。

  那是纯粹的身体接触,不再有任何属性。

  他不再是资本的化身,所以他的妻子也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顿时,他明白他深爱着她。

  或许,我们可以猜测,她只是他内心诗意的一个化身。

  他继续前行,遇到了那个注定要碰面的谋杀者。

  他没有逃避,而是迎着谋杀者走去。他的脑子里,有些个人记忆的残片在不断闪动。

  然后他们面对面了,主角用最后一颗子弹射穿了自己的手,放弃了反击的最后可能。

  他们开始对话。事实上,这些对白,与其说是对话,还如说像是一场发生在同一个头脑里的两个声音的对峙。

  他们发现,他们都患了同一种疾病:“前列腺不对称”。

  谋杀者列举了他的罪行,宣判了他的死刑。那是被剥夺了一切的个人,对连新鲜空气都要拿走的资本主义的判决。

  最后,他在水晶手表的表面上,看到自己成了一具尸体。

  《大都会》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几乎像是两部不同品格的小说。

  第一部似乎更侧重于对外在层面的揭示,关注点着重于主角和在他身边游走或者与他对抗的那些人物,是怎样构成一个共生系统的。作为资本家的主角无疑是这个系统的中心和化身。

  在这里,资本开始以个人面目出现,流动在都市的街头巷尾,并不断直播自己。大都会描写了鲜活的个人性,却揭示了这鲜活的个人性背后那无所不在的系统性。所有的个人性并非个人性,所有的个人性正是没有个人性。

  第二部则开始向内走。主角慢慢剥离掉依附在他身上的系统,他从系统中脱身而出,逐渐展露出他的个人性。到最后他自愿地被那个谋杀者枪杀,暗示着他系统性的一面被彻底消灭,他回归了个人性。

  这时,你或许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个系统虽然无所不在,但在它的下面,那种个人性也始终存在着,它在伺机而动,准备对系统展开复仇。在历史层面上,正是个人性建构了系统,虽然在现实层面上它又被系统所遮蔽所剥夺,但它并未真正消失过,它就像潜伏的忍者,随时会冒出来,摧毁掉它的创造物。

  《大都会》那个插入的谋杀者自白非常重要。谋杀者正是那个潜伏者,虽然他失魂落魄,但那种疏离感却一直存在。这里颇有意味的一个细节是,谋杀者一直在暗示,要用铅笔写一份数千页的精神自传。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推断,小说的其他部分就是这份精神自传?如果是这样,那么小说所揭露的那个无所不在的系统,是否正是他疯狂内心的写照?而整部小说正是他从系统走向个人、从外部走向内部、从疯狂走向觉醒的全部过程。如此看来,大都会既是一场外部戏剧,也是一场内部戏剧。

  这里要提醒的是,作为一个后现代作家,我丝毫不怀疑德里罗对性爱意象的选择是有商业方面考虑的。但更深层面上,性在小说中更像是对资本属性的一种隐喻,资本总是忙于交媾,以便在每个角落里进行自我繁殖。所以,小说里的性爱都是既侵略又合谋的,主角和那些女性之间的性关系,并不完全是身体层面的媾和,实际上它们更像是资本对每个女性所代表的那种社会属性的侵入,是一种系统内的合谋和协作。

  同样,作为后现代作家,德里罗依然在高举着那属于后现代的不确定大旗。这种不确定也正是个人的基本属性。所有可知的系统都是确定的,但惟有个人性是不可确定的。它具有创造一切系统的能力,也拥有颠覆一切系统的力量。这是后现代主义对这个世界的最大贡献,它给不确定以正当性,并让不确定本身成为了一种价值观。

  《大都会》读后感(三):欲望的平方或立方…

  这是一本充满着雄性激素的书,书中充满了被放大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男人身上对于女人的各种性爱欲望,毫不掩饰的剖析了一个人——一个男人的“灵魂”——文字直接没有丝毫遮掩。

  作者带着我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窥视了主人公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天。正本书的文字并不多——不到200字。虽然字少,但读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它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小说那么的通俗易懂。不管是简短的对话,或是事物的描写,都让人觉得话中有话,话中有理,透露着——从中你可以挖到更多,更深层“人生”的味道。(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总之,这诱使我更想拜读原著的欲望更加强烈)

  一天——这就是整出故事所用的全部时间。一个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坐着加长版豪华轿车出门理发,经历了暴乱,威胁,破产,偷盗,行凶,两次计划中的性爱和一次意外之中的性爱…然而,这也是画上他生命句号的一天。

  人心的阴暗面人人都会有,只是或多或少的被隐藏得很好。而作者就大大的放大了这一面,让你看到在所谓的“富翁”的表皮下,生存着的是一张怎样的嘴脸…我很喜欢那些邪恶的细节描写(虽然不是全部赞同)感觉他说出了”我们“平时不敢多想不敢多说的细枝末节。有种灵魂出窍审视自己的感觉——就像你坐在每天都会坐的那班公车上的靠窗位置,窥视着大街上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为他们整理出你认为应该属于他们的故事。一切都那么的符合逻辑,天衣无缝。雨落在脸上,你感觉到毛细孔收缩着吸取着水分。刀划破手指,你感觉到血液如泉水般挣脱血管涌出真皮层,喷出表皮——这就是被一切知觉放大的感觉,让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猛升。我想,这近似于嗑药吧?!

