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卡罗尔》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卡罗尔》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2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卡罗尔》经典读后感10篇

  《卡罗尔》是一本由[美]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罗尔》读后感(一):从《卡罗尔》到《卡罗尔》,究竟发生了什么?

  1948年底,27岁的女青年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因为缺钱,在圣诞节前夕跑到一家大百货公司做起了售货员。有天早上,一个身穿皮草大衣的金发女人走进店里,到她的柜台买了一个玩具娃娃

  对金发女人来说,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购物经历。而对海史密斯而言,意义全然不同,这是一场一见钟情邂逅,一份隐秘爱恋开端一个故事的全部灵感来源

  “那个女人付完帐之后就离开了。但我脑中出现奇怪、晕眩的感觉,几乎要晕厥,同时精神又格外振奋,仿佛看到某种异象。”41年后,海史密斯撰文回忆说。

  当晚她在日记本写下八页文字,全都和那个穿皮草大衣的优雅金发女子有关——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文学史上第一部女同小说”的《卡罗尔》的雏形。

  她只用了两小时完成了对小说《卡罗尔》的构思,“整个故事好像凭空从我笔下流泻而出”。

  那时的她不会知道,这本书会被后人认为是“改写了同性恋文学史”,并且书的命运也会在时代浪潮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卡罗尔》还是《盐的代价

  1951年,在遇到“那个女人”的两年之后,海史密斯写完了《卡罗尔》。

  《卡罗尔》的情节并不复杂,讲的就是在同性恋是禁忌社会,两个女人相爱的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年轻女孩特芮丝来到纽约想找一份舞台设计师工作,却因为资历不够只能到百货商店做售货小姐。某日,她和金发中年主妇卡罗尔在店内偶遇,两人相互吸引,约会聊天、写信通话、一起旅行,逐渐确认爱上对方

  特芮丝的男友想把她从这段“病态关系”中拯救出来,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想用卡罗尔的性取向逼她放弃女儿的监护权——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同性恋背德且违法。

  很显然,在写这个故事时,海史密斯是把自己代入了特芮丝这个角色,而卡罗尔的角色原型则是她在百货公司遇见的、让她心魂震荡的“那个女人”。

  有传闻说,海史密斯后来偷偷跟踪过两次“那个女人”。但对方对海史密斯的心意并不知情。

  或许正因为在现实中,海史密斯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运气,真的和“那个女人”发展一段恋情,于是她把所有难以阐明、无法克制的渴望激情诉诸笔端。

  但是,之前同海史密斯一直合作的出版社觉得这本写女同性恋关系的小说,题材过于敏感,不愿意出版。到次年,被多次拒绝后,她终于找到一家肯出此书的出版商。

  在正式出版时,海史密斯用了“克莱尔·摩根”笔名来署名,并把书名改成了《盐的代价》。

  很多人考证为什么海史密斯在1951年出版此书时,会把书名定为《盐的代价》。我比较认同的是解释是,海史密斯是受了圣经故事“罗德之妻”的影响。它说的是,神想要摧毁欲望之城索多玛,神告诉索多玛城里唯一一个好人罗德,让罗德事先带着全家逃离,但要谨记不可回望。罗德的妻子因为好奇而回头,变成了盐柱。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心理医生普遍认为同性恋可以治疗并且应当被治疗的。直到1973年,美国心理学会才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中移除。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美还有25个州禁止同性恋性行为,甚至将同性性行为视为犯罪。

  海史密斯之所以用笔名而不用真名示人,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想保护自己生活,避免被恐同者攻击。但她似乎是用书名给读者提了一个问题:当你知道“欲望会带来灾祸”,你还敢追随欲望吗?如果敢,你愿意为其付出多大代价?

