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31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一年读后感精选10篇

  《东京一年》是一本由蒋方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一年》读后感(一):灵魂的出口是文字,所以我慢慢的写

  01在舆论出名

  12岁的张爱玲刊登自己的处女作,告诉所有人:“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直到现在,还被很多人所迷恋。

  后来,有一个人7岁开始写作,9岁出版了个人散文集《打开天窗》,对世界大喊:“早熟的苹果好卖。”这个人叫蒋方舟。自此她被大众所熟知。

  熟知之后,她的名字自带流量,大众贴了很多标签,比如"神童"。在2017年《圆桌派》有一期讲婚姻,请来了徐静蕾和蒋方舟。蒋方舟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各大自媒体平台,纷纷拿他们两个人做对比,告诉读者,做女人要学徐静蕾,活的潇洒通透,不要学蒋方舟,是在两性市场上被挑选的人。自此,蒋方舟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恨嫁女"。

  如果说,我们是在流言中逝去了张爱玲,那么蒋方舟,是在舆论中诞生的。

  从图书馆借来《东京一年》,我是带着好奇心去看的,因为我想看看这位一直在风口浪尖的神童,到底有什么不同凡人之处。

  《东京一年》

  《东京一年》收录了蒋方舟一年来的日记,里边包含:最新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2016年,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独自一人来到东京,生活一年。《东京一年》收录了蒋方舟一年来的日记,里边包含: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看完这本《东京一年》,不得不承认,蒋方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还有用词的精准,也许是我们这辈子很多人都达不到的高度。(好吧(∩_∩),我是嫉妒人家天赋真的高)

  02.像屯年货一样知识

  书里提到很多的小说,有很多小说都没有看过,而蒋方舟却能信手拈来。在春节前几天,蒋方舟的微博更新一条信息,写到:像屯年货一样屯春节看的书。

  一个靠笔为生的作家,无论你有多么高的写作天赋,阅读是必需品,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再高的天赋也难以写出好的作品

  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写作课,说写作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写作是最低门槛。我们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如何取博人眼球标题,爆款文章特点,却很少提到阅读,即便提到,也是一笔带过

  最近,有人问我阅读有什么用?感觉无聊。我想了想,其实不需要上升高度来讲阅读是否有用论。有这种想法,更多的是这种氛围造成的。因为现在公众号文章,不需要看很多的书,也能写。所以很多人只是说说阅读对写作帮助很大,但是对阅读这事,其实兴趣不大,也没有像董卿说的,一日不看书,会感觉不舒服

  因为在大多数心目中,阅读固然重要,但不是必需品了,不是说只要你阅读量提升了,就能写出文章。相反,你懂写作套路,追热点,在加一些我有一个朋友这样的故事,即便你的阅读量不大,也可以写出来。就像你读书时写作文,没看几本书,但是作文也能写出来。

  我们渐渐的把阅读这件事遗忘,甚至不屑读。可是,当我看《东京一年》这本书时,我还是觉得,当你知道写文的规则之后,剩下的除了对生活保持敏感度,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如饥似渴的阅读。只有这样,文章的笔力才能深厚

  蒋方舟每一篇日记没有公众号式标题,内容也没有追踪热点,而是对生活的观察,然后慢慢的升华表达自己的观点。好多篇日记,里边提到我看过的小说,我都会感觉很惊讶,想着:"这本书还能这么解读?原来这本小说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这本书我读浅了,要再看一遍。"

  我始终觉得,阅读和写作不能分家,而且要相辅相成,不是说等肚子里没有墨,缺灵感了才阅读,这只是把阅读当做急救药罢了,而是时刻都阅读。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周国平老师形容的很贴切。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

  03.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语言真诚。就是说,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因为这本书要出版,要给别人看,我就保持中立,或者干脆掩盖自己原本的想法,把坏的说成好的。

  蒋方舟在这本书里,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但是她也懂得分寸,知道这个点在哪里。每一篇日记,语言都比较洒脱幽默点到即止,但是却又把事情和想法交代清楚

  比如,有一篇日记里提到在名古屋接受接待,原文里写到:

  Y老师一直说在座的两位男性喜欢我,并且暗示那种喜欢中有情欲色彩,谁不喜欢肉体年轻小姑娘?在座的男士恐怕觉得否认显得对我没有礼貌,因此就如同默认一样。我如坐针毡

  这句话说出了日本讨论话题开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尴尬,第一次见面,与异性就讨论这个话题的尴尬和不适

  如今这个时代,真诚的语言会得到批判人们反而会抱着怀疑态度看你。你想要做一个个性的人,就更不容易,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认为,你是为了红才这么说吧。相反犹抱琵琶半遮面,模模糊糊,反而大家都是一团和气,各自一副"我懂,我懂,不用说"的表情,我们把这个理解为个性,成熟懂事

  其实不然。那些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实际,不叫有个性,更不叫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独特个性是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看到一份蒋方舟的采访,有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样的人?蒋方舟回答到:

  一个野心勃勃青年作家,继续写作,继续对环境,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保持巨大不满和反抗的精神,继续对自己怀有很高的期待野心

  这个回答真有个性,真叛逆

  04.你能活成想要的样子吗?

