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一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东京一年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一年读后感10篇

  《东京一年》是一本由蒋方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一年》读后感(一):东京一年 我的三天

  花了三天时间读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蒋方舟的文字极具亲和力,打开书是一篇篇的日记,其实我读书很容易倦怠,读着就想要跳到别的章节,以为自己抓住了整个脉络就已经收获了这本书。而这本没有章节的日记合订本却让我耐心地读了下去,因为小标题只是一个又一个日期而已。

  其实这是第一次读蒋方舟的书,更吸引我的其实是东京,打开书内容也确实是符合我的期待缓慢地、从容不迫地诉说着每一天,也是符合东京的感觉喜欢作者去看的那些艺术展,虽然每天都是在体验却也没有忘记身为一个作家职责小说家不是上班族,更像是运动员,因为运动员没发敷衍自己,整个过程好比在海上挣扎,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这是每一个喜欢文学或者喜欢日本文化的人都可以去尝试一读的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二):生活在别处

  是的,生活总是在别处的。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有机会离开习惯的生活环境节奏和习惯,你会重新发现自己的生活。蒋方舟就用一次在别处的生活重新发现了自己和生活。

  《东京一年》是蒋方舟在日本访学居住的一年里写下的日记式随笔评论。首先,这种小篇章的结构,让每一篇读起来都不太难,不用担心看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每一天写的事情,或多或少,或长或短,但都是能看完的。这一方面可能是作为作家的蒋方舟对文字的慎重;另一方面,作为异乡人的蒋方舟,在日本的生活多少有点涣散。每日不是读书就是逛街、看展览、看电影等。她自己在新书分享会上也说,日本社会其实是很难融入的。她在日本选择作为一种歪果仁的身份生活。因此,她有大量的时间以异乡人的视角去观察日本的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当然作为作家的蒋方舟,观察只是思考起点。对于生活中许多的小事,她似乎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总是能说出个子丑寅卯。陈丹青在与蒋的对谈中,对这点就表达了一种不可思议感慨。从现象出发,然后旁征博引、上下钩沉,最后总能把事情说到另一个完全不同层面和维度上去。我深信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而作者则是一座孤岛。他们手持一把锤子,然后他们眼里就只剩下钉子了。

  蒋方舟说通过这一年的生活在别处,她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我觉得有点夸张,但透过这样的一年,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却是可能的。我也曾放下学习、放下工作,去到远方,以各种形式中断自己与过往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新刺激,都让我将过去和现在对比,在反差和不变中,愈发明确了自己是什么人。蒋方舟有阵子以“公知”的姿态,肆意挥洒着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见解。经过这一年,她说自己开始转变。转向内在,回归写作本质。一时痛快肆意的评论和剖析,代表了一种一时的意气。显然,不是谁都能像梁任公那样,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尽管有如此转变,但蒋方舟内心那种洞察之后,对事物的犀利评点并没有完全消失,转而以更加隐晦和有趣的调侃出现。如讨论日本人跑步的那篇,从日本转到中国,笔锋隐且犀利。

  《东京一年》读后感(三):不怎么样,失望

  书名是东京一年,很好奇在这一年里,是否对东京能有比别人更深入体会,以作家的视角介绍一下东京给她带来的感觉。抱着这个想法,读了这本书,然而失望至极。

  在书中,就是去了哪个美术馆,之前看过了哪些书,再有就是对书的内容的堆砌和罗列,更像是一个转述者,极少有自己的看法,哪怕只是对东京一个人、一家店的个人体会,都看不到。而这些个人对某本书、某个名人的看法,读者很难get到,所以更是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总是忽然间就说自己读了哪本书,书里怎样怎样。感觉她还无法跳脱将自己建构起来的文化积淀,形成自己的观点,一直在咀嚼别人的东西

  其实不用说东京一年,这种生活不管在哪里都是成立的,不用非去东京待一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哦你看书挺多,张口就是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的,但似乎与本书的标题没什么关系吧。尤其是书中用大量篇幅介绍梵高和高更,那些事都众所周知了,而且并看不出与文章有何关系,让人费解。

