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呼兰河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无法忘却的过去

  萧红是一位无法被忘却的作家,因为她的作品是如此深入人心而成为经典之作。夏至清说,“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经典之作。”她的作品虽然出自于民国期间和抗日战争时期,但她的现实指导意义却绝不止于此,不信请看此前的历史和此后的历史,都能够从中看到或多或少的影子

  她的笔触是有温度批判,有悲悯的讽刺,有激情的炙烤,有无奈的叹息,更有热血的呼吁和呐喊。她和张爱玲曾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文学双姝”,北有萧红,南有张爱玲。尽管她的人生走过了短短的三十二年,却留给人间的是不可磨灭光辉温情

  《呼兰河传》中,她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其乐融融祖孙玩乐后花园图画。那个园子里,有桑椹,有樱桃,有李子,还有一棵大榆树。有蝴蝶蜻蜓蚂蚱,蜂子,各种各样。有花,有狗尾草,有韭菜,还有倭瓜。她的童年就是这样的乐园中度过的,有祖父陪着她,幸福极了。人间的温情在这一刻挥洒的淋漓尽致

  然而,在出了后花园后,剩下的只有人间的冷酷肃杀,无情世态炎凉,以及人们久久被愚昧封建制度所毒害的不正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他们对于自己充当被害者和施害者的行为早已变得麻木冷漠。说到底,人性丑恶也被一个时代给渲染出来了。尽管在我们看来,如同“小团圆媳妇”被残害致死的事情在如今已经是匪夷所思的了,我不禁想:真的会有如此愚蠢人群做出如此残忍的事?而被残害者“小团圆媳妇”竟然屈从于这种不公悲惨命运,也没有一丝一毫反抗吗?我心里也这样质疑。但是我的质疑马上就打消的一干二净了。因为我一想起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制度和年代,又不能不使我的悲哀愤怒一起涌上心头。这种悲哀和愤怒则又把我作为一个读书人无奈和无力一起掺杂一起,着实五味杂陈。就像《圣经》里说的,“主啊,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难道他们知道吗?但是他们很难被宽恕。或者说,我们对那个迫害人的生命尊严自由,和灵魂的制度和旧的社会绝不宽恕。不宽恕意味着不忘记,人们的记忆是很难留住昨日的悲伤,还有愤怒。

  可是我们除了悲伤和愤怒,还能想到什么呢?在那个旧的制度和时代下,他们有其他的选择吗?他们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苟且的活着罢了,难道能说他们为了活着而行使的一切卑微方式都是可耻的吗?他们只是在尽力的坚韧的活下去。但是生命在这一刻却显出了生的坚强和死的脆弱

  有二伯,冯歪嘴子,小团圆媳妇这些人都是生活底层穷苦人民,他们善良纯朴软弱无助,可越是这样越被欺侮,他们被压迫的不敢发声,不敢抬头,不敢反抗。甚至于连反抗为何物都已忘记,顺从的种子早已在他们的内心根深蒂固,很难剥除。就像萧红说的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所以有二伯被逼的偷窃,被逼的以死威胁来保存自己仅剩的一点尊严,却最后丝毫没有了;小团圆媳妇先是被虐打,咒骂,甚至用烙铁,一个活生生女孩折腾的下不来床,这还不算,他们还要继续折磨,不但身体上折磨,精神上同样也不放过,他们剥了她的衣服大庭广众之下,给她“洗热水澡”,用开水头顶浇她,如是者三,小团圆媳妇终于被他们残害致死,而他们一个个的却显得无辜而无害,令人从心底里发寒和厌恶;冯歪嘴子好容易和王大姐成了家有了孩子,人们却都竞相奔走来看热闹,仿佛冯歪嘴子本就不该有媳妇,而王大姐也被他们恶毒嘲笑,诅咒,最后,王大姐难产而死后,他们又跑过来看笑话,等着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结果,当他们发现事情竟然不是朝着他们想的那样发展,便说到“他妈的,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

