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茧》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茧》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0: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茧》的读后感10篇

  《茧》是一本由张悦然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茧》读后感(一):灰色的不是小说,是生活

  自从开始喜欢上读书,基本是倾向于看比较灰色的小说。太宰治、村上春树等的日本文学作品,少数看过的欧美作家的作品,也都是比较悲观主义浓厚的。或许在本性里,我对人性是没有抱什么乐观态度的。我可能在内心深处觉得人生无论用何种方式度过,都是一种悲剧。伟人或乞丐,一生无忧或凄苦终生都无本质区别。所以这些灰色的作品总能打动我。

  当然,我用了或许和可能这些措辞表明我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甚至连对自身的定义都模模糊糊的没有把握。我慢慢探求清楚自我的一些基本属性,然后再尝试接近真实的自己,继而想弄清楚人生的意义和好的现实行事原则。我知道前途渺茫,因为我缺善可陈的记忆力和对事物本质层面的理解力薄弱,显然是不足以完成这么困难的目标的。

  也许有一天我会放弃理性对我人生的指导,但起码现在,我还是在微弱的理性指引下,一步步的向前摸索。至少我能通过一些作品感受到一些内心深处的声音。

  小说的男女主人公都不是讨人喜欢的人,如果在现实中遇到他们,我应该是除了同情,不会再和他们有任何交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和经历那些事情时的感受,再加上对这些经历的加工记忆,塑造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虽然我能不喜欢各种人,但我一般不会去批判那些人,因为我不知道是什么塑造了他,但我也没有义务替那些我不喜欢的人的言行找借口。

  一个人无论心里装了什么,最终必须显现出立场。我还是相信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能力,只要自己能接受就自己就行,但尽可能不要伤害别人。

  《茧》读后感(二):比短評長的短評

  花了很長時間把它讀完的,趁著餘溫,寫一些東西。

  認識這本小說是通過去年某一期「收穫」,當時覺得張悅然的筆觸特別細膩,故事有新意有懸念。於是故意沒有把它看完,通過學校圖書館從OSU借了過來(有趣的是李的姐姐也是在OSU)。

  小說的架構蠻有趣的,兩個青年相遇,各自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講述共同擁有或者錯過的記憶。記憶裡面還有別人的記憶。最後又通過第三人稱回到當下。文革的釘子很有新意,串聯了整段故事,奠定了兩個少年的命運。這是張悅然一個不錯的嘗試。

  比較「水仙已乘鯉魚去」,張悅然進步蠻大的(畢竟十年了吧)。但是還是有一些小家子氣的東西脫不去。

  小說後四分之一不是很喜歡,感覺是畫蛇添足。女主的頹廢和迷茫已經寫到點上了,沒有必要繼續用戀父來煽風點火。男主自命不凡的性格特點用企業作弊來寫還算好,但是張悅然應該可以寫得更好的。兩個人的對性愛的經驗和理解也寫得過了一些。

  優點則是每一個人物都寫圓了,姑姑奶奶爺爺姐姐爸爸和他的朋友媽媽姨媽姨爹和差生組都寫得很飽滿。八十年代特有的記憶也有很多,尤其喜歡醫院附屬樓的描寫。

  還是蠻典型的張悅然小說的,討厭所有主角,但是還是能「津津有味」的讀完。

  《茧》读后感(三):悲剧也是修行

  《茧》图书短评~像是一场宏伟浩大的工程,在李佳栖和程恭的类似独白的讲述中揭露出几代人之间的纠葛,牵连,仇恨,密谋,成长,放下,前行,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每一个讲述的当儿,像是一场浓稠的化不开的黑夜,没有人拉着你深入这样的漩涡,而是自己甘愿沉陷。听别人的故事,在灵魂里自我救赎,彼此对话,在美酒中沉醉糜烂,腐朽不醒,在性爱中追求堕落,寻求安慰……一次雪夜长谈,两个人的重新认识,,三代人的命运纷争,四季里的不明情愫,五味中的情感联结,共同读出夜尽晨明里的尘埃里的幸福,死亡退去,历史远行,软弱的人活下来,皆由内心温润的烟火气息,大概是特立独行的她缓慢生长的过程,与生活裹挟的修行。

  《茧》读后感(四):和解

  秋夜凉风习习,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天高云淡,黄色的银杏,街上飘落的梧桐叶还有山里的红叶都会让你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也许正因秋天的景物变换无常,倍感萧瑟,常常引起人们伤秋的情绪。更容易思考人生。

  学生时代还曾跟着看她主编的文学杂志《鲤》,也喜欢她那些阴郁又唯美的文字。茧》并没有雕琢文字的刻意感,一气呵成,表达了她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几次看到泪眼模糊,想到了自己与父亲或者母亲的相处。

