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艺术讲演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艺术讲演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艺术讲演录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艺术讲演录》是一本由[美]福开森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一):笔记

  《中国艺术讲演录》系福开森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六次讲演中国艺术之合集。分别讨论青铜,玉器,石刻,陶瓷书画大概囊括了中国艺术之全部。

  书中介绍,福开森(1866-1945)乃著名的中国文物收藏家和鉴定家,旅华洋人中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唯一的洋委员。还出任过汇文书院(南京大学前身)院长参与创办了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在华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可能因为这个的缘故,他对于中国艺术的研究还是颇为深刻的。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但通过其讲解,还是能感受到他对于中国艺术确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而且能深入到中国文化里面,探索到一种本质东西

  开篇导论,作者就集中讨论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作者认为“在中国艺术的内部研究中国艺术,则它自己的标准必定具有优先权。”由于中国艺术本身的极具特色民族性,导致无需借助其他民族的艺术,或现成的评价标准,就可以理解中国艺术。其“唯一精确观察点,是站在中国自身文化发展中心。”

  作者还认为,“艺术是文化的表达。”只有真正遵从文化精神的作品才能称得上艺术,也只有如此,才能登大雅之堂。一个艺人不管其技艺多高,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要被拒于艺术殿堂之外。所以,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我们往往看不到艺术家个性表达。“一个艺术家最了不起之处,往往是他成功抹掉了个性,从而使观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艺术家的技能,而是作品的美丽优雅高贵,以及该作品在其民族的文化积累中的位置。”

  那什么是决定中国艺术生命的中国文化?作者认为,是仪礼和天兆。艺术就是从中发展而来。类似于艺术起源于巫术说。有这样一个认识,“中国艺术具有本土性质,它只可能起源于扎根中国土壤的文化,而不可能起源于别处的文化。”

  由于中国艺术本身材质和自然条件所限,导致古代的艺术遗迹都极难保存。但这从来不是中国艺术家所担心的,实物会消亡,相同的艺术精神却能世代相传。同样的艺术主题,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灵感,通过临摹复制传承下去。“这种方法既是对民族意识的颂扬,也是对珍贵传统的维护。”它是如此单调,又如此变化无穷。“在保持艺术精神的连续性方面,中国人做得比其他任何民族都好,他们那连绵不断的传承,已经维持了四千年。”

  这种对固有艺术和传统的坚持,不仅决定它很难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能够掌控、支配外来的影响。”从外面传来的艺术母题,都要服从这个原则,“与已有的标准或规则融合无间。”

  佛教艺术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固守并延续一种艺术生命,将之系于最初的民族传统,中国是唯一的活例。”从这个角度看,你可以说它衰落倒退,也可以说它繁荣如初。

  第二讲非常简略地介绍了青铜器的历史沿革,著作学说,主要用途,纹饰铭文和铸造工艺。而且很多类型的青铜器都没有谈论到。作者认为青铜器在艺术史上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更多的研究主要在文字学和历史学方面。“三代青铜器是庄重的仪礼型,而汉代青铜器则富于装饰意味。”“然而,无论哪种器型,都可以从数量庞大的存世作品中挑出一些精品,它们无论造型、浇铸水平、还是纹饰,皆足以媲美第一流的希腊铜器。”

  第三讲玉器本来是和第二讲合为一讲的,现在把它单独出来了。相比介绍青铜器,这一讲则更加简略了。主要强调了玉器所带来的一种触觉上的愉悦感。而且与青铜器的用途相似,玉器原型,装饰母题也大多沿袭自青铜器。

  相比其他的艺术类型,石刻艺术好像一直是主流艺术圈的从属,“即使在其鼎盛时期,或多或少也还是一位闯入者。”能流传下来的古代石刻也少,其本身材质制造工艺,不太符合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愿景,也不是文人墨客理想寄托。用途也没那么广泛,“石刻艺术表现与人相关的主题,而在中国哲学里,人在天、地、人的序列中排在最末。更重要的是,依中国人的观念,人应当通过祭祀或占卜仰体天意、俯息地威,而不是忙于塑造人像以求其形长存。”因此,到唐宋以后,“石雕已经是一种渐近消亡的艺术。”再没复兴

  在作者看来,瓷器在中国艺术中仍然被处于次要位置,“陶瓷中没有那么微妙而难以捉摸之处吸引中国的艺术爱好者。”而且也“鲜有关注陶瓷发展的文字。”但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最受喜爱的中国艺术。现在情形应该好很多了,陶瓷也是颇受重视的。

  第六讲讲书画,单讲了书法,“书画同源”,它们本是一物之两体。由于书法的实用和影响,作者认为其在中国艺术中有无上地位。关于书法的论述,内容都很平常,并不出彩之处。唯有一点,让人大感意外,作者认为颜真卿和柳公权“都算不上大师”。这一点似乎就有失偏颇了。译者在注释中也指出了这一点。

  绘画的影响虽不及书法,“却是一种更易于欣赏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国人四溢的审美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灵魂,只有在绘画中,才得到最完满的表达。”画不仅能愉悦人,也能感动人。艺术家的文学修养,历史感知,传统训练,更多的表现于绘画。一个以绘画为职业的人,到底是做一个画匠,还是成为一个艺术家,关键就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同一个主题,可以被一代画家重复使用,“但是笔法上又都流露出各自的特性。”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培养了中国人不可思议记忆能力,”和临摹能力。“中国画立足于记忆性复现和想象性重构,而不是对模型模特作精确的摹写。”不做草稿,落笔前已成竹在胸。

