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命的寻路人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命的寻路人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2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命的寻路人的读后感10篇

  《生命的寻路人》是一本由[加]韦德·戴维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一):书的内封里,藏着一副地图

  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见的各种地图,在熟悉大陆岛屿上,这幅地图所标出的并非那些发达城市文化中心,而是几个我们极少留意到的“角落”:玻利尼西亚、安地斯山脉、萨尔坎泰山、亚马逊河流域、圣玛尔塔内华达山脉、凯苏特沙漠、婆罗洲……这幅较之平时更为空荡的地图向我们展示了另一幅图景,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平行空间——就在当下,在七大洲和众多岛屿上,生活着其他的人群;他们传承着自身的文化脉络和生存逻辑,有的还在坚强地繁衍,有的却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相撞的历史中趋于混乱

  一名接触人类学的人,对这些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在人类学学科发始之初以及后来的研究历史中,对这些地方人群的研究给了人们太多的思考启发

  闪族,从未走出非洲的古老民族语言学中常常提到“闪含语系”中的“闪语”便与这个民族的母语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是的,他们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卡拉哈里炙热的沙漠上散居。这是一个狩猎采集民族,对他们的研究打破了人们对“狩猎采集”的偏见:他们是生存的强者,对自然变化有其智慧本领和应变天赋,并非落后愚蠢的一种生存方式。韦德描述了他们一年里的生存之态。有这样一幅图:年轻的闪族男子脖戴兽牙,半蹲在草丛中,握起自制的弓箭准备狩猎。——他才不是新闻里非洲人的可怜样子,相反,他胳臂健壮神情专注,比我们身边那些消瘦驼背的男人们更显魅力……

  库克船长故事,玻利尼西亚与欧洲殖民者的相遇。萨林斯等学者一直对库克船长故事的多有讨论,现在我们注意到库克对当地原住民航海技术的记述:他的玻利尼西亚导航员既没有六分仪的协助,也没有航海图的知识,却能在航程的每个时刻精确指出返回大溪地的方向。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玻利尼西亚群体中每一个寻路人毕生投入所修习的本领:他们了解风、海浪、云、星辰太阳月亮、鸟、鱼,还有水本身;透过亲身经验测试假说来学习技术,并向天文动物行为气象海洋获取学识。韦德跟随着寻路人航行,聆听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独木舟后面,坐着一位导航员,名叫卡伊乌拉尼的年轻女性。她在整趟航程中一天要保持清醒22小时,只在心灵需要休息时才短暂睡一下。她能够叫出、找到两百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认识各种星座踪迹。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则是利用在低空中刚升起或即将落下的星星来定位导航。

  文化相对主义,博厄斯的呼声。“……自此,人类学家不时被指控拥抱极端的相对主义,好像人类的任何行为只要存在,都应该受接纳。事实上,所有认真的人类学家都不会主张放弃判断力,他们只是呼吁先暂缓一下,好让人类能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作出必须的道德判断。”

  库拉圈,特罗布里恩群岛的社交。我们一般在“经济交换”这一章学习“库拉圈”的故事,许多人都闹不清项链臂镯转来转去究竟是什么意思。韦德清晰生动地转述了这个故事。除此之外,他再次来到群岛,亲身参与了库拉圈的一部分航行过程。他这样形容专为库拉圈所造的独木舟:“这艘船不是设计乘风破浪,一入了水就无法转向,遑论抢风航行。事实上,这艘船建造来航行在点对点的顺风航线上,就像单一射道上的箭。撇开其他不谈,库拉至少代表执着。”

  韦德并不打算谈论过多的意义,他的故事是活生生的。他仔细地了解他们的生存姿态与智慧,并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这些民族与西方现代文明的遭遇过程详详细细地被叙述出来,给了我们很多资料上的补充视野的开拓。更要紧的是,当一个个生动的人和事被记述出来,你忽而意识到,在经历了近世种种碰撞磨难之后,他们仍然这样毫不犹豫地生存下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与我们一样,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我们读到的这本书,丝毫没有传递田野的纠结、折磨理论的反复论述。韦德不需要纠结,他看到的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他尊重他们,欣赏这些智慧、勇气耐心认可这些民族生存和表达权利。他痛痛快快地,为他们绘制了一幅地图。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二):旅行时,我们想什么。

  作者多年行走在原住民地区,那些经历非常的猎奇、有趣。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初初看第一眼,会觉得这未免猎奇得有点过了——何必如此去琢磨那些似可怜又可悲的人群呢,只是为了满足一些无聊看客好奇欲吗?

