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

2018-06-17 20: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10篇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由[美] 卡森·麦卡勒斯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一):孤独是心灵的猎手

  孤独是一种情感天赋,它与生俱来。或者,在生命诞生之初,在面对沉默死寂洪荒之时那最初的觉醒者就已萌生了这种胆怯自豪情愫。这是一种生命的探望,是自觉意识引发下的对于主客体关系的重新考量。它既是精神力量驱动,又是生命天空阴影

  孤独是人类一切艺术启发点。

  通过内视深化自我意识,构建更精致内心世界,这是生命哲学能够得到确认和发展自然天赋。孤独是另一种自由,它引领我们找到我们自己

  然而,孤独或许也是一切精神病态的根源

  那个生命最初的恐惧所引发的不安全感,使得内在自我与外在客体的关系变得紧张而寡淡,由此我们的眼光无限的收敛起来,最终将自己全然的隔绝,孤独成为毫无挥发力的捆缚。

  当我们失去交流欲望,孤独就会蓬乱的衍生,最终成为一种物质化的伤害

  然而,正常的孤独与病态的孤独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出于羞耻,当我们被负面情绪笼罩,评判自己的精神状态总是一个被刻意回避的问题。这使得孤独被深化,所有的外向型欲望逐渐萎缩,我们逃到抑郁之中,永不回头。

  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在不同时期经历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郁,而有大约百分之十的人会进入到病态的抑郁状态。

  我们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安全

  如何摆脱负面的孤独情绪或者是每个人都应学习的生存技能,虽然精神世界虚乎难测,但调节和整塑的可能总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消除恐惧,停止误解自己。抑郁是一种病,几乎所有人都有罹患,只是程度深浅不一罢了。因此,撇清自己与“异类”这个词的关系,你不过是个病人而已,而且,既然是病就会被治愈,它没有那么可怕

  其次,让世界回归。人不能只在缥缈的精神世界里独自生活,让世俗重新构架现实生活,重新搭建自己与他人的联系,交流的恢复会使塌陷的生活恢复生机尘世烟火纵然俗昧,但却是生命扎根的土壤,只有以此为基精神之花才会开得盛艳。确认自己对他人的实用价值,可以重启对生活的欲望,从而得到内心的归属感

  再次,让自己融入自然。这“自然”既包括山水的自然也包括社会的自然。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既不是它的附庸也不是它的主宰,而是平等的互相供养着。山水的自然给我们归属慰藉,而社会的自然让我们实现属性的价值。对世界的全身心体认就是领会这种物我的共情,这可以帮助我们从“小我”的孤独中走出来,在“大我”中恢复生机。

  当然,“道理”这东西很多时候都是只能劝人不能劝己。我也曾经历过那种毫无来由的情绪塌陷,在“意义”消失的时候人很难对实用的理论保持兴趣,即便明知道它是“有用的”。那就像无边水域中的孤舟,没有岸,也没有风。

  但“放弃”的理由荒诞。繁花的世界就在某处,那里温存欢愉盛开,我们知道,只有回到那里才能得到自由,所以我们还是要鼓起勇气走下去,即便只有孤独陪伴

  而关于道理,懂总比不懂还是要好些吧。

  我的孤寂竟是嘈杂闹市

  我的静默竟是纷乱的喧声

  ——纪伯伦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二):孤独这玩意儿

  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笑话:如何判断一个男人色还是不色?将手指探一下他的鼻息,若是没有呼吸,那么他就是一个不色的男人。那么同理,如何辨别一个人孤不孤独?只需看他还有无呼吸便知。

  三年前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我给它打了五颗星的评分,并标记评语:“孤独这两个字都不好意思说出来,说出来就没味儿矫情了。每个人可都是惴惴不安的端着这恼人的玩意儿,不稀奇的。一想到孤独与生俱来也无法根除,突然间就不孤独了,让它一边儿玩去吧。”现在的我已经让孤独这东西在外游玩好几年了,并且仍打算秉持着这一模式,偶尔回家小吵小闹,大多时间相安无事,这是极好的。

  说到孤独不得谈谈作者卡森麦卡勒斯本人,她一生深受病痛折磨,几度中风终致半身瘫痪,大大小小的手术不断却也只是徒增痛苦,五十岁时麦卡勒斯就因脑出血不治身亡。身体的不健全是麦卡勒斯孤独的主要来源, 这种缺陷被她投射到小说人物中,在她笔下故事充斥着“荒诞”、“畸形”的因素,而“孤独”是他们最大的共性,正如同麦卡勒斯所经历的。

