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朗读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朗读者读后感10篇

2018-02-14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朗读者读后感10篇

  《朗读者》是一本由[德] 本哈德·施林克 / Bernhard Schlink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朗读者》读后感(一):这更是尊严的维护

  1

  原名《生死朗读》,我读的版本叫做《朗读者》。很喜欢曹文轩的序,正如他所言好的作品单纯而又错综复杂的,这就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2

  关于诱惑

  《朗读者》里面有个让人难忘情节,一个让男主人公一生都无法逃脱的场景。当十五岁的米夏给三十六岁的汉娜送花的时候,通过半开的门看到了汉娜在穿长筒袜,她先穿好一条,然后是另一条,米夏通过半开的门看她。汉娜或许觉得米夏年龄尚小并没有回避,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她的动作里面的诱惑更加纯净,更有力量

  汉娜的颈背,肩膀,胸部,半遮的乳房,大腿

  当被汉娜发现之时,米夏面红耳赤的跑了,跑下楼梯,跑进了一段他一生无法解脱感情

  后来,米夏也让别人做过这个动作,但正如他所言,一旦女友做了这个动作满足了他的愿望女方也就常常施放更多的诱饵的姿态来。可是真正打动米夏的并不是发嗲诱惑而是他自己也无法描述的一种带有力度的诱惑。

  3

  在庭审上面对审判长的询问,汉娜很迷茫

  汉娜问审判长,如果是您在集中营的那种情况下,您会怎么做?这个问题严肃而又尖锐,审判长的回答显得逃避而又无力。

  虽然这么问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是各位,您会怎么做?如果你在集中营工作,你会怎么做什么?

  我不知道哎,当时的德国,人们刚从一战的颓靡中走了出来,一个文盲哪有什么选择?集中营或许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

  庆幸吧,我们还有识字,还有选择。(偏题了)

  4

  汉娜宁愿加重判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文盲的事情。她是文盲,可以说她在学识上很无知,但是在她单纯的头脑中却有着对于无知的羞愧。

  当其他被告一致将罪责推脱到汉娜身上,检察官表示提议请笔迹专家进行检验笔迹的时候,汉娜为了遮掩不会书写这一事情无力承认了,报告是她写的。后来进一步的被加上了更多的罪名,这无疑会增加多年的徒刑。

  值得吗?为了维护一个自尊形象,去迎接一个终生监禁。

  这样的汉娜让人佩服而又心疼,佩服她的勇敢和自尊,心疼她的勇敢和自尊。她对于知识文明渴望,对于自己无知的羞愧。这种态度是多少明明识字的人都没有的,那些拥有着汉娜向往学识的人却在不吝挥霍着自己的学识,对于自己的无知大放厥词

  5

  这本书阅读时候的感觉有点像黄河,看着平静,在平静下面确是汹涌的暗流。

  有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社会法律应该如何处置那些在纳粹时期参与到那些事情中的人,是将所有的罪恶推到几个人身上,还是承认如此之大的罪恶不可能由几个人能够掀起,如此罪恶应该又整个社会里面的所有人承担。

  我问了一下度娘并且结合一下电影里的数据,当时在奥斯维辛工作的德国军人有7000名左右,其中170名是女性。被判刑的人数为19个,只有6个被定了谋杀罪(故事中汉娜算一个,西德没有死刑),那么剩下的那6981个人(约数),即使在法律上无罪,在道德上他们是无辜的吗?

  追溯性的惩罚是否应该废止?

  纽伦堡审判可以说推动了当代法理学的变革,大家自行升华阅读。

  6

  这本书有很多切入点,关于爱情,关于德国几代人之间对于战争思考

  当我看到审判的时候,我想起了大家可能都不曾经历过的一件事情,由吴晗写的剧本引起的那件事情。

  在事情过后我们处死了几个主谋,但是我们的PARTY却也不曾反思,甚至近乎闭口不谈民众更是好像要遗忘了那段历史

  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错误只是几个人的,那样滔天的罪恶是一个小集团就可以掀起来的吗,我们每一个人就是无辜的?

  如果没有经过彻底的反思和警惕,让我很难相信以后不会卷土重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无辜。

  突然想起了一句不搭架的话: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

  看个人理解吧,我觉得战争和屠杀是野蛮的,但是这正反衬了诗歌的文明。即使明天地球毁灭,今天的我们也可以种下最后一个苹果树。面对这些巨大灾难,或许我们可以用爱与美好来化解戾气。

  芝士就是力量

  《朗读者》读后感(二):羞耻与回忆

  Der Vorleser 4.16-5.8

  以每天两章的速度慢读朗读者,差不多二十来天也看完了,个人觉得还是蛮有收获的。文字不算太难,但是有时候一些细节处还是需要想想再理解的。翻译也还行,有的地方翻的比较“隐晦”,有的地方翻成中文依旧不知从何理解,不过极少数极少数。

  第一人称回忆叙述,从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直接阅读德文版明显更有代入感,字里行间中略带忧愁的少年心绪是可以通过用词、断句和句子结构感受到的。在汉语文本中,如果没加上一些特有表示时态的词语(如,曾经),现在时和过去时呈现出的句子差别并不明显;但是在德语中,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没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过去发生的。这种时时刻刻提醒你的时差,疏离又悲伤

