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以自由之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10篇

2018-04-17 20:2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10篇

  《以自由之名》是一本由[美] 诺姆•乔姆斯基 / [美]安德烈•弗尔切克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一):实事求是

  这本书所展示的,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报纸电视上看到的那些政治方面新闻。书中所记录的,都是那些丑陋的、见不得人事件,这些事令美国想方设法去埋没,以为时间久了人们就会遗忘。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它既然发生了,早晚有一天会被人所得之。然而这些战争背后的丑恶,不仅限于美国,国家口口声声地说,战争是为了自由,是为了民主,其实不过是为了自己利益罢了。

  书中记录的事实可能会让人看了感到不适,这些巨大谎言被聚集到一本书当中,就仿佛几个世纪的报纸头条都汇集到一起一样。这些本来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如今竟然显得和新闻一样,我们之前所相信美好,难道都是建立在这些谎言之上吗。翻看着本书,你会看到详细的历史事件,事件的发生时间,还有精确数字记录的受害人数等。

  有些真相我们不应该逃避现实毕竟不是童话,不是什么都是美好的,想要更好地应对未来,就要了解历史发生的事实。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定会有所觉悟,面对虚伪的自由与正义,是时候发出反抗的怒吼了。

  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自己,不正是因为这种贪婪,才使我们模糊了双眼吗。当我们真正直面这些残酷的杀戳时,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可怕,才会发现人性才是最可怕的。书中的事件都是有证据的,有的是从信件当中,有的是从现场的视频中得来,如果没有这些证据,我还真不敢相信这些是真的。书中记录的是两人的对话,两人都有着各自的看法,但是他们的方向相同的,那就是阐述这些事实并公之于众,让世人擦亮双眼。

  人生而自由,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西方民主表面上的自由,暗地里却是控制着一切的发展。以自由之名这块遮羞布还能挡多久?独立宣言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现在做着与此相反的事情。自由?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这些国家的战争,都可以看到美国的影子,翻开上一时代的页面,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所谓的以自由之名,荒唐中的可笑。以自由之名的国度中,充满了枪支器械、恐怖分子,爆发了911事件,种下这份因,收获这枚恶果,这是个不意外的过程。书中内容让我想到罗兰夫人被送上断头台时,在自由女神像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O Liberté, que de crimes on commet en ton nom!(“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特此鸣谢【拾光小站】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二):美国战争

  也许用美国战争来评价这本书的内容是不正确的,或许应该叫做“美国政治”或者“乔姆斯基论美国”。但考虑到本书揭示了这半个多世纪以来被美国及西方世界刻意掩盖和遗忘的全球灾难,概括为美国战争也并不唐突。

  书的内容就想这本书的设计,白净的彩色封面下,掩盖的是黑白的文字图片,是在显眼端庄的美国国旗下,掩盖的灾难和不公平

  本书是他和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é Vltchek)的对谈,收录了两个人关于国际政治和美国战争的看法和观点,揭露了很多历史真相,战争真相。诺姆•乔姆斯基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费尔切克是美国小说家、诗人、政治评论员、记者摄影家和电影制作人。费尔切克曾是一位战地记者,足迹遍布十多个战火地区,从波斯尼亚到秘鲁到斯里兰卡,从刚果(金)到东帝汶。他比很多人对战争都有发言权,他目睹了太多的战争灾难和人间残象。

  正如诺姆•乔姆斯基的办公室里,悬挂着的波特兰罗素的照片和他的那句话:“三种,简单强烈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渴望,对知识追求和对人类苦难无法抑制的同情。”诺姆•乔姆斯基和安德烈•弗尔切克都是对人类苦难充满同情的人。正是有这种悲天悯人心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本书的问世吧。

  其实很少有老百姓真的关心政治吧,或者说懂政治吧。但是老百姓确实是政治的最终受害者。乔姆斯基也很关注国际政治,对当代政治格局比如伊拉克战争、不平等发展等等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批评。是一位伟大的,为人民发生的知识分子。正是诺姆•乔姆斯基和安德烈•弗尔切克对战争的剖析和政治的分析,才让我们了解到真相,是我们看清世界政治的一双眼睛。他们是“与无数弱者遭受的掠夺英勇斗争的战士

