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匠人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匠人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匠人精神》经典读后感10篇

  《匠人精神》是一本由王振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匠人精神》读后感(一):精益求精

  王振华的《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这本书收录了国内外居多匠人的奋斗过程和其工作经历,匠人精神是一种事业信仰,王振华通过专注、敬业务实、创新、坚持责任来解读“匠人精神”,每一篇都以一位富有代表的“匠人”来阐述匠人的实例。大到航天事业,小到环卫工,职业不分贵贱,每个人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职业精神。

  《匠人精神》读后感(二):新时代下如何用匠人精神实现伟大中国

  2016年两会,总理将匠人精神写进两会工作报告一时间,匠人精神传遍大江南北,全中国人都在思索,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新时期下我们如何用匠人精神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针对匠人精神,作者给出了其定义,大体上来说就是它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是专注,执着耐心,创新。匠人精神,顾名思义,就是工匠身上所带有的独特的精神。

  工匠,给人的感觉是,做事情执着而专业,但又不死板,将诸多精巧的机关运用其中,来呈现一件漂亮艺术品。在做完一件艺术品的同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制作出更多的艺术品,另一个是如何将艺术品不断完美,实现创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上,需要不厌其烦的耐心和对目标坚定信念,在每件艺术品上不偷工减料始终如一;在第二个问题上,需要有不安于现状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实现艺术品不断闪烁着智慧光辉。我们都在赞叹庖丁解牛和卖炭翁的故事,这就是匠人精神取得的神奇,只有坚持不懈,在不起眼的岗位上也能书写出自己的神奇。

  匠人精神,小到一个个人,大到一个企业集体国家都在发挥着作用。德国的汽车和瑞士的机械带给我们的是经久不衰体验,中国的联想和小米也在细处着手,执着坚持,取得了行业内的认可。新时期下,中国正面临重大转折机遇期,中国在整体上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将产业链向研发和售后延伸,在这个关键的时点,我们提出的是要有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体现在行业内的各个方面,他与功利主义、骄躁的社会风气绝缘。匠人精神愿意守住心中的那份质朴,执着的做一件短时间内看上去很傻的事;匠人精神愿意不躺在功劳簿上,不满足现状,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做那一份自己想做的事。在当下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道路上,经济结构正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那一份工匠精神,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断创新,这样伟大的中国梦就已不再遥远

  《匠人精神》读后感(三):匠人精神是工人精神的民族时代深化!

  今天,刚刚读完王振华著的《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一书。感觉这是我读过的励志书籍比较优秀的,整体上没有被唯心主义哲学意识占领,资料案例丰富新鲜语言客观踏实……由于是励志畅销应时性作品阅读素养高的读者能感觉到网络资料的拼凑嫌疑,小部分事例在“匠人精神”引申上有些牵强。不过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读者,还是可以通过本书呈现的资料,形成自己的比较完整的“匠人精神”的认识的。所以,本人认为本书值得任何有培养自己“职业情怀意愿的人会心一览。

  本书中有大量案例阐述“匠人精神”,诸位读者也都有自己朴素的“匠人精神”观念。我们没必要在这里细举事例说明“匠人精神”。作为一个有情操的书评人,敝人希望自己能写出比书中思想深刻内容,回馈读者。

  我们以前把“工”和“匠”放在一起,称“工匠”。如果仔细区分这两个字的区别,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工,指体力工人;匠,指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比体力工人社会地位高,古今中外一直如此。我们从以前提倡的“吃苦耐劳的工人精神”转变为提倡“内涵丰富的匠人精神”,很明显是时代的进步。

  本书从抽象暧昧的“匠人之魂、美、道、术、灵、心、品、器、仁、专”十个方面作十章阐述匠人精神,我觉着不太符合事物发展形成的逻辑。我想在这里用自己初步掌握的唯物史观,分析一下“匠人精神”的内涵。辅助本书读者理解“匠人精神”。