  我们每一个人灵魂出口在哪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只有你自己知道。

  对于蒋方舟来说,她适放灵魂的出口是文字,当她看到一本书,一副艺术生,听一场演讲,生活中遇到的所见所闻,统统变成文字,适当它。

  对于蒋方舟来说,写作最大的魅力是:

  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空虚之间犹豫。保留自己日记里那些絮叨的呓语和局促的社交,全部摊开来,有种"全暴露了"全的快感

  我们可以在她身上贴很多标签,叛逆女,恨嫁女也许未来会更多,但是至少人家在不断审视自己,探索未来的路,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那你呢?你想活成什么样?还差多远呢?

  《东京一年》读后感(二):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

  原创 2017-12-21 南云禾Dagny 云禾的彼得潘

  知道蒋方舟,是从她被清华破格录取开始。心有不服是第一反应,毕竟同在高中升学压力折磨下的我,对“破格”二字有各种愤世嫉俗想象误解。后来得知,所谓“破格”,其实是走的自主招生降分60的优惠,凭实力降分,实在没什么好诟病。

  金溪方仲永,5岁便可指“指物作诗立就”。方舟7岁写作,9岁结书,年少成名自然是很难摆脱“神童”的标签。社会对这个标签的态度是纠结的,一方面惊叹她的才华,一方面又做仲永之测,时时暗自等待,看昔日“神童”在盛誉之下何时“泯然众人矣”。

  蒋方舟这些年除了写字出书,在荧屏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在窦文涛的《圆桌派》里,三个大男人中间一个89年的肉脸女生,这样的搭配看上去让她显得不那么可信,总有照顾男女平衡”之嫌。在某期以“才女”为主题节目里,她说这种称谓是自古以来男性的意淫,才华的衡定不是关键,首先得漂亮,其次得活跃在男性活跃的领域。如此看来,有高级花瓶意思。但好在两季节目下来,她的表现不差,就像陈丹青赞她“对什么事都能有观点,而且都很能清清楚楚说出来。”

  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写下这本《东京一年》。对一个写作者好奇,一般都会去找ta的散文来看,在平常事间见观点,仿佛隔着纸张也能和作者亲近些。

  生活微有波澜心境略有起伏时,最适合以散文记录之。陌生的环境带来全新的生活,每日行走的轨迹和作息被改变,周遭是陌生的面孔和语言。敏感不止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作家自我训练成果一旦失去整个生命随之枯竭。

  奥修说,成熟跟你外在的人生经验无关,它跟你内在的旅程有关,它跟你对内在的经验有关。方仲永的“泯然众人”有后世为他可惜,方舟则不然,年少成名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很多同龄人无缘接触的事物,如果愿意保持自省心,自然也比同龄人容易有所得

  蒋方舟,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2012年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 2016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

  为何感谢东京的拯救?她没说,大概年少凭天赋出名的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恐于陷入仲永之困。担心自己江郎才尽,担心周身的标签——从神童到少女作家,从清华毕业到《新周刊》副主编——却没有让自己信服的代表作品。

  人们的期望也会不断增长,会越来越要求一个从小接受人们盛誉的人给出她“承恩”多年的回报,变成一个公知,时刻发声、保持尖锐,而作者本人可能反而会越来越想要围绕自己,从“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中解脱出来,这种背道而驰发展让压力加倍。

  “ 人踩着落叶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

  从散文中了解另一个人的生活,也从另一个的药方中设法治愈自己。换个环境,看上去是在内心世界走入困境时最直接、有效的突围。

  也曾经历过“不走会死”的困境,倒不是遇到什么大事,反而是那些你打心底认可、不苟同的事情变成煮青蛙的那锅温水,再和时间一起熬成一池泥淖。旅行以最快的速度使人和一种惯性割裂,它放大原本生活的种种细节,那些不知不觉长出的青苔藤蔓才有机会被发现,也就有机会被清除。

  “ 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

  旅行的大把时间好像是日常生活的额外赠品。需要了解的对象从人变成一座城市,要容易很多。

  在一座城市生活,又不需要工作,那么东走西逛是打发日子的不二选择。蒋方舟笔下的东京是个适合城市漫游者的地方,知名或不知名的寺庙、神社、展览、戏剧,没有任何催促的外力,人可以把每一眼注视都附赠三次回眸

  “ 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会享受不能够以各种形式分享的快乐。”

  我学生时代的旅行通常是半个月做底,适应力又很强,极短的时间便可以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节奏,说到底是薄情,故随时可以进入或离开

  我没有去过东京,驻足较久的城市是清迈、拉萨和台南。能做的也差不多,耗在每件事上的速度也被刻意减慢。独自一人的好处是节省出大量的沟通时间,坏处是那些空白的时间需要再费心想办法填补起来,她说,“由于经历的少,所有每件事都喜欢解剖出来。”人好像突然变得敏锐起来,所有的积累脑海中重现,与眼下的新生结合,有焕然一新体验