  乔姆斯基把自己归为自由社会主义者,并且是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同情者。一般认为他是活跃在美国左翼政坛的著名主要知识分子。他是“们时代被广为引用的人。”据艺术人文引文索引说,在1980年到1992年,乔姆斯基是被文献引用数最多的健在学者,并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数第8多的。

  费尔切克评价作者诺姆,乔姆斯基,是一个富裕的美国人。诺木杜迪却是所有美国人当中的那个富裕的美国人。与他相处,你能感受善意同志般的友情感觉放松感觉不到年龄的鸿沟,甚至你,不会觉得这是当代最佳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是一位老朋友。这大概是他最真实样子

  这个时代总是不停的,有人在死去,人们在自由民主和其他堂而皇之的旗号下遭受着屠杀。他们去了解和理解这一切,并为这些边缘地带提供证词,因为这个时代这种记录太稀缺了。

  你该了解,你的国家。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三):自由的背面是什么

  你永远也无法叫醒装睡的人,对于自由的背后,有人坚信一切都是谎言,有人怀疑部分并非自由,坚信也好,怀疑也罢,当人们站定了自己的立场,并且拒绝接触真实的部分后,自由或者独裁,进步或者黑暗,在人们的心里早已定好了自己的见解。而自由也将在这种固执的背后荡然无存

  固执的不愿睁开眼睛的人们里面有美国的既得利益者,有欧洲的普通大众,有中东战火纷飞下的难民,也有如今安享太平的我们。在读这本书以前,那些发生在世界上的,时间并未过去多久的屠杀事件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与我相同的人实在太多,因为并不关心政治,也因为闭目塞听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只看政府想要你看的,只听政府想要你听的。于是在美国,在西欧,大众对于他们的国家始终坚信那是自由、民主、平等的代表。而真相究竟是什么,只有勇敢并且执着人才会去探究。

  在这里,勇敢的人是诺姆•乔姆斯基和安德烈•弗尔切克,他们都曾深入过那些被侵略被破坏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与当地人交谈,向幸存者了解真相,并且坚定的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写出来,即使不会被发表,即使不会被相信。

  本书《以自由知名》是由两位作者的对话组成的,不过谈话并非你一言我一语碎片化解说,而是由一个人发问,并阐述自身的见闻想法,而后由第二个人做出更为详细的解答。在对话中,两个人有时观点并非都能保持一致,但在对事件的真实性上,两人用他们的亲历亲闻向我们揭示了自由背后的真实,残忍阴险权利欲望的推动、愚昧无知的被利用以及弱者被作为“非人”的湮灭。

  本书的作者在政治立场上是偏左的,在本书的首章便探讨了殖民主义的残酷遗产。在我们看来,殖民时代早已随着二战结束走向终结,但在作者的笔下帝国殖民主义直至今日仍然存在,只不过殖民的形式更为隐蔽。而那些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刚果),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屠杀,即便到了今日,国内的政权依然被曾经的帝国所操纵,在利益的驱动下,战争连续不断。然而对于这些事情,世界上的大部分都并未意识到,在这里作者讲起归因为西方的宣传以及政治意志的传达。

  在这样的宣传以及隐秘的煽动和破坏下,苏联分裂,中东则是极端主义横行,古巴被制裁而中国则是遭遇了妖魔化宣传和极多不公平的攻击。作者安德烈•弗尔切克的母亲有中国血统,他的祖母生活在苏联,他的少年生活在苏联治下捷克斯洛伐克。可能因为血缘以及出生地关系,他能够更为客观的看待中国、苏联、古巴等社会主义、共产主国家。但对于他们见到的种种不公平以及被美国掌控的舆论宣传的等问题,两位作者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揭露的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反而让人越发绝望。但在较为乐观的诺姆•乔姆斯基的眼中,世界已经在渐渐改变。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好的未来。

