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10篇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是一本由刘醒龙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一):最是故乡

  《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这是作家刘醒龙2016年最新散文精选集,讲述了关于旅途、乡土、亲情个人经历与感怀、文化漫谈这五个方面的文章文章剪短,却可见精髓言简意赅表达了他个人对亲情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美好事物的爱,以及对文化的爱、对世界的爱。

  第一眼看到这条书名时,印入我脑海的是日薄西山时,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那条被无数人在草丛中踩出来的小道儿,通往一座炊烟袅袅村庄,仿佛都闻到了饭菜香,偶尔身边会擦过从田地返家的乡邻,操着一口乡音热情地说“回来了啊”。这个情景真得好温暖的说!

  对于儿时的记忆我没有记得多少,记得最多的反倒是住平房的那个阶段小时刚上学时,家里住的平房,每天往返学校都是走的土路,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路途真的不近,每天跟三五伙伴一起上学,放学时不是经常能碰到面,就自己独自回家;那时候家里没有伞,遇到雨天时,爸爸会背上我,再穿上雨衣,背我去学校。有时我们会选择走小路去学校,不记得谁发现了学校院墙有一块砖活动了,可以抠下来,淘气的我们经过这个口的时候会看看校园情况,现在想想有什么意思啊,感觉像偷窥一样。那时候,最喜欢雨后那种潮湿却不泥泞的小土路,柔软,但是鞋上不会粘上泥,依旧干干净净的。有时还会选择不同的小路回家,沿途还有绿绿葱葱的野草,最喜欢玩儿的是“连心草”,一人拿住一头,从中撕开,一拽,在中间汇合,如果呈一个正方形就代表“连上了”,如果没有,就代表失败,每次都会拿着一大把和朋友玩儿,乐此不疲

  现在的我,身在北方却心在故乡,五岁之前都是在老家度过的,已经忘记差不多了。前些年回去了一趟,下车后看见满天星斗简直惊呆了,密密麻麻的星空,在城市生活的我不知多少年没有见到了;邻居们热情亲切,在那里,早上起来后大门都是敞开的,有时吃饭都会端着饭碗出来,一起吃、一起聊,特别热闹。故乡,真的是个好地方啊,现在有时就想,等退休了回老家找个地方安身,种种菜、养养花、逗逗猫,挺好。

  作家们会将故乡的人、物、事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那流畅的文章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一般,心思细腻的作家们更能把那种思乡之情,暖暖的文字让人更加思乡情怯,在本书中,作者也对家乡的一切进行了描述平淡之中方见浓情。真正的爱,不就是这样么?!

  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不论哪个民族那个国家,因为文字,历史才不会被遗忘;因为文字,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因为文字,世界各地的联系才如此紧密。通过阅读文字、书写文字,让我们更加淡然地看待我们所谓的“不平等”、“不公平”、“不厚道”;让我们通过文字的力量改变那些应该改变的“不正确”是现在我们应做的事情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二):土地承载太多的忠,情,亲

  刘醒龙,矛盾文学奖获得者的现代作家,《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是其最新出版的散文集。作者一如用着最朴实的文字,却也是意境优美而赖人寻味的语句,让读者领略作者用心行径过的每一处土地,别样的祖国风貌。同时感受世间传承的动人亲情,明白文人所承担的行业责任

  开篇走向胡杨》读完让人既崇拜那片土地的主人又对此感慨万千

  作者以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描写了新疆土地的壮阔,新疆特色植物胡杨的顽强生命力,而建设美好新疆,栽种胡杨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新疆土地上挺拔的胡杨,是兵团老兵顽强战斗力的一种表现,在气候恶劣生长条件贫瘠的土地上,他们既是兵又是百姓,他们在这片广袤的疆土上,生根发芽,他们是活着的界碑。

  而这两天有关捍卫国土南海的新闻一直牵动全国亿万人的心。捍卫祖国的完整,不止在几十年前,不止在当下,更要一直到永远,永远守护住祖国的完整土。不管是在以前的最北边,还是现在的最南边。

