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31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精选10篇

  《设计心理学2》是一本由[美] 唐纳德•A•诺曼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一):服务设计思维:B端产品经理基本素养之一

  最近在负责面向企业软件产品,软件是和硬件一起打包出售给企业客户。在和公司内部同事以及企业客户的接触中,更加体会到,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其实都是提供的单个产品,而将这些不同的端整合起来,提供给满足企业客户的各个角色以及让公司内部同事更顺畅了解业务,才是整个产品设计的关键。而恰好是“设计心理学”丛书作者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2·和复杂共处》“系统与服务”一章中详细阐述了“服务设计”,所以越发体会到自己在做“服务设计”这个工作,要跳脱之前单纯“产品设计”的思维。书中的核心观点就是告诉我们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服务时,要将服务的各个场景、各个角色、以及各个环节统一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很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服务就像“俄罗斯套娃”,每个娃娃里面都有另一个娃娃存在,每个服务里都包含着其他服务。

  现代公司,比起服务设计他们更重视产品的设计,服务没有像产品那样被深入研究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第一,管理者经常会把服务当成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注重对服务和组织机构的设计以及对员工培训;第二,现代管理痴迷数据,被强调的重点是降低成本提高任何可以测量的性能效率

  服务通常是复杂系统。即使是分公司遍及多个地点有着大量公司部门的服务提供商也几乎不能理解。服务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C端客户可见的部分,“后台”是所有发生在客户视线之外的活动,以银行业为例,“前台”是一线门店里的柜员,后台则很复杂,有可能是银行的支持部门,也有可能整个集团,财团和金融系统。如果以云服务提供商为例,服务的“前台”则是云服务网站,客户可以在上面查看服务,购买服务,开通服务器,调配服务器资源,而“后台”则是一整套的服务器架设,分流,优化系统。

  服务也是循环的系统。同一个服务,在面对C端客户时,有一个“前台A”和“后台B”,面对B端客户时,也有另外一个“前台C”和“后台D”,往往“前台C”和“后台B”是同一个产品,他们都是服务的一环,但对不同的用户来说,是不一样功能。所以在设计服务时,要充分考虑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而往往“后台”至关重要,如果对这隐藏在背后,看不见的这只“手”,有足够的设计,会使“前台”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所以成功的产品必须合并内部和外部成分的所有不同的层面协调地支持所有可见和隐藏的服务和操作。对于企业推出一项针对C端的服务时,如果能够让所有参与者——客户和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获取他们的必要信息,以使他们能够熟练理解自己的业务,这样整体服务系统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而不会卡壳在某一个环节。解决服务系统复杂性的问题的唯一方法:将他们当做系统,把全部体验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

  作者在书中例举了两个非常不错案例,可以很好的参考

  IDEO在帮美国铁路公司打造全美国最受欢迎火车路线“阿西乐快线”时,一开始接到的需求是“重新设计列车的内饰”,但是IDEO的创始人之一,戴维·凯利带领团队首先从客户的真正问题开始,他们从列车服务的整体来考虑将体验分为10个环节,并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的服务和体验。我们来看看这10个步骤

  1、了解路线,时间表,价格

  2、计划

  3、开始

  4、进展

  5、购票

  6、等待

  7、上车

  8、乘车

  9、抵达

  10、继续这段旅程

  其实这也是当前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流程:拉新注册、购买转化、留存、二次转化。

  以上我们是看到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服务。那以产品设计闻名的苹果公司在早期是如何就音乐服务设计服务系统的呢?我们往往将将苹果音乐服务的成功归功于iPod这款产品的设计,殊不知,这款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只是苹果改变整个数字音乐服务设计中的一环。数字音乐产业迟迟不能很顺利的发展起来症结在于“如何将寻找、购买、播放音乐,以及克服音乐产业法律问题的整个系统进行简化”。苹果公司将音乐服务设计分为9个步骤:

  1、获取音乐制造商的许可协议

  2、浏览音乐商店找到所需的音乐

  3、购买

  传送步骤1:将音乐传入自己的个人电脑

  传送步骤2:把音乐传入音乐播放器中

  4、音乐库的同步和分享

  5、听音乐

  6、一个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RM)

