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阴翳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阴翳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04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阴翳礼赞》读后感精选10篇

  《阴翳礼赞》是一本由[日] 谷崎一郎著作,雅众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阴翳礼赞》读后感(一):细腻优雅

  趁着豆瓣读书在宣传日式美学书籍时候购买了《阴翳礼赞》的电子版,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被谷崎润一郎的语言惊艳,隔了两个月,近几天又重温了一遍,除了加深了一些印象之外还是熟悉感觉,细腻而优雅。读完了解作者的时候发现他是唯美文学代表作家,这一点从他的语言里可以深刻体验到,他有着敏锐观察能力,擅长将零碎生活小事描述得详尽而优美同时还带着一股浓烈民族认同感和怀旧的情怀,这大概跟他作此文之时已步入人生暮年有关吧,总觉得人一老了就特别容易故土情怀,特别是谷崎润一郎生于1886年的日本,在相对于现在更加闭塞的环境里,人的地域认同感会更加浓烈些。记得文章开篇就在描写传统的日本民居遇上现代化的设备之时的尴尬境地,“院子里的电线做成暗线,屋子内的开关藏入壁橱或池柜里,绝缘电线藏在屏风后面,费尽心思”,为了不让现代的设备破坏日式民房的氛围还真是煞费苦心,作者不由得幻想起如果电灯小便器之类的用具若是由日本人发明,定不会有现今这种尴尬的场景,不过最后还是只能落脚唏嘘,“西方是沿着应有的方向发展至今日,我们确是遭遇优秀文明被动接受它”,虽说没有什么可能性,但想想也是有意思,如果那些实用方面科学发明都出于东方人之手,世界想必会很不一样,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呢?也许更内敛、蜿蜒、含蓄些?

  就像刚刚提到的,谷崎润一郎生于19世纪,想必对于日本的传统精神和情怀的了解程度要更加深刻和全面些,题中“阴翳”二字,便是它对于日本文化中人们的美学和心理需求的概括。不管是传统住宅的室内和屋檐饮食用的器皿以及对女子审美需求,都透露着一股浓烈的阴翳,给人一股沉静含蓄之感,与西方追求光明透亮一尘不染习惯十分迥然,作者对此现象也提出了自己看法,“想来我们东方人历来具有从自己的境遇中寻求满足安于现状的气习,对阴暗并不会觉得不平,而是认为那是不得不尔之事势,于是坦然接受,还沉潜于阴暗中,发现自然形成之美。”中国也有种说法叫“安贫乐道”,这种安于现状的情怀大概是东方人特有的习性。日本的传统房屋,不管是寺院之类的宏伟建筑还是草野茅屋,全都有着厚重高耸的屋顶,在其下也就自然地形成了大片的阴翳。“我们在营造居室时,就是这样首先张开屋脊这把大伞,大地上遮出一廓阴翳,然后在这昏暗的阴翳中造房子。”,就算是原本能够照到太阳房间也要用深远的出檐营造出长长的阴影,日本人对于直接的光源如此的深恶痛绝,一定要是经过一层层过滤最后侥幸透进室内的几束光,才能达到那种幽暗之中的柔和。同为东方人的我想来还是挺理解的,就像说话的艺术一般,过于直接和草率容易听得刺耳婉转富有层次更富有美感

  除了《阴翳礼赞》,书里其实还收录了谷崎润一郎的其他作品,比如《我眼中的大阪和大阪人》、《关于“白痴艺术”》等,但这些文章太需要对日本本土风土人情的了解,所以看起来有些迷糊,《阴翳礼赞》的内容对只对日本的美学倾向稍有了解的我来说是最易于理解的了,也可能是因为我生性敏感喜欢多想,所以看到作者无微不至地描写那些琐碎的小事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亲切高兴

  《阴翳礼赞》读后感(二):【柒书坊】黑暗的美学

  人们常说要弃暗投明,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所写最脍炙人口散文集《阴翳礼赞》,则颂扬黑暗的美学。他从阴暗的角度去阐释日本的美学以及日本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不同地方,也使读者对日本文化能有更深层的、新的认识与理解。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二十世纪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师,与川端康成齐名,美学领域更胜一筹。根据其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细雪》,唯美的画面深印观众脑海,日本文学界也推崇他为经典的唯美派大师。在他认为,黑暗创造含蓄且具无比想象空间的美,是东方美学的精髓,因此,他也从很多角度谈黑暗的重要性

  他认为日本、中国等东方文化的颜色基调都偏暗,从建筑、家具到生活用品颇多深棕色、暗红色,传统建筑窗口也很小,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幽暗。房子在阴暗的氛围中,很不明亮,却在阴暗中创造了美,幽暗中透出的光线,令人更有想象力。比如京都、奈良寺院里的旧式厕所,光线朦胧,谷崎形容有安神的效果。这些旧式厕所最好能独立于主屋,坐落在大自然之中,亲近土地,四周有绿荫包围,可以闻到草与青苔气味,聆听虫鸣鸟叫,适合冥想。他写道,“房檐和树叶落下的雨滴,洗濯着石灯笼的底座,润湿了脚踏石上的青苔,最后渗进泥土,那闲寂的声音宛如近在耳旁。茅厕最适宜于谛听蛩吟、鸟鸣,且和月夜两相宜,是品味四季不同情趣理想场所,古来的俳句诗人恐怕就从这里获得了无数的灵感吧。”

  而对食器的描写,我觉得是谷崎美学最精髓的部分之一。他以为,日本食物善用黑色器皿,呈现幽暗对比美观视觉,也使人更有食欲。特别是日本漆器,适合于在幽暗的场所中欣赏,也只有在微光中,漆器之美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又说日本的祖先们发明这种涂料决非偶然,因为古代室内的光线本来就幽暗,所以自然就产生了漆器这种将幽暗的颜色堆叠起来的艺术,古时的工艺职人在制作漆器时,脑海中一定想着如何在幽暗的环境下制造效果。漆器上金光闪闪的莳绘并不是要让人在灯火通明的地方一览无疑的,那会显得俗艳,而当在昏暗的灯火中,随着观看或光线的角度变化,看到不同的部位线条的反射,俗艳之物摇身一变显得庄重深奥,线条旁厚重深沉的底色几乎要退隐至幽暗中,余韵无穷。

  此外,作者还认为欧美现代化讲究明亮与快速,反而破坏东方如日本原有含蓄的美感。随着生活愈来愈现代化,西化的建筑颜色比较明亮,窗子愈开愈大,甚至使用落地窗,电灯也无所不在,含蓄、保留想象空间的美感反而不见了,似乎明亮折断了人们想象的空间。我想,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都会对黑暗之美重新建立崭新的看法。

  《阴翳礼赞》读后感(三):谷崎润一郎在汉口

  大正七年10月9日,刚过三十二岁生日的谷崎润一郎第一次前往中国。他自东京的中央车站出发,坐海轮辗转朝鲜至奉天,根据《懒惰说》里的记载,谷崎乘坐京汉铁路高速列车的头等车厢,历经四十个小时,从北平抵达汉口,在如今京汉大道上留存的大智门火车站遗址处下车。这座完工于1903年的车站,是当时亚洲最雄伟、最现代化的火车站,也是张之洞奏请修建之京汉铁路的南端终点站。谷崎君顺着日本帝国铁道院所发行导游手册地图安排,行过邦克街(今车站路东南侧)、鄂哈街(今洞庭街前段)和巴公房子,或许雇黄包车路过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也即汉口旧城墙所在处),经过南洋大楼工地,拐入满是洋行的歆生路(今江汉路),朝着工部局巡捕房(今江汉关)方向前进。抵达江畔后下车,乘坐轮渡至武昌司门口,吃一顿地道清蒸武昌鱼和莲藕汤后,登上黄鹤楼怀古。

  谷崎一生只进行过两次海外旅行,全都是前往中国。在此之前,谷崎对中国的印象,完全出自书本知识与联想。《阴翳礼赞》这本随笔集中,多见谷崎对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以及美国人寻常生活的褒贬评价实际上全是来自书刊报纸,以及汉口、天津和上海租界区里的见闻经验

  谷崎润一郎的创作生涯长达五十五年,横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年代作为日本“物哀”审美的重要践行者,创作生涯早期的谷崎偏爱中国题材。刊登在《新思潮》杂志上的出道作《麒麟》,直接取材自《史记·孔子世家》和《论语·雍也篇》,讲述孔子传道,途经卫国时,说服卫灵公远美色专心治国而未遂的故事。故事的真正主角却是王妃夫人,她奉行享乐主义态度,开启了谷崎一以贯之的极端唯美追求。不惜因美而废道,这一理念也深刻影响到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人的创作。

  点题作《阴翳礼赞》中的“翳”,按《说文解字》的说法,意指鸟羽制的华盖,上部“殹”为声旁。古人多取其所含遮蔽之意。徐珂《清稗类钞》内有“阴翳蔽日”之说,翳字同霾。谷崎文章中的阴翳,由日本古建的形制要诀发散开去,揭示其美感本源,即在遮蔽、含蓄,乃至晦暗不明上。举凡能面、人形净琉璃、枯山水、日本盆栽、字画、屏风、纸拉门……东方独具的美学领域,均能从阴影、朦胧,甚或伪装中,氤氲出美感来。谷崎尤其认同东洋厕所的建制:先要出主屋,在庭院中迂回,行至竹林灌木茂密的漱洗处后,才好方便。至于西洋瓷砖铮亮的厕所与马桶,在谷崎看来,恰如西方人瓷亮的牙齿一般,太过张扬直白,反而失却了美感具有的禅意基本。《懒惰说》内,亦单独对厕所进行了论述。