  灿烂天堂的罗田有一座利刃般的高峰,克服它,你就能领略前面妙趣横生美景。重重九寨的仙景,会让你产生一种牵挂,一种对命运的牵挂之情。胜利镇有着无与伦比的洁白,纯净的细沙滩宁静的古巷,在这里,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威风凛凛》出世。五月的苏北大平原,遍地普通杨树,不似边疆的胡杨,不似东北的白桦,却自有它的独特点缀壮阔的苏北平原。作者寻遍过的这些地方,有景,有情,有故事,吸引着后来者的追寻。

  一座天下闻名的岳阳楼,其由来发展,从信手拈来的史料,文中处处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内涵,读来也是一处赖人寻味的史迹。而原本叫舜江位于上虞的曹娥江的由来,到底是真有孝女救父的事实才歌颂记念,还是只是东汉时期当地官员为增添其政绩而借题发挥的一则贻笑后世趣事。作者以故事主角人物详细推断,引用同时或后世文人对此事的态度,可知,这传说,这名字,来得总是那么富有时代性。

  世间最珍贵是亲情,父母辈养育下一辈,下一辈再生育教养下一代生命由此传承,世界因此而精彩

  爷爷胸口被日本人毒打而形成留脓不止的洞,亦如赣南革命根据地留下的遗址遗迹,是革命历史中一小段缩影,是对后世的警示,却让作者懂得了恨与爱的宽容转换。母亲年迈而慈祥模样永远是游子心中的牵挂。而作为人父后,懂得了父母的心情,对于儿子教育,对女儿的疼爱,则是无形中一种父爱的传递。家永远是温暖幸福的地方。

  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传承,所以文学应该有其底线标准。而主使文学的文人,更应该承担其真正的使命与责任。

  对于一件坏事发生,几处环境破坏,几条不合理规则的形成,不止要当事人反抗,有责任的文人也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心中的呐喊,文字的表达,才能唤起更美丽和平的世界。

  本书真正有大家之风,文章读来是舒心享受,且文笔细腻婉转,意韵悠长,值得慢赏。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三):亲切的小路

  1956年出生于湖北黄州的刘醒龙,被誉为当代有筋骨,有温度的乡土作家。除了《蟠虺》等多部小说作品,还有长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抱着父亲回故乡》以及新散文集《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在《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这部最新散文集里,作者细致描绘了乡村、乡音和乡情;也讲述旅途见闻,异旅他乡的音容笑貌平凡与不凡之处;故旧的往事回忆和旧时光里的小别致等等。和这部散文集漂亮的名字一样,名称里“小路”二字自带亲昵,非常可亲。单单用这简简单单的“小路”,便将我们带回少年时嬉戏奔跑的那一条条快乐的小路上。这条小路,可以是实体的田间小路,山间小路,可以是上学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也可以是虚体的心灵之路,回归之路,探索之路。作者喜欢小处见大,也多次撰文从不同角度写“小路”。他曾写道,“小路弯弯,穿过芭茅草,又是芭茅草。小路长长,这头是芭茅草,另一头还是芭茅草。轻轻地走在芭茅草丛中,身边如同弥漫着父亲童年炊烟,清清淡淡,芬芬芳芳。”

  “随心所欲的小路,随心所欲地穿过那些新居与旧宅。”

  ”小路起于平淡无奇,又始于平淡无奇。”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寻找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深爱的。

  小路,只有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

  刘醒龙说这是他的“分解”,是“文学是用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最大限度的发现和还原生命的真相。”就像老舍的茶馆,王安忆的石库门,在刘醒龙,他用小路意寓故土。这条“用来回家的小路”,也是心灵回归的小路,是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小路。

  刘醒龙在文中谈乡土的吃食,提到“豆渣”,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吃过,味道不怎么样,有点粗,要做得好吃可能得多放些油爆炒。刘醒龙的豆渣是和爷爷联系在一起的,“临近过年的天气,将新鲜的豆渣晾成半干,然后捏成粑,一只只地放进铺着干净稻草的箩筐里”----豆渣里是甜蜜满足期盼。刘醒龙的豆渣还和“充满灵魂之痛”的小说《弥天》的写作有关,十七岁在乡土老家水库工地指挥工作时,一日三餐炉子上的小吊锅里永远都是满满一锅豆渣----这是灵魂之痛时的最温暖的安慰。这么渣的豆渣,为什么如今回忆起来,充满清纯?作者说,“记忆通过现在突然升华现实加入梦想无限张扬,这是事物变为美好的必然途径。”这些画面,到如今都是美好的回忆了。刘醒龙写书法,书法自成风格,有种艺术作品的从容圆润范儿。我想,若是画画,画面一定温馨、宁静而如沉酿,越纯,越迷人

