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被淹没与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19 20: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经典读后感10篇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读后感(一):奥斯维辛之后

  2018年读书笔记之《被淹没与被拯救的》

  跟着道长读的第二本书。

  之所以能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留下印象还是在《麒麟》中陆小臻说到的“阿多诺说‘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仅此而已。而在读完《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一书后似乎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对于这段离我们似乎很遥远历史事件,无论我们从书籍电影纪录片资料获得了怎样深刻的理解,都不能对当时当地之人谈感同身受,一些理所当然疑问——“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不反抗”不再适用,自然也就无法用当下的各种道德标准判断彼时他人的行为

  在《羞耻》一章中,作者谈到了在战争结束作为幸存者感受到的羞耻和罪恶感。虽然从理性上来说,他们无需怀有任何罪恶感,但事实是他们仍会感到羞耻。他们所感到羞耻的是因为自己“忽略了他人的求助而感到自责”,尤其是当“死去的那个人比你更慷慨、更敏感、更有用、更聪明、更有活下去的意义”之时。而最糟糕的是,被拯救的是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人,而那些最优秀的人都死了。作者认为更广义的羞耻是世界的羞耻,是那些不作为之人的羞耻,而这种羞耻感在普通生活中也能体会到。那就是当罪恶发生在你身旁,你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时候旁观者的不作为比施暴者更残忍。流入大海的每一滴水都不是无辜的,每一声丧钟都是为所有人而鸣。

  在战争之后,作者经常会被问到“你们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事先避免被捕?”,但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所说,“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将自由视为自己“天生而显而易见权利”,监禁的反面是逃跑和抵抗。而自由是在满足了其他诸如抵御寒冷饥饿疾病等基本需要之后才被需要的。集中营里受害者纳粹的眼中已不是人,他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所有:蔽体的衣物、饱腹的食物、自由与尊严。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在时间空间实质距离他人的经验越遥远,就越难以认识甚至无法认识他人的经验。我们倾向与在吸收这些经验的同时,把它们与我们自身“相关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人们认为压迫必然会导致反抗,而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并非总是正确观念。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举出各种各样例子证实有反抗就会有压迫,但事实上,一些革命取得了胜利,更多的是被镇压、失败,甚至是未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反抗。“那些最底层的受压迫者从未站在反抗的前列,奴隶枷锁是由其他人打破的,而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打破枷锁是因为他们的枷锁更送、更轻”而已。

  对于出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年轻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这样一本书籍对我们并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其实类似的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南京肆意屠杀同胞的日本人、文革的红卫兵,他们的身上不也是充满了那种似曾相识的野蛮与暴虐吗?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了解历史的意义在于获得理解、质疑现状想象未来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自己所处时代限制,这种限制是客观且取法改变的,因为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当我们受到特定时代的教化影响,我们会理所当然地接受自己的所知所感,就像是我们现在能享受的权利其实并非一直如此。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愚昧彷徨之后,人类才摸索着走到了如今的位置上。我们并非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每一个看似必然和正确的现象之后,都充斥着各种荒唐。当我们知道现在如何而来之后,才会明白从来没有什么是“必定如此”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质疑,才会问为什么,凭什么。由此,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现状并非不可改变,它有种种可能。对过去了解的越多,才会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与最大的善意去揣测未来。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读后感(二):我的另外一个名字:174517

  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名为《叙利亚的孩子》,4月14日、90分钟、110枚。这些数字,让大马士革顷刻间变为废墟,那些孩子,那些在大马士革的孩子。他们是不一定能长大的孩子,是在炮火袭击中四处闪躲的孩子,是死在战火中的孩子。

  幼小、漂泊的他们,什么也没有做错,却因为大人们、上层统治者之间的毫无原则政治游戏,他们就要为此丧命。在1944年,更准确的说在1938年,那个叫做“水晶之夜”的晚上,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袭击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开始。犹太人的孩子,也变成了不一定能长大的孩子。