  谷崎如此钟爱中国,或许是由于其少年时期即已受到的汉学熏陶。昭和三十年时,年近古稀的谷崎开始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陆续在《文艺春秋》上发表自己的回忆录《幼少时代》。其中一篇文章提到他的老师稻叶清吉,这是位崇尚王阳明学说的夫子,引导少年谷崎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领域。年龄稍长后,他又进入龟岛町的秋香私塾研习中文,诵读四书五经十八史略,从此进入对于中原文化的想象世界,不能自拔

  书末《幼少时代的美食记忆》这则小文,作为《我眼中的大阪及大阪人》的延展,暗地里是为了反对“关东完败于关西”这一略带戏谑论点,在美食方向上进行的论据罗列。谷崎曾经单独撰随笔一篇,名为《中华料理》的,其中有句呼应《幼少时代的美食记忆》的话语,是为“在日本第一好吃的是中华料理,其次是日本料理”——由清蒸武昌鱼到糖醋排骨,倒显得醋腌萝卜、宝来屋煮豆和关东煮有些尴尬了。稻叶老师的班级里有位同学,叫做笹沼源之助的,这位谷崎君的挚友,正是东京最为知名餐厅“偕乐园”的少爷;至于偕乐园,恰恰又位于谷崎所上秋香私塾所在的龟岛町。如此这般,谷崎君的童年故事,究竟如何在中华料理方向上展开,也就不难想象了。

  登上黄鹤楼怀古的前一年正月,谷崎在《中央公论》上发表《人鱼的叹息》:故事发生在谷崎想象中的南京,主角孟世焘是位富家公子,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生活。一位西洋人从热带为他捉来人鱼。孟公子被这人鱼蛊惑,疯狂爱上了她,最后在由香港前往伦敦的途中,将其放归大海。在登上开往中国的海轮之前,谷崎又在《中央公论》发表《鱼之李太白》,讲述诗人李白轮回为鲷鱼,来到日本一位少女家中,与之对话的故事。

  从谷崎在文学上的发展来看,他早期的文章,是经历过对西方盲目崇拜阶段的,尤其推崇王尔德。不过,这一切都在乘火车抵达汉口之后,发生了质变。推敲谷崎初次踏足中国之前写就的数篇中国题材小说,包括本文中未曾提及的《秘密》和《玄奘三藏》,可知其针对中国的创作,甚至创作本身,已进入拘泥想象的瓶颈当中。大正时期的谷崎,经济上并不宽裕,尽管对欧美有所憧憬,却不得成行。尽管如此,中国却并非如西原大辅所说的“折衷之选”,而是作家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当时,谷崎挚爱母亲去世,与妻子又失和,他亟需在某种过往关联中,找寻内心平静:中国可说是唯一选择。须知这趟花费,并不比去美国西海岸一趟少:谷崎从《中央公论》和《新小说》处预支了数额可观稿费,并向春阳堂售出两本书的版权,这才筹措到旅行计划所需的资金。如果只是一次敷衍的出游,断不可能如此大费周折。

  事实上,汉口并非谷崎最喜爱的中国城市,也不是他常提的城市,但却是他对于中国印象的转捩点。从《中国之旅》可以了解,谷崎对中国北方并不太满意,甚至觉得在朝鲜和满洲时的花销纯属浪费可想而知,当他搭乘两天两夜的快车,自北平来到汉口,甫一下车时的感受,与在北方时会是如何不同。正是由这张之洞兴建的车站开始,那些关于东方的神秘、摩登,乃至阴翳,才真正与谷崎内心对于美的孜孜所求产生了共鸣。自那之后,直至谷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前往中国——这最后的海外之旅,令谷崎自幼年起便逐渐滋生繁茂的、向外的彷徨彻底闭环。1926年后,他的内心才真正安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转而发掘起日本之美来。本书中的这些文章,创作于1933至34年间,正是谷崎创作步入稳定期后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关于中国的描述,已具备立足于日本文化基石远瞰的观照感,不再需要如《麒麟》时期那般,需要以引经据典来掩饰幼少憧憬了。

  《阴翳礼赞》之前,陆求实翻译太宰治《人间失格》与夏目漱石《虞美人草》也有通读。《虞美人草》曾有茂吕美耶的一个译本,和陆求实相比,前者译笔“太日本”了些,而陆译在求实之余,尚追求中式的雅致,这或许并不适合根子里“太日本”化的日本作家,然而对于在“礼赞”思绪中盛赞中国,并长久将中国之旅的印象,转变为文学造诣上一种独特情绪的谷崎君而言,却是最适合的译笔了。

  (刊载于《中华读书报》2016年7月8日 署名 文泽尔)

  《阴翳礼赞》读后感(四):阴翳礼赞短评

  《阴翳礼赞》收录了谷崎润一郎7篇散文,书名《阴翳礼赞》也是其中一篇散文的名字。我想作者以这个名字作为书名,也是想表达这几篇散文的一个中心思路:对于东方文化幽暗、隐晦和内敛的一种认同与赞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下面篇:《懒惰说》、《恋爱及情色》、《阴翳礼赞》。

  《懒惰说》介绍了东方人生活方式的”散漫“与”懒惰“,比如对于饮食就没有西方那么多的”规矩“,再比如中国那时候即使是最好的火车也是很”龌龊”。但这些“懒惰”,在社会生产上却是很少见的,相反,东方人的勤勉在世界上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作者对于这种“散漫”总结的原因是“我们的气候、风土和体质孕育了它”。

  在《懒惰说》里面提到的气候等因素,也被作者在《恋爱及情色》中用于解释日本人的性欲不是那么旺盛的原因。而日本女性多在婚后不能保持自己的身形,进而日本女人的美只能“依赖合身得体的和服与化妆技巧勉强拼凑”,作者的这个观点,让我对于和服的作用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另外在《恋爱及情色》里,作者也详细说明了“恋爱”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变迁:从刚开始的不受“待见”,到受到西方影响后,渐渐呈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

  《阴翳礼赞》作为篇幅最长的一篇,作者从茅厕讲到房屋的结构,再讲到日常用的一些器具,详细描写了这些设计背后的美学价值以及东方人的价值观。也许是由于平时看日剧经常能看到一些日本的传统建筑的原因,在读介绍房屋结构这部分的时候,真的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作者的语言也是一气呵成。“美并不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存在于物体与物体所产生的阴翳的图像和层次之中。夜明珠置于暗处方能放出异彩,宝石暴露于阳光下则顿失魅力,同样道理,离开阴翳的作用,美也就不存在了”。这样的描述,不由让人联想到东方人内心的“阴翳”,也正是这样一种性格,慢慢形成了日本传统的建筑风格。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阴翳礼赞》这篇是很棒的一种享受,我猜想跟相对比较熟悉有关系,但在阅读《关于“白痴艺术”》,这种舒畅感就没了,也验证了我自己的猜想。不过作者在每篇散文里面,都从一些生活细节入手,来阐述自己对于东方美学的推崇以及对日本有些地区过于西化的一种批评。我认为本书是很好的入门读物,里面涉及到建筑、艺术作品、饮食以及其他生活习俗,读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有较好的阅读体验。

  《阴翳礼赞》读后感(五):阴翳为什么是美的

  文/姜建强

  1

  无影则无物。

  这里,影是物的造化,物是影的替身。说物影在晃动,实际上是说观念在物影中晃动。近代哲学唯心论的教祖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述说的是这个理。

  无翳则无美。

  这里,美是翳的结果,翳是美的原因。说美存在于阴翳中,实际指向的是人的癫痫狂想症发作的瞬间。日本唯美大师谷崎润一郎在如厕时猥杂的冥想,现在看来正是癫痫狂想发作时。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出好的思想好的美学,更不影响他在如厕时冥想蝉鸣水流风动。因为尼采也是在发疯的那一刻,最具哲学性的。

  旧时的月色与新时的月色,旧时的太阳与新时的太阳,旧时的雨露与新时的雨露,究竟有什么不同?伊势神宫的昏暗与明治神宫的明亮究竟有何异样?没有人知道。就像没有人知道金和银,在它们即将消失灰烬的最后一刻,为什么会发出最后的暗光一样。虽然谷崎润一郎也不知其物理真相,但他还是凭着东洋人的感觉,凭着对女人触肌的感觉,意识到这里或许有认知的新天地。为此他提出了问题,虽然最终没能解决问题。他一边怀抱最爱的松子夫人,一边在冥想西洋女人的白肌。这时夕阳应该是西沉了,晚霞应该上演的是最后的疯狂,暮霭应该开始无声地吞噬周边的一切。松子夫人的肌色在暮霭下变得浑然变得幽暗,抚摸上去如同将羊羹放入嘴里般,虽甜甜的,软软的,但就是无从考察色彩。原来松子夫人的古色古香,来自于夕阳西沉时的瞬间幽暗,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2

  是柏拉图把我们害苦了。

  他的著名的“洞穴隐喻”使我们对一切的影子都没有了好心情。非但没有好心情,有时甚至还产生了加以驱逐和排斥的冲动。因为在柏拉图的隐喻中,只有太阳是真理,洞穴和影子都是最黑都是最假。多少世纪以来,洞穴里囚徒的影子,真的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总以为阳光冲破云层才是阳光的骄傲,黑暗中点亮彩灯才是人类的骄傲。于是点灯赶走黑暗,于是烧纸驱逐鬼火,总以为这就是人类生活的正能量。殊不知尼采早就告诉我们,影子与漂泊者和浪人为伍。它是浪人的影子,同时也令浪人成为它的影子。这就与谷崎润一郎的说法有些相似:茶人在听到水沸声时,就联想到山上的松风。这里,“水沸声”与“松风”就是互为影子互为效果。茶人就在“双互”中冥想心中的“我”与外部的“他”如何接轨。日本的武士能瞬间拔刀,日本的艺妓能瞬间悦人,在本质上是趋同的,都是在诉说这个“影子”是如何互为因果的。

  都说日本茶道的本真是个“寂”字,但在笔者看来则是个“翳”字。因为只有这个“翳”字,才使日本人又惊喜又恐惧。“翳”字,日本语发音为“かげ”。你拍个胸片,医生指着片子对你说,左胸上方有个“かげ”(阴影),你说恐惧不?

