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静人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静人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05 21: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静人日记读后感精选10篇

  《静人日记》是一本由(日)天童荒太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静人日记》读后感(一):对死亡的祭悼,也是对生命关注敬畏

  对死亡的祭悼,也是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

  “流星,许多人与之错过,无缘一见。而人之死亦然,恐怕忽略无视者甚众。当人说:‘我看到了流星,好美!’——唯有这词句,会存留下来,存留下去。”

  每个生命来到世上都是有时限的,但这个时限长短谁也不能预知。世界那么大,在万千宇宙一个生命的消逝显得过于弱小而虚无,但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生命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原本生生的人,在某个瞬间灰飞烟灭,在这个世间消失无踪,是不是该有活着的人去为他们进行一番祭悼,该有活着的人去记住这些生命,记住他们曾经在世间得到和留下的爱。

  《静人日记》是日本小说家天童荒太《哀悼人》的姐妹篇,主人公坂筑静人幼年时目睹鹎鸟从树上坠落死亡,爷爷无端溺死在海洋中,好友因为工作过劳死,这些都让他对生命和死亡产生了一种特殊理解,生命的存在如此虚无,对于生命的消逝又那么无能为力,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记住离去的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

  于是坂筑静人开始了一场悼亡之旅,他不愿让那些亡者只被视为冰冷的数字,希望他们是有名有姓、不可替代的存在被人铭刻在心。也许这些人活着时与他毫无关联,但他却愿做他们死后鉴证生命存在过的那一个,虽然死亡无可避免,但生命的存在依然伟大

  “他们被谁爱过,爱过谁?做过什么让人感谢的事?”每个死去的人,他都会像认识他们的人发出这样的诘问,“一个生前因其爱的言行而被感念过的人,我发自内心希望能够铭记住,他曾经多么真实地存在。”

  他这种像苦行僧一般在日本全境搜集各种死亡信息,进行的无差别哀悼,被很多人以为是无意义的,因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家人,且哪怕他多么想记住那些生命,终究自己还是忘记了,最后只能通过《静人日记》来把他们记录下来。但其实这个行为本身并不是针对亡者的,因为逝者已逝,这个世界跟他们也再无瓜葛了,而是静人对于自己的一场救赎,他通过对无数生命逝去的祭悼,来释放自己对生命的关注和敬畏,这场旅行本就不是为了死亡,而是为了生命,本就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

  死亡并不只是在人们觉得死亡无所谓时候来临,也可能就在他刚好遇到喜欢的人,有了想从事下去的兴趣爱好或者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想要好好过以后人生的时候不期而至

  “假使人们都能在心中常留一隅,存着‘生命无常’的觉悟生活,恐怕就会对伤害他人,或急于自损,或夺人性命事情,感到虚空而毫无意义了吧。”

  天童荒太,作为一个疗愈系实力小说家,他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最悲悯的心和可怕的忍耐力。他的作品大多关注心灵的救赎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温情关照,在《静人日记》中他站在亡者的角度,来书写现世

  触摸过死亡之后,生命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是的,大悲之后大爱,只为更好的活着。

  《静人日记》读后感(二):一场特殊的旅行

  《静人日记》是一本日记体小说,主角坂筑静人,所以叫静人日记。

  日记记录时间,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六月,主要讲这七个月间,主人公的一场旅行。

  这场旅行是一段流浪之旅。

  主人公坂筑静人所做的,是哀悼一切他能找到的逝者。

  在作家天童荒太的上一本书《哀悼人》里,作者通过几个人视角,讲了一个无差别哀悼的故事,经由哀悼和记住,沉重的死亡变为救赎,生命也因之而柔韧绵长。

  这本《静人日记》里,就详细写了坂筑静人对所有人无差别哀悼的过程

  他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一场哀悼之旅?

