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兰克林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富兰克林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9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富兰克林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本由[美] 本杰明·富兰克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7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一):转载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成就传奇性的,但是经历确实真实平凡的,我对富兰克林成功原因的推测是:童年时代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并且经常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实践,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各种人进行交流,这两项学习的最基本技能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发展,而真正促使他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的原因在于他从小培养完美主义思想,以及他后来实现道德完满计划,这种建立在务实基础上不断追求完美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富兰克林给我的最大的鼓舞是他的平凡却卓越的人生,我之前读过很多的人生传记发现了那些成功人士基本都是有梦想并且一生为之奋斗的人,而这梦想基本都是在童年的时候形成的,且是别人不可复制的

  而他的完美主义思想,按照我个人额理解,只要经过不断地阅读和交流,对知识以及高尚道德的渴望就会越来越强烈,就会产生不断超越自我愿望(也可能仅适用我个人),所以我认为他对于一些人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他的道德目录,包含了十三点:

  一、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

  二、沉默----不说于人于已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废话

  三、秩序----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候,不可乱来。

  四、决断----决定你应该要做的事,决定了后一定要做。

  五、俭朴----不是于人或是于已有益的事,不要花钱;换句话说,不要糟蹋浪费

  六、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行动

  七、诚挚----不做与人有害欺骗行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要出于诚意

  八、正直----不做与人有害的事,或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人蒙受不利

  九、中庸----不走极端,对人少怀怨恨之心。

  十、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

  十一、宁静--不为琐碎小事,不为寻常普通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扰乱到心绪不宁。

  十二、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应该注意节欲,切勿因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

  十三、谦逊--学耶稣与苏格拉底。

  而富兰克林每星期只实践一项,把别的德性抛开,专门记录在一门小册子上,只要今天违反了某项,就在对应的那一项下面标一个黑点。经过一个周期之后又从新开始实践,他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新习惯的建立才能取代原来的陋习,起初运用的时候无疑是违反自然倾向的,所以每周关注一项能够让他逐渐克服天性,到了后来就变得容易了,也就成为习惯了。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二):富兰克林自传

  我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克服一切跟别人针锋相对言论和我自己的武断说法。我甚至不允许自己在语言使用表示确定看法词语,诸如肯定、无疑之类,代之以我心想,我的理解是或我认为一件事情如何如何,或者这事情我眼下觉得如何如何。当别人主张某种意见,我认为错了的时候,我会说,在某种情况下他的见解可能是对的,但在目前看来我觉得情况似乎或好像有所不同等等。

  在我们的性情中,最难制服的也许就是骄傲了,你尽可以千方百计将他伪装,跟他拼搏,将他打翻在地,但就是弄不死他,一有风吹草动,他又会表演一番。

  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三):超越历史局限造就平凡的伟大

  最近刚开始看自传也是因为一句话“借别人的书走接下来的路”

  任何时代都有其历史背景,跟着文章描述走了一遍富兰克林的时代,他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他的方法总是出奇有效“你的计划问过富兰克林吗,他支持吗”文中风趣表达了他的影响力

  阅读过后我记录了许多关键词部分是阅读过后潜意识带来的,“时代背景、大量阅读、实践、环境朋友圈美德思考智慧坦诚……”

  富兰克林许多付诸实践的计划,如对街道卫生改善,与其说他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不如说是大量阅读带给他广大视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当然还有更多对政策治理系列的诸多实践。

  我们包括存在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体制时代背景下,眼界不止于当下时代的人们便踏上了通往优秀通道,他们的工具或许是阅读、思考、实践、美德、诚实……

  愿机缘和合能与志同者相互精进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四):平凡的伟大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 著;蒲隆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1(2015.5重印)14+259+3,25元

  富兰克林先生的自传写法和蔼亲切,蒲隆先生的翻译流畅自然;在读这本书之前,富兰克林在我头脑中的形象是十分粗糙轮廓,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描述出来的:国父、科学家风筝实验。但是在我读过这本自传之后,我才终于理解了为什么美国人要把富兰克林印在100元的美钞上了,与此同时这位大洋彼岸的伟人也从此变得清晰且真实起来了。

