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一无所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一无所有》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30 20: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一无所有》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一无所有》是一本由[美] 安东尼·马拉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一):请回答1937

  1937年,世界都很动荡

  那一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

  那一年淞沪会战,上海沦陷。

  那一年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

  那一年,是我们无法用文字记叙苦难的一年。

  但此时此刻,容许我们把视线自己土地挪开,沿着东海岸线不断向上,划过朝鲜半岛继续向北。

  当白令海峡出现时候,我们就可以往西看了,那是世界上拥有最广袤土地的国家,从前它叫苏联,后来它叫俄罗斯。

  1937年初,正是苏联大肃反运动黑暗时期开始,那一年的“大清洗”,苏联公安和安全机关枪决的人数猛增到35万的最高峰,冤杀错杀不计其数

  了解过这一背景,我们不妨先把编年体式的大事记放在一边,因为《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展开的不是一条连贯的时间线,而是一部“纪传体”式的“请回答1937”。

  《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开篇就以一桩冤案设下悬念,1937年,一位画家,或者说一位审查员,因为不根据命令涂改一幅芭蕾舞女伶的画作而入狱,被当成间谍和背叛者,遭到处决。

  在第一章节中,充斥着压抑折磨的基调,作者通过主人公纠结的内心世界和近乎荒诞现实遭遇,呈现出一个扭曲的血腥的,甚至是陷入红色疯狂的前苏联社会,像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又像是谨小慎微的样板表演,人如同紧绷的弦,一拨动,便会断裂。

  之所以说这本《我们一无所有》是“请回答1937”,是因为1937年,是整本书的起点,却不是整本书的重点

  作者从第二章起,便跳开时间线,跳开第一章的主人公,进入了跨越七十年的精彩群像故事线。

  传奇的芭蕾女伶与她的曾孙女,举报了母亲才得以享受福利女儿,通过邮件嫁到美国的姑娘博物馆的副馆长,失明的文物女修复师,迟迟没有毕业文学大学生,坐轮椅行乞行骗的上校,拒绝入伍的不良少年,金盆洗手的帮派分子,车臣战场上的逃兵,葬身于一片牧野的士兵……

  作者没有按照线性的时间来展开故事,而是打破时间线,从每个人物的角度去展开。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人物的故事里,他们的时间线彼此交叉、叠合,又再分离、永别。

  而其中唯一不变的,是来自“1937年”的时代烙印,正如作者写的:

  我们尽所能给予他们一切,但是我们最重要的赠礼莫过于将自己的平庸烙印在他们身上。他们说不定忌妒我们,他们说不定认为我们缺乏野心眼光狭隘,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了解,他们之所以保住性命原因在于他们的平庸。再过几年,他们将成家立业,养育他们自己的小孩。我们不禁猜想,我们的孙子们会跟我们说些什么故事、他们的故事跟我们的故事究竟一样不一样。

  在没有办法语言描述的,群体巨大痛苦里,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家,一边儿经受着时代强加而来的痛苦,一边儿用一代代人赋予的平庸哲学剖析那个破碎的世界,仿佛每一个决定都具备着无可辩驳宿命感和使命感。

  “经济震荡对社会最孱弱的人们伤害最大”,于是,平庸,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哲学。

  我想起萧红《呼兰河传》里的一句话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作者不仅写那些小人物伤痛,更揭露了时代熔炉里无可逃避的黑暗与现实,它需要被铭记,被唤醒,时时刻刻给予世人无情的警告。

  同时,作者通过故事最终谜底的揭开,让那些藏在画家修复过的画作里的脸庞,变成了藏在那残酷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在破碎、隐忍、麻木、平庸里,苦苦守住的一种抗争与不屈的温情符号,用以抵御来自“1937年”的严寒

  作者为这个故事起名:我们一无所有。

  我想,那是因为时间的洪流冲散了苦难的人群,冲散了土地上留存的血迹,冲散了工业发展带来的废墟

  时间,让我们误以为它也能冲散苦难,淡化伤痕,可“我们信任体系终将腐化我们,我们钟爱的人们终将辜负我们,而死亡是一台坠落中的钢琴”,我们其实真的一无所有。

  请回答1937——

  回忆,才是唯一真实资产

  记住,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二):历史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们

  到底应该怎么评价美国作家安东尼·马拉的《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呢?它是由多个故事串联而成的,讲了一系列的故事,发生不同年代,但又有某种联系。就内容里的时间而言,始于20世纪30年代,止于21世纪的今天;就故事发生的地点而言,是在列宁格勒的地底隧道揭开序幕,在太阳系的边境谱下终曲——其实,每一个读者读到的不过是一个厚重感十足的唯一的一个故事!安东尼·马拉大概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历史的大背景下,那些知名大人物或者幸运儿只是其中的极少数,而更多的故事的主角,是那些如罗曼·马尔金、科里亚这样的“小人物”,他们的故事构成了厚重历史的大部分——却很难留下名字,只是作为了背景的一部分!

