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问题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问题的读后感10篇

2018-06-24 21: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问题的读后感10篇

  《大问题》是一本由[美] 罗伯特·所罗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5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问题》读后感(一):大问题,新篇章

  从大学起零星接触过一点点哲学,所谓接触不过就是阅读一些哲学家的一两本书,后来又看了些哲学史的相关内容,若问我究竟收获了什么,我却哑口无言,也许是他们的只言片语和某种价值观吧,这样的只言片语和价值很难说对我有什么深刻影响,更多只是一种自我标榜作用。哲学究竟是什么我以为可能就是某种思考,某些思想吧,或者说是理解生活意义吧,如果说之前如无头苍蝇一般没有系统没有规划没有头绪的话,也许,从这本书开始我终于理解哲学是什么以及哲学能给我带来什么了。

  首先说说作者写作方式,他设置了十一个主题,这些主题涉及到哲学理论概念方方面面;然后他提出了一些问题,让读者去思考;接着他铺陈一些哲学家观点,偶尔做点简单的归纳;最后他再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读者继续思考。这基本是全书的写作逻辑,很有趣地方在于他所进行的是一种启发式的思考,而没有固定结论,至于很多人认为的讨论哲学一定要讨论哲学的发展史,则在这里没有踪迹,这里各个时代的哲学家是互相穿插的,琐碎分散的,他们只因观点而结合;另一个问题是他的书中哲学家的观点是不系统的,只是某个方面展示。我想这两点在这里并不是问题,因为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整个哲学的发展和所有的思想,他的目的是真正地将我们这些哲学门外徘徊的小白们领进哲学的大门,因此,作者更加侧重的是一种方法引导,一种思维方式的梳理,也就是一种学哲学做哲学的方法论。

  这本书更多的是侧重于西方哲学,我想西方哲学在现在的社会有如此巨大影响力也许更重要的是它契合如今高速发展科技发达的社会的一种思考模式,哲学家是如何做哲学的呢,他们需要组织自己的思想,定义关键术语,用简洁语言清晰地进行思想的论证,同时他们也需要对有可能的反对意见进行思考,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哲学是一门需要分析论证需要逻辑支撑学科,仿佛如公式定理一般严谨,这跟中国哲学那种隐喻式摸棱两可式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这里我本人可能更加倾向于这种简单系统可掌握可论证的分析方式。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是书中各个哲学家的有趣观念,而是一种整体意义上对哲学的理解。那么哲学究竟是什么,对我来说,哲学史无所不包的,它是宗教科学、生活、世界的所有综合学习哲学是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世界懂得生活认识自己。那么当我们在阅读其他哲学的时候,我们究竟在看什么呢,我们是了解观点,了解只言片语还是了解什么,康德、黑格尔、休谟等等,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他们的理论系统理论基石是什么?我想对这些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真正的明白他们的观念以及他们得出这样观点的原因

  然而别人的观点对于我们的意义其实不过是一种启发式的思考,而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要用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吧。

  《大问题》读后感(二):第一章的16个答案

  没有,因为我怕死,而我想要的东西,在我死后我不确定能得到。我放弃这种交易

  两分钟的话,写遗书吧,告诉我老婆我的不辞而别,让她好好生活。两天的话,马上坐飞机回家,告别父母,接着,和老婆过平凡的一天,吃饭,骑车,聊天。晚上,我想在河边一个人呆着。如果恰好好有落日,就和夕阳一起结束生命。二十年的话,时间不多,也不少每一天都要做有意义的事了。辞职前多读点书,然后和老婆到各地去体验生活,先去新疆吧,接着可能是台湾。去各地的景点博物馆之类。我们没太多钱,应该是遍打工边走那种。 闲下来就看一直想看却束之高阁的书,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艺术故事忧郁热带等等。房子不需要了,车可以有一辆。孩子,生一个吧,老婆一直想要个。走累了就找个好地方开个店,给过路人递点茶水。(因为不确定活多久,实际生活中依然如故

