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3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一):在死亡中寻求解脱与救赎的人

在死亡中寻求解脱与救赎的人

  赵松

  1

  要是老托尔斯泰还活着,估计也会赞成把《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和《魔鬼》结集的。因为在这三个晚期小说代表作里,探讨的都是他终生为之困扰不已并不断反思婚姻、爱、欲望,还有死亡的问题

  说实话,它们令人窒息。晚年的托尔斯泰虽热衷于道德反思与说教,但写起小说时,他就立即展现出一个伟大作家艺术自觉强悍之力——无论是描述那些人物可悲命运,还是对他们灵魂的无情拷问,他都让读者不时震惊甚至不寒而栗地步阅读它们,就像是慢慢吞下莫名的药,味道苦涩而又复杂,还混杂着某些刺激心神的奇妙味道,它们煎熬着你,让你感同身受,又引诱着你,让你又欲罢不能

  托尔斯泰夫人一定不喜欢它们。《伊凡-伊利奇之死》那么阴郁晦暗,充满了平庸之辈的绝望气息;《魔鬼》与托尔斯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有关,他在婚前交给她看的日记里就提到过,曾让她坠入近乎绝望的心理阴影里;《克莱采奏鸣曲》呢?在情感上,她根本无法接受它(尽管为了让它通过检查机关的审查,她曾去彼得堡觐见过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因为它几乎不加掩饰地露出作者对婚姻、爱情家庭的质疑,对女性的某种蔑视……另外,那个男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的某些观念跟她日记里谈及的是那么的相似,而且,她也确实喜欢过一位到家里做客的年轻捷克音乐家,当然那是因为托尔斯泰对她的冷漠与排斥。

  在帮托尔斯泰誊抄过《克莱采奏鸣曲》的手稿之后,她会跟他说点什么?她会直率地表达自己对小说的不满,比如,他对婚姻、家庭甚至女性的敌意?她会告诉他,他对年轻女人在性欲方面的描写完全错误的?他们会争论,她会强调必须要维护家庭、孩子们利益,而他则认为,一个人脑子里只想着自家利益就是精神堕落?于是他们争吵,最后当然都会愤怒,互相说最狠毒的话,弹无虚发,击中要害?于是,她会又一次陷入最深的痛苦与绝望,想自杀解脱,而他呢,则会又一次想离家出走……然后,或许次日早晨,或许隔上两天,他们会选择和解,在彼此都疲惫不堪状态下?在他们那漫长婚姻的最后二十来年里,这一切几乎成随时都会发生

  实际上,从她1887年(也就是托尔斯泰开始写《克莱采奏鸣曲》的那一年)的日记中,我们已能清楚感觉到,他们夫妻矛盾之所以不断激化,主要还是由于观念冲突,他们的生活悲剧也正是随之悄然拉开帷幕的:

  “3月6日。抄写完了《论生与死》,方才又仔细读了一遍。我聚精会神地寻找新鲜东西,我找到了许多中肯的表述,美妙比喻,但其基本思想对我来说并不新鲜,老调重弹。就是说仍是号召人们为了精神生活而放弃个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在我看来有一点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公道的——那就是为了博爱,为了爱整个世界而放弃个人生活。我以为,有些职责上帝安排的,天经地义的,谁也没有权利放弃,这些物质的东西不会妨碍,甚至有助于精神生活。”

  2

  晚年的托尔斯泰越来越专注于精神世界和全人类困境问题。曾带给他很多幸福感婚姻与家庭,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让他焦虑厌倦却又无法摆脱的大麻烦。被称为“世界的良心”的托尔斯泰,登临了欧洲文学巅峰的托尔斯泰,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信徒生命力、思想力和创作力依旧旺盛的托尔斯泰,面对这些问题,他似乎只是一个惶惑不安、焦虑易怒甚至不时绝望的老人。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在生命的最后时段选择离家出走了,更不会在弥留之际仍拒绝陪伴一生妻子见上最后一面了。

  托尔斯泰夫人说过:“我和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共同生活了四十八年,到了儿也没弄清楚他究竟是个怎样一个人。”但是,她也曾咬牙切齿地断言:“谁也不了解廖瓦奇卡(托尔斯泰的爱称),只有我了解,他是个有病的、不正常的人。”她的理由是:“如果一个幸福的人忽然像廖瓦奇卡一样,只看得见生活中丑恶可怕的东西,而闭眼不看美好的东西,那么他一定有病。”接着她就对托尔斯泰说:“你应该去治病。”而托尔斯泰在晚年的日记里却极为无奈而又意味深长地写道:“我周围的人不理睬我的真实的‘我’。”

  尽管他们曾有过最美妙的幸福——新婚不久,托尔斯泰甚至为这幸福感像个孩子似的含泪拉着妻子的手说,“我们怎么办啊?”尽管托尔斯泰夫人是个热情率真、气质非凡的集最佳灵魂伴侣理想的生活助手一身的令屠格涅夫等人都对托尔斯泰羡慕不已的女人,尽管她为他生了十几个孩子(有四个夭折了),在四十多年的婚姻生活里,她出色地承担了他的管家、秘书角色,不仅要操持整个家庭的生计,还要帮他誊抄作品草稿,打理他的作品出版事务,更要负责那一大群孩子的教育成长,但是,他们之间的分歧误解与日俱增