  “ 即使是纯粹的喜欢,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看到了对方幽暗的和自己相似优点——因为和自己相似,所以能敏锐捕捉到,这又有了自恋的嫌疑。”

  当然要谈和情感生死有关的命题。她多次提到华东师大江绪林老师的自杀,作家之敏感除了叹息,少不了以鉴自照。想想文化圈的人大概比一般人更有可能接触到负面情绪,因为在那个群体中敏感而多思的人更多,思后清明束手无策自觉永恒难题

  《时时刻刻》里,Leonard Woolf问Virginia,在她小说中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Virginia回答:这样才能让其他人更加珍惜生命。“那么谁会死?”,“诗人会死。那个先知。”

  “ 时光如此不留情,四五个重要的展览即是一个画家的全部生命。我还无法克服一个人吃饭的羞涩。”

  四十六则散文用日记的形式呈现,一半向内一半示人。私以为,散文的功力在于调和言语随意与内容的丰富。蒋方舟无疑是有着巨大的资料储量的,且表达观点时下笔精准。对于材料的用弃、编排、串联,也功力颇深,往往从极小的入口切入,往下走却别有洞天

  譬如2016.3.24日,开头说起和友人去有着不伦之恋男女的殉情圣地的轻井泽,思路就此发散:写渡边淳一《失乐园》,而《失乐园》的情节来自作家有岛武郎,由有岛畏惧丑闻而自杀写到丑闻对日本人的意义。光是一个温泉旅馆在她的笔下也可以写上两页,从这是作家岛崎藤村的最爱,谈到他号称“忏悔小说”的《新生》,又对比卢梭的《忏悔录》表达对伤感和敏感的看法。字里行间没有什么炫技的企图,仿佛就任由思绪毫不节制的飘散,有少女气和才女气混合后恰到好处的聪慧与鲜活。

  “ 我还是一个如此功利和虚荣的人,畏惧平稳生活带来的安逸,只能从进步里获得自己的认可,感知到自己还在活着。”

  不论是让生命延展出新的宽度,还是试图突围一种困境,外部的条件只能带来一剂半成品的药方。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中谈论死亡时说,它是一种亲身体验。你不可能把它降低为一个理论,它太微妙了、太细致了,你不可能这么做。理论是粗糙的、简陋的;而体验是非常微妙的。这种表述也适用于所有尚未去体验的事物。

  “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在某个时刻,你会正视人所有的努力都无法获得一个依赖,唯有此时,才有灵性的可能,灵性才开始发生。灵性不是别的,正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执着于别人到面对自己,从攀缘到自在。

  这不是我说的,也是奥修说的。

  云禾的彼得潘

  《东京一年》读后感(三):面对一个同龄人的感受

  在先锋书店看见了作者,虽然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乡下人面对青春靓丽的都市美女,仍旧感受到了真诚,在短暂的目光交汇的刹那。转了一圈正好碰到她要离开,她看见了我,大概觉得是看见了个稚嫩纯朴的小姑娘吧。

  读书的时候,感觉黑暗。一个作家探索人性,中年女人的不可爱,中产阶级的无力与虚无感,日本社会的压抑、不张扬个性,川端康成对于少女的迷恋,《甜美的生活》中对葬礼的阐述,艺术家如何面对衰老。

  黑暗的感觉很多时候与恶心相伴随,尤其是那个年轻女画家与中年男画家在一起,后和日本男人热烈恋爱却掉进婚姻生活的深渊。书中提到的女人还有小红,一个美丽的女子怎会不清楚自己的美丽?现实生活中无性的婚姻,沦为躯壳的婚姻。

  这种对于女人命运的思考,让我感觉像是一本教科书,因为没有切身感受,所以读起来更像是一种理论,哦,现代女人的命运是这样啊,爱情、婚姻会成为这样子啊。仍旧做着纯真美好的爱情梦的人,仍旧是会往前闯,哪怕知道这些给定的人生现实,不碰到头破血流是不愿意相信的,即便最后的经历也是如此,至少会有自己的选择,你要做什么样的人。

  感到黑暗还因为,过去的一年里,时不时会感觉到,文科生笔下的世界有好多问题,自由受到禁锢,人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答,很是黑暗孤独。而理科生的世界,是引力波的发现,人工智能,每个人都非常忙碌地做着自己的一份工作。

  想要读文学,因为感到长久的理科学习让人与情感隔绝,前进、前进,究竟要走到哪里去呢?前进了,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你生活得更开心吗?很多时候只是更加忙碌。

  而文学,或者说人文社科,都是在反观社会,a retrospective view,这让人得以停下来,看看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身处社会中的自己是什么状态,不要做一直被蒙着眼睛的驴子,永远绕着磨盘原地打转。

