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零度诱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零度诱惑读后感10篇

2018-04-09 20: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零度诱惑读后感10篇

  《零度诱惑》是一本由汪明明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度诱惑》读后感(一):缤纷世象与碎裂之镜——《零度诱惑》的“先锋性”

  韩传喜 《中国艺术报》2017年07月17日   

  《零度诱惑》作为汪明明的首部长篇小说,带给了读者一种独特阅读体验甚至审美挑战。初读小说,读者便会被裹挟进物事杂呈、影像陆离的纷繁世象之中,大量的感官心理描写与抒情、议论、哲思乃至幻觉的铺陈,错综交融,不仅拖曳读者沉陷于其中,甚至淡化了传统小说的重要因素——故事情节及其推进。这使得小说被赋予了一种先锋意味,甚至可以说,作者尝试一种新的小说艺术表达形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于中国文坛的先锋小说,曾以其注重形式试验而名声大噪,但其大体上,还是以故事情节作为小说主体架构,而这部《零度诱惑》,则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均具备了某种更为特别的先锋意味。

  整体观之,此部小说故事情节至为简单,主要讲述了名叫尤佳霓的普通女孩,与时代交融的成长历程:从小家境困窘,考了一个普通专科学校,一个偶然的机遇应聘进入一家报社工作,通过自己不懈“奋斗”去追逐成功”……以其人生经历为主线的叙事结构亦不复杂,除去抒情、议论、哲理、思辨的文字,整个小说体量较小。如果说男女主人公陈逸山和尤佳霓的故事,如一串项链的串联底材,那么附着于其上的大量的主观感觉的传达、流行语汇的解读、时事议论的升发,则如连缀不绝的各色素材,被撷取与编织进整部作品,构造成一件材质杂糅的现代风格艺术作品。然而细察之下,此种结构方式,又是与作品所表现对象以及对象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匹配的。如果把我们的时代视为一个宏大叙事,一般人很难对这个时代进行统合,作一整体认知描述,因为在瞬息万变的大时代中,充斥着无数喧嚣浮躁的人与事,其中充满的,则是无数碎片化、片断式的小叙事。人们不断被外界干扰,并不断进行自我调适,面对外部世界堆积的雪片般的信息事物内心充满了各种焦虑困惑痛苦矛盾。因而作品中的大量哲理思辨,实是对于现实生活中作为自我的个体的辩难,对于主体性的分析和确认。

  《零度诱惑》的主观性恰恰表现为强烈的当下性。而所谓“零度”,则表达了作家及其创作与时代之间无以躲避、无从推拒的密切关系,因而小说中的各色人等,其实均被周边的各种“诱惑”紧密包裹着。“诱惑”直接作为小说的关键词中心语,呈示着生活无所不在权力金钱、美色、时尚……同时喻示着潜伏于内心的时刻躁动的欲求、奢望、沉沦、堕落。小说精心选取了能够透视并聚集“诱惑”的典型场景空间,它们如小说中无处不在的“镜”之意象,时而聚焦时而散射,时而清晰至炫目,时而变形荒谬,却更为真实典型地彰显出现光怪陆离的底里。如小说将媒体称为“凹凸镜”,所谓“凸镜头”,是“变焦、放大、变异、特写镜头”,造成“新闻怪胎‘煽色腥’”;而所谓“凹镜头”,则在“删除、淡化、自行消隐”。媒体的“凹凸镜”,显现的是“被建构的视觉世界”,它“放大或缩小,凸显或遮蔽,添加或删除……”其实是串联起大时代的纷乱世象,以折射当代社会人心、民风、时尚乃至道德价值观变迁历程。

  作者将小说的主人公,置于“媒体”的叙事空间中,这既与作者媒体从业经历相关,更与媒体本身的特性契合。男主人公陈逸山年轻时即入媒体工作,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与教育,工作过程所见所闻刺激影响,共同作用于其渐趋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金钱、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甚至女人,成为其衡量自身价值与成就的砝码,因而成为其极力追逐的对象——作者也揭示了其中交互纠缠的过程:外物和自我,欲望理性被动诱惑和主动追寻,追逐和被追逐,看似矛盾其实契合于诸多现代人心底。尤佳霓的成长历程,也是在各种诱惑包围下一步步迷失、堕落的过程。整部作品表面上的艺术表达的先锋性,与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其实密切对应,内里包蕴一个踏实的现实故事和一群真实人物