  在无法真正去接触真实世界的时候,我们只能听从我们听到的那些言论,看到被选择后让我们的看到的一切。但总有一些人会拼尽全力,甚至献出自由乃至生命,只为让世界能够多展示它的一丝本来面目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四):谎言永远无法掩盖真相

  以自由之名——这是美国高举的人道大旗,但是美国至今为止以这面旗帜为遮挡到底干了些什么?这是一本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和安德烈·弗尔切克二人交流的对谈录,带你拨开层层迷雾,真正看懂世界秩序和真实的美国。回顾二战以来的世界历史,直面美国所谓的民主的阴暗面,追问人类苦难的根源深度分析世界格局的未来趋势。这本书展示了世界霸主——美国隐藏在新闻和媒体所无法触及的黑暗后面的那些丑陋的、见不得人的事。美国认为只要掩盖起来,就不会被人知晓,但是发生过的事情终究会留下痕迹总会有人去拨开那些迷雾,揭开那个真相,潜藏在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人道的冠冕堂皇理由之下的,其实只不过是自己的利益罢了。

  诺姆和安德烈畅谈政治与西方的罪行,正如本书副标题所写的那样——民主帝国的战争、谎言与杀戮,西方世界鼓吹的自由与民主的表象之下,却是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的满目疮痍和强权横行,依旧有战争,依旧有人死去,而这些西方世界国家都是战争的参与者。从越南战争到印度尼西亚的屠杀,从几经战火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到北约轰炸南联盟和利比亚,两位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讲述他们多年走访亲历见证过的苦难和暴行,并将批判锋芒直指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揭露了它与数十年来世界上丛生的战火、屠杀、暴乱、贫困之间千丝万缕联系

  在西方世界精心策划的迷烟下,你我无法从新闻和媒体中得知这些美国霸权的真相,他们所传输给我们的是世界是在和平发展的基调之下运行着,少数部分地区的战乱仅仅是因为独裁、恐怖主义、非人道等原因所致,以美国为首的各大集团加入战争是为了实现世界和平,他们以“世界警察”自居,傲慢而强横地干涉他国内政,动辄以自由、人道等大旗为名,似乎他们永远都是站在真理公道的一方,其实说破了天还是他们自己在独裁、霸权,企图控制世界和谋取利益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在舆论战和新闻战的攻势下我们不曾得知真相,生活在和平的假象下,这样真的是好事吗?不是,火烧不到我们身上,自然不知疼痛,若有一天,美国以自由为名剑指东方时,我们才醒悟过来,到那时就真的太晚了。而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警醒我们:不能空怀同情等待着糟糕的事情发生,更不能因此闭上眼睛;人们需要主动姿态应对这个世界流血的真相,让曾经沉默的大多数,面对虚伪的自由与正义,发出反抗的怒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今的中国人,更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特别鸣谢拾光书屋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五):左派和右派之间的鸿沟——乔姆斯基到底损害了谁的利益?

  "三种简单而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无法抑制的同情——伯特兰-罗素" 这是乔姆斯基先生座右铭。纵观先生一生,可以说一丝不苟的贯彻了这句话。不知道那些恶意对先生进行人身攻击的暴徒,座右铭又是什么。 您可以看到,那些抨击先生的言论,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干脆撕下了遮羞布,直接破口大骂,有失体面。我没有办法反驳那些口出恶言的人,因为能对一个九旬老人如此刻薄之人,我想应该也没有办法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哪怕并不包含恶意。 至于洗地,主观臆测色彩太浓,为了批判而批判,傲慢与偏见之类的批评。我实在没有精力从书中找证据去逐一反驳。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本书,应该会明白这些批评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 这本书。毋庸置疑是一本好书,里面谈到的很多事情,其实我也有所耳闻。但是当乔姆斯基和弗尔切克一桩桩,一件件,前因后果娓娓道来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感受。特别是当你意识到,里面每一件暴行都是真实的时候,就那么两三个字的地名,四五个字的事件,都代表一次巨大的溃败,天文数字人命,沦丧的国土,受难的人民。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事情,所有人矢志同心的将其遗忘。不,应该说从一开始就根本就没有人注意。你就感觉,他妈的,这样也可以?嗯,就是这样也可以。 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感叹"没有希望了,我们放弃吧",然后认定最糟糕的事情将会发生。另一个是说"好吧,但我们还是希望让情况好起来,所以我们还会尝试。"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六):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