  中国画注重笔法,色彩和谐迷人氛围和构图,而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做精确的形体,明暗,透视等。尤其是笔法,“笔法是中国画的根本线条即由笔法而出。”“南北宗概念渊源。即在于宋代两种笔法的根本分歧:强劲有力的笔法与温和优雅的笔法。南宗、北宗不是地理的概念,而完全是笔法风格上的不同。”

  天地人的哲学是中国画的真正微妙之处,这一点在山水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人不过是造物的很小一部分—他是暂时的,易逝的,而天地之道是永恒的。”

  对人体态度,中西艺术向来有别。西方艺术是很看重人体这一题材的,可以说是其基本原则。是首要的,也是最高级的。中国当然也有人物画,但不是最主要的,人只是万物之一种。天地人并没有太大区分,看重的

  是表现一种内在的,精神的,品性上的感觉。不管是写意,还是工笔写实,抓住的就是一个“神”。

  笔墨与色彩结合最为完美要属花鸟画。“这类画既生动美丽,又纯朴自然。”

  “也许中国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主要体现于绘画——是那样一种倾向:紧抓住万物之常性。”不管人物,花鸟,山水都是如此。

  这本书作为一本艺术入门书,我觉得还是有点欠缺的,内容算言之有物,也够浅显易懂,但不够全面。可算一家之言补充阅读。还有,这本书的装帧不算太坏,如果插图能做得更精致些,就更好了。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二):【亚马逊豆瓣小站】令人从感情接受不能的“中国人的老朋友

  作者福开森昔年被誉为“旅华洋人中,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初至中国开始便以教育家身份示人,因而得以与中国士绅、学者阶层广泛而深入的交往,其后更以“中国学界的名流”身份的周旋活跃于东西方的上流社会中。总之,靠着他在华工作生活五十余年间赚取的“著名的中国文物收藏家和鉴定家”名头,这位不管是留在中国工作生活,还是其后在日军占领时期被遣返回了美国,始终过得都挺滋润的。然而不论其从事何种职业,“他毕生的志业却是金石书画的收藏和研究,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推广。”

  不过,或许是视角不同的缘故,比起他于本书中关于中国艺术的演讲的内容,我更好奇的却是这位这位大收藏家,当时究竟通过他的手从国内流走了多少宝贵的文物。私以为,无论福氏前期的对“金石书画的收藏和研究”,还是后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和推广”,或许是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在意的缘故,更多的却还是为的图利贪名罢了。前者图利,后者贪名。毕竟,福氏到中国的时间段是在清末,不说几十年混下来又成就了个中国文物大收藏家的名头,单看那个时期来华的外国人都是个什么玩意儿就知道了。都是一些打着主意要到远东来捞金的,基本上就没什么好人。当然,这么说可能有点武断,不过被冤枉的几率不到两成,完全可以忽略!

  书的装帧设计也很不错,但是作为演讲集子,内容非常浅显。虽然这样说,但我对书本身的内容并无意见,所恶心的只是这种前赴后继的热衷于到中国刮地皮的“中国人的老朋友”罢了。总感觉这样的书政治象征意义,比起作为出版物的实际价值更加重要。献媚、流俗,不明白今时今日这样的书又何必要再版……话说,这位周旋于清末官场上的中国通,为西方研究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大收藏家,莫非死前还立下了遗嘱要将身前所有收藏都送还中国去不成 凸(艹皿艹)!

  说来书中所讲详于青铜而略于玉器,详于石刻而略于陶瓷,重点完全放在了书画上面。据福氏自述是因为,玉器陶瓷在西方已有相关的研究著作可读,所以他在此便不再多说。可令人不解的是,既然他本身擅长的就是金石书画,明摆的就是玉器和陶瓷所知不多,怎地到了演讲的时候却能厚颜矫饰,用其他人已经讲过不少了,到他这便无需赘述来搪塞。甚至此书今次再版的译者前言中亦采用了他的此等说法。倒是不知他这种爱面子习惯,是否也是自中国清末的官场人物中熏陶后得来的呢?

  如此倒也无怪乎福氏会对金石字画如此的偏爱了。只能说,和现代人对瓷器和玉器的狂热追捧不同,古人在古玩收藏这个行当中,更加看重的还是金石书画。认为像玉器和陶瓷之流不过是小道,只能是供人赏玩之用罢了。像是金石书画这样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学问,是值得人穷经皓首的知识。福氏在中国历来与清廷官场中人来往密切,与士绅学者有着广泛的往来,受其影响醉心于这方面的收藏,倒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不过令人十分遗憾的是,书中图片大多是国内馆藏文物的影像,未见有多少动辄为福氏举例了的被西方博物馆和西方收藏家搜罗去的流失文物的图片,却不知又是为何了。