  书的开头,将自己和歌德并列,也确实让人震惊到了。其实所谓少年成名,不见得什么好事,至少我没有看出她这本书有任何文采可言,个别篇幅不客气的说,是流水账。

  还好我是看的电子书。

  《东京一年》读后感(四):是东京,也是北京

  返京的路上读了这本被自己定义为闲人的书

  我接触作家,总渴望作品中窥见他日常生活的点滴,然而他们却总不肯给我这样的机会。作品中总太多心的思考,少有的日常柴米油盐也是烟火稀薄。我总坚信人是依于社会,免不了的是人情世故斤斤计较无可奈何。我信奉科技,社会如今是娱乐化越来越猖狂,“人间至味是清欢”怕只能存于古代。然而读作品却又是看到了一位位“世外高人”般的存在,我只想着“经济基础决定你的闲散与否”。

  还好,《东京一年》开篇便说明了她是闲游一年,不用担心物质负担。那就暂且看看闲人的日子

  想说的很多,却不想写,这懒惰大概也是自己郁结又懒于舒展的缘故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五):少女的反抗史

  古希腊诗人卡里马科斯曾说:“一部大书是一场灾难”。这句格言流传了两千多年,深得英国哲学家罗素欣赏

  大道至简,诚哉斯言。“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之后,却没有头上被猛击一掌的感觉,那我们读它何用?”卡夫卡的这句话堪作一个精妙的注脚。

  手中的这本《京东一年》并不是很大,却有着诗人话外之意的“好”,使读者有着“被猛击一掌”的惊奇感觉。

  同样是逛美术馆,我对画作的了解止步于画旁名字标签中的简短简介,而蒋方舟却能赏出画家对画作的创作过程;同样是吃饭,我对饭菜评价永远都是好或不好,并配上精美图片发到朋友圈,而蒋方舟却能尝到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同样是旅游,我对眼前的景色无非是感叹“造物之伟大”,而蒋方舟却能看到它过去的繁荣与衰败。

  书中有着描写关于脱衣舞和一些有着“性”暗示画作的段落,使单身的我有着一个比较奇怪感触。在通本读完后,突然意识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全唐诗》中收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其中描写青楼女子的有两千余首,我们依然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著作。好像一旦落成文字,再猥琐难堪羞涩的内容,都带有学术探讨的性质,变得高尚无比。

  在现代这个礼崩乐坏、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物质世界已经逐渐替代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曾经的“慢下来”是为了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如今的“慢下来”却是因为我们跟不上他们。长期的如此,我们又以何颜面自称“进步”呢。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诚然,我们不必再去成群结队地拿着石头追着动物们东跑西窜,也不必计较霍金的预言——人类的发展将要终结地球生命历史正确性。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书中记录的就是一个少女自己勇敢地反抗,反抗这个在现代人眼中美好的时代、反抗在历史学眼中永远固执政治、反抗在社会学眼中永远片面的历史。一个柔弱的少女,拿不起沉重矛盾,不愿顶着如皇帝新衣般“才女”标签的乌纱帽,她只是个少女。

  知识分子并没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却可以反抗着自己的反抗。

  (From 不跟团)

  )

  《东京一年》读后感(六):简简单单写写就好

  高中时,像很多人一样,看过蒋方舟回忆高考的文章,觉得十分的感同身受,我是个理科狗,其实没有多少时间思考自己的生活,但高中那种痛苦与挣扎道路孤独还是让我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可能与潜质。并且始终走不出高三时的状态。我在这位作者的身上也看到了相似地方,觉得孤独有所治愈。

  刚上大学时,又受到她所讲的大学生关心政治的鼓舞,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清醒而严肃的人,不沉溺于娱乐。