  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种不解和对抗中。比如不解父母的冷漠到残酷、节俭到吝啬、感情克制到无爱。成长的过程也是和他们和解的过程,直到今日,我依旧未能与他们和解。仍然会一言不合就互不理睬。但好像能理解一些他们行为背后的动因了。他们是被时代车轮碾压过的一代,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而那些创伤有些被禁止讨论,有些未被充分消化,他们的下一代出生了,他们可能怕我们经历同样的磨难,所以活得谨小慎微,并让我们同样小心翼翼地活着。他们信奉传统保守的婚姻观、不愿意接受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在体制内求得一份工作才算是安稳、很少参与与自己无关的公共事务。

  《茧》中的女主人公李佳栖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说“我们是为你好”而同时做着对她来说并不好的事情。她说为了我的将来这个说法很奇怪,我只想要他们让我过得好一些。我与他们紧密相联的部分只是童年,那是我自己无法主宰的,必须交由他们掌控。在他们可以掌握的阶段,如果都不能让我过得好一点,所谓的将来又怎么是能应许的呢?

  就像父母总说哪有时间陪你们玩,还得赚钱养家,殊不知他们在成长中的缺席对我们才是最大的伤害。童年的不良经历更是造成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我不认为自己是个记仇的人,但对于童年一些被“抛弃”的记忆只要有触发因素还是会显现出来。年少时期甚至写过一些绝情诗故意留在书桌上,以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

  李佳栖对酗酒的爸爸的爱正如她所说,就像岩石一样坚固。在爸爸离世后,她一直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接近一切与他有关的人和事,越了解深入越爱。她想这一切要是早一点发生就好了,她或许就知道该如何与父亲相处,也许他们也会变得不一样。

  想起每年春节酒过三巡后的叔叔,也就是爸爸的亲弟,总是会泪眼模糊地回忆他们的童年一起度过的苦日子,就像仪式一般。如何去生产队挣公分,如何一起干远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农活,物质如何贫瘠。他们的童年正值自然灾害时期。也许正是这些构成了他们的执念吧。随着长大,对一些历史的了解,虽然还是不能认同他们的价值观,也不能彼此说服,至少能带着理解的心态和他们相处。

  我表达的可能还不及这本书所表达出来的丰富度的万分之一,这也是文学的价值所在。曾经不喜欢读小说,不理解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浪费如此多的笔墨呢。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意识到,生命远比我想象的丰富,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事情也并非一两句就能说清楚。而文学是有温度的,能带领我们进入生命更深的层次,从而与这个芜杂、矛盾、陌生的世界和解。

  《茧》读后感(五):走了那么远的路,仍摆脱不了怀旧的负重

  从阿树老师那里接过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书上写着张悦然的名字,而且她说张悦然还是夏鹏老师的好朋友的时候,心中雀跃不已,心想着这大概就是相似的灵魂终会相遇吧----我喜欢的老师和作家竟然是好朋友。

  可是很惭愧,后来想了想我曾经很喜欢的那位作家----大二那年把图书馆里能找到的她写的所有小说都读了一遍----是张小娴而不是张悦然,即便如此也还是翻开扉页开始阅读这本厚厚的书。

  书的开篇就氤氲着一股浓浓的冷清,仇恨的氛围,一位濒临死亡的老人,一位待在他身旁的十分冷漠的孙女,在这个小房子里别扭地存在着。我好奇,这该是有多大的仇恨,会让人间至亲之间变得如此这般无情。然而悦然并没有接着写下去,而是视角转换到程恭,讲述着他眼中的世界。顿时觉得这本书变得有意思了起来,原来是以两个人的视角来写一个故事,而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目前也并不明晰。

  于是慢慢抽丝剥茧,方才知道是从子孙的角度来追忆爷爷那一辈的恩怨情仇。李佳栖的爷爷和程恭的爷爷都曾是同一所医院的医生,然而程恭的爷爷却在文革时遭受批斗后被人往脑壳中插入了一颗钉子,从此成为了植物人,嫌疑人是李佳栖的爷爷以及汪露寒的父亲。不过,汪露寒的父亲早年就自杀了,大抵都认为他是畏罪自杀,汪的母亲也因此成了疯子,一个原本幸福美好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相反,另一个嫌疑人却在事业上一路平步青云,发表论文,成为院长,成为医院的一个神话,但在家庭上却遭遇了中年丧子,晚年丧妻,孤老一生。

  这个恩怨结于爷爷辈,直到子辈,孙辈也纠结于此,这大概是世仇吧。

  关于这个世仇,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李佳栖的不屑,程恭的复仇情绪,以及李佳栖父亲的叛逆,程恭姑姑的软弱,汪露寒的孤傲,还有李佳栖母亲,李佳栖的姐姐李沛萱,李佳栖的奶奶,以及李佳栖的几位同学和李佳栖父亲的同学同事这些次要人物都各有所想。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并不突兀,每一个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自是与其成长经历,身份地位十分吻合,为此也不得不佩服她刻画人物的细腻笔触。但是没有哪一个人物给人的感觉是阳光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忧郁感。

