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恒的边缘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永恒的边缘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6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恒的边缘的读后感10篇

  《永恒边缘》是一本由[英] 肯·福莱特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全三册),页数:1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一):细腻的像一部政坛大戏

  世纪三部曲”终于迎来了一个完美结局

  在宗师——肯福莱特的号角声中,我加入了传奇史诗世纪三部曲的庞大队伍

  从《巨人的陨落》的昏暗无际的时代到《世界的凛冬》悲亢虚无的纪元

  再到伟大终章《永恒的边缘》这不仅是部小说,更是时代的缩写。

  世界在战争中,枪林弹雨的战争,现代技术的战争,灭绝人性思想战争,惨无人道精神战争,

  生生一部现代战争史中加了些鲜活人物

  作者早在第一部中就把来自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和威尔士的五个家族串联起来。

  用极其精妙的情节来勾画人物特性使其经得起推敲,并把符合年代背景的战争渲染到

  五个不同背景下的家庭中,让读者能够被带入到时下的纷争年代中。

  我认为《永恒的边缘》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前两部,而且这种超越不是一点点。

  有人说《巨人的陨落》到《世界的凛冬》是从历史的武斗转到了政治上的文斗。

  这一点的确不可置否,但是一个故事系列,如果没有了创新和改变,那么这个系列将注定失败

  前两部若只是迂回虚写,那第三部就是正面强攻了。保证故事内核的完整跨度极大

  这难度无疑是成倍数的增长。我看到了作者毫不取巧的用心,更佩服作者对细节节奏的把控,

  正是对历史得心应手描写,让这部史诗更加恢弘。

  《永恒的边缘》很硬历史。对普通读者来说,流畅可能不如前两部。

  有些情节如柏林墙的倒塌等,对历史了解较少的读者必须去查阅相关资料才能理解

  相比之下,三部曲中第一部最有年代感和现实感,第二部的完成度最高结构也最完整,线索也最清晰

  也最华丽好看,第三部则是把历史视野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这方面目前无人能及。

  跨越一个世纪的史诗故事结束了,我更期待作者能在中亚那些辉煌文明古城中找到灵感

  续写更传奇的故事。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二):向往和平

  这是跨越时间创作。接连前两本的最终结局,《永恒的边缘》的篇幅令人疑惑,在前进的道路上,故事的人物关系发展微妙。从原来的第二批历史斗争者,到他们的儿女子孙不忘他们的初心,始终追逐着和平团聚。这些原本政治家官场上随事势的变化苟且偷生,有平民的瓦利和戴夫的摇滚明星梦,还有真挚情感爱情,家国付出的地下情报员舍命为国,持有正义之感的政治家。

  20世纪有苏联从建立到强大到分解的过程,其中欧洲平原动荡态势在烈火中经过不屑的努力走向光明。期间,围绕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较量争论分发出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不同立场,无论是桌面大人物喋喋不休,还是暗下特工们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都让人惊叹!虽然说这是虚实结合的创作,但是连惯性是非常的强,仿佛这就是真的历史述说一样。围绕几个命运多牟家族的展开,他们经历时代的变化,有繁荣兴旺与衰败,他们对于那种历史产生的厌恶之感,随国家领导的相应政策和领导者的使命感,生活的困乏有了经济上的好转。

  柏林墙和古巴导弹危机重大影响伤痛下的人们积累已久的力量,在恰当时机释放争取了地位权利。美国本土的内部矛盾种族危机和对外政策,都是很生动的刻画,还有那高海拔的远东莫斯科,庞大的帝国制度上的错误操作,使这艘巨舰分裂成众多的独立国家。那段黑暗的历史,难以忘去的事实,除了祭奠,不要战争,像是没有更好的方式去掀开历史的波澜。福莱特的文字,世纪三部曲,看似是简单的历史教科书式的传导,其实不然,这是用文学的方式,去记载沉痛教训,世界和平的光明,在今天,依然是我们为之努力去追求的生活。读完三部巨作,有心灵上的震撼,视野的开阔,更多是对作者写作敬畏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三):迈过凛冬,才能到达永恒的边缘

  诚心而言,《永恒的边缘》离《巨人的陨落》和《世界的凛冬》差距有点远,不论是表现手法还是人物的刻画,相较前两部还是有缺陷的。但毕竟整整百年历史,从一战到二战事情发生了很多,仅仅用这几本书来记录不够的,更何况还有五个家族之间尔虞我诈,相互牵绊的故事,更显的短小了。