  “在我生命的后视镜里,似乎有两条轨迹交错运行。”小说以扭曲镜像开篇,以“碎裂面像”结束纸醉金迷、纵酒狂欢中,猝然倒地的瞬间,“她的面孔,从鲜艳转向枯萎”,“没有什么是真实存在的——只有狰狞的猩红疤痕是真实存在的”。加之中间贯穿的各种镜像,共同构成了小说虚实相生、真幻交映因而惝恍迷离而又触目惊心的艺术境界。小说的结局,镜像的碎裂,更像是一个深刻的隐喻:青春终会失去浮华终将散场,随着人生的起伏而被时代与欲望抛弃,是生活的常态;但猝然的意外,惊悚的结局,意味着被欲望人生早早地弃置。而生活正是在常态与意外的交合与纠结中前行。如何剖析并表现当下真实生活,审慎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既融入时代,又保持距离,从而建立起文学书写与大时代的全方位对应、贴合、同构关系,作者以自己的小说创作做着独特探索与表达,这亦是其小说呈现出独特“先锋性”的缘由所在

  《零度诱惑》读后感(二):跟着小说家砥砺思辨

  来源: 扬子晚报

  —部好的小说就是一个小生态。好的生态,万物竞研,生气流畅。所以好小说诸如情节、人物、结构布局语言等等都应该是生长性的。理想的小说当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各方面都生长得均衡得恰好,但往往是或者因为能力,或者因为趣味,一部哪怕是长篇巨制的小说也只是在某一方面长势喜人。当然一般来说,我们看一部长篇小说,首先还是看是不是有一个好故事,其他的只是买一赠几的奉送。   好故事自然包含寄生其间的人物,或者成就故事的结构布局,以及相宜的语言和腔调。《零度诱惑》偏好的是哲思,是思辨。中国小说的传统是说故事,思辨不是擅长,这固然因为古典中国预留给小说家个人思想的空间很逼仄,所以“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以及几大名著故事之外的议论总脱不出文以载道的窠臼。及至近代西风东渐,遵从个性东西小说大同,但小说说故事之外的哲思和思辨并没有像西方小说那般葳蕤而成气候。不只是小说家不会在小说里讲道理,读者也没有跟着小说家砥砺思辨的习惯。因此,从整个小说生态看,这一类小说堪称稀罕。   可否说,哲思和故事之于《零度诱惑》恰似水与岸,流动却不漫漶无边。小说中,尤嘉霓几乎是《红与黑》中于连的异国妹妹,她在现代都市的征战杀伐,是一条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旅程。可是明明面对尤嘉霓这个“土豪中国”的“恶之花”却没有简单的臧之否之。《零度诱惑》的可贵之处在于告诉你:“恶之花”也有不驯服不自弃不涂污的高贵尊严和心底里的软弱忧伤,虽然她最后如小说前所引让·鲍德里亚语:“如果我们以诱惑为生,我们将因蛊惑而死。”生逢“攫取故事”的时代,一个以说故事为生的小说家要说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难的不仅仅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而且是新闻、影像都在和小说争抢“好故事”。可即便如此,比如明明的《零度诱惑》那些不断从故事滋生出来的丰沛妖娆的哲思只可能属于小说的禁地。 何 平

  《零度诱惑》读后感(三):记录当代人性与道德的哲学小说

  这不仅是一本哲学小说,也是一本记录小说,而且是记录了当代社会最普遍又最不被我们重视的人性缺失、道德缺失,就如一部反映人性与命运纪录片与警示片。书中运用大量真实的新闻素材,具有揭露式与批判式的新闻写作特点,也有更加深度的哲学思考。为了让我们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与人物关系,作者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全知视角,也就是上帝视角,但是在记录的轴线上,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把故事解构成了很多零碎的片段,又重新组合,透过一组组镜头将场景串联起来,里面还夹杂了很多回顾、回忆、补充、思考等,所以故事的线索就像是几根正在编织的毛线,相互交错,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作为一名女作家,作者感情细腻细节突出思维跳跃。回到开篇鲍德里亚的名言“如果我们以诱惑而生,我们将因蛊惑而死。”这本书是对这句名言深刻的揭示。

  《零度诱惑》读后感(四):无休止的陷落——评《零度诱惑》

  在卫慧或者棉棉一类笼统被地称呼为“身体写作”的作家笔下肉体被描绘成都市人颓废精神生活承载器。而汪明明的《零度诱惑》则赤裸地传递给我们一条讯息: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肉体至上。无论是以肉体交换地位的女人,还是沉溺于肉体享乐的男人。他们追逐着欲望,却在一刹那间坠入无尽的黑暗