  于是,作为名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向我们指出了:为什么他要这样行走,关注这些原住民究竟有什么意义。

  是的,他有他的研究以及非这样不可的立场。他说:我相信政治家不会做出成绩。我们认为,辩论不是为了说服别人。但是通过讲述事实,可以让世界得到改观。

  这些要说出的“事实”,其实涉及到了众多对当代社会至关重要的议题。譬如传统生计面临产业化的发展议题,以用现代科技工业对原住民信仰的种种挑战,还有那重重历史的烟幕下包含血雨腥风种族人权问题

  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到对待森林态度,他说,他从小只觉得森林是用来被砍伐的木材,但是某地的原住民却知道,森林是“活的”,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对待森林和环境,比我们现在的处理方式更加优越。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了对待这个世界不同的方式。这些方式究竟如何不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我们看似快要消逝的文化和人群,也跟我们一样,拥有走向未来权力

  他们也有能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大概由于是演讲的缘故,作者的叙述极其流畅,充满了节奏感,仿佛河流一般时而舒缓时而奔涌,将古今的历史、文化冲撞的细节一一勾连起来,不仅充满智识,而且极具感观魅力。本来应当是近年来少数又浪漫又启发的书了。

  可惜的是,在他强有力的叙述之外,有一些疑虑似乎被抹去了。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东西,却无法得知他如何了解到了这种种的知识和细节。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些知识是怎样被验证,作者都没有提及。或许,还是受限于演讲的缘故吧!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三):追寻文化,思考生

  这是一本游记,却也像一本文化手册。戴维斯带领我们来到地球上不同的角落,讲述那里的人、经历的事。然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又不仅仅是介绍种族那么简单,它伴随着一种思考——对人类,对文化的一种思考。正如作者所说的,世界不是平的。一种文化就像一座神圣精神与心灵储藏库。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这宝库的大门,引领我们走进关于边缘文化的世界。

  闪族,极可能是世上最古老的文化,母语有着141个音,而日常英语只有31个音;波利尼西亚人,没有指南针的指引,没有航海图的知识,却能时刻分辨正确的方向;瓦拉尼族猎人,有着丰富的打猎经验,40步外能够闻到动物的排泄物味道并分辨出是什么动物……当一个一个原始而又“先进”的文明跃然纸上时,我很难想象,这些民族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一生都在森林、沙漠、山脊,没有系统的知识系统,没有见过更多的世界,却能够凭借代代相传宝贵经验得以生存。诚然,生存是艰苦的,但他们却似乎乐在其中。我不禁想起玛雅人,他们不曾拥有高端的科技作为支持,但其天文及数学的造诣连当今社会的研究学家都赞叹不已。原来,在世界各地,还散落着“类玛雅人”的文化。虽然他们的文明可能不如玛雅人那般辉煌,却也着实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惊叹不已。试想,如果脱离了指南针,我们或许就此迷失于茫茫大海之上。这又让我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人类发明越来越多的东西,其中有个原因是人类的惰性。当人类越来越依靠科技时,大脑潜能便成为了荒芜之地。对于这些边缘文化的民族,不能说他们的智力超常,但或许,他们真的开发出了大脑更多的潜力吧。

