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10篇

  《沈从文与我》是一本由黄永玉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一):沈从文与我

  看题目时我以为通篇讲述沈老和黄永玉之间的一切,读着读着才发现和我想象有所不同。其实是黄永玉眼中的沈老,沈老眼中的黄永玉,我这里讲的有点拗口。

  我是看完《务虚笔记》看的这本,这本书排版看着很舒服,《务虚笔记》排版非常紧凑,读着有点累,但从内容来说,《务虚笔记》比这本可读性强多了。

  如果喜欢沈老,想要看看别人眼中的沈老看看这本书也不错

  从书中我知道沈老写小说认真,十次、二十次地改。文字音节上,用法上,一而再地变换写法,薄薄的一片文章,改三百回根本不算一回事

  钱钟书这样说沈老:“从文这个人,你不要一位他总是温文尔雅骨子里很硬,不想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我知道了沈老喜欢音乐,喜欢莫扎特,喜欢巴赫,他说:“音乐,时间空间关系

  还想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沈老写的,我很喜欢其中的《来的是谁》,可惜沈老没能写完。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二):黄永玉笔下的表叔

  他人写沈从文的文章,读了很多,喜欢的不多,其中学生汪曾祺和表侄黄永玉写的较多,也较好。汪曾祺写沈从文的文章,收入过各种文集,专门出过书,还入选过教材,读过的人应该很多。黄永玉写表叔沈从文的文章主要有两篇,《太阳下的风景》和《这些犹豫碎片》,前者写于1979年,寒冰初破之时,后者写于1988年,“一个士兵回到故乡”之时(黄永玉为沈从文题写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今天读的这本书,《沈从文与我》,前半部分即主要由这两篇文章组成。

  “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三):人生如梦

  人生如梦

  评《沈从文与我》

  在我们看来,沈从文是一位大文学家,《边城》里的凤凰古城之美,在他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按他的自我评价,他只是一个愿意做点事情普通人,一个不太容易和大家相处社会成员。在我们看来,黄永玉也是一个木刻方面的行家,一位饱经沧桑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行者,而他自己说,自己只是对于表叔(沈从文)充满崇敬,自己也不辍努力的一个“后进”。在《沈从文与我》书中,沈从文与黄永玉只是两个普通亲人,他们之间用相互尊重个体、共同探讨人生来感受生活中酸甜苦辣,或是初次见面的匆忙打招呼,或者对于革命运动的探讨,或是对于生活种种的共鸣,都是叔侄二人在人生中的一些联接,都是相互之间在如梦人生之中的一次交集

  在动荡战争年代学会生存和忍耐;在热烈的革命年代,学会热情与进步。也许,文人辛酸便是他们崇高理想残酷现实之间的不匹配,他们显得那么幼稚那么苍白那么无力。他们只是想踏踏实实地做一点点的事情,他们也许只是在某个行业中做出一点点的贡献,他们的缺点就是对于智慧相信,而不够尊重权力。那个社会对于伟大理想的包容性如此之差,以至于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成了反动派。这个社会对于青年一代所形成的情绪愿望动力,缺乏伟大思想家的引导和归纳,许多人活力充沛而常常不知如何有效发挥,结果便终不免依然一个个消耗结束于近乎周期性的悲剧宿命中。

  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知也。那么,知其可为而无力为之,是悲么?思想的形成自然需要它所需要的土壤,但思想形成之后却无法给予这个社会一种文明的滋养,是一种浪费么?人生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在最终形成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社会的判断之后,能否在认知方面给予后辈更多的启示和引导?简简单单的一些道理,也许正是掣肘于一些明明白白的约束之中,沉默的大多数们选择了沉默,后来的人们仍然在思想的囚笼中苦苦挣扎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每个挑战自我的士兵,都能找到自己的沙场和故乡,在人生的抉择中找到自己应有的归宿么?我们把对于生活百味的感悟,对于亲朋好友的爱,对于社会的顺从与包容,对于人生的追求与执着,都只能一一洒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人生如梦。

  2015.5.27

  :书中第4页倒数第二行中,“黄永玉”应为“黄玉书”,请编者修改。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四):绝不能随波逐流