  小说的线索就是尤嘉霓的“成功之路”。粉红女郎尤嘉霓急于摆脱丑小鸭出身,笃定地进入上流社会。在她眼里迈向成功的途径只有一条,以美色诱惑男人,再凭借肉体满足他们性需求。她是伺机出动的猎人,每一次行动迅速明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尤嘉霓对她的生存法则清楚地认知。懂得运用游戏规则的人是胜者,因而尤嘉霓无往不利。肉体,在当下的社会似乎无所不能,它替被欲望驱使的都市男女攫取了地位、权力、财富,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资源积累。尤嘉霓以肉体存在,她不知灵魂为何物。人自我欲望未满足时,永远不会觉得累。利用性或者说美色向上攀爬的手段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尤嘉霓将每一次亮相视为绝好的机会,她费尽心思的打扮自己,出场时演好最恰当角色。肉体并非是神,却是一柄利器。尤嘉霓尽力敞开自己,按照每一个需要取悦的男人的要求卖力演出

  深谙世界游戏规则的尤嘉霓也一开始迷茫的,在与陈逸山的交往中,她失控了。陈逸山是较尤嘉霓年长十九岁上司,小说有近乎一半的篇幅在描写二人情发展。陈逸山与尤嘉霓情感破裂真正原因在于背道而驰观念。男女之间交往始于彼此的吸引,在相处时慢慢磨合。尤嘉霓是他的“小妮子”,他是尤嘉霓的启蒙者。陈逸山贪婪的吸食着尤嘉霓青春的气息,借此证明自己依旧是年轻而有朝气的。另一方面,他又无法驾驭尤嘉霓。他们视野完全不能重合。作为尤嘉霓的推手,他妄图掌控全局。尤嘉霓对陈逸山的占有欲达到了鼎峰,他又发现事态逐渐脱离了他预想的发展轨迹。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实际上,陈逸山一直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自以为最安全的猎艳。不过,打破陈逸山游戏规则的女人还是出现了。从权力美梦身陷囹圄,作者也借机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里个人隐私不复存在,一切行为都会留下痕迹

  陈逸山开启了尤嘉霓的游猎之旅。如果尤嘉霓对陈逸山还有几分爱慕,当她走出被陈逸山抛弃的痛苦后,她对接下来遇到的袁琅、叶梓灿、萧歌的态度全然是为了继续达到她的目的。她和他们感情都是错位的。游刃有余地应对交错的肉体关系,尤嘉霓在一桩桩情色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

  是谁制定了规则?我们不知道。但是当我们回过神后,世界早已陷入了一种狂欢。媒体不是始作俑者,但它为列车的飞速前进提供了动力。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世界疯狂的冲出了轨道。坐在这趟极速列车的人们仍旧未清醒认识到世界的发展超乎个人的想象

  小说是虚拟的,作者建构的世界又将其镜像折射。尤嘉霓认为出人头地的方式只有一种——提高曝光度。尤嘉霓羡慕的女性无一不是充分地暴露在他人的眼球中,缤纷艳丽杂志上的时尚宠儿,电视浓妆艳抹的女明星。尤嘉霓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她时时刻刻活在他人的眼中。媒体营造了拟态世界,给了尤嘉霓这类人绝佳展示自我的平台,谁会拒绝呢?

  今日的媒体已经面目全非了,在点击率和广告冲击记者良知覆没了。作为书中唯一正面形象调查记者江振啸,代表了作者对传统媒体没落的深深忧虑。当最后一个坚持新闻理想的记者被迫离开热爱的新闻事业,媒体的公信力荡然无存。陈逸山和江振啸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作者将自己的新闻情怀融入江振啸言行举止,但作者节制、客观地写了他的悲情出走,令江振啸这一人物多了些真实,少了些理想化。

  作者没有写尤嘉霓、陈逸山等人种种抉择挣扎与痛苦,人性中的真善美似乎一开始没有随他们的出生而降临。“荣耀地生存于当下”是陈逸山的人生信条。尤嘉霓急于奉献肉体是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们驱动着欲壑难填的身体,完成一桩桩与魔鬼的交易。每一个人单打独斗,在必要时相互利用,亲情或者爱情缺席了整个人生。身体是砝码,天平另一端的托盘里盛着欲望。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极度自我,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当下。