  《茧》读后感(六):在下过大雪的早晨,做一碗炸酱面吧

  做为一个看书慢的人,被这本书擒住,囚禁了半个月。

  前十天,如果不是张悦然写出的那些触目惊心的字句,我几乎丧失了看下去的耐心。是的,她太能写了,多么细小的亮光,都能在她手里化成一束烟花,奇妙得让人粹不及防。缓慢,极缓慢地推进故事,一点一点接近故事的核心。

  后五天,忽然屏住呼吸地要看下去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正一点点剥去裹在外面的皮,那些童年的久远的往事,成长的迷惘的颓废的一个个短暂而破碎的故事,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搭建一条通往核心的路。

  太闹心了,一个看书慢内心还很软弱的人,看这本书实在是太闹心了。这里面的灰调子像一层厚厚的雾,带着一座北方工业城市被污染的空气,让人透不过气来。但先前说了,那灰调子里时不时怦然绽放的烟花又迷人,让人贪恋,狠不下心放手。

  谢天谢地,最后她给了一个还算温暖的结局,都要感激她的仁慈了,不然会被她囚禁很久很久吧。

  秘密,涉及到三个家庭的巨大的秘密,就像一个秤砣,捆绑住一个个无辜的人,在漫长的时间里,把人往黑暗的海水里拖。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只小船的话,有些不堪重负,生命被击破,海水轰然灌进来,迅速沉入海底,比如汪露寒的父亲;有些挣扎着在水面打转转,不停地踢打,溅进水花,海水涌进来一些,不至于彻底沉没,但也严重偏离了原本的航线,比如李牧原,程恭的父亲,汪露寒。

  还有些被卡住了,接近静止,或者干脆癫狂地存在着,都是被卡住了,时间冻成一个冰块,停留在了那一刻,比如程恭的爷爷,和汪露寒的母亲;还有些呢,那些无辜的人,李佳栖,程恭,程恭的姑姑,李佳栖的母亲,奶奶,汪露寒,谢天成,唐晖,甚至陈莎莎,他们则背负这个秤砣,走进了某种被安排好的宿命。

  只有制造秘密的那个人,好像一直在前行。与其说这是一个人两个人犯的错,不如说是时代犯的错,一个巨大的荒谬,扭曲了太多人的命运,波及了几代人。

  张悦然形容这秘密是茧,每个活在秘密中的人,都像裹了一个茧,活在几乎透不进风的世界里。里面刻画的人都不恶,就连程恭的父亲,那个老混混,都不算恶,要说恶也是被扭曲的时代结出的尖涩的果子。而秘密最核心的人物,她借谢天成的口说,透出正气。

  陈莎莎好像是个神一般的存在,她让我想起我的表姐。一个月前她发了她的第一条朋友圈:“我身高160体重160,我吃饱了睡,与你们没关系。”今天翻来看,发现她已把朋友圈删得一干二净了。我知道,她再一次遁入了自己那隐匿的世界。

  我想张悦然内心是很温暖的,否则就不会在跌跌撞撞曲曲折折这么多年后,让李佳栖和程恭在一个下过大雪的早晨,听到孩子们的嬉笑声,闻到炒熟的肉末的香味,看到浓调的甜面酱在锅里冒着泡,等一下还要把细细的黄瓜丝倒入洁白的碗中。

  书腰上有一句话:“真正的爱,是明白爱你有多困难,还是选择爱你。真正的长大,是知道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了爱,而是爱选择了我们。

  2016.10.14

  《茧》读后感(七):啊喏~可以不要再是恋父情结了吗?

  除了恋父情结让我有点崩溃,其它还真的很完美,想了想还是给了5分。

  我不知道其她人,我心里住着一个李佳栖和一个李沛萱,一个叛逆、随性、敢爱敢恨,一个古板、乖顺、正义感十足,前者因为对爱的渴求,后者因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寻。我既希望被爱,又希望获得某种高尚的认同感来确认自己的生存价值,好像这就是全部的“被需要”。

  关于男主人公程恭的塑造,无疑是真的成功的,对我来说成功点就在于能让我讨厌他。他和智力不全的陈莎莎发生性关系,在法律意义上不就是强奸?但是从实际意义上,虽然第一次是被迫,后来陈莎莎不见得就拒绝这本能的享受,这里面像是有一个李沛萱和一个李佳栖在吵架,她们都说自己是对的,但陈莎莎究竟什么想法是两个人都不会考虑的。李佳栖很讨厌的经历,就是像一盆花被搬来搬去,可是陈莎莎在这个问题上,永远像一盆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程恭这人物被成功地塑造成了渣男形象,陈莎莎的事不说,他逼迫了自己的一个女朋友,背叛哥们,盗窃配方,严格来说都是犯罪。然而这人物真实得好像活着站在眼前。