  为了看这书,投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去。我搜了好多部关于当时的纪录片,我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关键字,看了好多当时幸存者的采访,让“奥斯维辛集中营”这几个字不单纯是几个字,而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真正存在过的一个地方。但是就像莱维说的,现在的青年人依旧没有办法理解那个年代的事情。许多当时的事实在现在看来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和那个时代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历史断层。我不是一个犹太人,不拥有那种民族情怀,也不是一个德国人,感受不到那种羞耻感。我试着用一个中国人的思维,一个也经历过民族被迫害的痛楚的中国人来理解他所说的羞耻、他所说的罪恶。

  奥斯维辛,它是波兰的一个边陲小镇,在被纳粹占领并成为屠杀犹太人的大本营之前,他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加上“集中营”三个字,它就变成了当时集中营的首都,屠杀犹太人的首都。在大门口上面写着“劳动获得自由”。多嘲讽,也的确,一部分身强体壮的犹太人被打发去做苦工,生产纳粹战争所有的军备物资。一部分年老的、妇女儿童从一下火车后就被送进了毒气室。一个毒气室每次只用10分钟就可以把1000人杀光。当时纳粹的一个名叫奥道夫.赫斯的军官,就记录了焚烧一万具尸体过程。在集中营里,死者遗体所遭受的对待是为了宣布这些不是人的遗体,而是不值得同情畜生般的遗体,他们最大的用处就是用于工业生产。死者的金牙被挑出熔成金子。死者的脊骨被用来铺垫在集中营里的路。死者的头发用来编制毛毯、甚至在德军解放集中营时、里面还有堆积如山的没有加工的死者的头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上空常年如夕阳般血红。

  有很多人质疑,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屠杀犹太人同是发生在二战期间有违人道惨绝人寰的屠杀,为什么世界对犹太人报以更多的关注度呢?经多方对比我找到了一个算是满意的答案:“纳粹屠杀有犹太人是工业流水线式的屠杀,整个国家把屠杀犹太人作为一种国策、一个政治制度去实施。他们运用很多人类引以为傲的发明去做反人类的事情,在屠杀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按照政治体制要求去履行职责。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军官和士兵的个人残暴,是人性黑暗面。虽然后来日方态度也让这个事件上升到国家层面。”这个回答也有争议,但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比较合理

  身处集中营,而试图理解集中营,是一种徒劳的努力。这句话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书中所提到的“灰色地带”。我们在看待这个事件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受害者、幸存者、还迫害者,还有一种人,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也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但是由于对权力的追着或者只是像得到多个面包一样幸存几率大一点。他们成为帮助纳粹管理犹太人的“卡波”,这个词是德语音译。指那些在犹太人之上,在纳粹长官之下的人。还有一个是“特遣队”,他们是把尸体送进焚尸炉的人,他们成为这些职位不是说明他们不必死,新上任的特遣队队员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上一任的特遣队送到焚尸炉。这些人,也和施暴者一样被极权统治者侵蚀和扭曲,也是丧失了灵魂的可懒虫。他们也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停止了对道德的思考、他们每天想的也都是简单的像动物一样的生存本能,他们也是一个碗可以分三个功能使用可怜人。所以对于罪恶、对于羞耻。是没有非黑即白的界限的。

  纳粹们感到羞耻是因为他们做了丧失道德的事情。而更应该感到羞耻的是他们对于所进行的残暴的屠杀只看成是一种工作。甚至在战争结束之后,奥斯维辛新的医生和长官为自己辩护时说:“我只是在进行一项工作。甚至有人比我做的更残忍”这才是他们最应该羞耻的地方。

  受害者也感到羞耻,他们因为他们活过了一段不是人的阶段,在那个阶段里,从下了列车之后。他们被迫的脱去衣服、剃光头发、光着脚踩在先于他们死去的人的骨头上。最终被送进毒气室。还有一些他们死于饥饿、死于寒冷、死于非人的毒打、这些都让他们感到羞耻。

  而幸存者依旧感到羞耻,印象很深刻的是两个画面,第一个是在他们被解放的时候,那些被告知他们即将被营救,即将回到自己的国家的人,一脸茫然。而那些到达奥斯维辛解救他们的苏联士兵也一脸茫然。他们为什么沉默为什么没有反应。第二个是在火车上,因为车上没有厕所,他们就用一位妈妈给孩子带的尿壶来解决50多人的上厕所的问题。他们用一块布和这个便盆做了简易的厕所。最后莱维写到我们还不是禽兽、只要我们尝试抵抗,我们就不是禽兽。