  3

  将电灯熄灭。拉上厚重的窗帘。那是漆黑一团。阴翳不是漆黑一团。阴翳是暗黑中的层次,是黑暗中的光感。因为即便群魔乱舞也不需要漆黑一团。如是这样,那黑暗中女人脸上的光泽如何捕捉?如是这样,那暗黑中女人的肌肤如何感触?如是这样,那黑与暗中男人的野性又如何驾驭?总之在漆黑一团中,人不可能完成精神诉求,哪怕是最低级的精神诉求。

  将电灯熄灭。再将火烛点上。一条纤细的火焰串起跳跃,屋内的万物顿然随着火烛的晃动而晃动,而长长的人影也在黑暗中随着火烛的节奏而摇熠。照谷崎的说法这就是阴翳了。

  这种阴翳如同神秘的帷幕,将门户不出的女人的肉体,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这位说过“美比善多余,与恶一致”的唯美大师,在一九一〇年发表小说《文身》。描绘文身师清吉“得到了艳丽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灵魂”的故事。好色进入了灵魂,成就了唯美。二十年后,谷崎又在《妇人公论》上发表连载长文《恋情与色情》。他用东洋阴翳观照女人,说女人总是与夜晚相连。可是现代人将夜晚用超过太阳光的炫目亮度,将女人的裸体一览无遗。这是现代人的愚。女人其实就是隐身于那幽暗无明的夜的深处,如月华一般清苍,如跫音一般幽微,如草露一般脆弱。女人是昏暗的自然界诞生出来的凄艳姣丽的鬼魅之一。这个“鬼魅”最好是在夜间工作。所以日本有“夜の仕事”的说法,就是指女孩在小酒店陪客,用温柔的一回头将夜情绪化。

  所以,在同样写于一九三三年的《春琴抄》里(谷崎的《阴翳礼赞》也是写于1933年),两眼失明的春琴,看来像是闭着眼睛,不像盲目。她静静端坐低头,或如闭目沉思的样子,不就是菩萨之眼?视众生的慈眼是半闭之眼。半闭比张开更具慈悲,或更难得而令人生敬畏之心吧。

  4

  木门的厚重。每次关门都有沉重的“嘎吱”声。这个嘎吱声表明这扇木门一定是锁住的春色留下了秋哀。早晨拉起百叶窗,小而精细的窗格割出晨曦潮湿的绿。小小的卧室隐藏了一晚的幽暗,终于变得鼓噪起来变得贪婪起来。原来光亮并不总是扮演恶魔,它在劈开混沌复苏万物的时候,又客串角色扮演着天使。怪不得歌德在临死前一个劲地叫:光,光,快给我光。

  如果说冬天的午后透进窗内的一束阳光使人暖洋洋的话,那么,夏天被绿茵包围的一片幽暗则使人清凉凉。人的任性在于既要停驻暖洋洋也要留步清凉凉。但在木艺家三谷龙二看来,虽然很喜欢充满阳光的地方,但与此同时,“光线受限制,暗影深邃的房间更令我喜欢”。为什么喜欢暗影深邃的房间呢?照三谷的说法,室内的幽暗能溶解人内心的阴霾。在慢慢看清自己内心轮廓的同时,“意识也就慢慢沉入思维的底层”(参见逸雯译《木之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哦,暗影深邃也与思维的深度有关?但我们记得苏格拉底是在广场上滔滔不绝,是在阳光下蛊惑人心的,难道他的思考不深刻?不深刻为什么又被判死刑呢?无疑,这是光与影留下的一个谜。谁解其意?不过作为常识我们也知道,佛堂长长幽幽的深处,黄金打造的佛像一脸的庄严,一脸的思考,在暗黑处散发着阴翳之美。所以有人说佛陀总是一脸的幸福相,是因为他把阴翳当幸福了。

  5

  透明的东西是什么?

  电灯,电炉,瓷砖,玻璃,暴露的阳台。当然还有更要命的洁白的水洗便器。冰冷与坚硬,使你首先打个寒颤,然后使你陷入无可名状之中,因为不知道自己要想干什么。不就是排泄吗?对。但是看不见自己的排泄物,自我确认变得不能。在这方面谷崎就非常有心得了。

  他曾经在二楼蹲下如厕。古旧的和式厕所使他从两腿间向下窥视时,看到了让人目眩头晕的河滩上的泥土,如茵的野草,菜地里盛开的油菜花,纷飞的蝴蝶,往来的行人——他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如厕,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于是他认定厕所“必定要设在绿树浓荫和苔色青青的隐蔽地方,有走廊相通。人们蹲在昏暗之中,在拉窗的微弱亮光映照下,沉醉于无边的冥想,或者欣赏窗外庭院的景致”。真可谓妙不可言的“如厕论”。

  虽然从趋势看,白瓷的亮丽和光洁,以及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抽水马桶,也就是说如厕的西洋化,是谁都难以撼动的,但是谷崎对如厕的专念,对如厕的幻想,倒是被日本人给继承了下来。谷崎曾设想在小便池里铺满青绿的杉叶,使之不再有哗哗的声响,而现在日本人则在厕所里插播“音姬”,以此来遮掩尴尬的如厕声。原来日本人在这块“圣地”,专注打造如厕的细节,这个源,可以追述至谷崎那里。这位烦恼于和式和洋式之间的文化人,一边爱用白色的水洗便器,一边不能抑制对往昔如厕的乡愁;一边赞美西洋女子的白色肌肤,一边以松子夫人为最爱。对西洋的憧憬和对日本的乡愁,始终困扰着谷崎。但恰恰是这种形而下的感性直觉的困挠,还原成了日本人观念中的精细主义。

  6

  夜明珠需要在暗处发光,宝石则惧怕阳光给它添乱。这就是物与物之间的明暗与暗明吧。

  阳光射入庭院,庭院反射的光投向纸门,纸门的微光又悄悄地洒落室内,沁入毛糙触手的墙壁间,墙壁又泛出微弱的余光。就是这个余光,看上去比什么装饰都美。

  一不小心跳出的逻辑程序是:

  阳光—庭院—纸门—室内—墙壁—余光—大美。

  当然自然是不讲程序的,大美也是不讲逻辑的。但程序和逻辑可以设定人的观念。

  现在想来也很有趣,西方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将蜡烛变成了油灯,将油灯变成了瓦斯灯,再将瓦斯灯变成了电灯。不停地追求光亮,不停地把些微幽暗尽可能地从周边驱逐出去。结果正如黑格尔所说,欧洲艺术的本质是明亮和欢快。如希腊的裸体雕像,如小得不能再小的屋檐或遮阳板,如广场前那终日阳光的喷水池,如对亮光闪闪的宝石的喜爱,如洁白到近乎透明的瓷器,如银色的餐具,如钢制和镀镍的器具等,这些都是明亮之美的表现。川端康成也说过,在阳光灿烂的夏威夷,使用“隐约”这个日本词,也许不尽相称。

  而东方人容易满足于生存现状,有烛火就不错,何必摘太阳。奇怪的是人的惰性也渐渐地适应了并感到幽暗并无不好。沉浸在幽暗中,还能发现其中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东洋人的一个发明。黄昏的烛火,氤氲的林间,薄暗的木屋,纸质的窗帘,墨绿的苔藓,朦胧的庭园。是日本人把我们带进了远古时代的草庵,把我们带进了温暖而复古的壁炉前。暮色下的艺妓那温暖的一低头。夜色里的酒吧女那迷人的一脸笑。天皇即位的大赏祭在夜间举行。“神婚”必须在漆黑中进行。能剧在阴暗中演出。浓密的森林包围神社,人们在照叶树林中行走时,一种阴森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毫无疑问,在日本,凡属被称为美的东西,都笼罩了神秘的阴翳的影子。

  你说神秘吗?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神秘,因为这是品物的物性所决定了的。但问题是没有人注意的这么一个物与物之间的简单互动与传神,却被谷崎发现了。发现了不算,他还揭破它说:你看,上帝原本说我给你光你就光芒四射,现在必须修正为上帝说我给你阴翳你就必须拉上窗帘。这也就是说原本是属于上帝的绝对原理,谷崎将之转换成了一般美学原理。于是有了这样的话题:凉拌的青菜与白萝卜,为什么放置于黑漆器皿里更美?反复使用的木器,为什么会生出一股宁静的力量?当然谷崎是很知性的了,他说是先人在阴翳中发现了美,并最终将阴翳引向美的终端。