  一定用道德评论的话,李佳栖值得商议,程恭一定垃圾。看到评论有人说李佳栖极端自私,为了自己的这点感情可以不顾别人。但这点上她实际毫无选择,有谁能选择自己的身世呢?被不被爱都是运气,情感根本不是毫无逻辑的东西,只要追溯,必有源头。

  刚刚遇到阿灰的时候我还是自由主义者,喜欢粉饰太平,好像不乱管别人的事是天大的道德底线,为此我和他吵得天昏地暗,那纯粹是在我看来。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忍受权力不断丧失的失落,从一声啼哭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的婴儿期到哭得昏天黑地也没人搭理的时候,就是找回权力欲望的过程。李佳栖就是这样的,她渴望爸爸爱她,却得不到,所以对着和爸爸相关的人疯狂索求。按照过去,我也会忍不住说她极端自私,现在看来,不过是扔向一个受尽屈辱的人的一个臭鸡蛋。自由主义者说的平等之类的美好词语,怎么会出现在一个连爱都不均分的世界里?人与人的差异,如果真仅仅是吃苹果和吃橘子的个人喜好不同,为什么有人会变得“极端”,这也是天生喜好?很多时候,对人的道德谴责,无非是既得利者对反抗者的讨伐,道德让这赤裸裸的利益撕咬变得师出有名。这样看来,我开始同情李佳栖了。李沛萱的父母文中着墨不多,但猜测不是李牧原那样野心勃勃不肯满足的人,很可能是寻常父母,追求一定事业也保障为家庭付出,李沛萱得到了父母的爱,所以她对爱并不疯狂渴望,而是试图寻找存在的价值,所以变成了品学兼优的乖乖女,把正义顶在头上变成光环。

  《茧》读后感(八):双手插袋的少女

  双手插袋的少女

  ——读《茧》札记

  张悦然并不是一个经常在人眼前晃荡的作家,但是很难被人忘记。这可能某种程度上能给人一点信心,即作为一个写作者,曾经为自己镌刻的高度和在读者心头留在的撞击,即使因为时光略微蒙尘,一个小小的线索便能使这一切重又浮凸出来,再次裸露出亮度。考量张悦然近七八年的创作,大多是一些零散的短篇和随笔,主要发表在她主持的《鲤》杂志书上,另一些应约的短章散落各处,不成体系,2014年在《收获》发表《动物形状的烟火》,2016年年初在《收获》发表《天气月报今晚有雪》,两个万字左右的短篇,都写艺术圈人物形状,大致如此,总共能见的作品十万字左右。对于一个曾经一年能够写两部长篇的旺盛的作家,这几年的创作基本等于歇业,或者说是一种自娱,小说似乎已成自家庭院的花草,想起来就伺弄一下,大风来了就挪进屋里,有时候忘了拿出去,因为干燥炎热,就萎了几枝。不过若是稍加注意,便能发现她在经历着某种阅历和写作的变化,或者简单来说,她正因为某种平静和对生活文学新的认识,寻觅一种新的文学。虽然产量稀少,可是变化之剧烈使得稀少的产量有了些分量,其中以《动物形状的烟火》为显著的代表。这篇小说叙述考究,曲折微妙,虽略带往日痕迹,可已经十分简省自然,不过似乎我们的文学人一直对这种散发着“资产阶级”气味的小说不太感冒,或者说,对所谓上流社会的人竟然也有痛苦和迷惑,无法切身地知觉。我们的文学批评和阅读,虽然经过多年的蹉跎与发展,总似乎无法逃出某种制式,即对于史诗的偏爱,对于伤及生存的苦难的尊敬,这也是为什么时至即日,一些学人反观我们的文学史,将萧红置于张爱玲之上的原因。如果我们以另一个角度考察,便会发现在八十年代末兴起的先锋文学正是对这种意识的反抗,即形式和风格之重要,也许重于看上去伟大的思想,沉重的命题,而对形式之迷恋来源于对思想之过时的恐惧。随着一批先锋作家老去并且回归到传统叙事,我们发现先锋文学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因为遗产需要继承人,没有继承人便成为无主之物。究其原因,重要的是一点是我们对先锋文学认识的偏狭,先锋文学的标签并非形式上的时空倒致和叙述圈套,更重要的是对风格的注意。而张悦然从创作伊始,便风格强烈,而今风格转变,纹理大异,可依旧是以风格和形式为先的一脉,从《动物形状的烟火》及《天气预报今晚有雪》受到阐释之单薄就可以看出,先锋文学求之于西方,到了今天,依然无法被恰当解读,从另一方面来讲,先锋精神永远存在,若被奉为文学主流,趋之如骛,便难称之为先锋。

