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陌生人溺水》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陌生人溺水》的读后感10篇

2018-03-30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陌生人溺水》的读后感10篇

  《陌生人溺水》是一本由[美]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一):道德之上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行善是容易的,可若是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呢?若是要在家人和陌生人之间作出选择呢?若是好心被当成驴肝肺呢?若是愈加感觉一己之力的渺小呢?作为一个普通人,四下无人时不难作出抉择,我们又不是兼济天下的超人,何必苛求自己和他人,大禹治水时顺道看一眼妻儿才是人之常情。有些因素确会干扰决定,比如有几个旁观者、有没有摄像头、需要帮助者的危重程度、他的气质神态……综合这些因素、速速权衡是一种本能,我们通常能做出最令自己心安,事后也不后悔的决定,尽管这未必是最理智的决定。

  关于行善,因公开课而走红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站在道德角度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公正”,而拉丽莎·麦克法夸尔则更关注情感层面。《陌生人溺水》一书探讨的是那些长期执着于善行、不惜损害私利者的立场书名出自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经典问题:假如看到一个小孩溺水,你愿意弄湿衣服去救他吗?大多数人认为,在衣服和小孩性命之间当然应该选择后者。辛格则说,善行基本都可视作这个命题变形。花钱买衣服,而不是用它去救助千里之外饥肠辘辘孩子,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见死不救”。抱持类似观点的人还不少,他们就是麦克法夸尔书中的主人公

  有人节衣缩食,将维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收入悉数捐出;有人常年救死扶伤,无论对方是强盗还是土匪;有人不断收养儿童,把生活搞得一团乱;有人为陌生人捐出器官,不求任何回报;有人亲历穷山恶水,救护麻风病人而顾不上自己的家人……善行本身带给他们的愉悦支撑他们不改初衷,恐怕并不需要旁人以世俗眼光去告诫他们权衡私利。然而,他们自己觉察到的不安困惑才不容小觑。譬如捐款无度的夫妻会为一个冰淇淋这样的开销自责,认为花掉了本该用于慈善的钱,他们甚至不敢有自己的孩子;将收养的儿童视如己出的夫妇不得不承认教育失败,对走上歧途的成年子女莫可奈何;年迈想离开行善地区,反被当地人视同背叛;捐献出自己的肾脏,却遭未获捐献者的辱骂,这些只是他们烦恼冰山一角。相比于对他人的付出,行善者的心境鲜有人关心

  麦克法夸尔首先明确,行善者的无私忘我通常不是为了让人关注自己或是享受施与者的优越感。对于长期全力投入的人,他们的动机要高得多。在麻风病区被称为圣人的巴巴筛选志愿者特别撇开“那种认为自己在为无助的麻风病人而牺牲自我的人”,善行必须是为自己。行善者自发地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道德,将对道德的要求看得过于重要责任变成压过一切行为的重负,以至“模糊了慈善与拯救之间的区别”。怎么做都无法拯救世间所有溺水者,这令殚精竭虑的行善者焦虑

  普通人应当容易看清问题的症结。正如麦克法夸尔所言,“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那些赋予我们生活意义东西同样重要——体面荣誉家庭、孩子……在我们心里都可置于道德之上。它们是我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成就自我的源动力。“先是有了这世上你所爱的一切,然后才有了神圣。”

  倘若行善者的光环曾令旁人自惭形秽,那么行善者的困境才让我们更好地照见了自己的选择。一方面,我们绝无必要因为紧急情况下的先己后人惭愧照顾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人既是义务,也是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在抉择没有那么两难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向陌生人施予更多,不求他们的感恩图报,而是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环境尽一份绵力。每个人都曾不同程度享受过陌生人的恩惠,这世间,有多少善被付出,就有多少善被收获。帮助溺水的陌生人——饶是在利己者眼中——何尝不是在帮助我们珍惜的人!

  ——丁酉年读拉丽莎·麦克法夸尔《陌生人溺水》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二):对于他人,我们应当做到什么程度

  首先我要提一下的是,我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封面图上画的是一列火车行驶到一个岔路口正常行驶的话,它会从绑在铁轨上的四个人身上压过,恰巧有人在轨道转向控制器处,可以选择让火车改道另一条铁轨,但另一条铁轨上也绑着一个人……那这个可以控制轨道转向的人该如何抉择?如果控制轨道转向,可以拯救四个人的生命,但却要牺牲掉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问题来了,这一个人的生命不如那四个人的生命吗?如何衡量?这是简单数学问题1<4吗?那如果这个人对这件事不做干预呢?他会不会后悔四个人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而他本来可以拯救他们,他会始终受到良心的谴责吗?这些问题是哲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恐怕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书里来,这本书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觉得本书并非要强制推销某种理念或某种道德标准作者只是想给我们讲述一些故事,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有种感觉,对于像甘地这样的圣人,我虽是敬佩之至,但某些方面我并不苟同,他们这种将利他主义推行到极致的人,我严重怀疑他们有极端强迫症,对于他们为利他而牺牲家人、牺牲自我,我持保留态度,尤其对于自己的家人,个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也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如果为了利他而牺牲自我还说得过去,但牺牲家人这种行为,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自私行为。