  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几多之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自由用广义来拆解,意思是不受任何约束。人类的自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受约束,而有许多人假借自由的名义,达成自己的欲望,美其曰:自由。自由自由,这是人人都崇尚的一个词,羡慕自由飞翔的鸟儿、羡慕海里自由的鱼儿,然人生而自由,却不往不在枷锁之中。 翻开历史的页面,可以看到大部分都围绕在战争上,其中为自由而战的例子很多,“自由”令人向往的词语,被反转成了搅屎棍,搅的天怒人怨,搅得天荒意乱,实际上都是借着这个名头,来争夺利益。假借自由之名,冠以正义,成为当权者的政治工具。 《以自由之名》这本书是一本对话录,记录了乔姆斯基与福尔切克的国际政治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人道灾难,在谈话中引用了大量实例来加以佐证西方发达国家强加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理念,同时这也是世界政治军事动荡的根源,且在二战后的半个世纪对亚洲、中东、非洲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灾难。 西方与东方政治环境、国民生活、哲学理念有着本质的不同,东方始终坚持文化的底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的利益论所影响,但是根本的理念并没有改变,反观西方理念被资本家、政客一次又一次的践踏,丧失了精神信仰与内心的空虚。鲁格▪肇嘉所著作的《发展与罪恶》一书曾言,在战争与无边界的发展中,背后往往隐藏着罪恶的存在,当我们反思时,或许会有许多内疚,甚至罪恶感。这正是西方内心的写照,这正是中国与西方的不同。 说起“以自由之名”,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伪君子,但是让人感到好笑的是,掩耳盗铃式的带上面具,老美就是如此,即使有着自由女神像的标志,也难掩其伪君子的风骚之气。以自由之名发动战争,这是何其可笑之事,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拿着自由做着掠夺资源之事,难道美国大兵的自由,就是脱下裤子,对着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发枪?这是靠掠夺崛起的国家,也是靠自由而开创的国家,然而随着时间的迁移,“自由宣言”伴随的纸团跌落水底,面具也随之出现。 西方总爱以自由为正义之师命名,不论是战争还是政治,都爱如此,用的久了也就变质了,这也说明了他们对自由的向往。这本书多角度的质疑了西方政治理念领导下的世界秩序,如格林所说:明晰、广博、有胆识。乔姆斯基与福尔切克无所畏惧,准确诊断了世界的积弱,揭露了现代资本强权深藏不漏的卑鄙手腕。 特此鸣谢【拾光书屋】

  《以自由之名》读后感(七):殖民主义的残酷遗产(文摘)

  安德烈•弗尔切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5000万到5500万人死亡。时间虽然相对短暂,但却可以说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次的屠杀。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打着诸如自由和民主的崇高旗号。一小部分欧洲国家,和那些主要由欧洲裔公民所统治的国家一直在推动西方的利益,也就是那些“重要”的人的利益,而不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们接受了对数百万人的屠戮,并将其视为是不可避免甚至是正当的。许多西方公众似乎也受到严重的误导。

  除了5500万人左右直接死于西方和亲西方的军事政变以及其他冲突之外,还有数亿人间接地、悲剧地和默默地死去。在西方,这种全球秩序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甚至在被征服的世界里,人们也常常不加反抗地接受了它。这个世界是不是疯了?