  而近七八年张悦然的大幅减产,并非没有缘由。2016年《收获》2期刊发的《茧》便是明证,原来其一方面在伺弄花朵,一方面在栽植大树。这个长篇她写了多久我并不知道,但是时间似乎不短,据说几年前,书中还有一只狐狸,如今狐狸了无踪迹,可见森林里过了多少春秋。此书形式特别,通篇两人叙述,几乎都是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的交叠,向对方陈述自己的生涯,中间夹以纪录片的片段,如同二重唱后面的提琴,或者说,其形式更像戏剧,后面站着一个古希腊戏剧里经常悄然浮现的鬼魂。时间跨度六十几年,涉及三代人,众多人物,而其主干,是我们这代人的悲欢,欲望与罪孽,离散和团圆。此书以医院里头颅中的一颗钉子起,以一场大雪中的审判和合解终,几条线分和交织,最终成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其野心之巨,写法之难,在此不做赘述,这里只讲意义。纵观近几年产生的长篇,尤其是青年作家的长篇,可以发现,很多作家在以短篇小说的方式写长篇,这里不乏舍伍德安德森和奈保尔的影响,更多的是勇气和专注不足所造成。张悦然的这部长篇虽然形式离奇,但是乃是一部标准的长篇小说,其中节奏气韵,都是长篇所需要,其厚度密度,其体现出的强力的持续性和一以贯之的线索,都使其具备长篇小说应有的意义。二点,张悦然努力正面去处理历史问题,以及历史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并非观念上的,而是生活细节中的。历史和现今的生活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而这个主题的强大有时会使近其火焰的人物速朽和枯萎。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张悦然笔下的青年似乎毫无保留地和历史接近,并把自己投入历史火焰中去,冒着成为灰烬的风险,可在其中正可见鲜活的真身。张悦然努力在写的似乎正是这种无意义追索的意义,而这个意义似乎在一次次失败,遍体鳞伤,堕落而后的重生的希望中浮现出来。情欲,死亡,别离,毁灭,正是这些又把人们牢牢粘合起来,不忍再次分别。对于一部小说来说,有些人乐于丰富,而丰富其实掩盖着某种犹疑,而有些人敢于坚决,坚决带来的是一门心思把头撞进南墙去,且不说石墙是否因此碎裂倒退,便这一脑门的鲜血,似乎就有些意义。三点,张悦然以这部小说更加接近于自己寻觅的文学。这种文学特征之一是西方的,职业的,书面语的,隐喻的,特征之二是,简洁的,动作的,含蓄的,忧伤的,特征之三是,实验性的,复杂的,不轻佻的,梦幻的,诗意的。而这些特征都统御于一个特征之下,便是个人的。如果一个人敢于自私地写一部长篇,我便觉得她似乎就更容易地敢于真挚,如果一个人敢于真挚,我便觉得先不讲这把大刀舞得是否滴水不漏,至少此人是提刀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回首当年青春文学叱咤风云的几人,大多是以新概念作文比赛的短文始,进而以《萌芽》为阵地,发表一系列华美的短篇小说和随笔,进而被出版社收割,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制成一种殊于课本文学和主流(在这个语境里等于于衰老的)文学的文化产品。这一跳跃式的发展路径,使一批早慧的文学少年在名利的光圈里迅速分化,以郭敬明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迅速地把文学的命题转化为粉丝的命题,然后转化为资本的命题,毫无顾虑地追逐商业上的成功,引导青春文学的主体成为迷药一样的都市声色的幻境;韩寒特立独行,制造藐视权威,率性批判的标签,一个敢说话的年轻人,一个为自己活的年轻人,一个善于长跑和赛车的嬉皮士,一个永远不会败下阵来的辩论家。只是在文学的本职上,韩寒是个过于轻盈的作家,一个太容易分心的孩童,而从近几年的趋势可以看出,韩寒和郭敬明除了身高上的难以弥合的差别,内里上区别不大,都是一种偶像式的,无法严肃的,越来越剥脱和文学的联系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除此两个代表性的方向性的人物之外,大部分的青春文学作家的结局是消亡。这种消亡并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发式的,成批地消失,那些曾经写出超出自己年龄的成熟度的作品的年轻人们,似乎听到了一声归队的哨子一样,又回归到自己原初的生活。如果想要分析这个有趣的现象,可能需要去辨识我们中国特有的写作环境和作家面临的有限的发展模式,当然也要考虑写作者本身处理写作和生活的态度。中国所能容纳的文学类别,可能可以简单归结于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而青春文学从出现伊始,就是另一个特殊门类,以创作者的年龄和写作题材为界,主要是创作者的身份,青春文学由青春人写作。而这一类比势必要融入或者严肃文学或者通俗文学才能存活下来。郭敬明和韩寒迅速地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郭敬明金币式的胭脂气的,还是韩寒挠痒痒一样的批判式的,都是有效地进入到通俗文学语境的方式。而那些大批的青春文学作家的特征并不如此明晰,不过想要拒绝通俗奔向严肃,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严肃文学的阵地主要是大量的文学期刊,而文学期刊的主流是体制内的写作,体制内的严肃,体制内的悲苦和体制内的批判,对于一个热爱上写作的年轻人来说,想在这个语境内生存基本上等于汇入自己厌弃的陈旧语系,这种骑于墙,两边望,难以取舍的困惑可能是使这批作家消亡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文学本身具有规律,一个作家的生长也有规律可循,有如大跃进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对自身薄弱的文学生态的破坏,作家是缓慢的生物,需要跟生活裹挟在一起,不断学习观察,不断沉思反省,蠕动式地前行。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是自我的需要,而非热闹的典礼,大多数青春文学作者更像是典礼的来宾,鲜艳于形,而到底是谁的婚礼并不清楚,一旦主角入了洞房,来宾也需散去,各自回家,拾起最安全最熟悉的生活。从上述的粗浅分析可以看出,张悦然是这一波文学热潮里的另类,她曾经获得过商业上的成功,曾经放飞那几束最璀璨的烟火,回到书房里,又想到这不是办法,掂量着属于自己的文学道路。从她一直在创作中短篇小说就可以看出,她所关心的东西和大部分青春文学热潮中涌现的作家大不同。写作,写出好的小说,做一个职业的小说家,可能是她给自己的目标,所以她选择做一个安静地特立独行者。早年的写作积累了生活的必需品和读者,这些东西没有成为负担,而是成为某种自由。不过这条路还是艰难的,一个作家也许受过诸多作家的影响,但是作家又很难以依据模板复制,这条道路需要自己创造自己,需要苦行僧一样逼迫自己成为一个更深刻的人,需要有时候捂起耳朵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又得竖起耳朵听听大家在说什么,有时候需要忆起当年的写作以给自己力量,有时候又需要确认那种写作并不值得留恋,一切都是新的,新世界需要自己一砖一瓦去修建。但是同时,我认为,这也是独创的可敬的唐吉坷德式的幸福。

