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普通读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普通读者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普通读者读后感10篇

  《普通读者》是一本由西闪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通读者》读后感(一):一场寻梦桃花源的读书之旅

  第一次看到西闪的文字,是多年前在《三联生活周刊》吧,那时的我,喜爱各种文学作品,并自诩有所得,但读了他的文字,才真正令我自愧弗如。西闪的读书思考宽广精深,文字思想独立尖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的读书更加开阔,思考更加深入。 西闪新作《普通读者》让我眼前一亮,并毫不犹豫购入。拿到书之后,迫不及待花了四天时间读完。掩卷回首,这真是一场寻梦桃花源的读书之旅。西闪的阅读和思考,依旧是如此宽阔,跨越社会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诸多学科;从他精炼的的文字中,又看到其生活所想所思、对艺术品的拷问和读书后所碰撞火花同时他还用手术刀般犀利的笔,唤醒普通读者的思考方式。 为什么说阅读本书是桃花源式的寻梦之旅呢?读书的过程,就是探索求知的过程,从寻找桃花源的路漫漫其修远,到寻得桃源入口的渐入佳境,从进入桃花源的守得云开见月明,再到见到“鸡犬相闻,黄发垂髫”的豁然开朗,最终“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的回望沉思…这难道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再现吗? 第一部分对话难] 本部分读书心情有如《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一部分,西闪从绘画戏剧建筑,书等艺术作品,谈及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书的“对话”、“交流”。 而我读这一部分内容感觉又回到了初识西闪文字,尽管看过欧哲史,也看了一些艺术作品,但是读其文章也不过是知道人名而已,对于文中提到的国外著作也是知之甚少,其内容顶多理解三成…但是需要每一篇都百度吗?未必吧,也不会去查,因为阅读层次不同,我只是普通读者,知不足努力吧,有一分收获就值得去读。自勉一下,继续探寻西闪笔下的桃花源,然后更加努力,去读书,去寻收获! 附注:本部分最喜欢的文章:《青山何辜》、《我是一个演员》、《看不懂》、《毕竟是书生》、《对话难》。 第二部分[格言控] 本部分读书心情有如《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一部分,西闪重点论述了文学与书,包括文学的焦虑观、自恋观、势利观、虚荣观,也包括扔书、枕边书,震中书及书的价值。这是西闪对书的态度,对现当代文学的态度。 当然,在他的文章中,依旧提及了很多闻所未闻的书,但是读这一部分内容却有了渐入佳境的感觉。能感受到西闪对当下文学作品刀锋入骨式的批评,也能感受到他对真正文学作品的推崇,他爱阅读,不针对人,只针对思想的深浅,对社会和人生的帮助。比如“一旦自我成了评判一切的终极法官,相互理解就出现巨大困难”。比如“文学伟大的虚荣和真正的创造”。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与匆爷都喜欢的《扔书记》,可敬的真性情,在虚伪的社会中,人人都带着面具生活的时代,这更显得难能可贵! 附注:本部分最喜欢的文章:《扔书记》、《文学的自恋(势利、虚荣)观》、《八卦东南飞》、《书的价值》、《格言控》、《枕边书》。 第三部分[伪黎明] 本部分读书心情有如《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这一部分,西闪的目光转向普通人的生活,从旁观,认同真诚,暗算,交往职场身份微博……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点滴,在西闪的眼里,在他的笔下,变得如此深有意味! 读书到这一部分,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眼前豁然开朗,如果还纠结于前面那些不知名的作品和作家,也许这会儿早已经停止阅读了。这一部分,西闪借助他精深的阅读理解,把视野转向普通读者,普通人生活中关注的内容。 比如“认同”,科耶夫的思想核心,他说“相互承认,彼此认同一直是人类欲望,也是历史的动力”。而在阿马蒂亚·森看来,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标签,既然是多种多样的身份,那就不能被单一的认同所欺骗单一的认同不仅虚假,还很危险,在建立与他人的信任关系时,也在建立与更多人的不信任。那么该怎么办呢?森倡导和强调多元化的身份认同,作为每一个人来说,多从不同的镜子里打量自己认识自己,才是首要的。 附注:本部分最喜欢的文章:《科耶夫式的喜剧》、《伪黎明》、《熊彼特的雾航船》、《透明愚蠢》、《与其职场,不如社会》、《人际交往圣经》、《森的镜子》。 第四部分[历史感] 本部分读书心情有如《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部分,西闪以他自己读史的眼光,展示了在他的眼里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感,怎样看待历史,如何从历史中反思学习? 读书到了这一部分,真是豁然开朗,受益愈多。因为历史本来就是我的最爱,不论中国简史、通史,断代史,以及《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然而在西闪的文字中,我还是有了更多的体会。 比如《叙拉古的诱惑》,提及知识分子定义权力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分子如何在权力的制约下,最大可能以知识影响公众。让我想到了历次文化运动,政治运动。在《归纳、历史与鹅》更是一语道地,历史学者如何在当代坚持人文精神如许倬云,余英时,更让我想起钱宾四先生。在《历史的轻与重》,面对历史和史书,我们如何面对?历史太沉重,太真实,而我们太认真,太执着?如何“轻松”的看待历史,不要动不动就是“伦理道德”,就是“前车之鉴”,就是“不容忘记”…… 附注:本部分最喜欢的文章:《叙拉古的诱惑》、《归纳、历史与鹅》、《历史的轻与重》、《历史不是杜蕾斯》、《历史感》。 [结束语]掩卷沉思,回望 读完本书,掩卷沉思又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西闪的《普通读者》,是洞察读书、思想、生活、历史、哲学之学问的作品。他的博学、尖锐、直言,字字玑珠,明藏杀机,读罢方知“刀笔吏”传说之不虚也! 读西闪的《普通读者》,认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读者”,而作为普通读者,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真希望再来一次寻梦桃花源式的读书之旅,在旅途中慢慢阅读、静静思考。