  随着内容的展开,作者将几种类型的利他或行善行为的故事分别呈现了出来,看着他们坚忍、执着的为他人无私风险,还是很受触动的,这些故事里感触最深的还是赫克托和苏夫妇收养孩子的故事,他们一生收养了几十个孩子,收养孩子的意义不止是将他们养大,更多的是将这几十个生命引向正途,去扶正他们的人生

  本书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其实也是希望探索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以终极问题,在这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三):道德的困扰

  “但正是这些古怪的、怀有希望的、强硬的、理想主义的、苛求的、让生命受到威胁的、无情的人有些过度的榜样让那些维护生命的品质得以更好地留存,这也是真的。”这是本书正文最后一句话,也是我看完书最终的感受

  对我来讲这是一本艰难的书,因为它时常会挑战我对道德的理解曾经看到池塘理论引起强烈不适感,因为发现自己被放置于一个不道德的位置。看到巴巴的故事时又是由衷地佩服,但我更喜欢他的大儿子维卡斯,因为后者更有人性,而巴巴的过于神圣。书中还有很多的例子三不五时引起我的不适或者崇敬之情,让我常常陷入一种迷惑。 我没想过道德的概念,每次只是简单地理解,这件事是合乎道德的,那件事情不是;或者这件事在此时此地是道德的,换一个环境就不是了。曾有人讨论过普世价值的问题,大家认为应该有普世价值,但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如道德的概念。在这本书中这两个字被讨论,曾经不以为不道德的事情忽然之间有可能是极为不道德的,虽然本书并没有将圣人的道德强加给普通人的意味。这叫我迷惑,本书讨论的重点究竟是什么?大家都说这是一本案例分享,大概是让我们通过了解那些接近圣人或者古怪的人的故事而有所改变吧?

  这本书并不算难读,但我总是读读停停,最大的障碍似乎是道德的压力。因为我心里很清楚他们做的是有意义有道德感的,对比之下个人的生活显得自私自利,谁喜欢把这样的词汇加在自己身上呢?不过“第六章备受质疑的无私”对无私和自私进行了讨论。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以追求自身利益目标的人与其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合作,可能最终会比他们直接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更能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制造出了一个古怪的悖论:自私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的手段,然而自私也是人们用以实现道德本性的手段,而道德本性理应引导人远离自身。而尼采则更加绝对,他相信只有自私——只有崇拜自身,对他人的需要完全无动于衷——才会滋生伟大

  闭上眼睛我们再去想自私和无私两个词,其实单纯的任一个都很难制造出伟大。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叫我们知道纯粹的恶是坏的,纯粹的善也是坏的。所以那些行善者在普通人眼中才是古怪的,不合时宜的。而行善者常常也知道他们是孤独的。

  我曾试图归纳行善者的特征,后来发现他们并不统一,极端或者不极端,缺爱或者不缺爱,中产或者不中产,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并没有标准,而行善者的子女未必遵循他们父辈准则,狂虐的家庭也会有心怀天下的利他主义者。虽然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也许行善者或者利他主义者有着独特基因。就比如看完整本书,我依旧不认为自己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只是更能理解或者尊重他们的行为。而我的一位朋友似乎是天生的行善者,她总是尝试去帮助。 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某种程度上是我给自己的任务,算不上愉悦,但有时候确实要看一些自己并没有那么关注的议题,了解理解另一种生活。我依旧成不了那个更道德的人,然而这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四):你愿意用一双鞋救一个孩子吗?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曾经构建了一个非常著名思想实验,这个实验叫“拯救落水儿童”:假如在上班路上看见一个孩子落水了,一般人都会选择救人,即使这会弄脏他们的鞋子,让他们上班迟到被扣钱。但是,他们却不会把买鞋和上班挣的工资捐给每年一千万个死于贫困的五岁以下的孩子。

  为什么?