  悦然在微信里的头像是一个短发少女,手插在裤兜,眼神斜下,嘴唇紧闭,面带微笑似乎不屑一顾,身后有一片阴影似乎也感到孤独。一个人无论身上经历了怎样的创痛,总是力图跟文学产生联系,一个人无论多么孤单和迷惑,总想去文学里寻一些慰藉和宽容,在我看来,这似乎可以说是某种小说家的本色。一个人私自写作,公开发表,拥者众,回头还能把写作当做一件私事,这似乎可以说是某种小说家的操守和禀赋。人总是期待自己的黄金时代,而对于作家来说,这黄金时代并非多少人为你喝彩,而是越发感到自己和文学越来越近的联系,无法将自己的生命从文学中剥离出来,转了一圈发现,哦,还是写吧,又能干什么呢?恐怕这样的无奈,便是黄金时代的导引。每当泥沙俱下之际的时候,每当时代裸露出生铁一样丑陋的内胆的时候,内心的黄金时代便格外耀眼,当我阅读《茧》的时候,经常会想起这一点,就像《茧》的结尾写到:程恭回过身来,硬币已经被新落的雪覆住,看不见了。他和李佳栖站在那里,听着远处的声音。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狗的叫声,孩子们的嬉笑声,一个早晨开始的声音。他闻到了炒熟的肉末的香味,浓稠的甜面酱在锅里冒着泡,等一下,再等一下,然后就可以盛出锅,和细细的黄瓜丝一起,倒入洁白剔透的碗中。在这里,死亡褪去,历史远行,软弱的人存活下来,内心泛起幸福的巨响。这是我最后要说的一点意义。

  《茧》读后感(九):那个时代的恐惧与爱

  读张悦然的《茧》。很久没有这么投入在一本书中,等车时,公交上,昏暗的地道,斑驳的树影里,简直有种凿壁偷光的饥渴。

  一口气连读两遍,阴冷和压抑遍布全身。说是文革,其实已经是第三代的事了,也就是我们这一代。男女主以自己的童年创伤为起点,对祖辈的事有种超越偏执的感情,在探寻真相的借口下,伤害了身边的很多人。好像他们的爷爷身上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他们就是背负使命的人一样。其实真有这么特别么?正义和责任,听起来崇高,可惜并不是真正贴着身体的感情啊。