  当然跟人生经历有关,比如童年时,他曾经目睹一只鸟从树上坠落死亡;曾经历爷爷溺死海中。成年后,又眼见了好朋友过劳死……

  对于钝感强的人,这样的经历或许只是人生必然,然而对于敏感,甚至对悲痛常常感同身受的坂筑静人来说,却是深深陷于死亡带来的虚妄感中。

  怎么办呢?

  他的办法是去找寻所有可以找到的死亡者,哀悼他们。

  他到每一件死亡事件的现场,了解死者背后的故事,知道他们的爱与被爱。

  坂筑静人的信仰是,不应该“人死如灯灭”,所有的死者都应该被记住。

  从这方面看起来,主人公的行为十分具有哲学意味

  因为以世俗眼光看,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值得哀悼。不是所有的死者都值得记住。

  但主人公觉得,所有的死者都真切地活过,都有着独特喜怒哀乐,都被真诚地爱过,即使很短暂,很微波,也值得被哀悼,被铭记。

  当然,这样的行为,在旅途中不止一次被质疑——静人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或者说,能不能作到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加以祭祀、哀悼?

  其实不用作者给出答案

  作者在每一天的“日记”中,不仅写静人哀悼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心理变化,也写了很多故事。

  每一个人的故事,其实都比长篇小说丰富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真诚有虚伪有快乐忧伤

  静人听取,亦记取那些死去之人曾经的光辉灿烂日子

  他已经被深深打动。甚至这样的行为本身,已经成为了他的信仰。

  所以看过后,便会明白,不用怀疑这样的行为,这只是静人想做的事情。所以,即使他在旅途中也想了家人,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却并没有停下“哀悼”的脚步

  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静人只是在记住别人的人生,哀悼跟他完全没有关系的人,但他真的想去做这些事情,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是一本有关死亡的书,也是作者对死亡本身进行思考的书。有人说,这是治愈系小说,我却不觉得,只是感觉,读完了书,会引起我对死亡的思考。

  有时看到各种报道中的天灾人祸,伴随着遇难者XXX名的数字,会很难过,会感叹“哎呀,竟然死了这么多人”。可是看完《静人日记》后,我已经会想,在那些XXX名的冰冷数字后,是那么多鲜活的生命,他们曾经有过跟我一样真实的生活,爱过、被爱过。

  但是,能知道他们故事的,除了家人,还会有什么人呢?

  这时候如果有静人这样的人帮助记得他们的故事,起码,能在这个世上多留下一丝痕迹吧?

  《静人日记》读后感(三):以爱之名的追悼之旅

  -------------------------读《静人日记》 文/纪汐

  “你爱过谁?被谁爱过?做过什么让人感恩的事?又被谁铭记心底?”

  这是《哀悼人》中坂筑静人以流浪人身份开始旅行的目的,而新书《静人日记》是《哀悼人》的姊妹篇。该书以日记的形式书写了从2005年12月开始到2006年6月为止坂筑静人在这场流浪之旅中哀悼不知命逝者的点点滴滴

  天童荒太,原名栗田教行,虽以戏剧专业毕业,然笔力亦是杠杠滴,处女作《白的家族》一经推出,立马获得第十三届《野性时代杂志新人奖。随后《孤独歌声》《家族狩猎》也先后获得了日本推理大奖和山本周五郎奖。而历时七年创作完成的《哀悼人》更是让其写作人生推上了顶峰。该作以其对生与死的严峻思考和悲天悯人的人生关怀,被誉为“迄今为止最为悲天悯人的直木奖获奖作品”。

  与《哀悼人》从多个角度描写静人哀悼行为的描述方法不同的是,《静人日记》以第一人称,日记的形式来描述整个以哀悼过世之人的旅行过程,显然更随性,当然内容上也更自我和私密的感觉,篇幅也更加短小精悍同时,让我们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场旅行随着静人的不断持续,他的心态变化和因为他的哀悼行为给周遭旁人带来的种种。

  “为什么你会决定用爱和感谢起祭悼那些死去的人啊?成天净想着死去的人,不痛苦么?”