  对于普通人会而言,“距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德事实。一个人如果看不到、听不到远方的陌生人,很难不把他们看做一种抽象而次等的存在,对他们的苦难和死亡,也无法产生真实感。

  彼得·辛格借助这则实验指出这背后的荒诞。在他看来,每一个有自己感受和渴望的人的价值都是无差异的。近在眼前的落水儿童和死在偏僻角落的贫困儿童之间没有差别。甚至,你的家人和陌生人之间也是没有差异的。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彼得·辛格认可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个人应该按照尽可能给世界带来最大的幸福这一准则来行事,他的行动不应恪守某种道义的原则,而应以达成的结果作为考量。因此,人没有随意处置自己的钱财权力——如果同一笔钱能救几个人,那就不该把它花在拯救某一个人的生命上,这才能为世界消除最多的痛苦

  然而事情也有例外。当彼得·辛格自己的母亲罹患癌症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理论无法应用自己的生活。他不可能把花在减轻母亲痛苦(但并不能拯救她生命)的那笔钱用于拯救更多别人的生命。他和所有孝子一样,尽力为母亲治疗,请人来照顾她,希望提高她最后时日的生活质量

  对违反自己伦理观的这一切,他只说了一句话:太难了!

  涉及伦理的问题,总是令人痛苦。它们伴随着令人不安的取舍,不可预知的后果,诡谲莫测的变数和无法评定的对错。但伦理又统治着人类的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与道德,让人们不至于再度沦为野兽。在我们的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愿为伦理问题干扰,但也有一部分人,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执着,探索着善的极致。

  美国《纽约客》杂志的特邀撰稿人拉里莎·麦克法夸尔在她的书《陌生人溺水》中记述了十余位“行善者”的故事。他们并不是辛格那样的哲学家,基本都是凡尘俗世中的普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信念、动机,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感到一种对于陌生人(或者其他物种)的痛苦的责任。这责任让他们日夜难安,成为一种难以克制的冲动,让他们牺牲自己的一些东西,换取他人的幸福:在战区行医、为麻风病人建立乌托邦般的美好社区、为陌生人捐献器官、收养二十名孤儿、捐出自己全部的收入、为养殖场肉鸡遭受的苦难大声疾呼……他们做的是我们认为对,但不会去做的事情。其中有些行为甚至会让普通人感到过于极端。 普通人很难理解他们怎样承受这样巨大的牺牲,因此,利他主义曾经被视为一种病态。一直到20世纪末这种观念才真正得到了扭转。如今我们难以想象,在五十多年前的美国,如果你打算捐出自己的肾脏(哪怕是捐给至亲),你都要接受系列心理测试,以此证明自己不是受虐狂或者性变态,以捐献这种违反人类自私天性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或变态心理。

  这也难怪。在西方,几百年来个体的自利一直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对社会发展极为有利的因素。再加上达尔文“进化论”的加持,无私的利他主义看来是对人类天性的违背。直到二十世纪末期,一些学者考察了“二战”时期那些在纳粹统治下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的人们的事迹。他们得出的结论,人类中总有一些个体能真切感受他人的痛苦,并且被痛苦打动,作出勇敢的牺牲。甚至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这种人存在的合理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利他主义对个体来说是不利的,但对族群却是有益的,因此进化选择将其保留。

  那些在纳粹统治时期勇敢救助犹太人的平民英雄,给了现代伦理学看待利他主义的新视角。

  如今,在这个充满“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时代,拉里莎·麦克法夸尔所写的这些人,仍然是孤独的。譬如亚伦·皮特金(假名),一个养殖场肉鸡的权利倡导者,连冰激凌都不吃的纯素食主义者。他不吃不睡,风餐露宿地活着,为了公益事业捐出自己的时间和收入,常年在美国奔走,只为改善那些生来就注定去死的肉鸡的生存质量。譬如苏和赫托克这对夫妇,两个人都曾是学校的红人,一个是选美小姐,一个是体育明星,却选择收养二十个来自问题家庭的孩子(其中有三个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终年挣扎于贫苦和艰辛之中。譬如根本一彻,一位日本主持,他甘心接受艰苦的训练,坚持倾听那些决定去死的人们的心声,努力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拽回来。譬如茱莉亚,一个看来普通的女孩,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把自己赚到的每一分钱都捐了出去。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愿意和其他人谈及自己的善行,因为他们不想因此承受别人怀疑的目光,伴随而来的舆论压力。但这不是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

  他们的最大问题在于,行善和利他如果严重伤害到了自己的生活,应该何去何从。茱莉亚,那个总是在捐出自己一切的女孩曾说:“这世界的需求就如同死亡——每个人都知道,但由于这个想法太具有摧毁性,有些人必须将它从意识中排挤出去,否则他将被它压垮。”茱莉亚没有排挤这个意识,所以,每当她花钱,她就沉浸在罪恶感当中,她认为自己花钱就是夺走了贫困地区孩子救命的蚊帐、食物、药品。有一次,她的男友给她买了一个焦糖苹果,花费了三美元,她为此自责到寝食难安。她甚至想不要孩子,这样就可以为其他人节省更多的资源和金钱。在这些念头的压迫中,她不快乐。

  还有苏和赫托克,作为二十二个孩子(有两个孩子是他们亲生的)的父母,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金钱都用来照顾孩子,特别是那三个不能自理的孩子。他们失去了一切享受和私生活。但是,等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却发现自己不能打破孩子身上的某种魔咒,有两个男孩子进了监狱,所有的女孩子都未婚先孕。这对他们的打击太重了,他们已经为孩子付出了能付出的一切,但是否他们从一开始就不该收养他们?