  最后,我很好奇这么好的一个剧本,为什么还没有拍成电影(或是拍了,我还没找到/看到)这么好的题材实在有些浪费(当然,如果被某个不知名不负责的厂商胡乱改编搬上大荧屏,我情愿它以文字的形式永存)。”大都会“——用一天的时间折射了一生。

  《大都会》读后感(四):大都会

  为什么指甲旁边的倒刺叫hangnail呢?它也可以叫做agnail,那是中世纪英语,带有痛苦的根源。

  因为时间如今已是共同资产了。它属于自由市场体系。现今的时间已经很难找到。它正在退出,给将来不可控制的市场好巨大的投资潜力让路。未来很快就要来了,这是为什么有些事很快就会发生,也许就在今天。

  如果你知道一件事而不去对它采取行动,那就等于开头你就不知道。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疯狂和混乱,而我们无法掌控的思想机器又不断推波助澜。

  毁灭的欲望就是一种创造的欲望。

  晨曦唤醒了东方 灵魂的喊声接踵而至

  当你在自我毁灭的时候,你想要更多的失败,失去更多的东西,比别人死更多次,发出的臭味比别人更强。

  《大都会》读后感(五):大都会:无法归类的实验小说

  唐•德里罗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大师之一,也是少数坚持创作实验小说的作家,他的多部小说都已翻译成中文出版。然而他来得晚了点,现在我国小说界几乎整齐划一的都在“讲故事”,他这种不以“讲故事”为目的小说家就很难有多大影响了。

  《大都会》写了28岁的天才、大资本家、大投机商埃里克四月里不同寻常的一天。

  这一天,他早上起来,突然想到要去剪头发,而且要特别去一家很远的理发店;

  这一天,纽约交通堵塞,他大半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豪车上;

  这一天,无政府主义者在纽约举行大规模抗议,发生了暴乱,有人自焚了;

  这一天,他在车上和几个同事分别进行了讨论,还做了一次体检;

  这一天,他大量买进日元,日元暴跌,他濒临破产;

  这一天,他和三个不同的女人发生了关系;

  这一天,他受到死亡威胁,遭到馅饼刺客的袭击;

  这一天,他来到儿时去过的一家破旧的理发店,回忆起许多往事;

  这一天,他偶然地全裸参加了一部影片的拍摄;

  这一天,他失手枪杀了自己的安保主任;

  这一天,他和想刺杀自己的极端分子进行了交谈,最后甚至在高科技表盘上预见到自己的即将来临的死亡。

  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按理可以写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小说。然而,对我而言,读这191页的文字,比读1000页的大众小说还费力。书中包含了大量的“思想”,意识流的穿插将故事撕裂得支离破碎。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呢?是商战小说还是惊险小说?是政治小说还是哲理小说?也许,实验小说,本来就难以归类。那么,这本书究竟是在讨论什么呢?是讨论全球一体化下市场经济对人的影响,还是高科技环境里人性的异化?是在剖析规律与特异之间的关系,还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小说包罗万象,对于读者的阅读能力富有挑战。

  有的小说是为了给大众娱乐,有的小说是为了让专家和学者研究,有的小说是为了登上殿堂供凡夫俗子顶礼膜拜。《大都会》注定是属于后面两者的。

  《大都会》读后感(六):唐﹒.德里罗眼中的大都会

  即使不熟悉唐﹒.德里罗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大概也会联想到某个不合时宜的西班牙骑士,或者什么黑手党老大。是啊,从某种程度上,德里罗确是个大战风车的骑士,也是一位老大。在庸俗故事如蘑菇一般在商业出版潮湿的森林里成片滋生的时代,他在贩卖艰涩辛辣的思想,在简单荒诞的故事的包装纸里面,裹着对这个欲望膨胀物质充斥世界的巨大质疑和无限绝望。

  文学评论家们说唐﹒.德里罗是美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作家。70多岁的人还能保持愤怒,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科技、恐怖主义这些新世纪的潮流或魔鬼充满好奇和斗志,还能化身进入二十几岁的身体和灵魂,驾御如此年轻的人物傀儡,表现他们从不满足的欲望与从动,折磨和冲撞,攫取和破坏,极乐和死亡。单凭这些,已令人叹服。