  “伪善的家伙,你不过是利用那些死去之人,来满足自己的恶趣味罢了!”

  然而就如静人自己所言,事到如今去追想死者,或许过于伪善,但自知伪善,仍旧不得不做的,是他的祭悼。虽然明知道以自己的能力,能够一路旅行,一路找寻,并且一路虔诚的追悼的过亡人实在有限,也知道在所有遇到静人的人,对于静人的这种哀悼行为无法理解,甚至激言讽刺,但是静人仍然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哪怕为此无法在除夕之夜无法和家人团圆。可是正如他在和喜欢的女孩遥香诉说那样,现在在进行的哀悼,的确更像是一种自我满足,但是因为知悉了那些死去之人的爱与被爱,因为生存者的感念,便不再只是一个数字或者代词,他一直努力着,希望着: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平等的,他们都是以人而曾经真实的存在过,这个事实不能被抹灭。

  所以毫无疑问,多喜的指责苛刻的。“在此世未能得到报偿的人,或许会在彼世受到温暖对待。让一切顺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只能去接纳一个事实:毕竟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

  或许是因为遭受了之前袭击影响,静人和多喜的对话,虽然并未很激烈,可是还是让静人思考了很多。我想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多喜的做法,可是正如多喜所讲:“对也好,错也罢,这是个无法随意裁夺的行为。”

  佛曰:“生,又曾生,死又曾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身都是一个美丽奇迹。我们岂能只是用一个数字或者一个代词就一概而括了呢?

  所以静人这场以善与爱为名的哀悼之旅,是种大爱。哪怕他知道他的行为会如多喜所讲给自己周边相关的人们带来痛苦,静人的妈妈妹妹希望儿子能够在除夕之夜回家团圆,遥香希望他能够停留在她的城市。可是静人仍然选择继续进行下去。或许在静人的心里,这场以爱为名的哀悼之旅走下去并没有回头路了。

  2015/8/24 星期

  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

  《静人日记》读后感(四):祭悼之旅,生命的信仰

  对于市面上众多的治愈系书籍,我想天童荒太的这本《静人日记》应该是一本另类的“治愈系”日记。

  记录死亡,悼念亡者。坂筑静人每天游走在不同的城市,在已知的范围内寻找逝去的人,默默地,以自己的虔诚为他们做着祭悼。

  半年多来,除了心灵上的悼念,他还每天一字不落的以日记的方式为这些非亲非故的亡者做下记录。静人像极了苦行僧,怀揣着信念,默默且固执地做着这一切,然而,他的这一举动,在所有人眼里终是异举。

  对于死去的人,很多人是避讳的,恐惧,晦气,伤感各种情绪让人们对死亡报以一种冰冷的黑暗感。可静人却偏偏哪里有死去的人就往哪里去,一路上误解、被蔑视、甚至被打,他依然不为所动,坚持为亡灵祭悼,他从一次次的祭悼中,寻找到平静,用自己的方式铭记住每一个亡灵,带着虔诚的力量

  看这本日记时,我的心带着些许沉重,然而,在某一个文字转角,我的心又被这些文字感动着,治愈着。我一直认为,任何作家写出一些文字展示给读者时,应该是有其目的。天童荒太以坂筑静人的视角来观察死亡,记录死亡,哀悼死亡,想必也有他想要表达思想在里面。从天童荒太以往的作品来看,他的很多作品一贯都以关注心灵救赎为创作基点,从而引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温情关照。基于这点,那么作者的这本《静人日记》想表达的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

  死亡,也就意味着一切消失。不管是何种死亡,都会波及到身边的人,使之伤心欲绝。记得去年夏天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某中学的一名中学生不满老师的责骂,负气从教学楼顶楼一跃而下,最终救治无效死亡。关于这类型的报道已不是个案,实在是太多。因一时之气,用结束生命来进行抗争,最后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讨回一个公道,让老师跪地道歉?被开除?用命去换这些,值得吗?这样的代价太过惨烈,一条怒放的生命逝去,留下的只是父母亲人朋友的伤心欲绝,肝肠寸断。如果在跳楼的那一刹那,那孩子能想到这惨烈的后果,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那么,在空中即将迈出的那一步,是否会收回?让悲剧不上演。