  还有亚伦·皮特金,那位肉鸡之友,因为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妻子、家庭,以及一般人依靠的全部。他疏远亲人中唯一在世的父亲,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鸡的身上。

  在鸡养殖场,很多鸡根本站不起来,只能浑身疮口地坐在自己的粪便上。

  不可否认,所有的行善者都会走到一个困境之中。他们终有一天会意识到,自己的善行都是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他们自己也就被毁了。

  正如麦克法夸尔在书中所言:“(任何行善者)为了活下去都得学着习得一定程度的盲目。他们学会将他们的恐惧编篡成例行公事与他们能据此生活的一套习惯。”他们为了理智地活下去,必须选择在达到自己承受力极限的时候,对一些痛苦视而不见。总有一个时刻,面对自己的责任感,他们得对自己说,我做了我该做的,已经足够了,现在我要闭上眼睛和耳朵,转身而去了——

  茱莉亚嫁给了那个给她买苹果的男孩,那个男孩同意她捐出自己的全部收入和他的部分收入,但他必须要保留自己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应付生活支出,外加一些并不奢侈的小小生活享受。他们还养育了自己的女儿。

  苏和赫托克,没有收养第二十三个孩子。他们曾经被失败感压垮,陷入酗酒和争吵,差点儿就离婚。最终他们承认孩子们的问题不全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已经尽了全力,无论如何,他们都爱这些孩子。当孩子们纷纷了动荡和痛苦的时期,他们的生活走上了正轨,回忆过去,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被苏和赫托克收养,是一种真正的幸运。

  亚伦,在目睹了父亲痛苦的死亡之后,理解了彼得·辛格面对母亲时说的那句话:太难了。所有的生命都是无差异的,鸡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他身边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人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所所受的折磨和那些悲惨地活着只为一死的动物所受到的折磨一样如同末日。后来,他遇上了另一位心爱的姑娘,他决心多分给她一些原本属于鸡的时间。最关键的是,那姑娘懂得他一切怪异行为的意义。

  记得我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曾经陷入了一次精神危机,我要求自己不自私,但却无法划清自私与无私的界限。我替被老师体罚的同学出头,和小混混论理,每天奔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扶倾倒的自行车,捡垃圾。不久之后,我觉得自己精疲力竭,并且无比迷惘。如果遵守“不自私”的原则,我应该在买水果的时候挑走坏的,升学考试的时候故意考砸,应该捐献出自己的器官……但我不知道我自己怎样活下去。

  事实上,我遭遇的是一个非常浅显的伦理困境,它无法与《陌生人溺水》中的任何困境相提并论。今天,再回首这个问题,我已有了自己的答案:肯定生命的无差别,也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利他行为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起应当的责任。很多人只能看见眼前的不幸,他们就像是得了近视;利他主义者把远方的不幸看得更清,他们就像是远视眼。无论是远视或是近视,人们都要记得不时调整自己的视角。

  这样我们才能看清自己身处的世界和要走的道路。

  本文首发于“经济观察报·书评”旗下公众号“纸城”。不得转载。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五):你是一个好人吗?

  首先要说这本书的立场还是相对非常客观的,没有刻意的评论这群特殊的“利他主义者“,只是试图去记录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然后试图从中分析了解到他们一系列真实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成为利他主义者的动机或者是诱因。对客观的了解这群人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就全书所讲述的各个故事而言,很多都非常的精彩,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在看的过程中总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确实是我这种普通人并不能十分理解也是绝对不能承受的生活。除了吃惊之外,也有一些很复杂的情绪在里面,掺杂着敬佩和畏惧。然后书里也有一部分涉及理论和哲学上的问题和思索,也讲述了这群人从出现在公众视野至今的各种从哲学、文学以及心理学上对这群的分析经过和变迁,另外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利他主义中影响比较深远的理论。这部分相对比较枯燥一点,但是对在脑海里建立对这群人的宏观印象还是十分有用的。就整本书来说,我觉得是本好书。角度很有新意,描写很细致,然后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想和启发。

  我这篇读后感的名字叫“你是个好人么?”。感觉从小到大,我在学校以及在家里接受到的所有教育都说你要做一个好人,你要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的好人教育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不仅如此,各类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等也一直在宣扬好人终将有好报的观点。这种价值观的传扬是正确的么?我不得而知。但我其实一直也没真正明白,何为一个好人呢?是要舍己为人?还是仅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拿书里的利他主义者来说吧,他们绝对要算好人了吧。他们这一生几乎都在为别人而活,这种强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着他们一刻不停的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去照亮别人的人生。牺牲自己的利益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但这种“好人”是真的值得学习的么?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牺牲自己,帮助他人,对这群人而言只是责任而言,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并不是充满爱心或者同情心的一件事。而这种莫名的使命感往往让他们自身精疲力竭,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大多数都饱受煎熬。好人的好报又是这样的么?