  仇恨这种情绪很可怕,仇恨自己的家人,因为他们犯过错;仇恨社会,因为社会粉饰太平;甚至仇恨幸福,因为快乐是一种罪过。我们这么痛苦,你有什么资格快乐?真的太病态了。然而,我们没有真正置身其中,可能真的有超越一切的追寻真相的需求呢?不弄清楚就活不下去,欲望和罪孽,崇拜与厌恶,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血液,翻滚沸腾不能停歇。

  时代更迭,年岁增长,这种怨恨没有消减,而是与日俱增,只能说人心太难琢磨。

  爷爷那一代,是已经毁掉的了,他们在时代的煽动下,要不成为刽子手,要不就成为了脑子里被扎进钉子的植物人。刽子手后来成了医学院士,受人敬仰,他的一辈子救了很多人,心中会愧疚吗?不知道,或者他已经选择了忘记,那个时候的罪恶,也不是一个人能承担的啊。

  被迫害的老人,一生都躺在病床上,用另一种方式照顾着家人。自己的不幸给了家人源源不断的抚慰金,自己的病房成了乱世之中的避难所,人心在这里还有几分纯净。他的家人抱怨命运,抱怨世道,但没有真正去恨害他的人。他们知道,真相的破坏性是无法预料的,于是什么都没有说,软弱的人存活下来,因为恐惧,也因为爱。他们的缄默成全了很多家庭安稳的余生。含蓄真的是一种至高的美德。

  至于父辈,他们大多选择逃避,投身文学,投身绝望的爱情,甚至充满戾气的暴力,那一代人有种被压抑太久的释放,无论是上山下乡的放逐,还是下海从商的潮流,都是他们充满活力的释放,他们不安于像父母一样老旧地守着一个家,一份工作,一个爱人,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不能容忍精神的空虚,变着法子寻找自己的存在感。无论文学还是事业,对于他们这一代都不是点缀或消遣,而是真真正正基于生存的需求。而亲情对于他们,渐渐成为负担和拖累,这也是导致男女主人格不健全的罪魁祸首,他们的童年缺失了父母的爱,就像夹生的米饭,长大后再怎么加热,最里头那一层还是生的。虽然李佳栖的母亲爱她,汪寒露爱自己的疯妈,程恭的妈妈也曾经像珍宝一样捧起过他,然而这种爱一旦遇到别的男人,遇到有可能的幸福,就会被不留情地牺牲掉。

  “祖辈和父辈都不再提,慢慢地忘记了。”到了第三代,却像是狂热的盗墓者一般,要去把真相统统挖开。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啊,不用问都知道,你爷爷害我爷爷成了植物人,还有什么呢?可是他们两个,就像中了邪一样,对所有与长辈有关的人和事,毫无抵抗力,为了探寻到一点所谓的真相,不惜一切地伤害身边爱着他们的人,变得越来越残忍,越来越虚幻。直到所有爱着他们的人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背叛和偏执,直到那些人再没有什么可以被伤害,终于松开手,让这两人向无尽深渊坠落。

  无论基于怎样的理由,如果一个人可以无所顾忌,那他已经废了。

  对于现实,我一直都很矛盾。所谓“现实”,就是我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很多人都是如此,会觉得在某个时刻,应该如此。我们都接受了生活中的委屈和无能为力,这两种情绪的加持下,也许会哭,也许不会;也许会喝醉,也许不会;也许会做出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情,也许,也不会。因为我懂的,大多数时候,这样确实是对的。我们就应该认清现实,好好走接下来的路,过去的事情无力更改,你不可能让爷爷醒来,我不可能让爷爷认错,没有爱情又阴阳两隔的父母,永远不可能重归于好,那就这样吧,忘记所有得不到的爱,让历史安安静静地躺在书里,躺在他该在的地方。

  可是呀,我也会想,所谓现实,如果不能让我们去体谅,去珍惜,去努力争取,而只是让我们不用被推就自己倒下,发现希望渺茫就自动放弃的话,那我们和看戏的又有什么两样,我们的一生又为什么而活呢。从这个角度看,李佳栖和程恭只是用力过猛了些。可毕竟,每个人的选择都在自己手上,如果能接受一半糊涂,那就糊涂着吧,如果不能原谅,那就怨恨着吧。

  看过三辈子,人世间还是需要恐惧和爱的,不只是羞怯、软弱,也是对幸存的美好的一点保护和尊重。像一个茧,罩住自己总比罩住别人,要善良一点。

  《茧》读后感(十):抵不过的,是宿命

  李佳栖推开窗,对着夜空点燃一支烟。刚刚涂好的唇膏在烟嘴儿留下一圈儿红色,她盯着那圈儿红印儿,酒醉让她的视线有些模糊,恍然又想起汪露寒当年涂上唇膏穿上呢子大衣出去买馄饨的样子。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她还那么年轻,然而她在自己为自己虚拟的记忆中已经经历了五十年,八十年,甚至一百年。她在追随着父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过关斩将,一生一生地轮回,一次轮回只遇到一个人,得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像散落的拼图块,捡起来,一片一片地拼出父亲的形状,然后进入下一次轮回。