  每种文化都因地域及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书中所讲述的文化却有一个共通之处——对自然的保护,对其他生命的敬畏。巴拉萨那人生活的地区,有40多种鱼可以吃,但他们只吃其中25种;有45种动物可猎,却只猎20种。亚马逊流域的原住民用黑土字样的丘陵森林或许有整个面积的十分之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尽量减少的对自然的剥削和掠夺,尽可能地保持着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今,我们肆意地挥霍着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众多物种已经消失不见或濒临灭绝;同时,我们也在肆意地破坏生态平衡——看秋冬的北京经常处于寂静岭般的阴霾中。是日益发展的科技导致这种和谐的破坏吗?文中说:威胁到文化完整性的,既非改变也非科技,而是权力。权力是支配的原始面貌。想来,不无道理。人类经常自居为世界中心活跃自然界中,唯我独尊神气。于是开始杀戮,开始破坏,开始满足自己无穷无尽欲望。我们不能否认现代化进程为人类带来的巨大进步,但这同时也让我们和过去、和最原始的天地、和最亲近的自然越来越远了。不管人类可以如何前行,都不能忘记,我们仍生活在地球,赖以自然,赖以其他生物——它们不是奴隶,而永远是我们并肩而行最亲密伙伴

  “人类这个物种在过去五万年的生存经验可以浓缩成两个词——如何与为何”。

  “人类的责任并不是改善大自然,而是让世界永续生存”。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是人应该有自由与权利去选择想要的生活”。

  戴维斯带领我们看过一幕幕边缘文化的大戏,一点一点讲述着道理。他慢慢抬起手,指引着追寻生命的路。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四):《生命的寻路人》:文明、文化与人类未来

  (发表于《中国环境报》2014.10.30,见报标题为《做生命的寻路人》)

  如果你读懂了海,如果你能在心中看见岛屿,就永远不会迷航。——《生命的寻路人》

  时至今日,在这个星球的主要地区,物质文明普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人们正在一步步将那些曾经被标记为“幻想”的主意变成现实。但与此同时,现代人似乎也在经受着“隐形的劫难”:一方面,这个星球的资源并非无限,并且消耗殆尽的日子似乎正在迫近;另一方面,尽管生活看似变得愈加梦幻,但人们的“心灵之泉”,似乎正在干涸。人们显然需要寻找一条“出路”,让未来变得可续且美好。

  人们当然在着手进行反思,并且许多人已经开始将“反思”与实践结合。美国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的作品《生命的寻路人》,便是行为的产物。透过这本薄薄的文集,你或许可以窥探到有关实现更美好未来的可能。

  戴维斯是位人类学家,因而他的研究,更多的是将“人”作为切入点。在思考和实地考察后,戴维斯发现,尽管所谓的“主流世界”正在遭遇生态困境,但更多被“边缘化”的文明却并没有这样的烦恼。更令人惊讶地,戴维斯还发现,这种“无忧”并不是建立在“未开化”的行为模式之上。那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住民,也同样拥有足够优秀的文明。

  这一现象显然会导出这样的结论,即在这世上,“存在某种方式,使得人们可以让文明得到发展,而这发展,也并不必非要通过与自然的对立来实现”。

  其实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历来便是一个众说纷纭课题。但在这本书的语境下,我们似乎可以简单地将二者的关系概括为“由文明创造文化”。倘若把文明看做是一种行为方式,显然意味着选择怎样的“文明”,我们也将会拥有怎样的“文化”。

  为了发掘不同文化背后隐藏的秘密和可能带给“单一文明”的启发,在这部作品里,戴维斯考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边缘文明”。因为无从了解,人们总会将他们看做是荒蛮无知的。也正是这样的偏见,导致了人们对异文化的歧视甚至是敌意——更进一步,则是确认了“暴力夺取”的合法性。这样的境况,显然是这个世界的灾难。于是戴维斯的努力,便是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不曾断离的“古老智慧“,其实在地球的角落被保全了下来。这对当下而言无疑是十足的幸运,而为了攫取眼前的利益,而让这些智慧再一次散失,显然不是明智的行为。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不应该拒绝同伴更何况个人与自然相比,其实都太渺小,以至于自己无从认知自己的渺小。

  曾几何时,“全球一体化”的伟大构想,让世人一度为之心潮澎湃。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越发对此产生失望。不合理分工导致人们无法公平分享利益是一个方面,但更根本地,“全球一体化”违背的是这世界本身的多样性。“这个世界高高低低,遍布山巅低谷,充满引人好奇的异象或妙不可言事物。历史并未停下脚步,在今日,文化变动与转化的过程也一如既往充满活力。”