  诺姆•乔姆斯基:

  很不幸,对这一西方人曾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当哥伦布在西半球登陆时,大约有800万到1000万的人处于高级文明(商业、城市等等)中。此后,没有经过多长时间,这些人口中的大约95%消失了。在今天美国的领土上,曾经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美洲原住民,但是根据人口统计,到1900年时,这个国家中原住民的数量只有20万。但所有这一切都遭到否认。在英裔美国人中的主要的知识分子和左翼自由派的报刊中,这一切都被轻描淡写地否认了……被一笔带过或是不加评论。

  根据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说法,每年有600万儿童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手段而死亡,而提供这些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下面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数字。仅在南部非洲,营养不良和一些很容易治疗的疾病每天都要杀死8000名儿童—这是卢旺达大屠杀中平均每天死亡的人数。这些问题都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

  我们正在走向可能是事实上的终极的种族灭绝—对环境的破坏。这个问题不但几乎没有得到处理,而且事实上,美国正在朝着相反方向走。在今天的美国有一种乐观的氛围:认为由于有复杂精密的化石燃料提炼技术,所以我们可能还能保持一百年的能源自给,这也会让美国霸权继续保持一个世纪,我们会成为世界的沙特阿拉伯,等等。奥巴马总统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热情洋溢地提到了这一点。你能从国家媒体、商业媒体等激情四溢的文章中读到这些内容。其中,对于环境变化对当地的影响也有一些评论,比如说,会破坏水源,会摧垮生态系统,等等。但对于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一百年后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则几乎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他们没有讨论。现在存在着一些非常根本的问题。这些是市场导向型社会中的某种固有的问题。在这种社会里,你不会去考虑我们称之为外部性的东西,也就是那些没有进入到任何特定交易当中的、但会对他者产生影响的东西。

  安德烈•弗尔切克:

  我正在目睹大洋洲(南太平洋)几个国家的消失。我在若干年的时间里以萨摩亚(Samoa)为基地,朝着四周旅行,穿越这个区域。一些国家,像图瓦卢(Tuvalu)、基里巴斯(Kiribati),包括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都已经在考虑大规模地撤离自己的公民。在大洋洲,已经有若干岛屿和环礁正在变得无法居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马尔代夫和其他地方。

  基里巴斯可能会成为第一个消失的国家。大众传媒的说法是,这些国家正在下沉。事实上它们根本没有在下沉,而是潮汐没过环礁,破坏了所有植被,污染了水源(如果有的话)。这使得这些岛屿变得不再适宜居住,或者使它们从水到食物几乎所有物品都过于依赖进口。

  令人惊讶的是,当我在图瓦卢工作的时候,我竟然没有见到外国媒体。只有一个日本的摄制组在富纳富提环礁(Funafuti Atoll)拍摄肥皂剧,做着些不相干的事情。我由此陷入思考:这可是受害最严重的一个国家,这是一个随着海平面上升,即将消失在地球表面的国家,竟然没有任何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诺姆•乔姆斯基:

  乔治•奥威尔有一个术语,叫作“非人”。世界被划分成像我们这样的人,以及其他无足轻重的“非人”。奥威尔讨论的是一个未来的极权社会,但它却很符合我们今天的情况。马克•柯蒂斯(Mark Curtis)在他对“二战”后英帝国的掠夺行为所做的研究中使用了“非人”这一术语。对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我们并不关心。

  所谓的英语圈(英国的分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世界中的原住人口,他们遭受的待遇也与之类似。这些都不是寻常的帝国主义社会,他们并不仅仅只是统治原住民,他们还要消灭原住民。他们夺走原住民的土地和定居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将其几乎消灭殆尽。我们没有考虑到原住民。我们不去追问过去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实上,我们对这些予以了否认。

  安德烈•弗尔切克:

  用历史的眼光看,几乎所有欧洲的殖民地都是如此,世界上所有被欧洲殖民帝国所控制的地方都是如此。最早的集中营并不是由纳粹德国而是由英帝国在肯尼亚和南非建造的。当然,德国人对欧洲犹太人和罗姆人(Roma)的大屠杀并非德国人实施的第一次大屠杀;他们参与了南美洲南部以及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的恐怖屠杀。德国已经将纳米比亚的赫雷罗(Herero)部落中的大多数人消灭。这个话题在德国和欧洲的其他地方都没有得到讨论。这些是没有理由和逻辑的杀戮。唯一的解释是,德国人就是纯粹厌恶当地人。