  堕落的本质

  在《盐的代价》问世之前,美国小说中的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者都为自己的离经叛道吞下苦果,不是割腕、跳水自杀,就是接受“变成异性恋”的治疗,或者坠入孤独悲惨而且与世隔绝这种等同于地狱沮丧境地

  海史密斯印象中,在她写书的1950年代,“同性恋酒吧还只是曼哈顿某处的暗门,想去这些酒吧的人会先在最接近该地点地铁站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以免有人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者。”

  身为同性恋者的海史密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本人也难免为自己是“那种人”而非“正常人”所焦虑纠结。为她写传记作家琼·申卡搜集到的信息显示:1948年,海史密斯之所以会缺钱缺到要去百货公司当售货小姐的地步,就是因为她为自己性取向苦恼需要定期接受昂贵的心理咨询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能消解掉身为异类的尴尬不便。然而那时的海史密斯刚写完第一本小说《列车上的陌生人》,3年后,这个故事被知名导演希区柯克看中,改编成电影,大获成功,她也因此一鸣惊人;7年后,她出版了代表作《天才雷普利》,被评论家们称为“伟大的犯罪小说家”。

  彼时的海史密斯知道自己小众,但并不确定自己能否有保持小众的资本,能否成功到即使“不正常”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畅通无阻

  知道这些,再回头看《盐的代价》,会觉得海史密斯是通过写这对同性情侣的故事给自己和同类打气。

  在书中你会看到这样的段落:特芮丝对卡罗尔表白“我爱你,卡罗尔”时,卡罗尔问她:“但你知道爱上我意味着什么吗?”特芮丝回答:“知道……我认为,爱上你,绝对不会毁灭一切。”

  她也借卡罗尔之口抨击那些“恐同”卫道士们的虚伪:“昨天有人暗示我说,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会让我堕入邪恶深渊……事实上,如果我持续被人攻击,永远无法长时间拥有个人,到头来我对其他人的认识都只是停留表面,那才是真的堕落……堕落的本质,就是逆着自己天性生活。”

  在书的末尾,她让两个主角重新相遇,给出了一个乐观结局。“无论在千百个不同的城市中,在千百个不同的房子里,还是在遥远的异邦,她们都会携手在一起。在天堂,在地狱,都是一样。”

  重新做回《卡罗尔》

  1953年,《盐的代价》出版平装版后,卖了近一百万册,书迷的信如雪片般朝海史密斯涌来。有人说:“我今年十八岁,住在一个小镇裡,觉得很寂寞,因为我无法跟任何人诉说。”有人看完如对镜自照:“谢谢您写出这样的故事,有点像我的故事。”更多的人告诉她:“您的书是这种主题作品里,第一个有快乐结局的!我们这种人,并不是一定得自杀不可,我们有很多人都过得很好。”

  海史密斯用“克莱尔·摩根”的笔名亲自给不少读者回了信,她甚至会给那些感到孤独的同性恋读者搬到更大的城市,以便遇到比较多的同类的具体建议

  直到此书出版38年后的1989年,海史密斯才承认自己是《盐的代价》这部小说的作者,在书上署回真名。彼时的美国经过“石墙运动”等一系列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接纳度已经大有改善

  但这本书的传奇并未到此为止——2015年,它被改编为电影《卡罗尔》,在全球上映,并成为了年度热片,拿奖无数。同年,美国联邦法院宣布同性恋婚姻合法

  原著小说《盐的代价》也因此重回公众视野,2016年,它被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引入大陆,中文名定为海史密斯最初的《卡罗尔》,书籍封面用的也是《卡罗尔》的电影海报。“我们希望能借力《卡罗尔》电影的大热,来宣传这本书。”《卡罗尔》一书的责任编辑杨懿晶说。

  从《卡罗尔》到《盐的代价》再到《卡罗尔》,从克莱尔·摩根到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这背后是过去60多年里,整个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巨变。“这本书是我极为独特创作,”多年后,海史密斯这样评价说。

  《卡罗尔》读后感(二):爱情模糊了一切的爱情

  如何去看待这样一个故事,本来以为,是一个纯粹的女同故事。这其中的年龄差距,并不为我所担忧。特芮丝本身可能就具备同性特质,她一直以来都很迷茫,面对自己的感情与取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19岁的女子,什么都是没有定性的,别说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在这个年代,19岁,仍然无法明朗任何事。