  “有人比自己更值得活下来”

  “死去的那个人比我更聪明、更敏感、更慷慨”

  “我没有帮助我的同伴

  ……

  这被写作幸存者的理由,也有很多人在被急救之后选择了自杀。本书作者莱维也死于自杀,在他被解救的40多年之后。

  我试着理解希特勒为什么屠杀犹太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或者他自身的原因。但最后所有的理由都不足以让这次惨烈的屠杀发生。在今年的3月26日,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顾秀兰、马淑勤去世。历史留给我们越来越少理解他黑暗面的人。越来越少解释他们为什么不反抗的人。但是这种现代性的政治游戏所伤害人数却越来越多。恐怖袭击、非正义的战争、中东、土耳其、叙利亚。依旧有很多人生活极端屈辱当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莱维、为什么需要弱势美德的意义。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读后感(三):盛开在荆棘里的花

  很喜欢作者,具备了我最在乎、也最欣赏的两个特质:理性和善良。最美好的灵魂,在经历了最黑暗的环境后,必将绽放出最耀眼光芒

  我的思维习惯和作者挺像的,作者称之为“化学及其衍生范围内所获得的思维习惯”。其实就是在分析或预测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就像是在套用或创造一个公式,一定要先弄清其所处的具体环境或所具备的具体条件,以保证输入正确的变量或参数。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更习惯将这种思维称之为控制变量,在分析某个因素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是完全相同的。我个人觉得这种思维习惯是非必要的,一旦因为思维惰性而在分析问题时忘记控制具体条件,也就是一旦让盲目替代了理性思考,很容易会得出错误结论,甚至颠倒是非黑白。正是因为人性的盲目倾向,所以如今的年轻永远无法正确的认识集中营。因为盲目,年轻人会忽略掉当时集中营特有的环境因素——像纳粹主义这样的恶魔秩序具有的腐蚀力量,惰性地用自身相关的经验去想象当初,“似乎在奥斯维辛的饥饿就像我们平时错过一顿晚饭”。因为盲目,年轻人会忽略掉集中营受害者当时面临的严酷的生存威胁,而“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去嘲笑受害者们的不抵抗。因为盲目,所以我们无法相信过去那些惨无人道的迫害,以及当初德国民众对于恶行的集体沉默,甚至会去质疑集中营存在的真实性。“我们不能用今时的道德标准去评判我们或他人彼时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是由彼时的道德标准所驱使的。”多愁善该其实并不有助于顺畅沟通,因为感性的理解常常只是一种自以为是误解。真正能打破人与人之间藩篱的反而是理性分析。

  其实灰色道德地带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人性的复杂,更是因为具体环境的复杂多变。一个人常常具有怜悯残酷两面性,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作者在集中营的生活,让我想到了自己当年在新训营的经历。新训营和集中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点点相似的。都具有完全封闭的空间、绝对制度化的管理和艰苦的生活环境。教官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他们对我们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瓦解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乖乖听话,将服从命令视为天职。当然,新训营的那些考验,相比于集中营来说根本不值一提。然而,正是这些不值一提的小小考验,彻底动摇了我们踏入新训营之前所习以为常教养勇气友善。在新训营中,我们会为了一个馒头而哄抢一团,在新训营里我们不敢反抗任何不公,在新训营里我们会为了自己的安然而不顾情义。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昔日信赖的好友,一天天地在各种借口的自我安慰下而心安理得地被同化。我对人性感到震惊与深深的怀疑。记得某天中午,我们难得被批准在午饭后可以去小卖铺买一些生活用品。我当时对于新的严酷环境还无法完全适应,心情烦闷,远离了买东西的人群,就一个人在操场上溜达散心。我联想到了集中营,理性的思维习惯提醒着我,可以因这些小小考验而被轻易动摇的人性,又怎么可能会经得起集中营的残酷考验呢。我望着头顶上刺眼的太阳,突然意识到集中营的被害者们一定不可能如电影《美丽人生》(这是我当时唯一看过的描述集中营的资料)中那般团结、美好。可惜,那个时候我无法使用任何通讯设备去上网查证自己脑中的设想,于是这个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后来,我们在新训营里的粗鲁与隐忍,也随着新训的结束而消失了。事隔六年之后,当我打开这本书,看到在灰色空间那章中作者对于受害者内部互相欺压的描述时,我并没有感到太多震惊。心中却晕开一种浓郁的苦涩,我为自己当初猜测正确的聪慧而得意,更为时间、地理也无法改变的灰色人性而哀伤。而且我明白,在我死后很漫长的时间里,人性中的灰暗都不会被减淡,因为艰难的环境总会存在,善良的基因并不利于生存。“最糟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人,幸存下来;而那些最优秀的人,那些注定去行善的人都死了。”