  7、鼓励其他公司制造附加设备,如外置扬声器

  8、控制零售环境

  9、一个商标和许可策划

  而这9个步骤的第一步,就是一个“后台”,虽然对于用户来说是无法感知的,但却是苹果整个“音乐服务”最关键的一环,也是乔布斯个人发挥“扭曲现实力场”的经典案例再现。这里在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那本《斯蒂夫·乔布斯传》里有详细阐述。在2001年苹果公司内部研发出了iPod硬件和iTunes软件之后,苹果用户可以使用iPod和iTunes和计算机之间无缝连接管理音乐。但是02年初,苹果公司遇到了一个巨大挑战,用户要获得新的音乐,必须离开家里这个舒适的环境,去线下的商店购买CD,或在网上下歌曲。如果在网上下载就会涉足文件分享和盗版服务的灰色地带。所以乔布什希望能够给苹果用户提供一个简单安全合法的下载音乐的方式。最后乔布斯联合掌握数字音乐版本的华纳音乐、AOL集团、索尼一同协商此问题,虽然合作进展的并不顺利,但为乔布什建立iTunes商店,争取五大唱片公司的数字音乐版本打下了基础。苹果公司将每首音乐定位为99美分,唱片公司从中抽取70美分分成。后面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主流唱片公司和一些音乐创作者均加入了iTunes商店。

  “服务设计”思维在对于从事面向企业等B端业务的产品经理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他是之前单纯“产品设计”思维方式的升级版本。 “服务设计”就像是一种烹饪食物的“手艺活”,带有“服务设计”思维的产品经理则是一个大厨,当我们以“产品设计”思维设计各个独立产品的时候,其实只是把各种食材、配料洗好,切好了而已,这样我们只是做了一个“下手”的工作。真正的大厨是把所有食材和配料烹饪到了“色、香、味”俱全的程度,甚至也考虑到了点缀品来为大餐增色。而面向B端的产品经理这要考虑的是对内部同事,销售运营商务如何了解整个业务流程,他们是否能够轻松地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达给目标用户,以及遇到用户疑问时能够及时解答,甚至遇到用户建议时能够及时传达;对外部则要考虑:面向的接洽者是谁,决策者是谁,真正的使用执行的是谁,最终使用获益的又是哪一方,他们个个角色的核心场景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样的需求,甚至是KPI。所以基于“服务设计”思维最后呈现给各个角色的都是一道“色、香、味”俱全且兼具食欲的大餐。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二):被设计的复杂

  对于《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这本书,我不太懂得该将其归类在那种类型书籍内,当然这不是我想与大家讨论的重点,我之前看过另一位国外作家撰写的书籍,内容大致是讲述,如何透过人的心理分析行为,在通过某些持续的行为形成心理建设。当我看到《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时,我发现两本书的共性,这一共性与内容无关,而在于它们对内容的细致表述上。在看这两本书时,我都有一相同错觉,就是我觉得作者好“啰嗦”,我之所以选择啰嗦这个词而非冗长,是因为作者所写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对于缺乏耐心或者领悟能力尚可的读者,可能在阅读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我想这可能是国外该类作品与国内作品最大的不同,它们通俗易懂节奏缓慢,力求使所有阅读该类书籍的人都能读懂。

  当我看到《对等待的设计》这章时,我才开始真正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的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甚至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事物,都被精心设计。而很多时候正因我们缺乏自己生活在“被设计”的认识,导致对于我们无法精准描述的事物,我们只能用简单的“愉快”或“不愉快”来表述,而这看拟简单 “愉快”“不愉快”的划分背后,却有是其“设计”成功与否的最直接印证。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复杂都是为了力求简单,所有的简单都为了满足复杂的运作,简答与复杂在这本书里,已不在是对立的关系,而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彼此的领域拓展延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阅读《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第九章里的《评论家的偏好》时,我第一次与作者产生共鸣,因为它正好佐证了我之前的一个想法——批评家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在此与大家分享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在网络因为与其他网友意见相左而遭受语言暴力的经历。事情原委就不一一细说,大概是在某处看到网友清一色说某某人不好,恰巧此人我略有了解,便发表人意见,虽有偏颇地方,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客观中立的,偏颇的地方在一些温和的网友指出后,我也立刻推翻先前偏颇的言论。关于我发表的这种近拟墙头草的个人意见,能引来如此多网友喷我,其实蛮意外的。毕竟我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只是不全然认同他们的观点罢了。

  当时我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拥护群体的,因为我重点提到“大家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和人为传播的,到底事实真相如何,不是我们能评说的”,如果我当时读过《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这本书,就能运用“被设计”这一理论去反击他们了,呵呵~其实我自己也是为了批评而批评。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去反驳一个论点,有时不仅仅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更多时候是一种情绪或者心态的作祟,这种意识形态让我们偏离我们初衷,进入为批评而批评的荒诞怪圈。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三):书自有益处,需自己再次消化