  从第一部开始,肯叔就让我惊喜,细腻的人物刻画,人物关系构建等等,让我看到一代大师实力所在。《永恒的边缘》这本书让我期待已久,虽然有些小失望,但也无伤大雅。就我而言,阅读应不带主观情绪,这会影响你对整部书的感官,就单单以艾瑟尔这个角色的刻画而言,我是比较喜欢的。不管是她对爱情还是对社会责任而言,都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对于爱情和社会都会做出的必然反应,虽然做不到像艾瑟尔那样伟大,但并不妨碍我们对于爱情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至于政治一些看法,个人是对政治不敏感的,但对于肯叔的一些看法是有些不认同的,虽然对于历史了解的不全面,但是尼克松这任美国总统还是了解过的,他是中美建交的第一人,可以说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假设没有他,中国和美国可能还有个十年甚至更长的冷战期。肯叔这方面有点偏颇了,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但著书立作不应当如此,而且还是历史著作,更不应该如此了。

  还有一点遗憾就是中国,世界百年历史不能少了中国,中国应当,不,中国是世界百年历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部分

  《永恒的边缘》第三部曲,世界经过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终于抵达永恒的边缘,这是三部曲的格调,也是历史到现实的真实写照。从祖辈到我们,各有各的辉煌,各有各的精彩,不同的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时代正在来临,经过黑暗沉淀下来的我们,要站在永恒的边缘,看向未来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四):【雨枫试读】真正的生命就是高于生命一切

  许多人在追求他们选择的道路时固执,却很少在追求目标时固执 。

  《永恒的边缘》是世界三部曲的第三部,该部共有三册。是继《巨人的陨落》与《世界的凛冬》的后续。作者继续用来自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和威尔士的五大家庭为主线,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中,他们又将遇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一浮出水面。如丽贝卡以为的爱情,以为的婚姻结果发现自己爱人汉斯,竟然是卧底,竟然是为了监视自己而同意结婚的。爱到了欺骗的丽贝卡,觉得无法忍受。如维雷娜目睹金被枪杀。

  不断地推陈出新,世界的大格局,一直在随着变化而变化。最为让人欢喜莫过于文中的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些人物和事情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这些历史事件的更新,也让人们更加完整的见识到了曾经过往的历史。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群体直觉良知。书中所提到的柏林墙,著名的东德西德分裂,那不是一面墙,那简直可以说是天堂地狱的分割线,曾经又有多少人死在那里,为了心中的天堂。当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向往前墙那边天堂的生活,他们决定逃往,可是最终男女都付出了残重的代价被子弹伤到腿,妻女留在墙的那边。一个人的幸福,不是他所需要的幸福。他们所向往的是幸福的家园,亦或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或许这也正是当时那批人的心声,当然最终也成功了。

  除了残酷激烈世界大战,还有许多不见硝烟的战争。时代在变化,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在向前进,包括人们的世界观,爱情观。比如忠于爱情。有些人是将爱情与性分开的,性解放,这种需要,被人们称为是事情发展之因,不能说是前进还是后退,可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推翻了过去,人们对于性的认识,但是同样,对于伴侣的忠贞,又让许多人不解,这也就是年轻人彼此分合的原因。或许一定程度上的解放,也并不见得是好是坏,仍只能是在时间的浪潮中去发现,亦或是改进。其实需要是事情发展的结果。

  同样,前进,也是一群人所付出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为了谋取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为了获得某种权益,有些人自愿或是被迫的加入间碟组织,为了这至高无尚的工作牺牲自己的爱情,自己的爱好,甚至于生命。不得不感叹这些人,清楚认知到自己的目的,而坚强的活着,或许这就同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一样,真正的勇士,就是一直生活在死亡边缘,不断地受伤后,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擦干泪,还继续热爱生命。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有血有肉,有激情

  作者肯·福莱特历史悬疑小说经典 (共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军方的怪物》,《银行家的情人》,《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寒鸦行动》 等

  未来如何,世界的发展如何,五大代表性的家族又将如何,其实与未知的相遇,七分欢喜三分孤寂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五):虚幻真实世界史

  在经历了《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到如今的《永恒的边缘》,“世界三部曲”终于迎来了完美的结束。肯.福莱特将一战后世界的全貌历史全部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系列中我们看到水深火热的一战,凄惨绝望的二战,以及最终迎来和平与希望的和平时代。

