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10篇

2018-04-16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10篇

  《追随他的记忆》是一本由林为攀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读创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一):记忆的渡口没有舟行 ——林为攀《追随他的记忆》读后

  在任何关于“90后”作家的排行榜中,你或许都会看到“林为攀”这个名字。当我面对着他的第一部长篇时,内心是难掩的激动兴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他的(文字探索达到了怎样的层次,而与同代人显著不同的(文学气质又是如何统摄在十二章的文本之中,正是由于此,尽管仍有诸多欠考虑之处,我仍旧在读后的第一时间兴致勃勃却诚惶诚恐地下笔了。

  首先值得反复玩味的就是小说提纲挈领标题,在作者迷幻的文字表象背后,所谓“他的记忆”绝不是一己之私的舔舐,换言之,作者绝无半点沉溺书写自我、小我的趣味。在“花绳悖论”一章中,那位被批叛游街的老人,那位与潮流背道而驰”的不识时务者,穿越历史迷雾之后,发现花绳只不过是一种游戏,其一,这无疑是作者对历史无情嘲弄和讥讽的浪漫表达,其二,现实虚假荒诞年轻一代里有了别样的解释——无论是作者(所表露的那样)还是主人公作为叙述者)所经历的那样。于是,我们看到“一白二腥三瘸四枪”的革命小分队招摇过市,看到他们的后代依旧粉墨登场……标题“追寻他的记忆”因此释放出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心灵救赎表面上是作为杀人犯的“他”通过寻迹故乡(以头脑中不断地追忆方式)而做出的选择,全局来看,这一个“他”显然是复数的形式,作者通过这一文本所要“追寻”的莫不如说是猎人、粉刷匠、簸箕女、养鱼人等的前世今生,是一次诚挚的祈祷,是一首纯洁的圣歌,是“恶之花”的谜底——“我们的罪恶顽固不化/我们的悔恨软弱无力/我们为自己忏悔开出昂贵价钱/我们欢快地折回泥泞道路/以为廉价眼泪能洗去我们所有的污迹”(波德莱尔语)

  恶,既有灰暗的一面,也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故以“花”称之)。在前面若干章之中,我甚至天真地以为故乡的一切是如此美好纯净,“他”也只有回到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一系列的故乡人物的出场与“他”阴郁的独白形成鲜明对比,比如给人们添堵,有点小坏的猎户,即使落魄之后,也要“通过擦拭枪杆找回逝去已久的尊严”。当人们押解猎户到空地上进行审判的时候,这个时候,善恶发生轮回,作者不禁失语:“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对比,一种能让人上瘾的对比”。善与恶的纷杂交织与变异繁衍以致潜移默化熔铸于我们心间而不自觉时,令人不寒而栗结果近在眼前。当猎户成为了弱势群体之后,我们抱以的同情似乎开始莫名其妙,因为猎户自身仍旧背着过往的旧债——“可是枪可以修好,那座老屋却再也不能修好了”。“他”不得不反复潜回记忆之中,再三确认,因此,为了一只狗打碎一个人情景不停地切回脑际,这场闹剧以如此严肃场面出现,让人苦笑。当“他”消失后,又是猎户带领大家最终找到,冥冥之中,“他”又促使善恶的界限消弭——“猎户在最前面带路,绑缚双手绳子也解开了,肩上扛着那把猎枪让他看上去威风凛凛。”