  反观则意味着思考自身,向深处探求,质问自己,意味着要走到内心幽微的角落,探索社会、人性的各个角落,而那些角落里有的东西可能连自己都会吓一跳。

  这时候,突然感觉,好想蒙着眼睛,只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单纯美好。

  是逃避,也是一种,那黑暗一直在那里,从很早就知道,可是我更想要面向一个阳光单纯的世界;知道人性的复杂,但是我选择去关注人的聪明智慧、温柔有爱。

  记得上大一的时候,和一个同乡的学文学的学长聊天,说喜欢文学,他说喜欢可以转专业,有个学计算机的学生就这么做了。当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连这个想法都没有,那时候还是觉得,文学自己读书就行了,我不想要整天思索自己的情感,因为已经过剩了。而那时候觉得物理是自己的阳光一般,不是那种天然的喜欢亲近,而是通过一番艰苦地阅读思考,豁然开朗,明白了一个概念,一个现象,将数学公式蕴含的物理概念梳理通畅,那种瞬间被照亮的单纯的快乐,可以扫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喜欢物理对自己的塑造,将自己塑造为一个更为澄澈的人,心地清明地踏实做事,从做事的过程中感到更实在的进步、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生的烦恼困惑自然就明白了,很多时候,因为单纯的快乐,很多事情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想来这种塑造,喜欢自己成长得更阳光,更单纯,更笃定于自己的单纯快乐,而不再向外界寻求。

  《东京一年》读后感(四):少女不少女

  因为蒋方舟的推荐才去看了《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觉得真是2017年遇到的好书了,正巧蒋方舟的新书《东京一年》出了,图书馆新开的新书直营店惶恐地摆放着两本新书,兴致勃勃得想来借着看,结果折腾半天也借不到。倒也没有下定决心去购买。于是无耻地下载了网上的文件,是epub格式的。第一次在电脑上看书,哈哈哈。还好内容不多,不然眼瞎是迟早的事。

  现在想想,读的书大多都是逝者的书,不过我读书的一个兴趣点,就喜欢那种年代差异感,空间错乱感。不过读蒋方舟的书,是想与之,与现在的年轻读书人一起学习,进步,感受这样的世界。

  比我预想中的厚重,但也比我预想中的轻浮。

  厚重在于,我原本以为这是本游记,轻轻松松呆上一年,感受中日差异,像个小女孩一样,体会日本带来的清新与媚俗。然而,读的书果然多,的确就有了作家的悲伤。感觉每一次的游历美术馆,都会给她的生活画上浓厚的色彩。因为她的心是厚重的。由层层叠叠的历史观感,书中游历堆积而成。读的书越多,越容易对这个世界感到无能为力吧。我曾经看过一点点蒋方舟在旅游卫视的一个节目,看上去是个普通的女孩,长相穿着都很一般,倒是还记得她的羞涩又不加掩饰的笑容。人不能有偏见,这是可以克制的,但是克制不了偏好。我喜欢她真实的笑容。

  轻浮在于,这本书太多的倾向于表达作者对于日本各作家,画家的感受,也引用了不少作家的文字,我总觉得这样倒是拉近了她与我们这些写写读书笔记的人的层次。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这毕竟不是小说,只是她的日记。再加上我总觉得色情和鄙夷常常会被用作是作者像读者谄媚的手段。

  感觉蒋方舟比起作家,更像个很好的读者,不过作家和读者也不是那种转化升级的关系。关于读品,她写的深刻,但是她的自书却有点单薄,比起那些大作家来说。

  不过,看到了平凡又是“精英”的她努力地生活着,我就觉得很踏实。

  9月底读的书,我总有些愧疚,因为都是我逃脱学习英语的借口,嘿嘿。

  好羡慕可以像那样呆在异乡一段时间......

  ---------------------------------------------------------------------------------------------------------------------------------------------------

  因为弱势,反而偏要将身上生出一层角质来抵御想象中的“欺负”与“歧视”,撞得别人头破血流。

  一个才女是否忠诚,是否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才情而恪守着社会规则,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有才华,勤奋,兼顾家庭的职业妇女被忘记,因为情史暧昧不清而被唾弃的“才女”留了下来,历史还希望她们再奔放些。

  谈话交心往往陷入对彼此生活选择的不赞同,为了不破坏已经伤痕累累的情感联系,索性变得越来越沉默,终于相对无言。

  然而脆弱或许是面对艺术最好的状态,没有镜头来掩盖自己的失措,不靠照片来让记忆偷懒,只能完全暴露自己,把画面铭记在脑海里,然后绝望地看那画面一点点褪色。

  纳博科夫笔下契诃夫式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一类人:他集高贵情操和软弱无能于一身,这种情操到达人类所能及的最深层次,而同时他又无力将其理想与原则付诸行动,简直无能到了近乎荒谬的地步。他投身于道德的美善、人民的幸福、宇宙的安宁,但个人生活上却做不出任何有用的事情。他在模糊的乌托邦梦想中耗费着自己乡村的生命。他明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但同时又越来越陷入平凡的泥淖。

  而成年后还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天真一面的人,本质则是复杂的——至少是见过复杂,才知道天真有多可贵。

