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4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经典读后感10篇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是一本由[法]伊莎贝拉·伯尼顿·库朗(Isabelle Bonitho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一):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

  绘画雕塑,珍品,馆藏,艺术,皇室,卢浮宫,博物馆,法国。我不知道这几个词对其它人意味着什么。但对我一个屌丝来说,这几个词串连一起最后变成很飘渺地三个字:高大上同时意味着想要进入它的世界门槛很高,很难。

  可是当我拿到这本书之后,卢浮宫从一个高高在上形象变成平易近人了。这本书像是给了读者一个2D版本的GOOGLE MAP一样引导读者在虚拟的卢浮宫里边走边看。卢浮宫的历史,参观准备,展出作品时间作者生平,生卒,作品材质尺寸,展出的展厅,楼层,展馆。所有细节都一一立体的显示于书中。而书中问答设置,更是为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起到辅助作用,像我就是常常盯着书中作品看许久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而问答的设置帮我理清了看作品时的脉络

  这本书虽说是写给孩子的艺术入门书,但我觉得不止孩子可用,任何只要对艺术有兴趣但找不到入门的人都是可用的。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简单的看!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二):一趟轻松愉悦的艺术进修之旅

  艺术这种上层建筑阳春白雪容易圈子外的普罗大众生自惭形秽之心,但是只要戳破那一层看似神秘面纱普通人也可以登堂入室感受艺术的美好精妙。因此,对于缺乏艺术史相关知识的人来说,直接带他去一趟卢浮宫未必是好主意,而以一帧帧经典的名画为案例,告知其内里八卦来龙去脉、作者其人、意表情达,才真的算是“业界良心”。《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就是这样一本关于卢浮宫收藏的世界经典艺术的普及读本。

  本书制作精良、装帧精美翻译流畅,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以用户需求导向的艺术知识介绍手册。回想起我所接受中小学美术教育,来来去去那么多位老师,他们或工于技艺画法的传授,或精于自身专业修养经营,但却没有一位致力于青少年的艺术史教育,或许这也暗合了大陆小学应试教育重“术”而轻“道”的传统

  本书针对少年儿童,精选了31件典藏级珍宝艺术品,逐一推介。每项讲解按照受众不同年龄和接受程度划分问题级别。每个问题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给出孩子理解范围内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但是孩子们直觉的发问,也是大人们想问而碍于智识上的面子而不敢发出的疑问。例如蒙娜丽莎就是没有眉毛嘛,伦勃朗的拔示巴确实算不上有多漂亮,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确实像个橄榄球运动员,夏尔丹的鳐鱼真的很像一个张大嘴巴幽灵诶,《迦拿的婚礼》上新郎新娘为什么坐在角落里,《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人为什么赤裸上身……这些问题看似外行且幼稚,却是引导孩子们乃至求知的成年人走向艺术殿堂趣味盎然的阶梯

  从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几个世纪前的艺术家为了攀爬艺术的巅峰所作出的努力,例如他们研究尸体、解剖学以期获取对人体结构精准的描摹,行万里路以求充实世俗经验的感受和体验,艺术家已化作尘土,唯有这些流传于世的珍宝让我们得以窥见其追求卓越初心真挚

  本书实际上还是卢浮宫的游览指南,从卢浮宫的历史背景到前往参观的行车指南,作者事无巨细地为读者画好游览的路线图,还有许多贴心实用的tips。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书在手,卢浮宫之行将是一趟轻松愉悦的艺术进修之旅。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三):走进卢浮宫。

  文|慕卿月。

  一直很好奇《蒙娜丽莎》这幅名作,到底有多大一幅。想象中,这幅画的大小应该是小时候海报的大小。一次,在一个搞笑动画段子中,看到一群小孩兴冲冲的在墙上找寻《蒙娜丽莎》,最后发现《蒙娜丽莎》那幅画的大小,竟然只是比《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这本书稍大一些。动画中的人物大失所望