  我们不禁要问:尤嘉霓的灵魂去哪了?她从头到尾都没明白所谓的生存法则并不是唯一的,媒体塑造的镜像世界遮蔽了她的双眼。陈逸山的父亲要陈逸山争夺的荣耀是“现实的媚俗”。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建构在扭曲的价值观之上。很显然,尤嘉霓理解自我的存在方式是“肉体”,所以她没有因为灵与肉的分离挣扎过。陈逸山是尤嘉霓爱情的终极毁灭者,他在乎的是肉体享乐带来的快感。

  用“先锋”或者“前卫”形容《零度诱惑》都不恰当,它是一本真实记录时代人性之恶的小说。无边的欲望、无数空洞的身体飘荡在颠倒的世界。汪明明的叙述是犀利的,也是冷静的。她忠实地记录下了尤嘉霓和陈逸山们的故事以飨读者,其中的善恶美丑留给了人们自己判断。《零度诱惑》为我们展现了光鲜亮丽的浮华社会中一朵朵恶之花绽放,人们的欲望如卷曲的藤蔓彼此缠绕。小说缩影了当下的病态社会。小说已令人头晕目眩,我们如何真实的世界共存?更可怕的是,其中一些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心灵空洞。故事停留在尤嘉霓意外毁容的一刻,此时她的命运也随着美貌的而毁掉了。尤嘉霓在华丽的舞台上粗鲁的匆匆落幕了,世界的喧哗声犹然。无数拥有新鲜、年轻肉体的男女渴望登台亮相,他们迫不及待又跃跃欲试。是谁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零度诱惑》读后感(五):透视“时代病”的诱惑之书

  (刊于《出版人》2018年第2期)

  文/俞耕耘

  汪明明的《零度诱惑》是一部奇特的镜像之书。因为,你翻开作品,就像打开魔镜,诱惑读者也沦为镜中人。从而,这就像作家和读者的角力,看看你是否会被小说吸附,也成为一个倒影。“不幸”的是,读者可能会陷落,这恰说明作家的成功。在何种意义上界定这种成功?我更愿意返回歌德和席勒的交锋上,文艺作品到底应该从形象出发,还是观念出发?这是重要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就像你是根据曲填词,还是先有词谱曲。从效果上看,没啥区别,但在创作上有本质不同。传统小说以人物和故事为核心,走了一条情感推动情节,叙事包蕴思想的寻常路。《零度诱惑》则不然,它从险境求新颖,有别树一帜的气质,在于它以观念为中心,故事人物设置是有意暗合哲学观点的。

  这也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作家可以在哲学理论影响下创作小说。但评论者是否也要从哲学层面还原阐释小说意义?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评论,反而把小说的审美本质消耗殆尽,对小说语言维度视而不见,把人物形象当成理论符号,将故事情节视为象征价值。这就像一种循环论证,当你已经知道作家从波德里亚、居伊·德波、拉康等理论文本里,找到构建情节的要素。你再用这些理论阐释小说,那就像把沙漏又倒了回来,意义寡淡。换言之,我们常常太过执迷这个故事的“理论灰色”,却忘了故事中的“生活长青”。

  《零度诱惑》的故事题材在文艺作品里很常见:剖析世相人情,把脉社会病象,描摹阶层上升的困惑,关注职场交易的暗幕。主人公尤嘉霓就是一个底层出身,在职场讨生活、寻猎物,借助诱惑博上位,进阶上层的形象。她就像“女版的于连”,是极端个人主义者,试图通过野心、才能攫取财富地位,最后不料登高跌重,通通幻灭。你会揶揄挖苦,却不至于厌恶,甚至你会欣赏那份矫揉造作,故弄风情。因为她身处弱势,而且美丽。你是一个局外观众,出于她的诱惑演技,也该鼓掌。

  然而,作家的心态却相当冷峻。相较于讲述这个故事,她对解释故事更有兴趣。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模式更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者尼克对盖茨比冷眼旁观,分析了一出美国梦幻灭。汪明明也是通过间离的叙事者,对尤嘉霓冷嘲热讽,坐看她走向失败。她为什么最后结局只能是跌倒毁容?我想汪明明只是从哲学上宣判了她的虚妄破灭。现实中,尤嘉霓这样的女孩儿,或许正春风沐雨,大为得意。那么,作家设置的结局是否少了现实性?其实不然。那些结局得意的“尤嘉霓们”,早已不是自我,而是景观和幻象。