  富兰克林的一生是伟大的,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他所取得的那些成就,而是由于其从平凡到伟大的过程: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依靠个人勤奋努力,用正当途径取得人生成就的过程。在富兰克林身上很好的体现了“美国梦”和美国式的成功。

  在书中对于自己初来费城时的描写,十分生动:“我折腾了一路,身上脏的不成样子口袋鼓鼓囊囊,塞满了脏衬衣和臭袜子;我人生地不熟,不仅一个人都不认识,而且不知道去哪儿找住处。我旅途劳顿,又是走路又是划船,又得不到充分休息。我饿的前胸贴后背,身上的全部盘缠就是一元荷兰币和约合一先令的铜板。”

  在对自己的身世进行描述的时候富兰克林曾经提到过“富兰克林是一种平民阶层称号”富兰克林的父母一共养育了十七个子女,富兰克林是第十个儿子,虽然生活拮据但是富兰克林的父母还是给了年幼的富兰克林很多有意义影响,例如在富兰克林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关于有人建议儿子创业的事情,老富兰克林的表现在书中的记载是这样的:“我父亲虽然说不同意威廉爵士的建议,但还是非常高兴,因为我能得到我居住过的地方的那样一位要人的好评,因为我勤奋谨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装扮得如此漂亮……他同意我重返费城,叮嘱我对当地人谦恭相待,努力赢得大家的尊重,切忌讽刺诽谤,他认为我就好来这一套;还告诉我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省吃俭用 ,到二十一岁,我就会有足够的积蓄自立门户,还说万一事到临了力不从心,他愿意扶我一把,走完全程。这就是我能得到的一切,此外还有一些他和我母亲表示关爱的小礼品,有了他们的认可祝福,我再次乘船前往纽约。”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在1724年,而富兰克林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已是1771年,我想父亲的叮嘱和母亲的祝福在那之后的47年里对富兰克林的事业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家庭特别是父母早期对子女的教诲往往能在孩子的一生中更长久发挥作用

  富兰克林的一生,可以看作是18世纪的一个缩影,以至于在看与其同时代的历史事件总会意识的以富兰克林作为参照。我将选择本书中几件有代表性的记载,以便展现作者的人生发展轨迹青年时期的富兰克林更重视自我的教育和自身品德的完善,随着年龄增长,富兰克林对公用事业的热心则体现的更为明显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简单介绍

  全书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但是这四部分的篇幅却不是相当的,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所占的篇幅较大,第四部分所占篇幅最少仅有几页内容

  第一部分是作者写给自己儿子的书信,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成是“富兰克林家书”,目的也很像著名的《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本部分的记叙基本按照时间顺序,从富兰克林少年时在波士顿的生活开始讲起,描述了作者初次到达费城并在费城当印刷工学徒,后由于轻信了基思总督关于让作者创业的许诺而来到了英国,在发现被欺骗后,在英国又继续当印刷工学徒,最后终于又回到费城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创业开始了自己的事业。而此时的作者不过24岁的年纪,和现在很多大学刚刚毕业学生年龄相仿。正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我开始在事业上露脸之前,不防让你先知道一下我当时在自己的原则和道德方面心态,这样你就可以看出这些东西对我一生的未来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作者记录的许多经历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关于自己饮食习惯的描述:

  在P13作者介绍自己的父亲的品质时说:“这么以来,他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生活行为中善良正义和谨慎之类的表现上,自然就不大留心桌子上的饭菜香味如何,入时不入时,合口不合口之类的问题了;所以我从小到大,对这类事情不管不顾,摆在面前的无论是佳肴还是糟糠,我都无所谓……”

  20富兰克林在自己哥哥的印刷社中做学徒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餐也有这样的描述:“哥哥和其他的人离开印刷所吃饭去了,我一个人在那里,随便吃一点东西(往往只不过是一块饼干,或者一片面包,一把葡萄干或者从糕点铺买来的一张果馅饼再加一杯水),在他们回来之前,剩下的时间我就可以学习,于是我的学习大有长进,因为饮食节制可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敏捷。”