  在各种死亡中,这种自杀方式是最不可饶恕的。但转念一想,也许对于死亡,这些孩子是无知的。社会上各种粗制滥造漫画电视剧以及各种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媒介,只一味的带给他们各种信息,却未曾关注过他们的心灵,也未曾对那些受伤的心灵给予纾解,让他们以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来看待挫折,看待生死,于是很多悲剧就此发生

  我想,天童荒太的这本《静人日记》通过一桩桩对亡魂的记录和悼念,想要传达的信息是,死去的人并不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要知道,每个消亡的生命背后都有着深爱者的眼泪,只有读懂了这些眼泪,才会懂得生命的珍贵,活好当下。

  这是一本救赎生命的日记,通过死亡让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诚如台湾评论家所言,“天童荒太以文学来协助青少年纾解受伤的心灵,为自己以及别人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幸福之路,最后治疗的或许是整个世界,时代的伤。”

  对死亡怀揣敬畏之心,才能对生命负责。这也许就是坂筑静人祭悼之旅的信仰吧!

  《静人日记》读后感(五):半年流浪,换不回一世烟火

  日系作品大多很好读,那些温柔浅淡,清新内敛的故事大多只消一个午后便可读完。日后回想起来的,是就着故事喝下去的咖啡味道,与曾在铅字间跃动的耀目阳光。便是讲述悼亡之旅的《静人日记》,日本作家天童荒太讲述起来也丝毫不显矫情。

  这段悼亡之旅时长半年。坂筑静人奔走于日本各地,悼念拭去之人,其中不乏因事故与战争而无辜身亡的人。这本该是一个充斥着大段感叹与抒情的沉重题材,天童荒太却选择了日记体,节奏紧凑,真实直白,该转折时绝无废话,要抒情时亦不做作。读起来酣畅淋漓,直至读完,合拢书本,才发觉已不小心窥探了一个未亡人的心灵空洞。

  静人的爷爷由于对战争空袭死难的学生抱有无法释怀的歉疚,无端溺死在海洋中,医生好友由于连续工作三十八小时而过劳死……作为仍存活于世的未亡人,静人起初用忙碌的工作来逃避悲伤。

  有人说积极面对生活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这是现代人无可厚非的选择。但在日复一日的奔波忙碌中,再大的悲伤都有可能化为空洞,静人竟忘记了好友的祭日……由此,他开始探索生死奥义,试图以一个未亡者的身份去寻求的生存与死亡之间的微妙的平衡点,填补心灵的残缺。

  在旅途中,静人尽可能免去一切不必要的开销,吃简单的食物,睡公园的草地。他探听逝者生前曾爱过谁、被谁所爱,以及因为他的存在,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好的影响,并将之铭记于心,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他是心怀善意的,这份善意颇有些宗教意味。他通过媒体发布的简短消息得悉逝者片面的消息,而后奔走至当地,询问人们逝者生前之事。在他眼中,无论英雄还是普通人,概值得被铭记。

  便是微小平凡如普通工人,即便他因不善言辞与同事关系普通,他也有着另外几种身份——父亲、儿子……在工作中不为人所敬重之人,在家庭中也必然被亲人所爱戴。爱予以微小的平凡人被铭记的意义。就算是孤寡老人,一生中也必然有过襄助他人之举,这份善举也值得被世人铭记。