  文章表达出的内容很是丰富,相差二十来岁的不伦恋情,对待罪和过去的反思和态度,道德与义务自由与尊严的讨论......汉娜和米歇尔的交往中显现的弗洛伊德“俄底浦斯情节”,年轻男孩成年女性身上获得的力量,强大冷酷。它让羸弱的男孩脱胎换骨、变得成熟,也让米歇尔不自觉地“汉娜化”,高傲麻木、无感。但对于他的第一个情人汉娜,他的小心翼翼、内疚悔恨、炽热又绝望爱恋随着时间流逝埋在内心的隐秘处,似乎可以沉灰积土,永不见天日,但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回忆永远参与着此刻生活这段感情贯穿了他的一生,虽然似乎在很久以前就终止了。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文盲身份,汉娜默认了对女囚见死不救罪行。不让“羞耻”为人所知成了她的真理,她的正义,值得做出抉择、倾尽生命去维护。“羞耻”本身来自缺憾和无力,她本应去正视、去克服,反而被其操纵、被主宰。她的人生并不是为了展示她所“能”,而是为了隐藏她所“不能”,最终是既疲于奔命又破绽百出。到最后,她羞耻的仅是这“文盲”本身吗,抑或是她自己?在监狱中,汉娜学会了写字与读书,这似乎标志着她走出了自我的困境,摆脱了羞耻。可她为什么还要自杀呢?为什么在入狱后的几年,彻底放弃了自我控制暴饮暴食,不勤梳洗(汉娜是洁癖),让监狱从修道院变成了隐庐? 她感到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也不存在向任何人解释必要,除了那些遇难者。“羞耻”的存在的前提是,这种“无力”和“缺陷”使人受折磨,使人有痛感。如果是对生命的知觉也消失了,还会有“羞耻感”的存在吗?“文盲”本身不会让她再感到羞耻了,在监狱中偿还弥补了唯一有愧的遇难者,给爱过的男孩写了一封封信,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便已完成。

  男孩的痛苦也来自于“羞耻”。因为道德,他一直陷在“ungerecht”的自我审问里。他知道自己深爱汉娜,却无法公开表明他对她的感情,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即背叛。” 他觉得他背叛了她,他内疚,他难过。但在多年之后,他宁愿朗读也不愿见面和回信,保持一段不远不近的舒适距离。他的“羞耻”,他也无法正视。而汉娜的死亡只会使这样的痛苦只增不减。

  如果每个人有一处“隐秘的羞耻”,那我们的呢?

  以及,最近读书让我越发认同一句话——“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不复存在,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众人皆信“人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又怎么能相信回忆之路就在脚下,永恒不变呢?

  最后,立一个大目标:想学西语,学到看得懂马尔克斯的书! 能用西语体会到丰富的时态变化、纷繁绚丽的文字、天马行空想象力和他的哲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迷妹脸!)

  《朗读者》读后感(三):有麻木的罪恶,就有麻木的正义。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SayLiang77,如果你也喜欢武侠、历史和文学欢迎关注交流,我们能聊的有很多~· 除非本人同意,谢绝转载 。◢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我一直认为杜拉斯这段话不单单是说给她自己听的,而是直观的向人们阐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有时候比起年轻姑娘男人们更需要一个成熟的女人来带领自己认识世界。这个女人,能在短时间里为你带来极度的欢愉,却也可能在你未来生活中留下不可抹去的烙印。但你不会管那么多,你还年轻,你只要现在,你爱她,胜过爱自己,爱其他人。 二战后的西德,在被一场大雨淋湿的管制区内,十五岁的米夏,遇见了三十六岁的汉娜。他为荷尔蒙驱使而接近她,却在持续了一整个夏天的纠缠后失去联系。那个时候的汉娜是强势,在这段短暂的爱情中,她始终占据主导。她会要求米夏朗读书籍却不肯自己阅读,她会因为米夏没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而勃然大怒,她还有意无意的问询米夏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并像家长一样唠叨着要他认真学习。米夏将自己毫无保留的对她和盘托出,可她却对米夏提出的疑问刻意闪躲。对于米夏,她浑身上下都充满着神秘感,让他难以忘怀。 若干年后,已经是一名法律高材生的米夏意外在审判纳粹的法庭上重遇了汉娜。这时的汉娜已然美艳不再,美人迟暮。起初,米夏为自己的初恋曾是一位纳粹而惊讶不已,之后,漫长的庭审又让他重新认识了汉娜,那个被刻意隐藏起来的汉娜。她敏感自卑,没有文化。她看不懂上级命令,读不懂纳粹的文件,为了谋生而铸成大错。她没有签署屠杀的命令,因为她根本做不到,但当被其他嫌犯污蔑的时候,她却承担了原本不属于她的罪责,只因为她的自尊不允许她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份自尊米夏懂得,所以也选择尊重,但同时,米夏也陷入了对历史和人性深深思考。 为了回顾那段黑暗的历史,米夏第一次去了施图霍夫集中营。同行的司机说:“刽子手没有遵循任何命令行事。他是在完成工作,刽子手处死的也不是他所憎恨的人,他更不是向那些人报仇雪恨。杀死他们,也不是因为他们挡了他的道,或者对他构成威胁,或向他发起攻击。他们对刽子手来说根本无所谓。无所谓到什么地步?杀不杀他们都一个样!”这段话激怒了米夏,也让我触目惊心。 “人真的可以如此麻木么?” 答案肯定的。 脱离现实的理想空中楼阁,不论背景的审判是不近人情。梁从诫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一件事,用来解释为什么在当下的中国环保难以进行。他的团队在西北调研时发现,当地人喜欢吃发菜,但是挖发菜不利于水土保持,破坏生态环境,所以想着还是要跟村民宣传一下挖发菜的坏处,让他们意识到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于是,梁从诫来到了挖发菜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面黄肌瘦小女孩,不过七八岁,弱不禁风样子,旁边是她的弟弟,手里提着小篮,小心翼翼的埋头苦挖。后来交谈得知,挖发菜是她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了,如果没有发菜他们一家人都要饿肚子。言及于此,梁从诫只觉得自己已经说不出那些有关环保的话了,因为他认为和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谈环保,实在是一件很残忍,很不现实的事情。 当初,年轻的汉娜作为战时集中营的一名看守,遵循上级的命令,无意地参与了多件在后人看来是罪恶的事件,于是她多了一个身份——纳粹。可她并不知道自己是纳粹,也不认为自己是纳粹,她不是为了杀人而来,这一切对她来说只是工作,这和刽子手的说法不谋而合。 米夏的法律学教授告诉米夏,法律可以用来评判事物的对错,但要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定罪,需要参考的应该是事件发生时的法律。但这个准则却在审判庭上不能成立,因为这是一个悖论,如果用当时的法律,汉娜等人应该是无罪的,可对于那些遭遇过毁灭性灾难的犹太人来说,这也是万万不可接受的。在战后世界普遍同情犹太人的氛围中,纳粹一定是有罪的,这股潮流不可逆转,所以汉娜身陷囹圄。 书中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汉娜在法官的节节逼问下,难以招架,情急问出:“你要是我,你会怎么办呢?”,法官无言以对。这其实也是后世哲学家们,就纳粹问题争论的一个焦点:那就是当普通人在普遍的社会风气的指引下,在无法辨别和分析当时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前提下从事某项罪恶的事业,而这项罪恶的事业又恰恰是他赖以谋生的工作的时候,他是否应该为这份工作付出代价。 观点很多,这里我只说一种。著名犹太裔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曾对汉娜这类人做过定义,其中的代表就是阿道夫·艾希曼。阿伦特是一名犹太人,同时也是一名严谨公正的哲学家。作为陪审团的专家,从阅读有关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以及听他满嘴空话地为自己辩护,阿伦特断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拥有深刻的个性,仅仅是一个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个人素质是极为肤浅的”。 由此,阿伦特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平庸无奇的恶。”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不去思考后果的执行,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的进行着本职工作。 同理,汉娜也是如此,而作为一个文盲,比起艾希曼,读不懂条例,写不出执行计划的汉娜则又多了一些让我们同情的理由。她并非情愿参加希特勒的种族屠戮,她只是为了掩藏自己是个文盲的那种羞耻感一次次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有麻木的罪恶,就有麻木的正义。汉娜是有罪的,教堂里烧死的犹太人就是她无法开脱的罪行,可这些罪就该由汉娜一个人承受么?战争是集体行为,是国家行为,同时代的人们侥幸逃过一劫,却总想将罪责推到少数人身上,再严加批判以换取自己的心安理得,而事实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心安理得,这些人在战乱中明哲保身,偏安一隅,却在和平年代又跳出来大放悲声。这,难道就不是一种麻木的正义么? 汉娜对于米夏,不单是不可说的爱情,更代表着一段国家羞于提及的历史。原先充满神秘感的汉娜,在掀开面纱后,露出了千疮百孔的躯壳,不再美好,它既宣告了米夏少年时代爱情的死亡,也预示着历史的梦魇将如影随形。米夏这一代的年轻人,急于与这个国家的过去划清界限,习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姿态来审判自己的父辈,以此来摆脱同根同源的原罪感。他一面谴责着这种麻木的心态与行为,一面又深深地同情并理解。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我诘问之后,衍生出沉痛的忏悔和勘破的悲凉。我们通过米夏,能感受到作者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挣扎,这本书,也不单是对一个国家过去的思考,而是对人性原罪的反思和忏悔。一气读罢,心下感叹:“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朗读者》读后感(四):我是脑残粉

