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匠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匠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2 20: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匠人的读后感10篇

  《匠人》是一本由申赋渔著作,浦睿文化·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9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匠人》读后感(一):沦为“风情”的“乡情

  拿在手里的新书制作得就像一块筑屋的砖块,粗粝得硌手。翻开每一个匠人一生传奇故事,那些似曾相识沉淀童年时期记忆逐渐浮出水面,慢慢变得清晰

  除了书里提到的那些匠人,我少时记忆里还遇到过补盆匠、磨刀匠,补鞋匠……,不过他们对于城市来说只是一段段流动风景,走家串户地经过一幢幢宿舍区,与被补者不产生太多交集。不像农村里大家守在一起,各持一门手艺,彼此相帮着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磨刀匠现在都还有,只是比以前少了。肩挑木凳与磨刀石,一路吆喝“磨剪刀,镶菜刀”,迢声遥遥走过每家每户;而补盆匠这种手工艺估计跟书里的修锅匠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前的脸盆都是搪瓷的,不像现在全都是塑料盆。待售的搪瓷盆花花绿绿摆满百货店的一壁墙。图案大多是鸳鸯戏水配个红双喜,偶尔遇到素雅一点儿的,描着荷花,绘着鲤鱼,盛水时也会产生一点栩栩如生幻觉。搪瓷盆的内胆是铁皮,最怕掉瓷,一旦破瓷,很快会出现大片锈迹,中心被蚀的最厉害地方就穿成一个洞,对着有光的地方一照就透出一缕光线来。盆子边缘还好好的,甚至簇新,可盆底漏水又无法用,补盆匠是必须的。原谅我扯得远了,看书看得太投入就不由产生了联想。而儿时的记忆就像乡情的根,它们把你牢牢定在最深刻的记忆深处,一生都散发着无法磨灭的熟悉感,遥远亲切

  还是说到书里来。在一个叫申村的小小村落,用岁月日复一日地捶打人与土地,人与牲口,人与人之间的锁链。直至锁链虚幻失去了具体形状,只剩下不可言述的一份情。虽虚无缥缈,无可捕捉,却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这份情,正是数百上千年对一方水土的固守换来的乡情。它是裂着缝的锅,支离破碎的土木,会先神灵的木锯。。。。。。它是篾匠的老黄牛,花匠的老花猫,裁衣手中的剪刀。。。。。。。在这个村落里,每一户人家历史牵绊着周围无数家人的历史。他们用各自手中的一门技艺,为踩在脚下的那篇土地夯实了自己存在价值。也如树根延伸,在地的深处盘根交错,生出千丝万缕无论是友好还是敌对;亲密还是疏远的关系。这种关系像蜘蛛一样固定了每一户村名,却也留下了彼此为参照物的一个人成长史,一个村落的演变史;一段中国乡村变迁史。

  我最喜欢一个故事是关于雕匠那一篇的爱情故事。说起来井水跟秀芹的爱情故事无非是思而不得生别离的老套情节。生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年代,想要守护一段爱情是很难的。谁也逃不脱自己的命运。井水被迫入伍后一次次地当逃兵,又一次次地被雕匠拦回去,被拦下的井水一颗备受相思煎熬想要回归复命渴盼的心。井水死了,雕匠回到故土,他把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雕成井水和秀芹的模样,在心底偷偷供奉着井水点点滴滴讲述的他与秀芹之间的每一个细节,成全着另一个世界相守。然则在故事结尾却意外带出一笔,土地公公其实更像雕匠本人。原来兜兜装转最深情的爱,全部藏在心底埋了一辈子。雕匠早已化身井水,用漫长的人生意淫了一段美好邂逅甜蜜相守。当然,如果只是个言情故事,这也太简单了。值得探讨的倒是井水的怕死和逃跑真实再现了那个年代农民从军后的心态。谁不想守在和平屋顶,过上平静的小日子?但是如果仇恨还没有燃满心胸怒火还没有摧垮幻想,任谁就都是贪生怕死小人物。我们多年的文学作品或者各种传媒早已给这些打仗的军人涂抹了一层瑰丽的颜色。但这篇文字却是真实的告诉我们血肉之躯筑长城并不是心甘情愿,不是所有人都渴望成为英雄。狗熊与英雄之间差距很多时候只是不得不抛下的对生的留恋,和瞬间的对死的畏惧。