  只要环境变得足够苛刻、极端,一切曾经在安逸环境中看似牢不可摧的美好品质或情感都将可能会被轻易瓦解。我并不认为这种客观认知是消极的,相反因为它的求真务实,我觉得它是积极的,是哀而不伤的。大浪淘沙,能禁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美德或情感也因此变得更加珍贵、璀璨。虽然作者在深处奥斯维辛时,很多时候只能明哲保身,但他从未伤害他人。虽然他自己还是会因为当初未能伸出援助之手而感到羞愧,但在我看来,他完全禁受住了考验。他明白,必须具备真正坚强的道德盔甲,才能拒抗罪恶的腐蚀。在字里行间中,我都能感受到作者出于善良的宽容心与责任感。他会用相对宽容的态度去评价那些万恶不赦的纳粹分子,“即使他也不能算作彻头彻尾的坏蛋。如果生活在其他环境和年代,他的行为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然而,作者的善良又使他不可能因为那些罪犯稍纵即逝的同情心去原谅他们的罪行,他也拒绝接受德国民众为自己当初对于纳粹恶行的坐视不管所找的任何借口。实际上,在任何年代,“兔兔好可爱,不能吃兔兔”的多愁善感都是毫无意义的,同情只有在理性的武装后,只有在经受住考验后才能升华为道德。我想任何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提起善良这两个字都会是心怀敬意、有所触动的。善良于我来说,一字千斤,为了守护它而默默付出的血泪只有我们善良的人自己能明白。

  为了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作者一直将揭露奥斯维辛的真相以及探索人性的边界视为自己的责任。纳粹主义的再次发生,在我心里也完全不是危言耸听的。因为,即使是在与我每日朝夕相处的同学身上,凭借着理性思维,我都能看到“卡波”(纳粹走狗)的影子。他还没有为大恶,仅仅是因为做恶的利益在目前的情况下仍小于被惩罚的危险。就像是资本家,“为了50%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为了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当然,以上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的,不同的人性适用于不同的公式系数。在我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性中恶的成分还是较少的。但是,大多数人却仍是盲目的。纳粹主义究竟是理性地追求邪恶,还是缺乏理性?对于希特勒来讲,他的利益政治主张可能大部分是出于理性的。“而对于毫无意义的暴力实践,信徒们则更充分地超越他们的导师”,这恰恰是由于一种理性的丧失。在我看来,被害者或家属在对痛苦信息的选择性记忆,或者年轻人们拒绝旧的一切,都是人性盲目的体现。盲目与激情,虽然可以创造十月革命,但同样可以创造文革动荡、甚至纳粹罪行。我想,只有理性的普及才能够保证这个世界在循序渐进中稳定发展吧。也只有理性才能让我们在人性的灰色地带中也仍能明辨是非善恶…

  愿你同我一样,在读过此书之后,能够在人性的灰暗之中保持一份坚守,能够在人性的盲目之中保持一份清醒。愿我们可以像作者那样,即使身处荆棘之中,也能盛开美丽的花朵。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读后感(四):多得是淹没,少的是拯救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是我今年上半年读过的最精彩、最值得推荐的书。区区二百多页,却稳、准、狠地指出了许多可供讨论的问题。