  书中的文字倒是很动人的,但是私以为这位的说辞,就跟那个“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效果一样,都是言者无心,令听者有意罢了。那段时间国内的文物流失严重,却也未知是否就有福氏“大力推广”之功了?但是现实就是,听了福氏的演讲之后,的确很能勾连起本来就对东方世界深感好奇与憧憬的西方人,对于来自遥远东方世界艺术珍品的觊觎攫取的欲望。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华美的文辞却足可令野心者付诸行动说白了,一首词令山河板荡倒是未必,但既然有这样现成的好借口,孰能放过呢?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三):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眼中的中国艺术

  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眼中的中国艺术

  读《中国艺术讲演录》/by烟波浩渺1980

  福开森,南京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创校元老,主持沪上《新闻报》三十年。旅华洋人中,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委员会唯一一位洋委员。上海著名的福开森路(武康路)即为纪念此公。

  本书一是本中国艺术的入门读物,源于福开森1918年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所做的六次关于中国艺术的演讲,并与次年结集出版。作为一本在上世纪初出版过的,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鉴赏书来说,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当你读完全书后就会发现,福开森的这本演讲录非常耐读,尤其是在译者翻译后补充其不足之处后,你会为他的某些精准观点折服,如历史传承、临摹作品又带有个人特性、独有艺术品位等方面。作者对中国人对艺术追求分析客观透彻,视角和切入点都与我们惯有欣赏习惯大不相同。他对中西方的教育体系做出对比,分析出国人历朝历代的临摹千人之作的缘由,也借此普及中国临摹习惯是历史悠久深入人心

  福开森在《中国艺术讲演录》的开篇说道:“一个富于艺术气质的民族,阐释自己的艺术并定下自己的价值标准,是其固有的权利。”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希望把中国传统的鉴赏方法推广到欧洲,改变欧洲狭隘的中国艺术品审美取向。著名的鉴赏收藏家高罗佩在中国传统艺术品鉴赏方面深受其观点的影响。

  作者多年旅居中国,通过工作便利结交当时的艺术鉴赏名家官僚得天独厚接触中国传统艺术品的条件,后经他潜心研究自成一家之言,其优点多过不足,如今读来仍然获益匪浅,并不会过时。如今关于中国艺术入门的书多到眼花缭乱,很难取舍读哪几本,不读哪几本。这些演讲稿同时也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被誉为“中国古物收藏第一人”收藏家的神级人物在华印记。这些观点和意见仍对我们有启发意义。由此书可见福开森的在当时为打破西方惯有牺牲东方艺术品的审美方向,做出的努力。

  关于东西方艺术的差异,福开森的态度是求同存异,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部分,研究鉴赏归纳成自家意见。并将这部分与众不同的地方,介绍到欧洲的艺术品收藏界。尤其是对青铜器的研究和收藏。本书是作为演讲稿用途,读起来会有鲜活的感觉,听众本是学生和艺术爱好者们的,福开森从导论开始阐述多年以来对中国艺术的研究的心得,提出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用深入浅出形容这份演讲稿再合适不过。我最喜欢读的部分是他对中国书法和绘画的讲解。我喜欢玉器和瓷器反而占的篇幅不是很大,对青铜器的讲解是比较细致的。

  中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利于遗迹的保存,因此中国缺失文化遗迹。除了将我们带回商代文化的青铜器和玉器,以及可能更早的甲骨文,没有其他实物可以证明《尚书》中的记述。关于尧和舜、大禹治水也只能看作是后人的追想。他认为:汉代之前的石碑,没有一件是可靠的。尽管有这方面的缺失,从未令中国的艺术批判家感到不安——早期实物会消亡,但是将那相同的艺术精神,代代传承,是中国人的一种天赋。

  福开森说文人画中蕴藏的精神,“在绘画中,中国人的精神则摆脱了物欲的重负而醉心于沉思。人不过是造物的很小一部分——他是暂时的,易逝的,而天地之道是永恒的。这种微妙的精神洋溢在每一幅高贵的山水画中”。

  本书再重新编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图做了调整,多用彩图替换,将历史局限性一一更正说明。在书中可看到福开森一生中最为自豪的艺术收藏品:齐侯四器、柉禁组器、《勘书图》,以及他帮弗利尔美术馆购入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我心里私下像要是配图能高清就太完美了。不过想来高清图也是奢求,历经千年的风霜,这些绢、纸上的创世名作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我们也只能借着书籍遥望回想,那些令人神往的年代。

  【P81】对武梁祠刻石的观点:这些石刻画印证了希腊墙面和梁檐上常见的两种传统技法,其一,人物的头部尽量保持在同一高度,其二物象的大小与其重要性相对应。仆人比主人小,动物比人物小。这是艺术家对人文精神的颂扬——道德考虑优先视觉效果。

  【P146】在中国画里,很难断定什么是原创,什么是模仿。相同的主题被一代代画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使用。例如“郭子仪将军像”、“观音像”。

  【P148】中西的教育体系不同,中国上千年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中国人不可思议的记忆能力,而西方人的心智,却是依照分析的方法培养的,因此,临摹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显得更容易一些。

  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

  如需转载请豆邮联系笔者2933702061@qq.com。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四):大江东去,浪淘尽

  /C.C

  书能做到即使历经岁月淘洗,文化的隔阂,仍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提升读者的素养的便是真正的好书。而这本福开森所著的《中国艺术讲演录》便是为大众推介中华传统艺术的佳作。