  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关系,而沈从文与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便已经是一同闯荡“外面的世界”的至交——如黄永玉所言,在他们共同的故乡凤凰小城,风光秀美,而因交通不便,即使是在日本侵华期间,也仅仅听过一次战机的轰鸣。可这里的少年却总很难抵挡来自“山的另一边”的诱惑。也或许,再美的故乡,也只是为乡愁提供的契机。少年征服得了远方,却永远只能让故乡的美好,留在想象之中。

  可这种早已注定的情感,终究会成为一个人沉着应对生活的依托。就像是黄永玉写的沈从文,即便是在那段人所共知的“最艰难时光”里,这位被迫敛羽的大作家,背负着无理的屈辱,却仍旧诚诚恳恳地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个草木皆兵的年代,即使是最亲密朋友也无法相互交心,共勉渡难,可一次,沈、黄叔侄二人擦身而过,沈从文头也不歪,嘴里说的一句“要从容啊”却让黄永玉感念至今。从容地生活,不虚度也不刻意,即便是身体精神同时漂泊异乡,也绝不能随波逐流。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五):黄永玉91了

  黄永玉最近新写了一本书,《沈从文与我》。黄永玉和沈从文都是凤凰人。黄永玉对沈从文很欣赏。他说,沈从文身上,有智慧。这种智慧,以后不会再有。他有很神奇的归纳力和记忆力。黄永玉的性格,可以用他的一本书的名字来形容,即《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沈和黄,一个是老实人,一个则很调皮。黄永玉说他见过五色旗,后来变成青天白日旗。他年轻时在湖南,见到太多死亡和杀戮。说谎,装病。做了太多。不以为然态度说,对待魔鬼要采取魔鬼的手段。对说谎的人说谎,算什么呢?(说的太好了)

  有一天,黄永玉写了一部新的文章。到沈从文家里去,问了一句张兆和,说婶婶觉得我写的怎么样?张兆和讲了一个好,又说,你的文章撒开了,但是我不知道你如何收回,但你到底收回来了。

  文革上,沈和黄都被整得不轻。有一天,俩人在路上碰到,就这样目不斜视的擦肩而过。就在分开的一瞬间,黄听到一句话:要从容。(听了这个段子眼睛湿润了)

  沈从文的从容从哪里来呢?钱钟书评价沈:看起来善良温和。不想做的事,刀架脖子也不会做。沈对黄的影响:要不停的工作,不停的劳动。说自己做梦都在写小说。

  这个91岁的老头,每天在干什么。上午写长篇。一天一两句,或一天好几页。下午画画。学张泽端。要想出去玩一玩,估计要到100岁以后呢。现在《非诚勿扰》每期必看。小时候都是背着书流浪。碰到身边没有书,看电话本里的日用百科常识。最近在看的是《罗马史》。他兴冲冲的讲,凯撒说,人生三件大事:阅读思维,交谈。

  从民国一路流浪过来的浪荡汉子。画很好,书写的也还行。91了还在努力工作的老头。喏。就是这样一个老头。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六):温情的湘西叔侄

  沈从文是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和他这个人一样,充满异域风情温润绵软,他他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和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多次沉浮,历经坎坷,最终沉浸在古代文化历史研究中,并有所成就,他由小说家变身一个学者,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学问的研究中,是浑沌社会的一种自我保护,是文人作家的不放弃

  经历了如此生活阅历的作家,我们都很想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故事,而他经历的传奇性不亚于他写的任何一部小说,14岁远走他乡入伍当兵,后来弃戎从文,辗转多个地方,经历了抗战和文革,却始终用他隐忍的性格存于生活的漩涡中,而他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有着相濡以沫浪漫美丽。而想知道更多的关于沈从文的故事,读这本由黄永玉写的《沈从文与我》再恰当不过了,虽然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亲密,而因为同乡,祖辈父辈关系都很不错的这对叔侄,因为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无论是创作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共同的爱好话题,所以他们之间更彼此了解。看到黄永玉在书中细数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些趣事,比如如何携妻儿一家投奔沈从文,接站时候细节尴尬;沈从文年纪大了之后如何在欢呼雀跃之时呈现出老小孩状态,用树叶吹出各种鸟叫,也有严厉批评黄永玉不认真木刻的情景……这些诸多细节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沈从文,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大文豪。而他创作的投入,黄永玉多次提到,满屋子都是书、图片纸条椅子上也是,书睡在椅子上,沈从文睡在水上……黄永玉的语言亲切的、幽默的、饱含温情的,他把对从文表叔的感情诉诸笔多,让我们看到了来自湘西世界里的两个重要人物的历史勾连。