  看完这本书很多地方想到自己。

  想到自己曾经在人群中羞涩的手忙脚乱,知道迷恋是什么意思,它盲目,没有理性,但这样也远不要要求对方只忠于一人,因为忠心那恰恰是理性的选择。

  最有感触的是,有那么一种爱,只适合适当的那种相处模式,太近会消散,太远会思念。如果硬要挑战自己和对方,只有面对面的沉默和尴尬,徒做丑人。世事往往不能用常理解释,爱你就是爱你的一切不烦不花心,那其实只是说出口的一个梦,各有各的生活,没有一种相处模式是不可理喻的,这也不叫未爱过。

  最怕遇到这种选择题,保护她的人生还是保护她的自尊心,其实掂量起来,到底哪者重要,真的很难说。可是万一她不在乎被我看穿?可是万一她其实也希望我替她说出她羞于说出的话?可是万一其实她以后真的真的会后悔?

  太多可能性,可是要顾全既不失去她,也不失去自己心中的自己。

  《朗读者》读后感(五):关于社会反思、个人选择与成长

  《朗读者》全书流淌着一种平静的气息,读来似乎很惬意很轻松,但平静的背后,又隐藏着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从不同的维度来看这部作品,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这可以是关于二战后德国社会的思考。汉娜在第三帝国时期是一名纳粹看守,在战后因战争期间的罪行而被起诉,作品由对汉娜的审判引发出对这场战争的反思。战争一代和战后一代的代际冲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第二代人更加激烈地否定第一代人的所作所为,特别强调同纳粹历史划清界限,因而对第一代怀有一种敌意和报复心。作品中写道审判时法院里的人身上有一种和战争时期被关押的犹太人身上类似的麻木状态。犹太人的麻木是由于惊愕和绝望,法院里的人的麻木也是由绝望和惊愕,一种随着对上一代罪行的具体了解而逐渐形成的绝望和惊愕所致。麻木也在隐喻着第二代与第一代的对立。后来在一次发烧后,米夏的麻木感消失了,隐喻着自己与上一代达成的和解。但米夏的和解是由于与汉娜的特殊关系和父母的无可指责才达成的,他恨不起汉娜,对汉娜的态度是微妙暧昧的。但对于其它人来说,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类似米夏这样的与上一代人的某种联结,他们能和上一代达成和解吗?作品在这里提出了对待纳粹战犯态度的思考,让人发散出战后德国民众思想及其走向的问题。

  这也可以是一个关于个人抉择的故事。汉娜罔顾事实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其原因在米夏看来仅仅是为了掩盖自己是文盲的事实。这让米夏难以理解。米夏父亲则告诉他,对成年人来说,一个人不该替另一个人做决定。这里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自由意识:自己的事务由不得他人做主。这是一种很难能可贵的思想,即使是出于好意或其他友善的动机,也不该强行改变一个人已经确定的意志,或者为别人做决定。这种观点在当下也很有现实意义:很多人仍然没有对个人自由的尊重意识,仍然持有权威主义思想和源于传统不平等观念的迷之优越感,尤其是很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长辈与晚辈甚至是朋友之间,一句“为你好”就成了随意剥夺他人自由权利与尊严、为他人做决定的理由。自由本就意味着既可以以利己为目标,也可以不以利己为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别人不一定就能理解,但一个人人权的存在是不以别人的态度为转移的,又怎么能够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思想,他人不合己意就要强行改变他人的意志和行为呢?正如米夏父亲所说,“我们现在并不谈幸福,我们乃是在讨论尊严和自由。”

  回到汉娜身上,其实她做的这个决定也未必无法理解。只要她还有良知,第三帝国期间的累累恶行必然会让她心怀负罪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己承认罪行并不是承认了指控的这桩罪,而是想要借此机会为战争期间确实所犯的恶行赎罪。她想要自己的灵魂得到拯救,尽管最终可能并没有完全实现,而这大概也是最终她自杀的一个诱因。