  事实上,这本书本来是美国的福开森先生面对当时西方人在20世纪初的东方研究热中写的自己对于中华艺术的概要。然而现在这本汉译本的再版却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为改革开放后的新青年推介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

  由于各种历史因由以及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会学沙剧、看日本漫画。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甚至远超我们对于自身的了解。但是对于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以及以此传承的中华文化却知之甚少。我们不能让我们祖先傲立于世界的艺术瑰宝埋没在自己的无知中。而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我们不得不重新积累传统文化底蕴。诚如福开森先生所言“中国艺术只能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而不是其他什么文化。”

  与西方颇具独立人格与科学精神的艺术形式不同,古人的艺术修养是与家国信仰与道德层次密不可分的。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修身,既是指提高艺术修养又指锻炼政治能力,事实上这两者在传统中国几乎是密不可分的。而福开森先生在本书一开篇便提及,礼仪、周礼,决定了中华的传统文化。“知止”传统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富人阶层那低调的奢华。可见礼仪做为夏商周以来的政治信仰,用来总括中华文化是毫不未过的。

  当然,我们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四书五经、儒释道的一个目的便是以此来解读古人遗留下的艺术作品。福开森先生的这本《中国艺术讲演录》也依照金石与书画的分类共有八讲。除第一讲导论外,前四讲分讲青铜、玉器、石器、瓷器。后三讲则讲书画。可以说,福开森先生做为近代以来的中国数一数二的艺术品收藏专家,听他讲解中国的艺术品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更能锤炼自己的精神世界,深刻体会到中华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我不想卖弄我自己从本书中得来的诸如青铜器按时间分为三代、秦汉、非古器等等。毕竟这些都是古玩爱好者必知的基础知识。我只想谈谈这本书的可爱之处。福开森先生做为美国人,又是面向英语大众写出此书,因此写法上便懂得西方人的爱好。在金石中格外祥写了青铜器与石器。毕竟西方艺术的七艺中雕塑可是占了极大的地位。何况福开森所选的图片几乎都是能引起国外兴趣的野兽、怪物、舞女等样式。而这些可能并不在文艺推崇的主流样式内。而在书画领域,福开森先生不厌其烦的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绘画不重形式而重精神的文化底蕴,烘托出文人的精神世界。但正是这种略带东西比较的文字,更能激起对于中华文艺亲近迷人,博大精深的赞美。当然,这样也带来了一些缺陷,就是广大中国的读众会莫名感到玉器、瓷器以及书画中有一些缺失,并且毕竟时间久远,无法涵盖考古界的历史新发现。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一定会为渴望了解中华传统艺术的年轻人带来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作者是老外,被翻译成了中文,中国传统文化近百年因为历史严重缺失,望更多的人重视和保护我们古老的东方文明,保护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五):艺术与传承

  因着对古代文化和文物的喜爱,在旧书摊淘书的时候,买了一本《百馆百宝》,里面差不多是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镇店之宝,多数的都是金碧辉煌的,价值连城。

  在看《中国艺术讲演录》的时候,我想起我的大学老师,曾经提过一句在旅华的外国人中,对汉文化的传播和研究比较在行的两位汉学家,高罗佩和福开森。那个时候,不以为意,毕竟文化这东西,几千年下来,国人未必都做得好,更可况是外国人。

  这本书里,除了讲诉青铜玉石陶以外,还涉及了绘画书画等艺术形式。结合众多各个博物馆的图片,通俗易懂,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中国的艺术传承的问题(当然这里面译者的功劳也是大大的)。书中还涉及了《山海经》中的上古传说,和一些民间的传说,对于中国的文化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还不止福开森所写的这些,例如中国的棋,乐器例如古筝古琴琵琶等,中国文人的琴棋书画,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文艺。这可能囿于时代的局限,亦或者是作者研究的重点有所出入。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本书对于刚入门的文学艺术者作来说,还是相当有价值的。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六):编辑手记:寸心千古福开森

  20世纪旅华洋人中,中国艺术领域至少有两位顶尖鉴藏家:福开森与高罗佩。

  风流才子高罗佩名声隆盛,已经不必多费笔墨。

  至于福开森,旧上海法租界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马路(福开森路,今改为武康路)因宋庆龄、黄兴和巴金故居扎堆,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在此遭暗杀,反而比他本人更有名。

  实则福开森的一生,是一个在华逾半个世纪、“托寸心于千古”的“海外之鸿儒”的故事,很值得后人驻足凝视。

  福开森二十一岁来到中国,只手创办教会学校——汇文书院(后改名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并受盛宣怀之邀担任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首任监院(执行院长),他经营多年的《新闻报》一度是和《申报》并驾齐驱的上海滩第二大报。除了这些文化事业之外,还先后担任刘坤一、张之洞、端方和盛宣怀等地方大员政治顾问。1910年,福开森为中原大旱募得百万美元善款,清廷封赐二品顶戴。

  1912年,清朝覆灭,共和元年。

  随着端方人头落地,盛宣怀出逃日本,“福大人”福开森博士一时间“失业”了。

  这年的四月,福开森作为中国派出的四名代表之一参加在华盛顿召开的世界红十字大会。利用此机会,他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接洽,商定为该馆采购中国艺术品,助其建立起最初的中国艺术收藏,由此开始了与中国艺术结缘的下半生。