  书中提及的各位匠人以鳏寡孤独的老男人居多,少有的却是薄命短生的男人。不同艺人人生都是同一部被日日求生的欲望反复逼迫的辛酸挣扎。虽有不同的个体欲望与生存方式却因为同样无处可逃,只能在画地为牢的日子里孑然一身忍辱负重为活着而活着,度过悲凉而漫长的一生。也有关于花匠的透着几分诡异的人与猫的故事,那一章看的我汗毛倒立,很有点看推理小说紧张和惊悚。而裁衣一章又对这个可恼可怜人物扼腕叹息。篾匠的倔强,铁匠的无情,剃头匠的勇敢豆腐匠的温情。。。。。这些匠人在作者笔下根根脉脉地梳理出来,几十年弹指一挥间,留下烧不化的浓郁乡情。

  现在距离书中那个年代不过短短数十年,却感觉现代生活已经与那段历史生生斩断。“他们来了,又走了,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它们原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这个环,到今天就断了。他们不在了,我的故乡也就真正没有了,我将真正成为流浪在城市里孤儿”作者如是说。现代化的工具抢走了很多人作为劳动者的生活技能,让那些深蕴乡情的怀恋也成为越来越稀疏的遗迹,最终可悲地沦为风景区里供游客消遣和猎奇的风情体验。关于这些匠人的存在已经伴随我们的童年越走越远,直至消失。真不知是喜是悲。

  《匠人》读后感(二):喜爱是种可遇而不可求

  其实书的名字起的并不算好,匠人,给人的感觉很像是工匠精神的那种人

  而书中的人,更像是手艺人,而且是双手布满老茧苦涩清贫老人

  回头看历史中,十年、甚至五十年是匆匆一过的,我们不说千百年前的唐宋

  我们只说1937,回望那段历史,提的最多的就是,八年抗战

  八年抗战,好像那八年我们就在抗战一样,好像轻轻松松熬过八年就没事了一样

  回过头去看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又有多少能慢下脚步时间一点一点仔细看呢

  当一段日子被笼统的概括着,定义着,处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又怎么能回到时光那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呢

  八年抗战、十年文革、三年自然灾害,这么说起来,都是无意义的。

  我一直喜欢并寻找着这种单个人的历史,只有发生在活生生的人身上的事情,才叫历史

  历史也只有像谷歌地图一样,放大、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单个人身上是,你才会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四的时候,课程轻松,单身无聊,索性去读书,没头苍蝇一样看见什么读什么,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书,要读什么,但是我清晰的记得,突然有一天,我读完一本书后那种感觉,那种看完最后一页后心率增快,又强压着心跳跳回页首仔仔细细又读了一遍的感觉,那种需要放下书,慢慢平静心情的感觉,多年后我才知道,那就是读完一本好书的感觉,那本书叫《聆听父亲》,台湾人张大春写的。

  从那以后,别的书也看,但惟独对这类情有独钟,但好书或者说好故事是需要缘分的,后来读到的土家野夫、冯骥才、徐皓峰都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匠人》读后感(三):匠人的故事

  每看几页书,都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手有没有变黑。给读者造成这样的心理阴影,恐怕书籍设计者该偷笑了吧。