  我们总会迷恋这样多彩的景色。而也许,人们之所以会在当下迷失方向,是因为人们不再能在心中,看到世界的缘故。但循着韦德•戴维斯的文字,你或许会重新找回它的模样。只是所谓的“生命的寻路人”,并不是这些言语的作者,而只能是你自己。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五):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

  库克船长的故事,玻利尼西亚与欧洲殖民者的相遇。萨林斯等学者一直对库克船长故事的多有讨论,现在我们注意到库克对当地原住民航海技术的记述:他的玻利尼西亚导航员既没有六分仪的协助,也没有航海图的知识,却能在航程的每个时刻精确指出返回大溪地的方向。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玻利尼西亚群体中每一个寻路人毕生投入所修习的本领:他们了解风、海浪、云、星辰、太阳、月亮、鸟、鱼,还有水本身;透过亲身经验、测试假说来学习技术,并向天文、动物行为、气象、海洋获取学识。韦德跟随着寻路人航行,聆听他们的故事。在他们的独木舟后面,坐着一位导航员,名叫卡伊乌拉尼的年轻女性。她在整趟航程中一天要保持清醒22小时,只在心灵需要休息时才短暂睡一下。她能够叫出、找到两百二十多颗夜空中的星星,认识各种星座的踪迹。对她而言最重要的,则是利用在低空中刚升起或即将落下的星星来定位导航。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六):世界不是平的

  一句话就可以阐述作者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描绘的图景:世界不是平的。

  从字面上讲,作者带领我们乘上波利尼西亚的双身独木舟,于太平洋的潮汐与日月中颠簸;然后钻入亚马逊流域的森密丛林,在神秘仪式中飘游于混沌初开与悠远未来;接着登上安第斯和内华达山脉,感受能够平衡人类心灵及大自然一切能量的永恒法则……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北极,作者踏遍了世界的边缘,也是我们潜意识中所认为的文明的边缘,那里遍布山巅与低谷,高高低低,充满了让浸润在平乏无味的现代文明之中的我们感到好奇的异象。

  听起来这就像无数旅游或猎奇类的小册子,不过是浪漫的怀旧或田园牧歌式风景的拼贴集,用壮美的景象震撼我们日复一日被效率与数字奴役的心灵。但实际上,作者所说的“世界不是平的”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挑战的是吞噬一切夷平一切的单一文明观。

  书中的一段话很好的总结了作者的看法:

  如果社会是以超凡的科技能力作为评比标准,西方科学实验的光芒四射与出色高超,无疑稳居龙头。但如果评比标准转变成用真正永续的方式让生命茁壮繁荣,或是对地球真正的崇敬与欣赏,那西方的典范就会败下阵来。如果说最能驱动人类热情的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直觉的能力、能够包容各种宗教憧憬,那我们那些武断的教条又会再次不符合标准。

  如果这种对比和评判仍然无法很有说服力地让人们认识到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轻视这种重要性所引发的诸多冲突却无法让我们无视这个问题:

  这些跟传统切断连结的人,绝大多数的命运都不是获得西方的繁荣,而是加入众多城市穷人的行列,被困在脏乱中勉强糊口。当文化凋零枯萎之后,人们依旧活着,却成了过去的幽灵,陷入两难,无法回到过去,却也没有真正的机会一圆赶上西方的梦想,既无法实践他们效尤的价值,也不能创造他们渴望的财富。这制造出一种危在旦夕的处境,因此,多元文化的困境不仅牵涉到怀旧或人权,更是地缘政治稳定和生存的严肃议题。

  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龃龉与冲突,再一次,作者指出文化能够帮助我们驯化野蛮之心:

  文化不是微不足道的。文化不是装饰或艺术品,也不是我们唱的歌,或我们吟诵的祈祷文。文化是一张舒适的毛毯,赋予生命意义,也是一套完整的知识,让个人能够从无穷无尽的生命经验中寻找价值,并在不具意义与秩序的宇宙中创造属于自身的意义与秩序。文化是大量的定律与传统,是道德伦理规范,能将人们与野蛮之心隔离开来,而历史显示,野蛮之心就只是在全人类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表面下方。如同林肯所说,单凭文化,就能使我们触及天性较美好的那一面。