  这还可以是一个关于爱情和成长的故事。梳理故事情节就会发现,整部小说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主人公米夏的一部分成长历程,不仅指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灵、思想的变化。米夏与汉娜的关系塑造着他的性格,使得他变得更为积极自信(初期)和深邃(后期)。米夏的人生经历也例证了初恋对人恋爱观的重大影响。米夏上中学时与汉娜的交往成就了一段深刻的恋情,不难看出,米夏的中学同学苏菲也对米夏产生有情愫,但由于与汉娜的关系,这种情愫最终也没有结出爱情的果实。曾经沧海难为水,米夏之后的感情生活都不尽如意,都有汉娜的影子在里面,与汉娜的记忆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一直影响着米夏的爱情。

  米夏对汉娜的死负有愧疚感,认为可能是自己没有回复汉娜的信件诉说关于自己的事情而使汉娜失去了米夏这一精神依托,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最终自杀。对汉娜的复杂情感使得米夏长久不能释怀,直到几年后终于把这段经历写了出来。其实释怀是一个过程,写出故事是最后一个阶段。也许那唯一一次去汉娜墓前,自己的心灵就已经开始慢慢平复了,因此之后也就没有再去过汉娜的墓地。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状态,但可以让时间和经验来钝化对过去的敏感。让眼光聚焦于前方,过好自己的生活,赋予现在和往后的生活以意义,这大概就是对过去最好的祭奠和抚慰。

  2016.10.22 20世纪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作业

  《朗读者》读后感(六):推荐及分享《朗读者》

  前两天地铁书房里无意中翻到这本书,当时根本想象不出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于是习惯性的随便翻到一页及序,以此寻找感觉。

  大概讲述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少年和一个成年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但却被赋予“庄重,单纯,丰富,多义,感动”等多钟元素,还设有关卡,悬疑和推理情节。嗯,决定尝试下! 今天大半天时间读完了整本书,也印证了后记里的一句话“很多人一夜把它读完”,原来真的是停不下来啊,十分耐人寻味。读完不禁想要回味回味再回味。 看完第一部分,你感受到的是少年米夏和中年女性汉娜甜美、单纯的爱情及一个最富有意境的细节~朗读!此时不需探究也探究不出汉娜要求米夏为其朗读的原因,因为朗读本身这个意境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也贯穿整个小说。直至第一部分结束~汉娜的不辞而别,才让人从浓烈的爱情氛围里清醒过来,回到现实。 汉娜为何不辞而别及这一现实困扰了米夏很长一段时间,几年后再次见到汉娜却是在法庭上。第二部分是二人再度相遇及分别,揭开了汉娜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及不辞而别的理由,也将小说推上了高潮。 汉娜原是纳粹集中营的看守人员及帮凶,历史追溯性的惩罚将其告上法庭,此时的米夏作为法律系学生旁听了整个审判过程,也以此得汉娜的过往经历,在正义和感情之间,对其谴责和理解摇摆不定。但对汉娜为何接受强加于她的罪行表示困惑和不解,通过搜寻过往两人之间的点滴细节得出汉娜不识字是个文盲的秘密。汉娜为了维护所谓的尊严和形象,不暴露这一真相,当初不接受升职反而走上看守,不接受售票员被提升为司机反而不辞而别,如今甘愿承担不必要的罪行……此刻也印证一个现象:人们往往虚荣心作怪用一个谎言编织另一个谎言,结果把自己困死无法自拔!纵使有千百种理由可以原谅和理解,但最终代价还是要自己付出和牺牲,到头来发现其实完全没必要!汉娜一生辗转,不就是在偿还嘛!也有说她是在为自己的正义、真理和理想而战,如果真是如此,我想那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呢?! 米夏毕竟是深知汉娜的,不然推断不出这个结论,而且是那么准确!也许对她当初的不辞而别怀恨在心,也许对过往感情缺乏信任,也许时隔多年感情淡漠,也许出于自私事不关己,也许秉着看穿不拆穿不忍揭开汉娜的秘密……米夏最终没将她不识字这个可以帮她减刑的信息提供给法官,或去试图说服汉娜本人,虽然他为此极力挣扎和痛苦过,甚至向自己的父亲求助!此时,对汉娜如此坦然的接受罪行的原因只是因为要维护她是文盲的这个秘密,别的原因信息量很少,能想到的还有一点是她再度见到米夏时的失望,但微乎其微!到这里,也未捕捉到汉娜对米夏的感情信息的流露,就像米夏自己的感觉:她只是一个过客! 汉娜开始了终身监禁的生活,故事到这里你能想到还会怎么发展吗?我猜想会不会是米夏为其翻案,搜寻历史取证呢!看完才发现这发展的话就有点偏离主题,靠近悬疑破案小说了。 米夏的生活回切正常,娶妻生子,却越来越感觉这样的生活不是“味儿”,不是汉娜的“味儿”。最终回归到一个人的生活,也遇到过别的女人,却还是逃脱不掉汉娜的“味儿”!此时米夏才正式且正面接受了自己对汉娜的情愫:一直都在,从未离开!面对精神压力,米夏选择大声朗读,读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作品甚至自己的作品,刻录磁带和录音机给监狱里的汉娜,这也建立起了两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第三部分使小说得到升华! “第一次邮寄材料汉娜,是她服刑的第八年,而最后一次是第十八年”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这是个漫长的想念的过程,想念和被想,应该都是幸福的吧!“录音中,我没有把自己的什么话插进去,我既没有问起汉娜的近况,也没有谈起自己的景况。”无声胜有声的沟通和交流,米夏的情怀很特别,也很伟大,不明白他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以前对汉娜有过怨恨,那此时,应该只剩思念了吧! 汉娜的一封来信让米夏欣喜若狂,她竟然学习识字了,这是米夏一直期待的事情,心中充满了喜悦!并去感知作为一个文盲的无助。看到汉娜费力的字迹,米夏“为她骄傲,同时为她悲伤,为她迟到和错过的生活而悲痛,为她整个生命的姗姗来迟,生不逢时而伤感。” “如果一个人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一个人太长时间拒事情于千里之外,如果她又太长时间被事情拒于千里之外,即便最终她开始亡羊补牢,并且乐在其中,那也可能为时太晚。” “也许根本不存在为时太晚的事情,而只是晚不晚的问题,或许,为时虽晚不也总算聊胜于无。” 此时,你有没有过类似感受呢,我的眼眶第二次湿润了! 汉娜的书信越来越多,会发表自己对米夏朗读内容的评价,就这样,俩人交谈和对话!第十八年,汉娜表现较好提前出狱了,监狱长书信联系米夏希望帮她安排出狱后的工作,生活及适应这个社会……这出乎米夏预料,可以说是他完全没想过的事,也难以接受她俩开始新的状态和关系,甚至想逃避!帮汉娜安排好工作和住所,挣扎了好久才去监狱探望她,再次见到,汉娜已是一位老妇人,完全不是米夏记忆深处那个年轻,让他迷恋的模样……两人只是寒暄及彼此近况的问候。此时,我以为他们会就此开始携手共度余生。 可汉娜在出狱当日一早,上吊死了。来到汉娜的单人监狱牢房里,墙面上的小图片和小纸条,无不透露着汉娜的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还有一张米夏颁奖典礼上的一张照片,看着这一幕幕米夏欲哭无泪。原来这就是汉娜对米夏的情愫。 汉娜什么也没留下,给米夏,监狱长说汉娜每次都问除了磁带是否还有她的书信 ,是的,他从没给她寄过一封书信。 从没收到一封书信,汉娜多少是失望的。将要出狱,相信也是充满期待的。但见到依旧年轻的米夏,她的心里又是虚荣心在作怪吧,毕竟自己跟他年龄悬殊很大,她没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他吧,更别提那个久别18年的现实世界了。就此结束生命,结束在还是美好的时刻! 米夏却陷入深深的负罪感,怎么也摆脱不了他与汉娜的过往,因为那些早已是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事终结。 这本书被赋予太多元素,很多细节尤其心理描写非常值得仔细品读和斟酌。 读完意犹未尽,回味之余必须写个书评,想说写这一段文字用时是读完整本书时间的一半!