  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对他的善意并非全然理解。面对他人的怀疑甚至是暴力,静人一概承受,彬彬有礼,不亢不卑。这种行为昭示着他坚定行走于既定道路的决心。这令人愈发好奇,半年流浪,能否换来未亡人静人一世的心灵平衡,从而回归生活,精心于俗世烟火?毕竟,人活一世,不能忽视身份带来的责任,除了悼亡,还要孝敬父母,善待爱人,养活孩子,努力工作,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故事的最后,是白日渐长的六月天。静人遇到了喜欢的人——坚强勇敢的哑女遥香。他的心中燃烧着爱情,炽热而浓烈。旅途不再越行越远,静人每周曲折往返于无人的月台,与遥香约会。他像记录日记般,对遥香真诚剖白着自己的内心,甚至与遥香一起完成了一次悼亡。

  然而,月台暗示了离别。美好炽烈的爱情或能温暖人心,却无法面对填补未亡人心灵的缺失,半年流浪,静人仍未寻求到生死平衡的最终奥义。最终,他选择独自继续悼亡之旅,目送遥香离开。

  每一天都有人死亡,有人出生,恰如萤火虫去了又回,年复一年。于是,悼亡与铭记成了静人一生之事。

  而未亡人对逝者的缅怀与追思,本就是一生挥之不去的事情啊!

  《静人日记》读后感(六):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死亡?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陌生人的死亡,从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启程,历经半年多的流浪,经历几百场死亡的洗礼,《静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坂筑静人仍然在路上。

  《静人日记》是一本由日记体写就的有关死亡的小说,亦是直木奖获奖者天童荒太《哀悼人》的姊妹篇。不同于《哀悼人》以第三人称视角表现静人“无差别”哀悼行为对他人生命的影响,《静人日记》采取了第一人称,继承了日本私小说的传统,将关注重心聚焦于静人本身,通过这场为他人哀悼的“死亡之旅”,坂筑静人自己的内心亦受到了触动。在这场旅途中,他从各类新闻媒体途径收集死者的信息,随后赶往现场,与死亡目击者或死者亲友了解有关死者的故事,不问死因,只关心他们曾爱过谁,被谁爱过,又曾度过怎样的人生。静人以独特的形式为他们哀悼,单膝跪地,右手举向天空,左手垂向大地,并通过这样的姿态,立志不将死亡遗忘。

  在坂筑静人的日记里,密集地呈现了各类天灾人祸所导致的突然死亡,无论是火灾、车祸、凶杀、爱犬……,皆是“刹那间便迎来了从未料想过的死亡”。在目睹了种种死亡之情状,静人甚至概叹:“生而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死法或许是最为普通的一种常态。”虽为“无差别”死亡哀悼,但静人对于每个死者的哀悼则是个性化的,糅杂入各类故事与情感,对于家他而言:“那人,已不仅仅是一名死者,而是在这浩瀚世界辽阔宇宙里,绝对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存在。”不是只有历史上大英雄才值得凭吊,每一个曾努力生活的普通人,都有被铭记的价值,哪怕人生短暂,或曾被人唾弃,他们都曾爱过人,也被他人所爱,对周边的人,甚至这个世界,曾经产生过也许微不足道的影响,却同样留下了生之痕迹与回忆。而这种对生之意义的追索,远超过死亡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静人的所作所为,符合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之理念,他在悼念死者的同时还原其部分生命故事,走到死者最后生活的地方:山脚下、湖边、或是停车场,体会他人的人生,完成一场哀悼仪式。所以,在静人日记中,不仅记录了死亡,更记录了无数个人生故事与人生无常。

  为他人死亡的悼念之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对于死者的悼念,并不会改变世界,只是一个生者对死者曾经存在的铭记与约定,甚至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行为。为了这样的人生,静人放弃了与女友厮守,抛下了年迈的父母,经常被他人误解排斥,甚至被当成可疑分子被请进警局,却从未放弃过旅程。当女友遥香来看望他时,静人终于吐露了心声,他这样做,是为了填补内里的那块“空洞的、巨大的缺损。” 坂筑静人曾目睹过至亲友人的死亡,感受过悲戚,却同时感觉到那种看似强烈的撕心裂肺的情感,不过是自欺欺人,经不起时光的磨损,遗忘淹没了一切。而当他踏上旅程,“所接触的死亡愈多,就愈是必然要与人生的虚无直面相向。”通过旅程与悼亡仪式,静人渐渐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满足,最终带着“生命无常”的觉悟与自省继续前行。