  但是,你去听一听那么多的欧洲人在“二战”之后表达出来的那种悲恸。他们认为:那个理性、哲思和本质里平和的德国怎么突然变成了杀人狂?就是因为它在“一战”后遭受了经济上的羞辱!哪有人会预料到这样一个友善的民族会变得如此暴力。好吧,如果一个人不把赫雷罗部落、萨摩亚人或者马普切印第安人(Mapuche Indians)视作人类,如果他忘记了德国人在非洲其他地方的殖民历史,那么他确实不会预料到这种结果。

  诺姆•乔姆斯基:

  即便罗姆人在大屠杀这件事上遭受了和犹太人近乎相同的对待,但这件事也还没有真正被提及,今天对罗姆人的迫害也尚未被广泛认知。举例来说,2010年,法国政府决定将法国国内的罗姆人居民驱逐至罗马尼亚境内,而在那里,罗姆人的生活是悲惨和可怕的。你能够想象法国人将大屠杀中的犹太幸存者驱逐到那些他们仍遭受虐待和恐吓的地方吗?整个国家都会因此愤怒得炸了锅的。这个问题也被不置一词地带过了!

  安德烈•弗尔切克:

  现代捷克共和国修建起围墙,来隔离罗姆人。事实上,他们就是在城市中建造隔离区,时间距今也不到20年。这令人回想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捷克人与纳粹合作围捕罗姆人的可怕历史。当然,到20世纪90年代,捷克人已经成为西方最可靠的盟友,西方的大众传媒也因此将其视作一个不受批评的民族。相比穆加贝(Mugabe)对津巴布韦的白人农民所做的一切,捷克共和国对罗姆人的所作所为要残忍得多了。

  让我们回到欧洲殖民主义上来。我感觉殖民主义并没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消失,没有在20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结束。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边缘部分走得越多,就越感受到殖民主义已经通过更有效的宣传和对当地人更全面的认识得到了强化。这其实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在过去,总是存在一个敌人,一个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坏蛋。你可以很简单地以殖民军队或一些殖民机构的形式来定义敌人是谁。殖民主义在继续,但对当地人来说,要清楚地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他们的敌人究竟是谁,却好像越来越困难了。

  诺姆•乔姆斯基:

  在过去的几年间,在东刚果(Eastern Congo)发生了一些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暴行。300万至400万人被杀害。你能说清楚凶手是谁吗?他们是被民兵杀死的,但在这些民兵背后,是跨国集团和多个国家的政府,而他们是隐身的。

  安德烈•弗尔切克:

  我马上要完成一部纪录长片,名字叫作“卢旺达式开局”(Rwanda Gambit)。我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完成这部纪录片。我们现在知道的数字比刚才提及的要大得多:600万到1000万人在刚果民主共和国被杀害。这一数字大概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Leopold II)在20世纪初杀害当地民众的数字相当。你说的没有错:尽管谋杀数百万无辜的人的凶手主要是卢旺达、乌干达政府及其代理人,但在他们背后,常常是西方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

  诺姆•乔姆斯基:

  你没看到,跨国集团为了获得西方人用在手机上的钶钽铁矿和其他重要的矿产,利用民兵来屠杀当地人民。

  这种方式是间接的。你所描述的许多暴行和罪行都具有这一特点。但也有一些是采用相当直接的方式,比如越南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罪行。2011年是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发动越战50周年。通常,某一事件的50周年纪念应该是相当隆重的,尤其是当这一事件的规模很大时。但在越战爆发50周年之际,却没有一星半点的纪念活动。1961年11月,肯尼迪派出美国空军开始轰炸南越。他授权使用凝固汽油弹和化学武器摧毁作物和地表植被;也是他,启动了一项计划,最终将数百万人驱赶到了所谓的“战略村”,而它们实际上就是集中营或城市贫民窟。

  化学战的后遗症至今没有消散。你也许已经看到过,我们在西贡的医院仍可以看到许多畸形的胎儿;直接渗透到南越土地上的化学毒素,导致这些儿童天生伴随可怕的畸形和异常。但时至今日,即便经历了好几代人,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