  簸箕女也是首先以达观的形象出现的,对自己的残疾可以云淡风轻,在追溯中,她的童年(“很少有人愿意跟她玩。她经常自己在田间玩泥巴,用石子掷鸟”)与现状(“要是自己像老太一样唠叨叨,或许就不会再有人注意自己的大脚了吧”)都令人担忧,及至她偷穿鞋的细节都让人泪中带笑,但这一人物无疑也是悲剧性的。簸箕女的结婚照再圆密,也终究在现实的冰冷之中褪色。恶,广义来讲,可以囊括忧郁痛苦病态之境,簸箕女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当那些等待人群终于静下来聆听簸箕女的心声时,善恶悄然发生转换,渐趋中和。接下来,养鱼人、油漆工、竹篾匠的恩怨因为一个小孩风筝奇妙地瓦解,让我们嗅到了超现实主义味道,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这些相生相克的兽在湛蓝的天际相安无事各得其所。”鸡毛蒜皮也好,杀父夺妻也好,仇恨因果失去了效力,在某一旨归面前,皆可烟消云散。叙述者(这里可以等同于作者)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感受着、体味着、博爱着。最后一位关键人物——酒徒的出现,是作者对善恶作的最后探讨,因救人而毁容的他饱受歧视,终日于酒中麻痹与沉沦,“他的重复不是抵抗,更不是抗争,而是试图挽回某些模糊却又真确的影像。”作者将愚昧、(实则)丑陋大众置于恶的范畴——是时候做一个小结了,我认为,无论是“一白二腥三瘸四枪”革命小分队的罪行,还是他们的后代簸箕女、油漆工等人身上无法确证的善恶,都如地表的雨水,很快就流失掉了,而之所以造成这样光怪陆离的奇景出现,根源就在大众——这也是作者最后的矛头所指,这也是为什么在第十一章中通过“花绳悖论”将这一场盛大的追忆推向高潮原因,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涉及看似并不连贯的“故乡人物风情”的追忆中(分散于各个章节),其实都指向“花绳悖论”。

  实际上,这些人物如草灰蛇线般潜藏在作者的巧妙设计之中,校园生活都市避居的叙述不断进行穿插,以层峦叠嶂之势将诸多隐喻埋在深处。这也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或许还有一种解题的快感,也或许是对沉重历史的轻盈诉求……当“他”的回忆与现实合流,“他”的救赎(自首)完成了,“他”是一个恶人吗?当然不是,“他”的回头是岸势必把我们重新置于善恶的纠纷迷乱难以判别之中,但在此之前,“他”心灵跋涉的悲观前景(判刑入狱)让人唏嘘,终究,这一渡口并无行舟,更无摆渡人,唯能自救,但在错置的时空中,自救(反省)毋宁于自戕。

  最后,《追随他的记忆》并非是沉重的(如许多成名作家所表现的那样),相反,它由于作者极富魅力的语言与叙事风格而更具适切性,简言之,它是一位青年作家捧出的诚意之作,它的表达是现代的。让人不得不读。(完)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二):一点小想法

  假期读完了他的书,感觉不错文笔的话可以说老练流畅深刻,耐读性比较强,细读的话总有新思考和新发现,有些我感觉比较新奇的想法和比喻都写进书摘了。比如说第一章里面对山的描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 “不属于蝇营狗苟,属于重岩叠嶂”,每个人都喜欢去找一个让内心安稳地方,在他书里我看到的就是我喜欢的、我向往的那种地方,有时候我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等待我回归、等待我诉说,倘若有,那就是山吧。再比如他那个主角想的“为什么坚硬牙齿柔软舌头更易损坏”这个问题,再比如说讲风筝那里那段说“相生相克的兽在湛蓝的天际下相安无事,各得其所”等等。很多语句让我感觉很惊喜,有了在读其他作品时没有过的体验,有一些话总能让人联想起自己人生中的一些遭遇人生里的一些感悟。我感觉隐喻偏多,但我无法把所有的隐喻都解读出来。  

  书里有关于“他”的回忆主线,比较顺畅,能把读者拉到那种有些压抑、有些悬疑氛围里,每次我打开他书的时候总要准备准备情绪,读起来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他已经很成功了。很多情节比较随性,主角的行为经常是他自己情绪的外化,比如说添痣、放风筝、躺进坟坑等等。人物设置的话,感觉他把人性都浓缩在几个有魔幻主义色彩小人物身上,然后用他们各自的故事呈现自己的人生哲学,他们很多和主角经历相似,生活都是一个“逐渐幻灭”的过程。猎人是最典型例子,也是书里一个很成功的角色。他曾经骄傲、曾经迷茫到最后落魄,从猎枪威力无比到感受到当兵者对他一技之长冲击、撼动再到打野猪力不从心、枪被虫毁,在之后“被田鼠养活”、打田鼠最终换弹弓打鸟。他对他们有同情、有惋惜,他让这些角色瓜分了他自己内心的种种渴望。他们的种种选择,他们面对这个变幻无常世界总是无能为力但又总是满怀期待。他的故事里的还有很多温情的地方,比如说父亲这个角色还有他的“等”、他的“盼”,做风筝这个事让大家的矛盾和缓。情节的话,比较错综,然后淡化了一些矛盾,这样文学性更强,观感更好。我觉得他对情节的把控比较像米兰•昆德拉,就是那种对人物命运的开始结束暗示无处不在场景的话,要我用一个颜色形容就是墨绿色,我看他书脑海里就是成片的墨绿色,因为文字张力很强,画面普遍都比较文艺。  