  在这本小说中五个主要人物:聋哑人辛格、少女米克、餐馆老板比夫、流浪汉布朗特、黑人医生考普兰德,众人都面对着各自的生活困境,聋哑人辛格是这截然不同的几人共同的精神归宿。就像轮辐指向轴心,他们向他交流内心深处想法,因他灰色眼睛总是在注视着一切,他看上去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理解。 辛格扮演着众人心中“上帝”的角色,正如上帝也是沉默的。并且正因为辛格是无声的,每个人都可根据自身的愿望改变、赋予辛格不同的形象,使他成为一个理想的倾听者,他智慧高大并无所不知。与其说他们在与辛格对话,实则是在与虚无沟通,这是徒劳的。事实是辛格并不理解他们所说,在他去精神病院看望好友安东尼帕罗斯时是这样告诉他的:他们是很奇怪的人,他们总是在说话。

  被送去了精神病院的安东尼帕罗斯是辛格的唯一精神寄托,辛格事实上与其他人别无二致,同样沉浸在寻求被理解的虚无渴望中,并且更甚,他将自己全部托付给了帕罗斯,并且在失去了这好友后结束自己的生命。小说里写他总是快速地向帕罗斯打着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像一个火星砸到了水面,滋滋地躁动,可帕罗斯并不关心他说的一切,他只想着储藏室里的食物。他们的沟通实则是单向无效的。奇怪的是辛格自己也知道着这一事实,因他经常给帕罗斯写信,可他也知道他的好友并不识字,他写完攒了一堆信件后便将它们销毁了。

  人与人精神的隔绝是人孤独的来源,无法乐他人所乐,无法痛他人所痛。正是这传递过程中的障碍造成了书中人物的孤独,造成了人类的孤独。“理解”本身是建立在个人有限经验上,为了达到“感同身受”必须先“经验”,但又因为经验的内容、程度的不同以及个体差异存在结果不可避免产生了不可知的偏差。有的人主动忽略了他所选择倾诉对象的理解能力,只需经历一个外放的过程之后便自动的将他者纳入自己内心世界,实则就是自欺,而有的人在最初创造这内心世界时便将他人也一并创造出来并误做了真实,这是不知,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无法从根源上消除隔离,解决孤独。或者换句话说,孤独只能对待,而无法消灭。

  米兰昆德拉曾这样解释孤独这词:“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而我却是认为,孤独是独自穿越生命而渴望人的关心;说话需要人倾听;经受痛苦需要人的怜悯。对待孤独反而更应向他在另一本书中所说:“我离你很远,我没什么可以跟你说的,可是我就在这里,而且我知道你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然而因为这世界之大容纳了千千万万的孤岛,我在这里感受海浪,也曾拂过你的沙滩,卷走了你的沙砾。奇怪的是正因为每个人是孤独的,反而令人感到不孤独了。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三):心是孤独的猎手

  20170213:小镇故事。人们渴望倾诉内心的孤独。辛格向安东尼帕罗斯诉说自己想要告诉他的话,不论他是否读懂。杰克、米克、比尔、黑人医生,向辛格诉说,认为辛格能懂自己。 若干个深深的隐藏着的自我 爱情永远是一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人的,它是一个人逃脱孤独的出口,所以爱一个人,远比被人爱要重要得多。 她的孤独与任何人无关,这个世界对她丝毫不在意 和小儿女们的孤独不同,麦卡勒斯的孤独是巨大的,正因为这孤独太巨大,有时候反倒让人更加坦然,仿佛是再渺小灵魂,一旦拥有了这样巨大的孤独,也会变得强大起来,这强大,就像孤独本身一样是无法超越,不可战胜的。如果你还因为孤独而感到忐忑不安忧伤不已的话,那么,这之能说明你还不够孤独。这才是麦卡勒斯式孤独的真正魅力所在。 麦卡勒斯的孤独却是木质的,仿佛我心中的孤独,早已随着我的年华老去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它笔直的冲向天空,向着那虚无生长,什么也无法将它阻挡,直到有一天,我们和死亡相逢,它使你强大,但它和任何人无关。 人类这种奇怪的生物,如此的渴望被理解,却又从来都忽视这那些渴望被我们理解的灵魂。 在最后,她让自己坚信一切都有用,里屋的梦想会有归宿,一切会有结果。真的会这样吗?但愿会这样。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四):Sound of Silence

  这本书的背景是美国的1930s,二战前。当时美国的黑人和白人矛盾不断,到处都是无声的火药;再加上整个二战即将爆发氛围,美国人人自危又时时焦虑。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麦卡勒斯写了一个地方的六个人:两个相依为命哑巴、一个闷骚的酒馆老板、一个热爱音乐的15岁少女、一个为自认为身负使命的黑人医生和一个脾气暴躁胖子工人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每天清晨,他们从住所出来,手挽手地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可是一天,胖希腊人哑巴安东尼帕罗斯突然生了病,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在公共场合耍起脾气和无赖,还经常偷东西。到最后安东尼帕多斯的表哥安排好了一切,让安东尼帕罗斯住进了疯人院。从那以后,“每个晚上,哑巴一个人在街上游荡好几个小时。有些夜晚是冷的,挂着三月尖利、潮湿德丰,雨下的很大。对他而言,这些都无所谓。他的步态是焦虑的,双手总是紧紧插在裤兜里。日子过去了,天逐渐变暖了,令人昏昏欲睡。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沉思般的安宁造访了这张脸,如此的安宁你往往能在最悲伤或最智慧的脸上瞥见。是的,他仍然漫步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总是沉默和孤单。”安东尼帕罗斯走了。

