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遇到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遇到你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遇到你的读后感10篇

  《我遇到你》是一本由敬一丹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元,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遇到你》读后感(一):接收正能量,向红花草们致敬!

  主要是工作回忆。全书简要叙述了她幸运入行的经过,而后直接切入工作思想汇报的主题。从她参与过的经半、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等几期节目,展开而谈。媒体主要是提问题,这点在作者身上充分体现,除了给我更多的她自身思考外,很多章节有很多问句,但总体对我的启发性并不大。看过全书,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不安、愤怒、无奈和感动等等,全书想要传递一种声音,一种正能量。越来越少人看焦点访谈或者感动中国乐,希望更多的人读这本书,接收到这份能量。

  作者说“爱好,变成职业,那热情是不竭的,那动力是内在的,不用鼓励也会倾情投入。”,真的很羡慕她,这样的人成功的很幸福。

  “幸好,我在这个时候到了一个年轻的群体中。在生理年龄心理年龄都很年轻的同事中,我跟随着,也会被感染,被影响,被裹挟,保持在马拉松的同一方阵里。”都到这儿,我也不禁想想自己的团队,我是在影响别人还是被影响。

  作者定义监督与被监督,“不是敌人,也不是亲人,是什么呢?是对手,对手是可以相互激发的,这种关系有点像竞技场上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互相激发可以显示出各自的智慧。当我们相遇的时候看谁更专业,是矛问得更专业,还是盾答得更专业。”,我深以为然。

  最后,向那些“红花草”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遇到你》读后感(二):要重新认识央视

  纸张质量不太好,文章里的照片挺模糊的,有的就是视频截图啊。也有几处小错误。感觉编辑挺不上心的。

  文字嘛,语气平淡,好像看焦点访谈啊,很是大姐。事件多而不深。体制内新闻前沿的人,看的东西太多了,不说麻木了,至少是没有柴静这样女文青敏感的心。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这些记者,这个大地上这么多事,这么多黑暗面,他们是怎么撑下去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记者的力量又从哪里来。

  看了汶川六一采访小孩子的视频,真是很央视矫情,怎么就引出“坚强”这个词的?还齐读标语。小孩子是很容易被引导的。不过看到大姐真哭了,我也哭了。

  小时候很爱看焦点访谈的→_→小学。后来因为这那就不看了,也一直都有好感的。进来看知乎上八谷歌退出中国,焦点访谈报道涉黄的事,觉得真是不专业啊,好容易受骗啊。从为民说话变成了国家喉舌啊。。。什么栏目都有个起落嘛,哎。。

  敬一丹和白岩松都是可以做央视代言人的。大学前没时间看电视,大学里没心情看电视,毕业后没条件看电视。大学有次夜深,在楼下电视房看了[新闻调查],节目八的真是深啊,白岩松言语真是犀利啊。近来看《看见》《我遇到你》,发现很多专业课探讨的问题,原来他们早就关注过,一直在关注。我要去下载个央视客户端了。

  《我遇到你》读后感(三):都有一张好人卡

  豆瓣评分6.6分,很多读者都在说的问题就是,在敬大姐眼里,谁都是好人。也就是说在本书中没有看到所期待的关于作者这二十年来在央视工作的经历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读过白岩松,柴静,水均益的一些类似文章可以发现明显的风格不同。不论是说内容不够劲爆,还是语言不够犀利,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作者与其他央视记者的不同之处,可以说作者的风格就是如此,无所谓不够如何如何。

  敬一丹是央视的老人了,进入媒体行业也是由于兴趣、天赋和机缘巧合,由于自己的声音出色,在乡下插队时小敬一直都是广播站的主力,可能当时她自己并不会知道以后会不会走这一条路。书中也说,在她选择大学时也是听天由命的,到了师范学校可能会是一名老师,到了医科学校可能是一名医生。总之,未来的发展还真就不是刻意设置的。

  还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年代,敬一丹就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过了两年飞快又充实的生活。实习进入黑龙江广播电台,度过了五年时光。八十年代,电视刚刚兴起,她奉命到黑龙江电视台客串播音员,由此也是她接触电视行业的开始,那时她24岁。

  大学毕业,敬一丹还有继续学习的愿望。那时候她的短板是英语,报了补习班,付出了很多努力,面对自己接受能力差,兴趣不高以至于自己觉得几乎坚持不下去了。

  让她坚持下来的,是远方的目标和近处的同学。在书里有过这样一段话:

  他们每次走进电大的课堂,都是风尘仆仆的,像是刚下班,手里还拎着空饭盒,勺子在里面当啷作响,网兜里装着白菜、土豆,一看就是拉家带口的。我想,他们一定是老知青,不知经历多少磨难才回到城里,也曾有过大学梦,如今早已过了上大学的年龄,他们疲倦地平静地拿出英语书,与那些隔代的年轻同学一起补习,他们依然有梦。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想,我至少还没有拉家带口,至少还年轻。我从这些不曾打过招呼的同学身上,获得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这是一段每个有过奋斗历史的学子都能从中感受到力量的文字,因为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第二章永远的一岁的女儿,读起来有些文不对题的感觉。第三章写了一些她的央视同事,当然毫无意外的是给予了每个人赞美之词,说的都是对的东西,可是感觉就不是那么过瘾。写到已过世的电视人陈虻,在柴静,白岩松的书里都有过纪念文章,本书里有一个相当励志的小故事:陈虻是理工科出身,凭借兴趣进入电视行业,初进电视台时从打杂开始干起,又一次机会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一天临近下班时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组长这时来电话说有一个很珍贵的采访机会,需要人准备资料,可是其他人都走了,只好让陈虻弄一个采访提纲。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陈虻冲进资料室,找到一本哈默传记,用了一晚上列出了五十个问题。从此大家从新认识了这个打杂的小伙。这是一个谁读起来都会觉得励志故事。

  像每个初入电视行业的记者,敬一丹免不了出去跑采访,这与其他记者一样,免不了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在本书中也记述了很多经历。不过我们感受的总体基调还是温和的,更进一步的也只是多一些疑问,少很多质问。书中写到的《焦点访谈》开播时的影响力,以至于总理经常要做出相关批示。那时候的舆论监督还是很有分量的,与现在比起来所受的阻力还是小一些的。

  书中最后几部分主要写的是《感动中国》栏目和其中的人。像是为作者的过往还是本书的基调“找补”,整体就是两个字:感动。

  说到《感动中国》,那也是我们高中作文的必备素材,里面的句子,人物,文章都是我们作文里添光加彩的主要内容。书里也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不过实际上来看,这种文体对于我们写作文有帮助,虽然很美,但是你读完之后一个字都不会记住。而本书里有大段大段这样的文字。

  书中一些章节文章结尾处有一些二维码,是文章内容的补充,大部分是一些十几分钟的视频短片,看起来是为本书特意编辑整理的。作为拓展阅读,这一设置还是很有心意的。

  《我遇到你》读后感(四):初读《我遇到你》

  换个说法,这种写法有点像写作文,我通俗一点。

  最近很忙,工作上努力串起来所学的东西以外,课外生活安排的很满。

  跑步,看书,看电影,以及交朋友。

  其他的以后再说,现在看的这本书是敬一丹的“我遇见你”。就是她的自传。描写了她怎么走上新闻工作者的过程以及在新闻界所做,所想,所为,她的工作时间是从80年代一直到10年代,工作史贯穿整个新中国的发展史。

  现在刚刚读书过半,看的两天中,随时都有很多感悟冒出来。

  例如读到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感慨农村贫富差距大,会对她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不解。作为一个新闻人,虽然没有经历过那种生活,但是对此没有耳闻?

  读到她对一些新闻工作受到领到影响,轻飘飘一句,“心中这个坎迈不过去”,作为一个新闻人,居然不对此据理力争?

  因为敬一丹相对央视四大名嘴,我关注最少,初读她的作品,完全没有白岩松的“幸福了吗”看起来爽。

  当然,书还未过半,再看看再说。

  《我遇到你》读后感(五):我遇到你,你遇到谁?

  文&巡回山猫

  来自微信公众号:轩邈vision(文末有公众号介绍)

  谈起主持人,何炅,谢娜,汪涵,欧阳夏丹,康辉……在这个电视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时代,主持人的熟识度以及影响力越来越低。但是,不论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像我一样的90后,或者我们的父母,都知道一个名字——敬一丹,也都听过《焦点访谈》。

  放大弱者的声音

  很多人认识敬一丹老师,是在每天新闻联播之后19:38准时播出的《焦点访谈》。在书中,敬一丹老师详细的讲述了这个舆论监督节目类型的诞生,发展,巅峰,低谷,回升。

  1994年,节目开播,作为大陆第一档关注民生,行使媒体监督权力的节目,她就像是一阵春风伴随着改革大潮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像是一束光照亮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交通道路上路霸频现,工厂排污严重超标…… “咱们焦点访谈见!”