  我十分好奇,作者在故事中描写罗比谢克太太的那一段,究竟说明了什么,我只是感觉到压抑

  真正触动我的,是卡罗尔的表现。一个过早进入俗世婚姻的美丽笨女人,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儿呢?虽然我一向支持女人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卡罗尔,如同她自己说的,她有了丈夫和女儿,似乎她的人生无法从头开始,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她甚至无法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我更愿意看到卡罗尔,能够更好的安排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在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女儿之间去抉择。我无法想像琳蒂的感受,PK不过母亲爱人,只得跟着父亲在一起,隐藏真实的自己。

  常常觉得做了母亲,这个身份桎梏了一部分的自我,仿佛我本人的自由孩子是一个整体,如果我想追求自我多一些,必然牺牲孩子的感受,小小的她就需要承受多一些。

  尽管最后结局是明朗的,特芮丝和卡罗尔分别振作,也从一些事情中梳理清楚了对于对方的情感可惜,我不知道现实的生活,是不是就此一帆风顺起来……

  不看好,反而觉得真实世界中,这样的情感,建立在一个虚幻泡沫上,如同理查德的那句:你和她的关系既幼稚欠缺坚固根基,就如同仰赖没有营养糖果或者其他东西过日子,而不吃有益生命健康粮食一样。

  《卡罗尔》读后感(三):飘渺宇宙天使逡巡

  我无法想象60年前这本书是如何通过审核在美国出版的,中文版的60年后的今天才有的,我何其幸运可以读到这么精彩的小说。

  我想半个世纪前的同性恋应该是要被判刑的吧,不被判刑也要被“正常人”当做有毛病的人避之不及的。那时即使有与同性恋有关的电影、小说或其他方面的宣传,也都是反面的,同性恋都是要去死的,都是坏的。而这本小说积极正面,它的出版,在当时不知道填补了多少位同志饥渴的灵魂,出版后感谢纷至沓来,而作者本身,既是Therese亦是Carol...一生极其精彩。

  一直觉得女女之间的情感是非细腻的,感性多疑柔情坚决,各种女性特质都会融合在恋爱荷尔蒙里,互相挥发。即使身在其中,亦难以用文字描述那种味道。作者却功力强大到把这所有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及其精准,那些赤裸裸的文字,就是我全部全部对喜欢之人所有的体会。所以,这本书让我非常难以自拔。

  我喜欢这故事里美好的开始,喜欢它充沛的情感,喜欢它细入肌理的描述,喜欢它揪心曲折,最最喜欢的,莫过于她们美好的结局。

  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

  缥缈宇宙,天使逡巡。

  《卡罗尔》读后感(四):我眼中的卡罗尔,通透

  在看书之前我先看过电影,已经觉得拍的很不错了,两大奥斯卡来主演,有颜值演技

  但是现在书才看到一半,已经带给我很深的震撼。在我看来,卡罗尔的魅力源于她的经历,她教特瑞斯一些小事特别小的事,但就是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让我非常受用。这本书能让我更加成熟,可以说卡罗尔让我懂得了更多人情世故,必须5分顶上。

  今天正好是我外婆生日,由于工作没办法去,我给外婆打了一个电话,可以说第一次给外婆打电话祝她生日快乐。这不是以前情感冷淡我会做的事。可能正好看到卡罗尔让特瑞斯给她男朋友即使是男朋友妈妈打电话也行那里。真的是一件小事,特瑞斯想的是写信就好了,但最终听取了卡罗尔的建议。在某些方面我特别像特瑞斯,很有代入感,有些事不再是你能随意任性的,该是你做的就不要逃避。情感欠缺或许是天性,该有的礼貌还是要做到,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拿来当借口