  刘醒龙文美,早年读书时,在订阅的杂志上读过他的许多散文篇章。如今再读,重拾亲切。他的文字细腻,透着优雅的美好和宁静,读着心也慢慢宁静下来。有种在他的文字里,我们的心也跟着“安放在土地上”的感觉。我也是湖北人,与刘醒龙的黄州一江之隔,他笔下的罗田,正是父辈口中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纯朴的好地方。刘醒龙曾经走过的新疆,也曾是我少时生活过数年的快乐乐土,新疆田头那两行笔直延伸的胡杨,也曾是我眼中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都很可亲。

  可亲的寻常风景,带上鲜明个人印迹,便是刘醒龙式才情并茂有担当的好文字。

  :

  刘醒龙,中学毕业后从事多种职业,后来文学天赋显露,成为英山县文化馆创作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长篇小说《威风凛凛》、《痛失》、《圣天门口》、《天行者》,小说《凤凰琴》改编为电影《凤凰琴》、《秋风醉了》改编为电影《背靠背脸对脸》、《爱到永远》(被改编成大型舞剧《山水谣》)等。2011年8月,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4年,刘醒龙凭借《蟠虺》获得人民文学奖。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四):《刘醒龙散文集》读后评

  《刘醒龙散文集》读后评

  中华的风骨------地理篇章

  新疆,中国六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色,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多民族的构成、浓厚宗教气息、恶劣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这些决定了他一直都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只到过天池,就不能说你到过新疆,只看见过白杨,也不要说你看见过新疆。新疆的代表只有也只能是胡杨,它长在了本不该它生长的地方,活在了本不该它活着的地方,如同进疆的新疆建设兵团。他们的可贵在于坚守,他们的可敬在于隐忍,他们的质地一样:一半是天山,一半是昆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罗田的天堂只在山上,一个天堂寨的地方,美丽而又多情世人的天堂却在九霄外,缥缈而不愿意也不敢去。山水自古有情,我们要读懂它,如同寻找我们心中最真实的美,天堂就在我身边,我就在天堂上。

  有些事经历了难以忘怀,有些地方去过了就有牵挂,如同九寨沟。九寨沟的美在于比航线还高得雪线,比白云还高得旷岭绝壁,比天还高的壮美雪山,让你有叹为观止的长长一吁。五月的九寨山,还是初春的感觉,满山的杜鹃花没心没肺的混迹于千百年前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就算是到了冬季,满世界的冰封仍然是那么绝美。以仙境著称的九寨山地让你不得不牵挂,就像命运,牵挂是一种普遍的命运,命运是一项重要的牵挂。山有绝美,人也有绝美,慢慢人生路上,时刻发现自己的美,让自己的美带给生命最神圣感动

  胜利小镇,那抹天生的洁白,如同少年嫩嫩的肌肤,闪耀起天然的灵性,多年之前的这抹洁白让身为作家的我摆脱了孤独文采飞扬,让我带走了自己的长篇处女座《威风凛凛》,多年之后的这抹白让我带走了回忆,又想起了从前的念头,洁的胜利,白的胜利!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不忘初心,让自己的真心天地交融,才能写出美得文章!