  罗曼·马尔金就是历史背景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他并不起眼,也没有能力对抗他所在的那部分历史——但是很显然,在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力而为。他是一个画家,却不能够随心所欲画画——或许假以时日,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名的画家,画出如那些有名的画家一样杰出作品——而只能成为一个工具,按照指令做事,删除官方照片艺术作品之中的异议分子!他没有想到的是,头一个被清理的对象就是他的弟弟!于是,他做出了“将自己弟弟的脸孔画入每一幅经他审查的图片中”的决定;在其后的数十年,因为他的这一决定,引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人,以及无数与之相串联的故事……

  安东尼·马拉巧妙设计了《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的结构,像极了一盘磁带或者一张唱片,八个故事分成了A面和B面,每一面各有四个故事,发生于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主角和配角;而且居然还有“中场休息”,大概是想要给读者留了倒带或者换带的时间吧——每个历史中的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大人物也罢,小人物也好,没有人能够抹杀了这一切。一幅名为“午后空旷的牧野”的油画和一位肖像画家,一位传奇芭蕾女伶和她的曾孙女,一位失明的文物修护师,一位金盆洗手的帮派分子,一位在因地雷爆炸痛失妻儿的鳏夫,一位在战争中葬身在画中同一片牧野上的士兵……这样的小人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里出现。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是他们自己最重要的;于历史来说,不过是那么多的曾经过去了的人和事的一小部分,渺茫不得了,忽略不计也不会影响到什么——正如安东尼·马拉所说,“我们一无所有”!

  但真的就只能是“一无所有”或者毫不起眼了吗?!当然不是,至少,罗曼·马尔金进行了他的抗争,而科里亚也作出了他的选择……此外还有更多的“小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以至于当《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从“终点”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当年的小男孩弗拉基米尔观看特展并为之震惊。他看到了他伯伯大头照,也注意到了“1902-1937”这一个看似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迄止年份!就在1937年,他和他的老师说,他伯伯罗曼·马尔金是个间谍,他以为“他说不定被关个几星期,直到上级发现他是无辜”,却没想到他会“因为某件他没做的事情被枪决”!然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那个年代里真实的故事的一部分——有可能比这里所讲的一切还要更加真实!

  在策展人看来,罗曼·马尔金据说“是苏联最具才华、最有效率的审查员”,而且“他的技艺无人能比”。她当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她只知道“罗曼·马尔金做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开始,每次从照片或是绘画中涂掉一个人的脸孔,他就嵌入另一人的脸孔,几乎毫无例外”;而当年的小男孩弗拉基米尔却知道,罗曼·马尔金在照片或是绘画中嵌入的那个人,就是他的爸爸……

  纵然是真的“一无所有”,那又如何呢?!毕竟,即使真的就只是一个小人物,也会有自己的一份选择以及故事的!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三):我们从未入画