  诚然这本书在设计上用了许多匠心。然而我更加关注故事本身。鉴于作者本人的职业——记者,以及故事亲历者的身份,刚开始我是抱着纪实散文阅读心理的。然而越读越觉得困惑。故事发展可能并不曾尽收作者眼底。有一些细节恐怕只能是来自于合理想象。不管是虚构还是纪实,故事本身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一片相对封闭的土地上,每一个人演绎着自己的命运。在这个舞台上,文明有一种无力感,只有力量强劲风俗习惯,伴随着命运的洪流,将每一个人裹胁在内。我常常觉得这些人、这些事以及这片土地。是属于午后的那片白日光的。安静悠然、无聊、苍白的白日光,读者就像倚在墙角老头老太太不动声色的边晒太阳,边看着这一切,听着那些原始雕刻的故事。

  《匠人》读后感(四):匠和人,都往命里去

  手艺人、匠心、回归原始和内心……就像是当年的白长裙和帆布鞋。它们都是因为“当下”而兴起的。为当下的拥堵拉开一点空间,给空虚一点触觉。初听《匠人》这个名字,难免以为会是这热类里的一本,却不想真的把心哗啦开了——终于读到了能在心里拨了一把琴的“匠人”。

  中国匠人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写匠人的故事,写时代和故土的变更。反而是真正的手艺,被放到了无关紧要位置。终于感觉是本末正了回来。

  土生土长的中国匠人,在他们还依靠手艺过活的时候,“匠人”可不是现在被我们开始以稀为贵的“匠人”。现在开始时髦起来的“匠人”,双手是从生活的泥泞里拔出来,通过“匠”去逾越现实,“匠”是他们和世界对话的方式,它有超脱和离地的哲学承载。到最后,人也成了一种“道”的承载。可是《匠人》里的匠人,是特别活生生的人。

  申赋渔写了自己的爷爷,他是个木匠,曾是方圆百里手艺最好的木匠。18岁的时候,因为家里一场大火烧光了所有家产,他得自己找活路,就去了一个木匠家里当长工。师傅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跟着他,爷爷没少挨打。后来遇到了一个华师傅,手艺好脾气也好,爷爷的手艺就是从这两个人手里传过来的。因为人正,活又做得好,所以他在村子里是被尊敬的。那时候,做棺材是木匠们的头等大事。爷爷从第一个师傅手里传得一把大锯,如果大锯在半夜里响了,说明就有人死了,每次都准。“大锯不响,是在公社化之后,已经没有哪家会请木匠,他们没有能力置办家具。”人民公社成立那一年,爷爷46岁,决定洗手不干。这个最好的木匠就没了。直到公社那年之后,奶奶饿得太狠丢了命,爷爷花了一个月为她刻牌。

  匠人靠手艺过活,手艺通鬼通神,手艺能让人和人之间互相结识,也能让自己在这养家糊口的技艺上寄存点尊严

  手艺都是因为真的被需要才能保留下来。有人买有人用,才有人学。买来的东西不需要小心翼翼,用到头了就再换一个,你这里做得好就经常来你这买,如此而已。手艺是用品,不是艺术品。经手的生活和每一次拉开椅子就能闲聊一阵的人和人之间,比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好更重要

  如今匠人是以稀为贵,《匠人》不写这“贵”,而是写这“稀”的失落缘由

  命重,情义

  申赋渔的外公一开始是个扎灯匠,扎得很好,六十五岁那年忽然不扎了,改行“拉瞎子”。拉瞎子,就是拉着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瞎子到处走,让瞎子给别人算命挣钱。所有人都不明白小时候的申赋渔嫌外公丢人。到后来才知道,那瞎子以前是外公的战友,他们都加入了新四军,一次打仗,外公逃了,瞎子当时没瞎,是哨兵,看见了外公却放了他。后来瞎子在战争中被炸瞎,再后来,外公遇到了他,认出了这个当年救了自己一命的人。外公拉瞎子拉了整整16年,去世的那年冬天,瞎子也死了。

  申村里的匠人都活得不轻易

  一个时代的聚变下,没有什么比普通人更拿捏不住自己的命运了。申村里稀稀落落的人,都是这聚变下的一个影子,命里多了些不得已重量。这种重量压着,人大多苟且。申赋渔的文笔很克制,但还是不自觉地带着读者一起卷向命运。