  在P44作者描写自己在费城为凯默工作的时候以提到了两人一起坚持素食的经历;同样的事情还在P56页中有描写,及作者在伦敦旅居的时候,也曾经帮助引导过自己的工友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我做榜样,大部分工人放弃了喝啤酒、吃面包奶酪这种使人头昏的早餐,因为他们发现跟上我吃邻居供应的一大碗热腾腾的稀饭,上面撒着胡椒面儿,和着面包渣儿……这种早餐不仅价钱便宜,而且吃起来舒服,还能使他们的头脑清醒。”

  58介绍和伦敦时房东太太晚餐是这样的:“我们的晚餐只不过是各吃半条鲤鱼,一细条黄油面包,两个人分享半品脱啤酒。”

  我摘抄了书中这么多例子,其实只想说明一个问题,作者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对食物不怎么挑剔的人,但是在自传中关于自己饮食的描写却显得有些过于频繁详细了,这其中代表了作者教育后人的一种暗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美味佳肴的喜好是人的天性使然,然而欲壑难填,若是在食物的欲望放纵自己则会是一个人堕落的开始,比如书中曾提到的作者儿时的好友柯林斯,伦敦时印刷社的工友,作者印刷社早期的合伙人美瑞狄思都嗜酒成性,给自己和亲人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第二部分,由作者受到的两封来信开篇,其中沃恩的来信建议富兰克林将自己计划出版的《美德修养艺术》一书的初衷:“对青少年有益”付诸行动。《自传》第二部分仅有18页,但却因为其实用性才显得难能可贵,正像沃恩在来信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日常事务谨言慎行准则。”

  富兰克林为了完成对自己美德的训练,所精心挑选的十三项美德让我感到十分吃惊,因为在这之前我曾经看到过晚清时曾国藩所写的“日课十二条”为了方便对比我将它们分别摘录在下表中,前面为富兰克林后面为曾国藩。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物当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4)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公正。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的处罚,你当容忍之;

  (10)清洁。身体、衣服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遍不可避免的事故惊慌失措

  (12)贞节。除了为了健康生育后代起见,不常进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及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13)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尽管两人生活的年代(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以及国家的文化均不相同。但是两人对美德的标准上却有诸多共通点,比如富兰克林在节制和贞节上的解释就和曾国藩的“保身三要”节劳,节欲,节饮食暗合;生活秩序、勤勉与早起、夜不出门的内容也有共同点。另外在如何实现自我道德的方法上,富兰克林用的是标记法,通过记录一段时间内自己违背十三项美德中某一项的次数,不断提示自己。其实这个过程与曾国藩所提倡的反思与自省的方法从本质上讲是相同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尽管文明和信仰上存在差异,但人类在美德上的标准却是相似的,美德是不分国界的。

  最后在P115页,第二部分的落款为“以上1748年写于帕西。”根据本文的写作背景,这里应该是一处印刷错误,应为1784年。

  第三部分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作者积极投身公众事业的工程,正像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一样。富兰克林经过对自身美德的培养后,自然希望能够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当普通人和作者一样有同样的想法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你改变不了什么,你只能学会适应。”对于这种质疑,富兰克林在第四部分开篇时的一句话是这样回答的:“我一直认为,一个能力尚可的人可以在人类中促成大变革,成就大事业,只要他首先制定一个好计划,然后剪除一切娱乐活动或其他可以让他分心旁骛的事务,把推行这一计划当作他唯一的研究和事业。”

  在富兰克林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过程中有两个主线在《自传》中所体现的,第一是对于公众的教育,第二是积极实践。

  在体现对公众的教育上,作者不放过每一次机会,比如在印制《穷理查历书》时加入劝人勤俭致富的谚语;比如在出版报纸的时候自觉抵制挑起争端的文章;比如为提高年轻公民的素质而创立的“共图社”以及图书馆;再比如积极倡导建立的费城大学等等都体现了富兰克林为教育世人所做的努力。