  一个匠人,一个有职业情操的技术工人,取得职业成就基础是他的技术,决定他职业成就高低的是他的技术水平。获得职业成就感享受职业成就感,是敬岗爱业的精神动力。而培养这种精神动力,还需要基础性标志性的职业技能。于是每一个有职业情操的技术人员都会对自己的技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匠人精神”的基本内涵。书中第八章71节,铁道工人王庭虎把轨距国家标准1435mm+6mm-2mm提高到个人标准1435mm+-1mm,在总行程地球三圈多的徒步巡查工作中,坚持28年,深刻体现了王庭虎的在技术工作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工人造产品,产品讲质量(讲性价比)。精湛的技术能成为优良质量的保证,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对产品作品质量的追求,一直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但是,外部约束不如自我约束。只有技术工人自觉提高工作质量,才能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本书多出讲到我国在航天事业、高铁建设中的高级焊工人才,都是在没有师傅教的情况下,自我严格要求,出乎专业意料,高质量完成人物的。对自己作品的质量的严格要求,是“匠人精神”感染使用者的最直接方面。没有高质量的产品作为依托,一切“匠人精神”都将黯淡无光。

  时代飞速发展,社会需要日新月异。新的需要更多要求新的产品来满足,而新的产品的生产有更多需要新的生产技术。技术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精神在技术工人身上体现的也更充分。这是因为,专业设计人员,能根据理论知识设计出满足新需要的新产品方案。而制造出来新产品就更多挑战着高技术工人;在新困难面前,需要开阔思维,于是技术创业,更多在技术工人手里成为现实。于是“创新精神”不再是科研人员的专利,成为“匠人精神”的一部分。

  现代高级技术人员,参与着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在这种环境中,具有“匠人精神”的从业人员,从以前主要考虑个人荣誉利益狭隘境界中解放出来,更多考虑国家荣誉、民族荣誉。于是说,“匠人精神”是工人精神的时代深化,就很自然而然了。

  “匠人精神”还是工人精神的民族深化,这里主要一下几个方面的证据支持我的论点。

  一是,职业技能,高级的职业技能,通过古老的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形式迅速传承下来。跟他国的专业技术学院进修学习的传承方式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差异

  二是,在民族语言意识中,匠人的外延比工人的外延更广泛。工人一般指大工业生产中出售自己劳动力的人。而匠人,笼统的包括了所有的技术操作人员。于是“匠人精神”对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能起到精神号召作用。还有,民族技艺手工艺者,在匠人这个概念中找到了自己感觉合适位置有利于“匠人们”发出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声音

  接下来,我谈谈,我通过本书光辉灿烂激扬澎湃的语言,体会到的一些不利于“匠人精神”发扬广大的因素

  一, 我国工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欧美国家。书中多次谈及一些人因为爱好而从事技术工作而遭遇家人亲人反对理由是没前途。当然书中的特例否定了反对者的声音。但反对者发出声音的客观社会因素并没有反对掉。普遍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是今后为适应“大国智造”需要更多精力考虑的事情

  二、文中还有事例表明,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有时在技术岗位上也需要“从零学习”,何况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都的初中等职业教育?许多优秀的技术工人,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精湛技术。职业教育缺乏魅力原因也是其一,由于师资条件有限,在农村地区,只能培养从事流水线操作的“技术工人”,不令我们尴尬吗?

  三,有些工作制度人性,导致过多的职业伤害。比如第一章第一节熨烫工人吕华荣必须在整个工作时间内都保持低头姿势,一天下来,颈椎、腰椎和双腿都会僵硬发痛。我想这可以适当增加工作间隙来缓解吧?

  我们今天在时代需要的情况下,培育和弘扬“匠人精神”?但是,我们同时也担心用“匠人精神”做道德绑架的事情。从一般工人身上剥削一部分奖励精英工人,通过所谓的区别对待,在整体上降低工人的待遇水平。

  社会在发展,工人的需要在丰富。而工人丰富自己需要的主要物质手段是工作。工人不能通过工作丰富自己的需要,完成人全面发展,恐怕工人就没有动力追求优越的“匠人精神”。

  作者在本书中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匠人精神的发展演变。但是写此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和弘扬“匠人精神”。而这明显不是一个个个人的事情,具体的社会操作,作者丝毫没有探讨。这不免让部分人觉着“匠人精神”还是具有空中楼阁的感觉。这是本书思想性不足的一点。

  无论如何,作者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后面的工作,可以交给社会学家去做。毕竟这不是一个董事长考虑的事情。