  我在《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的开篇中,看到书中提到当孩子们在面对《蒙娜丽莎》的时候感到失望家长们竟然哑口无言。可见,如果一个人过高的去期待一件事情,又不了解事物的本身的时候,最后又和意想的有落差,则会表现失望情绪。一旦有这样的情绪,可能会导致对艺术失去了兴趣。作为一个孩子,他们不懂这些名作为什么出名?为什么珍贵?如果当他们提问时,又没有得到一个反馈时,这无疑会在孩子心中种下无趣的种子

  不懂就问,向来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在提问的时候,多半是迫切想要得到回应的。这个时候,作为家长,首先就得先了解清楚这些事情,不要求做到深究,但最基本能回答上孩子的问题。《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恰好是一本很好的引导书籍,如果家长们想带孩子们去卢浮宫,又怕失了方向,这本书都会给你很好的解答。

  书中主要介绍了卢浮宫的31件收藏品,每一幅作品旁都会有孩子可能提到的问题,以及作出的答案。尽管这些问题不是全面的,但算是最基本的。至少要比一头雾水的好。如今,卢浮宫已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博物馆,但别忘了它还是一座宫殿。它的建筑之美,也是一幅美丽风景,这些都可以和孩子们普及一下。

  31件藏品中,我最喜欢的一幅画并不是《蒙娜丽莎》,而是乔治·德·拉图尔的《木匠圣约瑟》。画面中,在黑暗屋子里,小女孩的脸被手中的蜡烛照得明亮极了,她的眼神似乎在诉说一个故事。人物的衣袖被描绘得极为仔细,利用明暗的方式让整幅画都活了起来。这些名画中,很多画家都喜欢用耶稣和圣母的形象来暗示着什么。这些,孩子们自然不懂。让孩子们对艺术感兴趣,那必须得告诉他们这些画为什么这么画,图中的角色又有什么象征意义?让孩子们更加好奇这些东西,自然就不会对艺术失去兴趣。

  对于艺术,我本就不了解。但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去卢浮宫走一趟的,这本书就当是给我的一次预习课程吧。

  :作品均为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四):平易近人愉快赏画

  一幅画里,一朵花,一个杯子一面镜子,几本书,一片影子,一双粘了灰尘的脚板,或者梯子,一把刀,一件饰品,一只飞鸟,一片云朵。。。这些画里的元素究竟有什么作用?是作者为了好看,为了装饰,为了体现美丽,还是别有用心?深有含义

  英国艺术史家理查德斯坦普曾在《文艺复兴秘密语言》里一书中,解说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或者建筑家在画布或作品中用到的符号语言,诸如色彩几何、光与影、比例、透视和姿势等,针对文艺复兴这一特殊时期,为我们细致标注了值得注意的“看点”,以及这些看点背后的引伸或延展。这些要点,看起来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艺术作品要这么看,艺术的门外汉,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奔赴各种美术展,希骥可以增加美感,陶治一下情操的背后,应该关注这些“点”。文艺复兴,只是艺术长河里一朵耀眼花朵,千百年来人类文明前行中,大浪淘沙,早已沉淀无数文明艺术的精粹。这些如今都深深地藏于各个艺术馆,博物馆里。

  卢浮宫,西方艺术的重镇,横跨世界的丰富展品,声名赫赫的神圣艺术殿堂,这是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这是汇聚人类各个时代精华的艺术宫殿,这也是人类艺术文明史上最不朽的传奇。卢浮宫的艺术藏品非常丰富,如何观看这些珍贵馆藏?伊莎贝拉·伯尼顿·库朗在《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里,给予我们一种提示。正如上课前预习可以事半功倍,同样,观看美术作品前,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期作品,作者生平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幅作品。在作者伊莎贝拉·伯尼顿·库朗看来,“停留在作品上的视线就是在试图找寻一条通往艺术家眼里风景的路;就是想要让这般风景交汇而产生共鸣。”共鸣的观点类似于《观看之道》的作者约翰伯格"自己看待对方的方式,可进一步肯定对自己的看法",又有“一期一会”的意味,大体便是作品、作者、观者三者在视线交汇的那一瞬互动----貌似有点玄妙