  执着地,不知疲倦地,一世一世地,一世一世地追寻。

  好像儿时未能满足的愿望,长大之后会变成夙愿,日积月累的渴望生长出根,深深地扎根于骨髓,长出蔓延的藤蔓,包裹住整个身躯,散发出浓烈而庞大的孤独气息,而生长出来的花,叫做宿命。

  李佳栖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在她骨子里的放浪形骸——来自于她父亲的血液,也来自于她对父亲的追随,与她的伶俐融合,注定了她永远只会追随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你说,这不是贪得无厌,是什么。

  我讨厌李佳栖,讨厌她继承了她母亲的貌美,讨厌她继承了她父亲的才华。她一定有着又大又亮的眸子,注视着你的时候眼神会带出点儿荒凉和颓废的神情;她一定会读诗,哦,读她自己写的诗,男人觉得可爱,女人觉得可笑。她一定反复练习过抽烟的姿态,观察自己的手指是夹住细烟更优雅还是夹住一般的香烟更显得修长,她一定怀着期待的眼神凝神注视着一个一个男人们,听他们讲生命中与父亲交叠岁月中的几个瞬间,然后在黑暗中开出一朵花来。

  然而她那么悲剧。小时候,父亲不爱她,母亲的爱她又不屑一顾,长大后,远离了自己的家人,也丢失了最愿意包容自己的爱人。除了她父亲,她好像从没爱过谁,也从没被谁真正爱过,像一只在笼子里的仓鼠,不断往前跑,却永远都在原地,睁着圆滚滚的大眼睛,一脸无知和迷茫。

  书中,沛萱说,我爷爷曾经告诉我,他其实是一个最随波逐流的人,求学就好好读书,学医就悉心看病,该入伍的时候入伍,该入党的时候入党。他只是踩对了步伐,时代更迭太频密,一不留神就会踩空,坠入深渊。因此,沛萱觉得爷爷是没有野心的,然而实际上,越是随波逐流的就越是有野心,随波逐流其实是最难的,如同情报工作者耐心地调试无线电,要有多么灵敏的耳朵和平静的心,才能把自己和这个时代调到同一个频率上。而那些看起来有野心的人,多半是报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落得颠沛流离的下场——如同李佳栖,如同汪露寒。

  我时常会想,如果汪露寒没有在多年之后遇到李牧原,她该是怎样的结局。她本该是幸运的,家庭幸福美满,父亲突然去世的时候,也格外地坚强隐忍。她嫁给了绅士的丈夫,随着丈夫去了非洲,去了法国,照片上安详的笑着,丝毫没有不幸的影子。也许,她应该会一直这样带着优雅迷人的笑容继续下去,度过一年又一年,在轰隆轰隆的列车上去往一个一个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国度,忘却所有痛苦地笑着。然而李牧原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了,就像,就像伊甸园里的那颗苹果——也许,更像那条蛇,吐着魅惑的信子,眼睛放着光彩,诱她吃掉那只象征宿命的果子,拽着她一起坠入命运的漩涡。

  有的时候,人生真是不忍回看。当汪露寒在北京破旧昏暗的胡同里,照顾着疯癫的母亲,将烟灰缸朝着李牧原的方向狠狠砸过去的时候,她会不会想起当年的丈夫,他现在成了外交大使,身边的妻子带着珍珠项链,幸福静谧地微笑。她会不会有一些后悔,会不会感叹,人们常说的不应该和最爱的那个人结婚其实是对的,她真的已经厌倦了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失望,没有力气再去面对现实,心中不再抱有真实的期待。

  三代人,整整三代人的爱恨离愁,我就从一本书中,窥到了许许多多人的一生。宿命像茧一样紧紧束缚着他们,他们挣扎、扭动,却无从逃脱。包裹他们的茧丝,是从前绵延至今的爱和仇恨,是扭曲和压抑的情感,是无法得到救赎的原罪。

  然而张悦然给了我一个康复病例般的结局。白皑皑的大雪过后,空气中传来面条和黄瓜细丝的清香,犯罪者的后代和受害者的后代在大雪中相见,流传三代人的恩怨随着死亡的到来而被大雪所覆盖,一切都开始变得安静起来,好像他们拼命逃离的那十余年从未存在,他们一直在这里,有快乐、有悲伤地成长着,像朝夕相伴。的邻居一样,开了门就能头碰头的亲密。

  从未离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茧》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