  世界上有大理想和大报复的人不在少数,但能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并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是常说的知易而行难。反观富兰克林在践行自己在公众事务中的理想时就是那么的让人印象深刻了,例如作者建议为费城全市的街道铺路,为避免路灯因烟雾的积累而昏暗所提出的改进方案,以及在伦敦时对保持街道整洁的方法和建议。以下是其中的一小段摘录:“在这里让我说说,这样一条狭窄的街道中央修一条排水沟要比在街道两边靠近人行道的地方各修一条更为便利。因为一下雨,街两边的雨水会流到中央,形成一股激流,可以把它遇到的所有泥土冲走;但分成两渠水的时候,水势太弱,哪一条也冲洗不干净,只会把水遇到的泥土变成泥浆,于是车轮滚滚,马蹄嘚嘚,将泥浆溅到人行道上,弄得它又脏又滑,有时还溅过路人一身。”没有读《自传》之前,很难想象一位开国元勋竟然能够在这样的小事上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就像作者所说:“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在人生的福祉上如此,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上也是如此。富兰克林就是在一系列看似很小的公共事务上不断磨练自己的处事艺术,不断积累经验和信用,逐步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才有了以后做大事的可能。

  《自传》的第三部分还介绍了作者参与的几件主要的地方性事件:

  一是通过发行公债的方式绕过总督筹集援款;二是为布雷多克将军率领的北美英军征集马车;三是在吉内登哈特修建抵御印第安人的堡垒;四是积极促成民兵法案并建立民兵团。其中还穿插描写了作者的电学实验研究,最终以富兰克林起身前往英国准备向国王面陈对领主的田产征税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的内容最少,仅寥寥5页,内容上与第三部分相衔接,介绍了富兰克林到达英国后积极采取行动,说服枢密院通过了宾州议会的立法主张。这里我想介绍一下作者生活时期,北美殖民地的政治体制,作者生活的费城隶属于宾夕法尼亚,而宾夕法尼亚的所有者是当时的领主。领主有权任命总督来管理宾夕法尼亚的事务,而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的议会有制定本地区法律的权力,富兰克林作为议员的一员,经常被推选作为议员的代表。特别是当议会制定的法律与领主的利益相左的时候,富兰克林往往会挺身而出,代表议会与总督、领主甚至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枢密院进行沟通、协调甚至是申诉。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作为一介平民出身的富兰克林,能为了本地区公众的利益据理力争,不卑不亢,都是值得尊敬的。

  也许正像译者所说的那样:“他只把生平记述到1758年就与世长辞了,因此没有写他作为一名外交官和公仆的光辉成就。”但是也许这才是符合富兰克林的自传吧,“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用来描写富兰克林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吧。

  最后我想用富兰克林的墓志铭作为本篇书评的结束:

  The Body of

  这个躯体

  . Franklin, Printer,

  本·富兰克林,印刷工

  Like the Cover of an old Book

  就像一本旧书的封面

  Its Contents torn out

  没有了内容

  And stript of its Lettering and Gilding

  字迹斑驳,镀金脱落

  Lies here, Food for Worms

  躺在这里,被虫子吞噬

  ut the Work shall not be whlly lost

  但是他的工作不会消失

  For it will, as he believ'd, appear once more

  就像他所期待,所相信的那样,再次出现

  In a new & more perfect Edition

  以新的更完美的版本

  Corrected and Amended

  更正和修订

  y the Author.由作者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五):本杰明▪富兰克林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这位举世闻名的伟人竟然如此平凡而普通。对于我们想要追求成功与幸福的普罗大众来说,他的自传很有借鉴意义。我认为富兰克林的自传显示出他的一生是理性挂帅的,他擅长做计划但是他的一生又不尽然是被规划出来的,至少直到他青年时期还是一位懵懂的少年,未尝显露出惊人的天赋,也未见得对自我的人生有完全的掌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从经商到从政到后来的名垂青史又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他的世界观

  倾向于“宇宙就好像是一只钟表,上帝就是这只宇宙钟的制造者。上帝创造了宇宙,就让它按设计好的规律去运转。上帝的意志体现在日月星辰、风雨潮汐、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以及作为万物的灵长的人类身上。”牛顿的“自然神论”派。