  人性的丑恶已然到了如此境地,把别人的生死当做自己的玩乐的戏剧

  小团圆媳妇的遭遇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以及上海携程虐童事件,还有豫章书院虐待青少年事件……当我在质疑书中的情节是否出自作者杜撰时,我还心里幻想着人性最后的一点好,然而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让我明白本就十分丑恶的灵魂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着,而且愈加的肆无忌惮。所以,我们仍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沉浮着。

  在《生死场》中,萧红站在女性角度,为女性在旧社会没有地位权利而发声。她们仅有的一点权利便是在婚前能够凭借自己干净光洁身子换来短暂男人欢愉向往,但是等她们一旦嫁过去,便换来的是无尽的家暴,冷落嘲讽,打骂。此时的女人在男人心里已不再变得那么重要,甚至只是一个为了他们家族传宗接代工具罢了。但是他们因为自身无穷的欲望而使得孩子成群时,又反过来怨恨女人,怨她生的太多。当女人生病后,男人又觉得她们累赘了。真恨不得让她马上死去。女人啊,这可怜生物在这种情况连发言权都没有了!

  “大肚子的女人,仍胀着肚皮,带着满身冷水无言的坐在那里。她几乎一动不敢动,她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2015年4月读书笔记可做书评

  迟迟的才写了这四月份的读书笔记,其实五月份的日子屈指可数了。觉得自己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很多计划三月份完成的事情,到现在五月底了都还没有完成。看完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四月份的任务。所以四月的读书笔记打算写一写《呼兰河传》。

  读萧红的书有两点渊源,第一就是电影黄金时代》,是这部电影让我知道或者说是熟知萧红这位女作家。第二是因为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萧红有所提及,并且给予一定的评价特别是对她的作品《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给了很好的评价。自读了《中国现代小说史》,我差不多了解到了夏志清先生的评判标准,他更多的是从纯粹的文学艺术角度来评判一个文学作品的价值,而非常反感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迎合意识形态的行为,所以在《小说史》中夏先生对赵树理这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崛起的,且非常符合毛在座谈会上对文学提出的文学路线的作家是非常不屑的,对《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这样算是妇孺皆知的“名篇”更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因为这两个作品是当时时代的产物,是为了迎合毛所提出来的“大众文学”的方针,虽然毛的“大众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的普及作用,但是它更大程度的限制文人写作。在那个年代文人之所以为文人,与他的受教育程度有绝对联系,像赵树理这样纯粹的农民出身草根出身的文人写作恐怕也就仅此一例。“文艺座谈会”提倡大众文学这不要紧,但是与此同时他对文学进行阶级划分,这就不对了!像茅盾这样的作家,本就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他熟悉的就是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人情事物,但是“文艺座谈会”之后他不能再写资产阶级的东西,只能去依样画瓢写农村题材,写大众文学。所以茅盾后期的作品他自己都知道没有太大价值,就这样,一大批文人的创作激情甚至是创作能力就这样被扼杀了!这让我想起胡适在很久以前的一句预言,在文学革命时期,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左右时期(可承接上一篇读书笔记中的创造社那段历史),胡适就曾说过,“以后若是国民党天下,那对于文人而言,自由是多少的问题,而倘若是共党取了天下,那对于文人而言自由就是有无的问题了。”我不能不说他看先生高瞻远瞩,连鲁迅在共党的泥潭摸爬滚打都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他却那么早就一言以蔽之!说了这么多夏志清先生的看法,主要是想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部文学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直奔主题,《呼兰河传》主要是萧红对家长怀念和童年生活的记录文章非常清新自然,毫不雕琢,自然成文,读来如涓涓细流,缓缓流进心田润物细无声。文中看不出来她有多高的才气,不像张爱玲,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藻和机警的文句,也不像鲁迅以笔为武器语言冷峻犀利嬉笑怒骂。萧红的文字像沈从文的一样朴实自然,又比他多了几分纯真,少了几分凄婉,她的文字明丽晶莹,冲淡自然,又由于写的很多是和祖父一起生活的古朴大宅,所以还有种古朴朦胧的美。