  《卡罗尔》读后感(五):让我们交错,让我们混合,让我们先盡兴然后把一切碾过。

  “曾經有一度這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也是全世界她最渴望的事。和她住在一起,和她分享那些事物,無論春天夏天,一起散步,一起讀書,一起旅行。”這是我看過屬於我們的故事的最好的結局。中文版的卡羅爾翻譯還是欠缺了些火候,女性之間的那種相互吸引又想逃離,決絕又軟弱,痛苦又癡纏,埋怨又不捨的感情,個人覺得翻得還是不夠細膩濃郁。我特意做了關於這本書的手抄筆記,毋庸置疑,我就是特芮絲,特芮絲就是我。就好比那樣“特芮絲把廚房桌上卡羅爾喝了一半的咖啡端起來啜了一口,就從她留著口紅印的地方喝。”我想起魯尼瑪拉的臉,想起了珍妮,想起那個極度敏感,缺乏安全感,卻依然為了沒有結果的愛情奮不顧身的我。我甚至很想了解Patricia Highsmith这个人,像瑪麗昂那樣。好的故事,即使不需要多少起伏,卻還是讓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卡罗尔》读后感(六):卡罗尔,不止是撩妹高手那么简单

  卡罗尔,不止是撩妹高手那么简单

  读完原著,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看过电影的人一定要买本原著读读。电影版《卡罗尔》的遗珠之憾,在于人物刻画过于扁平化,带给人一种错觉,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所饰演的卡罗尔,似乎只是一个声音磁性魅惑,能把直女也掰弯的撩妹高手。在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笔下,卡罗尔则不尽然如此。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或许稍有些陌生。但是她却曾经名噪一时,被称之为“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小说几度被翻拍成电影,在卡罗尔之前,希区柯克曾经将她的另一部作品《火车怪客》拍成电影《列车上的陌生人》。而她所创作的最经典的文学形象,则是有些神经质的汤姆·普雷利。在数年前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中,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仍高居榜首。

  回到《卡罗尔》一书,小说首次出版的时候,因为涉及的题材在当时较为敏感,而改名为《盐的代价》。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对于二人感情的描写,隐晦而深刻,感情、景色、心情,在书中水乳交融。

  小说中的卡罗尔理智,冷峻,有着与年龄和阅历相符的成熟稳重。在高贵雍容的外表下,她也藏有一颗敢爱敢恨的心,有对女儿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这样的卡罗尔,看上去与特芮丝就像两条平行线,如果不是因为在百货商场的偶遇,或许将永无交集。故事的美妙之处,就在于这样两个年龄各异,生活经历迥然不同,却又因此身怀的特质和气息而相互吸引,最后为爱沉沦。

  小说里的特芮丝,是个刚步入社会的孩子,还不到20岁。她困惑、迷茫、孤独,时而因自己处在社会中的角色和生活中的琐事而感到尴尬而无所适从。直到遇上卡罗尔,一切都开始发生转变。卡罗尔是她生命中的一个伴侣,更是一个伴随她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陪同者。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最令我惊奇赞叹的,是她把情绪和情景完美地调和为一体。虚与实的纠葛之间,就是对人物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的最好刻画。随着情节推进,在风景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或温暖或压抑的气息。当作者在洞察和书写特芮丝时,可以体会到她对于这份不可言说的爱的依恋和珍惜,对她身上发生的生理反应仿佛感同身受。

  书中有一段这么写道:“卡罗尔走到她后面,把手放在她的肩上。特芮丝可以在记忆中看见她的手,灵活而强壮。卡罗尔按着她的肩膀时,手上出现了细长的肌腱。卡罗尔的双手移向她的颈项和下巴,时间似乎过去了很久。卡罗尔把她的头稍微倾斜一点,在发丝边缘轻轻吻了一下。那段时间心如潮涌,感觉太过强烈,甚至冲散了卡罗尔动作带来的愉悦。特芮丝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卡罗尔的吻。”当卡罗尔的手覆上特芮丝的肩膀,那敏感而颤抖的气息,彼此间情绪的细微变化,都被帕特里夏·海史密斯一一捕捉。