  托尔斯泰家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富裕,这就要求操持家务的托尔斯泰夫人必须是个现实主义者,否则这个家就会陷入混乱。因此她认为自己所争取和捍卫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们,这是上帝赋予她的神圣职责。但在托尔斯泰看来,这种凡事只想着自家利益的状态是极其自私可耻的,令人厌恶。而在夫人看来,托尔斯泰对家庭毫无责任感,他根本不爱这个家,不爱她,也不爱孩子们,他对她只有肉欲的需求,而没有爱的需求,他只知道贪慕虚荣沽名钓誉,否则的话他怎么竟会想到要放弃作品的版权呢?说到底他根本不在乎她跟孩子们将来是死是活。

  也正因如此,在《伊凡-伊利奇之死》和《克莱采奏鸣曲》中,我们才可以看到,在托尔斯泰笔下,家庭生活几乎都是灰暗的,令人绝望,没有爱,互不了解,互不理解,也没有彼此的同情与怜悯,有的只是冷漠、误解与怨恨。而在《魔鬼》中,虽然婚姻生活看上去是那样的美好,实质上却是脆弱而又徒有其表的,轻易就被男主人公那失控的肉欲所毁掉。

  3

  这三篇小说所涉及的问题以及素材,在托尔斯泰心中应是萦绕酝酿了很多年。

  《伊凡-伊利奇之死》的人物原型是托尔斯泰认识的,但病中体验与心理状态则跟他1886年的那场重病有关;《克莱采奏鸣曲》的男主人公在性格塑造上明显跟托尔斯泰夫妻的性格多少都有些关系,更跟他们日益激化的观念冲突和家庭矛盾有关;《魔鬼》则跟托尔斯泰父亲死后留下的财务困境以及他婚前与某村妇私通的经历有关。

  但这三篇小说却又并不是自传体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小说艺术家,托尔斯泰当然清楚,写小说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个人现实问题,也无法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而且,每个小说都有自身的逻辑,无论素材是自己经历过的,还是道听途说的,在运用与转化的过程中都必须遵从小说本身的需要,即使是作者也不能任意为之。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他精心塑造出来的。他赋予了他们灵魂和命运。他以异常冷酷地解剖他们,层层剥开他们,展露其内心世界,进而拷问他们那痛苦不莽夫堪的灵魂,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深深地触及某种隐秘力量——它能让人在极端痛苦中开始追问,并因此产生某种觉悟,能让人不断反省肉欲之恶与道德克制的必要性,也能让人沉湎欲望深渊烈火之中,还能让人完全失去理性、走向毁灭,或制造他人的毁灭。

  《伊凡-伊利奇之死》远没有《克莱采奏鸣曲》和《魔鬼》那么激烈,它压抑,极度的压抑。读它的感觉,有点像进入渐行渐深、空气稀薄的隧道,一直走到无路可走,最后窒息的过程。很少有什么以普通人主题的作品能让人有如此压抑难过透不过气来的体验。作为那个时代典型的“三观正确”的人,伊凡·伊利奇以他认为正确的上流社会言行模式为参照,把握住了机会,稳步爬上了高等法院审判委员这一要职。他是上司眼中的优秀官员为人稳重品行端正、奉公守法恪尽职守,还是谦恭有礼、处事公正的人。他办理公务“不仅轻松愉快体面,而且甚至可以说技艺精湛。”他还有意“采取了一种对政府略有不满的、温和自由主义和强调公民权益的调子”。总之,他就是个各方面都没什么明显缺陷职场赢家。哪怕是婚姻无爱、家中无趣,在他看来也没什么,因为他不仅学会了无视这一切,还知道用工作、打牌来平衡疏解。当然,他不文艺品位平庸,但对于切身利益却精于算计,从不做吃亏的事,他家里从来都是往来无白丁,只接待有用的“上流人士”。

  但是,意外降临的绝症病痛转眼就打破了他精心营造的平衡,将他逼入了绝境。令他绝望的不只是病痛与恐惧,也不只是周遭的冷漠,而是观念的颠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往的一切都是不对的!他周围的一切都是虚伪的!“他就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在死亡的边缘上,没有一个人理解他,也没有一个人可怜他。”非但如此,“无论是他的妻子女儿儿子,还是他的佣人、朋友医生,更主要的是,他自己,大家都知道,别人对他的全部兴趣仅仅在于他是否能很快地、最终地腾出位置,使活着的人摆脱因他的存在而产生的麻烦,而他本人也可以从自己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他怨恨这一切,“他感到这种怨恨会送他的命,但又克制不住自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呢?不可能是这样的。生活不可能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如果生活真是这样毫无意义,这样丑恶的话,那又为什么要死,而且死得这样痛苦呢?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头。或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呢?……但是,不管他怎样苦苦思索,还是找不到答案。可是当他想到(这个想法时常出现在他脑子里),这一切是因为他生活得不对头的时候,他就立刻想起他一生都是循规蹈矩的,于是他便把这个奇怪的想法赶走了。”但是最后,“当他看见仆人,然后是妻子,然后是女儿,然后是医生的时候,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都证实了他昨夜所发现的那个可怕的真理。他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他自己,看到了他过去赖以生存的一切,他清楚地看到这一切都不对头,这一切乃是掩盖了生与死的可怕的大骗局。”

  托尔斯泰为何要以如此细致笔墨去描写伊凡-伊利奇病中那复杂痛苦的心理活动?是为了呈现病痛与对死亡的恐惧如何毁掉一个“轻松、愉快和体面”的人么?他想传达给读者的是,像伊凡-伊利奇这样一个平庸的正常人在痛苦与绝望中开始追问了!