  一阵子,哑巴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熟悉而没有安东尼帕罗斯的日子,他搬家了。搬到了15岁少女米克家租出的房子里。她家有六个房间,可是因为家境窘迫,她只能睡客厅沙发。她爱音乐,喜欢贝多芬、肖邦,常常躲在富人区的院子里,听里面收音机放着的钢琴曲。又或者是独自走在深夜的街道上,“像是小镇上唯一的人”,“夜里,每条街道都像她家所在的街区一样亲切”。她梦想有一架自己的钢琴,希望成名的时候,到处都能写上她给自己的缩写M.K. 米克喜欢新搬来的哑巴。她觉得他懂她。她觉得她和他说什么他都能懂。她每天盼望着他回来,跟着他去咖啡馆。她喜欢他,跟着他,盼着他,想和他说话。

  咖啡店的老板比夫总是闷闷的站在咖啡厅吧台后面,心里默默记着所有的顾客。这一天来的顾客却很特别,是个哑巴。他总是点一样的菜,胸口装着一支笔和一张纸。他总是坐在咖啡厅的边上,永远不说话。然而即便如此,每次他来,米克也来。比夫注视着米克,好奇这样一个哑巴为何让人挂念。更奇怪的是街上有名的臭脾气杰克,耍了酒疯也总是去找哑巴。哑巴在的时候,米克在,或杰克在。他们似乎总在找他,似乎对他有说不完的话。比夫觉得哑巴身上有一种气质,却又说不清是什么;觉得他奇怪,却也道不明白。他好奇他的存在。他,到底是谁?

  杰克总是会去他常去的咖啡厅买酒。老板比夫总是会好心劝他找工作、或者小心翼翼询问他的近况,可是他总没心情,不是气冲冲就是说话带刺儿。他不管。可是对哑巴,他不一样。他觉得哑巴懂他的话。他拿着酒瓶和他说话,他总是倾听。“他很想把这事说给一个人听,如果他能大声地说出所有的事实,也许就能弄清令他困惑的东西。”“他是如此地被聋哑人吸引,选中了他,尽力要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哑巴。”

  “为什么?”

  “因为某些人有一种本能:他们要在某个时刻扔掉所有私人的东西,在它们发酵和腐蚀之前,把它们抛给某个人,或某种主张。”他要抛给哑巴。

  考普兰德医生憎恨白人。他为自己的孩子们选好了所有可以改变命运前程科学家、黑人种族教育者、律师和医生。他每天都在教育,他觉得他不能停止教育他的子孙为了黑人民族作出努力。他觉得这是他的使命,为了整个黑人种族自强的使命。可是每当他的孩子们来看望他,却又总是厌恶、争吵、不欢而散。他的骨子里有血在沸腾,却只能生吞。那天他刚接生完,站在街角的雨中,黑暗里伸来一只点好的火柴,“白人朝他笑着,替他点烟。”“他想和这个白人说话,问他一些问题,但他不能确定白人是否能够理解。因为白种人的傲慢,他害怕在对他们的友善中失去尊严。”可是在这之后,他还是写了信给他。他想起雨夜里那张微笑的面容,内心觉得安宁。那个哑巴,他觉得,会懂他。

  辛格的房间里总是有人来,总是那四个,却从不一起。他们总是讨论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起初他一点也不理解这四个人。他们说,他们说——时光再走,他们也越说越多。他熟悉了他们的口型,他们说的每个字都能明白了。又过了一阵子,不用他们开口他就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因为永远是同样的意思。”这些人让他迷茫,他不懂,可是他们一直说,有时他自己也惊奇一个人竟然可以有这样多的话要说。

  他对安东尼帕多斯的渴望一直都在,“和谁在一起都比一个人长期独处要强”。比起他们,他更想念安东尼帕罗斯,他的习惯、他过得好不好。他很快就又可以去见他了。

  他去找安东尼帕罗斯的时候,他才觉得快乐。一个人时,“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会把指关节捏的咔咔响,猛地拽疼手指。他会用一只拳头击打另一只手掌。有时他一个人时想到安东尼帕罗斯,不知不觉他的手就打出了手语。等他明白过来,他就像一个大声自言自语的人忽然发现边上有人一样,感觉自己简直就像做了什么坏事。羞愧和悲伤混杂在一起,他将双手并到身后。但它们仍然不让他安宁。”

  辛格写很多信给安东尼帕罗斯,但是从来没寄出去。他知道他看不懂字,但他想也许其他的哑巴可以帮忙念。每半年,他带上满心的期待和最好的礼物去看安东尼帕罗斯,第一年是质量最好的彩色的衣服,第二年是两年多分期付款的电影放映机,今年,是一篓饱满的草莓和水果篮。