  这是老百姓第一次有了自己说话的平台,这是中国民主实践的一个脚印,这是国家喉舌真正该做的一些事。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味越来越浓了,走关系,走后门,来自社会各界的阻力在《焦点访谈》于1999年达到巅峰后显现出来。敬一丹在书中不避讳地谈到了这一点。“只有尚方宝剑,才能让这类型节目走的长远。”

  按下一个个邮戳,带着老百姓的期盼,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送往了《焦点访谈》。可就算是一个日播节目,也没办法让信件中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

  于是就有了《声音》这本书,这本记载着中国弱势群体的书籍一面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终于,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弱者的声音终于传到了社会的耳中。

  “《焦点访谈》成就了很多优秀的记者,这个职业的价值,骄傲,荣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弱者声音的传递。

  传播智者的声音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传播成了一个人动动手指几秒之内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我们究竟该传播些什么?你的一个小小的传播会不会像蝴蝶扇动翅膀那样引起太平洋上的一阵风暴,而自己却毫不知情。

  2003年,敬一丹主持的《声音》开播,这个节目就中国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时事政治邀请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进行探讨。

  智者的思想碰撞,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是不是也该让自己的传播更加理智?

  传播什么样的声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是每个公民的声音都能够发出,传播并且听到,而且没有任何的顾忌。我希望,我去做问卷调查的时候不再有人追问“谁会看到?我写不满意是不是不行?”

  先做一个好人

  善良,乐于助人,奉献……一个好人可以有很多种类。

  敬一丹在书中提到:“或许正是我的迟钝成就了我。”不急不忙,不争不抢,想好自己的方向,按自己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这样的迟钝,又何尝没有“欲速则不达”的哲学意味蕴含其中呢?而我在路上,车站,学校,看到的多是那种匆匆的表情,对周围的景色无心欣赏,自顾自地身体前倾匆忙走着。

  如果我们连驻足欣赏一朵花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能够在历史的大潮中走的又稳又远?

  白岩松这样评价敬一丹:“做事,为而不争,正因为不争,所以没人能和她争。”就像是美剧《尼基塔》中的一句话:“没人能在珀西的游戏里赢过他,你赢的唯一方式就是不玩。”

  敬一丹不争,却让机会叩响了她的大门。

  机缘巧合,考进北京广播学院;恰是改革,走上电视广播第一线;心系人民,推动电视栏目深化改革。

  敬一丹先做了一个好人,才是一个好记者,好主持人。

  我遇到你,是敬一丹遇到播音主持专业:是她遇到记者这个职业,是她遇到的这个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

  而现在中国的记者如何摆脱“狗仔”称号,重新找回那份荣耀,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思考的话题。曾经无冕之王的称号,是时候该拿回来,又或许,她或许就蒙尘在我们心底的某个角落,等着被擦拭干净,重新闪耀。

  马上,《感动中国》又要开播,那个春风化雨,滋润着中国人的节目。虽然我已经渐渐对这碗鸡汤失去了兴趣,但是或许是这本书,或许是敬一丹,我莫名的期待起来。

  你来了

  请坐

  我们来看看这人间[img=1:L]“轩邈vision”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加入与分享[/img]

  《我遇到你》读后感(六):《我遇到你》读后感

  这本《我遇到你》是敬一丹写在她的花甲之年的,那年,她告别了央视舞台,开启了她的退休生活。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她的观众的,也是写给她自己的,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交代”。

  《我遇到你》读后感(七):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也是那篇文章,让我瞬间有了改变的冲动和萌生了勇气,我特别想知道,她是如何做到。她的经历也告诉了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前的现状让我很不能释然,既然不开心,就要寻求改变现状,去寻找自己要的生活状态。我一直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越走越远,并且越走越宽。而名校研究生的平台一定会让我遇见不一样的人和事,同时也在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利用闲暇时间看这本书,大概看了有23天,今天看完,一种感慨是,如果没有那次的艰难的决定——读研,进央视,我想敬一丹的生活会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她也不会遇见白岩松、水均益这样优秀的人儿,她也很难全方面地见证中国媒体环境和历史的变迁。这一切的遇见,都是因为她做出的重大决定和矢志不渝的坚持。而这恰恰是我所缺乏的。我想,这也许就是书名《我遇见你》的缘由吧。她遇见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书中,她谈及很多她的经历,所见所闻,这种经历的机会并非每个人可以轻易亲历的,所以很多体会和感慨我们很难感同身受,毕竟作为一种回忆录,它带有太多个人化的因素在里头,但从她的描述里,我看到了一个人对一份职业的坚持,热爱,虽然书中有很多关于扶贫、教育、反腐等敏感却容易动容的话题,但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她对职业的热爱之情,她至始至终都以一个媒体人要求自己,并最终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媒体人。这样的热爱,太能让人感动,我想,原因莫过于自己还未遇见那个自己。