  岁月无情,惊世的繁华抵不过时间的摧残,美好的事物挡不住尘埃的侵袭。龙首山与未央宫也是,它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到头来终究是荒郊旧址,古来绝唱,野遗之上,满目无常。纵使未央宫已衰,可它带给我们的是回忆,是历史,是借鉴,让我们在未来前进的历史路上更加轻松

  黄河故道上的苏北大平原,繁忙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它有着太多太多的历史,太多的苦涩以及太多的苦咸。唯有杨,不避水土,不避历史,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生长,改变着苏北大平原。因为杨,才有了苏北大平原美妙的一切,让童年与林鸟一桶飞上树梢

  罗田的天堂镇是一个天堂,又是一个乐园,天堂镇里的东西只属于它自己,无法夺取,一如天堂的横行客——螃蟹。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奇怪,各有各的朋友圈,当你强行干涉,世间就失去了美好。

  云贵高原上的滇西北,水不流动的格闹河、葱郁的参天古树、累累如山的庄稼和掩映在她们中间的瓦脊,形成了鬼斧神工的山水巨绘,让人不得不惊叹它的云淡风轻与曲径通幽。流不动的格闹河,才是情商高的河,才会让人迫不及待的人们安稳下来,如同大山里的重金属,生就了如此模样并不是为了沉沉一叹,所以才有与重金属品质相同的沉重无声,这些秘境给了我力量。

  岳阳楼就是一部历史,一块活化石,这是岳阳楼始修者不曾预料到的事情。当年东吴鲁肃修建岳阳楼仅仅是因为军事因素考虑,这也给它带来了沉郁之气,直到唐朝张说的到来,岳阳楼才遇到了真正懂它的人,让它有了凤凰涅槃的重生,这才有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的才子佳作,也才有了滕子京和范仲淹的凭湖抒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岳阳楼的情怀。

  去丽江,无论如何也要听一位歌手的歌,至少他的姓氏就能让你对这个世界多一些好奇。歌手是流浪的歌手,从长春到北京,再到深圳,最后来到丽江,并爱上丽江而不再离开,丽江就是是他的终点站。音乐是自由的,比音乐更自由的是唱它的歌手,因为他们有烛光一样理想的流浪。无论怎么流浪,你都会找到你的终点站,就像你怎么流浪都走不出父母的心一样,父母永远是你最牵挂的终点。

  相比于北方的难耐的干燥,南方是湿,更能滋润作者的身心,就连雨水都深得他心,尤其是宁波。宁波除了雨水,还有对历史的传承,遍地开花的博物馆就是最好的证据。

  汉子的柔情------内心篇章

  对于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是我这种少小离家的漂泊人来说,没有故乡是我的伤心事,因为漂泊使我空有万分想念却无根可寻和无情可系。从模糊的记忆中搜寻,忽隐忽现的团风或许就是我的故乡,这里有我的父亲,有我的母亲,有我的爷爷,有我的奶奶,更有他们的故事,这里是我永远的根。不管我将来走到哪里,即使再远,故乡的味道仍在身旁,唯有故乡才能给人以灵魂和血肉,钢构的团风也给了我钢构的坚韧与顽强。

  一句父爱如山,说出了多少人对父亲的执念,在我心里,父亲就是大崎山,大崎山就是父亲。对大崎山来说,风可以穿过,路可以穿过,竹可以拂过,太阳可以划过,但他仍然在哪里;对父亲来说,土地可以贫瘠,生活可以困苦,但他带我们仍然要走下去。虽然父亲走了,但是我是父亲的儿子,大崎山的儿子,我不能哭,也没有资格哭。

  除夕之夜,我心不静,无奈的走在寂寞的大街上,陪伴我的只有纸烟盒和塑料袋。来到城市,使我远离了亲人,更无法感受到亲情,这让我经常从梦中醒来,我知道他们在呼唤我的名字,让我回家。但我不能回去,因为流浪让我远离了痛苦,使我感受到了幸福,抖出了我使命真实的面目,这就是我为什么独自来到城市,选择离开亲人进行孤独流浪的原因。

  无论何时何地,故乡的乡食永远是我们的最爱,不管是豆渣,还是小鱼炖豆腐,因为它带着我们浓浓的乡土情结。家常的乡食不仅满足了我们漂泊的胃,也带给了我们足够多的乡土回忆,可是我们的心呢?是否和乡食一样家常呢?