人性中的灰色地带

  书中对于“灰色地带”的刻画可谓是全书最为精彩、极致的一部分。普利莫·莱维在此部分提到了一个广泛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历史随着时间增长逐渐被稀释,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全然是被“简化”过的样子。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我在学习初高中历史时,从来只会背诵哪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发生的意义是什么,甚至不会去质疑教科书上所罗列的“真相”是否真实,是否掺杂了政治立场或价值观的植入,且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不过是一个个历史人物或种种历史事件,隔着冷漠的纸张,甚至无法理解曾在历史长河中挥洒过的滴滴鲜血,但这滚烫的、来自活生生的人的鲜血,确实流过了。如同作者在书中举到的例子,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对于集中营里所发生的故事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其中某些很重要的细枝末节都被忽略了,以至于现代人经常会纳闷的一个问题:犹太人为什么会乖乖地走进毒气室呢?他们不会反抗吗?普利莫·莱维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还原了当时集中营里的细节情况,虽然回忆痛苦对幸存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折磨,但他还是做到了,他甚至冷静、理智地将他们记录下来,为试图了解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暴行的现代人留下了一幅幅清晰而深刻的画面。

  对于历史的简化使我们轻而易举地根据简单的标准划分出人的好与坏,而真正的人性,我们口头上说得简单,是复杂的。换到理解层面上来呢?我们还能直截了当地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吗?普利莫·莱维对于人性的复杂用“灰色地带”一词进行描述——在集中营里,不仅仅存在着纳粹军官与犹太人的对峙,还有“特遣队”与其上层管理者的对峙、同一间囚室里犹太人与犹太人的对峙......“人们不能发现一条(唯一的)战线,而是许多,可能无数条混乱的战线,横亘在彼此之间。”在集中营这样极端的情况之下,人们无法结交盟友,而是把自己封闭成一个个“单体生物”,因为你无从知道,哪位看起来面善的,要与你相交的人是否抱着伤害你的目的。这样极其特殊的条件,也将人性中的“灰色地带”放大千万倍,供读者细细琢磨个中恐怖。

特权意识的崛起

  处在“灰色地带”中的人或许不仅仅是被压迫者,他们自己本身,正如普利莫·莱维指出的,也想成为压迫者,“维系灰色地带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是人们希望在面对没有特权的囚犯时,保留和加强自己已建立的特权。”作者同时声明一点,“对这些人进行严格的道德审查是草率的。”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在极端的高压环境中,囚犯们“习惯于发展一种群体性的心态”,害怕他们好不容易得来的负责打扫厕所、负责抓虱子的工作机会被别人夺取,于是竭力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或许觉得有了工作总比那些没有工作囚犯更高一层,这还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的崛起。当然,在本质上,他们与其他囚犯并无太大差别,他们同样要面对严苛的纪律要求,所以在其他囚犯看来,担任扫厕所一职,或是检查床褥是否整齐的人,对于他们并不构成威胁。至于特权意识,也许只有这些担任某低微职业的人,他们自己会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吧。作者在谈到特权与权力时,说到“与其说权力让人身心俱疲,不如说权力腐蚀人格”。还是在集中营里发生的鲜活例子,说明了下层受害者对权力的不可控性,以及等级制度对人性尊严的残酷践踏。

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

  在经历过纳粹暴行而得以苟活的人眼中,暴行的发生或许已经变得很遥远,虽然它昨天可能还围绕在自己身边。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历经摧残身心的伤害之后,我们的记忆是否可信?作者所提供的观点是,他不相信至今有幸存者或施暴者能够清晰而准确地叙述出自己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种种亲眼所见,正如作者在书中探讨的“极端体验下的记忆”——“受过伤的人倾向于阻滞受伤的记忆,以免重新激起伤痛。而施暴者则把记忆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去回忆,以减轻罪恶感。”短短几句话,可谓一针见血。

  普利莫·莱维在书中单独列了一章来讲述他作为一个集中营幸存者所看到的暴行之后,人们如何回忆并讲述暴行。有人故意说谎,这类人大多是还未被惩罚的纳粹军官,也就是实施暴行的人,他们为了躲避来自道德与法律上的审判,编造出各种谎言试图掩盖罪行,我们放在现在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赤裸裸的人性总是会让我们去寻求对自己更有利的那方面,避难是人的本能,何况这审判涉及到自己最为珍视的生命。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幸存者的回忆,那些切身经历过大屠杀的人,他们中的几乎所有人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记忆进行过滤。“在追忆他们的往事或向第三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他们愿意驻足于那些短暂的安宁时刻,那些荒唐的、奇怪的或轻松的时刻,而跳过最痛苦的片断。”由于他们努力地对于痛苦记忆进行躲闪,又使得这份珍贵稀缺的记忆变得模糊。作者在此章中还举了一个阿尔贝托的例子试图说明人们对于痛苦普遍选择避而不谈,令人印象深刻。