  有趣的是,虽然电影在人物性格的扩展上发挥空间有限。但是当我读《卡罗尔》中的人物对话时,凯特·布兰切特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我脑中萦绕。必须要承认并且表示赞扬的一点时,除了美轮美奂的一帧帧画面可以欣赏外,导演对于卡罗尔和特芮丝的扮演者选得是相当成功的。大魔王对“卡罗尔”这一角色的发挥淋漓尽致,而鲁尼·玛拉也充分演绎出了“特芮丝”青涩、对世界抱有期待,时常忍不住想表达爱的冲动却又稍有羞涩的样子。

  这是我初读《卡罗尔》的一些感受。我想,过上几个月我会再把这本书再重温一遍。

  《卡罗尔》读后感(七):爱情与火柴

  看了电影之后再看原著,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方式,原因在于代入感太强。不过因为剧本、导演、演员的完美,看完原著后居然有一点点的失望,本来想看到更多电影里没有的关于Carol的心理层面,然后整书里描述的更多的是Therese的。整体感觉个别细节的翻译不够流畅、细腻,总有种脱节的感觉。但是很喜欢其中的一段:特芮丝的内心深处被震撼了,她的内心深处没有文字,没有简单如死亡、垂死、杀戮这样的文字。这些文字好像是未来的事,但她面对的是当下。她的喉头哽着一种数不清楚的焦虑,这种焦虑又像是一种理解,一种全然理解万事的渴望。她觉得自己难以呼吸,心里不停的想着,你认为……你认为……一切开始了吗?你认为我们两人将来有一天都会横死吗?你认为我们两人会突然断绝往来吗?这些问题好像又不够明确。或许她想表达的是一种态度:我不甘心在没有认识你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卡罗尔,你的感觉也一样吗?最后的这个问题她得说得出口;但之前的几个问题,她有又不出口。

  “你太年轻了,”卡罗尔说,“你想说什么?”她坐到摇椅上。

  “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害怕。”特芮丝转头看见卡罗尔的笑容。“我认为你在笑的原因就是你认为我在害怕。”

  “我看你大概和这支火柴一样脆弱。”卡罗尔点燃香烟后拿着火柴,让火柴烧了一会儿。“可是只要条件充足,一根火柴还是可以把整间房子烧掉,对吧?”

  “或者烧掉整个城市。”

  真的被其中的一句话感动了:我不甘心在没有认识你之前就离开这个世界,遗憾的是电影里没有这句。

  《卡罗尔》读后感(八):三张支票和一个未触碰的吻

  卡罗尔第一次给特芮丝的支票是两百元,那是她们商量要一起去旅行之前,卡罗尔怕因此对她的生活造成负担。

  那时候两人还没有互相剖白心迹,还处于暧昧阶段。于是特芮丝的内心就很纠结,她当然是不要这张支票的,但又想,如果收下也许会让卡罗尔开心……

  最终她还是没有收。将支票塞进了卡罗尔家的桌巾底下。

  后来,这张支票成为她们的一个梦魇,当旅行中发现卡罗尔的丈夫派了私人侦探跟踪她们,两人都怀疑藏着的这张支票已经被发现了。

  卡罗尔独自回到纽约处理离婚事宜时,特芮丝收到了她寄来的第二张支票,两百五十元,供她搭乘飞机飞回纽约,或者把卡罗尔的车子开回去。

  这趟旅程让卡罗尔和特芮丝真正走到一起,两人正如胶似漆,却又被棒打鸳鸯。旅行总是让人有一种逃离尘嚣之感,然而私人侦探的出现把她们拽回现实——现实里卡罗尔还是一个没有正式离婚的孩子的母亲。