  《呼兰河传》主要是记录了她在呼兰河的生活,记录了呼兰河的冬天是怎样的寒冷大地都冻裂了,然后又用很长的篇幅来写了陪伴成长的祖父,自己她们家的大宅子和她最爱的后花园,这里有些受她的恩师鲁迅的影响,有一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影子。这个后花园是她成长的精神家园,她从小非常调皮,但是祖父非常疼她爱她,虽然家里其他成员祖母母亲父亲)并不是很宠爱她,但是有祖父就够了,祖父的爱为她撑起了一片天,也为她创造了一个健康成长,无忧无虑的童年。在记叙童年的时候也不免会发出一些感慨,有许多哲理性的文句。人的一生不管怎样长途跋涉,或许都有个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那里有故乡亲人往事……有一个让人走下去的勇气力量

  其中萧红也写到许多呼兰河的民风民俗,例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会……我仿佛也跟着她回忆了一遍童年,也走了一遭呼兰河,有时也被这传统社会的风俗感动

  作者介绍中称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才华和盛名的女作家,被鲁迅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我觉得用“洛神”这个词来形容她的文学地位还是非常妥帖的,只是我在查看萧红的照片时,在她的眼中看到了和她文字里表露出来的一样的那种倔强和不屈,比较生气,或者用你的话来说,就是有股匪气,这也和她童年时活泼调皮的性格一样,看起来是那样活泼开朗,又是那样桀骜不驯

  唯一令我可惜的是翻遍了钱理群的《三十年》,竟然没有看到萧红的名字,就连胡风也只是在某一小节中一笔带过,赵树理但是有整整一节。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逆来顺受 凄婉荒凉

  认识萧红,是看《 灵魂有香气女子》这本书。书中的萧红似乎从未被世间善待,感情不顺、家庭不睦。听别人说,《黄金时代》是讲述萧红的电影,有时间真的应该看一下,是什么样的生活经造就了她的独特的创作灵感

  读《呼兰河传》,一开始写大泥坑、小胡同、卖麻花、卖豆腐,然后写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再写祖父、有二伯、团圆媳妇。不像别的小说叙事性强、连贯性强,像别人说的一样,这本书得慢慢品,但我的急躁性子还是慢不下来。

  我喜欢描写团圆媳妇跳大神的篇幅。活脱脱一个大活人婆婆打骂、虐待,生病了又请各路庸医折磨,能活着才怪。萧红能把这些我说的如此直白的话文绉绉的表达出来,写出了不以为然,道出了逆来顺受。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喜欢这句话,却忍受不了逆来顺受。

  书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生死场》。生死场里的女人凄凉,男人无知。果然任何可以卖钱的东西都比人体珍贵。羊比人金贵,至少卖羊的时候真情实意的哭一哭,王婆服毒快死的时候人们只是基于理应哭一哭而哭。

  “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做菜棵也比做人强,做人真累。

  或许他们习惯了累?