  《静人日记》多少有些沉重,却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每天打开收音机,无数的死讯便淹没了我们的听觉:飞机失事、爆炸、山体滑坡、电梯故障……,死亡人数冰冷地上升,内心多少感到荒凉,而身为医务人员,更是几乎每天都直面生死的轮回。我曾经和每一例来我们医院器官捐献的家属聊天,听他们讲捐献者生前的故事,然后写下故事,留给他们作纪念。而相比静人,我做的远远不够,他常常回顾那些死者的名字,感受每个生命的重量,而我的那些情感与触动,却随着时光忘却无踪。

  静人对待死亡的方式,多少给予了我们不少的启迪,他用哀悼之旅与日记的形式,用独特的悼亡姿态,展示了对生命独特的善意,那是一份为了忘却的纪念,他回望与记录死亡,却不沉湎于此。记住那些死者,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因为,我们所荒废的今天,是昨日殒命之人拼了命要到达的明天。

  《静人日记》读后感(七):静人日记摘抄

  若是连微不足道的喜悦 和一丁点解放感也悉数否定的话 那么就会轻易地将活着这件事本身也一并否定掉了…… 《静人日记》

  因为本就不可能参与询问 所以会从一开始就断绝此念 并不是想要榨取什么 只愿有机会沉默的倾听 去了解曾经活着的是怎样一个人 在脑中清晰地勾勒他们的姿态与形象

  活着本身 究竟有什么意义 对生命的尊重 又能够带来些什么 所接触到的死亡愈多 就愈是必然要与人生的虚无直面相向……《静人日记》

  无论都市或田野 追溯历史 此刻立足的地面之下 仍埋着诸多不曾被掘出的尸体--此言比不为过 人们无思无惑地生活着 刻意不去念及此事 正如不踩过脚下的泥土 便无法接近多数死者的埋身之地 不努力忽略脚下的死者 便难将生活继续------《静人日记》

  《静人日记》读后感(八):除了家人,谁还记得

  今天的新闻报道,天津塘沽爆炸确认的死亡人数已达到150人,依然失联20多人,在这次全国关注的爆炸事故中,失去了很多消防战士,很多还不到20岁,还有很多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当初的他们只以为是一次普通的出警,可是一去不复返,死亡就是这样来得突然而又措手不及。我有一个同事在爆炸后,急忙逃下楼的时候摔伤了脚,他说自己第一次感到离死亡这么近;还有一个同事说网上公开的死亡消防战士的照片里有一个是他的朋友,看着那张照片,心里真的很难过。这些日子,大家都在悼念这些在爆炸中的逝者,记者们深入挖掘死者生前的故事,就如同《静人日记》中的静人悼念那些死亡的人,去了解他们曾经的生活和故事。

  《静人日记》是日本作家天童荒太的一部日记体小说,主人公静人游走于各地寻找那些死去的人,了解死者生前的性格、感情和故事,进行悼念,并以每天记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每天世界各地死去的人数非常庞大,火灾、地震、车祸、空难、疾病等各种会夺取人们生命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人的个体消失了,只有他周围最亲密的人才会记得这个人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静人日记》虽然是日记体的平铺直叙,但是会引起活着的人的深刻反思,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感觉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浮躁,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对名利、金钱的追求趋之若鹜,可是无法逾越的死亡使自己曾经的一切灰飞烟灭,谁又会记得曾经的你呢?