  可是,医生告诉他,安东尼帕罗斯死了。

  他带上饱满的草莓和肩膀上所有的礼物,歪着脑袋,回到宾馆,掏出五分钱硬币,打老虎机。卡了。他突然歇斯底里,向酒店服务员怒吼、发火、痛哭,要求立刻退房。

  在回程的火车之前,他在一个酒馆看到三个聋哑人激烈的打着手语。他加入了他们,他问他们认不认识安东尼帕罗斯。他们奇怪地看着他说不知道。他又歪起了脑袋,不说话。他们走了。

  他用外套罩着脑袋在火车上躺了十二个小时,直到乘务员来叫他。

  他去了安东尼帕罗斯曾经工作的面包房。

  他回到了家。

  他对着自己胸膛,结束了一切。

  大家都觉得辛格懂自己,但是辛格却什么也不懂。他所做的,只是倾听,也只能是倾听。可是正因为倾听,给了每一个想诉说的灵魂一个出口和想象的空间。他被传说成各种样子,有人说他出身富贵,有人说他是犹太人,有人说他是政府官员,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君子......每个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期待的、没有的样子,他不回应,也无法回应,除了微笑,因此也就永远是每个人想要的样子,于是每个人本能地追随着自己加注在他身上的想象,觉得他懂。人们诉说的欲望太强烈,却又觉得谁也不懂,谁也不愿懂,到头来,这一直微笑着不能说话只能倾听的哑巴,反倒最像知己。

  可是哑巴也有诉说的欲望,只是这欲望在安东尼帕罗斯那里,没有了继续。

  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

  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

  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

  And no one dare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哑巴一直没有说话,哑巴想说话,哑巴一直想说话的对象没了,哑巴死了。每一个人都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找“理解”,“理解”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自己的想象。

  只有自己脚步的回音罢了。

  http://music.163.com/#/song?id=21597765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五):孤独那么脆弱

  文章压抑得让我难以接受,断断续续地看完了,越到后面越想看下去。我看了些评论,孤独是那么难以抗拒,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孤独,渴望理解、被倾听,哪怕只是一点点,可以把心交给对方,即使ta并没有感同身受,人们那么脆弱。

  我最爱看的是辛格,他的出现每每那么优雅,冷静,但面对安东尼帕罗斯,喜悦是如此强烈,一刻不停倾诉给伙伴直到手指“结巴”,在火车上也能将风景和伙伴联系在一起。热情地难以与前者联系。四个人到他房间,问他去哪他回以微笑,便不去追问。其实也不必知道,因为他们关心的不同,他们要的是能倾诉的对象,将想法寄托。辛格也那么孤单,只有见朋友是可以让他如炙铁,富有生机,当朋友死了,他的精神寄托消失了,如被抽心,已是行尸走肉,简单不犹豫地了结了自己。其中一个场景很戏剧,当四个人不约而同到辛格房间,却谁也不说,气氛压抑着,都渴望其他人离开,让我明白那些话不能与外人道,因而哑者注定是他们最好的倾听人。

  米克我喜欢她对音乐的痴迷,一天从一段音乐开始,她可以乐此不疲地躲在别人院子里听收音机,为美妙的旋律沸腾,僵住,年少时省钱上音乐课,即使被球砸也要弹钢琴,我爱死她为自己爱做的可以付出行动,想方设法去实现它。

  考普兰德医生我看见最适合他的是泥菩萨。看见自己同胞受尽屈辱,付出自己的人生为黑人奋斗,将真理传播,即使不被理解,但看到他那么倔强地承受警长和白人的嘲笑及拳打脚踢,那么遥远的革命又岂是那么容易。

  孤独也是能化解的,即使孤独那么脆弱,但也要不放弃去爱别人,愿能找到理解者,愿能成为倾听人。

  2017.01.25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六):穷苦是最无望的一种孤独

  故事是从一个傻子和一个聋子开始的,这两个人很要好,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每天手拉手一起去上班。

  后来,傻子精神状况恶化了,进了精神病院,聋子重新租了一套房子,定点在小镇的咖啡馆解决三餐。渐渐所有他身边的人都喜欢他、信任他,认为不说话的聋子有一种镇静人心的力量,然后故事里的很多很多的其他平凡而穷苦的角色开始依次出场。

  聋子叫辛格,整篇故事都是以他为线。他死了,故事也就结束了。

  这本书以美国19世纪20~30年代为时代背景,以不发达的南方小镇为地域背景。讲述的是最底层各色人的穷苦生活,就像书中所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全国却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被剥夺了物质、前途,以及精神文化的权利。”

  黑人是最底层的底层

  这三分之一里,有一半人都是黑人。要是黑人一不小心惹了祸进了监狱,被白人狱警随意打骂欺辱都是轻的,故事里给辛格的房东做帮佣的黑人女孩的弟弟威利就被狱警吊在了冰窟里,最后双脚得了坏疽,被截肢到大腿根部。而他的父亲,行医数年的考普兰德医生努力抑制着心中黑暗的怒火,因为想找白人法官讨公平,也被暴打一顿关在拘留所里……