  开始追问,一个人才会有觉悟的可能,才会有自我救赎的可能,尤其是获得精神上的“重生”的可能。是,他确实不懂得什么是爱,既没有真正爱过谁,也没被谁真正爱过,可是在来到生命的终点之前,他开始追问了,并因此醒悟了,否定了自己曾信奉的一切,接受了过去的一切都“不对头”这个事实,他不再怨恨,也不再恐惧,他希望被原谅,并原谅了所有人——哪怕是那些正等着他死掉好腾出位置的人,因此他解脱了,“任何恐惧都没有,因为死也没有。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突然说出声来。‘多么快乐啊!’”

  而这,又有多少人真能理解呢?托尔斯泰是个很怕死的人,尽管他也喜欢以各种方式去不断思考探讨死亡的问题。他更是个喜欢追问的人。以至于当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他仍然被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煎熬着,在痛苦中不断地追问着。他最心爱的小女儿劝他不要琢磨这些问题了,他却痛苦地反问:“不追问怎么行啊?!要追问!”就连伊凡-伊利奇都通过不懈地追问在临终前获得了解脱与重生,他为什么不能呢?

  4

  《克莱采奏鸣曲》命运多舛。完稿之后,它是以手抄本和油印本来传播的。但没多久就引起了检查机关的注意,禁止它正式出版。虽然后来托尔斯泰夫人为此不得不去找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说情,才获准允许这篇小说在作品集里出版,但仍旧禁止出版单行本。直到1903年这个禁令才取消。被禁的主要原因,显然不只因那个杀妻者无罪释放的案子,还有对婚姻、家庭、爱情、欲望的冷酷剖析与无情抨击。《克莱极奏鸣曲》,一个如此美妙的名字,却又有那么激烈残暴内容,估计书报检查官也被它的力量所震惊了。

  托尔斯泰夫人不喜欢它是可以理解的。但主要原因并不是男主人公波兹德内舍夫所标榜的禁欲主义观念,因为类似观念她也曾有过,她本来就是个重视精神生活而对肉欲有着近乎本能反感的女人。当然这种反感并没有上升到对整个社会习以为常的那种鼓励纵欲的倾向的抨击。她不能认同的是,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借波兹德内舍夫之口表达出来的对于夫妻关系的那种过于残酷无情的剖析,尤其是对女人的误解、蔑视与冷漠。还有一点很关键,波兹德内舍夫的妻子与那位年轻音乐家的惺惺相惜暧昧关系,肯定会被她视为对自己的影射。

  看过小说之后,一般人很容易觉得,作者是似乎在暗示:在两性关系中,除了性欲满足的需要,除了开解寂寞与繁殖后代的需要之外,并没有什么爱情的位置。那么,这是托尔斯泰的想法么?要是去对照一下他当年写的那篇冗长说教的乏味后记,倒是确实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但只是看小说本身,谁都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小说中,托尔斯泰跟所有伟大作家一样,并没有什么要表达的,他只关心作品本身的完美呈现,并为此调动一切。

  托尔斯泰家的人多半都热爱音乐、会弹钢琴,尤其喜欢贝多芬的作品。不仅孩子们会弹贝多芬,心情好的时候,托尔斯泰夫妇偶尔也会来一次四手联弹贝多芬奏鸣曲。《克莱采奏鸣曲》应是经常会响起的曲子。在1887年7月3日的日记中,托尔斯泰夫人就曾写道:“多么有力的乐曲,把人间的所有情感都表现出来了!”而且,当时家中的一切都碰巧刚刚好:“我的桌子上放着玫瑰花和桂花。现在我们要进一次美妙的中餐,天气柔和,温馨,刚刚过去一场雷雨,孩子们坐在我的四周,一会儿,温存的,受大家欢迎的廖瓦契卡就要来了。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有意识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我感谢上帝赐予我这样的生活。在这一切之中我找到了福祉和幸福。”

  小说《克莱采奏鸣曲》跟那首同名乐曲同样有力,同样的把所有情感都表现出来了,可是,在内容上、气息上以及观念上,它刚好是那首名曲的对立面。它是激烈的、愤怒的、嫉妒的、怨恨的,最后还是残忍的、血腥的。它展现了冷漠无爱的婚姻生活、对肉欲的质疑与批判,还有因嫉妒而起的占有欲和破坏欲。

  这篇小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竟让一个原本应在法庭上受审的杀妻犯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审判者。法庭以保护个人名誉为由将他无罪释放,他却宣判整个社会在两性关系上有罪。这位波兹德内舍夫真的认为自己无罪么?显然不是。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说出一切了。他这个无爱之人,因怀疑和嫉妒而杀死了妻子——他看到什么?只不过是她在音乐中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变美了。而这是他所没有的。当然导致他最终冲动杀妻的,并非只有嫉妒,还有道德依据——就是托尔斯泰在小说开篇处引用的《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的那段话:“只是我告诉你们,凡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而法庭上的最终判决表明,法官们跟波兹德内舍夫是一致的,尽管没有明确的事实为证,但她“犯奸淫了”。这就是为什么当波兹德内舍夫被迫去看了她咽气前最后一眼时,心里想的却是,“她的身上已经没有任何一点美,有的只是使我感到厌恶的东西。”作为道德审判者,当时他甚至以为她会忏悔。但最后想忏悔的,却是他自己。因为在看到她变成尸体时,他才忽然意识到,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剥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命。

  托尔斯泰为了回应很多读者来信,专门写了篇《<克莱采奏鸣曲>后记》。在这里,小说艺术家的托尔斯泰让位给了道德家和禁欲主义者托尔斯泰,他简直就像是把波兹德内舍夫的言论整理在一起重新发布。但这一切也确实就是他晚年所关注和思考的。托尔斯泰夫人在1887年一篇日记中曾写道:

  “我在抄写廖瓦契卡的文稿《论生与死》,他指给我的却完全是另一种幸福。当我还年轻时,当我还未出嫁时,——我记得我曾一心一意地追求过那种幸福,那就是放弃一切物质享乐,为别人而生,甚至还向往过禁欲主义。但命运使我有了家庭——我为这个家而生活着,然而突然间我现在必须意识到这不是我应该过的那种生活。难道我什么时候能够想通,接受这种观点么?”