  当然,有一些人觉得利他主义者并不能算是好人。因为他们仅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比如他们严格的控制自己的开支然后把钱都捐给别人,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些钱是不是到了需要的人手里,而那些人最需要的东西是不是钱?有一些利他主义者甚至觉得花时间去照顾一个急需帮助的人,还不如把这些时间和金钱节省起来照顾更多的人,这样就能拯救更多人。可是生命是可以用来比较的么?一个人的死跟一千个人的死是等同的或者可以比较的么?亲人的生命价值与陌生人的生命价值又是一样的么?这些是古老的哲学问题,也是全书讨论的焦点。这些问题我答不出来,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回答的意义。可能对这些利他主义者而言,他们也根本不关心这些,他们只觉得自己已经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他们不再对世界感到愧疚,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救赎,至于他们这样做是不是帮到了别人根本不重要。

  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可能是另外一种逃避吧,逃避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面对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害怕自己的软弱、自私与无能。于是用一条又一条的道德准则武装自己,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完美的形象,是被上帝选中的人,是一个拯救者,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完美其实对每个人都有着吸引力,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无能为力的滋味没人喜欢。而当自己永远在付出和奉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没有机会失败。因为往往失败都是建立在你想从这个世界或者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的时候。所以这种意义上,道德框架是一件万能的防护罩。当你屹立于道德的至高点时,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你站在了上帝的位置。

  其实道德这个东西,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严格的道德框架给人带来的坏处往往是多于好处的。几乎每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在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里,都被潜移默化出了一套严格的道德框架,只是每个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样。而往往人们容易犯的错误都是站在道德至高点去评判别人的行为,只要自己不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就能够站在高处用上帝视角对事件以及人物进行道德上的制裁。从近年来的一些社会或者娱乐新闻里就能看出这种风向来。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好事,这样的现象能看出来至少我们大部分老百姓是道德观特别完善的人,大家都是好人。但事实上,这真的是好事么?过度的道德是一种强有力的约束,这往往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变得越来越不自由。思想和行动处处受限,人们的隐私得到侵犯,自由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以及虚假和伪善。

  上次跟一个朋友讨论一个新闻的时候,我记得朋友跟我说,她非常不能理解很多父母在小时候总会让你不断的做出牺牲。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你和隔壁的小朋友玩游戏,你赢了拿到了奖品,这时隔壁的小朋友哭了,然后你父母就开始让你把奖品让给他,还告诉你要懂得谦让。这种引导有道理么?对你而言,你是堂堂正正的赢得了比赛,你付出了你的努力,为什么你不该得到你的胜利品?制度的公平性和绝对性又在哪里?这对努力的人公平么?当你觉得你处于不公平的状态,你觉得委屈和愤怒,你想控诉,但道德框架约束着你,你必须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强行让自己看起来很善良。这样压抑久了,往往会滋生罪恶。因为人性的本质好坏参半的,人性是由兽性和神性组成。一个没有兽性的人,被称为神。根植于人性深处的兽性不可磨灭,只可以伪装。于是滋生出了无数的虚假和伪善。一个不自由的社会,是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的。

  我从没有认为关心和关爱是件错误的事情。实际上,善良是人性的光辉,是值得称赞的品质。但我也并不认为付出和牺牲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如果我们把好人的标准定在道德的制高点的话,那么成为好人的意义在哪里?是死后能进天堂还是来世能投个好胎?我依然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希望我不要做一个好人。但事实上,我理解上的好人,应该只要满足一定的道德底线就可以了。满足道德底线,不给世界和别人带来困扰和负担。管理好自己的人生,不故意去伤害别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给予别人有限的帮助,就已经是个非常好的人了。

  最后,作为结尾,还是衷心的希望我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自由的世界。是一个像我自己普通人能够自由的选择做一个满足基本道德底线的好人的世界,也是一个利他主义者能够自由的选择做一个满足道德至高点的好人的世界。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容忍失败,能够接纳软弱,能够拥抱失落,也能够充满爱和希望。最后,还是惯例愿世界和平吧!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六):道德不能至上,善良要有边界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虽然并非每次都如此,但生活最终会胜利。