  特芮丝依然没有要这张支票,把它撕了。她第一次收到卡罗尔支票时就很想撕掉,但那时候还不敢,这次她终于做了。

  特芮丝收到的第三张支票是卡罗尔的好友、同时也算是前女友的艾比寄来的,一百五十元。

  那时候特芮丝已经单方面宣布了失恋,甚至没有回纽约,就在当地找了个工作,留下来。

  艾比劝她回来见卡罗尔。当初第一张支票,最终并没有落到卡罗尔丈夫手中,没有被发现,于是在卡罗尔的拜托下,艾比去她房子里取到了这张支票。而现在,她又给特芮丝寄了一张支票。

  特芮丝还是没有要这张支票,她谢谢艾比,但还是拒绝了。

  但她决定回去,回去见卡罗尔。因为她的回去,终于不得不面对彼此,两个人终于分手,然后又终于走到了一起。

  在卡罗尔丈夫用私家侦探跟踪并取得她们同房对话录音的卑鄙手段之后,卡罗尔不得不暂停了和特芮丝的旅行,先独自回到纽约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她答应一定还会回来,让她等着她——这也是后来卡罗尔没有回来,而是让特芮丝自己回纽约时,特芮丝绝望的原因。

  那一夜她们要分别。可那一夜她们还是充满了憧憬,但又难免酸楚。

  她们一起站在浴室里,特芮丝想拥抱卡罗尔,想要亲吻她,然而最终这个吻并没有落下来。她只是把手臂伸过去,让她紧贴着她。

  后来当她拒绝了那个主动示好的女演员,特芮丝说,她以为自己可以,然而却发现自己心中另有所寄。

  她穿过人群,穿过街道,穿过夜色,穿过风……去找回卡罗尔。

  远远看到她,看到她朝自己微笑。然后再一次,伸出了手臂……

  《卡罗尔》读后感(九):盐的价格

  《卡罗尔》为何如此动人呢?

  反正我是在和特瑞莎一次又一次的共鸣中找到了答案。

  她在吃饭时非要找点什么东西看的习惯,看到员工福利后暗暗蹉叹自己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在这里工作多年的样子。她去好心好意几声问候的老妇人家做客,路上看到她进了熟食店 ,她承认自己有充分的合理性进去买点晚饭,可是“有她的存在,我就是不能够。”这样一位敏感,生性多疑而又暗暗质疑生活,畏惧普通与乏味,害怕对自我命运毫无主张的女性,太熟悉不过了。她要的是,像一辆火车,小巧但又愤怒,冒着烟开到不知道哪里去。

  一份惊世骇俗的爱情简直是改变她命运的一个契机,要么品尝生命中唯一的盐,要么放弃自己成为百货公司中朝九晚五普通女性中的一个。

  仅对我来说这本书很cult,反反复复能看上很多遍。陌生人摩肩擦踵间一时失神,惶惶然拼命想要抓住什么,一段crush,一份理想工作,还是命运?回忆起来像是发了难堪的烧,也就搞不清楚是梦境,还是现实了。但还记得,一个回眸,几声交谈,命运中的浪漫邂逅就是生命中的盐。

  《卡罗尔》读后感(十):对于《卡罗尔》所埋藏的暗线分析

  综观《卡罗尔》整本书,除去里面所描写的特芮丝和卡罗尔的爱之外,里面作者所埋藏下来的暗线也是安放的相当不错的。

  比如书中提到,在特芮丝见到卡罗尔之前,特芮丝的脚不小心撞到了推车的金属边,血一直冒出来,特芮丝只得买一条卫生棉,拿纱布绑在脚上。在初见卡罗尔之后,特芮丝除了感到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之外,她甚至还担心“那条可怕的绷带,血迹可能又渗出来了”。为什么作者要在特芮丝邂逅卡罗尔之前特意写到特芮丝的脚受伤呢?我觉得这是因为作者想通过特芮丝受伤前后对比,来突出特芮丝那股奇怪的感觉之强烈,甚至是她对卡罗尔的动心程度,喜欢程度之深的缘故。特芮丝在见到卡罗尔之后,之所以会血迹渗出来,一方面是因为生理反应,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她见到卡罗尔内心的激动。这是一个不错的侧面描写。