  第十本书。over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活着

  之前文学史的课上老师讲到萧红,讲到鲁迅对于二萧的帮助,鲁迅说萧红是文学洛神,我挺不理解的,你说鲁迅这么个冷峻严肃又爱讽刺人,能得到他的夸赞应十分不易,而且我对于萧红因为《黄金时代》(只是看了剧情介绍)而有着先入为主观念,觉得她只不过是一个生活放荡而可能又有些才气的事民国女子,软弱瘦削。于是我翻开了这本包含《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书。呼兰河传是描述小时候家乡呼兰河的生活,分不同场景,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人来写,平铺直叙,语言直白,很少有身体或者心理的描写,更多的是靠语言来勾勒人物,以微小的事情来凸显大的人物性格,使那些场景活灵活现,那些人物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丝幽微想法跃然纸上。还有前后相同或者每段开头都一样的句子,并不显得啰嗦拖沓,反而使她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深刻,不得不说,萧红的写作技巧非常娴熟,也充满才华。不过我相信鲁迅并不只是因为这一点而欣赏她,更多的是文字包裹坚硬有力量的内核。她的文风和鲁迅有些相像,都是那个时代疮疤的揭露者,,反击者,但不同的是鲁迅更像一个严厉而慈祥的中年人,而萧红则是一个充满热血和愤怒的青年人。发生在呼兰河或大或小的事,萧红都站在冷漠的剑鞘上,轻轻地刺着这个小城里,这个国家里的伤痛,愚蠢的人民,封建的习俗,草菅人命的思想,以她的笔锋为我们展开了从前人民的生存画卷,就像茅盾说的,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我认为《呼兰河传》和《生死场》都着相似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和余华的《活着》相契合,活着。是生存的艰辛和被压榨,但也是无法被压倒的生命的韧性,是对生的渴望和尊重。纵然人命比鸡贱,纵然愚昧和封建,人们总是无法放弃自身对于生命的责任,无法消磨生命的坚韧。书的封面有句话:走吧,还是走,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又为何希求着安息。很像许多人的一辈子,就连萧红也无法摆脱命运和时代的牵领,无法逃离出这个由所有人一起建造的时代,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命运。是呼兰河里的小团圆媳妇,是麦场里的生死轮回,是我们极力想要离开却被拉住动弹不得的生命。走吧,还是走。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这份悲哀,从未从国内消逝

  呼兰河传这个作品是部前后画风严重不一致的名作。充满着前半截的写作是惬意,是温馨,是少不更事的愉悦,是清朗的田园生活,是朴实无华的呼兰河;而后半截是讽刺,是无奈,是嬉笑怒骂的鞭挞,是真实的封建愚昧,是闭塞守旧的呼兰河。

  但是,前半截的美好与后半截的保守都是作者真实的回忆,真实的中国,可以明显看出,萧红的笔触是倾向于后半部分的:团圆媳妇儿、有二爷、王大姐儿三个悲剧人物的“小城故事”显然倾注了作者的感情,极具底层人生活的典型性;在百年内的今天,这些事情依然每天都发生在国内,作为对于反对愚昧、反对落后和呼吁女权的方面,萧红的作品与鲁迅大师一样,鞭挞性极强。而整部作品最优秀的一点是,作者是用孩童的眼光审视与记叙这野蛮残酷的一切,看似是少不更事的评述,看似是平淡的回忆,其下却掩藏着萧红对这一幕幕荒诞、封闭、灭绝人性事态的愠怒;恰似极度温柔的又极有力的狼毫笔,入木三分。

  另外,比较同样大段写民间风俗的作品,《白鹿原》和《呼兰河传》的民俗,如果说《白》的民俗是倾向于体现白鹿原的“神奇”,是对陕北高原上纯朴灵动人民的赞颂,是对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模仿,那么《呼》的“民俗”则是借回忆体的壳对封建守旧无情的鞭挞,像“事情本就是这样”“刚才呼救的时候无人搭理,这时候又拼命救人”这样的无奈书写段落比比皆是。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那个年代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

  对萧红最开始的印象就是一个挨了丈夫的打却忍气吞声的没骨气的女人。

  这样说或许是对她本人不够尊重。真相如何,唯有当事人心知肚明。好比有人认为林徽因简直就是绝代风华,有人认为她只是个绿茶婊。

  好,说回作品。

  高中时期就痴迷张爱玲,一直到现在,张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

  前些日子读了一直心心念念的三毛,那个说我活一世也比你活三世强的傲娇女子,虽然笔下行云流水,活泼可爱,却并无余味,读罢也就罢了。

  直到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虽然对萧红一直不太喜欢,但人品是人品,文采是文采,我倒也不会混为一谈。连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我都带着几近虔诚的心态拜读。但一句话,这部作品实在让我太失望。我以为的萧红,就算写不出张爱玲“一寸一寸都是活的”般的高贵冷艳,也写不出三毛“我想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般的明媚鲜妍—她们原本就不是一种画风—然而这满篇几乎不加修饰词的几近新闻稿似的文章,我只想一目十行。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看见“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这几个字的寡淡心情。好比我明知道这家餐馆就是清粥小菜,却不想端上来的连盐都没放。

  倒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们对于瘟猪的可笑掩饰,作者和祖父在后花园的快乐时光,有二伯的迂腐搞笑...