  所以日本人非常在意器皿经长年使用而呈现出的非常美妙的色泽,这个色泽告诉你什么叫悠久什么叫积淀什么叫时光。器皿在成就了人生的一部分的同时,也就具有了人的深度。这个深度告诉使用者,生活不尽然都是繁杂琐碎,不尽然都是无聊无趣,有时也能沉淀出历久弥新的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天地。

  7

  无论是还未摆脱早春的寒气,还是刚刚进入五月黄梅的烦躁;无论是满树的樱花,还是满山的红叶,到处是模糊的物影和物影的模糊。黑夜与白昼,阳光与月影,色相与虚无,现实与梦幻,分不清是雾气的朦胧还是朦胧的雾气。日本——这块土地的风景,就其本质而言,绝对是神经质的,纤丽的,多雨的。它反映在日本人的精神心向之深处,就是常常具有欢乐与寂灭两种绝然相反的境界。万叶诗人大伴家持《春愁三绝》中的一首说:春的原野,霞雾霭黛/令人感伤/在夕影中,黄莺啼鸣/春,野,霞,影,莺/顿添悲愁。

  这里的“霞雾霭黛”怎么看都与阴翳相连。而与阴翳相连的东西又是感伤的,悲愁的。无怪乎日本历史上的天皇最终都要与古寺青灯相伴,以示对红尘世界的万念俱灰。醍醐、朱雀、冷泉、圆融、花山、桃园,从这些天皇的年号,似乎就可以读出他们内心的萧索与阴翳。《平家物语》最后的灌顶卷,写后白河法皇去京都寂光院看望安德天皇的母亲建礼门院德子,读来令人拭泪悲凉。

  春花已随风飘散,秋月被密云掩遮,一切的琼楼金殿,一切的绫罗锦绣,都如失巢之鸟,离渊之鱼,一去永不归。这位天皇母后,抛弃尘世,遁入空门,在茅屋苔深的庵室里,度日寄思。法皇面对这位黑衣女尼,不无伤感地说:人世无常本是自然,不足为奇。但见你如此情形,实在不胜可怜。况天界之人亦有无衰之悲,人世更是难免。

  这位天皇之母答道:人世间的爱别离苦,怨憎情仇,都让我尝尽了。四苦八苦,皆集于一身。说罢,泪沾衣袖。此时传来寂光院的钟声。沉沉的、重重的钟声。夕阳已经西下。虽然难分难舍,也只能忍泪起驾回宫了。女尼这时愈加泪如泉涌,目送法皇远去。此刻忽闻杜鹃哀啼,于是作歌道:“杜鹃声里应含泪,浮生坎坷泪不干。”

  一个是法皇,一个是天皇母后。双双凄惨,双双哀叹。曾经有过的荣华,曾经有过的春梦,如今就像祇园精舍的钟声,述说着人世间的无常。真是仿佛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度。灯火明暗。周围万籁俱寂。生亦尽欢,死亦欣然。幻灭之际,更显绚烂而又哀婉的美丽。这是否就是日本人阴翳冷寂的美意识深层?

  8

  日本人将梅雨期定调为黑色。闷绝的黑色。说即便是在白昼,它的背后也横卧着黑夜。即便是在夜晚,它的背后也燃烧着磷火。因此有的时候,阴翳又是一种强大,一种不可剥夺。

  井原西鹤在《好色五人女》中张扬的主调就是“人如同落日,谁也不能不沉入地底”。其中一段写有一件黑乌羽的双层长袖和服,上有梧桐树与银杏树的比翼纹,红绸里子,山道形的镶边,熏过的香味犹存。阿七被此打动了心。她想:是哪位年轻而过早谢世的小姐穿的呢?一定是她的家人睹物思人而倍感伤怀,所以才送至这寺庙里的吧。她由此联想到自己和物主的年龄相仿,就哀其早逝而顿感人世无常。这位年方十六,如果“把她比作花,那便是盛开于上野的花,如果比作月亮,那也是隅田川清影的月亮”的阿七,想来人生如梦了。她便打开母亲的念珠袋,把念珠捧在手上,专心念佛。时近黄昏,屋内昏暗。此时一位少年出现在她的眼前。

  日本文学评论家阿部次郎在《井原西鹤与好色文化》中对此评论道:在华丽的叙事背后,贯穿了寂的柔婉风格,恋爱就仿佛是梧桐银杏树上的叶子,是为了被秋风吹落而准备的。自西鹤那里,无常驱动着人们去享乐,无常像朝霭夕露般始终笼罩在恋爱之上。一寸之前是黑暗,性命就在露水间(参见王向远译《日本意气》)。

  这里,从日本美学传统上说,指向的是那个都是梦魇都是虚幻的“物哀”,但实际上在骨子里在精髓里还是有个更强大的阴翳,有个始终无法散去无法蒸发更无法变异的阴翳。只有十七岁的阿七,最终因放火而被处以火刑。西鹤不无悲痛地说,这人世上极其短暂的生命,就在晚钟声中,如花似玉之身化作了一片轻烟。这里,为什么是晚钟而不是晨钟?为什么是轻烟而不是滚滚浓烟?

  当然还有大岛渚在一九七六年导演的《感官世界》,当阿部定割下吉藏的性器,放在怀里满街跑的时候,世人都说是变态杀死了吉藏,但我要说更是阴翳杀死了阿部定。这个女人一刻不停地将男人的性器捏在手中含在口中,在昏暗的室内,经柔和的侧顶光的照射,竟也熠熠生辉。肉欲的欢场演绎着颓废的唯美。最有趣的是那位真刀真枪扮演阿部定的演员松田英子,曾经说过:“我不想结婚。”“我喜欢小孩。真怪。”你看,阴翳是如何深入至日本人的骨髓。

  9

  阴翳还能令我们想起什么呢?

  向阳给了我们肉体上的松软,阴湿给了我们思想上的精致。这个精致有时就表现在一朵杜鹃草插于铁烛台上,可将它比作烛火。在插花大师川濑敏郎的眼里,要想表现那种一点火焰就有暗然摇曳的感觉,一朵花就足够了。“在秋天的长夜,一边想着火的温暖一边眺望着灯具上的花,那样的夜晚真好”(参见杨玲译《四季花传书》)。

  日本人将干柿做得通体洁白,如蒙霜冻,但即便如此,干柿质地所表现出的天气越发寒冷的阴翳,使得干柿赢得了圣洁与深沉。据《一日一果》记载,御前白柿曾经供奉给明治天皇。黑漆四方盘上,放置三粒雪花丸糖。此时的感觉是,白压不过黑,黑胜不了白,但倒有了入口轻盈的感觉。冬霜降在黑糖馅上,是种什么感觉?是“初霜”还是“置霜”?但属于冬日佳味是肯定的。日本有种颜色叫濡燕色,指的就是闪烁着紫色光泽的浓黑,古来被视为通晓幽微的风流之色。

  日本的好多料理店也深藏在幽暗深邃之中。如果你从京都的圆山垂樱来到瓢箪池,在一片幽绿中向东慢行,不经意间一抬头,“末在”就在眼前。充满诗意的店名与素雅而深幽的怀石料理。再一打听,原来是带星级的米其林店。

  阳光下的富士山是美丽的,雪后远眺的富士山是美丽的。但一旦它在你的脚下,你就会发现它是黑色的,炭一般的黑。明显的是一堆可怕的熄灭后的火山灰烬与熔岩的残渣。总之是个赤裸裸的巨大的黑色实体。连日本在他的眼里到处都是可爱的小泉八云,当年也不得不写下这样的文字:“黑底上成块的白雪耀眼地或微微地闪光,叫人讨厌。”这个讨厌的程度到了使他联想到一个女人的头骨和闪光的牙齿,但头骨的其他部分已经烧成了一团松脆易碎的黑炭。

  当然在国木田独步的笔下,夕阳西下的武藏野,令人想起这样的名句:暮霭笼罩着群山/黄昏的原野里/秋草暗淡。德富芦花写相模滩落日,说世界没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忧戚,人的肉体也就消融在这广袤的阴翳中,只留下“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

  除了嫩芽之外,叶的颜色裹着一层深绿,碧森森的。行与行之间印着一道黑沉沉的阴影。这是画家东山魁夷的得意之笔。

  尚未摆脱早春二月的寒气,又意想不到地掠过肩头和手臂。当然对女人来说,还有乳房。这是村上春树的惯性思维。

  还有那无限可能的皱,吹皱一池春水的皱,柳叶随歌皱的迟迟无奈的皱和时间里到处都是皱的皱。这是三宅一生的阴翳服饰美学。

  让眼线如同书道一般流畅自如,游刃有余的纤变墨画眼线液,将美的无限可能与墨黑相伴生出的惊鸿一瞥,渗透的是日本笔墨精细工艺。这是植村秀的阴翳彩妆。

  寒冷过早到来的地方,就对能在户外用餐的时间感到弥足珍贵。这是木艺家三谷龙二的知足:我们总是惋惜即将远去的夏天。

  不知何时,暮色已经浸满了庭院,藤花在黑暗的海里浮动,好似白色的船帆。这时,幽暗的藤架深处,仿佛传来了一种音响,似琴声,似笛韵。这是濑户内晴美的嵯峨野——日本人灵魂的故乡。

  10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是说日本人不知道明亮的精神心相,不是说日本人故意抗衡以亮丽和坚硬为其特征的现代文明。一个到处洒满阳光的世界,一个到处是铁和钢横行的坚硬而冰凉的世界,对从远古幽暗的草庵中走出来的现代人来说,是不是过于轻快浮华?是不是过于金碧辉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其人性的救赎之地在哪里?其灵魂的安身之处又在哪里?这是否就是日本人努力寻求的阴翳之美的原点?