  人的大部分时间,的确如此,和动物没有区别,生活的目的就是文化包装后的生存和生殖,一圈圈轮回。人和动物的区别之处在于,人拥有反思生活的能力,看到了这种无意义,不甘于这种无意义而进行无力的抗争。我想停下来反思生活,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知道我不能改变现状,我只想把精力用在身边的事情上,理解生命

  世界是奇妙存在,如同一个害羞男孩站在讲台上,极为尴尬。有一个上帝存在的确无可厚非。但我不相信上帝,我认为世界为什么不能尴尬的存在,何必多此一举探讨世界是如此创世的没有尽头,不如研究存在是如何存在的来的实在

  椅子真实,因为我没有感觉到椅子这个东西,有的只是触觉和脑子想法分子就更别提了,只剩下一缕思绪感觉最真实吧,虽然椅子看起来那么真切

  思想和感觉这个东西是非私有的,彼此之间不能互相直接看到。当彼此间行为几乎一致时,我猜测我们应为一类事物,推论出对方应该也有一个类似的东西。所以,老鼠要想向人证明自己有心灵,则不断做出像人一样动作即可(学习,上班,逛街等等)。

  如果人类中混进来一个高级机器人,行为和人别无二致,即使它是金属塑料构成,我只能认为它也是有灵魂的。法庭上,我和机器人同时说道:我真不知道怎么证明自己有灵魂!虽然实际上,机器人只是程序和芯片的组合,根本没有灵魂。推论出我也可能根本没有那个玩意儿

  对于一个现象,而解释可以有很多。当一个新现象的出现与某些解释相悖时,这些解释就会别淘汰。在新现象出现前,地心说更有吸引力,日心说也没有错。

  睡着的时候,只有思维在工作眼镜耳朵鼻子都不工作,无法创造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这些东西。我现在能知道这些觉知伴随着思维同时存在,所以我是清醒的。

  王大一直把自己当小孩,在人面前唯唯诺诺,害怕和人说话,说话也是尖声细雨。他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觉得没啥意义,一直想有所突破。看各种理论,也去禅修,急切解脱,却一直原地打转。他想用理论来掌控生活,却屡屡失败。它不喜欢上班,公司的人或许觉得他胆小怕事,过于懒惰,对工作没责任感面子却倍儿大。不爱参加活动,不乐意溶于集体。王大是很固执的,他一般不爱和人扯上关系,或许是害怕,或许是自大。他觉得身边的人只有自己理解生活,他想过理性日子,却要和这帮人浑浑噩噩。王大特别小气,舍不得付出,别人用他的东西他也是牵肠挂肚表面敦厚老实,其实内心有很多欲望愤怒,一般在无人之处表现出来。这就是这匹狼的处世方式,或者是披着羊皮的狼。这个人就是王大,王大对自己也是宽容,并没有努力想把自己变好,他有自己一套道道。他一直在找适合自己的事业,但还是觉得解脱是第一要务,他想找到终极的东西。对于未来,他不想奢望什么,他没有太多精力去要求自己如何如何。我喜欢王大,因为他一直想冲出去。

  除非这位外星人脑中也有一套地球人的逻辑系统,否则,我就是在对牛弹琴。

  我会进去,我会马上跳进去。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客观有自己的规律,并不会受自己或别人的主观评价变化。做好人做坏人虽然都不一定有想要的结果,但作为一种策略,首先要做好人以避害,然后才有资本做坏人以趋利。

  如果一个东西危及到我的生命,我会杀了它。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杀生是正确选择。除此之外,杀生都不是一个好的生存策略(会被人排挤或者杀害)。(所以说,存在的并不是正义,而是算计)

  好像我的每一个决定,或多或少都会有其他事情的影响,没有什么想法是凭空跑出来的,似乎都有一个来源。比如,考中大,是因为高中时看过一份报纸谈恋爱,在学校里没有可以聊得来的伴。去禅修,听说有个阿姐竟然出家了,我也要抓紧。

