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岸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彼岸书读后感10篇

2018-04-17 21: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岸书读后感10篇

  《彼岸书》是一本由[俄] 赫尔岑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岸书》读后感(一):在历史中寻找希望

  1905年10月12日,年过八旬的托尔斯泰在日记里写道:“读了赫尔岑的《来自彼岸》,为之叹服。应该写他,让当代人了解他。我们的知识分子已经堕落到不能理解他的地步。他所期待的读者在未来。他越过现在这群人,向将来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人们讲述自己的思想。”托尔斯泰在这里提及的《来自彼岸》,就是《彼岸书》,是赫尔岑写于1848年革命前后的论文集,1850年首发以俄语加法语在德国出版,1855年在伦敦出俄文版,并在俄国私下传播学术评价《彼岸书》:苏俄将赫尔岑实为普列汉诺夫、列宁等克斯主义者的先驱人物

  赫尔岑早年是一名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战士,痛恨俄国沙皇专制制度。1847年,他带着对实现自由民主社会的希望和梦想离开俄国来到欧洲,但欧洲现实生活的“小市民气”令他大失所望。1848年欧洲革命的混乱不良后果更使他深受震撼,他在《彼岸书》中对历史发展个性自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这也是“独立的个性对陈旧的、奴隶的、充满谎言观点的反抗,是对一些荒唐偶像的反抗。”

  《彼岸书》读后感(二):《彼岸书》--我们称他为伟人,但他并不愿生而孤独

  单从书名来看,所谓“彼岸”,要么是渡口对面象征的希望和新生,要么是生死相隔的永远不复相见--不幸的是,对于赫尔岑来说,当真如同一生预言,即使他在黑暗如许的现实里,曾热切地赋予一支笔以代表着无邪良心银色,以那些书写给彼岸的文字以充满期冀的金色,但是,他自此果真无法再与心爱的祖国再次融合,也未能等待到能给他精神上以支持的、来自真正具有自由信仰的故国给予他的光和热。

  只是,他并非愿意选择“生而孤独”之路的人,即使他为了更多人的福祉叛离了所属的阶级,走上了宣扬、推动革命的道路。而在欧洲,在革命的思想源头,多次亲历革命的不幸失败、面对着诸多不受控制场面过后的一地狼藉,面对所处身份地位虽不相同、其行为却与故国世相所差无几的市侩的纷纭混乱,推重革命的他虽同样为之痛苦,却更多地坚守知识分子思维高度,对此进行痛彻而冷静总结,如同雷雨过后扣人心门的钟声,哪怕这声音由于难得的幸存而略显苍凉:如果只是真正地为之沮丧伤心,不曾心存对未来人前行道路的指引之意,又怎么会再做这些看似无用功举动呢?何况,这来自与彼岸相比看似更近的彼国的反思,比起俄国知识分子们理想中的革命运动则更具有现实意义--眼前的一切,也曾是他们蓝图中的一部分,而真正身处其中时,知识分子的呼声无法带动民众理智将在混乱失控局面里被迫让位、生命和自由的高贵意义不复存在、用尽现有的一切智识经验物质成果去验证历史的规律或怪圈······这一切,不禁让赫尔岑在身处异国,面临家庭经济等问题陷入困境时,仍从历史、政治等多个方面反复追思,对自己的头脑持续施加拷问。于是,言语里,他循序渐进辛辣凌厉;思想中,他变转推究左右互搏。尽管这是一本处处向真理呼告的热切长信,却没有什么能给当时的他以能够安心确切答复,于是,这些文字就成了他自己同诸多阅读这本书的人一样,找不到最终具体答案的一本说明,只能呼吁当下,活着,继续追问自己。--那么,如果社会解放的因子存在于每个人思想当中,即使是这样看似简单的存活着,也是一种进步吧!正如这位伟人生前在祖国遭受的不公压制远远严苛于他处,现在,远在异国、久远时代之后的我们,也正想用被努力唤起的思想火苗,透过他提出的人的现实存在和个体生命的观点,试图来评价他的思想在历史中的意义呢!

  谨在此以寥寥数语献出我的敬意

  如果有人曾试图用污浊泼向他,想把他变成打击热情、预言失败的黑鸦,他却把用心头最纯净的白羽将凝练的文字写下,以完败腐朽和猜疑作为回答

  《彼岸书》读后感(三):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19世纪,大多数国家都在动荡之中,赫尔岑是革命的见证者和经历者,他像许多革命人士一样热爱自己的国家却又不得不在对国家的失望中离开,到最后也只能是将满腔热血寄托于文字,他是政治家,更是一个文人。跟鲁迅先生异曲同工之妙,都希望借助于文笔来讨伐战争罪恶,来激发人们的斗志,也颇有一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意味

  倘若赫尔岑的思想在民国时期被更广泛地流传出来,我想会诞生出更多的属于中国的革命家。他的思想一直走在那个时代的前言,有些观点即使放到现在都是颇为适用。

  比如他对教育的理解:“教育首先会欺骗我们而不是让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去理解,它教孩子们相信那些子虚乌有东西,用这些东西割断孩子们于观察对象自由而又直接的联系。”简单点来说,这像不像是对“填鸭式教学”的理解,这大概也能证明为什么有的时候看现在的文明更像是在倒退,我们已经忘记了思考,只一味地被告知“真理”的存在。