  其实不是很明白,设计心理学系列为什么可以成为畅销书或者推荐书籍。读起来十分不顺畅,而且冗长,大概是原版与翻译差距吧,做了中英文双语的设计后发现,汉字非常精湛简洁,三言两语换成英文结果就成段了。一点小意见,进入正题< 与复杂共处>

  一个事物是否让人觉得复杂,取决于两个方面

  “产品对于使用者的可理解性”和“使用者自身的理解能力”

  1.可理解性:

  △设计角度:即设计人员是否将产品设计得逻辑清晰,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叠加。换成实际设计工作中的例子,就是现在很流行说的:先交互设计——再到视觉设计。一款APP,在设计初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模型很有必要,能避免后期陷入只关注局部功能而忽略思考整个产品的设计陷阱(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设计师可以通过将复杂的逻辑设计成易于理解的概念呈现给用户,比如进行清晰的功能划分、组件的设计等,来降低用户理解的复杂度。书里面这张图就是最好的解释

  △事物本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可能会存在变化,从而导致简单可理解的东西变得复杂,比如腐蚀的指示牌。

  △文化社会差异导致的复杂性

  2.理解能力:

  我们熟悉和理解的东西,就不会觉得他复杂。甚至随着我们了解的知识增多,在某一方面变得专业,反倒会更喜欢复杂。

  觉得书里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观点是复杂守恒,因为有切身体会..用户看到的一个简单的汇总表格,私底下却是程序员小哥哥们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写出来的。一面简单,必定有更复杂的一面作为支撑

  我从自己的理解方面,做了最简单的关于复杂的概述。当然有失偏颇,因为这本书涉及很多的领域:生活中、专业的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其实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与复杂共处的案例,如果读完之后能够自己重新梳理一遍(再设计这本书的内容),我相信阅读完的同时,也学了怎么与复杂共处了(难道这是读者的小心机?!)

  《设计心理学2》读后感(四):复杂:设计的必要之存在

  “少就是多“

  毫无疑问,Mies Van der Rohe的这句名言至今仍然影响着设计界,无论对设计师或者设计使用者来说,他们已经习惯并相信了简约设计产品的美好:比如Iphone,比如百度。

  至于简约设计为何能大行其道,从设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答案显而易见:设计使用者(也就是我们)已经越来越懒惰,懒惰到如果一个产品还需要我们去看说明书,或者多摆弄两下,我们的耐心就会炸裂。所以,我们使用的东西最好是超级简约,不看说明书也能捣鼓明白,而且操作步骤少之又少,更重要的是,它能一步到位解决我的问题。产品的设计者们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被这个目标驱动的他们自然也就向着简约设计这条路越走越远,更有甚者,认为简约设计就是简单设计。而Donald Arthur. Norman的这本书好就好在给设计师们提了个醒:对设计而言,简约不是简单,而是只在必要时候考虑它的复杂。

  因为种种原因,本书中心论点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甚至稍不留神,你会看不出作者对“设计只在必要时候考虑它的复杂“的有效论证,好在反复深究后,理解它并没有那么复杂:

  心理学证明,人们更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太简单我们会感到厌烦,太复杂感到困惑。置换到设计上来说,即便是看起来极简的好设计,其背后也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中等程度复杂。

  举例:

  使用汽车,大多时候只需要把控好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但庞杂的其他功能和提供参数仪器等也很重要,所以,汽车再简约,它们也会存在。

  使用Iphone,大多时候只需要掌握好Home键和触、点,但为了维持其良好的体验,其令人叹为观止后盖,复杂、精美的电路板依旧存在。

  与之相反的例子是滑雪板和吉他一类产品的设计,诚然,它们外观很简单,但是熟练使用它们需要经年的学习。这些本身缺少了的控制环节才是它们上去简单明了的原因,而这些环节最终都需要使用者自身去适应和学习,实际上整个产品反而更加复杂了。

  瞧,真正的简单只存在于头脑中。“少即是多”固然真理,但认为这就意味着设计必须简单未免有失偏颇,不可排除的复杂性和高密度信息呈现是设计目标与其工作步骤所固有,好的设计总是逼迫着设计师需要做到是在繁简之间找到美观与功能的平衡,将所有的复杂性有效的进行整合。

  正如 Donald Arthur. Norman所说: “你不可能把本身复杂的实物简单化,而如何将复杂性有效的整合,这就是设计师的工作。””当然,这也是本书存在的价值意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