  福开森广为结交金石书画界名流,身穿长袍马褂,足穿千层底布鞋、白布袜,一副中国士绅的打扮,频频出入琉璃厂。他为大都会博物馆收购了数件举世闻名的青铜器,包括齐侯四器和青铜禁组器。齐侯四器1893年出土于易县,原属爱新觉罗·盛昱,是齐侯嫁女的媵器,有鼎、敦、盘、匜各1件。陕西宝鸡出土的青铜禁组器更为稀有,目前只有3件存世。这批青铜器原先是曾任陕西巡抚的端方旧藏。福开森最了不起之处在于,当时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青铜器还不甚了了,而福开森竟能说服大都会的董事会拿出整年的收藏基金去购买这样一套青铜器,非常难能可贵,如今它成为了大都会博物馆里最重要的青铜器收藏。著名历史学者孔华(Warren I.Cohen) 在East Asian Art and American Culture: A Stud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文版《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从国际关系视角研究》)一书中公允地评价:“在美国收藏东亚艺术品的黄金时代,多亏福开森和弗利尔,大批高质量的中国和日本艺术品才得以出现在美国的博物馆当中。”

  作为故宫博物院建立初期的功臣之一,福开森是故宫文物鉴定委员会唯一的一位洋委员(其他委员包括罗振玉、容庚、马衡、郭葆昌、爱新觉罗·宝熙、王国维等)。1913年,复杂的形势促使北洋政府接受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建议,将已收归民国的紫禁城前朝部分仿效外国先例改博物馆,福开森与朱启钤、金城参与谋划, 从美国的庚子退款内拨给二十万元开办费,雄伟神秘的紫禁城从此开始向公众打开厚重的大门。

  二三十年代,福开森可谓北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传奇国宝毛公鼎流落于市时,福开森慷慨借款给叶恭绰与郑洪年、冯恕,使这件国之重器得以留在中国。求学时代的费正清曾周游中国考察龙门、云冈石窟等历史遗迹,福开森帮他起到了引荐的作用。费正清后来在回忆录里提到:“福开森博士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白头发和大胡子,他是生活在两种文化中的了不起的大人物”,“由于福开森博士的担保信,我们每到一处,就会有来自北京上级给当地馆长的信件说明”。

  1933年,晚年福开森行一桩旷世未有善行,本着“得之于华,公之于华”之心,慨然将毕生所藏千余件中华文物,尽数捐与他所创的金陵大学(原汇文书院),现南京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王齐翰《勘书图》和青铜小克鼎均系福开森所赠。这批文物暂由北平古物陈列所公开展览,在文华殿特设“福氏古物馆”,直到1949年以后运回南京。

  对于此善举,《大公报》社论曰:“此举乃福氏对中国文化无上之好意,而亦为我国文化史上从来未有之事也。”当时主政华北的宋哲元将军还专门写下《观故宫陈列馆福开森古物记》碑文,“政事之暇,得以遍览,而益叹福君之慷慨。视世之藏弆家得一瓖宝,辄自珍秘者,其度量相越奚啻天壤耶”,立碑于文华殿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福开森被日军拘禁于北平。因其曾获日本“宝石”勋章,日军未将他关进集中营,而仅软禁在北京喜鹊胡同3号的家中。后美日交换俘虏,返回美国。受此刺激,两年后病逝于美国,生命终止在七十九岁。

  斯人已逝,幸有笔墨存世,让后人能得其嘉惠。福开森一生勤于著述,组织编纂了《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历代著录画目》《西清续鉴乙编》《历代著录吉金目》等绝对是第一流的中国艺术的收藏史名著。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曾有论:“基于丰富的文物收藏及厚实的中国文史知识,福开森主张重视中国艺术的独特性与纯粹性,他在中国文献方面的深厚造诣令人叹服。”

  对一般读者而言,更具可读性的福开森作品其实是他概论中国艺术之大略的英文著作,如Oulines of Chinese Art(1919),Chinese Painting(1927),Noted Porcelains of Successive Dynasties(1931),Survey of Chinese Art(1940)。

  1918年,受颇具声望的斯卡蒙讲座之邀,福开森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做了关于中国艺术之大略的系列演讲,第二年成书为《中国艺术讲演录》(Outlines of Chinese Art),天津外语学院校史馆今珍藏有福开森亲笔题赠给北洋政府文人总统徐世昌的此书英文原版。

  此系列演讲中,语涉青铜和玉器、陶瓷、书画,涵盖中国视觉艺术全门类,又能结合故宫藏品,新的考古发现,以及自己的鉴藏经验,内容翔实生动,非一般浮泛之论可比,特别适合作为中国艺术的入门书,在其中也自然能看到福开森一生中最为自豪的艺术收藏品:齐侯四器、柉禁组器、《勘书图》,以及他帮弗利尔美术馆购入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

  与理雅各和翟理思等自我隔绝于中国传统学术圈的汉学家不同,福开森与中国士大夫学者群体交游甚密(特别得益于端方和张之洞),颇能心鉴中国传统金石书画之奥义,而非站在局外人的位置上走马观花,高罗佩称,三十年代在北京指点他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来鉴别古画的不是别人,正是福开森本人。