  人总会选择作稍有缺陷比较庸俗的那个自我,因为轻松。而对于内心里完美的那个自我,虽然向往,止于向往,因为做到太辛苦。这是我在用两个下午和晚上,夹杂着谋生的工作、杂乱的生活、咖啡与酒,看看停停地读完了《大都会》之后的感慨,发到了微博里。跟之前读他别的书一样,没可能有一气呵成的痛快,时不时会仍下书抓狂或郁闷,脑子里一阵噼里啪啦,来自被他打碎的自己的昏噩生活镜像。有时又不得不反复诵读一些段落,试图理解那些全认识可又不全明白的议论。

  比如这段:

  “他一直想成为量子灰尘,超越他的肉身,超越他的骨头上面的软组织,还有肌肉和脂肪。他这种想法是要活在特定的人类界限之外,活在芯片上,活在光盘上,像数据一样活在旋转中,活在闪光的自旋中,这是从虚空中保留下来的意识。”

  还有这段:

  “我研究我自己,它使我感到厌倦。但是这对我来说就是一切。除此我什么也不是。我所谓的自我优点扭曲,也许与你们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同时,我可以确定地说,它是活跃的,是特别重要的,是惨败与成功并存的。”

  类似这样的文字,怎么可能像吃麦当劳奶昔一样顺溜甜腻地咽下去呢?

  不过还是有故事的的,虽然简单。整本《大都市》不过讲述了一个网络时代年轻的资本富豪在曼哈顿一天的经历而已。但也异常丰富,因为一天里由生而死,充满刺激,性暴力和金钱跟故事里2000年4月那天大都会的交通一样拥塞不堪,间或流动,更多淤积。而对于人与的描写,德里罗的重口味与他的沉议论倒也相衬。读读这个:

  “埃里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约三十码开外,一个男人盘腿坐在人行道上,在一堆火焰中颤抖着。

  埃里克的位置离那个人很近,他看清他戴着眼镜,身上着了火。周围的人把头转向一边,有的蹲在那里;有的站着用手捂着脸,有的毫无感觉地从那人身边走过;有的从旁边匆匆跑过;有的抽着烟,视而不见;有的吃惊地看着,身体松懈,表情麻木。

  风势大起来,火焰没那么高了,但那个人仍然僵坐在那里,他的脸清晰可见。人们看到,他的眼镜熔化进了他的眼里。”

  还有这个:

  “然后,他站在床边看他穿衣服。她从容地将甲胄裹住上半身,穿上裤子,再穿上鞋。当她往臀部上系手枪皮套时,她看见他穿着短裤站在她面前。

  他说:用电枪打晕我吧。我是认真的。拿起枪,朝我开吧。我想要你这么做,肯德拉。让我体会一下这是什么感觉。我在寻找更多的感觉。让我感受我从来不知道的感觉。让我彻底晕过去,一直晕到我的DNA。来,干吧。扣动扳机。瞄准,然后开枪。我希望枪上所有的电压开足。干吧。开枪。马上。”

  没错,就是一天里发生的事情。这位埃里克操纵网络,投机汇市,拥有摩天大厦,豢养狼狗鲨鱼,娶了跟他身家相当的名媛,却是行踪不定的女诗人。他晨昏颠倒,在加长定制防弹钢板软木隔音大理石地面装载网络电视设备的豪华轿车里边工作边游逛,给自己的理由是要去理发。几次遇到妻子,搭讪,用餐,最后终于在街边拍摄电影的场景里亲热。而在此之前他还突访情人,遭遇抗议,目睹自焚,被包围以及蛋糕袭击,和女保镖疯狂乱性,碰到熟人葬礼,枪杀亲信,炒卖日元巨亏暴赚。而这一天的疯狂对他而言早已是平日的无聊,如同他年轻但又沧桑的人生。最后还是理发了,可才修剪了一边头发就匆匆跑开,跑去送死,被前雇员劫持于废弃的建筑里枪杀。杀掉他的家伙守着尸体渐渐腐败,要构思写成一本一万页的巨著。

  这就是唐.德里罗的《大都会》,我去过,许多人都去过,还有许多人每天活在那里的地方,聚集了最多的金钱、信息、欲望、罪恶、艺术、主义、奇迹的地方,也许是那儿也许是这儿,也许在身外,也许在内心。

  注:《大都会》 (Don DeLillo, Cosmopolis),2003,人民文学出版社

  嵇闳

  2012年5月8日于北京

  《大都会》读后感(七):《大都会》杂志订阅

  故事设置在2000年,人类被分为两个阶层,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权贵和富人都住在梦幻般的富丽大厦里,每天过着享乐的生活;而贫穷的工薪阶层则长期被困在幽暗的地下城市,与冰冷的机器相伴,过着劳碌辛苦的人生。然而当大都会统治者的儿子喜爱上了地下城市中的女子玛丽亚时,巨变便开始来临。大都会是我最喜欢的杂志,订阅一年了,每一期都挺精彩的,推荐一个网站给大伙可以上去订阅,服务啊什么的都还不错吧。http://dingyue.zazhi.com/697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都会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