  不论他是有名的文豪,还是有名的画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有情有义,在沈从文叔侄身上我们看到了彼此的鼓励与扶持,看到了流淌在他们身上的精神和气质,也看到了他们作为平常人的普通故事。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七):唯情感人

  黄永玉先生的《沈从文与我》是端午假期里读的。不久前看过黄永玉九十纪念的一些文章和画,很久前看过他的《永玉六记》,但更多是冲着沈从文才购阅这本书的。起始确实如作序的李辉先生所言,以为“一本小书”,只是对沈、黄两位增加些了解。读下来却给我很不同的感受。

  书分两个部分,前半本黄永玉写的“从文表叔”,后半本沈从文写的“黄家故事”,是和黄永玉有关的一些书信和关于黄家的故事。有些内容确实原来出版过,但这样放在一起也有他的意义

  以前看沈从文,一直如雾里看花,明明深深吸引着我,却不知道为什么,又总隔着一层,达不到透过文字心灵交流的感觉。这些,读了这本书竟自通了。是个意外。

  书中有三处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两处在前半本,一处在后半本。

  第一处:

  《圣经》“耶利米哀歌”第二节:

  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么?你们喜欢看,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

  多少年来,在从文表叔面前,我从来不提巴鲁表叔和九娘的事,也从不让从文表叔发现我清楚这些底细。

  我青年时代有个七十多岁的忘年之交,他是位当过土匪的造枪铁匠。我曾请她锻造过一支鸟枪。他常用手直接从炉膛里把烧红的钢管捏出来,随即用铁锤在砧上锤炼。我提醒他应该使用铁钳时,他匆忙地扔下钢管,生气了:

  “你嚷什么?你看,起泡了!烫得我好痛!”

  也就是说,我若果不提醒他,捏着烧红的钢管是不会痛的,真不可思议

  从文表叔仿佛从未有过弟弟妹妹。他内心承受的自己骨肉的故事重量比他所写出的任何故事都更富悲剧性。他不提,我们也不敢提;眼见他捏着三个烧红的故事,哼也不哼一声。

  黄永玉这段写得实在太好了。但更好的是里面黄永玉对沈从文的情感、沈从文的亲情,以及让他能够承负如此亲情之痛的更深广的情感,坚厚得炉火炽烧不化。

  第二处: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我们各人吃着各人的“全餐”(西餐有开胃小菜,有汤,有头道菜,二道菜,有点心,有咖啡或茶)。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

  那时的境地,没有经历过的大概无法想象。我九十三岁过世的奶奶给我描述过近乎这样的相遇,记忆尤深。同当时大多数人承载情感的只有恐惧担心相比,“要从容啊!”是怎样的清明、深厚,怎样的关爱啊!

  第三处:

  写它时,心中实充满了不易表达深刻悲痛!只因我明白,在我离开家乡去到北京阅读那本“大书”时,只不过是一个成年顽童,任何方面见不出什么才智过人。只缘于正面接受了“五四”余波的影响,才能极力挣扎而出,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大多数比我优秀得多的同乡,或以责任所在,离不开教师职务,或认为冰山可恃,乐意在那个小小的军事集团中磨混,到头来形势一有变化,几几乎全部在十多年中,无例外都完结于这种新的发展变化中。

  这是后半本中,沈从文写的“一个传奇的本事”的附记里的一段话。一个写出优秀小说的人,这样的文字,只能说悲痛已超过了言辞修饰的程度。这份对家乡的深刻剧烈的情感,扩延提升到了对整个人类的悲悯和热爱,贯彻了他的文字和人生。

  这真情,就是沈从文的魅力所在。“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黄永玉也同样深深地爱着家乡,爱着“从文表叔”,是情感使这本“小书”意味深长。书写得平实生动,如沈从文对黄永玉的评价那样,充满着生命力。但这些都不是最紧要的。