他等待着黑暗的可怕的愤怒,像等待走出暗夜的野兽。但是它没有来。他的肠子像灌了铅,他走得很慢,一路靠在篱笆和房屋湿冷的墙壁上。向最深处下沉,直到下面再也没有深渊。他触到了绝望的坚实底层,在那里安心了。我的同胞,从大平原和深绿的丛林被带到这里,铐着锁链走向海岸的漫长旅途中,他们成千上万地死去。只有强壮的活了下来。锁在恶臭的船上,被运到这里,又一批人死去。只有那些有意志能吃苦的黑人能活下来。被链条锁住,被殴打,在拍卖台上被出售,这些强壮的人中最不强壮的又死去了。最终经过艰难的岁月,我的同胞中最强壮的站在这里。他们的儿女,他们的孙辈,他们的重孙。在野蛮面前,我是谨慎的。在不公正面前,我保持平静。为了虚设的整体,我牺牲了眼前的事物。我相信舌头而不是拳头。我告诉人们,耐心和对人类灵魂的信仰是抵抗压迫的盔甲。我现在知道我错的多么离谱。我曾是我自己和我的同胞的叛徒。那一切都是胡说。现在是行动,立刻行动的时候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社会底层望不到头的穷苦

  辛格租房的房东家有个小女孩叫米格,她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姐姐对她刻薄无情,她也像小刺猬一样表现出对外界漠不关心的样子。她上职业学校业余还要照顾两个弟弟,她是多么热爱自由和音乐啊,每晚跑到陌生人家窗外,只为听收音机里的音乐,尤其是交响乐,莫扎特和贝多芬。别说钢琴了,他们家作为六户租户的房东,连收音机都买不起,还要分期付款。

  小镇上纽约咖啡馆24小时营业,老板娘白天看店,晚上换老板比夫,他们轮流住在咖啡馆楼上。不久老板娘患病西去,老板雇了个伙计,关了两天店后继续开张。这算是过的好的,每天看着各种人在咖啡馆里吃喝吞咽,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不过是“吸纳、补养和再生产”。

  经常来咖啡馆喝酒赊账的酒鬼杰克,在游乐场里找了一个收票子的活,一周能挣好几美元,但他还要干很多其它维修和维持秩序的活,同事总是看不上他,暗地嘲笑他像矮冬瓜,还到处发威。他信任辛格,每周末唯一的安慰就是买啤酒去辛格房里跟他絮叨抱怨,把他当成唯一的朋友。

我过去是一个法西斯分子。我过去认为我是。我们这么大的人在欧洲行军,唱歌,迈着一致的步伐。我过去认为这很棒。所有的人都互相宣誓忠诚,而且有一个领导。他们都有同样的理想,步调一致的行军。我没想过发生在犹太少数民族身上的事,因为我不愿意去想。我从不知道它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对人们来说,唯一的出路是去知道。一旦他们知道了真相,他们就不会再被压迫。只要有一半的人知道真相,整个战争就胜利了。试图单打独斗,是一个人能做出的最致命的事。

  穷苦以外,还有最致命的孤独

  傻子进了精神病院后,辛格前后看了他好几次,每次都是庄重而全副武装的,为了哄傻子开心,辛格贷款买了放映机。最后的最后,辛格去看望傻子,被医院告知傻子已经死亡。突然失去一切的精神支柱,一贯冷静平和的辛格自杀了。

  辛格的自杀带来了一连串的事件。黑人老医生身体每况愈下,被接到乡下,酒鬼杰克逃离了一场黑人和白人间的冲突后,准备离开小镇。为了补贴因弟弟玩具枪击小女孩贝贝而变卖房产赔偿的一家人,米克辍学了,开始上班,一周挣10块钱。喜欢用花露水怀念亡妻的咖啡馆老板重新装修了楼上的房间,但是孤独却一如既往。

他走到火车铁轨边。两边是一排排破败的只有两间房的棚屋。狭窄的后院有腐臭的厕所,破破烂烂、被熏黑的衣服晾成几行。两英里内,没有一处是舒适宽敞和干净的。甚至连大地本身都是肮脏的,都是被遗弃的。偶尔有几处曾经的菜地,但只剩下几株枯萎的甘蓝叶。几颗得了黑穗病的不结果的无花果树。小孩子在污秽里挤作一团,更小的孩子一丝不挂。贫困的景象是如此残酷和绝望,杰克大吼一声,握紧拳头。

  为什么书名叫心是孤独的猎手呢?明明是穷苦为主旋律的故事,其实穷苦的生活状态并不是最难捱的,当身体习惯了苦,致命的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虚无,心总是捕捉到孤独,其它什么也没有,可不是,生活还有盼头吗?