  我感觉可以更好的地方,第一个是因为追忆的时间很长,带来的空间和可能就更大,肯定不止是故乡的回忆,我在看的时候就是更期待他遇见一些故乡以外的人,他们可以或多或少和故乡的人有相似的地方,这样我感觉小说会更精彩。后来我再想,我感觉他的本意就是以故乡为起点,以故乡为重点,肯定不希望有太多故乡以外的人来打乱这种追忆的平衡,要是多写的话想详略得当又很难把握,很容易就变成画蛇添足。第二个是我感觉他运用魔幻主义的时候可以更自然,更恰到好处,我觉得酒徒是整本书最有魔幻冲击力的角色,剩下的比如簸箕女我感觉还能更好。  

  总的来说,我感觉他的严肃文学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剩下就是想出好题材,好像也不用担心他会有懒惰的问题。就像他说的“现在年轻一代写作者非常有才华,他们观察事物角度,写作理念的创新等方面都比前人好,假以时日岁月再赋予他们一些所谓的阅历,我相信年轻一代的作家会闪耀这个世界。”我感觉他就继续走吧,别放弃。如果感觉自己写不出来的时候,就挖掘一些带文化属性的东西,追本溯源,可以给自己一个更大的提升。在文章中建立自己的城镇一生的写作就是在写他这个城镇群里的故事,到最后他就有了自己精神王国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三):《追随他的记忆》自序——迷宫之城

  这几年,我做过许多梦,大都与故乡有关。我的梦里出现了很多故人故事,而且这些人这些事在此之前并未让我挂在心上。没想到离开故乡六年来,这些往昔却光临了我的梦境。这些之前面目模糊的故乡人、家乡事在我的梦里逐渐清晰,有时甚至让我误以为自己正在经历童年。

  长此以往,我觉得不光要让他们在梦里相会,还应该用一种能触摸的方式将他们系在一起。就像小时候放牛那样,用一根绳子就可以让一群牛不离视线。我最后真的用这种方式处理了他们,让他们在我的梦境改变之后也能在某些时候顺利记起他们。

  这种方式就是书写。

  记忆太繁杂了,人物太多了,每个记忆都带有不同的属性,每个人物都长得不一样,要让他们在我的书里和睦相处,我觉得只有“回去”一途,即自己真的回家一趟:拜访健在的故人,倾听还未遗忘的故事。但很可惜,很多当事人不是驾鹤西行,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还有的压根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毕竟在他们漫长的一生中,有太多更重要的事需要记忆了,一无所获的我像被打了一记蒙棍,在自己最熟悉的故乡竟恍若异乡人。

  但这也让我顺利找到了书写方式,我决定通过自己这短暂的六年异乡轨迹串起这些梦境。为了让这种怀想或文本更加真实可信,我只好在书里将主人公当成一个弑师者,在他逃亡的路上,在他所躲藏的每个地方,总会遇到似曾相识的人和事,而这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就顺利地让他记起了只在梦里清晰的故乡。就这样,他每逃亡一天,都要经受双重折磨:一重是时刻担心警察破门而入;一重是被理不清的记忆缠绕。久而久之,他变得越来越阴沉,越来越沉默,最后干脆不再开口说话。没想到这个决定此后让他避免了很多麻烦,他是一个南方人,在北方之城只要开口说话,就会被人取笑口音,而在南方正常、在北方稍显矮小身高更是让他见到人就避之唯恐不及。

  口音可以通过沉默掩盖,但身高就像北方冬天的大雪,那么明显,那么刺眼,几乎没有法子将自己藏起来。多么奇怪,矮小的身形居然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从这方面来说,矮难道不是高吗?