  她为何如此反问?因为在她的经验里,托尔斯泰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禁欲主义者,她有时还会认为他对她只有肉欲而没有爱。托尔斯泰会认同她的这种判断么?是的,他会认同的,作为那个道德家和禁欲主义者来认同。而作为作家,他同样也会认同肉欲的存在,正如认同生命力之美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篇残酷的小说里,他所做的实际上相当于把他们夫妻的观念及一些个性因素给了波兹德内舍夫这个人物,同时也把他们另外一些个性因素给了波兹内舍夫的妻子,你看,在这篇小说中“他们”可以合作的如此完美,就像演奏“克莱采奏鸣曲”的钢琴与小提琴,配合得天衣无缝。

  配合这个小说,假如你去听一下贝多芬的那首同名曲子,就不难发现,那首曲子里隐含着某种忧伤的调子。小提琴与钢琴的相互配合,表面上看是非常和谐的,彼此呼应的,可是,不管它们配合得如何完美,它们对于彼此来说仍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它们的语言是不同的,有种本质上的疏离状态,只不过是在彼此配合着自说自话。因此,在美妙的“克莱菜奏鸣曲”衬托下,波兹德内舍夫杀了妻子,而在另外一种意义上,在托尔斯泰心里,他跟托尔斯泰夫人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合作”杀死了彼此。

  5

  《魔鬼》里的家庭生活看起来是美好的,正像托尔斯泰夫妇的婚后生活初期那样。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跟托尔斯泰一样,也是从败家老爸那里继承了让人悲观的不良资产和债务,而且曾在婚前跟庄园里的农妇有染。这篇小说的风格跟前面那两篇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是悲剧,但整体行文所营造出的气氛,就像早晨用清冽的泉水洗涤刚被射杀的鸟,剖出它那仍然滚烫的小心脏,用带着露珠的草叶慢慢地包裹好,整个过程都在某种田园气息中隐约透露出朴拙原始而又残酷的意味。而这也正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

  从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经人搭线认识斯捷潘妮达,直到最后他开枪自杀(或按照另一个结尾写的那样,他开枪打死了她),读者会发现,无论如何,这两个结局都不像是前面的逻辑所以能推导出来的。整个过程,就像在俄罗斯的乡村原野上,有树林,有草场,有湖泊,有庄稼,有健壮漂亮的姑娘,有纵马奔驰的老爷,还有懒洋洋的庄稼汉……魔鬼在哪里?是在那个专门给老爷牵线找姑娘的老头眼里?还是在那个好像跟任何男人都可以搞一搞的斯捷潘妮达体内——因为“她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脸颊红润,神情快活”,还能歌善?没错,她好像跟谁都可以,但她跟谁有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完全了无挂碍,就算是全世界都厌恶她、抛弃她、诅咒她,她还是照样会继续自得其乐地活下,与世无争地过自己的日子。魔鬼似乎只能在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的内心深处。因此在托尔斯泰写的第一个结尾中,这位叶甫根尼开枪自杀了,以此来消灭或彻底摆脱寄居他体内的魔鬼。

  其实,魔鬼不只是他心底的肉欲。那股藏在他的身体里他却经常无法加以控制的力量,那种让身份地位、家庭责任、道德廉耻以及爱情统统失效的力量中,还有斯捷潘妮达那种原始的生命力所产生的诱惑力。他不仅为之背叛了自己那温情善良的妻子,还一次又次地无法克制地走向那个斯捷潘妮达身边,尽管他总是会后悔不已,却也明白,她已经颠覆了他的家庭生活。是她的存在,使他只能听从于自己最本能的反应,使生活变成一谎言般的存在。他拒绝不了魔鬼的诱惑,他也战胜不了魔鬼,更不用说掌控魔鬼了,他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就有了第二种结尾:他杀了那个女人。

  联想到托尔斯泰晚年有过太多反肉欲的言论,要求人们克制肉欲、拒绝放纵,我们不免要问,他笔下的这位叶甫根尼·伊尔捷涅夫,最后因既无法克制自己的肉欲、又经不住斯捷潘妮达的诱惑而走上绝路,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无法遏制的欲望是痛苦与毁灭的根源,那么,是不是无论如何只有死亡才意味着真正的解脱与救赎?

  2017年8月13日上海

  (本文系东方出版社2017年版《伊凡·伊里奇之死》导读前言)

  ——————————————————————————

  赵松作品

  《积木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53763/

  《最好的旅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74823/

  《抚顺故事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81277/

  《空隙》(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71044/

  《细听鬼唱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77847/

  ——————————————————————————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二):扬·马特尔给加拿大总理推荐的第一本书——《伊凡·伊里奇之死》

  第1本书

  《伊凡·伊里奇之死》

  列夫·托尔斯泰 著

  埃尔默·莫德 译自俄语

  谨向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

  致以良好祝愿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

  尊敬的哈珀先生:

  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我给您寄的第1本书。起初,我觉得应该给您寄一部加拿大作品——鉴于您与我都是加拿大人,此乃合宜之举——但我不想被任何政治考量所左右,更重要的是,我想不出其他任何作品,篇幅如此简短——总共还不到60页——却何等确凿地彰显了伟大文学的力量与深邃。