  看完《心是孤独的猎手》,我想到了在纽约梅西百货的卖货大姐,因为我说大一号显瘦就假装无奈的越过眼镜看我并慈爱的摇头;想起从昆明转机上海的几个法国黑人姑娘,主动帮我从够不着的行李架上拿行李,我跟她们说merci时,问我会不会法语,我说一点点时给我翘大拇指并友好握手的温热;想起法国小镇酒店早餐不友好用手推我拿错东西的手的黑人侍应生;想起美国餐馆里做服务生大多是有色人种的现状……

  真心觉得,这个世界真是过了一百年才变好了一点点。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七):无所归依

  我在桌上摆了一杯茶水,继续读那个一生多病的女作家麦卡勒斯二十三岁时写下的描写同性之恋的名著《心是孤独的猎手》。窗帘上的光影一层一层铺叠进来,我的指头划过一段独语,不禁踟蹰了半晌,忽地有点不知所言,因为我发现她写的似乎就是我自己。在书中她提到了一个小女孩,家里很穷,她想听莫扎特,就去偷听,在富裕人家的花园里听,是老式收音机,听完之后在一片黑暗中爬上屋顶,于寂静中默默回想莫扎特。这是她小时候的事儿,然而小女孩也是会慢慢慢慢长大的,会慢慢变得冷静,变得平淡,甚至无聊……麦卡勒斯因此断定,人的孤独是绝对的,是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孤独也是可以忍受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呢……即使是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就像没有人可以改变自己最终的死亡的命运一样。“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我把书页合上倒回封面,书的封面是麦卡勒斯的半身像。她的眼睛大而空茫,忧郁而无情,直视世界却无动于衷,嘴角下撇,很哀默的样子,下巴倚在手腕上,手指夹着一支燃着的烟。她的表情冷清清的,不知怎么形容,好像是让我们这些身份不明的客人就这样走进去,走进去再一看——看吧,这就是你们的命运,我只负责告诉你们,至于你们怎么看呢,我可并不在乎,也不关心。同时又似乎非常地敏感、沉静,仿佛并不期待以后会来个什么人去热情地阅读她和理解她。她的冷漠注视,简直可以说是近乎于无礼。哦,但是,礼节或许永远也不会是内心的尺度,虽然看起来它是如此地接近于内心,它来自内心最表层的东西,由内心所分泌。而内心的尺度,在我看来是另外一种东西,它由对时间的态度衍生而来,许多时候它寓意的是足够的下午和足够的闲暇(时间是最容易使人产生错觉的东西,而生活正是需要一系列错觉来加以维持的不是么)。所以此时此刻,我觉得我的关于麦卡勒斯的阅读,是更接近于一种时间的感觉而不是文本性的解读,这种感觉比我的和她的内心都要重要的多,我甚至可以为此而放弃我的内心;如果这种感觉愿意离我而去的话。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八):人人都是孤独的,生活中没有温柔且绅士的哑巴听你无尽的诉说

  25岁的年纪,开始思考孤独,开始想了解孤独,人为何孤独,怎样面对孤独,所有人都会孤独吗。好多疑问勒。

  每次晚上下班从实习公司的大楼一个人走到公交车站,一个人等355公交,一个人回到学校,一个人去实验室给两条斗鱼小狮子和大懒虫换上新鲜的水,一个人给窗边的辣椒和千佛手浇水,一个人骑着小摩托回到宿舍,一个人冲上一杯热红豆汤当作晚餐,一个人给窗台上的多肉和绿萝们浇水,一个人打开电脑,一个人写几行代码。。。开始习惯一个人,开始厌倦一个人,开始想了解一个人,这“一个人”便是人称的孤独吧。生活的意义在何处,生活就是为了尝尽各种孤独吗?

  这种孤独不仅仅是想有一个人在身边陪伴的那种形单影只的孤独,这种孤独还是内心空荡荡的孤寂,内心的迷茫。不仅仅是身体的孤独,更是精神的孤独。

  肉体的孤独是一个人的前行,精神的孤独是一个躯壳的盲行。

  放眼看看身边的人,想从他们那里找到一些答案,但是他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的不亦乐乎,根本无法走近他们的内心,来场心灵的对话,即使是相识十年的故友,也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我开始好奇别人是否孤独,别人的孤独是怎么定义的,我开始寻找,想从书籍里找到答案,《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一次我跟作者关于孤独的对话吧!