  透光的话,以不透光为好。铁制的话,以木质的为好。点灯的话,以烛火的为好。平滑的话,以粗糙的为好。完整的话,以缺损的为好。满开的话,以落樱为好。插花的话,以一枝为好。如此等等。是幽暗的、朦胧的、神秘的、纤细的,甚至是神经质的。但其中是不是隐含了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嫌厌和对东方文明的一丝苦苦支撑?

  罗斯在《拿破仑一世传》里说拿破仑是月亮。它朝着太空的那一面,整个是坚冰一块,而朝着光芒夺目、炎威逼人的太阳的那一面,却是花岗岩浆熊熊翻滚。当然日本人没有这样灼灼逼人。他们的思考路径是:雨季里的黄昏,满山的草木在风中显绿,沿着山脉的起伏,将低处的天空都染成了阴霾,仿佛漫山遍野都是雨意。

  或者,他们用“夏凉冬暖”这四个字,组合成茶道的精髓,将自己装扮成精神拿破仑。因为这四个字就是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茶道七法”中的二法。夏凉和冬暖何以成了一种喝茶的精神?西方人恐怕难以明白。

  《诗经》里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但日本的和歌说“青丹奈良樱满地,花盛春薰万物兴”。如果说芳草野花一样春,那么枯山枯水一样冬。禅语中有“风霜新香隐逸花”,从这里思考日本的酱汤,它的不透亮不清纯委实是对透亮和清纯的一个再思考。

  11

  我们一旦见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就心神不安。

  这是谷崎润一郎说的。

  那么遇上白呢?是否也心神不安?

  白,在原研哉那里,是一种生命的迹象,就像乳汁一样。乳汁何以是白的而不是黑的,就在于白在古文字里是骷髅的符号。所以白存在于生命的周边。所以,原研哉的白,是一种真实,不是一种观念。令人心神不安的是观念而不会是真实。

  雪仍在下着。雪片默默地飞舞着落入我掌中,融为几滴光亮。

  白不会消失。也不更新自己。更不变得透明。

  原研哉说,他的这一思路,来自于阴翳,来自于谷崎。

  纸灯笼亮起来了。暮色里的居酒屋。女孩子厚重的木屐声。

  静谧。寒风。冷雪。整个的阴翳世界。

  《和泉式部日记》里,女孩写情书给亲王,心情竟然也是阴翳的。风声猎猎,似欲吹落尽众叶,诱人备添感伤。“天空乌云密布,虽是一片灰黯,而微微雨落,竟有如点缀一般,这般情景,怎不令人愁绪万端。”

  这样看来,日本人将黑与白的世界,将明与暗的世界,将光与影的世界,甚至将情与恋的世界,全部收纳于“阴翳”这张巨网中,妄图一网打尽整个不明事理的世界。

  12

  所以,如果要问阴翳为什么是美的?这样的回答或许不坏:

  又有谁不愿在这薄明幽微之中彷徨到天明呢?

  本文选自《书城》杂志2016年6月号

  《阴翳礼赞》读后感(六):阴翳是东方的礼赞

  但凡从图书馆借回一本书,我都要求自己要看完。无奈有的时候,借到的书,实在是太不对胃口了。看一阵,停一阵,到最后书讲了什么,我也没个分明。

  这本《阴翳礼赞》,收录了谷崎润一郎所著的7篇散文,或者说是随笔。文章的信息量大到,看起来像在看论文。我从开篇的《懒惰说》看起,日本作家向来喜欢写细小的事,甚至是琐碎。除非你很气定神闲,不然会觉得很无聊,像我这样浮躁的话,就无法领略到这本书的美吧。

  我只看了这本书的《懒惰说》和《阴翳礼赞》这两篇随笔。《懒惰说》讲的是什么,我现在已经忘了。

  《阴翳礼赞》是这本书里最值得看的。作者很是赞美“阴翳”,他认为只有东方人才懂得审美“阴翳”,而西方人不懂,所以西方人才一个劲地提升照明的效果,要让房间曝光在白光中,没有任何的角落能保留阴翳。

  这里说的东方人是指日本人与中国人吧?

  “那些散逸室内、倏忽不定的外光附于昏暗的墙面。艰辛地保存其性命,我们偏偏喜爱这纤弱的微明。”

  作者在这篇《阴翳礼赞》中,谈及了很多情景下,保留阴翳带来的美感。日本纸的白,不是纯粹的白,而是白得有些浑浊,这样让人感觉温和。日本居室的采光,也注重阴翳的美,让整个房间笼罩在轻微的昏黄中……

  这让我想起了无印良品的设计,无印良品的白,很多时候是象牙白,或是一些温和的白,而不会是白到在灯下反光、刺眼的白。日本的审美,估计确实是这样的,很温和,冷淡中带着一种精心营造的暖,这种暖和它周围的环境一定是很和谐的。

  东方的审美里面,污垢有时候也是美的。例如茶垢。我们那里的茶人,有时候会买一个紫砂壶来泡茶。茶一般都要用热水滤一遍,而滤茶之后的水,可以用来“养”那个紫砂壶。我的哥哥“养”过一只紫砂壶,一天天地,用茶水灌溉壶,长此以往,壶变得圆润,壶的内壁积累了一层茶垢。有一回我妈妈洗茶具,把哥哥养的壶也拿去洗了,花了一番功夫,用洗洁精把壶洗得干干净净,焕然新生。哥哥看到“新生”的壶很是痛心。我想,哥哥的审美也是对阴翳的礼赞,那壶的茶垢,是一种成长的见证,里面浓缩着相互陪伴的时光。

  慢慢地我也能够审美阴翳,不再把阴翳当作不洁。阴翳是某种美的必需,月明珠需要黑夜的荫蔽才能剔透玲珑地发光。

  《阴翳礼赞》读后感(七):找一间适合自己的房间——评《阴翳礼赞》

  只要是买房置业的国人,没有人没有为如何设计装修房间苦恼过的。纠结于美式、欧式、地中海式、中式等等风格优劣的比较,纠结于各种材料的选择,东奔西走,身心俱疲,以至于国人把设计装修房间称为史上最难的事情之一。

  其实抛开那些炫耀、超越理性的目的,住宅就是我们放松心灵,休息身体,给自己温暖能量的小窝。我们每个人对住宅的喜好实际上来源于自己那些隐秘微妙、不为人说的日常经验和个体记忆……

  那些记忆可能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里下午茶玛德莲点心的味道;也可能是家乡旧居松木地板的温润光泽;是奶奶老屋里放置多年的陈旧挂钟的低沉回响;是蔡确“手倦抛书午梦长”时旁边的“纸屏石枕竹方床”。

  东方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在你的家装设计中,是否留意到这些呢?客厅明亮得耀眼的射灯和卫生间洁白冰冷的洁具是让你感觉舒适还是紧张呢?

  我们在阳光下,苦苦追求寻觅的到底为何? 为何生活在水电煤气都很方便的现代家居中却找不到自己的那片安静的阴翳? 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已得的一切,在他人迷惑不解的眼神中去追寻那种茅庐躬耕的偕乐生活?

  在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中,或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谷崎润一郎1886年生于东京一,幼时家境富裕,后因生意失败导致家道中落,只能在亲友的资助下入第一高等学校,但是又在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系读到三年级时因为拖欠学费而退学,从而开始了其创作生涯。他在文学上受到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影响,被称为日本文学唯美主义的作家代表。这本《阴翳礼赞》由七篇美文结集而成。其中的两篇特别表现出东方审美风格的特征,即《阴翳礼赞》和《恋爱和色情》。

  《阴翳礼赞》写于1933年,谷崎从现代化的电器用品进入日本传统居室所带来的尴尬谈起:前所未有的明亮,无所不在的电线,与木质家具格格不入的瓷砖……然后他说到厕所,“房檐和树叶落下的雨滴,洗灌着石灯笼的底座,润湿了脚踏石上的青苔、最后渗进泥土,那闲寂的声音宛如近在耳旁。”

  接着他谈到最著名的阴翳论:

  “所谓美,从来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们那情非得已而生活在黑暗居室里的祖先,不知何时从阴翳中发现了美,并最终演变为主动利用阴翳以实现审美目的。我们甚至还在阳光本来就难以射入的居室外面,或加宽屋檐,或搭建檐廊,更加避离阳光。至于室内,则利用纸隔扇,让庭院里反射进来的光线透过它轻悄幽柔地潜入。我们的居室之美,要点便在于巧妙利用这间接的微光。”

  “我们的居室内还有壁龛这种构造,悬着挂轴,摆着插花。这些挂轴和插花除了自身的装饰作用,更主要是用来增减阴翳的层次。即使悬一卷挂轴,首先讲究的也是挂轴与壁龛墙壁的协调,即壁龛的整体效。我们对挂轴装裱的重视不亚于对构成挂轴主要内容的书画之巧拙重视,其实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整体效果不佳,则不论是多么有名的书画,挂轴也将失去其价值。相反,有时一幅书画作品,独立来看虽然称不上杰作逸品,但悬挂在客室的壁龛,同屋子非常协调,使挂轴和客室都骤然变得让人眼睛一亮。这种书画自身难称上乘的挂轴,何以能够实现与居室协调一致呢?通常是纸张、墨色以及裱装等各个细节的古色古香,这种古色与壁龛以及客室里的暗度保持了适当的平衡。”