  这个问题在老挝和柬埔寨也没有得到解决。对于波尔布特(Pol Pot)在柬埔寨的恐怖统治,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对于它何以会发生,却几乎无人问津。20世纪70年代早期,美国空军对柬埔寨的农村地区实施了轰炸,其规模与“二战”中盟军空军力量在太平洋战场所进行的轰炸相当。在当时,他们遵照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针对柬埔寨实施大规模轰炸的指示:“要动用所有空中力量,任何一个移动目标都不放过。”我的意思是,这就是号召进行你之前所暗示的种族屠杀。我们很难从档案中找到任何类似的记录,只有《纽约时报》对此事有一句话的提及,但之后,类似报道就停止了。除了在学术杂志和一些小圈子以外,对轰炸的规模还从未有过报道。但这可是针对数百万人的杀戮,它毁灭了4个国家,它们从那之后起就没能再恢复元气。当地人民虽然知道,但也无能为力。

  安德烈•弗尔切克:

  我曾在越南的河内待了一些年,对所谓的“秘密战争”[the Secret War,指美国空军及其盟友对老挝的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实施的地毯式轰炸]进行了报道。关于柬埔寨,我也写了很多东西。结论令人感到震惊:和许多其他遭受西方破坏和蹂躏的地区一样,西方的大众传媒机构在这里也实施了一场坚决的假新闻战。波尔布特统治下的柬埔寨被描绘成是共产主义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的最可怕的例子之一。但是,西方针对东南亚人所实施的种族灭绝这一真实的历史,他们却不置一词甚至干脆完全忽略。

  美国使用B52轰炸机对老挝和柬埔寨的农村地区实施轰炸的目的,是防止老挝和柬埔寨加入到越南解放战争中来。数百万人遭到无情的谋害。甚至到了今天,还有牛因为在咀嚼小石子的时候不时地咬到散落各地的所谓的“炸弹宝宝”而被炸飞脑袋。至于当地人民尤其是女性和儿童的遭遇,你当然就不难想象了。

  五六年前,我和排雷咨询小组(Mines Advisory Group, MAG)有过密切合作。这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大型排雷机构。他们向我抱怨,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战争中为美军生产和提供致命战争设备的一些公司(其中就包括今天美国的一家著名的家用消费品生产公司),至今仍拒绝提供有关那些武器的技术数据,这使得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极为困难。因为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拆解这些装置以及这些装置要多久以后才会失效。这种恶意以及这种制度化了的同情缺失导致他们互相之间完全缺乏合作,数百甚至数千的当地人(主要是女性和儿童)会因此死亡。

  柬埔寨的问题始于美国在首都金边扶植起来的非法的和腐败的政府。我发现我们对红色高棉和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暴行的讨论非常值得商榷,甚至非常可笑。由于没有接受过教育以及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隔阂,大多数柬埔寨人在波尔布特从法国(正是在当地的咖啡馆里,波尔布特变成了一个激进分子)回到柬埔寨之前对共产主义一无所知。我在柬埔寨听到的消息是,红色高棉时期的暴行,主要是由对城市精英心存不满的农民所实施的。

  事实上,在轰炸期间,金边对美国是俯首帖耳的,农村地区的人开始痛恨那些城市居民,将其视作通敌分子,而自己则是事实上的受害者。这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几乎毫无关系。而且毫无疑问,美国对柬埔寨农村地区的轰炸造成的死亡数,要大于红色高棉的行动所造成的死亡数。

  然后,当这一切都结束,越南解放柬埔寨并将红色高棉从权力神坛上踹下来的时候,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却“要求合法政府(也就是红色高棉)回来”。美国作战的对象是作为苏联盟友的越南,而不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自我标榜的毛主义政权。

  但是,西方炮制虚假信息的行动是千真万确的:他们指控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将其与波尔布特的暴行联系起来。在我发自柬埔寨的报道的其中一篇里,我断言:即使波尔布特及其朋党以一个南美足球俱乐部或者什么慢跑鞋的名义鼓动农村居民去杀城市居民,西方也可以提出相同的指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