  《普通读者》读后感(二):作为独立书评人的西闪是一直在恪守着独立二字

  我们通过这本书发现,作为独立书评人的西闪是一直在恪守着独立二字。首先是文字独立,不受出版商或者出版社的一些左右,能够真实的去表达这本书的优劣性。其实这本书更多的是表达作者作为独立书评人的第二个独立:思想独立。他能够从这些作者的无论是绘画还是著作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是西闪的随笔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对生活的所想所思、对艺术品中的拷问和读书后所碰撞的火花。作者用一种启发形式去触及读者的问题意识,给予读者当头棒喝效果

  西闪将“好学深思”四个字深深的给每篇打下烙印。这也配得上别人称他为“作家中的作家”的称谓

  无论我们是看一幅画还是在读一本书,我们是否有代入感?当我们从代入感出来以后是否又有一些升华。这就涉及到了读(观)后感和评的问题。西闪并没有将这种感观直接告诉他的读者,而是将这些提升、凝炼,但是不越过过度解读的雷池半步。这样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中读出了两种思想的碰撞,作者的思想和西闪的思想。但是两者并不矛盾也不只是平行,而是交融。更多的思想让读者去感受。去揣摩。

  《普通读者》读后感(三):《普通读者》自序

  一看便知,本书的书名来自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我向她致敬。1925年她出版的文集就以“the common reader”为题,七年后另一本书的封面上,她仍旧用它做书名,可见相当看重。我也一样,希望这个书名不仅与文集的内容相契合,日后还能用得上。

  当然,在成就这一希望之前,我首先想成为伍尔夫所谓的普通读者。事实上这并不容易。伍尔夫心中的普通读者,大抵指的是有教养、懂常识、明事理的成年人。他们就像她写到的那样,毫无杂念热爱读书,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哪怕到了天堂,也不奢求额外的东西。万能的上帝会看看他们,然后对身边的圣彼得耸耸肩说:“瞧瞧这些人,他们不需要我的奖赏。我们这里也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只喜欢读书。”

  可是换作我所处的时空,伍尔夫会发现,她期许的读者正在迅速地消失,成为幻想或怀旧的对象。如今的读者,跟作家一样急切。他们附着在各种电子媒介上,用表情符号的方式发出昂昂或嗤嗤的声响。我希望用这本随笔集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作家,也不要成为那样的读者。略感欣慰的是,这本书里的内容大多发表在六七年前的报纸杂志上,回想起来,那还是一个可以慢慢阅读静静思考的年代。如果说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在读者的领悟中才会最终完成,那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这么幸运