  我想这是小说的深刻所在:当你诱惑他人的时候,你已不再是自我。尤嘉霓对陈逸山的诱惑,是小说最浅层的直接诱惑。但是你要追问一个问题:诱惑到陈逸山的,真的是尤嘉霓本人吗?答案不尽然,因为尤嘉霓之前已被媒体、广告诱惑,成为她渴望变成的“镜中人”――如韩星金玄雅,猎女陶萃丝,时尚女教主林美琪等。换句话说,陈逸山或许是被尤嘉霓的镜像所诱惑,迷恋的是她背后时尚符号的增殖意义。这是一层隐秘的诱惑关系,它时刻说明现代性社会无所不在的欲望关系。

  就像福柯用规训社会概括了隐匿的微观权力。《零度诱惑》则说明每个人都被潜在的欲望关系所捕获。这根本就不是你想不想抗拒的问题,而是你无从选择。这是很多小说都不具备的批判之维。汪明明通过作品反思“文化工业”的虚假性、光怪陆离的表象世界对本体世界的篡夺。广告、新闻、影视等媒介粉饰的上层时尚生活,商业资本运作下的恋物逻辑,使尤嘉霓甘愿放弃自己,化为身体景观和消费符号。整个世界在镜像之书里,本末倒置。原因在于诱惑并不单是平面镜的照见,而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变焦”折射。最后形成的幻象既是夸大的变形,也是倒置的错位。

  真正的诱惑来自永不对位的目光。赤裸的身体本身并不诱惑,想象裸体的过程才是诱惑。所以,我们看到尤嘉霓就像“猎头”和“御女”,在享受那种不断猎艳、控制和交易的过程。无限的延宕,让男性处在一种“逐猎路上”的错觉,才能给欲望“加权”,给诱惑“保湿”。这也是尤嘉霓从陈逸山那里得到的教训。姐姐的被包养,给了尤嘉霓上了一堂反面案例课:那种廉价低端的身体交易,吃亏在没有包装、不懂表演。没有实现更高端的“象征性交换”,就是赔本生意,没得到增殖性价值。

  尤嘉霓的悲剧在于她的商品逻辑,总在考虑划不划算的边际成本,从来不想交易该不该发生的伦理问题。这涉及一个弗洛姆式的命题,你是占有型人格还是存在型人格?尤嘉霓无疑属于前者,她有“物化”的冲动,只有变为商品符号,失去主体性的肉身,才能交换价值。“零度”的意义或许就是“祛除生理-情感性”的机械化效果。这也是小说值得反思的一个地方,汪明明在揭示尤嘉霓自然属性(生理意义)上的情感机制,并不充分。尤嘉霓的诱惑是否只为换得财富、地位和时尚生活?我想女性本身追求“快感享用”的层面,更不能忽视。换言之,尤嘉霓怎样从“有情的身体”走向情的反面(非情),沦为“机械化的肉体”,还需更深琢磨。

  在某种意义上,《零度诱惑》延续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新感觉派的作品气质。你仍然能看出都市风景、摩登女郎以及浪荡的现代性在当代社会的某种复现。汪明明展现了欲望的交错、身体的景观和虚假的狂欢。甚至,小说的语言就戏仿了狂欢化状态下的扩张感、绵密感、粘稠感、蔓延性。可以说,小说充满了视知觉的恣肆,你会感到诱惑的体感与肤质到底如何。但是,或许质密的语言,有时也会略显用力过猛,节奏的弹性和松弛感往往相应减弱。这就像肌肉训练,力量性和柔韧性总是此消彼长。

  我很佩服作家有如此魄力,毕竟这样写小说是观念的历险,稍有不慎,就会本末倒置,变成一部“小说体论文”。避开这种风险,需要绝对的才华,就像我们熟知的米兰·昆德拉,虽然大段大段的“手术刀式”介入评论,写出的依旧是“哲学小说”。还是艺术。他就介于思想和故事间,那个暧昧的明暗交界线上。《零度诱惑》也是如此,它有引文式创作的痕迹,但哲学理论穿插在故事中却完全没有违和感。相反,它成了小说文本的有机组成:有些是破题、有些是隐喻、有的是箴言、有的如神谕。换言之,汪明明的独特在于,让作品同时内置了两套异质性“话语系统”:一套是小说叙事,另一套是小说评论。这就像一个高手,下起盲棋,一人分饰了黑白。具体技艺虽有高下,但有此格局毕竟阔大。