  还有就是特芮丝在帕勒摩的吧台尾端看到的两个女孩,她看到她们穿着便裤,其中的一个发型像男孩子。我想这个时候特芮丝对于同性之爱应该有了一定的领悟,再加上她那时常来往卡罗尔家,甚至打算跟卡罗尔来一场公路旅行,还有那个在她在弹钢琴时的卡罗尔的轻吻......这些都在暗示着特芮丝可能要跟卡罗尔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她要勇敢地踏出那一步的决定。但是后面又写到“特芮丝把脸转开,意识到自己在避免看着她们,避免让别人看到她在看着她们”,我觉得特芮丝是因为害怕,一方面是因为害怕卡罗尔拒绝自己的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卡罗尔是个女性,而她爱上的是个女性,在那时的美国社会,同性之爱是不被允许,不被认可的。特芮丝不想让别人看到她在看着她们,其实也是在害怕别人从她的眼里读出对同性之爱的羡慕。

  一开始卡罗尔写给特芮丝的两百元支票,还有特芮丝写给卡罗尔的那封未寄出的信,也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哈吉花五万元请了个侦探调查卡罗尔,目的是让她在女儿琳蒂的监护权中一无所有,卡罗尔估计哈吉会到自己家里翻证据,所以叫自己的好朋友艾比把那张支票还有那封未寄的信收回。支票是收回了,但那封信却成为了呈堂证供,成了哈吉最有力的证据。卡罗尔干脆连开庭那天也没有出席,因为哈吉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她知道她输定了。

  那封未寄出的信除了作为哈吉最有力证据之外,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在特芮丝跟理查德最后摊牌时,特芮丝对于理查德的质问,除了嘴上的回答之外,后面隐隐地也透露出那封未寄的信的内容“我感觉自己张开双手站在一片沙漠中,你如雨水般降临在我身上”、“我会梳理你的头发,就像音乐萦绕在森林中树木的顶端”......为什么面对理查德的质问,后面会跟上未寄出的信的内容呢?因为要突出理查德那种人对同性之爱的不理解,要突出这时特芮丝对卡罗尔的爱有多深。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出特芮丝跟理查德分手的决心,她爱的不是他,是卡罗尔,而且从未爱过一个人可以跟卡罗尔那样深。

  还有那只有趣的猴子贾克波,它可以说是艾比的象征了。第一次出现在卡罗尔准备旅行出门的时候,第二次呢,就是在特芮丝看到卡罗尔的手提包里的电报露出的一角,这暗示了艾比跟卡罗尔的往来密切,而且也为后面卡罗尔道出侦探跟踪她们的真相做了个铺垫。

  还有图书馆的那张画像,那张画像可以说是特芮丝做出离开卡罗尔的决定的导火索。特芮丝的心情本来就因为卡罗尔的那封长信而正失落着,在她的眼里,看什么景,什么物,都是悲凉的,何况是那一幅画像呢?其实对于那副画像是否像卡罗尔的问题,我认为那是特芮丝的臆想,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其实她一直都在设法假装卡罗尔还没有离开她,假装她回纽约时就会见到卡罗尔,然后所有的情况都会和以前一样,也必须和以前一样”。特芮丝觉得卡罗尔背叛了她,尽管不是真的背叛,强大的伤痛压着她喘不过气来,为了逃避这伤害,她不得不放手。

  将近结局的时候,女演员吉妮薇·克劳奈尔的出现,其实就是在特芮丝和卡罗尔的再度复合中穿针引线。在与女演员的对望中,特芮丝想了很多,很多,有悲哀,有悔恨;她知道自己无法与丹尼进一步交往,因为从始至终,她都只爱卡罗尔一个。想通这些后,她便飞奔着去找卡罗尔,走向她的爱人。

  一路下来,不得不佩服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写作技艺的高超。而且这本书,也是这个主题第一个有快乐结局的。这本书的地位和价值,不可小觑。

  (以上纯属个人理解和感受,如果有什么不当的话,请多多指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