  《朗读者》读后感(七):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

  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朗读者》就是这么一本书。

  关于二战

  宽容是拯救世界的美德。

  关于二战的电影有许多,《美丽人生》、《希特勒名单》、《布达佩斯之恋》、《珍珠港》等等,每次看完都有很多的感悟,庆幸生活在好时代,感动于人类在危难和人性幻灭之中显现的光辉。而《朗读者》是德国作家和法学家本哈德·施林克所著。作者的身份特征已经注定了本书的不平凡。那一次“令人振奋人心”的审判,以六个女guard为被告,法官、陪审团、大众都像是在看一场结果注定的戏,站在道德的高点上,他们是纳粹党,应得的该死,但是,当汉娜在法庭上质问法官”如果是你来,你会怎样?“全体都沉默了,因为在理智层面,汉娜只是集中营千千万万工作者中的一个,他只是一个螺丝钉,维持秩序是她的职责,特别是在德国如此秩序的国家,如果她打开了教堂的大门,便是她的失职。道德的高点和法律的公正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原来道德上的加害者在那一瞬间就变成了法律的受害人。诚心想想法律又是什么呢?

  在二战之后,所谓的见证文学,高举审判的旗帜,也不过只是对丑恶的麻木。前段时间看《国务卿女士》中国务卿在CIA做特工的时候,默许对不配合的犯人实施强制性手段,当国务卿女儿得知后,不能接受并尊重一个杀人犯、暴力者的母亲,尽管她是国务卿。这也是个典型的道德和尊严的荒诞,正如”风可进,国王不可进“,有时候道德只是一种伪善,忽略人权和尊严的工具。《国务卿女士》中给出的答案是道德至上,诚实至上。”尽管她做过,,,但是她没有骗过我,她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尊敬“。当然这是宽容的一种形态。在二战时期,许多德国民众也或多或少的默许或者协助纳粹,倘若年轻一辈对历史的正视和尊重,或者出于叛逆,对父辈全然反对,又是另一种极端的出现。因此,改编电影的最后米夏选择向自己女儿倾诉,也是一种传递的象征,展现出德国民众对二战的反思并希望能得到尊重和理解的意愿。

  关于爱情

  放下尊严去爱你,却发现你已不在。

  伟大的爱情故事总是离不开惊讶、幻想、战友、不忠、无尽的失败,无可遏制的对天长地久的渴望。有一种人,天生就适合陷入无尽的愧疚、自责和后悔中,但当拯救现实的机会在面前,却从来不会去珍惜和改变。可以说汉娜改变了米夏的一生,无论是自信,或者是XXOO的体验,年少时更容易说爱,只因为没有经历,所以米夏与汉娜相处四周后,就说已经疯狂的爱上。直到重逢时,本可以拯救恋人作证她是文盲,本可以写信给汉娜回到曾经,本可以全身心的欢迎汉娜出狱,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他迟疑了,尽管曾经爱她。正是他的迟疑让汉娜决定告别人世,因为那儿已经【没有了爱情,灵魂都是不完整的】。尽管可以说,米夏时尊重汉娜,倒不如说他已经不爱她了。

  再看汉娜,在初遇米夏时,或许她并不觉得米夏有多重要,在尊严(隐藏自己是文盲)和爱情之间,她选择了尊严,因此,她才不告而别,那时的她,并不爱她。但重逢后,一直听着米夏的朗读声,学习看书写字,最后终于决心写信给米夏,写信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对于汉娜来说,那是她愿意牺牲生命去保护的尊严(法庭上的认罪),也为了对米夏的爱情,所以她才会那么期待收到米夏的回信,可是等来等去,依然只是朗读者,他只愿并永远做她的朗读者,却没有回应,抛掉尊严去爱一个,却没有回应。【只是女人,容易一往情深】。

  关于朗读者

  【如果说背叛一名罪犯不会让我罪孽深重,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 《朗读者》又翻译成《生死朗读》,在作证的那一瞬间米夏可以朗读出的,可是没有,曾经,他是为她朗读,为了sex,后来他为他自己朗读,为了赎罪和忏悔,他父亲的葬礼也没有去,他不仅对自己生气,还迁怒于自己的父亲。