  《零度诱惑》没有成为哲学理论的故事注解,那是因为作家虽然从观念出发,却暗暗把观念转化为了“问题”。这很像五四新文学里的“问题小说”,讨论的总是人生困境和社会症候。汪明明有着知识分子创作小说的潜在意识,那就是延续了“把脉社会”、“诊疗时代病”的责任担当。那种广泛的现实性和人生惶惑的共鸣,让作品立意直逼学院派,情感却透着烟火气。可以说,作家给了我们一个理想化的文本实践,她用哲学观念这股子“真气”,短刀插进了庸常的琐屑日常,提供了凌越在情感判断之上的“超视角度”,完成了一种描述时代、反思人生的价值哲学。很少有作家,能有这样的耐性:一边柔腻幽深地描摹人情,一边冷眼旁观地哲学解剖。汪明明试图达到的,就是诗性智慧和哲学反思的合一,仅此一点,就让人钦慕。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零度诱惑》读后感(六):诱惑无度

  诱惑在字典里是通过某种手段引诱。诱惑之所以成为可能与诱惑者和被诱惑者的欲望相关,确切的说应该与对权、钱、色的欲望相关。这是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充满到你呼吸的缝隙里。

  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流动,世界才不会死一般的沉寂。欲望如水中的暗潮,伺机涌动,我们就是水面上的小船,起初随之荡漾……毫无准备之时,感知天堂和地狱的零距离:船被突然掀翻,沉入无边的深渊。然而人生而在社会的“潮水”中,在诱惑之中,如影随形,不知者随波逐流,知者在挣扎与臣服中焦灼。如王尔德所说“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诱惑。”

  小说透过男女主人情欲、权欲、钱欲反思现代性中人的悲哀 ,人被物化,物化意识深入骨髓,挑战人性的买卖。人的数字化、原子化、符号化。启蒙走向反面,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性的堕落。“文化”的欺骗性和操控性。资本的权利魔爪般伸向生活的每一细微处,“文化”如鸦片以其特殊的技术和消费方式,模糊了虚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真实的社会问题被巧妙的遮蔽,人在表象的欢娱中将现实理想化,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拟像包围了我们……物质的不断追求映衬着精神的极度匮乏,无法承受和摆脱喧闹中的孤独。寻找自由,又无法承载自由,在虚幻的快乐之中,痛苦不堪。

  作者在字里行间闪烁着哲学的反思(鲍德里亚、罗兰巴特……)堪称佳作。似乎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现代性批判的注解。

  作者通过尤嘉霓这个看似特殊实则平凡的人物追踪并透视渗透于社会深处日常细节中种种的操纵与支配。在文中呈现我与“我”的纠缠、相互融合与批判。通过尤嘉霓和陈逸山的关系,诱惑与被诱惑,或者说相反,解读诱惑与情欲的关系。文字对情、欲的展现本身就极具诱惑力,自然、流畅、华丽、深刻、令人唏嘘不已。其中有感性的对话,也有理性的抽象。细细的品味每一话,都会展开无尽的遐想,画面自我展开,反复思量,丰富且有韵味。不禁让我追问“情欲”的内涵,情、欲的关系和逻辑顺序。喧嚣的世界我只为自己理解的真爱喝彩,然而一声叹息,终将一生叹息。每个人都徘徊在真与假、内与外之间。真,深切的快乐与痛苦;假,虚幻的快乐与麻木。我们的身心一层叠加着一层的“垢”前行,随着老了,本性的欲望淡了,那“垢”才一层一层慢慢地褪去,直到死去的那一天,一颗心一副身躯干干净净……或沉入泥土的芬芳或撒入大地的洒脱。

  我喜欢“镜中的夏娃”。通过“镜像”在真实与虚幻中,“分裂是痛苦的,身体的一半沐浴于参照影像的耀眼光芒中,另一半则浸泡在冰冷彻骨的海水,她在冷暖的临界点。”

  她用文字淋漓的描绘着,各种规则,确切地说“潜规则”。文字一气呵成,跌宕起伏。这就是我一直想写,却永远写写不出来的东西,因为我被困在玻璃窗里看这个世界。

  我常常觉得,哲学与文学的融合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作者不具备哲学的知识底蕴,而自然地文学方式的呈现哲学,说明她是通透的;而如果已具备哲学的底蕴,又在将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通过现象无痕无迹的表达,说明她他是睿智的。(另外我猜想。作者在领会哲学思想的同时构思故事情节的感觉应该是兴奋的……)

  它应该被搬上荧幕,我似乎已经在开场时听到了画外音:“在我生命的后视镜里,似乎有两条轨迹交错运行,两种声音,两个姿态,纠结着,逶拖着,延伸着触角,向外、向内。它们或有短暂的和谐,但,更多的时候,是斗争,是相互的批判,毫不留情的批判……”。

  《零度诱惑》读后感(七):你知道诱惑的温度吗?