  “那些轩敞明亮之所有时真的缺少一点情致,而需要将光线遮挡一下才更好。 灯笼蜡烛之光的魅力并非全是来自怀旧,而实在是那种光色和润泽安慰人心。强烈的光会使人厌烦,而平和的光一般是反射光,是人类在长达几万年的时间里才适应的光源。”

  谷崎润一郎怀念那种带有阴翳朦胧的生活,坦然放弃所谓“现代化”,去追寻幽暗的、朦胧的、无形的寂静。 浅浅的幽怨中努力隐藏对西方冰冷透亮文明的嫌厌。

  看到这里,我们不妨用东方之魂去感触和体会这种幽暗的阴翳之美, 去追怀一下我们黑发黄肤的非透明状态,缘何西方白种人喜爱透亮无暇而又坚硬冰凉的钻石, 而渊源的东方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钟情于温润含情的玉石,都各自有其道理。

  在居室的营建与装饰中,一味追求明亮与洁白是否真的就合适我们。或许在那些童年玩耍的地方、亲人的房间、密林、宠物、山川、田原、村舍、街巷中,深入到东方文明的精神内核,我们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阴翳礼赞》读后感(八):《阴翳礼赞》中的阴翳之美

  《阴翳礼赞》的知名度不用赘述,其对东方美学尤其是建筑美学的阐释已达极致,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心里的共鸣,真正能让我们感到舒适的环境是什么?不要相信外在给予我们的标准与规则,其实抛开那些炫耀、超越理性的目的,住宅就是我们放松心灵,休息身体,给自己温暖能量的小窝。我们每个人对住宅的喜好实际上来源于自己那些隐秘微妙、不为人说的日常经验和个体记忆……

  我们在阳光下苦苦追求寻觅的到底为何?

  为何生活在水电煤气都很方便的现代家居中却找不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其实不仅是日本,中国,也有类似的趣味存在。 那些轩敞明亮之所有时真的缺少一点情致,而需要将光线遮挡一下才更好。 灯笼蜡烛之光的魅力并非全是来自怀旧,而实在是那种光色和润泽安慰人心。强烈的光会使人厌烦,而平和的光一般是反射光,是人类在长达几万年的时间里才适应的光源。

  当你了解了这一切,你就会明白 阴翳的可贵。

  《阴翳礼赞》读后感(九):阴翳为什么是美的

  文/姜建强

  1

  无影则无物。

  这里,影是物的造化,物是影的替身。说物影在晃动,实际上是说观念在物影中晃动。近代哲学唯心论的教祖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述说的是这个理。

  无翳则无美。

  这里,美是翳的结果,翳是美的原因。说美存在于阴翳中,实际指向的是人的癫痫狂想症发作的瞬间。日本唯美大师谷崎润一郎在如厕时猥杂的冥想,现在看来正是癫痫狂想发作时。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出好的思想好的美学,更不影响他在如厕时冥想蝉鸣水流风动。因为尼采也是在发疯的那一刻,最具哲学性的。

  旧时的月色与新时的月色,旧时的太阳与新时的太阳,旧时的雨露与新时的雨露,究竟有什么不同?伊势神宫的昏暗与明治神宫的明亮究竟有何异样?没有人知道。就像没有人知道金和银,在它们即将消失灰烬的最后一刻,为什么会发出最后的暗光一样。虽然谷崎润一郎也不知其物理真相,但他还是凭着东洋人的感觉,凭着对女人触肌的感觉,意识到这里或许有认知的新天地。为此他提出了问题,虽然最终没能解决问题。他一边怀抱最爱的松子夫人,一边在冥想西洋女人的白肌。这时夕阳应该是西沉了,晚霞应该上演的是最后的疯狂,暮霭应该开始无声地吞噬周边的一切。松子夫人的肌色在暮霭下变得浑然变得幽暗,抚摸上去如同将羊羹放入嘴里般,虽甜甜的,软软的,但就是无从考察色彩。原来松子夫人的古色古香,来自于夕阳西沉时的瞬间幽暗,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2

  是柏拉图把我们害苦了。

  他的著名的“洞穴隐喻”使我们对一切的影子都没有了好心情。非但没有好心情,有时甚至还产生了加以驱逐和排斥的冲动。因为在柏拉图的隐喻中,只有太阳是真理,洞穴和影子都是最黑都是最假。多少世纪以来,洞穴里囚徒的影子,真的就像影子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们的思路,使我们总以为阳光冲破云层才是阳光的骄傲,黑暗中点亮彩灯才是人类的骄傲。于是点灯赶走黑暗,于是烧纸驱逐鬼火,总以为这就是人类生活的正能量。殊不知尼采早就告诉我们,影子与漂泊者和浪人为伍。它是浪人的影子,同时也令浪人成为它的影子。这就与谷崎润一郎的说法有些相似:茶人在听到水沸声时,就联想到山上的松风。这里,“水沸声”与“松风”就是互为影子互为效果。茶人就在“双互”中冥想心中的“我”与外部的“他”如何接轨。日本的武士能瞬间拔刀,日本的艺妓能瞬间悦人,在本质上是趋同的,都是在诉说这个“影子”是如何互为因果的。

  都说日本茶道的本真是个“寂”字,但在笔者看来则是个“翳”字。因为只有这个“翳”字,才使日本人又惊喜又恐惧。“翳”字,日本语发音为“かげ”。你拍个胸片,医生指着片子对你说,左胸上方有个“かげ”(阴影),你说恐惧不?

  3

  将电灯熄灭。拉上厚重的窗帘。那是漆黑一团。阴翳不是漆黑一团。阴翳是暗黑中的层次,是黑暗中的光感。因为即便群魔乱舞也不需要漆黑一团。如是这样,那黑暗中女人脸上的光泽如何捕捉?如是这样,那暗黑中女人的肌肤如何感触?如是这样,那黑与暗中男人的野性又如何驾驭?总之在漆黑一团中,人不可能完成精神诉求,哪怕是最低级的精神诉求。

  将电灯熄灭。再将火烛点上。一条纤细的火焰串起跳跃,屋内的万物顿然随着火烛的晃动而晃动,而长长的人影也在黑暗中随着火烛的节奏而摇熠。照谷崎的说法这就是阴翳了。

  这种阴翳如同神秘的帷幕,将门户不出的女人的肉体,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这位说过“美比善多余,与恶一致”的唯美大师,在一九一〇年发表小说《文身》。描绘文身师清吉“得到了艳丽美女的肌肤,刺入了自己灵魂”的故事。好色进入了灵魂,成就了唯美。二十年后,谷崎又在《妇人公论》上发表连载长文《恋情与色情》。他用东洋阴翳观照女人,说女人总是与夜晚相连。可是现代人将夜晚用超过太阳光的炫目亮度,将女人的裸体一览无遗。这是现代人的愚。女人其实就是隐身于那幽暗无明的夜的深处,如月华一般清苍,如跫音一般幽微,如草露一般脆弱。女人是昏暗的自然界诞生出来的凄艳姣丽的鬼魅之一。这个“鬼魅”最好是在夜间工作。所以日本有“夜の仕事”的说法,就是指女孩在小酒店陪客,用温柔的一回头将夜情绪化。

  所以,在同样写于一九三三年的《春琴抄》里(谷崎的《阴翳礼赞》也是写于1933年),两眼失明的春琴,看来像是闭着眼睛,不像盲目。她静静端坐低头,或如闭目沉思的样子,不就是菩萨之眼?视众生的慈眼是半闭之眼。半闭比张开更具慈悲,或更难得而令人生敬畏之心吧。

  4

  木门的厚重。每次关门都有沉重的“嘎吱”声。这个嘎吱声表明这扇木门一定是锁住的春色留下了秋哀。早晨拉起百叶窗,小而精细的窗格割出晨曦潮湿的绿。小小的卧室隐藏了一晚的幽暗,终于变得鼓噪起来变得贪婪起来。原来光亮并不总是扮演恶魔,它在劈开混沌复苏万物的时候,又客串角色扮演着天使。怪不得歌德在临死前一个劲地叫:光,光,快给我光。

  如果说冬天的午后透进窗内的一束阳光使人暖洋洋的话,那么,夏天被绿茵包围的一片幽暗则使人清凉凉。人的任性在于既要停驻暖洋洋也要留步清凉凉。但在木艺家三谷龙二看来,虽然很喜欢充满阳光的地方,但与此同时,“光线受限制,暗影深邃的房间更令我喜欢”。为什么喜欢暗影深邃的房间呢?照三谷的说法,室内的幽暗能溶解人内心的阴霾。在慢慢看清自己内心轮廓的同时,“意识也就慢慢沉入思维的底层”(参见逸雯译《木之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

  哦,暗影深邃也与思维的深度有关?但我们记得苏格拉底是在广场上滔滔不绝,是在阳光下蛊惑人心的,难道他的思考不深刻?不深刻为什么又被判死刑呢?无疑,这是光与影留下的一个谜。谁解其意?不过作为常识我们也知道,佛堂长长幽幽的深处,黄金打造的佛像一脸的庄严,一脸的思考,在暗黑处散发着阴翳之美。所以有人说佛陀总是一脸的幸福相,是因为他把阴翳当幸福了。

  5

  透明的东西是什么?