  不管走到哪里,如果需要形容花开,我都会说:燕子红,因为那是我故乡的花。

  这些年走过的地方很多,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个地域的人,都有每个地域的生存考验。浙江佬也好,广西佬也好,湖北佬也罢,各自浸入的乡情都是性情中人。乡音乡情使他们聚集起来,乡俗乡食使他们浓的都化不开。

  世界上唯有生命不可替代,不可作伪,不可任人摆布。我们要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是脆弱的,死亡并不是解决途径,我们需要给生命赋予高贵品质,即使在穷乡僻壤之地也要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水土,普天之下莫非乡土。在四季皆能生长的乡土上,我们需要富有诗意,即使在找不到诗意的当下,我的文章也要充满诗意。

  最美的画面------亲情篇章

  无论何时,记忆中唯一没有变得就是系在母亲腰上的一件一件的抹腰,也就是交围裙的东西。多少年了,母亲好像从来没有脱掉过,即使我们给母亲买了新衣服,她也在新衣服外面戴上抹腰。母亲的一生总是忙碌的,就好像她从来就没有摘下过抹腰。母亲用她的手带大了自己子女,并一直都在照料着我们。母亲是忙碌的,她的衰老一是因为我们这些不孝儿女,而是由于照顾“现在的事记不得,以前的事记得清”的父亲。当所有的青春儿女都在快乐中渐行渐远,直到无影无踪,留下来陪伴终生的都是不再将爱字说出口的老母,那才是每个人的至亲。

  父亲抱过我多少次,已经完全记不清了,但我很清楚,抱过父亲的次数只有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父亲理我远去,他那有担当的肩膀将永远的离开我,我再也不能走近父亲心中的小秦岭了,从此天各一方。与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男人的本性使父亲尽一切可能不让自己柔软的另一面暴漏在儿子面前。八十八年的行走,父亲给儿子趟出了一条小路,一条与自己的后代共享的坦途。人间有无伤悲,我已经不在乎,因为父亲已不在了。

  爷爷对我的写作影响巨大,也包括我正在休养的书法。没有我爷爷,谁能再造一个作家,这是我足以自豪一辈子的一句话。只读过三年私塾的爷爷从小写的一手好字,给我了最好的启蒙教育。小时候的我,在爷爷嘴里能听到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爷爷的故事人物是有形象的,爷爷故事的内容是有某种喻世规劝的作用的,爷爷的故事始终是有命运感的,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小说写作的方向。可以这么说,爷爷是我荒野中指点我前进的导师,是我文学的启蒙者,他就像一盏明灯一样,照耀了我以后文学创作的路,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传说。爷爷,比任何教养都重要!

  女儿是父亲前世栽下的玫瑰,是上辈子的情人,更是前世未断的姻缘延续,自从有了女儿后,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随着女儿的到来,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带给了我安宁,也让我写出了一部作品。感谢上苍赐予了我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儿,成为了我灵魂的驿站。

  在孩子眼中,妈妈最伟大,那比妈妈还伟大的是谁呢?当然是外婆,外婆是天下间最美称谓,为此我在曾经一片文章中把外婆与父亲写到了一起,知道多年以后遇到了孩子的妈妈,孩子的妈妈告诉我父亲只能由奶奶出生,这种错误与其说是一种错误,还不如说是我的一种外婆缺失的情节作祟,因为外婆是所有孩子的天堂,虽然如此,虚拟的文章还得继续写下去。

  还好,孩子的外公仍旧健在,孩子没有体会到的外婆的爱,可以在外公身上体会到。孩子的外公,我太太叫他老爸头,这是一种亲情状态下的真实情感流露。孩子的外公很随和,如同他隐藏在眉心的那颗痣,当他同意我跟我太太的婚事时,那颗痣在额头所有皱纹的拥簇中,平静如常的笑着,于是太太的老爸头,也就成了我的老爸头。老爸头除了随和之外,还有他的快乐与幽默。六十岁的老爸头在离职后,独自去了离城四十余里的谢家老屋附近,买下了一块荒山,栽上了最好的柑橘树苗,并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建好了果园的配套设施,比如盖了猪圈和筑起了水坝。他将只长杂草的处女地,开垦成了鸟语花香的果园,这样的老爸头,我们能不喜欢吗?