  感人者,唯情。

  2015年7月4日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八):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

  文/友竹

  “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沈从文在写给黄永玉的一封信里如此说,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想到了之前读过的他给一位青年记者的信。

  在看黄永玉这本《沈从文与我》之前,曾经读过一本精致的小书——《边城集》,而正是在《边城集》里读到了前文中那封信,标题曰“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单看这标题,我们就能大致了解沈老的行事和为人原则了。

  那封信写于他在革命大学进行了10个月的学习和思想改造之后,于《光明日报》正式发表检讨之时。据说,在已发现的沈从文书信中,那是写得最慢、最长的一封(大约写了四个月的时间),并且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还只是“文革”时被抄后的残存部分。信中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文艺创作、文史研究甚至青年人的前途等方面的看法。

  跟写给黄永玉的信一样,尽管那时的沈从文自身正经受着难以想象的内心煎熬和痛楚,仍坚定无比地告诉读者:一个人的本质总是要从善良发展的。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生命会慢慢地日益丰富起来。因为在个人以外,还有千万种不同哀乐,在各种不同情形下存在、发生。黄永玉在书里记录过表叔的一次谈话:“……我一生,从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

  沈从文的谦虚和随和是人所共知的,众多论及他与太太爱情故事的文章里也一再提及“这个湘西来的乡下人”。而他自己也一直在文学创作里将个人情愫与故乡湘西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深深觉得故乡土地人民的可爱”,由于“一点个人对于家乡的黍离之思”……

  也因此,他爱过、歌颂过的那几条河流,那些气息、声音,那些永存的流动着的情感会永远铭刻在万千读者心中。更因此,他那句伤感的预言“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不会应验,反而应验的是那句“看远景,人就会健康多了”。

  五十年代初当被通知自己那些呕心沥血的作品“过时”并且禁止发行时,谁会想到他和他的作品几十年后在人间方兴未艾的境况呢!连多年对手聂绀弩老先生都对黄永玉发出感叹:对沈从文认识得太迟了……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青年……那么成熟的头脑和技巧!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无疑是受人瞩目的,他是家乡的骄傲,也是众多文学从业者心中永恒的标杆。因此,当他因种种压力不得不放弃小说而走上古代服饰研究之路时,才令人扼腕叹息。但是,黄永玉认为如果要给沈从文加一个形容词,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在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上,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

  因为平常,他才能在面对命运之河的急转方向之时保持从容,以潇洒的态度对待苦难。据黄永玉回忆,两人在文革高潮时同被批斗,一次偶然碰面,沈从文起先装作没看见他,后又回头叮嘱他“要从容啊”。这几个字不仅令小一辈的黄永玉心酸,也令读者动容。黄永玉认为表叔对他说的四个字,就像是家乡土地通过沈从文的嘴巴对漂泊在外的两代人的关照,叮咛和鼓励。

  这对表叔侄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历史关联:同是湘西人,同为非党艺术家,同在十二三岁的年纪离开故土去漂泊、去“翻阅另一本大书”。两人来往频繁,惺惺相惜。在黄永玉笔下,表叔永远平常、坚韧、从容不迫;在沈从文笔下,永玉则聪敏能干、开阔明朗。是人都会犯错,只有神仙才最终完美。不管外界如何评说,这本书的确向读者传达出了两个生命之间感人的互动,因为他们对彼此由衷地欣赏和支持。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九):《沈从文与我》: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不回来

  关于这人之生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想象,是说人如天上繁星,如若死去,相应的星星便会坠落。倘若把人短暂的一生,与漫长的时间本身作比,那么代表人的星星无非就只有流星了——它们与人的生命一样短暂,并且在划过天际的瞬间,有的无比夺目,有的则只是默默无声,匆匆谢幕。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流星落幕的瞬间,会有人把它记录下来。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这颗星星的生命就此定格,被留在了用作纪念的载体之中,代代流传。

  这本《沈从文与我》便是这样一本用来纪念的文集。选编者十分用心,上编是黄永玉所撰写的有关沈从文的回忆文章,而下编收录的则是沈从文所写的有关黄永玉的文字。前者狷狂激越,后者沉稳淡泊,所表达的却是共通的才情与相互的勉励。