  《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故事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俄罗斯政权几经更迭,四代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作者的思索与追问,我们的父辈如何影响我们,我们的孩子是否只是在重复我们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后,我尝试着将自己置身于作者的位置,思索这样一部艺术品是怎样构思出来的,然而并没有得出个一二三,唯有徒增赞叹而已。 什么是历史?究竟有没有一个真相在等着我们去挖掘,或者我们寻找历史真相的过程只是王小波笔下寻找无双的过程?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终结感觉》中称“历史是胜利者的谎言”; “不可靠记忆与不充分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没有确定不疑的因果关系逻辑断裂处才能一窥其貌。在《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中,历史是一张未完成的画布,可被修订、可被更改。 这本书的结构是一张卡带,分为A面、中场休息、B面三个部分,书中写道卡带录制的是一对情侣一起跳舞的场景,他们哼着《胡桃夹子》跳华尔兹,这是佣兵科里亚在生命尽头反复聆听的声音,也是作者想要讲述的核心——爱。 马拉笔下描绘了四代人的命运,他们当中有苏联肃反运动中被流放的“罪犯”、有患肺癌的矿工、有参加车臣战争的佣兵、有寡头大亨的妻子、有文物修复师、还有毒品黑帮头目等等......读他们的故事时,不禁思索个体命运与政治历史进程是怎样一种相互关系? 一个被政府称作“东正教极端宗教分子”的信徒要被消失,因为他的信念社会主义的信念“天国只能存在世间,世界只能由我们缔造”相驳。而执行这一任务的审查员正是他的哥哥,罗曼,他是一个修正画家、一个忠诚革命分子、一个宣传官员、一位苏联公民,他终日只能在数百米的地下隧道中修改破坏分子的照片。对于那些被销毁的影像来说,他代表着他们的来世。他和希特勒一样都是个不成才的画家,一手画出人物肖像,一手抹去人们的脸孔。他具备非常高超的技巧和极度敏锐视觉,从而轻而易举的让人物消失于背景之中,“从一片空白之中发掘一张脸孔不算厉害,把一张脸孔掷回一片空白之中才是本事”,罗曼是这方面天才。可是对于弟弟沃斯卡,他一直怀着无法弥补的亏欠,他无法接受弟弟被人从生命中除名,于是他把弟弟青年至暮年的肖像都画入了每一张照片的背景之中,“在一切背景里。在他们所有人的后方,在那里,他们的眼睛找不到他。” …… 在《我们一无所有》这本书中,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笔下人物的故事,而是采用多重叙述的方式将四代人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的父辈,我们以及孩子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作者的思索与追问,我们的父辈是如何影响我们,我们的孩子是否只是在重复我们的故事? 书中的第二个故事以“我”的角度来讲述却从未提及“我”是谁,因为“我”只能以“我们”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就像我们与葛丽娜(嫁给了采矿致富的寡头大亨)的关系,她出演电影,参加选美比赛成为有名的公众人物,我们这些普通人因为和她认识,从而也分担着她的一份荣耀,可是这份荣耀却无助于缓解我们现实生活中困境,我们的爸爸在矿区吸入大量镍尘染上肺病早早地去世,我们的兄弟先生仍旧每日下矿开采镍,我们的孩子生下来就扑哧咳嗽,我们能留给孩子最重要的赠礼就是平庸。 修图员罗曼把弟弟画入每一张照片的背景中,鲁斯兰把丧生牧野地雷中的妻儿添入《午后的空旷牧野》中,但是这些人从未真正入画,他们只是一次失败的修补,一个阴影而已。就像书扉页中对《午后的空旷牧野》所做的评价“那是一副次选之作”。这幅画描绘的是车臣民众钦慕渴望风景生活,一片宁静田野风光,他们希望这片土地能回到最初的模样,回到战争爆发前的平静,一个老人和两个佣兵曾在这里种香料,但是花园可以延伸的范围有限,并不能种满整个山坡,因为山坡上埋了地雷。科里亚以战俘的身份被带到此地,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这片牧野的土坑中度过,幻想中他乘上了爸爸制作宇宙飞船飞离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一遍遍播放弟弟为他录制的卡带,那是他和葛莉娜第一次跳舞的情景。他的一生先后两次登上车臣战场、贩过毒品、杀过人,他的生命有些恶劣,“宇宙冷酷无情,太阳濒临死亡,一群可悲生物在一块绕着太阳运转的岩石无所谓地奔波。”除了爱之外,这个星球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我们已经丧失了一切,唯一不可割舍的只有爱,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有。 终曲悲凉,地球是一片废墟,外太空是浩瀚无际的虚无,超越了善恶。“爸爸把我叫醒,‘地球即将毁灭,是时候发射宇宙飞船了’,可妈妈在喊我们吃早餐,空气里还有煎薄饼的甜香味,要怎么跟这一切说再见。”

  从头到尾再播一次。 从头开始。 让我如愿。 拜托。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四):真实现象下的真相

  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人生活的意义,如果真的像书名一样,我们一无所有,岂不是太可怕了,那么活着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带着这样的心理,我看完了这本书,当然最终作者解开了我的心结。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生一百年,它的长短定义取决于我们怎么活。生活的意义在于它的过程,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粒沙,时间会使一切事物淡化,可是书中的这些角色却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地位。

  故事中名为罗曼的画家,他的指责是抹去一些人的存在痕迹,这就是在篡改历史,这样一个角色能够很轻松地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只在一根笔下。这样看来,历史大都是由人记录的,而其可信度也就更加令人怀疑,虽然可悲,但是自我反省一下,几乎所有人都曾推卸过责任。真相由此变得不再重要,人们只是希望听到自己想知道的,当我们自己掌握着这种权利的时候,甚至要决定与自己或者身边人命运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决定是多么的重要。罗曼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根本无法评估,他知识奉命行事,可是他也有能力挽救一些人的命运,不过他最终选择挽救的只有亲情,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本应该删除人生的弟弟填入了每幅画中。

  为什么人们觉得自己活的短,我想就是因为好不容易才活到了父辈活明白的年龄,一切就又要归零,往往是失去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我总是听我爷爷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从他的爷爷讲到他的爸爸,可是这些人我都没见过,就算讲得再生动,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只是一瞬间的存在,其实在很久以后,我的意义也将变得不重要。在罗曼的那个年代,艺术并不是它本来的样貌,甚至都称不上是艺术,没有人在乎它,认为当时的人们不像现在,可以什么都不考虑、不顾虑的去创作,这种局限才是使真相被埋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才是人们的主观思想。