  曾经的曾经------生活篇章

  不一定人人都会老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我的青春开始于那个拥有半个篮球场的阀门厂。我应该感谢它,因为忙碌的工作的一瞬间,改变了我的人生。闻着高温的金属碎屑落在我的身上而带来的烤肉香,我为我自己绘制了一幅理想图,那就是写作,因为我知道,我不必任何人差,我需要改变。感谢我的青春,感谢我的阀门厂,十年的工厂生活,锻造了我近乎不锈钢一样的坚韧的神经,让我不断走向成功。

  十年的工厂生活,也让我有了一帮工人兄弟。并且以这些工人为背景,写出了我的长篇新作《寂寞歌唱》。虽然我走了另外一条路,但是当我看到我的工人兄弟过得如此艰难的时候,心里仍旧是十分难过。市场化改革的路,并没有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反而越过越难过,这是谁的错?我祈祷我的工人兄弟们能够挺一挺,对症吃药的好日子以后会来的。

  我喜欢喝茶,,我发现这已经不是习惯问题了,而是已成了我十分明显的习性。只要产茶的季节到了,唯一的怀念,仍旧是一直在记忆中生长 的那些茶树所结出来的茶香。茶分好多种,味道各不一样,但我现在喜欢普洱茶。天下之茶,只有普洱可以存放,越久越香,越久越珍贵,因为只有它重现了乡村的奥妙,乡村无意。普洱无心。

  我相信那叫天意的东西,因为冥冥中我的改变就是天意所归。我从十年的工厂青春经历中,小镇上的人共有的文学病侵入了我的身体,在一首诗机遇下,我调入了县文化馆,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轨道,走上了文学创造的路子。那难道不是天意吗?

  军人,保家卫国是其天生的职责,身上的伤疤才是军人的荣耀,铁血与铮风才是军人的风骨,生与死有时候只隔着一颗金属铸造的红五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需要热血军人的保护,需要热血军人的性格来抵抗诱惑,更需要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军魂。

  姜天民兄,是我志趣相投的朋友。我敬佩他,他是在用生命写作,或者说他是在写作一本叫生命的书。他从来不推荐别人,不是怕麻烦或者其他事情,而是他内心有坚守的原则。作家就应该有一种品格,一种内心坚守的灵魂底线,这才是最纯正的写作高地。

  桃花水母,又叫桃花鱼,传说是王昭君涕泪洒入香溪河中幻化而成的鱼,一种古老的高贵的鱼,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桃花鱼古老的生命里,真正古老的是那份不与任何尘俗同流合污的高贵。所以说,高贵才是生命中唯一的通行证,无他!

  三五年是多久我不知道,我知道是不管三五年是多久,你爱的人活着爱你的人都会等你。等待是一首凄美的歌,领受这份情感的人,更加牢记那曾经的千金一诺。

  假如可以重来,唯有时光是随处可见而又无所追逐的终极知音。

  文学之美------精神篇章

  对于女人来说,温柔是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最强大的杀手锏,与学历学识身材什么的无关,更与淑女无关。温柔对于女子来说,是所有努力的源头,形影孤单无助的女人最能征服男人,即使那是温柔的陷阱,男人也会照跳不误。因为,女子的温柔是男人情绪的归宿。

  武汉,原本有数不清的湖泊,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汉的湖泊丢了,武汉也就不是原来的武汉了。湖泊丢了,是我们所有人的错,事关所有人的性情。可是人们不承认,直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的到来,人们才认识到湖泊的美丽。幸好,我们还有东湖,至少还有灵气,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珍惜我们的湖泊,珍惜我们的环境,重新将生命的底蕴患发出来。

  一部文学是否经典,要看它是否与本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为什么?因为高贵是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写作者高贵,文学作品才高贵,才会是高贵的作品升入人心,提升整个民族的高贵品格。

  曹娥跳江时,穿一袭白衣。她是一个殉葬者,为什么古往今来这么多文人墨客没有歌颂她?为什么她可以在一夜之间升华为神圣?其实,曹娥的死是源于别人的不关心,歌颂曹娥源于政绩工程,本可以继续绽放美好生命的人生,却被他人有所图的加以利用,无端的放大。所以说,文学创作需要尊重事实,最终的目的是以爱的名义回到爱的名义。