  ......因为沉没成本太高——那些逝去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对别的人生选择的牺牲都无法挽救,所以只能给自己的人生选择寻找合理化的解释。

  由于嫌恶或沉溺,作家会不知不觉地逾矩。感觉超越理智的限界,破坏形式,让人在那里窥见意外广大的原野。而且,只是‘导游’作者费尽心血的庭园为读者突然打开了常青藤遮掩高墙的门,瞥见另外的旷野,除了此时再遇不上这种机会。惊慌的作者发觉自己有误,再不把读者领到那个门的地方。

  一个作家如何死亡的?从重复自己开始死亡。

  看山看水,其实是从山水的目光看自己,看自己的短视和狭隘。

  让艺术为自己的逾矩和不道德找借口。

  我还是一个如此功利和虚荣的人,畏惧平稳生活带来的安逸,只能从进步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感知自己在活着。

  《东京一年》读后感(五):作家与脱衣舞娘

  开玩笑说第一次因为作者的美色买书,也有很长时间没有看这种做工精致、带着插图、很像一些明星附庸风雅拿几张照片配点说明卖给死忠粉的定价高昂的书了,或许蒋同学的书也符合这个定位。“才女”是个很让人很不爽的标签,让大多数人怀疑或嫉妒,难怪蒋同学自己也不喜欢这个标签,慢慢转型要做个严肃写作者。《东京一年》是作者去年在东京生活一年的一些思考与体验记录,男同学读起来有种偷窥女同学日记的快感。蒋同学是个有幽默感的文艺女青年,几处细节让我笑喷了,在聊到恋爱时,她引用张爱玲《心经》里绫卿的话“某种程度上,我是人尽可夫的”,真不知道才女是认真的吗?高三压力大时,对天空大喊发泄常见,但对着夜空大喊“好想结婚啊”的女同学的确不多见了。文艺女青年也是个让人敬畏的标签,一般人空空的脑袋是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的,忧国忧民?感时伤怀?顾影自怜?总之是不够单纯,反过来说,“单纯”一词也的确需要被女权主义者批判一下,社会不会期待一个男性单纯,夸一个男生单纯简直是骂人,跟白痴差不多,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却是单纯为好,如果这是种好的品质,也应该是眼里能看到世界的复杂性而选择以单一信念应对。蒋方舟是个严肃的写作者,或着说追求做个严肃的写作者,因此面对政治的、社会的、人性的一些问题都有思考的欲望,写作者不同一般人的部分在于表达,她在书中说到作家和脱衣舞娘的关系,其实真正严肃的作家比脱衣舞娘脱的还要干净,她们至少还有一块胶带护耻,而写作者写到最真实处,这条护耻的胶带也得撕去,脱得干干净净,像个勇士。

  《东京一年》读后感(六):“抵抗现实对自己的咀嚼”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才叫做“一个人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开始频繁听到这句话,我很疑惑,“自我”会有固定形态吗?我是像一颗果树种子那样,苹果种子就应该长出苹果树,葡萄种子就长出葡萄藤吗?如果按照最合我心意的方式,我会不会就长成一棵歪脖树呢?我是应该学着欣赏歪脖的美与独特,还是该痛悔当年的任性,不许来自周围的矫正,以至于现在不能符合主流审美呢?我有办法逃脱来自外界的评判吗?我有办法在精神上真正自由,意识到我此时对自己歪脖的痛恨只是因为我的审美被外界所塑造吗?与他人失去联结的一意孤行与在人群中保持自我,其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

  蒋方舟在东京一年的生活,似乎大半是在看各种画展影展,日记中的内容很多是看展后的感受,由于她储量极大的阅读经验,感受也比一般人强烈。像我这样对于艺术作品——不管是小说绘画还是音乐——经验贫乏的人,就不能产生贴切的共鸣,只能像个小孩子那样对每一部没听过的作品产生短暂的好奇,仿佛面对一个万物仍未被命名的陌生世界,只看得到闪亮的珠子,看不到其中隐秘的线。

  数了一下自己重看的篇目,是两篇讲知识分子的(分别是16年1月16日和11月9日),一篇写旅居日本的前同事的(16年1月24日),一篇谈中产和跑步的(16年2月18日),一篇与一位日本作家的对谈(16年3月8日),一篇看脱衣舞秀(16年4月7日),一篇写去洗衣房洗衣服(16年5月29日),一篇写向田邦子(16年7月24日),一篇写梵高与高更(16年10月10日),以及最后一篇,写信念。

  上面这些文章,有些主题是我思考过但没能思考得像作者这么深入,有些是我也有所了解的艺术家,是因为“熟悉”而来的额外关注。但最喜欢的是写脱衣舞秀和去洗衣房洗衣服的两篇。

  脱衣舞秀那篇里,提到作者第一次看脱衣舞的经历一点也不香艳刺激,同行的男性友人甚至靠在沙发上歪着头睡着,还打起呼噜。因为是作者本人提出要去看秀,为了挽回一些气氛,特别塞钱给一位舞娘,让她在自己身上跳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的记忆过于深刻,隔着文字的我都感到了那种令人想笑又有点心酸(替舞娘)的尴尬,得到了很直接的情绪反应。