  在我看来,自由就是想啥来啥,那样我肯定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愤怒。那并不是一件好事,我将无暇理解世间万物,深陷在这种轮回中。虽然这种彻底的自由有极大诱惑,但,踏入深渊前我可能会犹豫3秒。

  不想要。首先是生活压力大,挣的钱还有好多事要办。其次会占用我很多时间,我还有好多书要看。有钱有时间我还想旅游什么的。孩子是巨大的牵绊。还有就是,世界并不好。虽然有一些美好,但无奈的东西太多,我也不期待教育人性这种东西我并不想送给谁。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大问题》读后感(三):捍卫我们相信的东西

  作为哲学入门图书,《大问题》让我最大限度享受了思维的乐趣

  不同于其他哲学导论著作,不按照事件发生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观点,而是按照大问题(big questions)来组织材料,在近乎大白话的叙述中,将整个哲学的世界逐渐展现出来。

  罗伯特·所罗门(1942-2007)©The Great C

  《大问题》读后感(四):未经编辑笔记#存档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是对“价值重要性坚持,是对完全陷于生活琐事而紧紧随波逐流的拒斥。”

  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明确表达与论证

  世界观

  “当我们在哲学中明确表达它们时,我们并非是在任意创造一种思想结构,而是在明确和澄清我们业已相信的东西,从而更加清楚自己的思想,能够为之辩护,在必要的时候有能力改变他们。”

  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决定?(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

  决定论:他们相信任何已经发生了的事情,甚至连那些我们业已深思熟虑过的(显然是)自由选择的行为,也完全是由一套先决条件和影响所引起或“决定的”,这意味着没有“自由选择”这回事,因为没有人曾经“选择”过尚未被决定的事情

  自由意志:而另一些哲学家则相信,即使是出于被迫,一个人也总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这些思想家中,有些人称自己为存在主义者,他们会说,一个惊慌失措士兵某种意义上是选择了惊慌,他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另一些持自由意志的观点的哲学家则认为,自然因果律中存在“间隙”,以致无论有多少原因作用于我们的决定,我们也至少有一处空间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或对决定负责。还有一些人注意到,由于像量子力学这样的一些现代科学分支建立在关于实在的概率模型之上,从而并没有预设决定论,所以就认为我们不再有任何理由认为科学与自由意志不相容了。

  生活的意义

  “语言学家们现在认为,意义必须在语境中才能找到。一个词之所以有意义,并非仅仅是因为它的所指,而更是因为它在语言中的含义。于是,我们也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说,生活的意义只有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找到,而不能诉诸生活以外的什么东西。对于一个真正为上帝活着的人而言,把自己献给上帝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真正为孩长活着的人而言,孩子回答了生活的意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把生活致力于生活毫无意义这一命题,把人们通常赋予生活的有时是自以为是错误有害的意义清除掉,那么虚无主义——即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同样可以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加缪似乎就是以这种方式活着的。”

  我:如果一个观念对一个人很重要,他/她就会试图去说服其他人去相信,这种行为是愚蠢的,最极端例子就是宗教徒对所谓异教徒的攻击与杀伐。

  你认为重要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重要。所以在搞清楚别人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之前,去和人说一通自认有理大道理,是很讨厌的。

  “实在”是一个评价性的术语,它是一种衡量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中什么事最基本和最真实的方式。

  罗素《哲学问题》:哲学上引起最大困难的一个区分就是‘现象’与‘实在’的区分,事物好像是什么与他究竟是什么的区分。画家想要知道事物好像是什么,实践家和哲学家则想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然而如果实在并不就是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样子,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知道究竟有没有任何的实在呢?