  希望读者能够在作者这位寻路人的启发下,获得更加立体的看待世界的眼光,明白什么是生命,什么又是生命的意义;明白什么是文化,为什么需要尊重多元文化。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七):古老智慧为人类社会“留种”

  黄夏/文

  乍一看副标题,“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我还以为这又是一本心灵鸡汤。那些自以为灵魂污秽不堪的人跑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去洗一洗、蒸一蒸、晒一晒,福至心灵,笔头发痒,就写了一本书。我又以为这是一本文明人与“非我族类”假装平等的鬼话,这种假装,今日中国人的体会可能要比写此书的西方人更深刻。因为都吃过帝国主义的苦头,所以我们对弱势民族怀有深切的同情,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告诉不好好吃饭的小孩:“非洲的孩子可是成天在挨饿哦。”

  但是,《生命的寻路人》(2009)既非关无病呻吟的心灵疗伤,也不是旨在自我满足的道德意淫,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该书作者、加拿大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以田野考察的耐心和细致,遍访世界各地的非主流人类社群,为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创造、心灵和哲学,并以此为契机,向当代主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欲要说明非主流文明的好,就必须首先证明它们并不低主流文明一筹,甚至还要打破“主流”与“非主流”的粗陋划分。戴维斯开篇即从技术角度,驳斥了赫伯特•斯宾塞等人在19世纪提出的文明演化论设想。按他们的理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线性的,也就是一个单纯的从原始步入现代、从野蛮迈向文明的直线过程。他们假设每个社会都会以同样的顺序经历相同阶段,世界上五彩缤纷的文化充其量不过是一座博物馆,“展示的每个社会都代表镶嵌在时间轴上的演化片刻,任何阶段都在想象中向上通往文明”。而这个文明的最终指向,就是“伦敦的繁华大街”。

  现代人类学的发展,就是从辛苦地反驳上述这个灵光熠熠、却缺乏实证、又不幸深刻影响后世许多年的演化模型开始的。与《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一样,戴维斯的立论也是建立在长久积累起来的生物、历史和环境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他揭示人类社会的形成取决于地理、气候、土壤、水源、可供驯化的动植物等客观因素,而不是人的肤色、血统、智力、基因。那些在欧洲做出种种技术成就的人,未必在非洲沙漠、南美雨林、北美冰原和澳大利亚草原上做出同样的成就。而他们对后者的征服,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毋宁说是一种意外。他们带到“新世界”的疾病,杀死了大部分对此无免疫力的土著居民。然后,他们发展出一套名唤“适者生存”的伪科学,坚信通过各种手段对人性进行后天塑造是可行的,从而使“落后”民族进步、“野蛮”民族开化。于是,殖民主义来了,种族屠杀也来了,每一次为改造人类基因所作的尝试,都带来了血和泪。但吊诡的是,受害者的大部分反抗都着了“文明”社会的道,他们同样卯足劲儿发展技术和经济,戮力变得跟他们的加害者一般无二。

  戴维斯所担心的,正是这种涂成一色、意识形态规整划一的“全球化”。他深入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南美的安第斯山脉、撒哈拉沙漠、婆罗洲诸群岛,并不仅仅是要让我们领略各种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自启蒙时代以来对“理性”的膜拜。是的,理性主义让我们摆脱迷信的桎梏,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为我们的物质文明提供强大的技术动力和智力支持;但同时,它又使我们的头脑彻底失去想象,在我们眼中,山林只是一堆有待开发的资源,生物只是一块尚需检验的化学混合材料。人们用各种数据来衡量各种指标,殊不知有一种指标——幸福——是无法以此来衡量的。而“理性”在地球“去生命化”的构思方面,堪称居“功”甚伟。

