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末日愚者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末日愚者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7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末日愚者读后感精选10篇

  《末日愚者》是一本由[日] 伊坂幸太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末日愚者》读后感(一):“今天将是余生的最后一天”

  伊坂幸太郎真是可爱啊。

  这本书的主题可能有些令人烦闷或悲怆或无奈,但是伊坂幸太郎是如往常一样的可爱。

  要是恐龙以前也创建了自己文明呢?只是在化石上看不到而已。 如果世界将要毁灭,那么是否还有必要遵守规则金钱道德法律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我们可不可以随心所欲生活

  去完成所有的愿望吧,在这最后的时光里。

  遇到不可抗力,我们先是愤怒无法接受,后慢慢平息回归日常生活,当然,倒计时将要结束时候免不了悲怆。

  如果把日常当做偶然的幸运呢?今天我依然活着,真是太幸运了!把每天当做无比幸运的偶然,开心的度过每一天吧。 《末日愚者》就是关于末日的想象:如果八年后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在《末日愚者》篇里,在最后的三年里,父亲女儿终于和解,要不要感谢小行星,感谢末日带来了一个终点?在截止线面前,我们似乎会加快脚步,去完成一件总是被“以后还有机会”这句托词拖延的事。

  (一个题外话)突然想起《老友记》第七季,瑞秋30岁生日的那一集,30岁的瑞秋认真计算了一下,如果自己35岁就要生孩子,那么34岁就要结婚,还要留一年准备婚礼,那么33岁就得订婚,还得谈恋爱呢!那么也就意味在30岁的时候她就得认识能与她结婚的对象了。

  在设置了截止线之后,通过逆推法或许能让我们明白,现在的我应该些干什么。

  在《冬眠少女》篇里,少女的第一个“任务”是不要怨恨爸妈妈丢下自己自杀了,第二个“任务”是读完爸爸的所有藏书,第三个“任务”是不要死。后来少女觉得死之前没谈恋爱有点可惜了,又加了一个:找个情人

  看来,我也得给自己加一个期限了。

目录的前一页

  挺好玩的一本书呐,祝阅读愉快

  《末日愚者》读后感(二):经典语录

  1.今天将是你余生的第一天。---查尔斯·戴德里奇

  2.爸爸老是说妈妈哥哥傻瓜,可其实骂人家是傻瓜的人才是傻瓜。

  3.温柔怯懦只有一线之隔。

  4.“爸爸,你以为聪明是什么?你一定以为成绩学业地位才能反映一个人聪不聪明吧?你真笨!”

  5.“不论做什么选择事实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美咲每次都这么说,“如果事后才后悔当时应该做别的选择,就表示不论选哪一条路都会得到相同结果。”

  6.只要撑下去,一定可以大逆转。

  7.“在这种时局,最重要的不是常识或法律,而是如何快乐的活下去。”

  8.“只要把该做的事一项一项做完,在那之后,自然就会找到接下来该做的事情。所以不用慌张。”妈妈常常这样跟我说。

  9.---“你真的很好玩。”

  ---“好玩?”

  ---“完全不会给人带刺的感觉。”

  10.“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大概是企业管理之类的书籍吧,上面提到:‘想要开始事业的时候,必须先问三个人的意见。’首先是自己尊敬的人,第二个是自己无法理解的人,第三个则是即将认识的陌生人。”

  11.---“要怎么做才能找到情人呢?”

  ---”不懂的问题就跳过去。“

  12.恋爱有时候是靠运气的。

  13.”他很臭屁的跟我说’我是明年的冠军,请多多指教。‘可是在这之前他完全没有接触过踢拳。“

  14.”判定绝对胜利的瞬间,怎么可能会有人透过观景窗来拍照?你不觉得那样很奇怪吗?一定会情不自禁地亲眼观看比赛吧?“

  15.”如果明天就要死了,难道你会因此改变现在的活法吗?...你现在的活法到底是打算活到多少岁的活法?“

  16.”有意义研究通常都不太起眼,也很无聊。...经费这种东西,通常都会瞩目在有趣或看似有用的研究上,而不是有意义的研究。“

  17.容易感动影响,大概是十几岁时的特权吧?

  《末日愚者》读后感(三):谎言中的真实,小众中的神作

  以伊坂幸太郎今时今日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他目前在中国读者中的关注度,可以说依然是不对等的。与他比肩的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显然早已摸准了中国读者的胃口,又或者说,后面两位作家针对日本读者有效市场效应不分伯仲地也对中国读者生效了——无论是情爱关系中的某种冷淡却又聛睨的态度,还是以小人物立场社会民生话题貌似宽容实则极端的刑事解读,他们的故事,他们讲述故事的方式,都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与日本读者类似共鸣。当然了,伊坂幸太郎还很年轻,他比那二位分别小了13岁和22岁,但真实的原因或许是:他有一种真正的幽默,把所有的悲悯都引而不发,而是隐藏在调侃之中;又或者在他看来本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悲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人生本身即是一场幻象、一次虚构,归根结底,还是有趣比较重要。这对我们来说,似乎就比较小众,甚至容易视而不见