  人因羞耻感而保有秘密,却又因秘密而困锁,但又因坚守秘密,留有尊严。尊重是指尊重一个人的灵魂和思考,保有他的尊严,这也是生存之道。

  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述只是在汉娜的点出发而感。或者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汉娜,只是为了高昂的头颅和尊严离开米夏和选择认罪。她可以选择打开教堂大门,只是她为了自己不被杀掉而选择不打开自己道德的大门。她只是无法面对陌生的外面的世界而选择自杀。那这样子,汉娜就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不那么被爱情困扰的女人。这只是另一个故事,只是我们选择相信前者。

  忏悔如我。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有些人的影响就像是已经生长成身体的一部分,从此以后,”你“便是”爱过他的你“

  《朗读者》读后感(八):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昂首前行

  一部了伤感的,不起的,近乎伟大的作品。

  第一部分初读起来,很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味道,还有些《教室别恋》的色彩,貌似这只是一部叙述十五岁青涩少年与三十六岁成年女士的不伦爱情故事或成长故事而已,我甚至开始推测第二部分接下来可能会来个类似《法外情》的德国版可能,但我错了,因为随着人物背后故事的层层推进,我开始感受到了《朗读者》真正摄人心魄,令人不可亵玩的卓尔不凡的气质,那是一位作家痛彻心底的解剖,其对二战中德意志种群和个体的行为及罪罚的深刻自省。这种折磨和煎熬在第三部分中似乎可能走向大团圆的结局,但最后时刻女主人公的自尽则彻底葬送了任何美好的期望和可能。

  这种惨烈的令人倍感挫败的阅读体验我是未曾想到过的,但《朗读者》就是这样决绝,也许正因如此,它给我留下了独特的难以忘怀的阅读体验。其实,面对历史和人生以及爱与希望,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昂首前行。

  《朗读者》读后感(九):我们都是朗读者

  《朗读者》德语版1995出版,据其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2008年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等五项大奖。尤其是凯特·温斯莱特在里面出“色”的出演,让当时少不更事的我完全没有注意到里面深刻的主题,这个你们都懂得。