  《我遇到你》读后感(八):【书评人俱乐部】管中窥豹——从新闻人的视角看中国社会变迁

  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经历的巨变是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正所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亲历历史,见证中国前行的每一步脚印。而新闻工作者,更是要以其敏锐的头脑和多元的思路,看到中国社会的问题与痼疾,并用媒介这一社会公器来力图推进问题的解决。毫无疑问,敬一丹是新闻人中的佼佼者,她个人的经历,也是那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的缩影。

  平日里与陌生人闲聊,问及学的是什么专业时,每当我回答说:“新闻”,几乎99%的下文都是这样的:“那你们将来是要进电视台的吧?”虽然我跟人解释不下20遍,新闻不等于电视台,进电视台不等于一定要当主持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群众最熟悉的媒体就是电视台,最熟知的媒体人是主持人。因此,主持人的水准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白岩松之于《东方时空》,敬一丹之于《焦点访谈》,都是这个道理。他们采编播合一的高制作水平,优质的选题,犀利的评论,精妙的观点,都是长期以来节目有大批忠实观众的保障。

  敬一丹是50后,这一代人经历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成长历程,今天的年轻人绝对无法想象粮食、布匹需要凭票供应是怎样的情景,也无法想象上山下乡的酸甜苦乐,更无法想象当时的年轻人那前途未卜的彷徨与恐惧。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彷徨,但被外力干预的那一代,他们的人生如浮萍一般,不一定漂到哪个或险恶或安全的岸边。

  关于知青生活,敬一丹写的不多,这本书主要以她的新闻从业经历为重点。读梁晓声的小说时,我还曾问过当过知青的老师,那时的人们说话真如小说里那样概念化、形式化吗?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她说,你们现在肯定觉得无法理解。那众人皆醉的年代,能阴差阳错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敬一丹是非常幸运的。人生的每一步,在日后看来,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社会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谁曾想到当年不受重视的电视,如今成为最权威、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90年代的新闻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每走一步都是自己在探索,这样可能很辛苦,但也因没有可参考的标杆而打破传统的束缚,可以尽可能地按照电视媒体人自己的思路去做,从这个角度说,作为第一批探索者,敬一丹他们是幸福的。在丰富多彩的90年代,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人们都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储备,一个崭新的时代风貌在各行各业中体现着,媒介作为传播工具和宣传工具,可谓是遇到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这样的黄金时代,诞生数个优秀的知名栏目,敬一丹长期主持的《焦点访谈》是我们熟知的。如果不是她自己在书中写到《一丹话题》,我甚至不知道曾经存在过一个这样的节目。当时节目中讨论的扶贫、城乡户籍差异等选题,至今仍有意义。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在物质上有极大的飞跃,但整个社会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多,这是转型时期所必然经历的阵痛。

  敬一丹在最好的时光遇到恰当的机会,从而走上新闻人之路,可以说是非常幸运。这种幸运既是她个人的幸运,也是我们作为观众的幸运。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注重脸面了,精神内涵似乎被人们遗忘。在今天的社会是无法生产出那样一批优秀新闻人的,他们,也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见证中国社会的变迁。她遇到新闻理想,遇到观众,成就一生的事业。我们遇到《焦点访谈》,认识一个变化中的中国。

  《我遇到你》读后感(九):不错的书

  专业的转本

  值得拥有

  www.taiyuanfanyi.cn

  www.douban.com/note/498670046/

  专业的转本

  值得拥有

  www.taiyuanfanyi.cn

  www.douban.com/note/498670046/

  声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译声翻译”,是一家致力于语言处理解决方案的专业大型翻译公司,公司以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更完美的性价比为您提供服务

  《我遇到你》读后感(十):温吞的敬一丹

  知道敬一丹,因为焦点访谈。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道德与法制、焦点访谈这一类的节目。看那些“坏人”的行径被揭露,总跟着有一种叫“正义感”的东西升腾,每天期待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之后的焦点访谈,看久了又觉得:怎么世界上这么多坏人?警察为什么不抓他们?没人回答我这些问题,我慢慢长大,不再有这种困惑的时候,也不再看焦点访谈了,一眨眼,敬一丹都退休了。

  看了书,才知道这样温吞不够辣的敬一丹,经历过动荡的年代,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个倔强上进的领先时代的女性,虽然她试图让我相信她是因为自己足够幸运。温吞的敬一丹做过焦点访谈,必然见过很多黑暗,她一定比外人想象地更坚强更有良知,虽然她用成熟淡然的表述来清醒地掩盖。对,就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温吞,让我喜欢不起来。可结合时代背景和生存之道,又是一种让人理解的拧巴。又也许这种温吞,在别人看来是一种淡然。

  她的文字也温吞,缺乏力量,平淡无奇,读来也不热血。组织结构的条理性也不太好,作为一本回忆录,是一本只体现出年龄而不是阅历的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