  《中国艺术讲演录》的开篇有言:“一个富于艺术气质的民族,阐释自己的艺术并定下自己的价值标准,是其固有的权利。”这番话实有所指,福开森意欲将中国传统的鉴赏研究方法介绍到西方,由此逐渐转变美国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界偏狭走样的审美取向。

  单以书画论,当时美国收藏中国古画的圈子,仍然被菲诺罗沙及其日本弟子冈仓天心倡导的“日本趣味”所笼罩,或者说仍然在“古渡”而来的宋代院体画风和禅宗画的范式之中,而对宋元以来中国气韵生动的文人画主流一无所知。1914年,福开森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购买到包括元初钱选《归去来辞图》手卷在内的多幅中国古画,还举办了展览,这是美国艺术收藏界第一次见识到中国主流绘画之精妙。

  文人画中蕴藏的精神,用福开森自己的话来说,“在绘画中,中国人的精神则摆脱了物欲的重负而醉心于沉思。人不过是造物的很小一部分——他是暂时的,易逝的,而天地之道是永恒的。这种微妙的精神洋溢在每一幅高贵的山水画中”。

  福开森在结尾对中国艺术做出了最高的评价:“在中国艺术这里,平凡之物可成其绚烂,平常之地可现出神圣之光。”

  近些年来,海外对福开森的重视渐长,前有华盛顿弗利尔-塞克勒美术馆研究员罗覃(Thomas Lawton)的A Time of Transition: Two Collectors of Chinese Art(1991,中译本名为《中国艺术品收藏家的交汇:端方与福开森》),后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博士Lara Netting的福开森专论A Perpetual Fire: John C. Ferguson and His Quest for Chinese Art and Culture(2013)。

  2015年是福开森去世整整七十周年。矗立于南京金陵中学校园内的“钟楼”、上海交通大学内福开森的教学楼(中院),都由福开森亲手设计,已逾百年沧桑;福开森捐赠的文物安然陈列在南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从2014年11月到来年3月,福开森为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购的青铜柉禁组器去国九十年后首次归来,与其他两件存世的西周青铜禁(宝鸡戴家湾出土青铜禁,以及现藏天津博物馆的龙纹禁)聚首上海,参加上博的“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青铜器展”。

  今日《中国艺术讲演录》中译本首次问世,这些都是对福开森最好的纪念。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七):中国艺术讲演录

  只要看一看这本书的目录,我就已经认输了——青铜器、玉器、石刻、陶瓷、书画、绘画。

  书本制作精良、小巧,让人不忍心撕开封皮。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想,一般家庭出生的孩子怕是很少接触的了。琴棋书画的世家,或了解一二,或珍藏三四,或友人家收藏,或亲友们抄录,如爱新觉罗·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面所记录的,大清国的许多文物古迹,他都详细了解过的。他的族人在建国之后也担任起国家文物保护、鉴定相关的重要职位,可见,家世对于文化的自我沉淀,非常重要了。

  不详细查书作者,你还以为这一定就是中国人写的书了。整本书里面使用的的习惯和方法,像年历记录和文物说明,都按照东方人熟悉的方法记录着。当然,在书画、绘画章节则又直接接入西方的介绍方法,具体原因在陈丹青的很多视频里面说过,中国古典的绘画方法、展现手法都已经没落,而习惯以西式方法来渲染和阐述。关于西式思维和方式侵占东方神韵的说法,台湾著名画家、作家蒋勋有不同的见解。他本人是在西方世界求学回国的,更多的是用中国人的躯体学习、践行着西式思维下的美术事业;当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文化的作用会改变一个人最本质想法。他说,中国的建筑、绘画都以文化的个人完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如西式画卷通常是精美画面却稍有文字画面通体展现,而中式绘画则以诗歌、诗词和画面组成,这是中西画面展现最大的一个异同了。

  好的作者,不仅仅是用完美的照片展现思维。这本书也沿用了书与画的组合形式,完成整本书的自我展现。通过历史、思维、派别对古文物相关内容做了精确的阐述。即使站在今天的角度,这些介绍的方法和内容依然有借鉴的作用。

  关于博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读《王国维传》的时候,书中说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甲骨文方面的专家、鼻祖式人物。在书中也讲述了王国维在甲骨文方面的大量研究、文献与贡献等。再看完这本书,我才想过来,大家之人多博学又精学。更有了一种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对中国文化神韵的深刻理解,是解读中国历史、中国艺术的必要素养。中国历史和艺术的自我完成,通常是实物加文字的综合展现,通过文字的记录整理和传递,五千年历史随之而来、其实空气。

  由此想到了一个旅游的话题,很多历史景点、名人故居、历史画像,如若没有文化的传承和记录、深入理解,即使风景如画,也是暴殄天物,一无所知。

  这本书里面很多文物、故事记录的时间、地点和文化价值,当我们在现实中与他们相遇的时候,是否会感叹,有一种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我们似乎在哪儿见过”的感触?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八):信而好古,玉成其美

  信而好古,玉成其美

  ——读《中国艺术讲演录》

  文/斯索以

  所有的艺术史,最初都曾(甚至至今仍然)生长在一件件真实的艺术品上。而收藏这一行为,让艺术得以高雅地呈现在后人面前,让我们看到“平凡之物”的绚烂,“平常之地”的神光。福开森,一位旅华美国人,在十九、二十世纪交接之际接触到中国的艺术世界,并在收藏中不可自拔,沉浸与玩味里多有个人洞见,《中国艺术讲演录》里便可见出这样的一种身影。