  形而上学:唯物论/非物质

  唯物论materialism: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水、火、原子、夸克……)

  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绝非物理的或物质的,如精神、心灵、数(唯心主义idealism比非物质论更强烈

  唯心论者:万物存在的基础是心灵(不论是我们的,还是上帝的)

  多元论:笛卡尔认为有三种实体肉体、心灵与上帝

  德国唯心主义:康德 叔本华 黑格尔

  所有哲学家关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考察中,有两个假设作为前提

  1:最终的实在就是那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关系。

  2:实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整体。

  “你对实在的思考并不只是‘你的观点’,它也是你的生活方式、你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基础。一种未经表达、未经考察和未经论证的浅薄基础是没有保障的。”

  认识论:关于知识的理论。探讨信念为真的东西是什么?

  经验真理:一条事实为真的陈述(清华大学里有树)

  必然真理:因理性为真的陈述(2+2=4)

  怀疑论:

  假设:实在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 1:外部的(物理世界) 2:内部的(经验世界)

  结论:1. 存在着一个外部世界,即一个处于我们的信念和经验之外的,不会受我们的想法影响的世界。2. 我们能够直接认识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心灵的内容

  勒内·笛卡尔:1. 不可证明为真的事物一概存疑(例,我是有时做梦有时清醒,还是一直在做梦,这是无法被证明的,故而存疑)。2. 不可怀疑的信念 “对于我在思考这件事,我是不会弄错的,因为我正在就思考进行思考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我在思考。”所以,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大卫·休谟:赞同洛克(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日常知识中最基本的原理和生活中最重要的指导原则都是得不到辩护的

  怀疑论的意义:使我们超越那些我们起初认为自明的东西,对事物进行彻底思考,直至能够世纪捍卫我们相信的东西。【这也正是哲学的意义】

  语言决定论:语言构造了我们经验世界的方式。萨丕尔Sapir沃尔夫 Whorf 乔姆斯基Chomsky

  科学:是一门基于经验的学科,也包括猜测、想象与对不可见的事物的说明。

  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譬如某种发现是会危及理论本身的),这与宗教/政治权威有质的区别。

  真理的符合论:一条陈述为真,当且仅当其与事实相符合。(无法解释数学与逻辑知识,故被驳斥)e.g.猫在垫子上

  真理的融贯论:真就意味着最能与我们的经验与信念的整体网络一致。 e.g.我有一只猫/猫不在走廊里/有呼噜声/垫子上有东西=猫在垫子上

  真理的实用论:能让我们更好的行动,找到更好的出路。E.g.是时候喂猫了

  真理:世界存在的方式

  合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合乎理性地思考行动。

  “地球是平的。”在今天看来,既不是真理,也不合理。但在古代,其虽然不是真理,但是是合理的。

  尼采: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福柯:继承了尼采的思想。认为真理首先是历史的,与其所处的时代与位置有关。福柯提出知识型episteme,即一种提出问题和表述真理的一种特殊话语discourse。解释和视角是被文化和话语在一种知识型中强加于我们的。

  相对主义:是一种认为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因立场不同、条件差异而相互对立。(对于任意事实,我们都可以用任意书目的不同理论对其进行精确描述。只要我们愿意对我们的语言进京充分调整,我们几乎可以为任何理论辩护。)

  克尔凯郭尔:客观的不确定性/个人真理。纯粹的事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真理,一种“我愿意未之生或为之死的真理”。

  第六章 自我

  作为意识的自我的可选择的概念:理性、思想(笛卡尔)、记忆(约翰·洛克)、欲望、奇想、意志、激情(克尔凯郭尔)

  情感本质上包含对世界的参与,那么这就要求理智的介入。明辨是非之后产生的情感是理性的情感,反之则是非理性的。

  一个人的特征不仅由他的所知所忆或思考方式决定,也由他所关心的事物决定。哪种情感占优势,情感如何得到表达,这些都决定着一个人的特征。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如何感受事物。