  他的人生观

  1.秩序、逻辑、节制、精准、正确、雅趣、得体、匀称、统一、和谐、优雅、明晰,重理智、轻感情、讲究才智。——译者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富兰克林把这些不光彩的事亮出来,目的是要警示后人:他跟自己的一些朋友不同的是,他能知错改错,才有日后的成功。穷查理说,智者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愚者从自己的失败中也不大吸取。可是,对别人的不幸引以为戒的人是幸运的。——译者

  3.“一个牛津大学的学生竟然沦为卖身仆,真是件咄咄怪事。……他活泼,机智,和蔼可亲,但吊儿郎当,缺心眼儿,为人做事可轻率到家了。”富兰克林对人的观察总是全面而不有失偏颇的,他对每个人的评价基本上都写了该人的优缺点。

  5.22岁那年,我酝酿了一个达到道德完善的大胆而又艰巨的计划,我希望任何时候,不犯任何错误地生活;我想克服天性、习惯或伙伴可以给我造成的一切缺点。因为我知道或者自以为知道什么而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我看不明白为什么我就不可以见对就做、遇错就躲呢。然而很快我就发现我干了一件超出我的想象的难事。我处处留心提防这儿出差错,可往往又挨了那儿一个差错的闷棍。一不留神,习惯又占了上风。习性太强,理性无可奈何。我终于得出结论:相信做到功德圆满是我们的利益之所在,这纯属想入非非,它并不足以防止我们跌跤;必须破除陋习,树立良风,我们方能对一种沉稳一贯的正直行为有所依赖。

  一、节制:饭不可吃涨,酒不可喝高。饮食节制可以使人头脑更清楚,领悟更敏捷。

  二、缄默:于人于己不利的话不谈。避免碎语闲言,不和人谈无聊的废话。 ……经过我长期的观察,这些爱争长论短、反驳辩难的人做事一般都不太走运。

  三、秩序:放东西各归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

  四、决心:决心去做该做的事情,做就做到心想事成。

  五、节俭:不花于人于己没有好处的闲钱,杜绝浪费。

  六、勤奋:珍惜时光。手里总忙有益之事,剪除一切无谓之举。

  七、诚信:不害人、不欺诈。思想坦荡,公正;说话实事求是。

  八、正义:不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行为永不沾边,利公利民的应尽义务切勿放手。

  九、中庸:避免走极端。(求得平衡)忍让化冤仇。

  十、清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

  十一、平静:不为琐碎小事,不为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搅乱方寸、心绪不宁。

  十二、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应该注意节欲,切勿因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

  十三、谦逊:效法耶稣与苏格拉底。

  我的意思是把这些美德养成习惯,所以我认为最好不要同时全面开花,分散了注意力,而应当一次专注于一项,等把这一项掌握透了,然后再试下一项,这样循序渐进,直到我把十三项统统做到。我可以在十三周之内走完全程,一年四个流程。(与羊皮卷的做法一致)

  我一生福气绵绵,除了上帝的恩佑,靠的就是这点小小的本领。余年还有什么不测,皆在上帝手中:即使这些不测出现,对往日享受的幸福加以反思应当帮助他以乐天知命的心态将它们一一扛过去。

  他的价值观

  1.人大多不喜欢他人爱慕虚荣,而自己的那颗虚荣心再大也安之若素,然而我无论在哪里遇到虚荣,总是以礼相待,因为我相信,虚荣对于爱慕者也好,对于他周围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无害的。(明星有偶像包袱是件好事,普通人很多时候也是一样)

  2.我在拉赞助过程中遇到的反对和勉强让我很快感觉到:提出任何一项也许会被人认为能使提倡者的声誉高出四邻一丁点的有用的计划,而又需要四邻帮助来完成这一计划时,如果此人摆出一幅该计划发起人的面孔,那就太不识时务了。因此我尽量把自己放在不显眼的地方,声称那是几个朋友的计划,是他们要求我跑跑龙套,把它提交给他们认为爱读书的人的。眼下牺牲一点虚荣,往后会得到厚厚的回报。如果某个比你还要虚荣的人当仁不让地认为是自己的公路,到那时候,连嫉妒也愿意还你一个公道,拔掉这些冒领的羽毛,还给它们真正的主人。……按照我的惯例,尽量避免把自己表现成任何公益计划的首创人。