  既然许了这么多的愿,不妨多加一个:希望这本随笔集没有彻底辜负为我推荐朋友们

  最后,感谢西门媚。她是一切的源动力。

  2017年2月14日,西闪,于成都玉林

  《普通读者》读后感(四):行为漂亮才是真的漂亮——读《人的展开》和《普通读者》

  人是什么?西闪在他的第一本书《思想光谱》的开篇就把这个问题抛向读者。

  犹记得最初在报纸上读到西闪文章时的狂喜,以至后来每个星期天都要上街买份南都,就像他在《普通读者》的序言里所说,“回想起来,那还是一个可以慢慢阅读静静思考的年代。”而那不过是几年前,西南的大地震,毒奶粉,血汗工厂里的连跳,好像跟今天在门户网站首页新闻里看到的也差不多,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我们以前竟然可以用谷歌。唯技术论者常说互联网智能手机可以促进自由,“世界是平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西闪提醒大家,“没有共同的人类理想,世界永远平不了。”(《曲什么学,阿什么世》)

  如果把《思想光谱》比作一部展现人类观念史的非凡电影,那么《人的展开》无疑就是前传了。人是如马克思认为的是一丛“关系束”(《异化:在蝙蝠式语言的背后》),还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肉眼凡胎?作者用半本书回答了《思想光谱》开篇的问题“人是什么”,意识,语言,情感又从何而来,“用自然科学方法观察人类行为,从而建立‘关于人的经验科学’,这是休谟为哲学提供的崭新开端。”(《人的足迹》)

  按照伍尔夫的标准,我已经离“毫无杂念地热爱读书”的“普通读者”太远了。回想这几年,真正读完的书只有《聊斋志异》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两本,而且断断续续读了五年,其他时间要沉浸在摇滚乐里仿佛才能治疗那些无尽的愤怒绝望。但西闪总会适时提醒,“在那些艰难岁月中,很多人被命运彻底摧毁了,不过也有不少人在行动中抓住了机会,越过了比利牛斯山一般的生死线(《故事六》)”。姿态也许重要,但“行为漂亮才是真的漂亮”(《动词是个独裁者》)。

  我总觉得西闪和王小波有某种联系,不光因为他们都是我最喜欢的作者,直至读到《民主品格教育的第一目的》,这种联系才清晰起来。西闪写到,“‘审议品格’其实就是‘民主品格’……愿意自由平等地审议具有共同约束力的事务,这种品格使得人们有别于驯顺的臣民,也有别于自私市民,而成为具有政治生活能力公民。”王小波则言简意赅:“如果猪知道的东西和我们一样多,挨杀的时候必有一番口舌。而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不足识别周围是否是猪圈时,也只能徒然增加临死时尖叫的内容。”(王小波《不成功爱情》)。如果说王小波给很多年轻人建立起价值观,西闪则在那价值观里植入钢条。或者像我以前评价《思想光谱》,西闪就是那个泄露天机的人,独裁和极权主义者在他的笔下被扒得一丝不挂。当然,精通辩证法的人就不必老是追着他不放了,虽然大家都是讲中文,却不在同一套语言系统上,鸡同鸭讲。

  很高兴现在西闪的书也有腰封了,要知道,他第一本书还是“祼奔”的。

  《普通读者》读后感(五):想象之外

  【题记:1、也许我所述的文字并不是作者所期许的,因为在我的眼中最深刻的不是他的文,而是他的字与画;2、很多时候,我笔下的文章总是在结束后才思考该用一个或多个怎样的词汇去表达我所有文字的中心,从而成为我的标题。但是,这篇却是想象之外的在写文前便定下的标题,因为,一切皆是“想象之外”。】

  《普通读者》读后感(六):意犹未尽

  一看便知,这本书适合普通读者。书名来自英国女作家伍尔夫。这是作者为了致敬她所题的书名。这本书大多收录自作者六七年前的作品。以多方面视角显现出社会问题。全书共分四辑,先从第一辑开始吧。