  心与身的关系

  若实体不能相互发生作用,

  莱布尼茨:心灵和身体不能相互作用

  斯宾诺莎:心灵和身体不是分离的实体

  现代哲学偏向于斯宾诺莎,认为精神事件与物理事件密切相关甚至同一。

  行为主义:所有关于“精神事件”的说法都应该被翻译成以某些方式去行动的倾向。例如,一个人的智商不是他所经验的东西,而是在特定测试中有良好表现的倾向。(吉尔伯特·赖尔)

  同一性理论:精神状态和精神事件其实是与具体的大脑过程和大脑事件相等同的,即使我们是从两种角度、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精神事件——感觉思想(疼痛、兴奋、不知所措、嫉妒……)大脑事件——大脑状态(大脑皮层中、电化学的、刺激……)

  功能主义:精神活动是由大脑的某些功能构成的,这些功能也完全可以用脑物质以外的东西复制出来。但闹并不必然有任何独特之处。

  关于自我的其他理论

  1. 存在主义:自我是一种选择

  “存在主义者所达成的共识是,他们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存在的,与自己相遇,在世界中涌现——然后才是确定自我……开始时,他是虚无。”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自我总是存在于未来当中,它是我们试图把自己变成某种东西时的目标所向。这就意味着,只要我们活着,就没有固定的、完成了的自我。自我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面对世界时,人的主动思考与选择(e.g.对于自己的肤色,人们可以选择自豪或者不安。面对姻缘,可以选择将其变成婚姻、儿戏或者悲剧),这一维度被萨特称之为超越。因为我们总能超越或越过那些已经对我们为真的事实。

  这种奋斗,这种永远不会完成的、永远对自己负责的自我就是“本真的自我”。

  放弃创造自我的责任是一种自欺的行为。

  2. 无我

  赫尔曼·塞黑:人不是桃子——中间有坚实的灵魂,而是大葱——剥掉一层还有一层,最终空无一物)

  大卫·休谟:自我是幻觉,构建于我们虚幻的感知之上)

  3. 自我是社会的

  马丁·海德格尔:在共同体中,我们学会了怎样成为一个个体

  卡尔·马克思: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身份

  第七章:自由

  自由是否定性的概念(是摆脱税赋、摆脱奴役、摆脱……)

  当没有束缚的时候 自由的概念变得模糊

  自由与对“自我”的认识有关

  积极自由&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如果我们把“自我”理解成一个鼓励的个体本身,那么自由就倾向于指摆脱他人和社会的自由。

  社会自由:如果把“自我”理解成一个社会实体,其存在完全依赖于我们和他人的关系,那么孤独的人就一点不自由了。(热恋中的情侣离开对方 就不自由)

  理性自由:计划与思考越少,做出的行动越不自由

  情感自由:做自己激情指引的事,不被所谓的“理性”束缚

  自由意志&决定论

  决定论令人无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第八章 道德和好的生活

  道德:一套指导我们行动和原则或规则

  道德哲学:提出一套原则与一种关于生活目标的看法

  快乐主义:纯粹的追求快乐 伊壁鸠鲁

  成功、禁欲、节制、自由、权力、创造性、宗教、幸福……

  心理利己主义:所有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私的

  伦理利己主义:你应当自私地行动

  心理利他主义:所有行为从根本上说都是自私的

  伦理利他主义:你应当为了他人的利益行动

  心理利己主义:林肯救猪。反驳:林肯的行动是利他的(而非自私的),因为他的满足不是行为的动机,而是结果。

  道德:是出于原则的行为。所关心的完全是对错。

  我们必须自己决定 我们愿意遵守什么样的道德准则 这决定了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道德建筑在理论与经验观察之上,脱离了这些,道德就变成了空泛的教条

  1:义务道德论:绝对的命令(康德),绝对的无的条件的规则,如“十诫”。

  无论道德是什么,它首先是合理的。我们无需诉诸外部权威,而仅凭自己的理性就可以判断是非。

  道德永远只与原则的合理性先关,而与我们的行动后果无关。换言之,只与我们的意图相关。

  道德原则的合理性标准是其可普遍性,即在任何社会都适用。

  2:后果论理论:好的行为是呢鞥够产生最大幸福的行为,这与它的意图无关。(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米尔)功利主义

