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才是数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才是数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4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才是数学读后感精选10篇

  《这才是数学》是一本由[英] 乔·博勒 著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才是数学》读后感(一):打开数学之门

  提到数学,我会头疼,那么多的公式我要用哪一个,虽然已经长大,已经工作,但是经常还会做梦,梦到考数学,这像噩梦一般在我的脑子里。当然现在也依然提不起兴趣。也因为数学反应慢,被划到了不聪明学生队伍里。越抵触,越不爱学,越不爱学,越不愿意去思考,慢慢走到了一个恶性循环

  大学期间,果断的选择文科专业,现在也从事着文职工作,不想去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相关行业自己人为的关闭了很多道门。

  《这才是数学》一书,很客观了讲诉了人们尤其是孩子对于数学的态度,这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套用公式,把公式记牢,老师在上面讲解公式的推到过程,学生在下面抄写板书。然后记忆这些公式,在考试应用这些公式来解题,是一种应试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模式。

  针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数学教育方法,新的思路。从教育者的角度,从作为家长的角度,从小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在课堂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表述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看法,在家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很棒的学习环境,一起去探寻数学的思想,与孩子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对立面,只用分数来衡量数学的学习能力,那样会挫败孩子的自信心,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文中的方法,是一种对现有模式很好的改进,未来作为家长的我,需要身体力行,不要把我对数学的恐惧,带给孩子,让孩子多玩一些积木,拼图,魔方等,建立起孩子的空间思维,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乐趣

  《这才是数学》读后感(二):数学应该这么学

  数学在多数学子的眼里晦涩难懂,初中时被各类函数困扰高中时被微积分迷惑,数学又是理科生的基础,学不好数学,物理化学学科便如空中楼阁般幻灭。

  数学是关键理论学科,这本斯坦福教授写作的《这才是数学》会对深陷其中的学子有启发,怎样去学数学才会事半功倍,怎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基础理性思维。

  方法找对了人人都可以经过努力上一流的顶级大学。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深厚的兴趣,有了奋发的动力,加上正确的方法,有了切实的行动没什么理由不能相信自己成功

  全书从九个方面由浅入深地阐述乔·博勒教授的观点

  作为一名成功人士,她的经验和方法让很多的学子获得了成功。数学应该怎样学,这个小篇章告诉我们不要为自己的惰性思维局限了广阔科学联系。魔方玩得转的高手一样会成为学霸重要的是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长处,充满自信的迎接来自系统科学的挑战。云档的搭建并非瞬间,旷日持久的正确头脑思维锻炼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才是数学》读后感(三):让自己爱上有趣数学

  数学在我印象里就是数字和公式,好像更适合工程师类的职业,他们需要更多精细计算,之前我也觉得生活中用的真不多,以前买菜可能会算个小帐,现在都是电子称,超市小票或手机支付。也是因为孩子上学,看到教材,关于数学课的设置,数字规律逻辑,图形这些概念的介入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轻松认识,虽然明知自己属于对数学不感冒的那40%的群体,但还是不希望自己这一缺陷影响到孩子。

  之前我脑海中的数学人物也就是陈景一生沉浸在无限专心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属于封闭的,潜心修炼的学科。随着与孩子一起重新认识数学,我隐约对数学有了新的好奇。当孩子熟背10的分成却不会运用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时,当克服了10以内加减法时孩子觉得自己好厉害!转而又困惑于20以内的加减法中,像是进入了人数学的大大迷宫,这让我意识到,学习数学方法很重要,而我所知道的方法很有限

  话说《这就是数学》是我读到的数学教材之外的第一本数学相关的书。我一方面想了解下我所没认识到的数学,一方面也想要寻找些方法,好帮助孩子建立起学习数学信心

  作者乔·博勒在书中强调学习数学与他人交流思想要比课堂听讲的方式重要的多还要自己主动去思考数学。这一点我从孩子身上有所感知,孩子遇到不会的题,告诉他方法,就会反问为什么,我讲不出所以然,他就会诅咒为什么要出这样的破题,不过这样的只能对数学产生厌倦反感。作者通过有趣的数学题来吸引大家对数学的兴趣,当然本书中也不是会出现有趣的数学题,并在书末附有答案。解不出这些题很沮丧,看了答案会破涕而笑,会觉得自己把计算看的太死板,而忽略掉问题中的一般常识,比如书里有一道兔子爬坡的问题,兔子掉三十米的井里,一天爬三米掉下去两米,多少天能爬出来,我很快算出是三十天,按每天实际爬一米,可不就是三十天吗?结果是大大的红叉叉,因为到了最后爬三米就能逃脱井口,就不会掉落一米了,因此会缩短两天时间