  每一辑的开始,是一幅幅精美的黑白画。一切皆为写实。第一辑的主题我就概括为“对话难”吧。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可在不同的人眼中就不一样了。第一篇蜗牛的目光就告诉我们什么是对话难。在文化的基础上,人们渐渐淡忘了我们的眼睛作用。就好比文中的一幅画,给你看,而你却在摸索着作者的绘画方式。这不是画家想要得到的,像这篇文章一样,它的目的是给你传达一个信息,你却视而不见去探讨它的写作方法。这是作者与读者间的一个对话难。本辑中还有许多地方很有意思,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辑二,大多是讲文学方面。也是许多人感兴趣的地方。有篇扔书记,那叫一个痛快相对有的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看着不痛快,不舒服,扔了去吧。人一辈子有限,死后都用不上了。现在的消遣,无非就是一把游戏,不够再来两把。那有时间留给阅读。这样的话书留在家里和扔了没有区别。

  第三辑就不谈了,直接看第四辑。主题是历史。有一篇很有趣且意味深长。在法国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动中,有28个鞋匠,在以后的一些反动事件中,鞋匠也处于显眼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这和鞋匠的职业相关。他们的职业通常是孤独的,一个人工作,非常安静,这让他们处世不惊,细细思考。由于接触的人多,所以消息灵通。这些因素让这种平凡的人走上历史的舞台。可以说当时的鞋匠相当于现在的记者,但现在的记者不会是以前的鞋匠,时代变了。

  睡前一看,饭前一看,上个厕所也要翻上两眼。篇幅不长的小文章一篇一篇的结束了。可总忍不住再拿起来翻翻看,仿佛自己落下了几篇。一本好书,值得和自己相伴。幸运的自己在新书多产的时代遇到很好的补给,意犹未尽,兴趣犹存,这本书做到了。

  《普通读者》读后感(七):《不是书评的书评》

  您别误会,我可不是在说我自己,坦白来讲我的水平还达不到这个高度,我说的是这本书。也是这本书突然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书评还能这么写!很想小声尖叫一下,仿佛书评的世界突然间不一样了,原来不说文笔也可以,原来不说剧情也可以,怎样都可以,只要你认真了,走心了,领悟到了什么,不然你写出花来也是中看不中用的废材。

  从这本书很难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性情,我也是从来都不信字如其人的,这是屁话。但是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的自在爽朗是可以的,然后就是深不见底的阅读量,思维发散的有时候作者自己都回不来了,只能临近文末扔下一句说偏了,然后匆忙结束逃之夭夭。

  说实话我喜欢这种写法,或者说我喜欢看这种文字,没有束缚没有框架,天马行空才叫爽快。本书并不是一个书评合集,我之所以说这本书好像不是书评的书评,就是因为你看的时候感觉非常像是一本书评合集,但是当你仔仔细细的去研究一下,却又发现都只是作者在对着不同的想法胡思乱想,只不过这个乱想,想的很有文化,想的很像书评的样子,但内在又绝不是,有趣。

  作者对外国文学及作家张口就来,一说起来简直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而偏偏我对外国文学兴趣泛泛,所以边看边内疚,这人名不认识啊,这故事没听过啊,这个隐喻啥子意思哦,一边认认真真看,也期待记下点人名故事好出去装一下,一边无限的在脑海里告诉自己,看看这故事,滋滋,外国文学不看就对了,不及我半部论语。

  当然喜欢外国文学的小伙伴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你还会和作者成为好朋友的,本书虽然取名普通读者,但普通读者真的看不懂,太多的文学故事了,没有点基础就跟天书差不多。不信?来我跟你举几个人名:卡尔•波普尔、伽达默尔、伊格纳季耶夫、伊夫林•沃、诺奇克……现在你懂我的感觉了吧,越看越自卑,真不认识啊!