  《伊凡·伊里奇之死》无疑是部杰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夸夸其谈,没有粗言秽语,没有装腔作势,没有虚伪造作,一切都那么恰如其分,没有瞬间的兴味索然,也没有俗不可耐的情节推动。这是一个简简单单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讲述一个人的一生,还有他那普普通通的归宿。

  托尔斯泰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对人物和细节的把握,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肢体动作,都描写得十分到位。就拿瓦舒兹这个人物来说吧,他在伊凡·伊里奇家里与他的遗孀攀谈,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那晚的牌局;或者,比如说彼得·伊万诺维奇,他一边小心、拘谨地与伊凡·伊里奇的遗孀交谈,一边要与矮矮的坐垫和裸露在外的破弹簧较劲;或者呢,就拿这位遗孀普拉斯科维亚·费奥多罗芙娜本人来说吧,她在我们眼前痛哭流涕,哀叹连连,但她始终未忘自身的利益,由于丈夫是当地法官,她借机向政府索要了丈夫的养老金和一大笔抚恤金;又比如伊凡·伊里奇,我们不妨看看他与第一个医生打交道的场景,他发现这位医生在给他做检查时外表趾高气扬、内心却冷漠无情,而法庭上的伊凡·伊里奇在被告面前同样也是这幅德性;或者看一看对他与妻子之间关系的细腻描写——那纯粹是地狱般的婚姻——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仿佛是伫立在坚固的河堤上,眼睁睁看着他傻乎乎地纵身投入河中。最后,再看一眼伊凡·伊里奇吧,他一个人在孤独、痛苦中挣扎着。

  托尔斯泰洒脱自如地审察着生活的肤浅表象及其内在规律,清晰而精炼地显示了我们的虚妄和冷酷。然而,这些招摇过市的愚昧和姗姗来迟的智慧,并不像是一堂索然无味的道德说教课,而是承载了真实生活的重负,争妍斗艳,清新盎然。我们亲眼看着伊凡·伊里奇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啊,我们看得如此真切,自认绝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直到有一天,当别人也这样看着我们是,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何时竟也变成《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人物。

  这就是文学的伟大之处,亦是其悖论所在:我们在阅读虚构小说中的人物的同时,归根结底是在阅读我们的自身。有时,这种无意识的自省会让人会心一笑,而大多数时候,比如在阅读这本书时,则会让我们担忧和自制,发出阵阵颤栗。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都会更加睿智,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厚实。

  还有一点,相信您也一定感觉到了,尽管故事发生时的1882年与今天有很大的时间悬隔,尽管偏狭的沙皇俄国与现代加拿大有鸿大的文化差距,但这个事却直抵我们内心,没有丝毫羁绊。事实上,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哪个故事能以此为时代背景,在展现俄国文学本土特色的同时,冲破地域的藩篱,获得全世界的共鸣。中国的农民、科威特的打工仔、非洲的牧羊人、弗罗里达的工程师、渥太华的总理——我可以想象所有这些人在读《伊凡·伊里奇之死》这本书时都在频频点头。

  此外,我还要向您推荐小说中吉拉希姆这个人物。我觉得,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很少能够读到自己,但我们却最喜欢、最想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身边也会出现一位吉拉希姆。

  哈珀先生,我知道您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我们每个人都在忙碌。就连蜗居一隅、冥思默想的僧侣也在忙忙碌碌。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事情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堆积如山。(似乎只有孩童与垂垂老者才不会为时间的缺失所困扰——请注意,他们多么享受阅读,他们的人生多么色彩斑斓。)然而,每个人在他睡觉的枕边都会留下一方天地,不论是人行道上的一块石板,还是一张考究的床边小几。夜深人静,某本书会在那片天地中熠熠生辉。白天已然消逝,在临睡前那些可资利用的清醒时刻,我们顺手拿起一本书,翻上几页,读上片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成为另外一个人,直至悠然入睡。当然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以小说集《小镇畸人》而闻名遐迩的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就是在乘火车上班的路上写下了他最初几篇短篇小说。而斯蒂芬·金每次去观看最喜欢的棒球运动时也是书不离手,在比赛休息时总要读上几页。关键看你如何选择。

  我的建议是,您不妨每天挤出几分钟,读一读《伊凡·伊里奇之死》。

  您诚挚的,

  扬·马特尔

  来源:列夫·托尔斯泰小组 Adiyat(Spiritual Chivalry Style)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三):难以救赎的情欲与“不对头”

  《克洛采奏鸣曲》现在看几乎没什么意思,典型俄罗斯神经质男人怀疑妻子出轨然后杀死了她,而且这种神经质独白的文风非常无趣。

  妻子爱好钢琴,情夫擅长拉小提琴,这里面暗含了贝多芬《克洛采奏鸣曲》背后的故事。这是贝多芬向法国当时小提琴大牛克洛采致敬的作品,但一开始并不是献给克洛采,而是另一个小提琴大师,贝多芬曾经跟他合作过,只是后来那个小提琴家很快就得罪了贝多芬,贝多芬转而将歌曲改名献给克洛采,克洛采又认为贝多芬不懂小提琴,根本吗没看上。真是一个悲催的故事。

  非常喜欢《魔鬼》这个小说,它非常迷人,这迷人可能在于托尔斯泰对一个人不可控制的情欲的描写。一边想要立志做一个令人尊敬的有所作为的乡间地主(这当然非常可笑,一个愈加要严肃恭敬其事的人往往就是这样讽刺和荒诞,他必须摆平自己那矫饰伪善的内心),一边又降服不住内心的情欲。这一篇文风非常流畅自然,和乡间的微风阵阵吹过野草一般的自然,可能也是让人着迷的原因。