  电灯,电炉,瓷砖,玻璃,暴露的阳台。当然还有更要命的洁白的水洗便器。冰冷与坚硬,使你首先打个寒颤,然后使你陷入无可名状之中,因为不知道自己要想干什么。不就是排泄吗?对。但是看不见自己的排泄物,自我确认变得不能。在这方面谷崎就非常有心得了。

  他曾经在二楼蹲下如厕。古旧的和式厕所使他从两腿间向下窥视时,看到了让人目眩头晕的河滩上的泥土,如茵的野草,菜地里盛开的油菜花,纷飞的蝴蝶,往来的行人——他说,在这样的环境里如厕,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于是他认定厕所“必定要设在绿树浓荫和苔色青青的隐蔽地方,有走廊相通。人们蹲在昏暗之中,在拉窗的微弱亮光映照下,沉醉于无边的冥想,或者欣赏窗外庭院的景致”。真可谓妙不可言的“如厕论”。

  虽然从趋势看,白瓷的亮丽和光洁,以及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抽水马桶,也就是说如厕的西洋化,是谁都难以撼动的,但是谷崎对如厕的专念,对如厕的幻想,倒是被日本人给继承了下来。谷崎曾设想在小便池里铺满青绿的杉叶,使之不再有哗哗的声响,而现在日本人则在厕所里插播“音姬”,以此来遮掩尴尬的如厕声。原来日本人在这块“圣地”,专注打造如厕的细节,这个源,可以追述至谷崎那里。这位烦恼于和式和洋式之间的文化人,一边爱用白色的水洗便器,一边不能抑制对往昔如厕的乡愁;一边赞美西洋女子的白色肌肤,一边以松子夫人为最爱。对西洋的憧憬和对日本的乡愁,始终困扰着谷崎。但恰恰是这种形而下的感性直觉的困挠,还原成了日本人观念中的精细主义。

  6

  夜明珠需要在暗处发光,宝石则惧怕阳光给它添乱。这就是物与物之间的明暗与暗明吧。

  阳光射入庭院,庭院反射的光投向纸门,纸门的微光又悄悄地洒落室内,沁入毛糙触手的墙壁间,墙壁又泛出微弱的余光。就是这个余光,看上去比什么装饰都美。

  一不小心跳出的逻辑程序是:

  阳光—庭院—纸门—室内—墙壁—余光—大美。

  当然自然是不讲程序的,大美也是不讲逻辑的。但程序和逻辑可以设定人的观念。

  现在想来也很有趣,西方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将蜡烛变成了油灯,将油灯变成了瓦斯灯,再将瓦斯灯变成了电灯。不停地追求光亮,不停地把些微幽暗尽可能地从周边驱逐出去。结果正如黑格尔所说,欧洲艺术的本质是明亮和欢快。如希腊的裸体雕像,如小得不能再小的屋檐或遮阳板,如广场前那终日阳光的喷水池,如对亮光闪闪的宝石的喜爱,如洁白到近乎透明的瓷器,如银色的餐具,如钢制和镀镍的器具等,这些都是明亮之美的表现。川端康成也说过,在阳光灿烂的夏威夷,使用“隐约”这个日本词,也许不尽相称。

  而东方人容易满足于生存现状,有烛火就不错,何必摘太阳。奇怪的是人的惰性也渐渐地适应了并感到幽暗并无不好。沉浸在幽暗中,还能发现其中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东洋人的一个发明。黄昏的烛火,氤氲的林间,薄暗的木屋,纸质的窗帘,墨绿的苔藓,朦胧的庭园。是日本人把我们带进了远古时代的草庵,把我们带进了温暖而复古的壁炉前。暮色下的艺妓那温暖的一低头。夜色里的酒吧女那迷人的一脸笑。天皇即位的大赏祭在夜间举行。“神婚”必须在漆黑中进行。能剧在阴暗中演出。浓密的森林包围神社,人们在照叶树林中行走时,一种阴森的感觉就会扑面而来。毫无疑问,在日本,凡属被称为美的东西,都笼罩了神秘的阴翳的影子。

  你说神秘吗?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神秘,因为这是品物的物性所决定了的。但问题是没有人注意的这么一个物与物之间的简单互动与传神,却被谷崎发现了。发现了不算,他还揭破它说:你看,上帝原本说我给你光你就光芒四射,现在必须修正为上帝说我给你阴翳你就必须拉上窗帘。这也就是说原本是属于上帝的绝对原理,谷崎将之转换成了一般美学原理。于是有了这样的话题:凉拌的青菜与白萝卜,为什么放置于黑漆器皿里更美?反复使用的木器,为什么会生出一股宁静的力量?当然谷崎是很知性的了,他说是先人在阴翳中发现了美,并最终将阴翳引向美的终端。

  所以日本人非常在意器皿经长年使用而呈现出的非常美妙的色泽,这个色泽告诉你什么叫悠久什么叫积淀什么叫时光。器皿在成就了人生的一部分的同时,也就具有了人的深度。这个深度告诉使用者,生活不尽然都是繁杂琐碎,不尽然都是无聊无趣,有时也能沉淀出历久弥新的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天地。

  7

  无论是还未摆脱早春的寒气,还是刚刚进入五月黄梅的烦躁;无论是满树的樱花,还是满山的红叶,到处是模糊的物影和物影的模糊。黑夜与白昼,阳光与月影,色相与虚无,现实与梦幻,分不清是雾气的朦胧还是朦胧的雾气。日本——这块土地的风景,就其本质而言,绝对是神经质的,纤丽的,多雨的。它反映在日本人的精神心向之深处,就是常常具有欢乐与寂灭两种绝然相反的境界。万叶诗人大伴家持《春愁三绝》中的一首说:春的原野,霞雾霭黛/令人感伤/在夕影中,黄莺啼鸣/春,野,霞,影,莺/顿添悲愁。

  这里的“霞雾霭黛”怎么看都与阴翳相连。而与阴翳相连的东西又是感伤的,悲愁的。无怪乎日本历史上的天皇最终都要与古寺青灯相伴,以示对红尘世界的万念俱灰。醍醐、朱雀、冷泉、圆融、花山、桃园,从这些天皇的年号,似乎就可以读出他们内心的萧索与阴翳。《平家物语》最后的灌顶卷,写后白河法皇去京都寂光院看望安德天皇的母亲建礼门院德子,读来令人拭泪悲凉。

  春花已随风飘散,秋月被密云掩遮,一切的琼楼金殿,一切的绫罗锦绣,都如失巢之鸟,离渊之鱼,一去永不归。这位天皇母后,抛弃尘世,遁入空门,在茅屋苔深的庵室里,度日寄思。法皇面对这位黑衣女尼,不无伤感地说:人世无常本是自然,不足为奇。但见你如此情形,实在不胜可怜。况天界之人亦有无衰之悲,人世更是难免。

  这位天皇之母答道:人世间的爱别离苦,怨憎情仇,都让我尝尽了。四苦八苦,皆集于一身。说罢,泪沾衣袖。此时传来寂光院的钟声。沉沉的、重重的钟声。夕阳已经西下。虽然难分难舍,也只能忍泪起驾回宫了。女尼这时愈加泪如泉涌,目送法皇远去。此刻忽闻杜鹃哀啼,于是作歌道:“杜鹃声里应含泪,浮生坎坷泪不干。”

  一个是法皇,一个是天皇母后。双双凄惨,双双哀叹。曾经有过的荣华,曾经有过的春梦,如今就像祇园精舍的钟声,述说着人世间的无常。真是仿佛到了一个神秘的国度。灯火明暗。周围万籁俱寂。生亦尽欢,死亦欣然。幻灭之际,更显绚烂而又哀婉的美丽。这是否就是日本人阴翳冷寂的美意识深层?

  8

  日本人将梅雨期定调为黑色。闷绝的黑色。说即便是在白昼,它的背后也横卧着黑夜。即便是在夜晚,它的背后也燃烧着磷火。因此有的时候,阴翳又是一种强大,一种不可剥夺。

  井原西鹤在《好色五人女》中张扬的主调就是“人如同落日,谁也不能不沉入地底”。其中一段写有一件黑乌羽的双层长袖和服,上有梧桐树与银杏树的比翼纹,红绸里子,山道形的镶边,熏过的香味犹存。阿七被此打动了心。她想:是哪位年轻而过早谢世的小姐穿的呢?一定是她的家人睹物思人而倍感伤怀,所以才送至这寺庙里的吧。她由此联想到自己和物主的年龄相仿,就哀其早逝而顿感人世无常。这位年方十六,如果“把她比作花,那便是盛开于上野的花,如果比作月亮,那也是隅田川清影的月亮”的阿七,想来人生如梦了。她便打开母亲的念珠袋,把念珠捧在手上,专心念佛。时近黄昏,屋内昏暗。此时一位少年出现在她的眼前。

  日本文学评论家阿部次郎在《井原西鹤与好色文化》中对此评论道:在华丽的叙事背后,贯穿了寂的柔婉风格,恋爱就仿佛是梧桐银杏树上的叶子,是为了被秋风吹落而准备的。自西鹤那里,无常驱动着人们去享乐,无常像朝霭夕露般始终笼罩在恋爱之上。一寸之前是黑暗,性命就在露水间(参见王向远译《日本意气》)。

  这里,从日本美学传统上说,指向的是那个都是梦魇都是虚幻的“物哀”,但实际上在骨子里在精髓里还是有个更强大的阴翳,有个始终无法散去无法蒸发更无法变异的阴翳。只有十七岁的阿七,最终因放火而被处以火刑。西鹤不无悲痛地说,这人世上极其短暂的生命,就在晚钟声中,如花似玉之身化作了一片轻烟。这里,为什么是晚钟而不是晨钟?为什么是轻烟而不是滚滚浓烟?