  但我很喜欢作者这个风格的,我感觉不到一点教条,通篇嬉笑怒骂,最令我惊喜的是其中一个扔书的小短篇,看的酣畅淋漓,要不是我及时吃了口饭然后冷静了下来,说不定我也学着扔书了,可惜我藏书不多,估计真要扔了会后悔死,事后想一想,我这个小气的人啊,所以又格外的钦佩作者这种任性扔书玩的,合上书,满脑子都是潇洒二字。

  《普通读者》读后感(八):与一切美好的事物对话

  信息时报评论主编椿桦说:关于文风,我认为时评其实也可以写的有文采一些,幽默调侃式的语言事实上也是值得鼓励的。直到现在,一提起时评,还有不少读者联想到生硬说教式的论文式风格。这样的风格当然不利于时评观点向普通读者普及。如果说,时评文本有套路的话,我倒愿意提倡把时评写得不像时评。

  把评论写得不像评论,作家西闪做到了。《普通读者》是西闪的随笔集,包括专栏、书评以及艺术评论。他以清晰简洁的思维为触媒,唤醒普通读者的问题意识,激发出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敏感与兴趣,进而认识到哪些事物正在塑造着自己,自己的选择又将对世界造成何等影响。

  《普通读者》贵在清新、犀利、立场透彻、旗帜鲜明,较少商业气息,较少囿于人情或者顾虑重重的欲言又止,更不是不负责任的放言高论,给如今乌烟瘴气的评论江湖带来一阵和煦的清风。西闪对各种事物分析都比较深刻,论断中肯。他首先根据的,不是评论的固定程式,而是根据所论述的作品所显示的特色。他不是孤立地对某一事物做分解,而是历史地、比较地对作品做剖析。他总能把评论的幅度扩大,使得人们能较完整、有联系地来理解这一作品。

  《普通读者》读后感(九):普通读者不普通

  文思独到、文笔飞扬,以文为生,活得洒脱,西闪的这本《普通读者》让我看到了与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涯完全不一机关报生活态势。书中独特的文笔,不由得使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沉思,蝴蝶的翅膀应该是如何以微见著,互相影响,感动于西闪的犀利不谄媚的笔端,真性情可见于文章。不阿谀不献媚以其真而让我敬佩。一种洒脱淡定的成竹在胸的阔大。

  浮躁的时代飞速的科技,慢慢阅读静静思考一本好书,一杯名茗的场景已如国宝熊猫般需细细呵护。

  全书四辑,分述四个主题,四个主题之下各有小篇,篇篇刻骨,篇篇生动。又有书中的画作,画与文的完美,意境与文字的相合,一种深沉的悲悯批判情怀尽显其中。到底是怎样的经历让作者西闪拥有这样的敏锐视界与笔端?也许正是深入骨髓的文心之魂。世人的眼里从来就只看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其余再真实的事实都会自觉屏蔽漠视。西闪的其文字故事向我揭示出这深植于人内心的本性。倘从存有理智,何来那么多横行霸道的公职人员,何来如豪虫般的贪污弄权的高官,又何来那么多悲苦的普通民众的苦苦挣扎?

  西闪无论是评画,评艺术,评作吕,其间总有一股为民请命的暗流汹涌而来。敢于说真话,敢于诉实情的少而又少。

  光彩文字之下的宣告,或能引人清醒唤醒麻木的灵魂,不做麻木的看客,也不做“眼大肚皮小”的唱官。当今的资讯,会写字的人就会运用文字堆砌各种文章,不用脑子真正思考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危机,颂扬贴金之语,溢美之词铺天盖地,对于基本的民众生活水平又有何益?西闪的这本《普通读者》正望能起到以文字影响人的灵魂的积极推动作用吧。