  匠人靠手艺赖以为生,船靠着桨前行,但都抵不过浪,浪头一翻,桨就断了,船也没了主意,就是在挨,看不挨不挨得到浪过了。如果单写命运,最多会让人唏嘘;可把唏嘘压下去的,是情义。人的善恶一直在,风平浪静小打小闹大风大浪时,才能越发显出面貌。申村的人有使坏的,蓄意防火、给别人穿小鞋、甚至是把人往死里整。这些人都最后自己尝了苦头,申村这块地上,善恶因果倒是自有循环的。以前的人,与其说是靠法律约束,不如说是靠道义约束,这道义不止是教人从善的道义,更多的是“怕”,怕报应。这种“怕”,说到底还是因为心里天然的那种善,他们混在一起的时候,就生了情义。情义和命运搅在了一起,也算是让“活着”得了其所。

  命运的重量是因为庞大,因为人力在一个时代的变化里显得那么渺小和无措;情义的重量才是人心里的重量,就算什么都失去了,这最后一点尊严和良心还是要背着的。

  15个匠人,15条命脉,1个故乡

  书的开始是一张申村平面图和申氏族谱。它们都必将成为一份过去的资料

  瓦匠、篾匠、豆腐匠、扎灯匠、木匠、剃头匠、修锅匠、雕匠、花匠、铁匠、杂匠、裁衣、教书匠、秤匠、织布匠……每个行当下面,本来都该是一条传着的命脉,有人,有手艺。但死的死,断的断,离开的离开,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这些匠人们,都是我所熟悉的。都曾是日日相见。每一个人都知根知底。他们来了,又走了。什么痕迹都没留下。他们原先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这个环,到今天,就断了。他们不在了,我的故乡也就真正没有了。我将真正成为流浪在城市里的孤儿。”这些匠人,和他们身上的泥土气,和自身的关联是乡愁。一个人学会了一件手艺,代代相传,不是为了技近乎道,最基本的任务是传承有序。比如手上的一个杯子,做它的人知道这技法从哪来,用它的人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人做的,然后,时间和空间的连结就都有了。

  书里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花匠的。他养花养得很好,到城里的大学做花匠,一开始因为他的朴实和勤恳,人们都挺喜欢他。后来校园里出现了大量的杀猫事件,由于花匠对这件事太在意了,导致这个一心想抓住凶手的人成为了最大的疑凶。心太纯的人,心就薄。他被异样的眼光折磨得不行,进了精神病院,出来了依旧继续病着。这一切都瞒着家里的老父亲,到最后,只说要回去了。回去就不走了。

  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地方在等着他们回去。异乡会是永恒的命题。变得太快,断裂的缝隙里,有多少东西就这样掉下去了,心也就卡在了那里。

  《匠人》读后感(五):大时代下的小人

  喜欢这本书,完全被它的封面吸引。具有工匠的气质,搭载“人民的字体”,外带不规则的泼墨,透露出时代特有的工匠气息。朱椿嬴极好的做书设计,让我这种视觉动物完全被吸引。不仅仅是因为封面和插图以及内部工匠的印刷字体,更多的,还是因为申赋渔这个接地气的作者,让我崇拜的五体投地的原因。

  作为90后的我,匠人这个词,在生活中似乎已经不复存在。

  记得爷爷爱剃光头,所以在他嘴里说出了匠人只有一种:剃头匠。剃头匠这种叫法,现在都叫美发师或者造型师,叫美发师为剃头匠,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因为这是个创新的时代,没人会去心甘情愿老老实实的做一个有技术的匠人。