  01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跪在地上行乞。

  我们知道,其中大部分都是假的乞丐,

  他们只是好吃懒做,骗取同情心,

  行乞只是他们的“工作”,

  “下班”后衣着光鲜,出入各种娱乐场所。

  但也有一小部分确实是生活难以维持,

  迫于无奈、迫于生计才上街行乞。

  生活对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

  他们一时无法承受超负荷的沉重,

  才不得不低下头,弯下腰,

  乞求陌生路人的怜悯和援助。

  行乞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生活对谁都没有容易过。

  当陌生人向我们求助的时候,

  我们大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或者给予他们一点温暖,

  或者帮助他渡过难关。

  但是,正如平时所说,凡事都要有个度。

  那么在对陌生人的援助之手这件事情上,

  是不是也应该有个度呢?

  如果是,行善的度在哪里呢?

  02

  有一个道德困境问题是这样问的:

  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

  这似乎不算是一个问题,

  我们绝大多数人肯定选择救自己的妈妈,

  这是没有错的。

  因为我们知道,

  即使不是出现这么极端的状况,

  也应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何况是至亲之人遇到生命危险,

  这时候我们会怎么做,还需要问吗?

  03

  那我们问另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小孩掉进了一个水塘,

  正在拼命挣扎、呼喊,

  这时候你刚好路过水塘边,

  看到那个溺水的小孩子,

  这时候你会不惜弄脏自己的衣服和鞋子,

  第一时间跳下去救他吗?

  你一定也会说:这还需要问吗?

  好,再换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

  饥饿和一些可预防性的疾病,

  依然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地方肆虐,

  夺走很多年轻、幼小的生命。

  有时候,避免这种悲剧的方法很简单,

  所需要的花费也很低。

  比如,预防疟疾很轻易就可以做到:

  清洁的饮用水和一床蚊帐。

  要做到这两件事情,

  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

  但是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

  并不十分容易,

  他们甚至连吃饱饭都不能保证,

  何况喝的水和夜里睡觉所需要的蚊帐。

  我们的问题是:

  当你在商场里看着一件漂亮衣服,

  考虑要不要花几百块买下它的时候,

  你会为了让山区的小孩喝上干净的水,

  可以睡在一张有蚊帐的床里,不被蚊虫叮咬,

  进而避免感染疟疾,

  而省下那几百块钱,捐给慈善机构吗?

  要知道,

  这些山区的孩子们,

  和那个溺水的孩子一样,

  都面临着生命危险的状况。

  所不同的是,溺水的小孩子就在你面前,

  而山区的孩子们不在你面前,你看不到他们。

  04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

  我有道德绑架的嫌疑。

  我并不希望这是一场道德绑架,

  我希望这仅仅是,我在问一个问题而已。

  你会救眼前溺水的孩子,

  因为他就在你眼前,

  即使你会弄脏自己的衣服和鞋子。

  那些没有在你眼前出现的孩子,

  你也没有见过他们,

  但他们同样也需要帮助。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抛开某些慈善机构在善款运作上的黑暗面,

  我们应不应该尽我们所能地捐款呢?