  《匠人精神》读后感(四):最难莫过“认真”二字——《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有感

  lue编辑

  在现在这个十分渴望成功年代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走上创业这条路径,创业虽好,但是周围的人对于创业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其中不乏一些想要通过创业这条‘捷径’达到快速发家致富的目的,例如在网络上曾经流传很广的一个所谓的95后创业之后面对新闻媒体夸下海口“要给自己的员工奖金1亿”,结果赚足眼球,满足了自己的私欲之后,公司经营不但没好转反而恶化,所做的一切承诺也就风吹云散了。还比如现在的直播火了之后,相当多的人认为这个赚钱,就一窝蜂的的不假思索投入进去,这些现在不可思议现象,其实就是很多人的心思就是为了钱,眼光过于关注速度效率上,相反对于工作本身却缺乏耐性。

  之前看过一本由未读出版的《职人志》,里面就选取了台湾的一批顶尖手艺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手艺人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些曾经我们不起眼的平凡食物在这些手艺人手中变成一件件价格不菲的工艺品的时候,给我的感受就是只要认真其实不管做什么都会有回报的。在看到今天这本山东世博动漫产业集团董事长王振华编写的《匠人精神:激活生命价值的源动力》与《职人志》不同的是,本书没有讲述那些手艺人的手艺等,而是将手艺人的那种对于自己工作的认真等延伸到了我们生活职场的各个方面。

  本书收录的一百篇文章一共分为十个章节来展开。本书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书中的主题主要就是提倡“匠人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就是指严谨、专注、注重细节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说这样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中都会听到会多次,对这个道理可能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最后能够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几个(这也包括我,实在不好意思)。

  在本书的这一百篇文章里面,作者也列举了一百个事例,在这些人物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认真对待工作事业的,对待小事也是一丝不苟的人,最后都能够有所回报的,在这里面那种精神是非重要的。例如在书中第三章“以匠人之道,成就卓越的自我”里面就谈到这样一个实例,93年出生的宣峰,虽然是一汽锡柴加工车间的操作工,但是其人能够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练习工作技能,最后获得了第三届技能状元大赛职工组的冠军,可以说这项荣誉是非常高的。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如果每个人都有把‘小任务逐个做好’的意识,将持之以恒的态度贯穿到做人和做事中去,那他就一定能成功”。

  书中列觉得这些事例,出现的这些人物,有的是业界大咖,有的是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不管身份如何,都可以看到我们如果想要成功,机会固然重要,但是其中的“匠人精神”也更重要。本书通过叙议结合的形式将“匠人精神”对我们个人或者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讲述的相当透彻,在每篇文章的结尾时还有一个专栏‘结语’来对文章进行总结综合来说i,本书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企业员工工作精神的精神熏陶书籍,建议每一位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都可以认真看看。

  《匠人精神》读后感(五):匠人匠心

  拿到这本书,让我想起一个词,叫水滴石穿,我想这也是形容匠人最好的词。一滴水当然不能打穿石头,但靠的就是专注于那一点,夜以继日地以微小但持续的力量赢得胜利。匠人精神也是这样一股力量,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我想起我爷爷那一辈,在农村,听我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都没米吃,但我爸爸家却截然相反,我爸爸他们经常拿米去换面吃,因为喜欢吃面,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们有一个“富爸爸”。我爷爷是一个木匠,家里的门啊,桌椅板凳,柜子都是他做的,靠着他的手艺,他养活了四个儿女,并且让他们衣食无忧,在村里也是远近闻名。我一直很敬佩他,我小时候也经常会看见他不断地,耐心又细心地量家具的尺寸,砍树,做家具,所以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很敬佩有技能的匠人。

  到了我们这一代,智能化,互联网+,靠手艺的匠人越来越少了,所以很多人很感念那个时代,匠人创造的美好生活。就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对用心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我在没看本书之前,对匠人这一称呼认识不深刻,只知道,靠手艺的才叫匠人,但这本书告诉我们,个人是匠人,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匠人,一个专注自己工作的普通人也是匠人。