  曾经在天涯上风靡一时的漫画《滚蛋吧,肿瘤君》中的熊顿早已离开,当周围的人渐渐忘却的时候,今年由漫画改编的电影上映,又掀起了一阵熊顿热,让人们思考“死亡”这个课题,只是熊顿的父母和朋友是否又再体验了一次熊顿的离开呢?再过过呢,大家便又会遗忘,这就是现在快节奏的社会。

  在《静人日记》里,天童荒太写道“此刻有人在此处死去,他为谁所爱,又爱着谁,一个生前因其爱的言行而被感念过的人,我发自内心希望能够铭记过,他曾经多么真实得存在过”。静人在探讨死亡这个问题,在寻找能够记录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一种方式,只是,这与现在的新闻报道有如出一辙之感,此刻,我们流泪、祈福,为亡者生前事迹所感动,过段时间,除了家人,谁还会记得?

  《静人日记》读后感(九):静寂中的共鸣

  讴歌生命是艺术的永恒主题,“生命力”这个词也被艺术评论家反复提及。从蓬勃向上的初发之美到尽态极妍的盛年光华,无不昭示生命的美好和可贵,天童荒太偏偏反其道而行,用死亡来唤起生命的反思。

  《静人日记》是一曲哀悼人的独白。若说《哀悼人》是将三个人的目光聚焦到坂筑静人一个人身上,探讨他行为的意义;以静人自述展开的《静人日记》却反而努力摆脱“哀悼人”的话题性,转而将目光投向更普遍、更广泛的生命本质。

  作者看待生命的态度始终如一——生命本身是平等的,是应当被不加区别看待的,这点不会因金钱、地位、社会贡献的不同有任何改变。尊重生命,承认个体的价值,任何人都无权站在至高点上随意审判他人。在迈克尔·桑德尔的《公正》一书中曾讨论过这样一个命题:假设你正在开火车,眼看要撞上正在施工的五名工人,此时旁边的轨道上只有一个工人,你是否会变道?这个问题的升级版本是倘若其中一方社会贡献巨大,会影响你的选择吗?甚或其中一方是你的亲属,结果又如何?依照无差别对待生命的观点,答案不言而喻。只是事到临头鲜有人能够保持理性。

  静人应当是天童荒太意欲维持的理性象征,他着力避免擅自裁决。正因为这份近乎顽固、与他的“工作”背道而驰的理性,他注定孤独。没有亲人陪伴、不被世人理解、两部作品中出现的短暂情感也只绽放一时(因为她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者)。然而生命本身不就是孤独的吗?没有人可以永远携手同行,总有一方先来一步,总有一方先走一步。哀悼生命,是爱到徒然归于沉寂,既知如此,岂非更应在来得及的时候善待生命吗?

  在天童荒太笔下,生与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静人好比一个连结生死的隐喻。通过他的走访和诘问,人性中未被发掘的部分浮出水面:犯下过失者有难言之隐、为人唾弃者有善良的一面、被冷漠对待的人曾温暖人心。日日在侧的人视若无睹,因为我们习惯凭借第一印象对他人做出刻板定论,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去逐一深究,即便是“邻有亡斧者”也无所谓。直待静人设法用善意诠释死者言行,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一面。因肉体的死亡得到哀悼,又借由灵魂的救赎重获新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死亡并不消极。

  成对出现的生与死是天童荒太执着刻画的场景。《哀悼人》以静人母亲的离世和姐姐产子的新生作结,《静人日记》同样以基调沉重的火葬场和一窝新生的小猫作结。此消彼长,生生不息,作者认为必须无差别对待的生命也始终在有序的循环中。或许广义而言,花开花谢、日升月落都是我们每天在见证的更替,本无所谓悲欢,无所谓得失。

  生死的探讨过于沉重,却总在我们经历了真实的生离死别后变得格外逼仄而深入,这既是人生必经,又给予我们与旧时不同的心境。多年前读到静人母亲临终对女儿的絮叨,我还无甚感觉,为人母后再品其中点滴琐碎却泪盈于睫。本能的爱如出一辙,极辛苦极缓慢地创造生命的神话,可是弹指一挥,它只是个人的记忆,再深厚的感情也不过是他人眼中极平凡的存在。但无论是喜是悲,只要想到有人和我们一样踟蹰前行,为着不同理由、爱着不同人,却抱以同样的温柔,多少能获得一丝抚慰吧。