  值得注意的是,伊莎贝拉·伯尼顿·库朗的《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是为孩子们准备的美术课,传达的是关于卢浮宫的种种,像如何参观,如何做准备,艺术品年表,艺术品馆内位置,相关交通实用信息等参观指点也非常细致。当然重点还是精选卢浮宫31件馆藏艺术珍品的细致赏析。完全孩子的视角,完全孩子式问答,作品要点一清二晰,艺术内涵引人深思。即便是艺术的门外汉或者对艺术感兴趣想精进者看来,都非常有参考价值

  这些作品里,我很喜欢一组大理石雕塑,大纪荛姆-库斯图的《马利的骏马》,自然与力量的铺张,直逼眼前。断头的《胜利女神》像,身上那件带有褶皱的亚麻布裙,看得出纹理的细致,甚至“湿湿的”布下,女神的肚脐都隐隐约约----细节极为完美

  愉快地看一幅画,并能看懂画中含义,此时的艺术也变得平易近人了。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五):知识有余,趣味不足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一书是“艺术眼”系列丛书之一,当初看到书名与书封,以及诸多读者对它的兴趣,我的好奇心瞬间燃起。

  然而当自己翻阅此书,发现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完美(看来阅读之前千万不能预设)。内容编排方面尚算科学,从卢浮宫历史简介到31件珍藏品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再到参观指南;语言方面,更多的是严肃客观,少了活泼幽默,这一点大不如《名画之谜》《小顾聊绘画》。也许是自己习惯了轻松幽默法了解艺术,对于这种专业呆板的问答式产生距离感。不过反而是这种方式恰能让我们关注到自己可能未留意到的作品的细节。此书适合少年儿童以及急需补充卢浮宫知识者阅读。

  另外发现一处别字,P25第4行”如何做好准备“,P40标题”如何做好准备“。可见其中必定有一个需要统一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六):艺术盲观卢浮宫 ——读《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

  文/凡悦颜

  中信出版社推出的“艺术眼”系列作品目前已推出3辑12册,内容涉及各个时期艺术作品,其中梵高、拉斐尔、达芬奇等大师的作品单独成册,蓬皮杜中心、凡尔赛宫以及卢浮宫等艺术殿堂各自成册,该系列以作品本身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用有趣的问题引导,颠覆了人们心中艺术是高深莫测观念,给零基础的艺术盲和儿童奉上一次艺术启蒙盛宴

  我拿到的这本是《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的修订版,要知道卢浮宫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有超过40万件的馆藏,收纳了世界级三宝——断臂的《维纳斯》、《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多少人历尽辛苦只为在蒙娜丽莎画像前的那几秒驻足。

  伊莎贝拉•伯尼顿•库朗这位法国艺术史学者无疑是聪明的,其摒弃了流水账般的叙述作品,而是从卢浮宫9个展馆中的8个(不含美洲艺术文明馆)中精心挑选了三宝在内的31件藏品,按照展厅、流派和年代顺序编排,有计划的引导读者踏上艺术脱盲之路。该书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对同一艺术品的描述解释遵从了循序渐进原则,用三种不同的星号标记,分别代表5至7岁,8至10岁和11至13岁三个年龄段。读者可以按艺术品名称或是根据适合的年龄段检索或者系统了解;可以亲子共读也可以家长读完对孩子进行目的的解读;尤其书中列出了很多实用贴士,用来临行前抱佛脚是最适合不过的。

  朱光潜先生曾在《谈美》中提到“慢慢走,欣赏啊”这一观点,暗示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艺术同样如此,“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一书中提到的作品同样也是艺术家们的人生。他们将毕生所学融入作品,用其“性分与修养”色,展示世人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荣誉,也给后人研究其所处时代的文明提供了重要佐证。

  这三十一个馆藏作品中展现裸体的占了大半,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裸体艺术,通过比较,读者不难发现不同时期人们对裸体艺术的看法是不同的,古希腊时期普遍认为要颂扬美就要展现其裸体美,很多艺术家会通过裸体模特写生或是直接观摩解剖尸体来学习解剖学,目的就是更真实的表现人体,通过肌肉刻画力量、通过曲线或某些器官展现柔美。后来到17世纪前后,描绘裸体变的不能够被理解,因此也只有借助传说或《圣经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创作,很多艺术家也会选择从自己亲近的人那里寻求创作灵感。直至今天裸体艺术慢慢为人们所接受,但仍有很多人会将裸体艺术关联到肮脏和性上面,再者不少时候裸体美也为很多商家所利用。古代的绘画中,女子是神或意象的象征,类似《里昂的会晤》中用女人代表一座城也是常见的,大多时候裸体的女人是非现实的,用来展现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欲望。