  《伊凡伊里奇之死》写得真好。一个人到死亡来临之前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完全错了。活着的人不管亲人还是同事都在盼着他死,到最后只有自己怜悯自己,直到肉体的痛苦不再重要而被精神的痛苦取代,直到最终不能不承认那一点:这一生“不对头”。三篇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四):读托尔斯泰《克洛采奏鸣曲》

  《克洛采奏鸣曲》是托尔斯泰的一个经典的中篇小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波兹德内舍夫和妻子只是出于肉欲和现实的需要而结合,两人的生活很快出现裂痕,不断的争吵与矛盾随着生活的展开而持续,孩子们的出生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负担和苦恼,两人对对方产生了仇恨。这时候,钢琴师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他被请来教妻子弹琴,钢琴师和妻子间的暧昧关系激起了波兹德内舍夫的妒火,使他最后做出了非理性的行动,杀死了妻子。

  小说以当事人自己讲述的方式叙述出来,波兹德内舍夫在火车上一路滔滔不绝,交织着孱弱与雄健、平静与愤怒。令人惊叹的是,作为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既具有《战争与和平》那种波澜壮阔的大手笔,又具有《克洛采奏鸣曲》中这种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的笔法。他写争吵和争吵时非理性的心理,写生活琐事和人为琐事所缠绕所纠结,写看似最无聊的细节和最无意义的家庭日常。所有这一切在那个惊心动魄的结局到来之时,突然变得无可抵挡,就像构成风暴的微小的尘土和杂物,具有毁灭性的力量。

  《克洛采奏鸣曲》所表现的是缺乏爱情的婚姻所导致的极端结果。纵观波兹德内舍夫和妻子的婚姻历程,除了刚开始被肉欲所蒙蔽的短暂快乐,大部分生活都是无休无止、针锋相对的争吵中度过,他们互相撕扯,也消耗着对方的生命。生育之后,妻子重新关注自身,“她又复活了,为了她所知道的唯一的东西—爱情”——恰恰在这时候,钢琴师出现了。遇到钢琴师之后,音乐使妻子重新焕发光彩,浸润在爱情中。而在兹德内舍夫眼里,钢琴师“和他的音乐就成了一切的祸根”,至此,兹德内舍夫和妻子之间已经毫无甜蜜可言,只剩下对彼此的仇恨,“那种可怕的争吵”总是一触即发。他变得越来越无法忍受,嫉妒和报复心理使他怒火中烧,最终丧失理智,结束了妻子的生命。

  很少读到有作家像托尔斯泰一样,用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来表现婚姻这个主题。小说的残酷之下所透露的却是一种深深的孤独,而这也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孤独。《克洛采奏鸣曲》这篇小说写于托尔斯泰晚年,这部小说在情感和经验上具有某种自传色彩,其中的诸多情形何尝不是托尔斯泰自己家庭生活的写照。虽然托尔斯泰的夫人出身贵族,有学识有教养,风度优雅,她也把整个家庭打理得井然有序,他们在婚后也曾有过许多甜蜜的时光。但托尔斯泰夫人并不能接受托尔斯泰的许多观点,观念的冲突也使他们之间矛盾丛生。八十三岁高龄突然离家出走,病倒在阿斯塔波火车站,直至临时前才肯见妻子一面,很能说明这一点。

  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是建立在欲望和利益基础上的婚姻的痛苦和无意义。反过来看,这恰恰是在说明爱情对于婚姻的必要性。尽管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但在托尔斯泰这里,却被表现得如此深刻、震撼人心。爱情,也许是婚姻中的幸福感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源泉。“跟一个人没有爱情,怎么能生活在一起”,小说中的一个女人说,“没有爱情的婚姻不是真正的婚姻,只有爱情才能使婚姻变得圣洁。”而小说中两人的结合并非建立在爱情之上,“两人之间存在着那个可怕的深渊”,使他们被层出不穷的矛盾和痛苦裹挟,从来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

  意味深长的是,小说以贝多芬的《克洛采奏鸣曲》为题,并将此乐曲与小说情节的推进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将美妙与残酷这两种极端的东西结合、缠绕在了一起,创造出一种触目惊心的心理冲击:小说中的夫妻双方,一方面同时都被这个“可怕的”奏鸣曲攫住,内心深处有“一种新的、从未体验过的感情”被唤醒,另一方面又深深地陷入一种要置对方于死地方才甘于罢休的仇恨,这两种情感是对立的、缠绕的、互相强化的,爱的强烈渴求和它的无法实现,加深了彼此的仇恨,最终将他们推向那个无法阻挡的悲剧结局。

  2017.11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五):死亡传

  这是一部描写死亡的小说,不直接描写死亡但却将走向死亡描写的渗透在整部小说的字里行间。

  整本书囊括了三篇小说,主题基本上都牵涉家庭、婚姻、情爱,死亡每一部给人的感觉又不同。 克罗采奏鸣曲,读完一度让我感到压抑,男女之事被列夫托尔斯泰描绘的丑恶到了极致,当然这里面可以断言参杂了大部分当时托尔斯泰主张的思想:提倡禁欲,抛去所处的时代,爱情本应是美好,恰恰是所处的时代自己托尔斯泰自身的主张,尽可能的丑化爱情中的男女之事,“禽兽行为”来形容都不为过,通过他人的讲述来还原一个故事,读起来有一种感觉,像是身体正在逐渐坠入黑暗深渊,自己却又无法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任凭自己的意愿与之抗衡,然而最终还是继续坠落黑暗,直至死亡,方可得到解脱。 魔鬼,文中形象化的指一位女性,读完觉得也可以指代心魔,人本性存在的魔性。对于女仆斯捷潘妮达的“诱惑”,这种诱惑是身体本能展现出来的并不是刻意为之,正是这种外貌、体态、语言、行动展现的魅力,不停的折磨着已经有了家庭的叶甫根尼,他曾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她的折磨,但事实证明它却一直存在。从精神上、肉体上不停的折磨,心志开始沉沦,一心想要走出斯捷潘妮达对自己的折磨,但却没能成功,那个心中的魔鬼个现实中的魔鬼每一刻都在吞噬着他的心,咀嚼着他原本幸福的家庭。叶甫根尼不得不采取措施,而最终选择的唯有死亡,方可解脱。或是心魔死,或是生活中的魔鬼死去。