  再看现在的道德绑架,有亲朋生病了,网上募捐一下,其实说到底都是希望在有亲人生病之余还能保持着现有的平静生活。就像赫尔岑的观念:“该怎么样向人们解释清楚,我们不能抢劫一个乞丐,在一个就要饿死的人面前大吃大喝是令人讨厌的,半夜三更在大马路秘密杀人和光天化日下在广场上敲着军鼓公开杀人,同样令人反感。”大抵都利用这种鲜少有人反驳的真理,去寻得道德的庇护。

  文中多次提到《马赛曲》,它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歌曲,是对自由的赞歌!这大概就是他的满腔爱国和革命的热忱

  但他也很清醒认识到不是光有革命热情就能成功,因为很容易致命错误:执迷于对邻人、对于自由的高尚的爱,执迷于无法忍耐愤怒。有的时候真理的存在都是会伴随着谎言,最终的问题都是只想着别人清理出一条康庄大道

  书里面采用对话形式来进行问题的探讨,读着读着就会忘记到底哪句才是对应的角色的,因为他连贯地根本就不需要去分辨,只要理解他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

  其实到底,赫尔岑就是坚信,黎明会照亮人们的心头,照亮人们心中可怕而又空虚的黑暗,这就是希望和信念

  事实证明,他的观念是超前且伟大的。

  《彼岸书》读后感(四):祛魅欧罗巴 回望俄罗斯 ——读赫尔岑的《彼岸书》

  文/ 刘亚丁

  1847年赫尔岑携全家去了法国,从此时到1854年,他经历了内外危机妻子情变,亲人殒命,被剥夺国籍,近观革命,深度绝望,回望俄罗斯。这一切,或多或少刻印在他《彼岸书》的篇页里。借《彼岸书》,赫尔岑既替自己一百八十度的内心巨弧绘出文字点线,又是向欧洲友朋和俄罗斯同志作了一次真诚告白

  在写作《彼岸书》的时期,赫尔岑侨居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个人生活中遭遇了爱妻扎哈利因娜与德国诗人黑尔维格的情变,她的夭亡,母亲、爱子和养子殁于海难;在社会领域,他拒绝沙皇政府让他返回俄国的要求,入了瑞士籍。他亲眼目睹了欧洲革命的血腥,因此对欧洲的社会状态展开了直接的追问和深刻反思,对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整体重构。

  赫尔岑在大学时代曾醉心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傅里叶、圣西门的社会方案多有首肯,也对法国大革命所体现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追慕不已。赫尔岑在1833年7月19日致奥加廖夫的信中对圣西蒙学说和法国大革命大加称赞。在某种程度上说,将西欧的文化理想化,是那个时期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精神标配。1848年的欧洲革命颠覆了赫尔岑过去的观念。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指出:在《彼岸书》中,“我在那里批判了我心中那些最后的偶像,我为我的痛苦和受骗,用讽刺向它们作了报复”。确实,在《彼岸书》中,赫尔岑以亢奋激昂的笔调,揭示了欧洲资产阶级的残酷虚伪,更揭示了过去欧洲思想界的对未来设计的落空。如在《在雷雨之前》中他指出,卢梭兄弟博爱的理想在现实中“连一寸也没有挪动”。在《共和国第57周年》中,则认为法国的现实是对共和国理想的背离:“他们的共和国是旧时代的终极理想和诗歌呓语”,“一个濒临死亡者临终前把死的痛苦当成婴儿分娩前的阵痛了”。在《1849年的尾声》中,则明确表达了对过去的理想世界——欧洲的诀别之意。赫尔岑首先对法国和欧洲的政治精英哲学巨匠都进行了祛魅:“罗伯斯庇尔和圣·朱斯特都是主君制的拥护者”,“卢梭和黑格尔都是基督徒”,接下来,则沉痛地喊出:“别了,废弃的世界,别了,欧洲!”这,就是张冰教授所译的《彼岸书》的上半部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告别过去的偶像——欧洲。

  我热切期待张冰教授尽快把《彼岸书》的下半部翻译成中文。“告别欧洲”之后,身处欧洲,并且失去了俄罗斯国籍的赫尔岑,在《彼岸书》的下半部开启了回望俄罗斯的精神历程。在《俄罗斯》(赫尔岑把这篇文章收入1850年出版的德文版的《彼岸书》中)一文中,借评论国学者龚斯金的《1839年的俄国》、德国学者冈茨夸泽的《俄国乡村机构特征中的人民生活和内在关系》之机,赫尔岑将俄罗斯的村社制度理想化。赫尔岑指出:西方人只注意到了官方的、沙皇的俄国,但是却忽视了俄罗斯的村社制度。他认为,村社可以使俄罗斯人民不必走资本主义的路子,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赫尔岑写道:正是由于村社的存在,“对于西方来说只是奋斗的希望那种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现实;被沙皇专制制度压迫的我们正走向社会主义”;“我没有看到俄罗斯一定要重蹈欧洲的发展之路的理由。”赫尔岑这一思想,在他后来的《俄罗斯人民与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思想在俄罗斯的发展》等系列文章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也受到马克思和列宁的关注批评。窃以为:赫尔岑的《俄罗斯》等文章,表征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对俄罗斯发展道路展望的重大转折,也预示了俄罗斯文化的崛起。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新闻学院文学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彼岸书》读后感(五):来自彼岸的书