  3:美德伦理学:亚里士多德

  道德相对主义:没有普遍有效或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

  道德绝对主义:存在普遍有效或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

  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民族持有不同的价值

  伦理相对主义:只要一种文化和社会认为某种东西是正确的,它就是正确的

  相对主义的宽容是有界限的

  尼采:“上帝死了”现代社会是颓废的。尼采认为,激情、对冒险的热爱、艺术创造性、超越理性原则的努力比理性更加重要。(高更)

  生活的首要目的在于自我表达。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好的生活就是艺术家的生活。

  尼采是一位为创造性理念而大声疾呼的人,一个对那些以道德原则为借口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人进行批评的人。他是伪善、懒惰和怯懦的敌人。他揭示道德的欺骗性。

  尼采展望了一个比我们的社会更为动人也更为的文明的社会,一个由富有活力的个人而非羊群组成的社会。他将这个社会的未来的成员称为“超人”。

  道德中很多都是禁令,例如“不可杀人”“不可偷盗”。强者不需要道德,因为他们能够照顾自己。道德是对弱者的保护,使弱者受益,压制了强者的创造性。

  尼采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证明道德问题对于所有人都是正当的,而不会压制我们中间最优秀的人的个人创造性。

  第九章 正义和好的社会

  关怀伦理学:卡罗·吉利根认为,女性不是以非个人的、抽象的道德准则来思考道德的,而是倾向于用个人的道德责任来思考问题。当男性把实验者提出的一种道德两难理解成或对或错的问题时,女性则把它视为一种需要解决的人际冲突,而不是一个需要回答对错的问题。(和女朋友吵架的时候不要讲道理

  附录三:常见的非形式谬误

  只作断言:

  只陈述观点,并不论证。

  循环论证:

  看起来像是论证,但实际上确实把要被论证的结论当成了前提。例如,“你应当成为基督徒,因为《圣经》上是这样说的。”相信《圣经》即成为基督徒,故而这是循环论证。另一例,“这本书会提高你的分数,因为它能帮助你在考试中表现的更好。”

  恶性循环:

  人接受了一个大的信念体系,都依赖于其他的信念,逻辑学家将之称为“良性循环”。如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的争论,自由市场支持者与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

  恶性循环与循环论证类似,即一个人用B论证A,又用C论证B,最后用A论证C。例如,“我知道上帝的存在,因为上帝对我显现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你的幻觉?”“这种复杂而强烈的体验只能由上帝引起,而不能被其他事物引起。”

  离题

  人身攻击:

  对别人的外表、私德、举止……进行攻击

  结论含糊或变动:

  如果你说“使用drug的人应该被惩罚”但没有指出是服用海洛因的人还是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那么论证便无所指,也无意义。

  改变含义(偷梁换柱):

  只要人们可以为自己打算,那么就是自由的。

  监狱里的罪犯可以不受约束地为自己打算。

  因此,监狱里的罪犯是自由的。

  得出这种悖谬结论的原因是,“自由”一词的定义含糊不清。第一处指的是心理上的自由。第二处指的是身体的自由。

  伪问题:

  建立在无意义的假设上的问题。

  例如“心灵与肉体之间是怎样互相联系的?”我们无法将心灵与肉体做出明确区分,所以这是伪问题。

  “上帝能否创造一座自己搬不动的山?”此处假设上帝的“全能”包括了不合逻辑的

  不可靠的权威:

  援引不可靠的权威

  滑坡(多米诺骨牌效应):

  暗示一种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的“不可避免性”。例如,认为禁止有人在拥挤的教堂中大喊“着火了”,会最终危机到所有有益的、负责人的言论自由的消失。

  攻击稻草人:

  避开有过硬论证的对手,转而攻击一个容易反驳的假象对手。例如,萨特提出人有“绝对自由”,即人总能找到某种对付困难的方式。有人将此结论理解为,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即人可以通过煽动耳朵飞上月球。他们可以希望以此驳倒萨特。

  同情(以及诉诸其他感情):

  诉诸力量:

  不恰当的论证:

  有千百A国人表示有刑讯逼供。而此时你选择用演绎推理“A国的统治者P先生是个好人,所以A国不会有刑讯逼供。”

  《大问题》读后感(五):无用的思考

  相见恨晚的哲学入门书。 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门最无用的学科。读这本书就是《为什么读书》中所说的“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变什么而读书”。 哲学的基本问题:“生活的意义,上帝,实在,真理,自我,自由,道德,正义,美”。哲学没办法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它只是为你指明了找到答案的路径。一切困惑着你的问题,也都一样困惑着其他人,他们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是尼采,黑格尔,海德哲基尔,但是他们的答案仍不是终极答案。 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思考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因为我们都需要一种眼光,一种概念框架来赋予事实和事物以意义,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值得过。” “哲学都是艰苦的思索,想象是它的伴侣而不是替代品。”

  《大问题》读后感(六):于是不思考,一切都好说

  也许根本不用读什么诗歌、小说,不用了解科普、历史;更不需要哲学,不必问那些让自己为难的问题。我只需早上7点半起床,8点半在公交车或者地铁,阅读各个公众号推送的各种有趣的文章,中午考虑吃什么,担心晚上是不是要加班。回到家随手点开就有各种提供笑料和伤感的视频节目。周末到电影院刷刷最新的电影。月底的时候回顾工作计划完成了多少。到年末了来一次说了好久没走成的旅行。

  一样过得很好,如果能忽略那些工作的烦恼、生活的摩擦、麻木与痛苦、孤独与喧嚣就更好了。

  于是不思考,一切都好说。不管生活值不值得活,活着就是了。但是总有些不满足的人开始抛弃那些似乎是快乐来源的事物,想要寻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待在洞穴火光背后的一部分人开始发现虚假的影子舞蹈,渴望到阳光之下——审视自己的所思所行。

  我们对自身的理解、是非对错的道德选择、我们对待社会与国家的态度、对待生与死的观念等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需要建立在思考与反省之上的回答,否则就经不起考验,错误的观念则导致更多的不幸。

  大多数哲学问题都是根本问题,往往是价值观的出发点。能从哲学的学习中学会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则是更加难能可贵的。例如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从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代表的是什么?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认同这个理念,难道它不能是错的吗?或者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把它仅仅作一条观点记住,那么我们要如何说服自己去遵守它。

  当一点点剥去自己的思想的混乱,再一点点重新建立起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当我脑中所有的观念都一起出席这反思的审判,我才能确定生活值不值得热爱。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接受一种廉价的替代品、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大问题》罗伯特 所罗门

  《大问题》读后感(七):三月书目:《大问题 简明哲学导论》

  提起哲学,我们中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自初中起,政治课里加粗标记的,“最终且最好”的辩证法、唯物主义,以及一些与之相对被教材否认的唯心、封建思想。对于彼时尚年幼的我们来说,哲学很容易地会被贴上了高深、无聊又没用的标签。大学里吞云吐雾、长发飘飘的哲学系教授的确能改变对哲学的刻板印象,但仅仅一两次的讲座也不足以替我们窥探整个体系的哲学。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话,这本一直被作为经典哲学导论教材的《大问题》恰好可以为我们打开了哲学这个世界的大门。整本书有趣且引人地解释了两个问题:什么是哲学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哲学。

  什么是哲学?