  那么,我们又能从佛陀的智慧、巫师的祈祷、万物有灵学说、合着风的韵律唱出的诗篇中,得到什么呢?它们作为一种文明就此湮灭,跟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戴维斯在此打了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比方:飞机掉了一枚铆钉,飞机飞行上百次都未必会掉下来,但一旦掉下来呢?更何况,“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不是失去单一生物或单一文化,而是人类史上前所未见的崩塌毁灭”。换言之,戴维斯有一种危机意识,相较人类数十万年的历史,目前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只不过持续了两三个世纪而已,但这两三个世纪足以让我们看到地球的生态已经恶化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写到这里,我想起罗马俱乐部报告《增长的极限》作者之一、挪威环境战略学家乔根•兰德斯不久前出版的《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在这本书中,兰德斯对未来50年的世界发展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但他的乐观,是建立在人类对可替代能源的寻找和发明上的,也就是说,一旦人类无法在这方面有任何实质性突破,那么我们当下这种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无疑将走到尽头。而据戴维斯预计,按地球目前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趋势,到2100年,我们至少需要四倍于2000年的地球资源。

  因而,戴维斯呼吁尽一切努力保留这些即将湮灭的人类文明,是有一种为人类发展“留种”的意思在其中的。当然,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我们执起长矛、披上兽皮,重新去过刀耕火种和茹毛饮血的生活,相反,这些文明本身并不排斥科学和技术,而是对“现代化”作一种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表述。作为一种古老的生存智慧,它们懂得如何与地球共生存,而不是与地球同死亡。

  而将这些古老文明逼入绝境的,既非改变(“他们”没能变成“我们”),也非科技(“他们”因为运用科技而丧失了“自我”),而是权力。戴维斯向我们讲述了种族屠杀和殖民历史的种种相貌,其背后,正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戴维斯同样提醒我们,在屠杀和殖民被禁止的今天,一切都在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某一天,有那么一伙操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的人,跑到我们世代居住的土地上,凭着手中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开发权,办起工厂、矿场、大型排污设施,而我们则连向他们质问一声是否会污染水和空气的权利都没有,只因为他们手中还有一份谢绝泄露企业机密的专利权!

  戴维斯写道:“古老生活方式的文化灭绝在很多地方获得认可与背书,被视为适宜的发展政策。现代化提供了剥夺公民权的合理借口,真正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要以工业规模开采自然资源。”由文明、资源问题而归于最后的政治诉求,是这本书“以引起疗救注意”的宗旨所在。一言以蔽之,改变须从“利”字开刀,真正让“可持续”成为现实,而不是地缘政治经济博弈中用以讨价还价的筹码。毕竟,留给我们转寰的余地,实在是不多了。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八):我想要回到老地方, 我想要走在老路上,

  生活中有少部分都在做着大部分人不敢做的事,想着大部分不曾想过的事,这些少数人有着温顺、蛮野的心敏感的视角,只身钻进被大家忽视掉的地方,去探索被大家遗忘的文化、淡忘的智慧。作者韦德•戴维斯便是少数人中的其中一位,作为旅者,心是自由的,时间是自由的,生活是自由的,他在本书一开始就讲道“我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和保有传统的人们一起生活。这些人在微风中感受到历史,在雨水刷亮的石头上触摸到过去,在植物叶子的苦味中品尝着古老。”

  在黄碧云《后殖民志》中有这样一句:生活就是在完整与没有之间,徘徊挣扎,从而妥协。所以活著多么难。

  工业社会和科技世界,让人类变得仓促起来,生怕一溜神,错过了发家致富,错过了幸福、机会,丢掉了手心仅有的权利。可是人又那么懒惰,生活里充满习惯,城市上空灰暗,地面拥挤的反而是家长里短,多么难,人为了生活而生活,多么悲哀。其实,我们有改变与选择的机会,可惜生活里的原始智慧都被习惯泯灭掉。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方式,在不同地方,每个人保留着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可是有些人与我们不一样,他们生活在地球一隅,有自己的呼吸,有自己的空间,而从其中,或许我们能够有所启发。

  生活在社会中扎根发芽,长成繁盛绿葱大树点缀世界。却是看到布满灰尘的生活,那是眼里装的是干瘪瘪的世界,那是因为眼睛干涩无光,而当眼睛除去世态炎凉,如三毛所说“眼睛的可贵,在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要山水颠倒,或是将它们混成一团稀泥。”