  但是我还是沉溺在一种顾影自怜的心情之中。如果说我看这个作者的作品觉得很舒服,那么一定是我和她的价值观思维惯性相似。我喜欢她简单地探讨人性、探讨性、探讨一点女性主义,想很多社会问题,这是一种努力。我知道总会有很多人批评这一类的作家,说作品还是缺乏深度,或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幼稚可笑。但是还是有我这样的读者,从她的作品中得到一丝同感、一丝安慰、甚至一丝希望

  我还是喜欢看高中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像是蒋方舟或庆山(安妮宝贝),也许总是看着一类的个人无意义的零碎,并不会对我有什么本质的帮助。但是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开心

  我也想做一个简简单单的作家,但是我的笔太笨拙了,写了也没人看,就写点日记疏解自己就好,而蒋方舟的书,有时给我一种她替我说出来的感觉。

  希望自己以后也有机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认识一下自己,收获很多感受吧。

  《东京一年》读后感(七):海永远是这么的蓝

  文/夏丽柠

  朋友嘲笑我是蒋方舟的粉丝,因为我比她大十几岁。可如果思想不分国界,那么阅读就不应该限制年龄。我心安理得地捧着小蒋的新书《东京一年》,任性陶醉。

  “2016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蒋方舟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有人说蒋方舟真幸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国外玩一年。其实,找个城市住下来,有别于旅游。这种旅居对应的文艺活动,叫散策,就是任性地散步。

  “散策”一词,来自于百年前散文家永井荷风先生穿着木屐,拄着蝙蝠伞,漫步于东京的大街小巷。”作家刘柠写过一本《东京文艺散策》,介绍一些东京的文化掌故,名人轶事。看来,蒋方舟的“散策”更自由、更私人。翻看书中所附地图:有展馆,有美食,有书店,甚至还推荐了箱根的温泉。

  我知道,有很多中国国家去日本旅行居住。不说远处的鲁迅、萧红,只说2014年去做访问学者的南开大学教授熊培云,只去了四个月,2016年却出版了厚厚的五十多万字的访问日记《西风东土》。而他认定此行的研究主题是“小日本主义”。熊培云的书的好坏这里且不说。但他在日本是疲累的,有些时段身体不适要靠药物支撑。

  可蒋方舟在东京是愉悦的,至少在心理上是放松的。就像她在书中写道:“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 即使有些许痛苦,也是思维的乐趣带来的。她后来写道:“但我也知道在异国的人生短暂而不真实的,思考也是一种徒劳。于是彻底放松,放松到麻木程度。”那么,蒋方舟真的放松到麻木吗?当然不。

  由2015年12月16日的第一篇日记起,至2017年1月17日的最后一篇日记止。我们看到了她在东京一年思想上的变化。至少在对于东京的态度上,由不喜欢变得理解随从。在她的印象里,东京就是僵尸一般的城市,在地铁上、新干线上都是穿着相似的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可是在吃饭这件事上,她又觉得东京是治愈系的元老,永远也没人来打扰。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她终于学会了日本人如何享受生活。那便是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也要默默点头沉吟,“真好吃啊。”好像冥冥中在接受一种暗示,“生活真的美好了一些”。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蒋方舟对日本文化极为熟悉,对日本的作家、史料信手拈来。在使人心宁静的东京,不管是出行还是在居所读书,她都会把思考所得写下来。有些读者不待见蒋方舟,因为她“毒舌”。可这恰恰是我喜欢她的地方。她真实、勇敢,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她说毕加索晚年画的盘子明显是“闭着眼睛一涂到底就算交差。”还说最烦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不只有眼前的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因为两者是一对虚假的对立!尽管我也是高晓松的粉丝。不过,这回我站蒋方舟。

  最让我动容的是书中关于两次死亡的记述。两位死者都是她的朋友。她努力地回应思索活着、友谊责任的意义。我也曾思考过人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学心理学的朋友说,在心里接受它,别无他法。就像蒋方舟在本书结尾所写:“是啊,人是这么的悲哀。但是幸好,海永远是这么的蓝。”