世界的羞耻

  在大屠杀中选择死去还是苟活?要不要拼命地争取机会,让自己在这遥遥无期、毫无希望的集中营里活下去?等到解放的那一刻真正来临,幸存者的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情绪?普利莫·莱维也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幸存者竟然是羞耻的——看着身边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他们或许痛苦,或许平淡,然而谁不想活下来呢?我凭什么活了下来?活下来的人也许比在灾难中死去的人更痛苦,他们承受着肮脏的秘密,见证了一系列恐怖的人性,失去尊严,像畜生一样在集中营里生活了几年,道德尺度已经全然改变,他们好似再也不是正常的生活轨迹中人的样子了。作者曾在关于“羞耻”的讨论中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这件事的发生对作者本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可以解释作者在1987年的坠楼身亡,通过阅读作者的文字,可以深刻感受到极端暴行之下,人性难以接受任何一点考验。

在死亡面前

  说到奥斯维辛,不得不说的一点就是死亡,主要是犹太人及其他受害者如何面对死亡。普利莫·莱维指出,绝大多数受害者是不会想到自杀的,因为只有人才会自杀,受害者在经过迫害之后很难再保有人性,而是像畜生一样,每天都在竭尽全力维持自己的生命,为最低层次的生活所奔波,哪里还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呢?这明明是那些“吃饱了撑的”的人类才会做的事情。

  “在死亡面前,在对死亡的麻木和习惯中,文人与白丁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埃默里指出,人们不再思考一个人是不是该死,死亡是已被接受的事实,而是考虑怎样去死,‘人们讨论在毒气室里,毒气要用多长时间发挥作用。人们在思考苯酚注射那毫无痛苦的死亡。人们是希望死于狠狠一击打裂头骨,还是在医务室里油尽灯枯。’”读到这段文字,我竟不忍细想下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极端高压下的体验,致使人能够相互交流,甚至平淡地、如同选择我今天要吃什么菜一样地选择自己的死法。

  书中还有许多精彩之处,比如纳粹集中营里的“黑话”,其背后的意义延伸出来,其实涉及到权力问题,再比如当时来自德国民众的漠视与彼此之间的心照不宣间接造成了集中营规模扩大、受害者人数剧增等等,作者都用冷静、精准的语言记录下来。历史所展现给我们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世界各地发生过那么多灾难却没有被记录,所以我由衷地钦佩作者,肯让自己的心灵备受煎熬,也要勇敢地写下来,并用理性的分析,试图说明滔天罪行是如何发生的,好让我们人类有机会认真审视一下自己。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读后感(五):i sommersi

  我把它理解为莱维把从奥斯维辛幸存之后日益折磨他的愧疚和自责感,全部倾注到了他的著作中。他已不是想证明什么,又或者说也并非反抗什么。不像记录,不像回忆,是一场自己和自己心灵的对话。是一场他希望得到其他心灵发出的回馈的对话。

  我并不觉得这本书的重点在“如何避免再一次的失控和疯狂”,我感受到的重点,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是莱维每个字里透出的绝望,虽然他语气平静,几乎过于冷静的在人性与事实之间穿梭。

  事实上我认为莱维自己内心深处,是断定“再一次的奥斯维辛”是终将不可避免的。即便他书中一次又一次提到如何避免,如何认清魔鬼,如何让人间享有太平。而他是从地狱和魔鬼中滚打过的人,他看见了人性最赤裸最肮脏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性怎样在灰色地带渐渐迷失而陷入深渊。他目睹和经历过,同样平凡的两个人,是如何在一夜之间一个化作了刽子手,一个化作了失去自我等待死亡的行尸走肉。