  洗衣房的那篇很短,一共就两段。作者在第二段里描述自己理想的状态:“工作时能看着自己的伴侣,两个人像是在高中的教室,午后休息的时间,其他同学还没来。你看着他前排的背影,他在做题或者是趴着睡觉,这个背影就成了你黑暗岁月中最大的支撑”。她刚刚在第一段里诉说着寂寞,转眼却在第二段描述了一个如此寂寞的理想状态,唯在寂寞中不是全然孤单一人,好歹有个可以望着的背影,不必回应,只要存在就好。也许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这本书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零零散散的读完,估计过不了两天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会忘掉,尤其是那些作品和作者的名字,不过上面这两个场景会在记忆中多停留一些时候,以及弥漫在整本书里、只要打开它就会感受到的安宁。

  也许是孤独产生的安宁吧。

  在这样的安宁里,作家得以认真寻找一个陌生的视角来观察一切,譬如她写富士山:“不同于往日在明信片和图画里看到的富士山,背部积雪没有那么多,露出了黑色的纹路,如同粗硬的筋骨,像是板下了脸,露出冷硬的本来面目”。或者仿佛因为身处一个陌生人环境就无所顾忌的揭露自己:“在我写出好的作品之前,也只能靠这些故事来引起读者对我的兴趣,和表演吞火球、钻火圈没什么区别。每次公开讲自己的写作故事就会自厌,觉得自己是杂技演员”。

  好像在找回一个作家的本分,不断挖掘着自己的内心。

  我羡慕这样的安宁,也羡慕可以如此这般在安宁中与自己相处的能力。看着“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就由衷的开心起来。

  最后一篇由斯科塞斯的电影《沉默》开始,说到“信念”,从刚到东京踩着落叶的放松,来到一年将尽的时刻,气势缓慢而结实的向上扬起一点,仿佛这一年的安宁,是在积攒继续斗争的能量,血条上限增加之后,又要开始“耗尽全身的力气,抵抗现实对自己的咀嚼”。她告诉读者:“守护这痕迹(人与高尚的信念相遇留下的痕迹),让它不被践踏和掩盖。这是软弱的人们所能做的底线”。

  这不知是不是她给读者和自己的“窄门”。

  前两周我报名去围观一个节目录制,在现场看到了蒋方舟。她穿着线条和颜色都很简洁的连衣裙,踩着金色的高跟鞋,背脊始终挺直的坐在灯光下面,扎高高的马尾,露出比我看过的所有照片和视频都要瘦的脸。她在灯下以及观众中间时,笑得非常好看。她长着弯弯的眉眼,笑起来时不过像是她固有表情的延展。不过节目结束后在后台碰到她,猝不及防看到她冷漠的表情,依旧弯弯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不知她是不是像她在《东京一年》里写到的画家Helene一样,“因为极度敏感和害羞,表现出来反而是一种冷漠”,不过也许她真的只是厌倦这样的工作吧。

  我还是没能想明白什么才是“一个人本该成为的样子”,不过我的确看到了记录的意义。记录的过程即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不断将自己的经验用文字钉在纸上,好一再的反复思索它,以此来对抗“现实的咀嚼”。自我探索也许是个需要终其一生去完成的、人生最重要的工作。这个过程的终点会有什么?或者其实没有终点?我很好奇,且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情。

  《东京一年》读后感(七):少女的反抗史

  古希腊诗人卡里马科斯曾说:“一部大书是一场灾难”。这句格言流传了两千多年,深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欣赏。

  大道至简,诚哉斯言。“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之后,却没有头上被猛击一掌的感觉,那我们读它何用?”卡夫卡的这句话堪作一个精妙的注脚。

  手中的这本《京东一年》并不是很大,却有着诗人话外之意的“好”,使读者有着“被猛击一掌”的惊奇感觉。

  同样是逛美术馆,我对画作的了解止步于画旁名字标签中的简短简介,而蒋方舟却能赏出画家对画作的创作过程;同样是吃饭,我对饭菜的评价永远都是好或不好,并配上精美的图片发到朋友圈,而蒋方舟却能尝到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样是旅游,我对眼前的景色无非是感叹“造物之伟大”,而蒋方舟却能看到它过去的繁荣与衰败。

  书中有着描写关于脱衣舞和一些有着“性”暗示画作的段落,使单身的我有着一个比较奇怪的感触。在通本读完后,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全唐诗》中收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其中描写青楼女子的有两千余首,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著作。好像一旦落成文字,再猥琐再难堪羞涩的内容,都带有学术探讨的性质,变得高尚无比。