  , 随书附赠的短篇小说《雨男》很不错,有点村上春树。期待小说作品。

  转载请豆邮联系

  《东京一年》读后感(八):“抵抗现实对自己的咀嚼”

  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才叫做“一个人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开始频繁听到这句话,我很疑惑,“自我”会有固定形态吗?我是像一颗果树种子那样,苹果种子就应该长出苹果树,葡萄种子就长出葡萄藤吗?如果按照最合我心意方式,我会不会就长成一棵歪脖树呢?我是应该学着欣赏歪脖的美与独特,还是该痛悔当年的任性,不许来自周围的矫正,以至于现在不能符合主流审美呢?我有办法逃脱来自外界的评判吗?我有办法在精神上真正自由,意识到我此时对自己歪脖的痛恨只是因为我的审美被外界所塑造吗?与他人失去联结的一意孤行与在人群中保持自我,其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

  蒋方舟在东京一年的生活,似乎大半是在看各种画展影展,日记中的内容很多是看展后的感受,由于她储量极大的阅读经验,感受也比一般人强烈。像我这样对于艺术作品——不管是小说绘画还是音乐——经验贫乏的人,就不能产生贴切的共鸣,只能像个小孩子那样对每一部没听过的作品产生短暂的好奇,仿佛面对一个万物仍未被命名的陌生世界,只看得到闪亮的珠子,看不到其中隐秘的线。

  数了一下自己重看的篇目,是两篇讲知识分子的(分别是16年1月16日和11月9日),一篇写旅居日本的前同事的(16年1月24日),一篇谈中产和跑步的(16年2月18日),一篇与一位日本作家的对谈(16年3月8日),一篇看脱衣舞秀(16年4月7日),一篇写去洗衣房洗衣服(16年5月29日),一篇写向田邦子(16年7月24日),一篇写梵高与高更(16年10月10日),以及最后一篇,写信念。

  上面这些文章,有些主题是我思考过但没能思考得像作者这么深入,有些是我也有所了解的艺术家,是因为“熟悉”而来的额外关注。但最喜欢的是写脱衣舞秀和去洗衣房洗衣服的两篇。

  脱衣舞秀那篇里,提到作者第一次看脱衣舞的经历一点也不香艳刺激,同行的男性友人甚至靠在沙发上歪着头睡着,还打起呼噜。因为是作者本人提出要去看秀,为了挽回一些气氛,特别塞钱给一位舞娘,让她在自己身上跳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作者的记忆过于深刻,隔着文字的我都感到了那种令人想笑又有点心酸(替舞娘)的尴尬,得到了很直接的情绪反应。

  洗衣房的那篇很短,一共就两段。作者在第二段里描述自己理想的状态:“工作时能看着自己的伴侣,两个人像是在高中的教室,午后休息的时间,其他同学还没来。你看着他前排的背影,他在做题或者是趴着睡觉,这个背影就成了你黑暗岁月中最大的支撑”。她刚刚在第一段里诉说着寂寞,转眼却在第二段描述了一个如此寂寞的理想状态,唯在寂寞中不是全然孤单一人,好歹有个可以望着的背影,不必回应,只要存在就好。也许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回应。

  这本书我用了一个星期时间零零散散的读完,估计过不了两天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会忘掉,尤其是那些作品和作者的名字,不过上面这两个场景会在记忆中多停留一些时候,以及弥漫在整本书里、只要打开它就会感受到的安宁。

  也许是孤独产生的安宁吧。

  在这样的安宁里,作家得以认真寻找一个陌生的视角来观察一切,譬如她写富士山:“不同于往日在明信片和图画里看到的富士山,背部积雪没有那么多,露出了黑色的纹路,如同粗硬的筋骨,像是板下了脸,露出冷硬的本来面目”。或者仿佛因为身处一个陌生人环境就无所顾忌的揭露自己:“在我写出好的作品之前,也只能靠这些故事来引起读者对我的兴趣,和表演吞火球、钻火圈没什么区别。每次公开讲自己的写作故事就会自厌,觉得自己是杂技演员”。