  前段时间在甘南拉卜楞寺呆了几天。花上一个下午在山坡上坐着,什么也不想,看看天空,犯会儿迷糊。也会有藏民像我一样坐在山坡上,撑把伞,躺着、坐着,像是在思考与休息。年轻的僧人会放着音乐与水,举着相机拍来拍去,拍山坡拍河水拍花草。这里生活的人每天转经,不与外人多言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但内心却是开放与温暖。

  有信仰的地方,一切生命美且有灵性。当我接近一只藏羚羊的时候,它看了一眼我,站在主人的身边,那种幽深清澈安静的眼眸,默默接受着改变的一切。

  什么是美呢?健康的肤色,性情温和,为他人着想,一心一意,不打诳语,没有妄想,懂得感恩,笑起来时眼睛会流出一条清澈的小河。因为清澈,这条小河可以装下很多:痛楚,喜悦,孤寂……还有那经时间打磨锤击后深沉清淡的慈悲。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如此接近作者韦德•戴维斯。同类人的故事又是如此相似。作者跟着他的朋友,拜访珠穆朗峰侧翼闭关修行的息桑阿尼。她是位老者,无时无刻不在背诵着祈祷文,散播祝福与慈悲。佛教徒秉持信仰简单生活,坚定的心性,可以把人世浑浊的气息驱除,何谓真假,工业社会下的人很难看清楚。如果我们拿佛教徒的思想做参考,尽力去理解他们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益的。虽然佛教徒对待当下也有错误的看法,我们对待他们也有一些质疑,但是如果我们两方可以互相理解、容纳与尊重,也就达到了作者的期许。

  世界很大很美妙,值得我们去探索。

  偏远地域生活的群落,用原始的生活方式,作为对生命的尊重。现代文明下的我们,失去很多,历史它是一块宝石,不可用我们的视线一角,判断未知的智慧与真相。而那些人,不会否定、诋毁自己的生活,不会挥洒浪费大自然的馈赠,不用与现代社会速度做对抗….他们的文化,正是他们安定之所。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九):世界因多样而美

  世界因多样而美

  赵青新

  《生命的寻路人》,诗意且略带悲壮的书名,一如该书封面,仿佛梵高画作,近景旅人暗夜行路,大块大块涂黑,远景却是金黄光芒笼罩山头,湛蓝天空辽阔幽静,色彩对比强烈,让读者不期然暗暗揪心,在翻开书之前,已经营造出了氛围。

  加拿大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无疑更是营造氛围的高手。比起封面设计者的创意,在《生命的寻路人》一书中,韦德带领我们踏上世界边缘之旅:在波利尼西亚,我们跟着航海家出海远航,他们的祖先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在太平洋上定居;在亚马逊丛林,我们与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后代相遇;在安第斯山脉,我们发现大地充满着生命的律动;在澳大利亚,我们试着了解澳洲原住民这群首批出走非洲的人类的精妙哲学;在尼泊尔,我们与一位智者不期而遇,她已经过了四十余年的隐居生活;最终我们来到婆罗洲,看到这个最后的雨林游牧民族在为他们的生活挣扎。

  很显然,这样的经历很容易激发读者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和文化想象,何况作者的文笔一级棒,叙述从容优雅,我起初在捧读这部人类学著作时,就是把它当做文化大散文来看的,当然幸好它没有时下很多文化大散文矫揉造作的通病。它完全克服了一般学术著作的枯燥乏味,在韦德足迹所到之处,随时融入当地的生活并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既有人文情怀又有科学求实,娓娓道来而无扭捏作态,处处精彩同时内敛实在。

  该书有着高超的形式技巧,而内容和主题永远都是真正吸引读者共鸣的核心力量。韦德说:“我有幸见到的世界,几乎可以保证不是平的。……历史并未停下脚步,在今日,文化变动与转化的过程也一如既往充满活力。那些只用自己那套单一文化典范来理解各种经验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单一色调。但对于那些用双眼去看,用心去感受的人而言,这世界依旧保有丰富而复杂的心灵面貌。”韦德致力于宣扬:世界不是平的。