  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团圆媳妇。其中一段话真的让人触目惊心。

  “小团圆媳妇怕羞不肯脱下衣裳来,她婆婆喊着号令给她撕下来了。现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她没有感觉了,婆婆反而替她着想了。”

  这位婆婆,简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人家一个健健康康的小姑娘嫁过来,三天两头打一次,打坏了又得咬牙花钱治,请医生倒好了,非要跳大绳浇开水。这下好了,人死了,她也疯了,逢人便哭自己花在小团圆媳妇身上打了水漂的五千吊钱。

  在小团圆媳妇被烫开水的情节中,还有这么一段话。

  “大神说,洗澡必得连洗三次,还有两次要洗的。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看吧,洗一次就昏过去了,洗两次又该怎样呢?洗上三次,那可就不堪想象了。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怀奥秘。”

  这句和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处。

  “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相比之下,夏瑜是比小团圆媳妇更悲情的人物,因为他是为了人民而死,而他甘愿奉献生命的人正饶有趣味地看着他如何身首异处。

  我真的宁愿相信萧红的文字功力是小团圆媳妇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高度,这个故事的遣词造句非常吸引人,甚至这本书其他部分都可以不看,这个故事一定要看。请看着我的眼睛,答应我。

  第二个故事是冯歪嘴子。他老婆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死了,他便一人又当爹又当妈,一心把孩子拉扯大。我不知道那个年代,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是不是真的爱情,但冯的父爱的的确确感动了我。

  “但是冯歪嘴子却不是这样的看法,他看他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大。”

  可是我却从文章的尾声读出了凄凉的预感,也许他的孩子,真的活不长。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悲欢离合,即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不复存在。也许我们那些美好的愿望,从来都只是一厢情愿。人,终究是太渺小......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沉重国民灵魂的画卷—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40年在香港发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本打算继续写《呼兰河传2》,不幸的是,萧红,于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世于香港,年仅31岁。实在是天妒英才!

  萧红的文字,常常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体之间,用自传式的叙事方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她往往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洞察她所熟知的东北土地上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揭露和批判国民的弱点。她的小说,读来,文字优美浓郁,却透着一股沧桑和无奈,深沉而悲壮。

  鲁迅这样评价萧红: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而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一书,共分7章,描写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东北一座普通的小城呼兰,发生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是作者萧红从小生长的地方。小城里有几个主要的街道,而街道中各式人等鱼目混杂,各过各的营生。由于当时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发生之前,小城中的生活宁静而平和,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小城中的人们多半生活在愚昧和无知之中。因此城中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打回,呼兰河人也就在这样的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些卑微的生存乐趣。

  书中的人物描写栩栩如生,都是封建社会中典型的人物肖像,比如“我”,我家的院子,住着不是我家人的几家人,生下来的希望就是吃饱了,穿暖了,但却也吃不饱穿不暖。“有二伯”:一个在“我”家做了30年的长工,一个活脱脱的东北阿Q,希望别人叫他“有二爷”。“冯歪嘴子”一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礼仪的奴隶,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任凭别人如何奚落却也平静的活着。。。, 这一些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读来跃然纸上,一幕幕的画卷,仿佛把人带回到那个年代,为其中一个个人的命运悲喜而感叹,灵魂因而也受到极大的震撼。

  此书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东北大地上的芸芸众生,他们的价值观念、迂腐的思想以及各自麻木的心灵,揭示了那时的社会中平民的众生相以及沉睡的国民灵魂。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则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呼兰河传

  印象最深的,是那胡家捉弄至死的团圆媳妇!

  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殁了!

  没有人悲伤,没有人心痛!

  好好的一个孩子,一个仅12岁的孩子,竟被捉弄死了!

  是当时社会的不堪,也是封建刀刃下的冤魂!