  我见过有些篾匠可以做很好的箩筐,能分清所谓的黄篾青篾,甚至知道其不同的作用,还知道不同篾的炮制工具的名称。

  我见过极好的木匠,能把普通的料开得很好看,做成精致木凳子椅子桌子。知道榫头,见过锯末,见过刨花,见过它们燃烧的样子,闻过不同的木材燃烧出的不同的香味。

  我见过秤匠,见过他们把秤芯打的极为精准,见过他们拿着一杆好木料,锯,推,拉,刨的整套流程。

  我见过豆腐匠,他们用石磨推泡发墨黄豆,用纱布过滤,用卤水点浆,点浆的工艺和手法及其讲究,需要在锅里淘几下,加多少卤,都是按匠人的经验来的,我想即使现在有“点卤师上岗证”考试,他们一定能成为“点卤师”培训师的。而过滤后的渣还可以做成甜酱,是跟市场上销售的甜面酱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见过杀猪匠,见过教书匠,见过铁匠,见过修锅匠……我见过很多匠人,却不知道匠人背后的故事,而这《匠人》,却让我了解么一段历史,一个时代。

  家族的兴盛繁荣,跟一个时代有极大的关系。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作者小处写家族兴衰,大处写世事变迁。600年的申家兴盛败落,全在一瞬之间。作者是聪明的,从各种的经历,来写一部家族史,让旁观者了解到的,却是一段未曾经历过的历史。

  这部书不管是从家族史来阅读,还是从1911年清宣统三年的历史经历来读,或者只是以纯粹的匠人身份来读,都能从中领会不同的意义和章程。族人读到的是一段家族史,青年读到的是一段历史,匠人读到的是不同行业的眼界拓展,小孩儿读到的是没见过的世界的科普。

  这本书真正的意义并不在于读懂了多少匠人,而是读懂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小时代是整个家族六百年的历史,而大时代,是从1911年“庆林”开始时期的整个政治环境。

  《匠人》读后感(六):消失的匠人们

  《匠人》讲述了“我”的家乡——申村中十五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这些匠人们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申村这座苏北村庄的乡土生活、历史变迁。而“我”从记忆中将其一一挖掘、记录,是想要在这个村庄消亡之前留下一点点痕迹与证明。

  其实,《匠人》写得是故乡,是乡愁,是爷爷奶奶们的故事,是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起伏。作者选角独特,用匠人这个承载着时代记忆的群体,打开了一道通往记忆的闸门。

  瓦匠“吃耶稣”(信基督教);豆腐匠教会了年幼的我餐桌上的礼仪;扎灯匠外公六十五岁忽然转行做了“拉瞎子”,牵着曾经的战友到处给人算命;而方圆百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就是“我”爷爷;剃头匠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掉了日本兵的中队长,可谓智勇双全;而雕匠和芹秀的爱情故事颇令人唏嘘感慨;“我”的杂匠伯父晃荡了一辈子,故事讲出来却格外有滋有味儿;还有那26岁就被枪决的裁衣;忠厚老实的织布匠,等等等等。

  每一个匠人的故事看似独立,却又和其他匠人有着千丝万缕、各种各样的联系。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共同见证和抒写下一个族群的兴亡衰落。而世间的因缘际遇、人生的冷暖起伏都在这追寻之中浮出水面,不禁令人频频叹息,倍感悲凉。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想起自己儿时生活的那座小城,那里虽然不是村庄,但也经常会有剃头师傅、泥瓦匠、补锅人、磨刀人游走街头。马车拉着货物哒哒而过,留下浓重的马粪气味。孩子们在整条街上飞奔玩耍,大人们根本不用担心。有时我们会钻进附近的店铺,寻找好玩的东西,有时也在纵横交错的大杂院里玩捉迷藏,捏面人的艺人到来后,孩子们会把他团团围住,总也看不够那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然而,三十年过去,老人们逝去,孩童们长大,老街被拆迁的传言一次又一次侵袭着,已然不见了当年的旧貌。同消失的村庄一样,消失的老街和老城,也令人分外怀念和哀伤。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这本书设计的独具匠心。为此作者还专门在最后做了细致的介绍。看过之后,最初拿到这本书时的惊诧和迷惑变成了理解和欣赏。虽然黑色的封面与木刻的字迹必定让人觉得压抑,但“像从着火的锅灶里抢出来”的那种“焦灼”与神秘更加吸引着人们去翻开扉页。而每篇文章之前都有一张匠人们使用过的工具的照片,也都是一件件找来实地拍摄的,真实地展示着匠人们的工具世界。