  在尤嘉云跟尤嘉霓的交谈中,她表达了两个重要观点:一、身体也是资本,性是社交的一种,性本身是给人消费的;二、学会贩卖身体,并将身体卖到最高值,实在是门高妙的学问。

  ——节选自《零度诱惑》

  让·鲍德里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以诱惑为生,我们将因蛊惑而死。你知道诱惑的温度吗?你是否经得住诱惑的致命一击?汪明明的《零度诱惑》一书则是给我们揭开了一个真实的秘密。真实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诱惑性的事物真的太多。究竟是什么在诱惑你?在面对那些诱惑,是观看还是走进,看《零度诱惑》的深刻剖析你会知道:女人诱惑男人,拟像诱惑现实。说实话我读这部书的时候有一种困惑,从打开书的第一页开始,我感觉我阅读的不是一本小说,这更像是一部哲学作品,堕落人性的描绘与诠释,不过也正是这不同于其他小说的写作手法,相较而论这样的手法更加的吸引我。

  这是一部有关蜕变,或者更恰当的说法是有关描述“人性”与“堕落”的作品。本文的主人公尤嘉霓在曾经也曾不谙世事、单纯美丽,然而,现代媒介所打造的不容撼动的价值观,彻底改造了她。这个大环境成就了她,同样也在一步一步的毁灭着她。她在欲望与诱惑的追逐下,一步步地走向堕落,以等价交换的方式出卖肉体和灵魂,将自己转化成性诱惑的一个具象符码。这注定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诱惑是致命的!因诱惑而兴盛,同样也会因诱惑而衰亡。

  尤嘉霓的经历可谓是现在大环境造就而成,这是时代的产物。看这本书收获还是蛮大的,本书的描写很通彻。但语言文字反面则是平和中尽显无限的魅力,在这本小说里没有激烈的语言,相反很美。在平实中尽显语言的美。而书里的尤嘉霓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男人之间,他们之间是狩猎与被狩猎的对象,在波澜不惊的语言环境中,作者敏锐地捕捉当下现象,这是一部非常有创意的作品。情欲是现代人割舍不下的软肋,正是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这部作品直面人性,拷问灵魂。这类作品在当下是很少见的。

  在浮沉的现代都市里,有多少的女性是一个又一个“尤嘉霓”,当肉体成为商品,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时,诱惑则注定在现实中抵消。现在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太多的痛苦扼杀了痛苦,太多的记忆扼杀了记忆,或许只有遗忘,才能真正的平静生活。“明天,将是遗忘,普普通通的遗忘。”

  面临太多的选择,终将在犹豫不决中错失自己。你知道诱惑的温度吗?“用他最漂亮的眼睛废弃自己的眼睛,用他者最性感的嘴唇废弃自己的嘴唇,只有消灭自我才能成为他者。”零度诱惑,你只能观看,却不能走进!

  《零度诱惑》读后感(八):零度诱惑有感

  “如果我们以诱惑为生,我们将因蛊惑而死。”这句话在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时间映入我的眼帘。刚开始我对这句话充满疑惑,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回过头去回味,似乎领略到了它的含义。一个人如果以诱惑为生,可能开始它会带给你让你痛快淋漓的快感,而之后,它一步一步把你带到深渊,使你陷入崩溃与痛苦之中,无法逃脱,禁锢着你,直至死亡。

  《零度诱惑》讲诉的是一个出生在一个平庸家庭里的女孩(尤嘉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厌恶,被现代媒介打造的世界改变了她的价值观,被物质的高尚生活所的诱惑,从而诱惑把她带上了不归路。为了过上所谓的高尚生活,她从一个单纯美丽的女孩蜕变成了一个妩媚妖娆的“猎女”,她千方百计挣裂画框,以引人注目的形象引诱猎物掉进散发异香的陷阱,把自己想要过的高尚生活给予了猎物身上,因此,她才如此拼命的去寻找猎物并且诱惑他们。她在欲望与诱惑的追逐下,一步步走向堕落,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将自己转化成性诱惑的一个具象符码,最终应验了让.鲍德里亚的那句名言:如果我们以诱惑为生,我们将蛊惑而死。