  《普通读者》读后感(十):普通读者才是理想读者

  翻读西闪随笔集《普通读者》的时候,想起开始玩豆瓣的2006年。那时豆瓣还是气氛很正宗的文艺青年社区。翻页又翻页的书影音条目,标签为已读在读想读。有人认真写评论,有人认真在回复。偶尔在生僻的角落发现陌生同好的踪迹,可以悄悄给对方发个豆邮。 这是我习以为正常的状态。那时社交媒体的自恋时代尚未到来,许多读书又多又厉害的人,一点也不自觉多出众。像梁文道讲的,他说他办讲座,弄读书节目,做读书杂志,只不过想努力做好一个达到正常水平的读者罢了。 “二十多年前看台湾的《当代》杂志,里头有一半的东西是我不知道的。那种感觉很难受。类似的智性屈辱,我后来还一再地在其他报刊上领会得到。 除了我,每个《信报》的读者好像都能理解高斯怎样分析公司的出现;除了我,每个《读书》的读者都晓得陈垣的史学成就;除了我,每个《纽约书评》的读者都烂熟《在路上》的一字一句;除了我,每个《电影双周刊》的读者都看遍了高达(Jean-Luc Godard)的电影;除了我,每个《南方周末》的读者都对中国的户籍制度了然于胸……”(梁文道《读者》自序) 跟梁文道的“正常读者”相似,西闪把六七年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书评随笔,结集成《普通的读者》,书名来自英国女作家伍尔夫,1925年她出版的文集就以The Common Reader为题,七年后另一本书上,她再次以它做书名。 既然作者西闪也在向“普通读者”看齐,那他都在读些什么? 他读了达尼埃尔·阿拉斯的《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提醒我们如果不去直面化作,不重视“看”,那么关于绘画的所有讨论都是无意义的。“中国当代绘画的问题就在这里,画家提供给观众的是越来越露骨的观念,却不提供可资观看的细节。” 他读了巫鸿的《物尽其用》。整本书都在介绍这样一组装置艺术作品:它们都是赵湘源老人从1950年代到2005年代不断收集留存的结果,是长达半个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缩影,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有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人生。西闪评论巫鸿绝对是中国美术史领域重量级的存在,但他所做的工作更多是对当代艺术的记录与描述,而少见客观批评,也没甚理论建树。 他读了吕澎的《贺兰山房:艺术家的意志》。一批从没专业建筑设计经验的艺术家来到贺兰山下,建了12栋房子取名“贺兰山房”,以此批判城市建树的千篇一律和普遍平庸。更有意思的是,艺术家们被工程队指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开窗方向西晒厉害、设计造价远远超标、比例尺度严重失衡……西闪给这篇书评取题叫《青山何辜》,说谁都可以对现实摆反抗姿态,但先得掂量自己的能力,与其辜负了青山,还不如加入主旋律的合唱。 说起建筑,他念想写《武陵土家》的张良皋,写《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的陈志华,写《说园》的陈从周。感慨这几位建筑学名家,留世的作品太少。“时代予他们的机会何其少。而今的人胆子大了,动手机会也多了,却未必是好事,贺兰山下那堆垃圾就是例证。” 他读了阿摩司·奥兹的《爱与黑暗的故事》。赞许奥兹在中文版序言里讲的故事,自己的父亲可以读十六种语言,讲十一种语言,母亲会讲五六种语言,可他在童年时代与父母之间却缺乏对话。没有谈论过感情,也没有谈论过记忆和痛苦,梦想和梦想的破灭。 西闪感叹对话难。“我们都成了自信而浅薄的辩才”,可那不是对话。正如当年80多岁的哲学家伽达默尔向哲学家德里达发出的对话,“那个让我关心解构论的人,那个固执于差异的人,他站在对话的开端,而不是在对话的终点。” 这样也许更能理解奥兹在小说序言中的强调:对话尚未结束,万万不能结束。 如今,我已经很少看书评了。一来是自己买书变得阔绰,直觉对味的话,无需了解详情,一键下单,纸质的两三天就送货上门,Kindle的下载就能显示,不再有读书年代摸着口袋的斟酌与谨慎。二来是还在发表书评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读书评论的气氛一转到社交媒体上,就变得很淡薄,嚷着要读的人多,安静读完的人少,认真评论的人更是少得可怜。从前在豆瓣社区上,在报纸副刊上,在杂志专栏上,甚至在通过邮件群组发送的自制PDF格式的电子文档上,那些风格不同的交流阵地和那些趣味丰富的书评圈子,也好像慢慢不见影踪了。 不过,读书其实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让自己愉快。所以不要勉强,与工作无关最好,能保持“业余的心态”最好。这种普通的读者大概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读者”,但他们得到的馈赠却不会普通,仿佛你一直在探路,林深时见鹿,一掠而过,你欢喜得来不及分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普通读者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