  伊凡.伊里奇之死,从开始的仕途平坦,家庭和睦逐渐走向破裂。工务与家庭之间存在的问题在时间的洪流中,渐渐被认为是常态,常态而后转成病态,病态开始在一个家庭中繁殖,也同时在伊凡的心里、身体上繁殖,以至于面临死亡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的一生都不太对,而死亡对于这一生勤恳,没有恶行,公公正正的伊凡没有丝毫的怜悯,他就像是被塞进又窄又深的黑口袋,而且被越塞越深,就是塞不到底,这就是在接近死亡时伊凡的感受。十分形象的描绘了死亡来临前对伊凡的折磨,身心的折磨,这就是死亡,没法逃避,且令人窒息、恐惧!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六):只要还活着 什么时候读都是一种幸运

  唯有死亡才能让我们看清我们曾经活得多么可笑与无意义。

  是的,童年的时候在寂静的下午,一个人望着昏暗的天空,一种挥之不去的孤寂感涌上心头:我的天,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不可以永远地活着,为什么要死亡。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离死亡最近、也最为真切地恐惧死亡的时刻了吧。很可笑的是,这种恐惧,在我们渐渐成长,慢慢事情越来越多之后逐渐消失了:是该庆幸,还是该惶恐呢?伊凡伊里奇在死前、在绝望和无止境的疼痛中才被迫反思自己过往的生命,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生、除了童年以外毫无意义和美感—如果生命重来,那么,请让我回到童年!天啊,离死亡感受最近的竟是原本应该最遥远的童年!只是,死亡真的离童年最近吗?它时刻都在,一直静静地观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偷笑着掐着秒表,计数着我们毫无意义地自以为充满希望和意义的、浪费的时间。为什么会希望回到小时候,为什么会觉得那个时候的人生是最为快乐和有意义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更为真切地直视死亡的存在,哪怕并不知这其中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是,确实,那个时候的感情是最为真实的,那个时候的生活或许才是最为有意义的。

  抱歉,我将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这对一个生命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得及迎接任何挑战的人来讲或许是件太过无意义和不利的事情了。但是,这又可曾不是一件极端可喜的事情呢?一直坚信,在极度绝望中的希望才更为有质感、在毫无希望的境遇中的思考才更为本质和贴近真相。这种对于人终有一死的惶恐不安会迫使我去反思自己未来的道路,让我去逼迫自己思考究竟现在在做的事情和童年比起来,哪个更有意义和价值?原谅我没能读出多么深刻的绝望,但是“伊凡伊里奇之死”确实唤起了我童年时期最为单纯而真挚的对于死亡的恐惧,带着这种恐惧,我将更为苛刻地审视自己,警醒自己死亡的存在,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最后的终点。

  只是,或许惶恐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在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终究没有人能真正的陪伴我们、设身处地地理解我们的这种孤独感。是的,每次别人去世时的感同身受都足以让我窒息,只是,我又可曾不曾想过—咳,死去的终究总是别人。是啊,不曾经历过,怎么会去理解别人的死亡,那么,我们又怎么胆敢奢侈别人去理解我们的陨落?

  这辈子,终究一个人走,早点习惯孤独,未尝不是件好事。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七):《伊凡·伊里奇之死》精彩书摘

  《克洛采奏鸣曲》

  什么东西能阻挡他呢?什么也没有。相反,一切都在引诱他。而她呢?她又是什么呢?她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迷。我不了解她。我只知道她是一个动物,而动物是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的,而且也不应该去阻挡它。

  一钩新月,微微有点寒意,马好,路更好,车夫也和气,我乘车向前,感到心旷神怡,几乎完全忘记了等待着我的那件事,或者正因为我知道等待着我的是什么,我才尽情享受,准备去与生活的欢乐告别。

  要知道,这是很可怕的,我居然认为自己对她的肉体拥有无可置疑的、完全的权力,就好像这是我的肉体似的,与此同时,我又感到我控制不住这个肉体,这个肉体不是我的,她可以任意处置它,而且她并不想按照我希望的那样处置它。

  我记得有那么一瞬,仅仅是一瞬间,在我把刀子捅进去之前,我可怕地意识到,我正在杀死一个女人,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我的妻子。

  我转过去头去望了一眼孩子们,又望了一眼她那被打伤的青肿的脸,我才第一次忘掉了我自己,忘掉了我的夫权和我的骄傲,我这才第一次发现她也是个人。我这才感到,那使我受到侮辱的一切——我那整个的妒忌心,是如此渺小;而我所干下的事情是如此重大,我恨不得把脸贴到她的手上说:“饶恕我吧!”但是我不敢。

  《魔鬼》

  她系着一条白色的绣花围裙,穿一条红褐色的方格裙子,头上扎一块鲜艳的红头巾,光着脚站在那儿,怯生生地微笑着,显得那么鲜艳、健康、美丽。

  叶甫根尼远不是个好色之徒,他干这种偷偷摸摸的、他自己认为是不好的事他觉得很苦恼,他从来也不觉得心安理得,甚至在第一次和斯捷潘妮达幽会之后,他就希望从此不再看见她。但过了一段时候,驱使他去干这种事的烦躁不安的心情又出现了。

  突然,情欲在他身上猛烈地燃烧起来,仿佛有人用手揪住了他的心。

  可是不论他走到哪里,不光是心里想着斯捷潘妮达,而且她的活生生的形象到处追逐他,简直使他难忘掉她。

  上帝呀,他在想象中把她描绘得多么迷人呀!