  我想,作为中国人,"made in china"是件让我们自豪的事情,这都是普罗大众一起努力的结果。这本书,是一个叫王振华的人写的,姑且不介绍他的诸多身份了。这本书,作者介绍了许多匠人的奋斗经历,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从个人到企业,从他们的经历中,发现成就他们,支撑他们不段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一个人能成功,从一个小我变成大我,一定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书中大量的例子向我们一再证明,专注,被坚持,精益求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没有不成功的企业和优秀的个人。我想起我上次才刚看过的那本《不烦不累》扫一屋的作者,新津春子,她原本只是日本羽田机场的一名清洁工,因为她敬业,并且有着匠人精神,她的劳动获得肯定,得各种奖,去世界各地做清洁指导。这样的人,是蛮有个人魅力的,也用她的认真负责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匠人精神也不能只靠专注和精雕细琢了,还应该有好创意,从中国制造跳越到中国创造。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谈论匠人的书,其实它还讲了我们中国企业的一些错误,走出国门的一些指导,给了我很多触动。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我们是否是一个匠人,从个人到家庭到企业到国家,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为企业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成就企业成就国家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就自我。

  《匠人精神》读后感(六):大国工匠

  在2015年的央视新闻中,一档纪实新闻系列节目,让我记忆深刻。在五一的时候《大国工匠》这个节目,出现在了央视的荧幕上。《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正是有他们才能走遍全球各地。

  什么是匠人精神?他们不一定是名气遍布大江南北,但是一定是有一种专注、执着、细致、耐心、创新、精益求精。在今天来说,一个钉子,一个螺丝帽,一部手机,一个手套,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每一个专注的人为此付出最大的精力,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凡事追求到极致的精神,才有我们今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匠人精神》读后感(七):何为工匠精神?

  自从罗永浩之后,似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以“工匠精神”或者“匠人精神”来标榜自己。然而,在“概念泡沫”被打破之后,最终被感动的可能只有自己。以为群众都是傻叉,后来才发现群众没那么好骗。而那些所谓的“匠人”只得顾影自怜,咒骂群众没有眼光,实际上是自己误解了“匠人精神”的意义

你以为你到深山做几包茶叶,你就是匠人?

  最近看朋友圈,有一平时不怎么联系的微信好友辞职到城外几十公里外找了一片茶园。他本身是做设计出身。说是看准了市场,然后义无反顾的辞职创业。他在产品还没有出来之前就已经把产品的包装以及推广思路做好了。在包装的封皮上赫然写着“致敬匠人精神”几个草书大字。我问他,你懂茶么?他说,你不懂我们这个行业,要卖好,就要先做好包装,至于产品究竟怎么样,根本不会有人关心的,OEM你懂么?我的产品就是OEM。

  后来风风火火做公众号、参加淘宝众筹、邀请本地茶界泰斗讲座反正就是忙得不亦乐乎。整天穿得仙风道骨在门店里面品茶,大多数时间都泡在网上推广他的“富硒茶叶”产品。

  这位朋友现在还在努力当中,效果平平。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但是不在产品上下功夫,肯定不能称其为“匠人精神”的。因为他连最基本的严谨、专注都做不到。还不谈对产品细节的考究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你以为你够偏执,你就是匠人精神?

  不知道锤子科技还能够支撑多久。从高管出走,员工爆内幕开始,已经深感锤子命不久矣。在M1L推出之后,果然销量依然平平。

  “匠人精神”大热,其实就是从老罗的相声开始的。而他真的就配得上这四个字?我看不尽然。

  他说锤子科技“天生骄傲”,然后从锤子初代产品T1起就总是能看到乔布斯的影子。到了最近的M1L更是直接使用了苹果一直沿用的正圆形指纹识别器。

  他说锤子科技是“设计驱动型”公司,但是M1L竟然使用了早已淘汰的塑料后盖设计。而同期的小米、华为、OV厂商早已开始使用陶瓷、金属、3D玻璃等较为高端材质了。虽然出奇,但再怎么也不能“返祖”。

  书中引用了杨东江教授的一句话:“工匠精神中首先包括了技术层面的要求,是对审美、技术、细腻程度的一种追求。”而从锤子科技目前的表现看来,几乎与其所推崇的工匠精神毫无关联。