  “我最痛恨传统数学教育模式的地方就是当你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有关知识,而事实却是你仍未掌握。”我一直以为只有没考好学生才会这样感叹,而书中这句感叹则是出自一位传统教学方法中口碑较好的数学老师。作者在本书深入探讨传统教学方法对数学学习的制约,我很有共鸣,可能听得懂,作业马马虎虎过关,到了考试兴许忘得差不多了,毕竟没有真正掌握。

  就像书中,国际知名教育评估专家Dylanwlllam对考试的那个形象比喻。因为飞行员驾驶着飞机目的地纽约飞行,过了一段时间他将飞机降落到附近的一个机场上。然后向乘客询问我们是不是到了达纽约了。而事实上不管他们是否真的到达了纽约。所有乘客都会被要求下飞机。然后飞机继续飞向下一个目的地。美国的数学老师们就像这位飞行员一样。他们完成了一个章节或单元的数学后,都会给学生们测验,然后讲下一个章节,不管学生们是否跟得上数学教学的节奏。我们国内也是如此的节奏,就连小学也十分注重试卷练习

  如同解兔子爬坡的那道题,作者乔·博勒提出推理和论证都是学习数学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而数学课堂则是充满了应对数学考试的各种尝试,与数学学习的目的相悖而驰,这也是我辅导孩子作业时最有牢骚的地方。

  除了老师方面的实例,作者还通过来自你尼加拉瓜的Simon这个课堂成绩较好,却总未能通过标准化测评考试的学生为例。这种趋势,在国内也普遍存在着,通过对大量标准化习题的练习。让孩子成为应对考评测验的能手。家长是敢怒不敢言的,我内心反对这样的训练的,但却没有更好的建议给孩子,只能以学校名义压着孩子适应,其实这个过程我和孩子都很痛苦。这就是牺牲了学习真正数学知识乐趣和方法为代价,转向屈从应试教育。

  作者乔·博勒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教授。他的研究中,重点放在寻找对孩子有利的学习方法上,虽然无法因这样一本书而对现行的叫课堂教学体制有多少更改,但通过本书,了解更多有趣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有趣的数学题,间接地提升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质量则是有效的,比如因这本书,扩展了我的读书方向开始涉及数学内容,当然《这才是数学》还有姊妹教师版,也许家长和老师可以获得学习数学的更多启发。仅就这本书而言,就解决了我对数学认识的四个误区

  1. 男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优于女生

  其实不然,2002年到2004年从事数学专业学习的女性比例已经达到47%。。在美国的多次大型数学考试中从未有过关于性别差异对成绩影响相关记录,在英国,所有学生在16岁时几乎都要参加大学先修班证书的数学考试。参加这项考试的男女学生人数大致相同。20世纪90年代女学生的通过。考试的人数也开始和男生持平。

  2. 我以为只有国内才存在死板的应试教育制度

  作者对于美国传统数学教育缺陷直言不讳,充满反思,直指传统数学教育模式缺少与人交流和数学推理论证。以及考试测评制度无法如实反映学生对数学学习掌握的程度

  3.我以为美国教育较日本等国更人性化。结果是大大的NO,美国分层教育模式日本混合式教学的差异作者曾开展纵深课题研究,显示,同学间相互交流,互助更利于搭建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而分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则是对孩子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其次英国的分层教育模式更甚。

  4.我是属于天生学不好数学的群体。在给孩子最好的数学启蒙。这个章节可以充分了解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帮助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建立信心。

  例如4+13等于多少?

  作者,一共提到四种解法:

  1. 全部计数法。我的理解是孩子最原始的掰手指算法。

  2. 期望计数法。目前我还不完全理解这种方法。

  3. 通晓计数法。就是类似的乘法口诀的,寻数字规律背诵结果。

  4. 推断计数法。数字拆分和组合数字。这个方法相对更简洁有效,目前小学生学习加减法已经开始运用这种拆分和组合数字的方法计算。

  书中给孩子最好的数学启蒙,这个章节插图是一对母女,请注意,是母女哦!看来不能低估女孩子学习数学的能力,更不能小看当妈的这一角色对数学的启蒙教育的作用妈妈认真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榜样

  正如作者写作的最大动力是来自决心改善孩子在课堂上所经历的那种教学体验。学生在面对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情绪是厌倦和恐惧,而不是兴奋喜爱。从这本书里我也能体会到作者致力于帮助大家寻找到真正乐趣的这份苦心。从作者文字中,例题中,发现数学的灵活客观和标准魅力。学习数学也是要身体力行,毕竟身教重于言教,多多与孩子分享你所发现的数学乐趣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