  作家曹文轩在序言《精微之处 深藏大义》中认为“小说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丰富与多义。”这部小说复杂又单纯。复杂在于它有迷惘与困惑,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越深我们对世界复杂性的认识也就越深刻,更好地对人性的深度把握。单纯在于看完后有种单纯的感动。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是一位法官兼大学教授,除去法学上的条理思辨,他似乎更想让读者通过他的视角进入他所构建的哲学范畴中思考这一切。所以,故事里的事实与真相貌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它。 一. 故事的主题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 整个故事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二战后德国的一位十五岁少年米夏·伯格,因病邂逅了一位三十六岁妇人汉娜·施密茨。米夏被成熟的汉娜所吸引,汉娜在每次性爱之前都会要求米夏为她朗读文学作品。几个月后,汉娜的突然离去给米夏以沉重的打击,他到处寻找汉娜的踪迹却毫无结果。 第二部分:八年后,米夏与汉娜在法庭上意外重逢。米夏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在旁听一个涉嫌纳粹集中营的审判中,才知晓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并被控有罪。审判过程中米夏逐渐发现了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的秘密,她其实是个文盲,关键证据不成立。他本可以告诉法庭这一事实以争取对汉娜的从轻量刑,可是米夏没有这么做。 第三部分: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米夏结婚生子又离婚。逃不脱汉娜阴影的米夏决定朗读文学作品,并录成磁带寄给汉娜。汉娜在狱中学会了读写,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交流。十八年后,当汉娜终于可以出狱之时,她却在米夏去接她那天的黎明时分,上吊自杀了。 故事正式开始前,有一个对作者施林克的专访。他说,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也是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的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他们上一代人的罪责之中。而他想表达的主题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于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 全书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小说的书腰上第一句写到:“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八年前我看到的是少年与老女人的畸恋,是一段令人难以启齿、不可思议的情爱往事;八年后再看满满的都是战争给我们后代人身上烙下的烙印,是我们这代人应该怎样反思、看待上一代人的所作所为。 所以《朗读者》是披着情爱外衣,对战争与人性进行深刻反思,我觉得它最大的成功恰恰就在于它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文学需求和精神需求。想到这里,似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就够了,但是还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我: 书名叫《朗读者》,想必文中也应该有借着朗读的内容来表达作者思想,或展示人物性格的文字,可我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段落。 汉娜为什么要隐瞒不识字的事实,难道做文盲比当罪犯更加可耻吗?她的选择也明显不符合我们常人趋利避害的思维。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重温了温斯莱特的《生死朗读》,重读了《朗读者》。 二. 米夏的朗读 “朗读、淋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我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故事从朗读开始,又以朗读结束,“朗读”这个词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作为线索,它将米夏和汉娜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但作者似乎并不想仅以朗读作皮,而是在推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其特殊的意义。 小说中涉及到的作家及作品有二十多部,包括司汤达《红与黑》、托马斯·曼《大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西塞禄的演讲、海明威《老人与海》、荷马《奥德赛》、莱辛《爱米丽亚·迦洛蒂》、席勒《阴谋与爱情》、艾辛多夫《一个窝囊废的生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施尼茨勒、挈柯夫、凯勒、冯塔那、海涅、默里克、卡夫卡、弗里施、勇桑、巴赫曼、伦茨、茨威格、歌德、莱维、魏泽尔、博洛夫斯基、阿美希等人描写集中营幸存者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和阿伦特关于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判处绞刑的报告等等作品。根据推动剧情发展,米夏朗读的作品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动的朗读。米夏出身书香门第却是个纨绔子弟,著书立说是他父亲的日常生活,他自己却不感兴趣。从不在乎自己是否会因病留级,但却在意能否和汉娜照常幽会这件事就可见一斑。 米夏为汉娜朗读是被动的,是在汉娜偶然提出“如果不朗读就不做爱”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他选择的朗读书目也是学校教科书中所列的范围,对米夏来说,他对书的理解和汉娜一样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属于一个中学生正常的认知过程。 在聆听朗读的过程中,汉娜从把故事中人物混同于自己的世界中评判,到开始进入人物中的世界中理解,她完成了一次飞跃。她开始不再做评论,并由此产生了对文学人物个人化的理解。 第二阶段:主动的朗读。汉娜入狱后,出于对妻子和女儿的歉疚感,出于没有揭露汉娜真相的负罪感,出于对第三帝国这段历史的“眩晕麻木”感,米夏夜不成眠,无奈之余,再一次开始为汉娜而朗读。 朗读使米夏与汉娜的距离“时而遥远,时而亲近,这种若即若离感”。这不仅使他获得了心灵上的安静,也开始直面自己,促使他重新思索他与汉娜的关系,重新思索第三帝国那段黑暗的历史。 汉娜在狱中听着米夏的朗读,找到了自己心灵栖息的家园。她终于勇敢地放下自尊、放弃了自己穷其一生掩盖的自己是文盲这一秘密,她借助磁带录音学会了读写。 第三阶段:生命的朗读。汉娜在朗读的帮助下重获新生,她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诗意与美好,对文学恰如其分的评论也让人惊羡不已,并开始有意识地订阅反思二战的书籍。而当道德意识苏醒后,在意识到自己的“平庸之罪”时,汉娜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我忏悔与灵魂救赎的自杀之路。 汉娜自杀后,为了完成汉娜的遗愿,米夏去美国拜访幸存的犹太籍女作家。审视过汉娜与自己的一生,米夏也终于敢于在别人面前坦承自己和汉娜的关系,他意识到有责任将这一切公之于众。 十年之后,小说面世,米夏朗读的使命才真正功德圆满。面对自己,面对无数的朗读者,他作为战后的一代人同样自觉地选择踏上一条救赎之路,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和那段历史的全面追问和深刻反思,同时也启发我们对历史和自我进行重新反思和定位。 生死朗读,汉娜的死与米夏的生,最终都是对个人灵魂的救赎和对过去历史的反思。所以,《朗读者》中的线索和文眼是朗读的人和朗读本身的仪式感,而不是朗读作品的内容。 三. 汉娜的尊严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和一位去过欧洲的长者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她说德语是世界上拼写与读音最相近的语言,又不像汉语那样读法与书写无关,汉娜怎么会当那么久的文盲? 我查阅资料,那个时代的德国实行全民教育,基本没有文盲。文中没有关于汉娜身世背景的介绍,只是说她在“南欧罗马尼亚的一个德国居留地长大的,十七岁来到柏林,挨过了所有能干的工作”。 短短几句话可以推断出,汉娜应该属于社会底层人士,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过教育。她不会思考学习,也没有思考的能力,甚至没有思考的愿望,但这并不代表底层人士没有在乎的“尊严”。汉娜终生都以自己是个文盲为耻,她所有的逃遁与承受,其实都与她的尊严有关。 为什么汉娜要让米夏为她朗读?为什么她看到米夏留下纸条之后会勃然大怒?为什么她在工作要得到提升时又不辞而别?为什么当审判长要求辨认笔迹时,她却承认报告是自己所写? 因为是文盲,她逃避了爱情;因为是文盲,她放弃升职机会而去当集中营看守;因为是文盲,她选择了去承受那份超出其罪恶的刑罚;也因为是文盲,米夏成为了她一生的朗读者。 汉娜所作的一切无非都只是想掩盖自己是文盲这个事实,她想维持的不过是自己的尊严,而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掩卷深思,我不禁要问:这种所谓的“尊严”有这么重要吗? 有没有可能“尊严”已经成了我们人性中遗传下来的借口,仗着所谓的“尊严”惯性,我们学会了麻木不仁,学会了遗忘。我们情愿让自己变成“文盲”,盲视过去的历史,盲视现在的一切,盲视内心的觉醒,让自己愚昧不堪还欺骗自己说是为了捍卫尊严。 汉娜的愚昧让自己充当纳粹的刽子手而不知反省,让自己身陷囹圄而不知悔过。所以当我看到的她坚持的所谓“尊严”时,才会觉得滑稽而不可理喻。 而当汉娜终因朗读而重获新生时,她已不再坚持自己所谓的尊严。汉娜放弃了在监狱很高的威信、放弃了苗条匀称的体形,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只因为她找到了比这种尊严更加珍贵的东西:道德与人性。

  《朗读者》读后感(十):生死朗读——爱情与历史的审判

  How long can you keep a secret ? 《朗读者》里的汉娜·施密茨宁愿选择终身监禁,也要拼死守护住“自己是文盲”这个秘密。这个爱情故事背后似乎隐藏了太多信息待人咀嚼,以致后人对它的提及总要牵绊上纳粹与二战历史,这并非因其情节直接涉及纳粹战后审判事件而使其有故意将我们诱导入二战反思这一沉重话题之嫌,而是因为其令人唏嘘叹惋的爱情故事背后每个主人公的心理图式都有着二战后德国新青年关于罪罚与原谅的思考折射。

  在汉娜的身上,我们可以嗅出纳粹暴政如惊骇浪潮般不可阻挡的原由,米夏的回旋曲折即是战后德国民众心理困境的一大缩影。

  一、尊严与羞耻

  伊甸园中,亚当与夏娃在人类初生的原始自然状态下一丝不挂,自由奔放而无羞耻概念。在被蛇引诱偷食禁果以后,他们被逐出伊甸园这一人间天堂,同时开始有了羞耻感,开始要寻找裸体的遮蔽物。这个创世故事历来为人们琢想赋征:苹果是智慧、思想和知识的象征,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并产生羞耻感的结果暗喻着——知识是痛苦的根源,人一旦拥有思想力便开始无穷接近于痛苦而备受折磨。

  汉娜宁愿独自一人承担所有罪罚,承认并未有过的作为,也不愿被众人知晓自己不识字。因文盲而背负着的羞耻感要比无期监禁还难以承受和可怕,为了捍卫尊严,汉娜选择牺牲自由,即便投身于监牢铁壁之中,也不要暴露自己的羞耻而终日失去抬起胸脯的勇气与底气。因为所谓自尊,汉娜选择自欺欺人和拼命伪装,她选择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