  看到结尾,我不禁再次慨叹,时光流转,历史向前,或许申村匠人的命运与历史就会随着这本书的问世正式终结了。申村的600年,对于历史的长河也不过短短一瞬,如今匠人们大多都已远去,而他们的后人之中却有人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纪念。

  《匠人》读后感(七):《匠人》后记

  文:申赋渔

  好像这一年总在下雨,从江南到江北。

  我已经好久没有回申村了。朱赢椿说要去看看。他正在给我设计《匠人》。

  从南京到申村将近250公里,开车要3个小时。去申村的这天,下着雨,有阵子很大,雨刮器疯一样的转,视线依然被模糊了。就在这大雨包围着的小小的空间里,我给朱赢椿说着申村600年的往事。

  到家的时候,雨却停了。我带着他去村子里转。在东汕河边,遇到了铁匠的儿子红荣,红荣已80多岁,正在地里耕田。朱赢椿对他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两人相谈甚欢,红荣甚至邀请他到河边的家里小坐。

  离红荣家不远,是织布匠徒弟的家。这徒弟也已经老了,刚去世。织布机竟然被家人劈了当柴烧了。

  朱赢椿到织布匠家转了一圈,一无所获,转身去我的伯母家。伯母看到我们来,高兴地迎出来,不知道该如何招待,忙忙地,要去洗锅烧饭。我几乎每次回来,都看到她在灶台旁忙来忙去。我的伯父不在了,伯父就是我书里说的“杂匠”。事实上,活着的时候,有点,嗯,游手好闲。死了,就埋在他家屋子的旁边。时时都能看到。朱赢椿对申村的这种葬俗很不理解。他问我,你们不怕吗?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想过。因为几乎每家屋子的旁边,都有一两座坟茔。对于申村人,人鬼的距离不大,是混处的。从伯母家出来,朱赢椿就拍到了土地公公、土地娘娘,还有土地公公助手的照片。这三尊神像,都是雕匠雕的。其中缠绵悱恻的故事,写在《雕匠》里面。神也跟我们生活在一起。

  之后,我们又去了申村的祠堂、我的已经颓圯的小学,还有不远处的教堂。

  书里所有申村的照片,都是这一天,朱赢椿拍摄的。还有每篇文章前面的那些匠人们用过的工具,也是从申村一件件找过来,实地拍摄的。这个工作一直做到天黑。朱赢椿一边拍摄,一边跟我快活地说笑。

  我们当晚就返回了南京。朱赢椿说他在申村有种苍凉的感觉。我有的,却是一种浓浓失落感。原先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不在了。

  封面是一张木刻。我并不知道朱赢椿会做成什么样的封面。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贵阳一个叫文斗的苗寨里写一部音乐剧。等我回到南京,去随园书坊——朱赢椿的工作室,发现他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块木板,旁边是一堆小花卷般的木花,他雕刻时留下的。木板上雕着两个字“匠人”,就是我们现在封面的样子。朱赢椿把油墨细细地涂在木板上,然后慢慢印在一张宣纸的上面。夜里11点了,外面依然是下着雨。宣纸放在桌旁边干着。我们喝着茶,“木刻很有意思呢。”朱赢椿说。朱赢椿拿出两个布包,展开来,里面是一只只小小的小口袋,里面插着各式的笔和各式的刀。“倒有点像老中医的针炙。”我说。“像杀猪匠。”他说。我们大笑着。

  原本以为书就这个样子了。谁想到,接下来,才是大费周折。

  朱赢椿说电脑打出来的字不好,没有人的气息。要写。每个匠人的名字,都要写出来。

  不知道为什么,当他开始为我这本书工作的时候,总是下雨。随园书坊是最好的听雨的地方。让你觉得,只应在这里蹉跎时光,而不该做任何事。

  朱赢椿拿了一把窄窄的刷子,写了“木匠”二字。我立即想到他所说的“人民的字”。五六年前,我每次和他外出,都看到他拿相机拍店招、手写广告和墙上的标语什么的。他的文件夹里有太多这样的东西。

  他一口气写了“木匠”“瓦匠”“铁匠”等十几个名字,一张张挂在墙壁上。

  “像不像?”