  小众,是一种情势,也是一种态度。不党不群,因而“小”。《末日愚者》是一部只有伊坂幸太郎才能写出来的小众神作,故事背景是“五年前预知行星撞地球,现在距离地球末日还有三年”。关于这个背景,伊坂幸太郎在“后记”中坦承自己从专业学者那里得到许多意见及指导,诸如“小行星的轨道部分都在掌握之中,几乎没有撞上地球的可能性”“要在八年前预言小行星冲撞相当困难”“彗星冲撞的可能性比小行星还高一些”等等,但这篇故事中仍旧有许多杜撰的成分,这是基于作者个人秉持的“虚构故事中谎言越多越有趣”的想法,与教授们的专业判断无关。在一部现代小说中,为了有趣而“无视科学”是一种怎样的叛逆不羁?不仅如此,他也并没有因为如此就转向了神学,而是连宗教也一并无视了。已知末日还剩三年,科学家束手无策,宗教信仰毫无用处,社会秩序失控暴力劫掠不断,礼崩乐坏,人人自危,除了“末日确定会来”,其余没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因为“末日确定会来”,所以骚乱持续了五年之后,各地的暴乱不约而同地平息了,人们似乎太累了,最终放弃挣扎——人类的故事果然要看“后续”——故事就在这样的设定淡定地开始了:仙台市某小区里的一对空巢老人走在公园里,感叹居民们以前为了捞回住房按揭贷款成本而抢夺最佳赏花座位,现在整座公园变得空荡荡;又感叹着常去的米店撑不下去了,以后不知道该去哪儿买米;后来为了打发无聊去录像带出租店租碟,听说这种时候大部分明星都不愿意演戏了,但听说赫尔佐格和斯皮尔伯格还在拍片;听租碟店老板抱怨古怪老爸热衷于在顶楼建瞭望塔,说什么打算撑到最后一刻看着其他人先沉到水里;回到家里等待离家多年的女儿终于回家,谁知竟是老伴安排的棋局,老人因为自己对“傻瓜”儿子过于苛刻而导致其自杀,但女儿和老伴都了解那所谓“傻瓜”其实是另一种天分,反而是她们在同样失去亲人后以各自的方式忍受甚至宽容暴戾专制的自己……然而,末日确定来了,就算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知无用然后始知其有用,伊坂幸太郎在高浓度缩影中呈现有趣的真实:同一个小区里的八户人家,除了那对空巢老人,租碟店老板认为老爸搭建瞭望塔是无用,年轻夫妇认为这时候怀孕是无用,哥哥们认为在末日之前杀死利用舆论公器害死无辜妹妹新闻主播是无用,父母双亡的少女认为末日之前不谈一场恋爱是无用,中学生拳手认为自己尊敬的拳手仿佛不知末日将临般如常地练习是无用,连累妻子混乱中被杀死的丈夫认为大学同学到了这种时候还在研究星星是无用,想当演员失败的白领认为在生活中为了家人而演戏是无用……已知无用,那么何为有用?中学生拳手读到的一段关于自己尊敬的前辈的访谈中有一段意味深长对话

  “苗场,如果有人跟你说你明天就要死了,你会怎么办?”

  “没什么改变。”

  “没什么改变?”

  “我会的只有下段踢和左勾拳而已。”

  “那是指练习吧?难不成即使你明天就要死了,也要做这种事情?”

  “如果明天就要死了,难道你会因此改变现在的活法吗?你现在的活法到底是打算活到多少岁的活法?我只能继续做我能做的事。”

  这段话击中了茫然中的中学生:我现在的活法到底是打算活到多少岁的活法?我只能继续做我能做的事。

  末日,是一个期限。三年是一个期限,一百年也是一个期限。任何生命都是有期限的,天与地、银河系和宇宙,都是有期限的。人的肉眼看不见的期限,便以为是无限的,那是坐井观天。过去、未来、起初、末日,都抵不过当下。伊坂幸太郎在本书的第一页写下:“今天将是你余生的第一天。” 体会这句话,愿你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换一个角度看人生,霎时间柳暗花明妙趣横生

  《末日愚者》读后感(四):末日来临之际,我只想做一个愚者

  本来以为厌倦了伊坂的书,没想到被这本吸引住了。其实套路还是一首小夜曲的套路,几个看似无关的短篇故事实际上通过人物关联了起来,加上了末日这个烂梗,但还是治愈了我。

  最喜欢太阳封印,冬眠少女,戏剧船桨这三个故事。《太阳封印》里面被一个观念shock到了:末日对于一个拥有绝症女儿的土屋来说是一件感到欣慰的事情,他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死后无人照顾女儿,但自从得知小行星要撞地球之后,却觉得松一口气。还有被樱庭纠正美口矢的一句话感动到了:同样是一胜一败,但宁愿是“陨石会掉下来,我们生活会美满。”如果生活不美满,陨石不会掉下来又怎样呢? 《冬眠少女》讲述的是一个少女在末日之前追寻爱情的故事。在末日之前还憧憬爱情美好,则是有了活下去的勇气。《戏剧船桨》中的女主为很多陌生人扮演了不同角色,不知道是出于自己做演员的爱好梦想,还是末日之前还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依靠需求。故事的最后这群人走到一起了,这美好的景象仿佛末日不存在一般,他们就是一家人。

  书中还一直穿插着方舟和瞭望塔这两样事物,两者都表达着人类的求生欲望。但不同的是,方舟是一种讽刺的意味。方舟的存在认为人贵贱,大家疯抢这张门票组织者还宣扬搭上方舟的人就是新世界的开创者。而老人一直坚持搭建的瞭望塔是为了能在末日到来之时好好看一眼这最后的世界,修一也下定决心要在末日到来的时候高举自己的女儿“未来”,让她活到最后一刻。

  末日到来之际可看见众生百态,有人发疯做出各种违反社会道德规矩坏事,有人丧失生存欲望行尸走肉甚至求死,也有人冷静地维持现状日复一日坚持自己在做之事。谁是末日的余者?谁又是末日的愚者?假装末日不曾存在,还是直面现实比较好?这本书给我们开出的脑洞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现状,平日所遭遇的不愉快之事或压力,我们或许可尝试轻松面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