  在对中国艺术全景式的梳理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位“洋人”的趣味,这本书倒是很好的中国艺术史入门读物。从艺术精神内核到青铜,从玉器、石刻到陶瓷,再到艺术精神上具有同源性质的书法与绘画,均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这些艺术门类的发展既有前后更迭的时间性,又体现了兼容并蓄的横向发展形态,像一幅层次鲜明丰富、脉络古远悠长的艺术卷轴,透露着独特的属于中国的历史味和诗意。书中所提及的各门类艺术品,在世界上往往是绝无仅有的,无一不粘附着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质,这正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强势与融合的结果。除了全景式呈现中国艺术的主要领域,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对中国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解读,分析了艺术品背后的民族文化特征、艺术家的创作与传承准则,以及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内容与民族心理机制,十分清晰地还原了中国艺术之所以为为中国艺术的独特气质。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深刻影响着艺术精神的后续发展,并最终成为一条延续不断的历史长河。所以福开森也惊叹这种艺术精神源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认为“固守并延续一种艺术生命,将之系于其最初的民族传统,中国是唯一的活例”。并且,中国人对艺术精神传承的看重,远远高于艺术品本身,在福开森看来,这无疑是“中国人的一种天赋”,因为这种天赋,以至于“商州时期盛行的那些艺术主题,也同样激动着明清时期各类艺术家的心”。他指出,中西方艺术难以用同一个术语体系来阐释,中国是独特,中国艺术上有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在将中国艺术与古希腊罗马艺术进行比较时,他更清晰地发现了中国艺术所具有的鲜明本土性质,强调“它只可能起源于扎根中国土壤的文化,而不可能起源于别处的文化”,而那些与其他地域、民族的艺术所具有的相似之处,则是由各民族艺术所共有的一般性质使然,属于艺术的共通属性。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让中国本土文化得以确立自身地位且实现不断更新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强大的融合、消化能力。这在艺术领域尤其如此。开福森分析,“这些早期的艺术和传统,在中国和其周边开始有交流之前,就已经牢固建立起来了,这使得它们不仅能够在交流中存活下来,而且能够掌控、支配外来的影响”,“中国艺术频繁受外来影响,但从来没有背离其独有风格。相反,它总是吸收这些影响,使之为己所用。它借用了外来的装饰形式,甚至可能借用了外来的技法,却将之置于自己的原则和规范之下”——在这里,他再次看到了中国艺术发展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主张“把中国作为一个艺术实体来研究”,因为现今支配着中国艺术评论和创作的,正是来自这个民族生命最初的那些原理和规则。

  艺术连接着生活、人生,还有一代一代人的认知。在中国,一件艺术品诞生之后往往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性的成果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生活、审美、认知等种种元素的混合体——是的,这些可能并不在同一个层面的元素,共同将一个物品推到了艺术的展台,接受着历史这盏聚光灯的烛照。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往往是诸种元素共同雕琢的结果,因此,它才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视角。中国艺术中对艺术性的看重,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艺术及其精神所延伸到的那个领域,即日常的生活,甚至情感因素在艺术里都深深地固着着,成为我们去认识一件艺术的大门。例如从“玉”与中国文化、生活的关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门艺术所蕴含的巨大文化、情感、生活的能量,它让一种特定类型的石头焕发出温润又耀眼的气质。福开森敏锐地觉察出,玉作为一种艺术和媒介,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并且“玉,还有另一种更微妙的魅力,即它诉诸灵敏的触觉。正如绘画诉诸视觉,音乐诉诸听觉,玉器则给爱玉之人纯粹的艺术性的触觉愉悦”,而“这样一种对敏感触觉的艺术性欣赏,是中国人的特权”。相信,这也正是他在收藏过程中日渐形成的自己对于玉的真实认知和感受,因此特别指出,“上乘的玉器之美,特别是古玉之美,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去触摸。这种双重的艺术诉求非常特别。”

  如前文所述,在中国,玉是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品存在的,人们历来所看重的并非它的物质属性,而是附着其上的道德情怀。《说文解字》从字源的角度,极为简明地指出了“玉”的文字学源头及其作为一种艺术品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怯,洁之方也。”可见玉已经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充分融入中国文化的深层,在中国文化的源头就以一种高度象征的形象出现了。君子之德,常以“温润如玉”形容,若是成人之美,则叫“玉成”;又用“玉颜”、“颜如玉”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玉中所裹挟的美好似乎是不可动摇的,除此之外,似乎还从没有第二种艺术能够跨性别地将美德等品质融合得如此完美。即使在现代社会,玉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似乎有着天然的情感来维系着,张晓风在其散文《玉想》中就写道,“原来玉也只是石,是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爱玉这件事几乎可以单纯到不知不识而只是一团简简单单的欢喜。像婴儿喜欢清风拂面的感觉,是不必先研究气流风向的”。这正体现了一个现代人在内心深处与玉在情感上的贴近。