  用必要的知识武装自己,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遇见真正的杰作,是选择一头雾水的走马观花,还是选择“慢慢走,欣赏啊”那般与大师的视线隔空相汇,完全取决我们自己。

  《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七):初游纸上卢浮宫

  博物馆,似乎是个远离生活的词语,它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生活的调味品,对于很多人来说,博物馆只是一个在新闻或是报纸上出现的符号。有些人进入博物馆是为拍照发朋友圈,有些人进入博物馆是为增加谈资,有些人因为好奇进入博物馆走马观花,有些人因为喜欢而进入博物馆却不得其乐,有些人甚至一生都不会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陈列物虽毫无生命指征,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们蕴含的能量跨越百年、千年,至今仍在影响我们,引发无限的猜想,给予美的震撼,带领我们思考,激发我们讨论。

  我和几个爱好古代服饰的网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在玻璃前凝望,正体会眼前流动的无言之美,同行的人却几经催促,急切的奔向出口,仿佛他们来博物馆只是为了用步子丈量馆内通行道路。我们并非专业人士,参观之时,只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名牌上简短的说明,浅显的理解物品,自发的去感受它的美,至于更深层的背景、含义,只能通过事后去查找。兴趣所在尚且如此,无怪乎一点兴趣也没有的同行者,更是看不出所以然。

  基础的匮乏、宣传的缺失、讲解的疏漏、实用主义的盛行等等的因素,使得很多人对博物馆丧失兴趣,通常会觉得那里呆板、无趣、了无生机,这种偏见不但会自我强化,还会影响周边的人、影响到下一代。因着自己不感兴趣,避而远之,就更谈不上引导孩子,即使想对下一代进行艺术熏陶,也因自己的无知,只好甩手给老师。如果我们有类似《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这种讲解细致的系列纸上博物馆,对于看懂博物馆内那些珍品的稀世之美将有不可忽略的帮助。

  这类写给孩子,用于激发孩子兴趣的艺术入门书籍,由于定位与受众的特殊性,都有一些基本标尺。因为是写给孩子看的:所以必须1、生动有趣 ,2、简明易懂;又因为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关系,这类书也需得到家长的认可:1、真实严谨,2、答疑解惑。《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在这两方面都做的不错。以本书的封面上这幅吸引目光的《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为例,初见这幅画,我的第一印象画的很写实,第二感觉光线柔和、着笔细腻,皇冠上的珠宝、衣服上的蕾丝,清晰可见,第三感觉场面恢宏,其它就说不上什么了,典型的外行看热闹。和孩子一起看完书内这幅画的相关知识点,才认识了画中的人、物、事,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们感觉到美,了解了画的诞生与其作者,懂得了画的宣传与政治含义。

  在对于艺术欣赏方面,我仍处于萌芽未开化的状态,且因为大人可笑的面子和自尊,我甚至不知道该提些什么问题来帮助自己了解作品。对于纸上的这些杰作,仅有一种基于本能的对美的欣赏,却无任何知识架构来支撑对美的理解,因此,只能欣赏,无法鉴赏。《卢浮宫原来可以这样看》解决了这种尴尬,它从一种更直白更生活化的角度来剖析这些神秘的艺术杰作。第一部分介绍了卢浮宫的背景知识,包括它的历程,现状和运营,让读者从宏观上初步了解卢浮宫,并掌握参观流程。第二部分选取了三十一副作品进行赏析,赏析中的知识点,按孩子的年龄段划分成三个难度,根据各阶段的理解力、关注力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第三部分是实用指南,类似一则参观攻略。

  通过这本纸上卢浮宫,神游到法国,我们已然可以先于肉体去体味卢浮宫博大和多变的美。艺术门外汉的家长可以在亲子共读时,为自己弥补艺术知识的漏洞,激发孩子观察和鉴赏美的能力,由这本书带领,开启艺术之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