  好像在找回一个作家的本分,不断挖掘着自己的内心。

  我羡慕这样的安宁,也羡慕可以如此这般在安宁中与自己相处的能力。看着“人踩着落叶回宿舍,觉得能够这样度过一辈子”,就由衷的开心起来。

  最后一篇由斯科塞斯的电影《沉默》开始,说到“信念”,从刚到东京踩着落叶的放松,来到一年将尽的时刻,气势缓慢而结实的向上扬起一点,仿佛这一年的安宁,是在积攒继续斗争的能量,血条上限增加之后,又要开始“耗尽全身的力气,抵抗现实对自己的咀嚼”。她告诉读者:“守护这痕迹(人与高尚的信念相遇留下的痕迹),让它不被践踏和掩盖。这是软弱的人们所能做的底线”。

  这不知是不是她给读者和自己的“窄门”。

  前两周我报名去围观一个节目录制,在现场看到了蒋方舟。她穿着线条和颜色都很简洁的连衣裙,踩着金色的高跟鞋,背脊始终挺直的坐在灯光下面,扎高高的马尾,露出比我看过的所有照片和视频都要瘦的脸。她在灯下以及观众中间时,笑得非常好看。她长着弯弯的眉眼,笑起来时不过像是她固有表情的延展。不过节目结束后在后台碰到她,猝不及防看到她冷漠的表情,依旧弯弯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不知她是不是像她在《东京一年》里写到的画家Helene一样,“因为极度敏感和害羞,表现出来反而是一种冷漠”,不过也许她真的只是厌倦这样的工作吧。

  我还是没能想明白什么才是“一个人本该成为的样子”,不过我的确看到了记录的意义。记录的过程即是自我探索的过程,不断将自己的经验用文字钉在纸上,好一再的反复思索它,以此来对抗“现实的咀嚼”。自我探索也许是个需要终其一生去完成的、人生最重要的工作。这个过程的终点会有什么?或者其实没有终点?我很好奇,且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情。

  《东京一年》读后感(九):沉默

  还是一些喜欢的句子。

  #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度过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把时间拉得很长远,把浓度稀释,才能填充过完一天,所以我必须绵长,认真也是孤独的结果。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到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从今天起,我要学会享受不能够以各种形式分享的快乐。

  #但其实我更喜欢小的单人房,所有东西都挨挨挤挤摆放着,得非常小心翼翼地生活。

  #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可当他们来到你的面前,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看着疲惫的丈夫,妻子还没说出口的抱怨,说了一般的不满,尚无结果的争执,终于都滞留在半空中。沉默持续到了一定的程度,两个人都以为谈话结束了,于是不再开口,开口让人虚无。

  #一个作家是如何死亡的?从重复自己开始死亡。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真正善良的人是敏感的人,而不是伤感的人,敏感的人刀刃永远向着自己,而不会像伤感主义者一样对着他人的伤口做事流泪。

  #车门马上就要关闭了,他们不能停留,要迅速奔赴生活,

  #奥义虽不解,惶恐泪潸然。

  《东京一年》读后感(十):蒋同学,很可爱。

  蒋方舟,这个名字在我少年时代就已经在我耳边响起过。她89年生,年少成名,被标签为青春作家。而我95生,比她小了六岁,在我心中总是刻意去填补这个空缺,觉得她能够代表我的青春。现如今,她是一个全职作家,而那个年少的我也快大学毕业了,我们总是慨叹青春的易逝,却在无意中残酷地到来时不由得唏嘘一下。

  那个当年在书中不断描绘自己青春烦恼,迷茫,彷徨的青春作家,已经长大了。《东京一年》里我看到的是她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思考和反思,她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剖析,20多的年纪能够做到如此,已属不易。

  蒋同学的文字是灵巧的,会意的,总能在某个地方引得会心一笑,这是她驾驭文字的功底。

  我把这本《东京一年》看做她给我告别迷茫青春的祭奠。做一名善于思考的青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东京一年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