  中药黄连,以洪雅之地最苦,所以称之为雅连。洪雅黄连仗自身能力抵抗寒冷,弱者枯灭,强者生存,这是雅连的气节。人也一样,对于日常中人,不要随风飘逝才是气节根本,这就如同虽九死而无悔的人生。为政第一要务是用经济富裕一方,为文最紧要的是将文化表达从小雅转变到大雅,为万物则是视白日青天花繁水绿为无价宝藏。

  影响文学的还有道德与政治。随着时代发展,环境会不断变化,但是爱不会改变。我们要以爱的审美来说文著书,这样的文学才是最久远的文学,流传万世!

  文学再好,创作也要忠于事实。都市中口琴常见,而在乡村却是奢侈品,张冠李戴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也就没了文学的气节!

  文学需要最大程度的发现并还原生命的真相,发现美和更美。但凡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民族的文化标识,唐诗宋词,莫不如此。

  《小路,才是用来回家的》读后感(五):杨

  胡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常见的树,百度百科里面对它的介绍是:“胡杨是落叶中型天然乔木,直径可达1.5米,木质纤细柔软,树叶阔大清香。耐旱耐涝,生命顽强,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胡杨树龄可达200年,树干通直,高10-15米,稀灌木状。树叶奇特,因生长在极旱荒漠区,为适应干旱环境,生长在幼树嫩枝上的叶片狭长如柳,大树老枝条上的叶却圆润如杨。”而豆瓣上也有很多写胡杨树的文章,常看到提起的一句话就是传说胡杨树是三千年不死之树。在描写胡杨的文章中,有小说有散文,也有像百度百科这样的客观描述语言。本书作者刘醒龙在其散文中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了胡杨树,我在本文中就通过讨论其描写胡杨的手法来一窥全貌。

  首先本书第一篇文章“走向胡杨”,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胡杨是直接作为描述对象,在描述胡杨时有这么一段话:“作为树,它们是孤独的;作为林,它们似乎更孤独。希望里有雨露,希望里有肥沃,处在半干枯状态下的胡杨,用粗壮的主干举着纤细的枝条和碎密的叶片,像一张张网去抓住没有云的空气中每一缕潮湿与养分。”在这里是以拟人的手法来描写胡杨的,但你要是认为仅仅是描写胡杨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作者在这里之所以来些胡杨,还是想将胡杨与兵团人结合起来,来说明兵团人的可贵精神:“一种树为了天地,长在它本不该生长的地方。一种人为了历史,活在本不该他生活的地方。一种人和树的沙漠戈壁有尽头。一种人和树的沙漠戈壁没有尽头。”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看到了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作手法,题目寓意很深刻。

  本书后面的一篇文章“因为杨”里面开头的描述主题是大平原,苏北的大平原,而且还是五月的京杭运河边的苏北大平原,在描写大平原的时候就提到了树,提到了树就提到了杨。让我觉得很有韵味的事,“做了群山的树便做了雄伟,做了平原的树便做了壮阔。”这句话里面的‘做’字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不仅精炼而且韵味十足。接下来就开始写到重点部分‘杨树’,从形容杨的贬义词‘水性杨花’到戈壁上‘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的沧桑之杨’,形成强烈的对比,能够让我们心里不知不觉跟着作者的笔法行走,遨游在作者笔下的杨的世界里。前面的文章里主要通过胡杨来赞扬兵团人,这篇文章却是通过苏北大平原来赞美杨,其实本书中的其他文章基本也是这样的手法。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点就是,由于作者的文笔功夫极深,几乎篇篇的文字都值得我们反复品读,例如“因为杨”一文里倒数第二段文字:

  因为杨,相关林海的赞美不再专属于莽莽群山。

  因为杨,相关林海的注释需要添上湿地与荒滩。

  因为杨,一眼望穿的辽阔里有了舒曼爱恋的林荫小道。

  因为杨,一马平川的迷糊中有了寻觅奇妙的呼啸林涛。

  我是被这段文字的气势给震住了,我们的生活中也就需要多阅读一些这样的书籍来缓解缓解我们的压力,舒缓舒缓我们的心情,陶冶陶冶我们的情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