  当然还有大岛渚在一九七六年导演的《感官世界》,当阿部定割下吉藏的性器,放在怀里满街跑的时候,世人都说是变态杀死了吉藏,但我要说更是阴翳杀死了阿部定。这个女人一刻不停地将男人的性器捏在手中含在口中,在昏暗的室内,经柔和的侧顶光的照射,竟也熠熠生辉。肉欲的欢场演绎着颓废的唯美。最有趣的是那位真刀真枪扮演阿部定的演员松田英子,曾经说过:“我不想结婚。”“我喜欢小孩。真怪。”你看,阴翳是如何深入至日本人的骨髓。

  9

  阴翳还能令我们想起什么呢?

  向阳给了我们肉体上的松软,阴湿给了我们思想上的精致。这个精致有时就表现在一朵杜鹃草插于铁烛台上,可将它比作烛火。在插花大师川濑敏郎的眼里,要想表现那种一点火焰就有暗然摇曳的感觉,一朵花就足够了。“在秋天的长夜,一边想着火的温暖一边眺望着灯具上的花,那样的夜晚真好”(参见杨玲译《四季花传书》)。

  日本人将干柿做得通体洁白,如蒙霜冻,但即便如此,干柿质地所表现出的天气越发寒冷的阴翳,使得干柿赢得了圣洁与深沉。据《一日一果》记载,御前白柿曾经供奉给明治天皇。黑漆四方盘上,放置三粒雪花丸糖。此时的感觉是,白压不过黑,黑胜不了白,但倒有了入口轻盈的感觉。冬霜降在黑糖馅上,是种什么感觉?是“初霜”还是“置霜”?但属于冬日佳味是肯定的。日本有种颜色叫濡燕色,指的就是闪烁着紫色光泽的浓黑,古来被视为通晓幽微的风流之色。

  日本的好多料理店也深藏在幽暗深邃之中。如果你从京都的圆山垂樱来到瓢箪池,在一片幽绿中向东慢行,不经意间一抬头,“末在”就在眼前。充满诗意的店名与素雅而深幽的怀石料理。再一打听,原来是带星级的米其林店。

  阳光下的富士山是美丽的,雪后远眺的富士山是美丽的。但一旦它在你的脚下,你就会发现它是黑色的,炭一般的黑。明显的是一堆可怕的熄灭后的火山灰烬与熔岩的残渣。总之是个赤裸裸的巨大的黑色实体。连日本在他的眼里到处都是可爱的小泉八云,当年也不得不写下这样的文字:“黑底上成块的白雪耀眼地或微微地闪光,叫人讨厌。”这个讨厌的程度到了使他联想到一个女人的头骨和闪光的牙齿,但头骨的其他部分已经烧成了一团松脆易碎的黑炭。

  当然在国木田独步的笔下,夕阳西下的武藏野,令人想起这样的名句:暮霭笼罩着群山/黄昏的原野里/秋草暗淡。德富芦花写相模滩落日,说世界没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忧戚,人的肉体也就消融在这广袤的阴翳中,只留下“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

  除了嫩芽之外,叶的颜色裹着一层深绿,碧森森的。行与行之间印着一道黑沉沉的阴影。这是画家东山魁夷的得意之笔。

  尚未摆脱早春二月的寒气,又意想不到地掠过肩头和手臂。当然对女人来说,还有乳房。这是村上春树的惯性思维。

  还有那无限可能的皱,吹皱一池春水的皱,柳叶随歌皱的迟迟无奈的皱和时间里到处都是皱的皱。这是三宅一生的阴翳服饰美学。

  让眼线如同书道一般流畅自如,游刃有余的纤变墨画眼线液,将美的无限可能与墨黑相伴生出的惊鸿一瞥,渗透的是日本笔墨精细工艺。这是植村秀的阴翳彩妆。

  寒冷过早到来的地方,就对能在户外用餐的时间感到弥足珍贵。这是木艺家三谷龙二的知足:我们总是惋惜即将远去的夏天。

  不知何时,暮色已经浸满了庭院,藤花在黑暗的海里浮动,好似白色的船帆。这时,幽暗的藤架深处,仿佛传来了一种音响,似琴声,似笛韵。这是濑户内晴美的嵯峨野——日本人灵魂的故乡。

  10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是说日本人不知道明亮的精神心相,不是说日本人故意抗衡以亮丽和坚硬为其特征的现代文明。一个到处洒满阳光的世界,一个到处是铁和钢横行的坚硬而冰凉的世界,对从远古幽暗的草庵中走出来的现代人来说,是不是过于轻快浮华?是不是过于金碧辉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其人性的救赎之地在哪里?其灵魂的安身之处又在哪里?这是否就是日本人努力寻求的阴翳之美的原点?

  透光的话,以不透光为好。铁制的话,以木质的为好。点灯的话,以烛火的为好。平滑的话,以粗糙的为好。完整的话,以缺损的为好。满开的话,以落樱为好。插花的话,以一枝为好。如此等等。是幽暗的、朦胧的、神秘的、纤细的,甚至是神经质的。但其中是不是隐含了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嫌厌和对东方文明的一丝苦苦支撑?

  罗斯在《拿破仑一世传》里说拿破仑是月亮。它朝着太空的那一面,整个是坚冰一块,而朝着光芒夺目、炎威逼人的太阳的那一面,却是花岗岩浆熊熊翻滚。当然日本人没有这样灼灼逼人。他们的思考路径是:雨季里的黄昏,满山的草木在风中显绿,沿着山脉的起伏,将低处的天空都染成了阴霾,仿佛漫山遍野都是雨意。

  或者,他们用“夏凉冬暖”这四个字,组合成茶道的精髓,将自己装扮成精神拿破仑。因为这四个字就是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茶道七法”中的二法。夏凉和冬暖何以成了一种喝茶的精神?西方人恐怕难以明白。

  《诗经》里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但日本的和歌说“青丹奈良樱满地,花盛春薰万物兴”。如果说芳草野花一样春,那么枯山枯水一样冬。禅语中有“风霜新香隐逸花”,从这里思考日本的酱汤,它的不透亮不清纯委实是对透亮和清纯的一个再思考。

  11

  我们一旦见到闪闪发光的东西就心神不安。

  这是谷崎润一郎说的。

  那么遇上白呢?是否也心神不安?

  白,在原研哉那里,是一种生命的迹象,就像乳汁一样。乳汁何以是白的而不是黑的,就在于白在古文字里是骷髅的符号。所以白存在于生命的周边。所以,原研哉的白,是一种真实,不是一种观念。令人心神不安的是观念而不会是真实。

  雪仍在下着。雪片默默地飞舞着落入我掌中,融为几滴光亮。

  白不会消失。也不更新自己。更不变得透明。

  原研哉说,他的这一思路,来自于阴翳,来自于谷崎。

  纸灯笼亮起来了。暮色里的居酒屋。女孩子厚重的木屐声。

  静谧。寒风。冷雪。整个的阴翳世界。

  《和泉式部日记》里,女孩写情书给亲王,心情竟然也是阴翳的。风声猎猎,似欲吹落尽众叶,诱人备添感伤。“天空乌云密布,虽是一片灰黯,而微微雨落,竟有如点缀一般,这般情景,怎不令人愁绪万端。”

  这样看来,日本人将黑与白的世界,将明与暗的世界,将光与影的世界,甚至将情与恋的世界,全部收纳于“阴翳”这张巨网中,妄图一网打尽整个不明事理的世界。

  12

  所以,如果要问阴翳为什么是美的?这样的回答或许不坏:

  又有谁不愿在这薄明幽微之中彷徨到天明呢?

  本文选自《书城》杂志2016年6月号

  《阴翳礼赞》读后感(十):阴翳礼赞

  早有听闻谷崎润一郎美学大师的称号 故拜读其经典著作一探究竟。私以为 拜读其著作需对日本无论文学艺术 到传统文化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才得以感受其个中滋味。以下为我对其中几章节的直观感受。

  懒惰说一章节 谷崎润一郎未免让人感觉颇有一番日本辜鸿铭的态度了。对东方人之懒惰嗤之以鼻 反观西方人的繁文缛节又觉媚俗作态。其原意也许是想阐明 文明社会的礼节自然必不可少 但不能因此失了人性 谷崎润一郎处在极为中立的态度 却又无法界定文明与怠慢的分界。

  恋爱及情色章节更多是从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识解放 谈及到女性地位。这不难让人看到谷崎润一郎时代下 提倡男女平权下的思想解放。而后为保持中立 又花大量笔墨谈及女性美又需对解放的思想加以克制 才不会感到疲怠。因时代不同 诸多观点也略显随意 故本书也不可全部苟同。

  阴翳礼赞这一章节叙述颇为有趣 由日式建筑风格西方化要牺牲老人 转移到文学艺术业已失去的阴翳 提出肤色特性而形成的人的本质始终不可泯灭。

  白痴艺术:辰野对义大夫调的批判 谷崎润一郎从批判者自身因素分析起 探讨对于低俗文化纵使被其感染一丝 也会有自责之情 这同样适用于现今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当中 当面对诸如此类的文化糟粕时 怕是许多人都要有如此感觉了吧。

  总体来说 自己并不大喜欢这本书 但不能否定其艺术价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