  相较于前面两部,第三部少了较多关于战争与政治场面深度刻画——一战中的枪火声,二战中的嘶喊声,战争中人性的泯灭,政治的丑陋,在《永恒的边缘》真的少太多了,当然这也由历史所决定,越往后的历史人类越文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渐渐成为世界的主题所以缺少了这些场面的描写也无可厚非。在第三部中作者仍是利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五大家族这个宏大的关系网将整个世界、整个历史串联起来,自然而不突兀。部分读者认为第三部没有前两部那么精彩的原因也许就在于此,作者这次费了浓厚笔墨在人物描写与情欲描写上,简单粗暴直接,令人面红耳赤同时不禁思考,人物所处的世界环境也是造成这个局面一个重要的因素

  《永恒的边缘》描述了1960年至2008年美国、德国、苏联等国的发展与政治状况。二战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与苏联分庭抗礼,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局面的延续,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美苏两国的对抗与争霸成为了世界政治的核心问题。在这一时期肯尼迪的登台,柏林墙的建立,古巴导弹的出现,有色种族的隔离,世界出现无序与混乱的局面,人民处于迷茫恐慌,及时行乐的现实状态,而整个社会处于政府或国家的监控状态,人们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平等挣扎与醉生梦死也许是最真实的写照。

  马丁路德金、鲍比肯尼迪对于全美出现黑白有色人种无界限的努力与斗争惨烈在本书中描绘地淋漓尽致。从肯尼迪到约翰逊、尼克松、布什一代代总统的连任中,我们也看到美国的自由与平等现代史。在看着苏联由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再到最后的苏联解体,我们也见证了两大阵营的兴盛到衰亡。战争的场面与策略的实施,任务的艰巨伴随着血腥无耻手段——刺杀、窃听、反抗、死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我们都能在书中找到更清楚的描述,也让人理解地更加深刻。这些政治事件也因为这些虚实的人物与环境的渲染与衬托下更显真实,也更显惨烈。

  五大家族的血液在延续,在这几个巨大的关系网中作者凭借强大的联想力,将黑人与白人,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巧妙联系在一起,其间穿插着党派、国家、民族,将整个时代所面临的的问题全部暴露无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第三世界在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我们看到了五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落,就像看到了整个世界由崛起到最后回归平静,在这一个动荡的岁月里,在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平等,精神上与行动上终于得到了自由与民主。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新时代的开启,奥巴马总统的登台也昭示着一个有所期待的新世界的到来,种族、性爱,所有这些都得到了承认,一个新的时代真正来临。这是一部完美又显残缺的现代世界史,让我们在生动的人物日常与抗争感受到如今这个来之不易的新世界,也让我们以更加深刻的角度回看那艰难的历史。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六):永恒的边缘,进步的世界

  永恒的边缘,进步的世界

  很喜欢这种用人物,事件带入年代的文,使人有真实感,容易带入。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虽然是以人物代入,讲述故事,在看完三部之后,你印象深刻的然而并不是其中的主角,而是某个场景,某个历史时刻。或许这才是作者的意图,以人代入,讲述历史。

  肯•福莱特无疑是个能人,像这种讲述历史的,还三部九册的书籍。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带插画,按照惯例,早使人疲惫。但是他却有能力使人看完一页再看一页,看完一册期待下一册。期待着结局却又害怕结束...

  《巨人三部曲》讲述了三代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追求不同,表达的也当然不同。但不管是哪一代,作者描述下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的饱满有其个性,可以使我们看完很多年以后,乍一看见书名时就会想起,他或者她是谁,又有怎样的故事。而他或她所处的时代又是怎样的。

  阶层,是作者毫无顾忌描写的一个点,从《巨人的陨落》开始就描述了因为所处阶层不同,人与人在享受的待遇,遭受的苦难有多大的差异。但通过后续的描写后,会慢慢发现,这种差异在慢慢缩小。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阶层,视乎是不容易打破的,社会底层的人比所谓的侯爵,皇室要卑微。但是在战场上,在灾难面前,不管你是总统的儿子还是煤矿工人的小子,身份地位都是虚无。所以在战争的过程中,阶层观念是有所淡化的。

  第三部《世界的边缘》脱离了战争却又在战争之中。生活不是一旦定下来就是一成不变的,变数有可能就在下一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以为生活会好起来,却没想到几年之后会迎来第二次的战争。自己目睹的战场,经历的苦难,如今还要自己的孩子再面对一次。人们有需求,有追求,那么就会有战争...