  诱惑就像是野草,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地滋生。面对生后中种种席之而来的诱惑,我们要用自己有思想的头脑来创造磐石般的毅力,用它的厚重不移来压住栓牢心灵的蠢蠢欲动,摆脱诱惑那美丽外表下的错误的引导。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的,脚踏实际的把知识学好,什么美丽佳人,百万富翁的春秋大梦让它见鬼去吧!当然,春秋大梦也可以实现,秘诀就是“不要急于求成,而为之诱惑。”

  《零度诱惑》读后感(九):文学哲学的结合

  尤嘉霓和文学史上所有类似的角色的不同在于: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与社会的联系是以复制生产的方式完成的。姐姐的耻辱与不甘在她人生经验的早期以一种反面的例子呈现出来,而逐渐地,陶翠丝、林美琪等完成了她正面的理想构型。在这个过程中,她从未容许自己停顿下来真正去思考过她所追求的一切以及其途径(后来,在经历了流产的身心伤痛后,她才走进小巷试图追问自己内心的声音)。她像一个捕食者,在经历了自我经验上的缺乏之后,以一种来自于对他人经验的想像的方式,迅疾地投入了饕餮之旅。当然同时,她自我的迷失也在不断地加剧。这事实上正是拉康的欲望形成理论中所阐述的,在理想自我的建构过程中的自我凝视的作用。懵懂而无意识的女孩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感受(而这种经验性的感受实际上也是可疑的,这一点后面再谈。)到来自世界秩序(权力?金钱?等级?潮流?)的权威,她渴望被这种权威所认可,于是她开始揣摩这个加诸于她的世界的欲望(换言之,在她看来,即是掌握了权力话语的男人们的欲望),窥探出世界对于她的期待。这种凝视虽然发于主体自身,但事实上却带有一种依赖于大他者的凝视后,构架自己的过程。

  《零度诱惑》读后感(十):理想是坚定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可以被替代的

  这本透射生活哲学的小说,没有能让人穷追不舍的剧情,但每一篇都能引发关于自身的思考。我不爱读书,这或许是我上大学以来完整读过的第一本书,但似乎也让我打开了一扇窗:关于阅读。我试图去练就静下心来的能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这本书情节的连续性不强,但每一篇都很短,适合像我这种没有定心的人,抽个十分钟时间就能翻看一两篇。内容上,越到后面越精彩,把悬念留到了最后的最后,所以能让人有想要看完的欲望。虽然最后一篇很短,但却回味无穷,看完后还想翻看前面的细节。

  这本书写了关于尤嘉霓在事业上奋斗的一生,用满足他人的色欲换来自己对物欲、权欲的满足,社会上的一切都变成的欲望以及欲望间的交易。这正印证了鲍德里亚的名言:“如果我们以诱惑为生,我们将因蛊惑而死”。

  诱惑就是麻木,麻木了就是没有了诱惑,此所谓“零度诱惑”。在与外界的攀比中麻木,在物质的世界中迷失自己,然后欲望控制了自己本身的灵魂。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在物质的世界里沉沦,世界上的一切,包括性与爱、情感甚至回忆,都可以被资本化、货币化。尤嘉霓就是在一味追求财富与名利的时候,忘了生活的本真与初心。其实除了物质,包括爱情、精神、知识,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追求的事情,他们应该与财富和权利是平行存在的,并且永远无法真正意义上的相互转换。

  如今是物质过剩、资本过剩、信息过剩的时代,越是过剩其实就越缺乏:真正必须的物质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物质泛滥;能被我们利用的资本而不是我们被资本戏弄;以及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真实的信息,都将变得比任何时期都要匮乏。

  书中谈到了欲望与理想的区别:理想是坚定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可以被替代的。我们需要诱惑,一定是理想的诱惑而不是欲望的诱惑。发自内心的,坚定的,彻底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最后再回头读“解码器”:“在我生命的后视镜里,似乎有两条轨迹交错运行”。这两条轨迹,或许就是一条是自己的初心,一条是外界的诱惑。几乎不可能有人坚守在第一条,由着自己的初心去做事。

  尤嘉霓看似生活丰满,积累了很多男人、名誉与财富,但精神账户、情感账户是严重透支的,她没有感受过爱情,因为她没有认识到真爱的意义,所以结局必定是惨痛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零度诱惑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