  在现代这个礼崩乐坏、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世界已经逐渐替代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曾经的“慢下来”是为了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如今的“慢下来”却是因为我们跟不上他们。长期的如此,我们又以何颜面自称“进步”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诚然,我们不必再去成群结队地拿着石头追着动物们东跑西窜,也不必计较霍金的预言——人类的发展将要终结了地球生命的历史的正确性。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书中记录的就是一个少女自己勇敢地反抗,反抗这个在现代人眼中美好的时代、反抗在历史学眼中永远固执的政治、反抗在社会学眼中永远片面的历史。一个柔弱的少女,拿不起沉重的矛盾,不愿顶着如皇帝新衣般“才女”标签的乌纱帽,她只是个少女。

  知识分子并没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却可以反抗着自己的反抗。

  (From 不跟团)

  )

  《东京一年》读后感(八):蒋方舟的东京一年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想到有人调侃是蒋方舟在京东实习了一年的感悟吧。

  不,是东京。

  抛开历史纠纷,我喜欢日本,觉得日本是最适合自己生活的国家。

  蒋方舟说她独自吃饭,看到很多独身,中间隔着一个座位,神情谨慎,生怕陌生人搭话,只想安静吃饭。她说,“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这像极了我的处世哲学,不麻烦别人的意思是说,希望你们也不要麻烦我。百度可以搜索出来的问题不要去问别人,能一个人完成的事不要求助第二个人。往往会显得没有人情味儿,夸大别人的善意,容易让自己愧疚,受情感绑架影响过深,心理包袱较重。

  是冷漠吗,我觉得不是,可能是另一种自私,它也能是另一种善良。敢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认为失去是另一种得到,心安理得,所以更坦然。

  书中还有一句话,“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值得写出来是因为她并没有完全回归现实生活,她在不停的思考。我相信读者不愿意看朝九晚五,一日三餐,日复一日。

  蒋方舟的东京一年参观了许多美术馆,观看了歌舞伎与脱衣舞表演,游览了很多景点,这些所见所闻结合她长大以后学会的总结,产生的所想值得被写出来。

  她用很多篇幅在作家与作品,画家与画,美术馆上,看完后对东京有了新的认识,就是东京是一个艺术的城市,“身处东京,却感觉到了一种日常的丰富,那文艺像是鱼身处水中,因为无处不在,所以让人毫无知觉。”

  这艺术,是来治愈人的。

  《东京一年》读后感(九):一本不需要取悦任何人的随笔集子

  写这篇长评其实是是看到了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负面评价,觉得有点莫名其妙,所以准备拉开小场面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东京一年之前,我没有看过任何蒋方舟的书,只是在我遇到这本书出版宣传的时候正逢我有去日本旅行的计划,就对这本书做了重点关注,想多方位的了解下在不同的角度看日本会是什么模样。再次,我是跑过七场全程马拉松的伪跑步爱好者,之前早有耳闻蒋方舟写过一篇略批判马拉松热的文章,大概叫什么中产阶级广场舞之类的吧,实话讲我并没有看过这个文章,只是对她文风印象觉得很哗众取宠,所以暂且可以认为其实我在看东京一年的时候,是一位角度非常客观的读者。最后说一说我的读后感(当然有些细节我现在也记不住了,只是在想到什么说什么。)

  1. 有人说她不会日语,没有和当地人们进行交流,哪里能得到非常准确的关于人文环境的看法。

  - 可她本来就是去过了属于自己的一年,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角度,为什么非要和当地人进行交流。所以说会日语的,天天与日本当地人打交道的,有这样的经历的,写出的《XX的一年》才是可信的,有价值的吗?不同的人,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看世界的方式,我想作者也根本没有刻意的强调自己浸泡在东京的风俗里,标榜自己懂当地的人。她拿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感受当地的人文和环境,这才是对的,真实的。

  2.有人说她喜欢端着写作,掉书袋子。

  - 抱歉我真的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一个作者做出这样的批评。大的来说,一个略有文化和知识的人,在当今社会都是应该一路读过不少书的人,更别提这些专职作家了。蒋方舟在书里顺道提到过村上春树对作家的描写,说写作是个体力活,可不是只凭借灵感就能写好作品的。我想蒋方舟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她看书看得多,这是肯定毋庸置疑,所以自己对一些作家画家的作品和观点信手拈来我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还有人在吐槽她引用的一些话,一字不差(exo me?这也是吐槽的点?)不瞒你说,我现在连编个朋友圈,发个单词都要去百度查一查这个词有没有拼错,我这样的可以认为是喜欢装B却没自信吧,但这个上网这么便捷的社会,复制粘贴那么简单,难道引用一句话,一段字,一段文章,就必须是自己改装过的话,才像那么回事吗?我真的觉得这个指责和质疑非常无力了。

  3.有人特意批评了文后附加的那个短篇小说。

  - 我也觉得蒋方舟这篇写的真的不咋地。

  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打字实在是太累了,匆匆忙忙的总结开来吧:蒋方舟女士活成了我想象中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不差钱的女学生”(大概),对她的才华表示赞叹。此书如果参与打折满减的话,还是非常值得一买的(原价实在下不去手)