  《彼岸书》是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的最著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感觉这不像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美笔记本黑色磨砂的封面永不失它的典雅庄重,彼岸书三个镀金色字体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赫尔涔的图象印在外包封皮之上,这是一个典型的俄国人面孔,宽宽的额头浓眉大眼头发整洁的梳理着,身穿一身合体的礼服眼神坚毅刚烈。从这个图象就能感觉出赫尔岑那执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和不向恶势力屈服的高贵品质

  本书的作者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是俄国最著名的作家,有着俄国三位天才道德导师之一的美誉。他从小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官僚贵族家庭,因为是私生子,所以不能继承父姓,但是由于特别喜欢他的缘故,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并使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受到进步思想家教师熏陶,他从小就萌发了向往自由,憎恨专制制度的进步思想。并且长大后开始为这个理想奋斗终身至死不渝。他一生写过很多优秀的作品,是俄国著名的思想家,现实主义优秀代表之一。

  《彼岸书》书中收录了作者赫尔岑写于1847年到1850年间革命前后的文章,以书信体的形式记录了赫尔岑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精神探索的叙事,这本书是作者在革命期间亲自经历的事件记载,是他在革命斗争中思想境界升华,是全心全意投入到推翻专制制度的理想的实践,是革命斗争经验的积累,所以这是一本赫尔岑所从事斗争的纪念碑,同时也是他的思想的升华和传播,因此本书对于了解这位重量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重要性不言而喻的。

  《彼岸书》最早的传播是清末著名的进步分子 金一 。他曾在其编写的 《自由血》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赫尔岑的《彼岸书》中的文章 暴风后, 这正是法国革命失败后,处于极端绝望中的赫尔岑写下的作品。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但是对于国人了解和接受这本书却开创了先河,因此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随后再次提到本书的著名学者郁达夫,他在 创造周报 发表了 《赫尔岑》,同年郑振铎在 小说月报 上登出了 俄国文学史略,他们都同样的指出《彼岸书》的作者赫尔岑是亲眼目睹了法国革命失败,看到统治阶级疯狂的屠杀无产阶级却无能为力,只能把满腔的热血倾注到文字之中,记录下了这悲壮时刻

  文章开篇就以家书的形式开场,写给自己的儿子的信笺,却称呼为朋友,可见这不只是一封普通信件啊,似乎更是对广大无产阶级的诉说,文中记录了作者在革命斗争中的热情和对革命成功的向往,希望无产阶级都能团结起来,推翻统治阶级的压迫,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失败后作者也是非常绝望的心情,痛心疾首,但是却又无能为力,还到处被打压,驱逐,化悲愤为力量,写下了这载入史册的篇章。

  一生不得志的赫贰岑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也有很多格言流传于世,在他晚年最后的时光追忆往事,写下了最经典的格言。“只有坚强的人才承认自己的错,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只有坚强的人才宽恕,而且的确只有坚强的人才大笑,不过他的笑声常常近似眼泪”。这是多么有哲理的话语啊,多么耐人回味啊,又是多么的令人无奈啊。

  《彼岸书》这是一本赫而岑流亡欧洲期间的一部作品,也是俄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严谨的政论说理和激扬的文字是这本文学政论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未来人们的担忧。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品,被很多名家称赞,值得细读。

  《彼岸书》读后感(六):彼岸来鸿

  赫尔岑之彼岸书,为作者最为精彩、出色的散文作品,所谓“彼岸”,即是没有俄国式的牢狱与枷锁的西欧。

  他虽为俄人,却比任何一个俄国人都更具有西欧气质,他带着法国式的激情批判当局,同时并不同情激烈的共产主义者,他知悉个人自由之意义,他对待西方的态度,是理性而明晰的。

  作者鼓吹1848年的欧洲革命,却没有见到俄国的专制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浓重的黑暗,俄国死闷得就像一座坟墓,它“将自己庄严地裹在鄙视的无知的长袍里,”作为俄国人的痛苦与耻辱,只有这片土地上的死尸与殉道者所能体会。

  他预见了世纪的绝望与冷漠,以及美的消逝,更无法忍受的是人还将在死寂的生活中生存下去,知识的不幸,理性的夭折,他虽身处于欧洲,所见到的一切也是萎靡僵化的,历史的阴暗,现实的抑郁,人继续被奴役着,渺小而琐碎,形似野兽。

  但作者并非主观上的绝望者,他希望寄予俄国人一种健康、清晰、成熟的自由概念,而非肆无忌惮的专制,混乱无序的现实,绝望激烈的抵抗以及驯顺温良的奴化。

  他渴望着能在莫斯科与友人举起酒杯,为着自由额手称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彼岸书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