  这本书的几个故事通过一条人物线索串联起来,几代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对于外国著作,能够把这些思想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我,让我洞察到人性的真相,这是很难得的。努力是必然的,哪怕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消失在土壤之中,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五):集权统治下的人民

  我一直想看一本关于俄罗斯或者是俄罗斯的作家们写的作品,经典作品。因为很多人,很多有名的人,谈到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或者是最喜欢的作家时常常是苏联时期的作家们。名字很长读起来很是绕口。我知道的俄罗斯作家大概只有高尔基,我知道的作品大概也只有《海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

  这本书算是误打误撞的帮我了解了一下俄罗斯。作者是,安东尼马拉,他是一个美国作家。我之前并不熟悉,但是这本书因为封面上说是一部堪比米兰昆德拉的笑忘书的伟大作品,就非常想读了。后来翻开书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的前苏联(俄罗斯)的故事。

  我读书的习惯就是对作者和译者有个基本的了解,当然也会看出版社,但是随着近几年,出版业的蓬勃发展,我觉得优秀的作品算是遍地开花。读了几章之后,我就开始觉得这本书的译者的水平还是蛮高的。又回头看了一下他的简介,原来这位译者是一位专门翻译作品的。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将自己的,技能练到专业,这也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

  事实上,这是一本小说,但是这本书的人物名称可能会在你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忘记,每一个小故事的开始,作者都将涉及到的人名列在首页,并且有的还附带了人物关系。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更像是在冷战时期的苏联,整个国家集权笼罩,有种白色恐怖。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里一些,真正懂得艺术和文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受到了压迫和消失而那些负责审查的人从来没有机会学习,他们正在摧毁的医术,也不懂得鉴赏他们手下的艺术品,他们属于还没有学会画画,就懂得审查的一代。这里边有,十月革命,领袖肖像芭蕾上级等等,一些独居苏联特色的文化,和时代烙印,在这个小说中,你可以看到,嗯,各种艺术品,以及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的挣扎,他的这本小说大胆,充满野心,且无所畏惧,值得好好品尝。其实我在读这个作品的过程中,也有一点点担心,是不是一个美国作家在黑苏联?这大概也是这样一本小说被称为伟大的原因,写了很多极权政治下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变化,里边的很多地方可能并不是史实。

  这本书很多地方可能缺乏真实性,都是虚构的,但是在这里面表现出来的那种氛围和时代烙印,却又特别的真实,让你感觉到了当时的人物呢,这大概就是写作的真实。写作的伟大之处,大概也在这里。推荐大家阅读,会更加珍惜现在的民主与和平、

  《我们一无所有》读后感(六):真实现象下的真相

  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人生活的意义,如果真的像书名一样,我们一无所有,岂不是太可怕了,那么活着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带着这样的心理,我看完了这本书,当然最终作者解开了我的心结。俗话说得好,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生一百年,它的长短定义取决于我们怎么活。生活的意义在于它的过程,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粒沙,时间会使一切事物淡化,可是书中的这些角色却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地位。

  故事中名为罗曼的画家,他的指责是抹去一些人的存在痕迹,这就是在篡改历史,这样一个角色能够很轻松地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只在一根笔下。这样看来,历史大都是由人记录的,而其可信度也就更加令人怀疑,虽然可悲,但是自我反省一下,几乎所有人都曾推卸过责任。真相由此变得不再重要,人们只是希望听到自己想知道的,当我们自己掌握着这种权利的时候,甚至要决定与自己或者身边人命运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决定是多么的重要。罗曼这个人到底是好是坏根本无法评估,他知识奉命行事,可是他也有能力挽救一些人的命运,不过他最终选择挽救的只有亲情,他用自己的方式,把本应该删除人生的弟弟填入了每幅画中。

  为什么人们觉得自己活的短,我想就是因为好不容易才活到了父辈活明白的年龄,一切就又要归零,往往是失去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我总是听我爷爷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从他的爷爷讲到他的爸爸,可是这些人我都没见过,就算讲得再生动,在我的脑海中他们只是一瞬间的存在,其实在很久以后,我的意义也将变得不重要。在罗曼的那个年代,艺术并不是它本来的样貌,甚至都称不上是艺术,没有人在乎它,认为当时的人们不像现在,可以什么都不考虑、不顾虑的去创作,这种局限才是使真相被埋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才是人们的主观思想。

  这本书的几个故事通过一条人物线索串联起来,几代人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对于外国著作,能够把这些思想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我,让我洞察到人性的真相,这是很难得的。努力是必然的,哪怕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消失在土壤之中,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其实并不是一无所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