  这就是道德和生活产生竞争的一种情况。

  我不能说省下那几百块钱,捐出去,

  就是道德的。

  也不能说为自己花了那几百块钱,

  就是不道德的。

  生活是否会受到道德的威胁,

  取决于你认为生活是什么。

  05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一种人,

  不管从道德观念上看,

  还是从具体行动上看,

  他们都是绝对意义上的行善者。

  他们对普遍存在的不公正极其厌恶,

  对善本身极度渴望。

  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

  认为自己应该去尽量减轻别人的痛苦。

  为了去做他们相信是正确的事情,

  他们可以抑制住自己绝大部分的基本冲动。

  甚至可以为了关怀陌生人,

  在一定程度上疏远自己的家人。

  他们的生活,是圣徒般的生活,

  将自己置于限制自由和天性的道德约束中。

  他们会选择把那几百块钱省下来,捐出去。

  而且他们不仅仅是捐那几百块钱,

  他们会把自己挣到的钱,

  只留下自己生存所必须的花费,

  其余的全部捐出去。

  他们甚至会为家人购买一台风扇而纠结,

  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天气再炎热,

  花钱购买风扇都是不应该的,

  夏天的时间不长,忍一忍就过去了,

  而买风扇的钱,应该捐给更需要钱的人。

  他们也决不允许自己有买零食的欲望,

  因为他们觉得,

  买零食的钱可以捐给别人买一床蚊帐。

  更有甚者,当父母病重急需救治,

  他们会为不得不花钱救治父母,

  而不能把钱捐出去拯救更多的陌生人,

  而感到痛苦。

  这一类人,我们称他们为行善者。

  06

  行善者们的行为,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他们会为花一点点钱买个焦糖苹果而痛哭。

  行善者们的思想,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更是无法理解的。

  生命受到饥饿和可预防性疾病威胁的人们,

  如果得不到捐助的钱来渡过难关,

  他们的死就有自己的责任。

  对于行善者们来说,

  他们的道德不会和生活发生竞争,

  因为不管什么时候,

  道德都是占绝对优势的一方,

  生活必须为道德让步。

  他们也不会受困于道德困境,

  我们或许可以猜测,

  当真的出现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的情况时,

  行善者们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救妈妈。

  因为在他们的道德观念里,

  所有人的生命是平等的,

  亲人的生命和陌生人的生命不存在孰轻孰重。

  07

  看到行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

  我们不禁要问一些问题,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如果并不想成为行善者的话,

  在援助陌生人这件事情上,

  道德能要求我们做到什么程度?

  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要求我们行为的质:

  我们应该做什么?

  而是要求我们行为的量:

  我们应该做到多少?

  行善者们并不喜欢人们称他们为圣人,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本应如此,

  而那些做不到的人,反而是有缺陷的。

  在他们看来,人们称赞他们为圣人,

  是人们给自己找的伪装的借口,

  来掩饰无法像他们一样做到道德完美。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会认为行善者们的某些行为很高尚。

  但是,

  如果以这种极端的利他主义要求每一个人,

  不仅是苛刻的,行不通的,而且是罪恶的。

  因为它妨碍普通人对自己、对家人的责任,

  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公共利益和幸福的护卫者。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

  一种极端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情况是:

  人们会在大街上绑架一个人,割掉他的器官,

  给另外几个人换上,延续他们的生命。

  08

  大家注意到了,

  我刚才提的三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

  它们让道德的代价不断地上升,

  以至于到了一个让人产生痛苦的高度。

  之所以会这样,

  是因为我有意模糊了慈善和责任的区别,

  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拯救、帮助一个眼前的人,

  比如那个在水塘里溺水的小孩,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责任。

  而帮助一个在身在远方的陌生人,

  那不是责任,而是慈善。

  陌生人之所以是陌生人,

  是因为他们和我们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

  不管那是物理距离,还是感情距离。

  这是一个深刻的道德事实。

  溺水的小孩,就在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无动于衷,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

  都违背了我们最基本的一种情感:

  同情。

  任何一个违背同情的人,似乎都缺乏人性。

  所以我们说,救起那个小孩,是我们的责任。

  但是,对一个身在远方的陌生人的同情,

  虽然他也很需要得到援助,

  却似乎是一种次等的、额外的道德情感。

  它虽然很高尚,而且令人钦佩,

  但它超出了对一个普通人的期待和要求。

  09

  回到那个道德困境问题,

  一个正直的、忠诚的儿女,

  会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先救自己的妈妈,

  根本不会、也不需要考虑到道德的问题。

  在那种情况下,

  如果他接受来自道德的裁定:

  妈妈的生命和陌生人的生命是同等的。

  那他就失去了生活最根本的意义。

  我们是亲缘的物种,

  不是这个世界盲目的侍者。

  所以我们必须对家人,对自己依恋的人,

  有自私的偏袒。

  10

  然后我们来回答那个关于行善的度的问题。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作为有人性的我们,