  直到他来到最后一座城,他决定停止逃亡。在这座陌生城市,他觉得是时候清理自己的记忆了。在他刚来时,他通过地铁蛛网般的地铁线路图,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大脑构造,密密麻麻,占据着城市的各个方位。而他的大脑,显而易见,也没了空间储存他多余的记忆。几天以后,他在这座无人认识的城市收到一封陌生人的“讣告”,于是他开始了逃亡以来的第一次精心打扮,穿了一身西装,踩了一双高跟皮鞋,以一个北方人模样兴致勃勃地去参加葬礼了。

  没想到,迷宫般的城市让他迷路了,就像这些年一直让他迷失的记忆一样。最后鬼使神差般,他走进了警察局,记忆一下子变得条分缕析肩头的负荷突然卸下,他的脸上露出一个只有在孩童身上才看得到的笑容

  作为作者,在写完最后一个字的夜晚,我度过了一个无梦之夜。那是一个香甜又温馨的睡眠,就像婴儿的睡眠,那些纠缠我的记忆都有了红绿灯,指挥交警……

  我不会再迷路了。

  林为攀

  2016年9月7日于北京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四):那个写小说的年轻人

  我认识林为攀好些年了。

  2009年,我刚写小说不久,几乎什么都不会。年轻人的写作,总是充满激情和无知。在一个闷热而多汗的夏天,我在网上闲逛,不知怎么的,就认识了林为攀。那时,他刚上大学,对文字充满热情。像许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一样,我们对新概念大赛充满了向往——仿佛得了新概念的奖项,就能登堂入室。

  我写小说的速度,与我的脾性相近,懒惰而慢。一万字的小说,得写十天半月。林为攀不一样,他对文字的激情,着实是令人惊叹与钦佩。他就抓住笔,趴在桌子前,一天能写个一万字。然后,就到网吧里去,把小说敲打出来。

  我们交换各自的小说,互相点评。我们交流文学观念,给对方指出不足之处。没有想到,这样的联系,一晃就是六年。这些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足够去见证彼此的文字上的变化。

  每位写作者都有自己偏好的作家,这就是王小波所说的师承。若是谈起林为攀的师承,那我想必是马尔克斯无疑。那种读了开头,就会让人想起马孔多遥远下午的文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存在于林为攀的小说里。

  所有伟大的小说家,最初的文字,都是从模仿开始。在大师的笔下,汲取符合自己文字与审美的营养。有段时间,林为攀沉溺于叙述游戏。比如《魔比斯环》,这些带有魔幻主义色彩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才气。

  学习者的状态,林为攀经历了多久了?在我印象之中,有三到四年。直到14年,他的文笔,忽然焕然一新。从繁复的叙述里,进化为更为凝练、简洁而高效的叙述。也是从那一年起,他开始进行长篇小说《当一朵云彩撞见一张纸》的创作。那时,他刚到北京,生活不稳。我记得他那时是在一家影视公司上班,过得不怎么开心,于是就毅然辞职写作。每天五千多字,持续了二十多天。这种仿佛燃烧一般的激情,我是没有的。所以,我对林为攀的写作状态很羡慕——据说,阎连科的写作,也是这样令人感到“恐怖”。

  大概是两个月前,为攀叫我给他的书写个书评,因为他的长篇小说就要出版了。小说并不是《当一朵云彩撞见一张纸》,而是另外一部,叫做《追随他的记忆》。小说的原名,叫做《群氓》。这个在满世界路过、忧伤、虽败犹荣的世界无法获得关注的题目,其实更能表达作者的文学追求和野心。

  然而,时代变了。

  这是一个创作的黄金时代,却不是一个写小说的黄金时代。准确地说,不是搞严肃文学的黄金时代。

  仅仅“严肃”两个字,就与当下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风气背道而驰。因为这是“写个公号文章,就敢称自己是作家,随便抄袭而来的故事,竟也卖出天价”的时代。文学里的深沉思考,早就被无病呻吟、种马种田所替代。

  最近的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真的是一篇好短篇,就能达到“天下谁人不识君”,一首好诗就能赢得普遍赞颂。青铜时代是世纪末到世纪初那几年,随着新概念的推动,一群80后的作家如潮水般涌起。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群80后们的作品重量,其实并未达到60、70后作家们高度和水平,但他们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学的追求,其实一点也不低。反而到了这个时代,严肃文学的创作,仿佛走进了一个狭隘的小路,越往下走就显得越困顿。