  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13岁女孩,一个渴望共产主义的白人矮胖子,一个渴望种族平等的黑人医生,一个对客人充满好奇的咖啡店老板和一个不会说话但能读懂唇语的哑巴。每个人都定义了一种孤独,四个人的孤独全在这个哑巴身上奏响。这四个诉说者,从不停歇地跟哑巴诉说着,他们都觉得他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能理解他们的意思,能懂得他们内心真正的渴求。但是哑巴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他们的诉说,他甚至有时根本无法读懂他们的唇语,他只是出于礼貌的聆听着,即使他也听不见。他们也更不明白哑巴内心的那份孤独,也没有人试图去读懂过。他想念他那远在疯人院的哑巴朋友,想念从前跟朋友在一起的无话不说,虽然他不会说话,只能用手语,即使他的朋友也总是傻傻的笑着回应着,但什么也不说。即使他的朋友也可能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他总是在倾听他的内心诉说。直到一年后他的疯人朋友死去,哑巴的内心彻底崩溃,没有人会再听他诉说了,他也厌烦身边人对他无尽的诉说,他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让四个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他们在人群中慌乱的寻找,可是哑巴真的不在了,再也没有人会耐心的听他们诉说生活,诉说理想,诉说抱负了,再也没有。。。最后,黑人医生因重病停止了行医,跟他的家人一起回乡养病,但是内心还在追求着种族平等;矮胖工人重新踏上旅途,寻找生活和远方;13岁的女孩转眼14岁了,为了生计选择了一家一星期10元钱工资的工作,过着重复的生活,工作,下班,工作。音乐梦想离她越来越远,趴在富人家的院子里偷听电台歌曲的日子,爬上屋顶唱歌的日子,躲在房间里写歌的日子永远停在了13岁,她的“里屋”的门渐渐上锁,说实话在小女孩身上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咖啡店的老板仍旧经营着他街角的《纽约咖啡店》,还是站在收银台后,观察并思考着他的客人们。。。

  虽然该书掺杂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但是在孤独上却是高度统一的,无人能幸免,所有的人都是孤独的。

  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孤独而无所期待。

  一个人的时候我开始养花,养鱼,画画,看书,开始慢慢学习一个人生活,不想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被微信朋友圈,微博绑架。因为不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温柔且绅士的哑巴,随时耐心的听你无尽的诉说,也没有人会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拿到《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本书时,我迫不及待的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把它看完,白天看,夜里看,想从中得到关于孤独的答案,但是作者他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为什么会孤独,没有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面对孤独,她只告诉我人人都是孤独的。。。在作者23岁的时候,在她写下这本书的时候,估计她也没能看透吧。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明白,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人活着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爱情的意义。但是我还是想积极的去生活,因为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有好多事情都不懂,25岁的年纪,有很多对人生的疑惑,也特别喜欢跟年纪大的人聊天。我想去读更多的书,走更远的路,去探索没有经历过的人生。

  下一本读物是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然后是张爱玲、林徽因和三毛的传记,因为临近毕业,临近工作,我对女性们都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感到好奇,也对女孩怎么活出精彩的人生感到好奇。也许在自己的内心不甘做一名无名氏吧,虽然挺默默无闻的~哈哈~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九):理解孤独只是为了更好面对它

  心是孤独的猎手,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内涵,孤独的难以纾解,即使在深切的爱面前,也只是暂且舒缓它。

  故事里,每个人都想倾诉,都在不停的说,唯有哑巴辛格先生,安静的、平和的、微笑着面对这些来找他倾诉的人。大家都因为生活中有一个如此安然自若的倾听者而喜欢上了他,人们都以为他是最懂自己的。

  可辛格先生,其实是聋哑人,他只能勉强地读唇语,他事实上并不理解那些人跟他说些什么,他反而觉得这些人挺奇怪。

  讽刺吧?

  相当讽刺。每个人都在述说,没有人倾听。连最后一个倾听的人,也是脆弱的“伪装者”,等到他的生活被打垮,他就走了。留给人们的是一片错愕和失去倾听者的失落感。

  此外,我甚至怀疑倾听本身的作用。好的倾听,能造就良好的情感交流,但是最终对抗不了孤独的本源之力。

  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的述说,表达的语言,提炼的观点,背后其实是凭借着自己内心热烈丰厚的个人感受,这份感受是个人的,难以言传的,那私人的、深切的体会与感受也只属于自己。我们往往很容易言不尽意,词不达意。就算把话说的再动听和感人,别人理解的和你也不会完全一样。

  具体来讲,当沟通发生,那些言语、那些思维,从我们口中飞驰出来,脱离自己的身躯,进入别人的耳朵,但你说出这句话背后的经历与感觉仍然稳当地停留在你的心里。它并不会原原本本地传入他人心中,别人只能凭借你说出来的去揣摩你的意思,并且凭倾听者自己的智商与情商去理解你说的话,有时候常常会被误解,分歧也就难免发生。

  就算是亲密的人,比如母亲内心的爱意,她对子女的哺育和见证,感受都在她的心里。子女的孝顺与体贴,能够让妈妈欣慰,却不能完全理解妈妈这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因为不能完全理解,所以不免就有产生分歧的可能。我们不可能去穷尽所有的分歧和未能理解的思域。这是每个人孤独的本源所在,孤独是本质的。

  但是本质的孤独就是一场宿命吗?