  沈从文与黄永玉是叔侄关系,而沈从文与黄永玉的父亲黄玉书便已经是一同闯荡“外面的世界”的至交——如黄永玉所言,在他们共同的故乡凤凰小城,风光秀美,而因交通不便,即使是在日本侵华期间,也仅仅听过一次战机的轰鸣。可这里的少年却总很难抵挡来自“山的另一边”的诱惑。也或许,再美的故乡,也只是为乡愁提供的契机。少年征服得了远方,却永远只能让故乡的美好,留在想象之中。

  可这种早已注定的情感,终究会成为一个人沉着应对生活的依托。就像是黄永玉写的沈从文,即便是在那段人所共知的“最艰难时光”里,这位被迫敛羽的大作家,背负着无理的屈辱,却仍旧诚诚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那个草木皆兵的年代,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无法相互交心,共勉渡难,可一次,沈、黄叔侄二人擦身而过,沈从文头也不歪,嘴里说的一句“要从容啊”却让黄永玉感念至今。从容地生活,不虚度也不刻意,即便是身体与精神同时漂泊异乡,也绝不能随波逐流。

  这样的自省,或许还是来自于那不变的信念。事实上,故乡的山山水水总是沈从文笔下再美不过的东西,而他最重要的作品,或许应当是并未被完成的,有关自身的、家族的探寻与书写,而那个故事的开头《来的是谁》,也被收录在这册文集之中。一个人生来便是要做一个战士的,他不与世界为敌,却要抵挡生活必然要加诸的非难。愈战愈勇,愈挫愈强,而到最后,生活会给一个勇敢的战士的最高奖赏,是让他自己来选择故事的结局——“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这也是黄永玉在沈从文的墓碑上的题词。如果一个人要放逐自己的心灵,来让它趋于完善,可这对完美的追逐,终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只是为了能让自己一个更好的面目,回到原点。

  没有谁能陪谁一辈子。像黄永玉这样轻狂不羁的人,也许只会因像沈从文这般高贵的灵魂不再陪伴自己,才会感到黯然神伤。“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不回来”。 命运短促,总要让它有力且磊落地存在过吧。

  《沈从文与我》读后感(十):画家与作家《沈从文与我》

  画家与作家《沈从文与我》

  在近代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文化名人之间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密切联系,有的是亲属,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事,五花八门,如果顺藤摸瓜,抓住一个基本上就可以拉出来一大串。

  作家沈从文和画家黄永玉就是表叔侄,他们都来自小城湘西,都是土家族。严格来讲黄永玉是沈从文的晚辈,已经不能算是近代,应该称为现代了。这样的亲属关系在当时并不罕见,比如徐志摩和金庸,比如冯友兰和冯沅君兄妹等等,不胜枚举。

  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人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而当年的北京和上海一共才有多少人,其中文化人又有多少,这个圈子和今天比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这些人之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交集。

  沈从文和黄永玉都没有接受过太正规的教育,都是自己摸索着走出了一条路。很了不起,黄永玉虽然是画家,其实我更喜欢他的文字,他也总是说自己第一是文章,的确在画家中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的确不多见,我所知道的,也就是黄永玉和陈丹青。

  看过黄永玉好几本书了,越看越觉得这个老头挺可爱的,很随性,很有趣。这本书是专门讲他的表叔沈从文的,两个人虽然都是文化名人,还有亲属关系,但是他们的交往也并不是很频繁,毕竟写作和画画是两个不同的文化圈。两者更多的是靠书信来往,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资料都被毁掉了。

  解放以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一心研究文物,这并不仅仅是为了躲避政治,沈从文天生从骨子里就喜欢文物,这也是事实。所以研究文物并不是无奈之举,也是沈从文自己的兴趣,所以沈从文才在个领域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沈从文留下的东西太少了,只有一本《中国古代服饰史》,有点可惜。

  书里面除了有黄永玉对沈从文珍贵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珍贵的图片,包括沈从文的墓碑,巴金留下沈从文和张兆和结婚时候的请柬,等等。里面还有很多黄永玉的精彩插画。所以这本书更是让热感觉珍贵。穿越近百年的历史,连接两位文化高峰,保持众多图片资料,使得这本书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