  除了《收获》、《上海文学》等几个大刊之外,文学刊物的稿费,实在太低。即使是快枪手,写篇万字的小说,也得一个星期。《收获》千字四百,一万字的短篇,扣除税费,拿到手也就三千出头。如果一个小说作者,一个月才挣到这么点钱,即使是在三线城市,也无法生活——况且,稿费从来不是稳定的。

  当纸质书变成电子书,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手机屏幕之时,文字的载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人们想要得到信息和知识,只能从书籍里去寻找,而现在不断地在公众号里短小、粗浅的文章里寻找情感共鸣。阅读也慢慢地变成是一种奢侈,一种情怀。

  文字载体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文字风格的变化。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所以,即使是个人再怎么努力奋斗,在这大趋势里也深感无力。严肃文学并不是过时,而是被纳入了另外一个阅读系统——这群由专业读者、评论家、杂志编辑组成的小众读者。

  有一年冬天,我和朋友们在南京聚会。这是个沙龙活动,聚在一起的才华横溢的小说作者和诗人。面对着文学的式微,大家高谈论阔。“靠女人养活,为人类写作”,我们发起了振聋发聩的写作宣言。不过,这个犹如共产主义一般的宣言,在不久之后,就被我们所抛弃。没有人会把这玩笑话当真,也没有人会真正地去实践。

  我已经不写小说了。倒不是写小说收益慢,而是自己的才华不足,只好去研究一些情色、志怪的东西。对于小说,我没有林为攀那样的热情和创作欲望。我不知道他现在还写不写小说。因为今年夏天,他签约了影视公司,成为一名编剧。

  我心里是愿意他成为一名小说家,而不是一名编剧。我希望他的小说,成为90后文学的标杆。

  但是,一个外乡人在北京毕竟生活不易。他所做的选择,我全然理解。不管是小说家还是编剧,他都在挥洒自己的才情。

  为生活而奋斗,也许才是最好的创作。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五):缓慢的归乡

  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使我再三的联想到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和苏童的“香椿树街”,之所以联想到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东西,是因为小说的气质和它其中关于众生相的描绘。

  “众生相”是个很复杂的词汇,在我看来复杂是因为它包含了“全部”以及“整个人类”的意味,有野心的作家都会试图描写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他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相反如果没有长时间对人的观察以及对于人这个生物最本质的探索,是写不好的,现在看来,年轻的作者熟练的驾驭了这种叙述方式。全书以“回忆”和“当下”两个时空穿插,缓缓的将故事铺展开来。

  这是一个半自传式的故事,故事以一个年轻男子接到一份讣告开始,开始回忆他的童年,青年时期,其中的曾祖父,父亲,猎户,酒徒,竹篾匠,捕鱼人,粉刷匠纷纷在主人公的记忆中一一浮现,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其中包裹着荒诞不经的情景,却又让人感到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感,他们每个人的结局都并非是圆满的,都沾染了失败的气质,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失败者,从这一点看,作者描写这个世界所呈现出的大多数失败,是多么有勇气的一件事。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曾祖父”,当地规定只有百岁老人有资格实行土葬,不满百岁的一律火葬,这样一个老头为了能够让自己死后埋入黄土中,为了活过一百岁,做出了种种努力,可天不遂人愿,却在九十九岁的时候死去,一岁之差,天壤之别。这是多么荒诞的一幕啊,可这确确实实的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生与火结缘的曾祖父,最后在烈火中完成了自己一生,变成了“一小撮灰”。这种强烈的宿命感,不仅出现在曾祖父身上,它还出现在怀疑妻子不忠的捕鱼人身上,无猎可打的猎户身上,遭人嫌厌的粉刷匠身上,还有主人公的身上。诚然像作者说的那样,小说旨在表现:“在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这些人包括他自己,均是想‘重掷命运的骰子’的失败者。在充满遗憾的世界,唯有遗憾本身没有遗憾”。

  书中所有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无法处理好自己的生活,他们总是将一切搞的一团糟,满怀希望,可又次次失望,可这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吗?或许这样说有些悲观,但作为人的个体,我们在整个世界乃至宇宙中都呈现出一种渺小和局限性,生活有时总是在我们手中失控,我们所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去解决它,去平衡它。