  战争并不是只有腥风血雨,枪林弹雨。思想的战争,更为残酷。新世纪的到来,新观念,新思想的涌现,宗教信仰的差异,等等都是矛盾的开始。

  世界在进步,我们也在热烈的成长...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七):永恒的边缘——体味历史的格局和细腻

  《永恒的边缘》是肯·福莱特又一历史力作,这部百万字级历史史诗巨著,是号被称为“世纪三部曲”的《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与《永恒的边缘》的大结局。 历史是什么呢?百度给出这样的解释,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因此人们需要读历史,需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因此,《永恒的边缘》在读者的千呼万唤里终于面世了,我们也终于有幸可惜通过这些作品完整地领略一代大师的风采。 这真的是一部有温度的历史,作者看完旁观,冷静书写的背后,藏着一颗炙热的赤子之心,那个时代的美、丑及爱恨情仇,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时代背景之下显得异常耀眼,忽然让读者有种感觉,这虽然是一个权欲横流的世界,却也是一个温暖的世界,这是一个美好与善良并存的世界。是一个让我们叹为观止的,值得我们回望、惊叹、感悟和可惜进行无尽思索的世界。 丰富的世界,永恒的边缘,生命的炽热、顽强和坚韧,都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是能触动灵魂的佳作。读过之后,真的会被肯福莱特的宏伟的格局和细腻的手法折服,惊讶于他笔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充实和生气,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部历史史诗,值得每一位读者用心地去品鉴和斟酌~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八):历史的边缘是政治

  《永恒的边缘》基本上延续了前两部的框架,继承了《巨人的陨落》和《世界的凛冬》两部作品的特点,比如历史与虚构完美的结合,细节描写生动,故事情节紧凑,令人目不暇接。

  第三部的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后半叶,曾经的五大家族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东西柏林墙的建立,把德国一分为二,成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角力的舞台。这条真理一直未变,弱国永远是大国政治的牺牲品。

  但过于遗憾的一点是,这部作品的政治色彩太于浓厚。《巨人的陨落》中作者不偏不倚,基本构造一战时整个世界的大格局,而《世界的凛冬》里就开始露骨地倒向欧美并且大肆对苏联极尽批判与挖苦。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但是对于朝鲜战争却基本不触及,是典型的投其所好,个人选择性和政治倾向过重。《永恒的边缘》一开始就浓墨重彩地抹黑苏联和东德,柏林墙倒塌,奥巴马上台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却只字未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境遇和美军在中东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如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和对伊朗的一系列的核制裁,包括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总体说来,世纪三部曲中,《巨人的陨落》是一个可谓完美的开头,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故事,活伦活现的一个个人物,读完之后像是读了一部英雄的史诗,让人震撼;《世界的凛冬》像则一本教科书,已经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人物形象开始脸谱化,故事偏向于流水线,读来差强人意但还不至于倒胃,使人感到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无奈境地;而收官之作《永恒的边缘》就像一堂政治课,意义是大于内容的,福莱特笔下的人物按照政治正确的路线就会获得较好的发展,在优越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自由民主,连空气都是清新的,反之则会受到社会主义的迫害和欺压。作者希望读者接纳自身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但是这就偏离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总的来说,第三部作品实是狗尾续貂,但作为整部作品的完结,也算好坏参半吧。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九):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永恒的边缘》

  书的结尾乔治一家在电视机前面观看奥巴马赢得总统大选,看着米切尔带着两个女儿走下台,孙女玛伽不理解为何乔治会泪流满面,而玛丽亚只是说了一句“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对的,这个故事的确很长。从这套被誉为“世纪三部曲”的小说开始,作者在《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把历史上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用小说这样的文体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作为最后的终结者《永恒的边缘》无不例外的对之前的两部进行延续,五个家庭的传承者将会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让我意识到,祖辈骨子里留下和平的使命,会在下一代的骨血里潜移默化着,不需要去刻意去描述,只要推开窗,看看这个世界每天的变化,这就是现实。