  当一个关乎责任和人性的问题就摆在面前,

  需要我们做出反应的时候,

  在保证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害的前提下,

  我们是需要做出积极回应的。

  也就是说,

  如果你跳下水塘去救那个小孩,

  不会让自己也溺死,那就应该去救。

  但慈善,不存在这样的急迫性,

  也不存在违背任何道德或情感的风险。

  即使是比尔·盖茨这样的大慈善家,

  也不会急于把绝大部分私人财产捐出去,

  虽然他承诺会这么做。

  人们也不会要求他把所有的钱都捐掉,

  因为这样反而是不道德的。

  做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如果说责任属于S级任务,

  那么或许可以说慈善属于A级任务。

  11

  有的人会为了事业而献身,

  为了责任而放弃那些对他来说珍贵的东西。

  但多数时候,

  供养家庭、追求美丽、为自己而工作,

  或者做一些无关乎行善的自己的事,

  这样的欲望强烈到难以抑制。

  这正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普通人。

  然而行善者们的行为,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虽然非常崇敬,

  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那样做,

  那将会使整个社会变得一片混乱,

  到处都充满着异样的、恐怖的氛围。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

  也正是这些伟大的行善者们,

  这些伟大的灵魂们,

  拓宽并维持着道德的边界,

  让生命的品质得到更好的保存。

  end-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七):读书想到的

  案例特别长,叙述凌乱,分析也并不彻底。但其让我看到了平日不曾关注的地方,结合现实境况,会思考一些问题。譬如:1.不听劝阻走野路的驴友值不值得花费人力物力救援;2.献身式行善个案值不值得媒体宣传,在即使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情况下(层出不穷的新闻宣扬赡养孤寡老人孤儿的行善者,媒体政府参与其中,与其宣传不可复制的个案不如完善制度保障);3.救人者为救人溺亡,被救的小孩被父母带去给救人者的父母磕头或认干亲,对被救的小孩而言,这是不是一生的负累;4.父母亲用爱和自我牺牲“绑架”孩子,插手孩子的婚事,是不是作者谈到的“用内疚的链条奴役着孩子”,父母是“利他主义”者;5.爱狗人士在高速上拦载狗货车的行为;6.“试图把一种过分的美德强加到一个民族身上只会得到更坏的结果,让罪恶在地下秘密滋长”(官方宣扬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是否超出了一般人能做的标准。我觉得能做到“敬业”“守法”就已经很不错了)7.《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屡遇渣男也有其自身原因;8.NGO的利弊问题;9.那张有名的照片,秃鹫与即将饿死的孩子,摄影师将问题呈现在大众眼前已经做了一部分贡献了,所以我们可不可以不苛责?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八):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传道书》7:16—18

  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象中,“善”总是正面的,我们很难想象善也会带来伤害,或者是一种病态。麦克法夸尔在她的新书《陌生人溺水》中用一系列利他主义者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极端行善者对自己及他人带来的诸种困扰。

  “陌生人溺水”来自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你的亲人和陌生人同时落水,你先救谁?由此展开的讨论是,我们所亲近的人的利益是不是比陌生人的利益更应该得到照顾?而这其中所包含的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体系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

  “对于多数人而言,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不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是一个深刻的道德事实。这对他们的责任感造成了意义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极端行善者而言,他们会自觉的(或刻意的)抹除这种影响,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会有意无意的忽视身边人的情感需求。“对于行善者而言,总是处于战争时期。他们总感到需要对陌生人负责,总是把陌生人当成自己人,就像战争中的同胞一样。他们知道总是存在着像战争受害者一样急需帮助的人,这让行善者感受到责任的召唤。”行善者缺乏无辜感,他们被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淹没了。这必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而很多时候这些顾此失彼的冷落会对亲人形成实质的伤害。虽然我们对于慈善者怀有足够的敬意,但是大多数人却都不能容忍自己的亲人成为一个十足的道德功利主义者。那种视天下人为己出的泛爱必然会给亲密的人带来不适,“过度的利他主义会导致杜绝与他人发生真实亲密关系的倾向。因为亲密关系是给予与接受的交易,而一个过度道德的人只能给予,不能接受。”这种对于传统情感的背离显然并不符合多数人的道德预期,因此,如何平衡自己的情感分配是每一个行善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责任给了生活以意义和结构”。行善者在追求更高道德标准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道德自恋高悬在受惠者的面前,当然,这种不自觉的冒犯并不必然,但却不可避免。而行善者另一个广受诟病的无意伤害是社会机制方面的,这是关于行善的时效性的讨论,比如,对于社会动荡地区的救助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社会矛盾,延缓了民众对于改善社会机制的诉求和欲望,由此可能使得动荡延期,使得伤害更深远。这也使得行善者不得不重新权衡、调整推行慈善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应该如何配置我们的道德责任与人伦之爱呢?

  “生活是否会受到道德的威胁取决于你认为生活是什么。在最古老的传统中,好的生活是道德的生活(虽然多数传统也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与圣人的道德生活之间做出区分)。”首先,道德的生活显然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道德不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中超越一切的最高法庭”,即便道德是一种责任,它也是一种有限责任,“授予道德不偏不倚的裁定权会抛弃那些赋予人类生活意义的东西……我们是亲缘和忠诚的造物,而不是这个世界盲目的侍者”,无限的延伸自己的道德边界并不见得是心灵的自洽之道。正如富兰克林所说,“一个仁慈的人应该允许自己有少量缺点以保持与朋友的关系”,我们应该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包括行动能力和情感能力,而对于小范围亲密关系的维护是一种近乎天然的生存策略,“对多数人而言,对自己的偏私——比起陌生人更爱家人和朋友——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我们在漫长的生命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的边界感既是一种切实的生存策略也是心灵的归宿所在。善行不可能无限延伸,我们也不可能拯救所有人,圣人的道德自然可敬,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通人的道德才是我们更应该把持和遵守的自洽准则。

  2017-10-18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九):陌生人溺水

  挑衅固有认知的真实故事,颠覆三观的思想实验

  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

  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本书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延伸开去,这个问题还可以是: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个人在别处受苦,谁更令你揪心?垂死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小孩,你选择救谁……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 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 更高尚?

  本书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