  好的小说,总是会引人深思,开始让读者进行自我代入,让我们认清自己是谁,以及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联系。我从小说中看到了作者鲜明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某些隐秘的感受,我想这应该是成功的,尤其是作者在描述自己故乡的时候,我总是能看到一个孤独的人在犹豫,在徘徊,他对故乡并没有热烈的情感,相反产生的是怀疑和不安,但他又对自己生活的“无名街”以及这座城市毫无归属感,从本质上讲,主人公是个无根之人,他有故乡,但他回不去,这并非是因为他杀了人回不去,更多的是他对于自身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去往何处,他总是在试图平衡自己失控的生活,可每一次这么做,却让事情变得愈加糟糕,在这种悖论的循环里,他无可幸免的成为了自己所作出的选择的牺牲品。可如果你觉得这本书令人绝望,悲观,但其实不然,作者在叙述这个“失败者”的故事的时候,其实早早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对于人的同情和爱。读完整篇小说,你会生出一种珍惜自己当下生活的感慨,作为主观个体的我们,无论你从中看到了什么,都应该是你在现实中的折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时刻反思自己生活和自我审视的态度。

  书原来还有个名字,叫《群氓》。“氓”的意思,我理解为应该是一群充满迷惑和彷徨的人,他们作为一个庞大的个体,存在于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也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同样迷惑,同样对于生活充满彷徨,同样迷失在自我中。故事在最后一章,揭示了所有秘密,原来,主人公因为学费冲动杀人,逃亡九年,九年来他在惊惶中度过,不断在梦中回忆起自己阵痛又充满荷尔蒙气息的青少年时期,在一次次回忆中,找寻“自己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样”答案,又一次次在某个记忆的当口,完成自我救赎的仪式,最终,在逃亡多年后,他看清了自己的命运,心中的疑惑和挣扎释然,选择自首,回到一直都在梦境中反复出现的故乡。

  《追随他的记忆》读后感(六):时间是一座迷宫

  对于当代的国内文学我的记忆一直都停留在陈忠实,王朔和莫言等一辈成名已久的作家身上。我本身是一名90后,期刊杂志一类的较少接触,得到这本书完全是机缘巧合,就像是一次有趣的碰撞,让我重新认识了国内文学特别是年轻一辈的作家。在老一辈作家的作品下往往都和农村和土地脱不开干系,可以说是扎根于土地创作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彻底脱节了。而本书的作者做了次有趣的尝试,用架空的人物,一个有着城市灵魂和孤独的弑师者的视角去回忆南方农村的人和事。

  看过的都能发觉马尔克斯对作者的影响很大,小说的风格、结构和语言处处围绕着马尔克斯的影子,非线性的剧情推进,就像是记忆本身一样凌乱又有迹可循,时间和空间都被揉合在了一起。人物里也都充斥着马尔克斯似的孤独,在我看来小说表现出的这种孤独里又揉合进了J.M.库切的风格,无论是书中的”他“还是曾祖父还是父母、养鱼人、簸箕女或者《花绳悖论》里的老人等等,似乎都能觉察出J.M.库切笔下迈克尔.K那种空洞又落寞的眼神,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小说的人情意味和关怀。

  这本小说还有一点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表现出对政治的关心,同样是在《花绳悖论》这一章节里。用一个在特殊时期受迫害的老人视角看待那一段时期,花绳理论本身也充满着戏虐和悲怆。这种关心在一个90后的作家身上体现简直是难能可贵,称得上是壮举。虽然篇幅不大,但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特别是在当今物欲横流,营私自利的社会风气里,这种关心更显重要。

  当然大部分作品有瑜有瑕,作为一个读者的视角感觉剧情推进的有些慢,长句式过多。每个章节中的心里活动占的篇幅也长了些,读起来的趣味就欠缺了那么一点,书中的个别逻辑也有问题,比如《致献歌者》这一章,前面写了城市的恋爱方式不如农村那么婉转,接着曾祖父母第一次见面唱个歌就确定了关系。虽然有魔幻的色彩,但不免显得唐突。如果个别能细节处理更好,这会是一部更加出色的作品,总的来讲是瑕不掩瑜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这是一部作者的处女座。

  我比较喜欢小说的后半部分,从第五章《大地坐标》开始。能感觉作者的个人风格开始显现,色调冷峻,节奏掌控自如。希望作者后续作品能凸显更多个人风格,真挚期待!

  最后附上小说里一句最喜欢的话:一条鱼想了解一片沙漠,而沙漠却令鱼失望。 (哈哈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