  “不像你写的,像店铺门口的招牌。像没练过书法的人写的。”

  “这就对了。这是人民的字。”

  这个下雨的下午,我们就对着这些名字喝茶、发呆。

  又是一个下着雨的下午。不过已经是秋天了。整个夏天和秋天都在下雨。随园书坊落满了落叶。雨打在枫杨树上,打在屋顶的青瓦上,一声一声,一阵一阵。

  我说又下雨了。

  朱赢椿笑起来:“又可以干活了。”

  我说,不是都好了吗?

  他一张张从墙上扯下他所写的“人民的字”,说:“我天天看,时间看长了,就觉得不行。印成书,要耐得住看。这要重写。”

  “会很好玩!”他安慰我。他是怕我过意不去。

  他准备了很多很奇怪的工具。

  “剃头匠”是用刀片写的。“铁匠”是用一支没把的圆头毛刷子写的。“织布匠”是用一把小油漆刷子沾了水写的。“瓦匠”是用一片窄窄硬硬的薄纸写的。还有塑料、铁皮、树枝,等等,几乎每个名字都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手段写出来。

  现在,就是你看到这个样子的字了。

  既是人民的字,又是艺术的通感。看到这个字,即使你不认识,你也能猜出他是做什么的匠人。

  到天黑了,雨又大起来。所有的字都写好了。接着就是扫描、打印。手写的字好了,打印在边上的是两行说明文字。“你看,放在一起,这电脑的机械、呆的气息就看出来了。”

  像变魔术般,他又不知道从哪里找出一张细砂纸:“你喝茶,我打一打。”他兴致勃勃地用砂纸打磨起这边上小小的电脑字。一边打,一边跟我扯着闲话。

  所有无趣、困难、艰苦的事,他都能把它转化成好玩。好玩是点石成金的那支笔。成不成金,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他享受这个过程。

  书的设计已经完全完成了,跟出版社也谈妥了出版时间。我有一段时间没有去随园书坊了。朱赢椿又给我打电话,让我过来坐坐。这是个阳光很好的晴天。进了篱笆的院门,我走到内院木门的外面,还没有敲门,就听到里面“啪啪”的,扔东西的声音。门一开,看到朱赢椿把为我封面做的那个木刻的板子,扔在地上。他歪着头,看了一会,又捡起来,装着随意的样子,朝阳光底下扔过去。“啪”地一声,落在已经刚刚飘下的几片杨树叶子的旁边。他看了一会,捡起来,就蹲在院子里,拿刀重又在这木板上刻起来。

  “封面不是好了吗?怎么还要刻?”

  “不好。这木板不应该印到纸上。那样立体感、纵深感就没了。要直接扫描出来。”

  于是把木板直接放到扫描仪里扫描。扫描了,打印出来看,再刻,再扫。

  另一种感觉的封面出现了。

  “匠人”两个字是黑的。字的背后是明亮的,像是透出了的阳光。而这阳光的下面,是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又像是一条闪着波光的河。一条流动的河、时光的河。

  封面好了,我们又重做一本样书。书不能只放在电脑里,要打出来,做成真正的书。有时要做很多本。他刚出版的《虫子旁》,就做了19次样书。《匠人》的书脊是裸露的。上面没有字,像账本。书的三条边都是毛边,糙糙的。像是小时候,母亲拿各种废纸,用针线缝起来,给我们做的厚厚的草稿本。

  朱赢椿看了半天,摇摇头:“调子不对。”

  他抓起一支毛笔,蘸了墨,在书的四个边上乱涂一气。涂好了,扔到了太阳底下。“晒一会儿,我们先喝茶。”

  这一喝茶,天已擦黑。朱赢椿到院子里把书捡回来,用大拇指一划,让书页飞快地翻过:“怎么样?”