  让他真正绝望的,是他看见了魔鬼的真面目——并非四个眼睛六只手的怪物,而是活生生的人,与他同样物种的人。是屠杀完犹太人转身换洗干净衣服在餐桌前和孩子妻子欢唱歌曲的人。是每个换一身衣服洗一把脸,就可以完全化作人群中最常见的人民的,人。

  说他是原谅者是没有理由的。他没有原谅任何人。他连自己都原谅不了。按照这个和平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莱维是完完全全的无辜受害者。无辜被牵连到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之中,然后他有幸活了下来,这是件大好事。这其中他并没有任何的,哪怕一丁点需要内疚和自责的事。

  而努力站在莱维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他的精神高度不仅仅是活着。他时刻在追寻一些人性的究极。他在解剖人性的同时也解剖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肌理和那隐藏的自私、软弱、投机等等。与其说幸存能让他感到幸福,不如说在最初得知获救的如释重负之后,幸福并没有如约而至,等待他的是漫长且无法散去的忏悔和折磨。

  很多资料说莱维最后还是自杀了,从高空坠下。我更希望相信他是突发了什么心脏病之类的。因为始终想不通,一个和自己的内心抗争了这么多年的莱维,为何在最后自己选择死亡。

  只有一点我认为符合他死于自杀的理由,就是书里多次提到的,那段历史终于还是慢慢的留在了远处,能与他产生共鸣或对他做出回应的人越来越少,世界在一片纷杂吵嚷过后,又恢复了平静。是一种遗忘和不被理解的属于另一个时代人的平静。

  他的脑中无疑不是每天都回闪着那些残酷疯狂。同伴死去的脸和焚尸炉的火焰。而时代已经自行翻了篇。就像孩子不愿再听爷爷奶奶唠叨那些过往——即使这段历史远不止故事那样简单。那又怎么样呢,这个时代的孩子,会让人无法接受的去质问这个坎坷的人“你们为什么不跑?”“你们为什么不反抗?”多么残忍啊。

  莱维如果被集中营摧残掉了身体。那么在日后的岁月里,他死于灵魂的破碎。

  “当我们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件事’时,这定论过于鲁莽,尽管‘那件事’深深地伤害了我们,但它不会在我们的灵魂力或生活中留下重要的伤痕或永远的空虚——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乐于忘记已经痊愈的一场重病(或成功的外科手术)的细节。”——P27

  莱维深知记忆在人的脑海里经过时光浸泡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而他又时刻需要作为一个清醒者,作为一个传达者告诉这个世界曾经发生了什么。他必须不断的重复伤害过他的剧痛。不断温习,才能保证他所说的每一句不会因时间而变得模棱两可。这对于一个从奥斯维辛走出来的幸存者来说,是极度残忍的。

  他背负起这种残忍,去默默对抗那带着鲜血的残忍。虽然他没有在奥斯维辛做过什么英雄的事迹,但我觉得他依然是个英雄。

  读了这一遍尚未理解的地方是。

  莱维认为每个德国人都有罪,都应忏悔。包括那些未参与屠杀和迫害的人。也许是因为当初民众推举了希特勒执政这个方面来说,这的确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理解的是关于一个概念,即:作为一个士兵,上级下达了杀人的命令,他不去杀,又能怎么样呢?

  “死亡并不能侮辱他们的勇气,但他们却因勇气而死。”这是书中的一句话。我想对于一些德国士兵来说,实在想不出还能怎么样呢?莱维说,也有许多士兵因良心的谴责和对杀人的抵触,选择了自杀。那么,是否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无辜的德国士兵(选择自杀的人)就一定要去死或反抗上级命令被打死,才能符合莱维的观点?同样是无辜的生命,为何因为没有自己去死而被指责呢?有谁愿意选择死亡吗?历史中不缺乏勇士,就像上面那句话所说,但他们付出的代价无一例外都是死亡。如果一个人并不想死,这本身也算一种罪过吗。

  莱维在面对生命之水的时候,选择了自私的处理方式。他想活,那个时刻并未肩负起别人的死活。这是否同样的是人在面对生死前的选择呢?

  我害怕自己成为“时代的孩子”,成为那些真正让莱维绝望的人。但以我在现在这个社会的认知,的确想不通这个问题。

  那些不服从命令就会被打死的德国士兵,当时应当怎样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