  因此,中国人对玉有着独特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这种感情多是道德层面的,但正是借助这种倾向于道德层面的阐释,让玉在中国文化生活里找到了不可取代的位置,从平民百姓到王公贵族,各个阶层的人均有权利接受这份美德的润泽。某种层度上,它还打破了阶层身份的界限,恐怕这与附着其上的道德属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青铜、玉器、陶瓷、书法,这些艺术门类几乎成了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艺术符号,读懂了这些艺术符号,便意味着可以从深层把握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某种程度上,福开森正是透过这些艺术品,发现了一个更为神奇、远远超越了艺术本身的世界。一件艺术品,正是在“人”的眼里衍生出某种价值,很难游离于人的审美和人所处的文化土壤而存在。对于玉器、书法、绘画这样特色鲜明的传统艺术而言,如果离开了孕育它们的那片精神故乡,那它们也仅仅只是物质与工艺结合下的产品。我们所说的“信而好古”,其具体指向正可以理解为艺术背后的那片精神故乡,倘若如此,这里的“古”便有了深意!

  2015年2月2日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豆瓣地址:http://www.douban.com/people/20979693/

  《中国艺术讲演录》读后感(九):一代汉学家对中国艺术的内视与旁观——读福开森《中国艺术讲演录》

  188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福开森来到中国,从此在这片热土度过近60个春秋。他学得一口道地的南京官腔,经常坐着一顶绿呢大轿,往来于盛宣怀等晚清封疆大吏之府,参与教育的兴办、外交的斡旋。当其煊赫之时,曾佩戴过几国勋章,其中既有晚清、北洋给予的封授,也有法国、日本奉送的殊荣。甚至上海旧租界还有以“福开森”冠名的道路。他还热衷于中国文物古董的收藏和研究,在当时是知名的“汉学家”,在美国则被视为“第一流的东方学学者”。

  待到解放之后,也有人著文揭发批判福开森,对其进行人格上的“鞭尸”,称其搞政治诈骗、文物盗窃、文化侵略……是“无恶不作”的强盗,为“司徒雷登的师兄弟”。说他是古董市侩,“对于中国古文物的学识极其浅陋”,连他的一些名著也都是贪人之功的代笔之作。福开森几乎一无是处了。但事实上呢,福开森对中国文化还是有贡献的。

  1933年,福开森将自己所藏千余件中国文物尽数捐给当时的金陵大学。《大公报》以为“此举乃福氏对中国文化无上之好意,而亦为我国文化史上从来未有之事也。”另就学问来说,其能与王国维、罗振玉等文物研究的大家同列,成为故宫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并且是唯一一位洋委员,其在文物研究方面必有一定根底。再读由福开森所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艺术讲演录》,其中内容也不是学识浅陋的外行所能阐述。应该说,福开森作为汉学家,其名不虚。

  这本《中国艺术讲演录》,其内容是福开森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做的关于中国艺术的系列演讲,涉及青铜器、玉器、石器、陶瓷、书画等多个方面。福开森在中国游历多年,长期浸润在中国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对中国的风俗既有充分的认识,对中国艺术也有深刻地了解,所以他往往能把握住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他认为礼仪和天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艺术得以发展的本源。这与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关于巫术礼仪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的论点是一致的。

  福开森虽然认为“在中国艺术的内部研究中国艺术,则它自己的标准必定具有优先权。”所以他不准备拿着“自己国人所完善的现成罗盘”来度量中国艺术。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仍是一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对中国艺术的认识自然就多了一种角度,既能入乎其内,也能旁观于外。所以他才能认识到“中国艺术具有本土的性质,它只能起源于扎根中国土壤的文化,而不可能起源于别处的文化”,“中国艺术完全是民族的”。这必然是他以更开阔的视野,与西方以及其他地域的艺术经过比较才能得出的结论。也因此福开森在青铜器、玉器、石器以及陶瓷等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之外,对中国的绘画做了更大篇幅的深入阐发。他不但深入中国自身的绘画体系进行研究,还与西方的绘画方式进行了比较。既能明了中国绘画的独特之处,,也能指出“由各民族所共有的一般性质”。这也与他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相关。

  福开森的《中国艺术讲演录》,反映了他对中国艺术的认识水准。尽管其中存在个别纰漏,但大体来说还是专业和内行的。可以说,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艺术方面,他的知识比很多中国人丰富,他的认识比很多中国人深刻。他对中国艺术的感情也比很多中国人要灼热。在书中,他给予中国艺术以很高的评价,他赞颂道, “在中国艺术这里,平凡之物可成其绚烂,平常之地可现出神圣之光。”虽然,福开森在当时确从私人收藏中为美国的博物馆收购中国文物,这成其“盗窃文物”、“文化侵略”的口实。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在中国当代的“破四旧”、“文革”等运动中颠扑毁损、弃之亦不甚惜的古迹文物又有多少?即使到了今天,为了眼前利益,被破坏掉的文物古迹又有多少?反而是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幸免于难,完好保存在博物馆中,于是我们还有机会去观瞻。

  《中国艺术讲演录》如今首译出版,并在原版的图片之外,增加配图,既可以对中国艺术的直观认知,也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了解。并且此书本为对不熟悉中国艺术的外国人的演讲,所以内容并不深奥。对于许多和外国人一样,对中国艺术也感到陌生的中国人来说,如有兴趣了解本国辉煌灿烂的艺术,《中国艺术演讲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读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