  “像是从着火的锅灶里抢出来的。”

  他哈哈笑起来:“那就算成功了。”

  于是,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整个设计这本书的过程,不像是在完成一件工作,而像在进行一趟冒险的旅行,时时都有意外。

  书放在这里,可是里面有一种张力,他吸引着你走入其中。朱赢椿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带着一种期待,在旁边看着你能不能发现他隐藏其中的秘密,并随时准备发出一种密谋者的大笑。

  后来,又改了许多次……

  (想分享后记,但书评版块不支持插图,感兴趣的话可以移步这里看图文版——http://site.douban.com/174650/widget/notes/14360430/note/508596343/ )

  《匠人》读后感(八):听他在讲那些久远的故事

  慢慢看着这本书,好像在听一位含着烟斗,胡须拉渣的老人家,徐徐讲着那些乡土往事。

  还有几个匠人就看完了,厚厚的一本书已经翻了两天。朴实的文笔,描述着一桩桩有趣的、残酷的、饥饿的、丰满的事和人。

  乡村就是这样啊,我的父亲儿时也在农村长大,他给我讲那半夜被狼叼走的儿时玩伴;

  给我讲他那时在田埂上玩耍,看两只大狗打架,其实一只是狼,一只是咬住狼不让狼靠近他的狗;

  给我讲,农耕时节的晌午不能在田间乱走,会被鬼迷住伸直不清;给我讲某个庄子老是有怪事,请了阴阳先生来看,从庄子的坟里挖出一具埋了多年但丝毫未腐烂的尸体,撒上黑狗狗血,事情才安定;

  给我讲开山修路破了风水,修好的山路口拐弯处每年总出事故,最后在山上镇了塔,事故才再不发生.....

  再去向老爹求证,他就再也不说了,怕吓到我(已经成了童年噩梦。。。。)

  所以看这本书,看那些人,我看到的就是浓浓的乡土往昔。

  《匠人》读后感(九):那些曾经熟悉但快要遗忘的农村的人和事

  天,好冷。在看《匠人》。很好的书,讲述败落的乡村,讲述已经快要消失的古老的手工业者,讲述农村人悲凉、无奈的一生。想起我的外公,一个带着洗得发白帽子的清瘦老人,也曾上过朝鲜战场,侥幸捡回一条命,一个正直丶善良的老党员,想起他种的那一方翠绿的烟叶,想起他用废报纸卷旱烟的样子。外公去世快20年了。也想起我小时生病时,妈妈蹲在地下,在半碗清水里一次次尝试立三根筷子,看是不是老先人们在问候我。似乎她已经很久不这样做了。不读这本书,我也快忘了。有些事,的确要写下来,否则自己也忘了。书中有许多中国人曾经熟悉但快要遗忘的场景。农村是中国人的根基,现在却没有良性的发展,是国家该思考的问题。

  《匠人》读后感(十):匠人

  匠人 申赋漁

  申赋漁聚焦申村,用一个村庄的生活投影展现了一幅失落的乡土中国。申村也是中国千千万万的乡村的缩影。匠人们的生活交织出了整个时代乡村的图景。瓦匠,篾匠,豆腐匠,扎灯匠,我们所熟知的和不熟知的职业拼凑出了600年的申村。

  每一个匠人的命运含着悲剧色彩。雕匠和芹秀的爱情。裁衣和铁匠的家族恩怨。花匠和教书匠的坎坷,这些令人唏嘘的片断交织。小人物的命运的沉浮也折射着大时代的动荡不安。而这些手艺的消逝,也带走了中国传统乡村的记忆。宁静的申村和每一个失落的中国乡土一样,终有一天,匠人一个个离去,记忆一点点磨灭,申村将不复存在。匠人们原是从古至今代代延续的一环,到如今也只剩只言片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匠人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