  《东京一年》读后感(十):你才二十七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蒋方舟将她的二十七岁献给了东京,二十七岁的她依然还是充满活力自由的元气少女,她拒绝年龄捆绑,不断活出自我,越来越睿智清醒。她独自一人在东京度过她的二十七岁,她用这一年的时间全然坦诚的审视自我、剖析自我,用日记的形式将自己完全暴露给读者,《东京一年》由此产生,她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告诉读者也告诉自己:“我终于成为了我自己更想成为的样子。”

  你的二十七岁正在做什么呢?正体验着职场生活的成就与酸涩,跟男朋友的恋爱长跑了多年还在婚姻殿堂的门口徘徊,还是正在经历着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琐碎·······二十七岁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年龄节点,不过它更像是多元化的驱口,各种可能与生活状态在这里生发也不会觉得奇怪。

  这是魔鬼的年龄阶段。称为魔鬼的二十七岁,”从这一年开始,人的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认知能力、思维速度……都开始呈现衰退态势。 尤其是女人,要比男人更惧怕27岁定律,单从外貌上看,便已经青春颓势无可挽留了。”仿佛女人二十七岁过后等着你的只是颜色消退,不断贬值。你赞成这一定律之说吗?

  《东京一年》这本旅行的记事小札,也是寻找自我的成长之旅,它是蒋方舟漫长生命中的一个缩影。手捧《东京一年》,你仿佛跟着一个元气满满的少女漫步于东京的街头、书店、展馆、酒馆,你跟着她一起寻找美食、美景,一起思考生活,一起游历东京,她时而天真,时而叛逆,时而欢心雀跃、时而凝神沉思,她爱生命、爱自由,爱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东京一年》任意一个目所及、耳所闻、身可触的小事物如同一个个惊喜,只要你怀着好奇探寻的心,都能与它们相遇。它是一本旅行日记,它也是一个藏满哲思的宝盒。

  她一个人去皇居慢跑,幻想着与村上春树来一场浪漫的邂逅;她闲散于大冢,寻找《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家的“小林书店“;去清水寺、唐招提寺求签祈福,去贵船神社为新年祈愿,去田县神社看艺术展,去奈良东大寺喂鹿,也会与一场花火大会相遇;神田古书店街是她消磨整个下午的首选之地,密密麻麻集合了两百家旧书店有足够的时空舒展灵魂;也热爱去看日本的歌舞伎表演,去浅草看一场脱衣舞表演····她在日记本写到:“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东京一年把蒋方舟陈规的生活进行时空分隔,行走是离开也是新的寻找,旅行是结束也是自我重生。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她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学习和思考是与作家相伴一生主题。蒋方舟在文学上的鉴赏跟天赋、生活中的敏锐跟勤勉塑造了现在的自己和作品,她从未在学习与思考中放慢步伐、有所懈怠。在凡尘万物间她有一颗悲悯谦逊之心,“事实,远远比作家的想象更重要”,不停地寻找大千世界中真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在事实和真实之间探索,在充实和空虚之间犹豫。作家的使命并不用超越现实本身,即使时代的快速变化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懂得用勇敢针砭的笔触来诉说事实真相,用批判跟怀疑的视角来描摹时代历史,尽可能的去了解世界去接触真实,这已是难能可贵。

  《东京一年》最真诚直观地收集生活气息,把那凝固一瞬的风景在时空上进行扩展,看到了它们完整的艺术生活,这就是日记带来的奇妙感和神圣感。书页上每一处跳动的文字都蕴育着蒋方舟的活力跟真诚,它们呼之欲出,仿若与你展开了一次次诚挚的对话。这一类文字,它们简洁又有深度,堆积成画面直入眼帘。毕淑敏认为作家最重要的是真诚,作家用文字说谎是对读者的不敬,是对文字的亵渎,应该用文字传达真诚的思想。《东京一年》文字中渗出的真诚触手可及,日记记录生活的美好跟无聊,困惑跟痛苦,是一次次的自我分享跟自我批评,这是个人独属的宝贵财富,蒋方舟愿意将这一切与人分享,我为她的坦白真诚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欣喜,这让我想起了同样拥有一颗敏感赤诚之心的张爱玲。

  你想让北海道的樱花落满肩头,想去感受富士山顶雪的干净纯粹,想走过横滨跨海大桥的空中走廊,想在神保町书街的旧书香气中沉醉·····这一切都只是存在你的臆想中,你始终没有将其兑现。我们常常对生活感到失望,我们也常常觉得我们的这一生也许就要这样过去了,坚持往前走需要勇气,停下来改变现状需要更大的勇气,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改变。一个背包、一张车票,不沉重,很简单,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没有动力停下来思考改变当下沉沉的生活!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子君离开了困住自己的生活圈,发现了自己的新世界,成全了自己的优秀。三十岁左右的子君都能重拾自信跟迷人,你才二十七岁,更应该保留自己的梦想,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生活并未给我们放纵和沉溺的机会,那些生命本来的躁动会随时召唤着我们,继续上路,继续远行。你才二十七岁,你也可以像蒋方舟一样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