  汉娜这种对待羞耻与尊严的抉择态度很能够部分地解释为何二战后德国民众极力否认自己知晓种族大屠杀的暴行,拒绝承认知晓纳粹集中营的存在和作用。就如电影《浪潮》中所展现的那样,所有民众并不是在简单的否认历史和曾经发生过的事,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尊——拒绝承认自己竟可如此轻易而又毫不动摇地加入到一场自己本会排斥反感的暴力运动中。否认罪行,明知有罪而拒绝认罪,就是不愿承认自己曾经的愚蠢,因为这种愚蠢让自己倍觉羞耻。

  作为一个文盲,汉娜终日隐藏自己,如所有背负罪行的德国纳粹民众,害怕暴露真实的自己,被自尊和羞耻感折磨。但在这一点上,汉娜却无疑是让人心疼惊佩又深觉惋惜的,为了自尊放弃自由,倔强而义无反顾。

  二、天使与魔鬼

  可怕的不是你坚持做坏事,甚至不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做坏事,而是你认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绝对正确的事。

  文字是思考的工具,汉娜不识字便削弱了她的思考力。她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成为极权统治的政治暴力机器一颗最积极推动的螺丝钉,甚至汉娜根本不知道极权暴政的真实概念怎样,所以她根本就不会有负罪感,因为她不清楚自己行为的真正意义。

  汉娜在审判法庭上被法官质问“为什么对大火中的囚犯见死不救”时,她委屈、无奈而又无助地应答“我不知道……您会怎么做呢?”。在旁观战后民众的眼中,看着人活活烧死却不予援手是极为残忍的泯灭人性之为。而在汉娜的观念中,她作为一个看守,看住犯人,保证秩序的正常维持是第一职责。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在其位,谋其政。“打开门,囚犯们就会混乱秩序,会逃跑,我们没有能力整顿秩序,我们还能干什么?”

  所以汉娜不能打开大门救生,不是因为害怕失职而受罚,而是因为这是她的职责和本分工作,就像屠夫工作就是杀猪宰牛而不会因为动物的嚎叫声停下屠杀。汉娜不会有“多余”的联想,不会理解她所做的每一项动作背后的意义。对于她,一个普通的女看守而言,“完成工作”与“忠于职守”至关重要。“挑选囚犯”只是为了给新来的囚犯腾出空间,只是需要她尽职尽责完成的一个任务,在她的意识中,没有“送她们去死”的概念。一切自有该做的任务,没有毁灭人性的负罪之行,所以汉娜在被审问的时候会反过来质问“该怎么做”,会回答“死了的人已经死了”。

  就是这样一个在法西斯暴政世界中“杀人如麻”、冷酷无情的焚炉看守,在情人米夏的世界里却是一个天真单纯,极富女性魅力和慈爱母性如天使般的存在。

  汉娜成为圣洁天使与地狱恶魔的两种极端结合体,她会在听米夏朗诵小说主人公的惨遇的放声痛哭,也会在纳粹集中营中冷漠残酷地看着众多囚犯被活活烧死而不施援手。

  汉娜本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性细腻的单纯女性,却同时也是法西斯暴政机器中最为称职得力的杀人机器。这一正负两极的极端碰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纳粹德国时期大多数民众的真实写照。

  纳粹民众中可能存在更多的是如汉娜这般“自然做本分工作”的单纯天真之人。不纳粹队伍中占据主题的成员,应是不同于《乌合之众》分析的群体犯罪——“进入了群体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本质性的变化,就像‘动物、痴呆、社会主义者、幼儿和原始人’一样,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

  也并非是由于个人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群体中失去效力,个人避免被集体孤立和边缘化而选择隐藏自己,知错故犯;

  更不同于由私欲驱动下的、以集体为名义的犯罪诱惑,大多数民众是于汉娜一样在坚守本职工作而做着“正确”的事情。

  这是一个警醒——极权政治(尤现代意义上的),不再指明眼便可看到的严令呵斥群众俯首称臣,反而常常会以“民主”的形式为开端和最为平常自然的方式慢慢渗透。

  三、道德与背叛

  为什么米夏没有为汉娜证明清白?固然有父亲的哲学意见,“不违背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只能和其面谈或尊重其选择并助其保守秘密,但更深层次隐藏的是米夏矛盾与懦弱的心理。

  米夏作为新世纪的二战反法西斯进步青年,对法西斯暴行深恶痛绝并大力支持历史清算和不妥协、不原谅、彻底处决,尽管他也在对于父辈的态度上并不明朗。从这种道德与人性层面而言,他无法原谅冷酷残忍的汉娜,对其毫无负罪感的表现十分失望,甚至痛恨。尤其在参观了阴森恐怖的集中营原址后,他愈发不能理解汉娜的选择,他更加难以置信那个会因为一个小说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而流泪哭笑的汉娜竟是这个人间地狱的刽子手并丝毫不知悔改。

  他的道德良心使他做不到对汉娜的宽恕和谅解。但另一方面,米夏不能忽略他爱她的事实,不能忽略汉娜的麻木冷酷是因为她的无知,是因为这份难以克服的无知。他看到的汉娜是天真单纯的,他看得出在法庭上汉娜的无奈与无助,也因而他应该学着并做到原谅汉娜。

  就这样,米夏在这场矛盾纠结中犹豫徘徊而备受折磨——既无法接受自己爱上了本最厌恶的纳粹分子,又无法遏制自己对汉娜无限深挚的爱,不能坚决地支持对其进行残酷的审判。

  米夏的这种矛盾心理其实更是二战后纳粹德国后代对自己父辈一代的矛盾与迷茫心态反映——一方面子女接受理性史学教育和新世纪进步思想,对纳粹暴行深恶痛绝;

  另一方面,自己就是这场暴行参与者、发起者的后代,出生便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那些施行暴政的都是自己的亲人和长辈。

  作为历史罪人的后代,他们基于良心和道德而批判、鄙夷父辈的“推波助澜”和“毫不作为”,甚至将负罪感加迁到自己身上,在煎熬与折磨中度过一生。而作为施暴者的亲人,他们有因爱和血亲似乎应该原谅、宽恕父辈的无知和罪责,摆脱道德谴责而忘却罪过,坦然过活。

  前者是对现世、对自己的背叛;

  后者是对道德、对历史的背叛。

  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米夏的犹豫和痛苦质问代表了战后德国青年一代普遍的迷茫和无助状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朗读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