  记得中学课本里总有那么一课“我有一个梦想”,那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很大声的朗读出来,却很少去解释为何?从乔治参加的自由之行运动开始,他一直为黑人获得自由而战,中间为鲍比肯尼迪、马丁路德金、杰克肯尼迪等为所有自由自行的活动而服务。一切的宗旨,就是为了黑人能够堂堂正正的站在历史的舞台上,享受同白人一样公平的待遇。他的母亲、前妻、妻子、儿子都是黑人,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为延续而奋斗。然而,他做到,在作者笔下,将他的政治生涯,一直写到故事的结尾,用四个字“泪流满面”来为乔治一家划上永恒的边缘。

  从这部小说的开头,就写丽贝卡,一个亲眼目睹二战时纳粹分子强奸养母的女孩,在经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后想从东德逃离到西德为开端,讲述着柏林墙两边的故事。在同丈夫跨越柏林墙而遭遇的种种挫折之后,在西德建立的辉煌一生。对丈夫的残疾不离不弃,对弟弟的不变关怀,并且在政治生涯上一步步走上高位。为柏林墙的打开而守候,因为,墙的那一端是她最爱的家人。

  这部小说没有战火爆弹的轰击,有的是大国之间的相互角逐,尤其是美国和苏联,到最后美国站在历史舞台上,直到今天还在处于屈指一首的位置,而苏联瓦解了,作者笔下的苏联瓦解时,小说人物例如德米卡、娜塔亚等没有感到惋惜,而是一种改革之风的解脱。这是一种世界和平的象征,随之而来的是东西德的合并,丽贝卡一家的大团圆。

  随着小说的进行,老一辈的人渐渐远去,新生代的爱恨情仇也被作者交织起来。五个家庭的人,还是因为爱、因为情而走到了一起。这部小说用很多情节把人物的欲望尤其是性展现出来,给人在爱情上的理解为真的不是始终如一。而到最后,宽容会给他们彼此带来幸福。然而,小说还体现了一种大是大非的情怀,哪怕每个都会遇到挫折,但在面对国家问题上,骨子的和平信念又将他们聚拢在一起,使得一部小说情节上分分和和,高潮不断。

  记得我看完第二部《世界的凛冬》时,我在想着,窗外的霓虹灯是祖辈们用了多少的心血换来的,且行且珍惜来形容内心的感慨。如今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在满足生存及物资需要的同时,还需要精神的升华,思想的进步,这或许就是所说的“自由”。而这部的终结将是歌颂自由而战的人,为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人而赞。

  《永恒的边缘》读后感(十):永恒的边缘书评

  一部惊人的历史巅峰之作,从我废寝忘食的读完巨人的陨落时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肯,福莱特这个自带独具魅力的作家,也更一次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长篇小说《永恒的边缘》描述了美苏两国冷战的期间带给人类的伤害与觉醒。残酷激烈的世界大战,思想之间的战争,人类文化的竞争与融合,柏林墙的倒塌等等都让人进入深刻的醒悟。 这位为读者而创作的每一部巅峰作品,尽量还原历史高度,揭露世界人类的全史,百年的跨度,诠释五个历史大家族之间的故事与恩爱情仇,无疑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深思。 凯尔抓起金的手,拉开他的手指,拿掉一包烟。加斯帕从没见过金抽烟:显然他私下里才会抽。即便到了现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凯尔仍然在维护着朋友的形象。加斯帕的心被凯尔的忠诚打动了。 阿伯内西仍然在对金说着话。“能听到我说话吗?”他问,“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加斯帕发现金的脸色戏剧化地灰,英俊的面庞呈现出不自然的平静。 加斯帕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金便处于这种死亡的过程之中。 维雷娜同样意识到了死亡。她走回房间,低声地哭泣着。 加斯帕用双臂搂住她。 维雷娜瘫倒在他身上大哭起来,热泪浸湿了加斯帕的白衬衫。 “我很难过,”加斯帕轻声说,“非常非常难过。”他为维雷娜感到难过,也为所有人感到伤悲。 很喜欢这个片段,也曾反复领悟,那个内心充满正义与和平的凯尔,在任何时候维护着朋友的利益,他的正义与忠诚不正是我们苦苦奢求,翘首以盼的么。我们感受着凯尔的忠贞,维雷娜的伤心痛苦,加斯帕的淡定坦然,感受着他们之间的温暖与无可奈何…… 最后的我们应该都是那个最伟大的英雄主义,是那位认清生活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的佼佼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