我理解的匠人精神。

  说到底匠人精神是对产品以及工艺极致的追求,而衡量这个工作是否能称得上“匠人精神”的标准并不是自以为是的偏执。

  我们常常听见一句话,你做了这么多,其实你想感动的只有你自己。这是在描述一段失败的恋情。而失败的匠人亦是如此,自己十年磨剑,艰苦异常,不考虑客户的感受,最终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真正的匠人应该能够从客户角度出发作出极致的产品,而并非如古代一样闭门可以造车、出门就能合辙。

  以上……

  《匠人精神》读后感(八):匠人精神,是一种需要全民推广的精神

  快速的看完了这本书,全身充满了力量,最近心情不怎么好,工作上也有拖延的现象,想努力却提不起劲儿,正好这个时候,看了这本书,像一剂强心针,真的,扎心了。所以赶在五一劳动节小长假把这篇书评写出来,劳动节,来劳动一下。

  作者他在书中一共分了十章,从不同角度剖析了匠人精神,是的,匠人精神并不是一个大而全的概念,而是存在于各个细节,从“魂、美、道、术、灵、心、品、器、仁、专”十个字把匠人精神的内涵一一铺开,每一章诸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这不是夸夸其谈,是真的,已经有人运用这样的匠人精神走向成功。我们常开玩笑说,成功的人大多拼的是资源、是背景、是人脉。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那些成功者比你努力多了。当你抱怨今天怎么又加班两小时的时候,有些人可能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当你带着情绪敷衍了事的时候,有人却在为了一个方案反复修改。当你轻易地放弃一件事时,有人却为了一件事坚守了几十年。当你按部就班做着千篇一律的工作时,有人却已经苦思冥想发明创造。其实,不难看出,这就是我们和匠人的差距。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匠人,其实匠人一直存在,只不过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每天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嘴里喊着效率效率,眼里盯着钞票钞票,今天看见老王买了新房,明天看见小李周游世界,后天看小何嫁了豪门,谁还能静下心来去思考努力这东西?更有甚者,觉得一直研究一个事情的人是脑子有问题,是傻,这就是现在社会已经存在的一种价值观。要扭转这样的价值观,就要提出匠人精神。

  想起媒体上也多次做过专题报道,专门介绍这些匠人,有技术、有传统工艺、有医者、有科学家,各个阶层,每个行业都有匠人。每次看到这种报道,我都会被感动,然后起一身鸡皮疙瘩,觉得在我们国家有这样默默努力奉献的人,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时代的幸事。他们不求曝光,不会炒作,就像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普通大众谁认识她?在获奖的高潮褪去后,屠呦呦又继续潜心研究了。相反的是,上周爆出的中国一百多位医学论文造假抄袭,实在是打脸,给学术界抹黑,讲真,这些人的良心不会痛吗?!

  可能你会对我说,匠人精神,那么高的层次,我达不到,也不想达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匠人精神,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不推诿,不扯皮,努力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这就是小小的匠人精神啊,不让你求专,你先达到心和品好不好?其实在工作中,我挺反感那些混日子、投机取巧的人,对认真工作的同事就是一种不公平,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别说匠人精神了,你给他们说努力二字他们都懒得听。收到这本书时,我发了条微博说“真想把这书给那些没有责任心的人看”。我经常说,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管好,小到不乱扔垃圾,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这个社会就会很不一样。可惜,是我太操心了。在全社会倡导匠人精神,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九):匠人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情怀

  匠人精神,是当下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态度,也是作为一个大国发展必要的态度。放眼世界上那些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将匠人精神视为一种工作的态度。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急需的!

  在日本,有很多家庭式的企业和作坊,在那里,一家人一生可能只会去做一样东西,并且将这样东西做到最好,虽然枯燥乏味,但是人家就真真正正的能将这么一件事情完全的坚持下去。日本人身上的的确确是有着匠人精神的,从两个人身上我们就能发现日本人的匠人精神,这两个人也是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的煮饭仙人村嶋孟和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说实话我本人是不喜欢日本人的,因为他们那种否认自己曾经犯下罪孽的行为让我不齿,但是他们的工匠精神确实值得我们钦佩!就好比煮饭,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会,但是最起码全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会,可是这个村嶋孟却把简简单单的煮饭煮出了这么大的名头。很多人瞧不起做小事的人,但是就在这些做小事的人的身上创造着奇迹。