  团圆媳妇,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我更痛恨那些墙头草的邻居,用看热闹围观的心理,用闲言碎语,摧残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人言可畏啊!

  人言,杀人于无形啊!

  用鞭子抽打,用烙铁烫着,用开水洗澡…

  这些未免都是酷刑,怎么能用在一个小女孩身上?

  无知的呼兰河人啊!

  古代的刑具,在呼兰河被利用的游刃有余!

  记得史书上,最惨的莫过于商鞅的五马分尸、莫过于窦婴的腰斩弃于市!

  可封建的呼兰河人,却用看热闹的形式,嬉笑着,面对着团圆媳妇的死去!

  残酷而封建的呼兰河人啊!

  乱葬岗被丢弃的尸体,如同垃圾一样,被丢弃!

  可是,她曾经不也是某些人的亲人?爱人?孩子?

  王婆的服毒,小金枝的被摔死,不都是响亮的巴掌,在掌刮我们的脸么?

  曾经,我们如此残忍!

  曾经,我们如此封建!

  曾经,我们如此落后!

  曾经如此残暴的呼兰河,你醒了么?你可曾记得,你的过去?

  亲爱的呼兰河,亲爱的呼兰河人,你们过的可好?

  是否在也没有酷刑?是否在也没有被抛弃的尸体?是否孩子都欢乐的玩耍呢?

  哦,亲爱的呼兰河,亲爱的呼兰河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我”与萧红,呼兰河与“呼兰河”——读萧红《呼兰河传》

  文/彭景煜 『01』 隐约记得两年前的某一天,我闲着没事儿在当当网上逛着,刷到一本既便宜又有名的书——萧红的《呼兰河传》,书一到,便觉得十块钱能买到这么一本很有质量的书非常开心,当下便读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当时读书少,觉得这本书好像并不怎么样,然后这本书就像摆设一样放在我的书桌上,再也没碰过……直到昨天,一个停电停水又停暖的悲催一天,我鼓起勇气再次拿起这本书来。好了,我知道,打脸时刻又来了……当初觉得《檀香刑》不好看,现在却逢人便推荐。当初觉得《呼兰河传》不好看,如今我将要写篇文章向更多的人说出这本书真的很棒! 『02』 从尾声可以看出,《呼兰河传》是萧红本人幼年时期的记忆,是忘却不了的记忆。那么,她记忆中的呼兰河是什么样子的呢? 呼兰河城是一个东北小城,有呼兰河围绕。冬天的地上铺满厚厚的雪,白茫茫的一片,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夏天的天上聚集着奇妙的火烧云,红通通黄灿灿的,照的人、街道、车马也都红通通黄灿灿的。 『03』我家有个后花园 “人的一生不管怎样长途跋涉,或许都有个萧红笔下的‘后花园’,那里有故乡、亲人、往事……有让一个人走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是这本书封皮上的一段话。 说起后花园,首先映入我脑海中的画面是“我”偷偷地将采来的玫瑰花插满祖父的帽子,祖父不知情,嘴里还说着:“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我”听了这句话笑得哆嗦起来,祖母看到后什么也没说的就大笑起来,父亲母亲也在笑。蒙在鼓里的祖父将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这回轮到祖父笑了,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此处的点睛之笔还有,一旦祖父有点忘记了,“我”就会在旁边提醒:“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接着又是止不住的笑。这段描写真的很妙,会情不自禁地想笑。我妈在我看书的时候总是会说“我闺女真好……”因为我看着看着书就笑了,看着看着书就皱起眉头,看着看着书又哭了,我不是一个神经病,我这么善变只是因为书中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妙。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后花园”,在“后花园”玩耍的那些日子都将在你的未来触动你的心灵。当你哭泣时,它给你安慰;当你踌躇时,它给你指明方向;当你灰心时,它给你希望;当你……因为那“后花园”里有你成长的故乡,有爱你的家人,有虽然尘封却无法忘却的美好记忆。 『04』我家也是荒凉的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后花园里的每一天每一寸都是新鲜的,封园时发现的储藏室每个抽屉每个角落也都是新鲜的,新来的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家里的王大姑娘更是新鲜的,是令“我”就算不吃饭也不能错过的那种新鲜。 就说一下团圆媳妇吧。一个好端端的大姑娘,被胡家人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像什么样子!这“团圆媳妇”不是说这女子叫“团圆”,而是说这女子是胡家人花钱买来的童养媳,还不该到胡家里来的时候就提前来了。我的家很大,胡家人就住在我家的几间房子里。我的家很荒凉,这团圆媳妇一来到胡家,就吸引了无数院里的街坊邻居,因为人们平时很无聊。在后花园的“我”因为贪睡感觉要错过了看团圆媳妇最佳时期,急得快哭了……不久,胡家的那个团圆媳妇总是在喊在哭,日日哭,夜夜哭。不久,胡家婆婆说团圆媳妇着了魔,又开始跳大神。不久,街坊邻居使出全身解数,各种偏方各种办法都倾囊相授,希望这团圆媳妇快点好起来。不久,在日日夜夜的好心折磨下,团圆媳妇死了。作为读者的我,看到这一幕是痛心的。团圆媳妇的病是作为管教者的婆婆打出来的,是作为好心者的街坊邻居害惨的,而他们却浑然不知。封建、迷信,害人不浅。 『05』“我”与萧红,呼兰河与“呼兰河” 这难以忘却的记忆真的就是萧红的记忆吗?记忆本身就具有个性化,不同的人在同一件事上的记忆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回想这过去的某一刻,心境也是不同的。记忆总是出现一些差错,而萧红的记忆差错也正好说出了她的心声:那封建、那迷信对人的摧残已经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那愚昧、那无知使得人对生老病死都看得太淡了。逆来顺受,完全没有了反抗之力。 再有,呼兰河只是“呼兰河”吗?不!“呼兰河”只是一个缩影,九州大地到处都有“呼兰河”,它是华夏民族逆来顺受的缩影,是四万万人民正在受着煎熬却浑然不知的缩影。 生活还是得自己过活。 『简书:彭景煜yu 欢迎叨扰』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多姿多彩的油画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茅盾的提示词下翻开这本呼兰河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萧红的笔下,严冬就是这样简单的描写,细微末节足矣刻画出一个平民的冬天。从小在城市生长的我很羡慕这样的生活,看见一个我从未体验过的不一样的生活,跟着平民百姓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生活疾苦。