  他知道,不管在哪里,只要和她迎面相遇,又是在黑暗中,只要可以和她接触,他肯定会放任自己的情欲。

  他每天都想想出一些办法来摆脱这魔鬼的诱惑,而且这些办法他都一一使用过了。

  他瞟了她两三眼,感觉到又有点不对头了,可是他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第二天,当他骑马到村子里的打谷场去,毫无必要地在那儿待了两个小时,接连不断地、充满温情地看着他所熟悉的那个年轻女人富有魅力的身影,这时他才感到他已经毁了,完全地、彻底地毁了。又是那种痛苦,又是那种笼罩一切的恐惧。无可挽救了。

  《伊凡·伊里奇之死》

  伊凡·伊里奇感到最痛苦的是,没有一个人像他所希望的那样来可怜他:有时候,在经过长时间的痛苦之后,他最希望的是(尽管他不好意思承认这一点)能有人像可怜一个生病的孩子那样来可怜可怜他。他真希望别人能像爱抚和安慰孩子那样地来爱抚他、吻他、为他而哭泣。

  他觉得,他被塞进一只又窄又深的黑口袋,而且被越来越深地塞进去,然而就是塞不到底。

  二十年永远是老一套,而且越往后越变得死气沉沉。正如在一天天走下坡路,却还以为自己在步步高升。过去的情况就是这样。在大家看来,我在步步高升,可是生命却从我的脚下一步步溜走了……终于时候到了,你去死吧!

  他置身于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有许多朋友和家人,可是他却感到一种在任何地方,无论在海底还是地下,都不可能有的深深的孤独。

  整整三天,在这三天中,对他来说时间已经不存在了,一种无形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正在把他塞进一只漆黑的口袋,他在那只漆黑的口袋里挣扎着,就像一个死囚明知他不可能不死,可还在刽子手的手下苦苦挣扎一样。

  他寻找他过去对于死的习惯性的恐惧,可是没有找到。死是怎样的?它在哪儿?任何恐惧都没有,因为死也没有。

  取代死的是一片光明。

  “原来是这么回事!”他突然说出声来。“多么快乐啊!”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八):Struggling

  这是一个篇幅很短的小说。果戈里在有限的篇幅里交代了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以及死亡。

  伊凡是个普通的人,和每个人一样普通,这也是悲剧的所在。他不像哥哥那样是个成功的专家,也不像弟弟是个地痞流氓。他中规中矩的上了法学院,毕业,就职。工作勤勤恳恳,得到上司赏识,调换到了级别更高的工作。他遇见了中意的女人,然后结婚,生子。这时候出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怀孕后的妻子变的越来越多疑暴躁,伊凡无法在家里找到安慰。于是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妻子和越来越多的孩子让他不得不谋求薪水更高的职位。他原本蒸蒸日上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但这只是暂时的。好运气的伊凡得到了高薪水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同事的尊敬和妻子的顺从。一切看似又回归正规。这时第二个转折点出现了。在装修新居的时候伊凡不小心撞伤了自己的侧腰。当时并无大碍,但实际上埋下了颗定时炸弹。从开始看医生开始,伊凡的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在慢慢失去健康的同时,一同丧失掉的还有尊严。讲究体面的人把自己不体面的状态展现给其他体面人的时候是难堪的。比身体疼痛更折磨伊凡的是因为自己的存在给其他人造成了困扰。这是每个人都心里清楚但都向相反方向表现的事实。

  最精彩的部分是伊凡死前四周的沉思。疼痛中他听见一个声音在问他,他想要怎样活下去?于是他开始回忆过去,思考过去的哪些年自己真正的开心。他思考自己的孩提时代,学生时期还有后来的婚姻,就职,同事甚至妻儿。发现真正算的上开心的只有童年时代。弥留之际,伊凡发现自己多年来追求的东西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幸福。无论是充满幻想的婚姻,还是虚荣的社交生活,这些曾经耗费很大经历追求来的东西,后来证明除了增添自己的精神痛苦外,并没有其他益处。伊凡尚未成年的小儿子是唯一对他的死真正伤心的人,他已经订婚的女儿和她母亲一样把他看作是社交场合中的谈资。违心的眼泪,和为了自己的问候,都增添了伊凡的精神痛苦。

  最后,伊凡发现结束这些痛苦地方法就是死去。发现这点后,身体的疼痛和死亡的恐惧都离开了他。随后他平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接下来就发生了股市开篇给伊凡开追悼会的一幕。虚伪的友人,只关心补偿的妻子,沉醉于社交的女儿展示了这个世界的罪恶。

  伊凡算是个正派的人,尽管他和后来给他看病的医生一样。都是在维持自己体面的基础上进行工作,而体面解决不了问题。如同医生们关于肾和阑尾的讨论无法让他好过一点一样。表面现象有事和内在相差很远。

  伊凡离开了这个罪恶的世界。而我们还在,挣扎着在污泥中谋得一片净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