  现代文化人类学之父,美国学者博厄斯,率先以真正开放而中立的态度建立了人类学研究的模式。他的目标就是“了解原住民的观点、原住民与生活的关系,理解他们的世界观”。韦德以此为圭臬,剖析了人类对达尔文理论的误读、颅相学荒唐可笑的企图、优生学造成的大屠杀,以及科学界长久以来即使是在鼓吹一些不可靠的论点时依旧不减的自信与狂妄。韦德满腔热情讴歌:“一种文化就像一座神圣的精神与心灵储藏库,而这七千种文化中的任何一种可能都蕴涵着让人类多样性再生的种子。”韦德尽其所能为我们传播人类文化价值平等理念。那些丰富多彩的旅行经历,那些样式繁多的原住民的奇特风俗、制度,因此上升到了意义重大的高度,使得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各种族之间的个性获得了和谐,而这也正是人类学所能提供给读者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吗?

  最可贵的是,韦德没有停留于天真的浪漫主义和简单的文化还乡情绪之中。该书副标题表明了韦德心愿:“古老智慧对现代生命困境的回应。”韦德向我们揭示了,世界上半数的语言即将消失,过度的发展将扑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因多样而美,这种美如今正在消失,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共同的忧患意识。韦德希图在古老和现代之间搭建一座桥梁,那些古老智慧艰难而倔强的生存故事背后隐含着现代文明的血脉,韦德借用古老智慧来打通现代文明被堵塞的血脉,寻找古老而又崭新的人类文明之路。

  《生命的寻路人》是一本在自觉反省、批判与被批判、溯往与展望中写就的人类学著作,同时它不仅仅是人类学意义上的作品。

  《生命的寻路人》读后感(十):女战士的传说

  在波利尼西亚,我们跟着航海家出海远航,他们的祖先远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在太平洋上定居;在亚马逊丛林,我们与一个失落的文明的后代相遇;在安第斯山脉,我们发现大地充满这律动;在澳大利亚,我们试着了解澳洲原住民这群首批出走非洲的人类的精妙哲学;在尼泊尔,我们与一位智者不期而遇,她已经过了四十五年的隐居生活;最终我们来到婆罗洲,看到这个最后的鱼鳞游牧民族在位他们的生活挣扎。

  这是书中讲述的一个个传奇故事,借着作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段段神奇的过去和一群群与众不同的人类。

  在西方,时间犹如黄金,你储存,你失去,你浪费,你拥有的不够,在巴拉萨那语中,并无时间一词。

  在遥远的历史悠久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有许多神秘的物种,当然,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神奇人类。

  我对女战士部族很感兴趣。她们骑骆驼,穿戴最好的织物,净白太阳神,神殿里陈列着金刚鹦鹉羽毛和鹦鹉羽饰。他们会捕捉男人,目的纯为繁衍生育,一生下男婴便立刻杀掉。她们全身赤裸、高大白皙、系辫长发盘在头上,人人都能以一敌十。

  以前总觉得这样的族群都是传说,但是经过记载,这些部落可能真的存在。

  今日的人类学家体会到,与边缘社会接触的经验长久以来都会影响我们对古老世界的理解,而这些边缘社会都经历过大屠杀浩劫,透过这种方式认识这片流域的史前历史,其实更像是在伦敦被核弹夷为平地后,我们试图从赫布里底群岛的观点重建大英帝国史。双方接触后的一个世纪内,疾病和蓄奴制度夺走数百万原住民的生命,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今日在亚马逊的某个地方还能感受并听到这些伟大文明的律动,那来自一支卓绝的文化复合体,我们统称为“巨蟒之族”。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澳洲、东南亚、北极、作者踏遍了世界的边缘,也是我们潜意识中所认为的文明的边缘,那里遍布山巅与低谷,高高低低,充满了让浸润在平乏无味的现代文明之中的我们感到好奇的意象。

  听了女战士的故事,觉得世界好大,还有许多需要了解的地方,还有许多可以去的地方,世界之大,不要把生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要把眼光停在一个地方。试着去了解一切好奇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