  面对生活,我们不可能放弃沟通。

  我们面对的孤独,是可以不断地舒缓它,不断地争取理解,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身心投入,努力地去填平鸿沟,克服傲慢,消解偏见,这个过程本身就值得我们面对,这个寻求理解的过程本身,就可以不让自己在孤独中顾影自怜,而能去面对当下的自己。

  这也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讲的“心流”体验的一种,幸福的人生就是多多活在当下,时常进入“心流”体验。(心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面对压力,从生活“舒适区”出来,投入身心进入“拉伸区”,因为投入而能忘我,并且在当下忘我的投入之时,所做的事还能助益于未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模型,如此,就是“心流”。)

  所以面对孤独时的痛苦感觉,不要躲闪,而是直接面对。因为它可以淬炼智慧,并且有创造幸福的可能。这种幸福的可能,就是因为好的沟通所产生的理解,因感情交流而来的当下的幸福感,我们要好好沟通,让自己有真切地述说,也有耐心地倾听。孤独的背面,其实是给我们一个机会,也就是创造幸福的可能。

  所以我们有努力的余地。

  讲出来的话,就像抛出去的砖,有时候是板砖,有时候会是金砖。

  就算当我们遇见那些误解我们的人、看轻我们的人之时,可以不用急着去埋怨,不用悲伤自溺。

  因为人本来就这样,世界本来就这样。

  我想分享的就是这两点感悟:

  第一,孤独是人的本质,可无所谓好坏。

  其次,孤独的背面,有创造幸福的可能。我们可以在孤独的时候,与他人进行优质的沟通,获得积极的情感能量。

  但孤独是本质的,所以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路途,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并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我们理解孤独,只是为了更好地去面对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十):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辛格和安东尼帕罗斯总是在一起,辛格觉得他能和自己分享,因为安东尼帕罗斯是个哑巴,他不和辛格做过多的争吵。虽然生病了以后他脾气变得暴躁,开始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小镇居民总和辛格在一起,因为辛格是个哑巴,他总是倾听小镇居民所说的,所以他们觉得辛格能与自己分享。然而,安东尼帕罗斯死了,辛格认为自己的想法再没有人能懂了,于是觉得孤独,最后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辛格死了,米克觉得,自己的“里屋”像是上了锁自己却找不到钥匙;杰克愤怒,他觉得自己以前给辛格说的所有心里话都不见了,他觉得自己孤独,特别是在他想通也许可以和考普兰德在某些方面合作(虽然两个人在怎样争取个人的自由与权利方面有很大的分歧)后去找他,但我们的考普兰德却已经搬到了乡下;考普兰德觉得,辛格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懂得自己想要为黑人争取权利,改善包括自己在内所有黑人的生存条件这样的伟大抱负了。比夫觉得,辛格谜一样的死让自己不安和恐惧。小镇居民觉得辛格死了,没有人来倾听陪伴自己了。对于安东尼帕罗斯来说,他因为辛格不能陪伴自己而选择死亡么,还是因为之前和辛格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一直不懂自己,安东尼帕罗斯是孤独的。

  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故事,再次探讨了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作为艺术家来说,所创作出的作品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理解,所谓的赏析不过是对艺术家们的主观臆断。他们已离我们而去,我们不能去问他们:这幅画(或是这段乐曲)究竟想表达什么?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去猜想。其实,这真的是艺术家们想表达的么?或者他们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心里什么都没有想,只是把它创造出来了,就像饿了吃饭一样。

  有些创作者把这个问题看透了,比如月亮和六便士中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主人公查里斯,他在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小岛后灵感迸发,创作了许多杰出的画作,但在弥留之际,却让妻子将所有的创作付之一炬。上岛的研究人员说:真可惜。但作为查里斯来说,他是幸福的。因为他把他脑子想的东西以实体形式创作出来了,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同时,无论活着或是死去,他都不用感受世人对他的评价:创作的东西好与不好,好在什么地方?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没有任何功利之心而去创作一部作品也许就像苦行僧,永远都在寻找真理的路上,整个过程他们被抽丝剥茧,用身体物质的极度匮乏去换取精神高度的愉悦。可是,作品创作创作出来后,只有少数人会去问津,只有极少数人会去试着体量作者经历的痛苦,我们拿着作家呕心沥血的创作,在书房、在餐桌、在厕所的马桶、在庸软的床榻、在嘈杂的闹市、在颠簸的交通工具上随意的品读,之后可能会想:写的什么啊看不懂。

  毛姆说的没错,如果我们想要理解艺术家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否则,无从谈起。

  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注定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因为这种唯一,所以我们都很孤独。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感觉,我们努力寻找慰藉,让自己能好受些。所以,我们选择一些人,去亲近他们,和他们聊天、喝酒、玩耍。可最终,我们仍逃脱不了面对孤独的自己。于是,有的人拼命延长和他人在一起的时间。另外一些人,他们锻炼出了一种能力-和自己相处。后一种人,我们常说他们孤独、寂寞、内向、无聊、不爱说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