  3.由于没有给我儿子接种疫苗导致他死于天花,这让我意识到:如果两种做法都可能造成同样的悔恨,还是应当两害相权取其轻。

  4.对于别人利用我的发明取得专利一事,我也从来不去抗争,因为无意利用专利来肥己,也讨厌争得你死我活。

  一、关于人性

  1.有时候一个人钱少时比钱多时出手更大方,也许是怕被人小瞧的缘故吧。

  2.他跟大卫▪休谟是朋友,我认为可以参考休谟的《人性论》。

  二、关于性格

  译者认为富兰克林乐观、宽容、积极进取的性格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性格。

  三、关于实用主义

  译者认为富兰克林的思想行为体现出实用主义哲学重视实验、实效、实用的三大特点:思想产生行为,行为必有效果,要研究思想的正确与否,与其从思想本身来辩论,倒不如看它行为的效果如何,效用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跟邓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USE,也体现了美国人崇尚功利的态度。

  四、关于学习力

  我27岁开始学习外语,很快精通了法语,然后我又学了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这就鼓励我再次下工夫去学习拉丁文。

  五、关于一些风趣的描述

  我告诉这位爵爷,这种理论对我来说真可谓是海外奇谈。……谈话开始,双方都宣称有意做出合理的通融;但我估计对合理的含义各有各的想法。……这时候我们才看出来我们的观点差距太大,达到一致的希望十分渺茫。

  六、穷查理年鉴(勤奋、事必躬亲)——《致富之路》

  1.智者一言已足,言多于事无补。

  2.怠惰由于使人生病,从而绝对缩短了生命。怠惰犹如铁锈,耗损精力快过劳累。而常用的钥匙老是发亮。

  3.倘若你热爱生活,那就别浪费光阴,因为光阴正是构成生命的原料。

  4.要想得到闲暇,就好好利用使馆。闲暇的生活与懒惰的生活是两码事。懒惰生烦恼,安逸惹酸苦。不劳力的人只靠智谋生活,会因主干不牢而摧折。

  5.必须人逼事,勿让事逼人。

  6.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聪明、身体好。

  7.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如果你明天非干不可,还不如今天把事做完。

  8.漫不经心的害处胜过孤陋寡闻。

  9.不监督工人,就等于把钱包敞开让他们瓜分。

  10.丰足的厨房造成了薄弱的意志。

  11.西印度没有使西班牙富裕,因为它的开支大于它的收入。

  12.维护一种恶习,等于养育两个孩子。

  13.谨防小花销,小漏洞可以沉大船。

  14.谁一心要吃好,到头来就乞讨。

  15.许多人因为买便宜货毁了自己,花钱买后悔,愚蠢透顶。

  16.当你已经买了件时髦玩意时,你一定要再买十件,这样你才会显得体面。头一个欲望还好遏制,随后无休止的渴望就难满足。

  17.夸耀门面只能产生嫉妒,加速不幸。

  18.想想你负债了可怎么办。你把自己的自由交给别人去支配。

  19.人一欠债就不由得说谎。

  20.生来就是自由的英国人不应当羞于见人或害怕见人,也不应当羞于跟人说话或害怕跟人说话。可是贫穷往往使人短精神、缺德行。空袋子,难立直。

  21.吃亏学乖代价高,笨汉非此学不好,而且从中学得也太少。我们可以提出劝告,却无法提供行动。如果你不听道理,道理肯定会惩罚你。

  22.谁若一次施恩与你,必将二次施恩于你,其乐意之情为受恩于你者所不及也。冤仇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弊无穷。

  我认为,俗话说“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从知道到理解、从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施行、从施行到坚持、从坚持到成效,这中间有太大的鸿沟。对很多人来说知易行难,对大多数人来说知也是难的更别提行了。我想,这就是人与人产生差距的原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