  跟着主线索,引入眼帘的是东二道街。“总共这泥坑子施给当地的居民有两条:第一条是常常抬车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第二条就是这猪肉的问题了,若没有这泥坑,吃是可以吃的,但是可怎么说法呢?...... ”泥坑子能为人民谋得吃肉的福利也是一个善良的事物。无论多么富裕的城市,都会有不富裕的人存在,所谓的小康社会只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了,然后先富带动后富。

  东二道街的典型的建筑就是扎礼铺。“其余的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准备的。”俗语,人活一张脸,树要一张皮。生前人们得不到的东西,死后都要给他烧去,证明得到了。扎彩礼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一种发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成为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的一部分。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了。风霜雨雪,受的住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自然生长的规律,一年又一年,呼兰河重复这样的生活。曾经我以为呼兰河是一条具有特殊意义的河流,现在才发现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微微的白光,叽叽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大家一起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下放下来了。”热闹的放河灯场面,一群人的热闹不过是一个人的孤独。城市的里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楼房里,越来越生疏,寂静空荡的房子,从未感受过一群人一起放河灯这样热闹的生活。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吹起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边并不像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拿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似的。河的南岸,尽是柳树丛,河的北岸就是呼兰河城。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大段的环境描写,为了体现呼兰河这个小城无与伦比的美丽。环境的描写不仅仅可以展示事物的平静还能体现人们内心的平静。看河灯是一种精神信仰。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来《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放河灯的对爱情的憧憬从这个时候就有了,一直沿用至今。

  《呼兰河传》用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