  匠人精神,是当下我们的社会急需的一种精神,而且你知道么匠人精神最早也是在我国出现的,并且出现的很早。我国自隋朝开始都对工匠是极为重视的,尽管工匠的地位并不高。早在隋朝的时候,就成立工部,专门负责天下间所有的山泽,屯田,工匠等等。在那时候虽然上面的头头们都不是工匠出身,但是却是他们在统筹所有的涉及到技术类的一切,一直到民国都有专门负责工匠的部门。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倡的首先是效率,于是乎流水线作业代替了大量的劳动力作业,对于工匠的要求也逐渐减少了。倒不是说流水线的产品不好,但是直到现在,能够发明创造的,只有人。

  在共和国的早期对于工匠是极为重视的!当时有一个工资评定制度叫做八级工资制,根据年龄,技术把工人分为八级。一个工厂的管理层名额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管理者,而你真的成为一名八级工的话,工资薪酬几乎和管理层相差无几。这就让建国初期的时候工人们能够有明确的奋斗方向。知道能被称为八级工的工人有多厉害吗?很多人都喜欢看挑战不可能,对于八级工来说都是小意思。你能想象精密仪器都是他们用手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么?而且不得不说国人现下好逸恶劳者越来越多,但凡稍有能力者谁又愿意放下身段吃的苦去做一个“工匠”?大多数人眼中,这也许是下等人才会去找的生存之道,甚至对技工学校和技工们嗤之以鼻,可就是这样的下等人在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极为重视,真的不想看到几十数百年以后我们只有职员而没有职工!

  新时代下,匠人精神不在局限于行业内,也不在局限于工匠们!各行各业都需要匠人精神,无论是身居高位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工人,都需要匠人精神。而新时代赋予匠人精神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不仅仅是坚持和传承,还要创新,品质,内涵,追求卓越等多个方面。要成为一名工人很容易,可是要成为一名匠人却是需要你用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的。

  《匠人精神》读后感(十):精神可嘉:匠人有匠心

  匠人精神究竟是什么?专注的态度、纯粹的意志、拼搏的动力、创新的精神、精雕细琢的品质、以及传承的敬意!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人精神全身心投入,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卓越的人生!——王振华

  匠人、匠心,这两个词语大概是从那故宫文物修补的视频出现才开始活跃在大众视野里来的吧。一个手工匠人在故宫一间房间里几十年如一日地修补着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赋予它们全新的完整的身躯。如今,许多传统手艺正在一点一点地走向衰亡,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跟着老一辈手工艺人学习的,哪怕继承家族传承也不太乐意,而那些技艺精湛的老一辈人又局限于家传祖训以及“传男不传女”这种陋习的限制不肯将手艺传给真正热爱这些手艺的人,就这样,中国的传统技艺一点点失传,开始大范围地走向没落。

  还记得央视曾采访过路人,问一个“什么是幸福?您幸福吗?”那些路人的回答除了一句“我不姓福,我姓······”,其他回答我是一点都记不住了,可想而知国人的幸福指数有多低。唯有当一个人感受不到幸福的时候,他才说不出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关于幸福的回答。那么,在那些号称“最幸福”的城市里居住的人们,他们幸福吗?

  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就能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小孙女放学后的一声呼唤,天边闪现的一道彩虹都能让人心情愉悦,感到幸福。作者王振华在书中写到:“幸福指数等于能力除以欲望值,要想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就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欲望。专注、敬业、责任、执着、创新,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每一天都努力,每一天都完美。如此脚踏实地,无论行船江海,还是傲立泰山,我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勇气和力量。”而这些恰恰就是匠人精神的主要奥义!

  什么是匠人精神,见题记,也可见此书。在这本书里,作者收录了一群匠人斗士的奋斗经历,从内涵、品质、方法、创新、传承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匠人精神”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些匠人在做事,搞事业的过程中,匠人精神是如何随着事业的发现而萌芽成型,而他们的事业又是如何在匠人精神的协助下走向巅峰的。

  书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以及一场场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让匠人匠心这个听起来枯燥无趣的词语变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那些匠人斗士靠着这样的精神一步步走上人生顶峰,而此刻仍旧身处“山寨与中国制造”尴尬局面中的我们在干什么呢?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带着匠心,就能找到真正的意义。”

  行动吧,匠人!带着这股子精神劲向前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