  “相互爱着、相互被爱、相互感谢着”,诚如斯言。

  《静人日记》读后感(十):《静人日记》:一只罐子的旅行

  “现代人是可以一群可以把一场死伤无数的恐怖灾难,收纳进一条45秒的新闻短讯里来接受的生物。”

  这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表达的担忧。信息渠道越发通畅,我们越来越轻易,也越来越广泛地接纳有关这个世界的消息。这原本是件好事,好像是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了解,进而理解这个世界——可如果一场惊人的灾难被收纳进“45秒短讯”,并被放在某条“领导人出访”的新闻前后,对于灾难的当事人,他们的生命,是不是有些过于无足轻重了呢?

  当然,波兹曼的警告,是对“电视时代”的人们发出的——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会比电视观众更负责任地处理自己见到的“灾难”。除了看过新闻,他们还总要发出“××不哭”、“××挺住”之类的关切——但是说过之后呢?人们真的对这些“遥远的死亡”,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吗?

  《静人日记》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作品,也是日本作家天童荒太的小说《哀悼人》的续作。在日本当代作家里,走“治愈系”路线的其实不在少数,但天童荒太却是其中极具辨识度的一个。他的治愈,绝不是吃一顿好吃的、养一只猫日子就可以让主人公摆脱困顿,照旧“混日子”那样简单。他总会让自己的主人公,置于某种有些“异化”的精神状态之下,譬如《静人日记》中的版筑静人。静人认为,这世上所有的死亡都与自己有关,自己一定要亲自哀悼,去记住爱着死者,与死者所爱的一切。

  《静人日记》中所记录的,便是“哀悼人”静人的“哀悼之旅”。比起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在记者、母亲和受害者三个“旁观视角”不断切换来完成故事的《哀悼人》,《静人日记》的故事要更加私密一些,颇有日本文学的经典类型“私小说”的味道。当然,情节的相对松散,自然也不可避免。

  所以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尤其对于旁观者而言,他们究竟应当以怎样的表情,来回应一桩桩素不相识的死亡,其实是作者希望透过静人的“哀悼旅行”来呈现讨论。人们看待静人和他所做的事,或是表示“无法理解”,或是认为他在以此为借口虚度人生,又或者是某种宗教性质的修行。而静人自己,其实是把自己当成某种容器——他的“无差别哀悼”,实质上是希望这世上每一个曾经存在过的生命,都不至于在无形之中消弭。

  作为一只“罐子”旅行的静人是满心善意的,但他的善意,又未免有些贪婪。他亲身来到一件件死亡的“现场”,希望可以知道每一个死者生前的“被爱”与“所爱”,但很多时候,这种问询不免造成“二次伤害”。其实哀悼,又何必在意死者是谁。每一个亡灵都曾在这世间有过喜怒哀乐,他切实地活过,至于证据,早已被织进时光细腻的针脚,又何必拆开来,重做审视和悼念呢?

  但静人终究是无法离开的,就像是与他好像心意相通的美丽女孩,也不会离开自己的生活一样。这是他笃定的选择。当然,旅途倘若没有尽头,他终究可以遇见无数风景,和可以停下的终点。

  北野武曾说,对于一桩死了两万人的事件,人们理解成“死了两万人”,自然无法真正知道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正确的理解是,死亡,发生了两万次……一次死亡便可以让一个家庭陷入无以复加的悲痛,于是真正的哀悼者,如果真的切实感受到了死亡,就应当是悲痛到无法作声的。在任何有关死亡的故事里,任何旁观的言语,都显得聒噪无谓。

  于是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是一只罐子。你可以去承载更多的故事,只是在旅途中,请保持安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