  哲学当然不是我们的政治教科书,它其实离我们一点都不遥远。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问过或者想过这样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成功?是孩子?是快乐?或者根本没有意义?”“你可以为了什么付出自己的生命?”“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做一个好人必定会快乐吗?”“一个好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政府?”等等。

  关于此类种种问题的答案就是哲学。它是我们对智慧的爱,是使得我们理解自己生命以及周围世界的知识和思考。

  而作者正是从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出发,将哲学从艰涩深奥的云端拉回到我们身边。针对每个问题,他罗列了自古希腊时期起,哲学家们互相印证或矛盾的重要观点,却并不加以评论或判断,只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与反驳这些看法,找到并明确自己的答案。这也就是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思辨与逻辑的部分。(与之有所不同,东方哲学里更多的是一种对这些“大问题”、对生活的体悟,讲究一种“不可言”。)

  明白了什么是哲学,可为什么我们需要哲学呢?

  这些类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调侃似的问题的答案真的重要吗?它们看起来无法被回答,不去思考似乎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印象在第一季的《奇葩说》里,某位清华的学霸来参加节目,在提到本科硕士分别学不同专业的自己不知该选择怎样的职业时,高晓松很失望的感慨道,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更像是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这些最精英的学生也都迷茫于自己的前途,毋宁提什么“安邦之志”了。

  听起来似乎有浓浓的鸡汤味道,却也教人反驳不起来。我们在各种价值观里迷茫,追逐那些看得见的生活方式,而对它们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毫不过问。所以,我们需要哲学,它虽然不能直接给我答案,但至少教会我们寻找这些答案的方法。“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从事哲学与否,而在于接受一种廉价的替代品、没有挑战性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大问题》读后感(八):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

  这本书当然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书,这已经无需多言,所罗门用一种不令人生畏的讲授方式总结了哲学史中的几个大问题,只是还比较浅,读者如果真的想跨过哲学的门槛,还需要去读梯利的《西方哲学史》。

  在此我只是整理自己对于每一个大问题的回答。

  第一章 哲学问题

  这一章列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却与我们的生命深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这是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还有棘手一点的:一个好人(一个不去做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会快乐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

  作者在这些问题前已经宽慰了我们——当一个人首次试图去思考他以前从未讨论过的一些问题时,其结果很可能是令人尴尬的、愚笨的甚至是令人心灰意冷的。这就是哲学问题背后的一般旨趣:它教给我们怎样去思考、澄清和论证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让我们亲自把这些想法理清,然后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它们呈现给其他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人。

  第二章 生活的意义

  作者在展开各种观点前说了一句有些俏皮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对事情进行哲学思考或一般性思考的时候,生活似乎充满了意义。但每个人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会碰上这个问题,一般都是在低谷的时刻。2016年7月-12月期间我在备考研究生,生活平静,虽然到最后有点紧张,但总体上心情平稳,生活充满希望。心态的倒塌恰恰是在考完试之后,加上外界的一些冲击,整个人失去了根基,也失去了方向,开始思考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努力活下去。当时我遇到了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这本书以看似冷酷的生活无意义,荒谬地疗愈了我。首先,加缪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从较低等级的感情“厌倦”开始,精准地抓住我们最稀疏平常的生活感受——日复一日的“厌倦”就是荒谬的起源,世界的“密闭无隙”和陌生就是荒谬。然而他接着却说重要的是反抗,要在荒谬中保持清醒直至消亡。“知道在这令人头晕目眩的钢丝上坚持,这就是诚实,其余的态度都是遁词。”荒谬不能被取消,也不应该被取消。“生活着,就是使荒谬生活着。而要使荒谬生活,首先就要正视它。”在意识到荒谬之前,人们总是围绕着种种目的而活着,为着明天而活着,然而当我们最终适应了要达到目的的种种要求时,我们就为自己竖起了束缚自己的栅栏。在这一点上,意识到荒谬就意味着承认不存在什么明天。“问题不再是去解释或找寻出路,而是要去经历、去描述。”“创造,就是生活两次。”这些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从生活是荒谬的这个前提出发,人才更应当坚持思索,人才更需要“某种深刻而又持久的思想”以使自己富于生气,在这里,加缪和尼采达成了共识。“艺术,惟有艺术是最高的创造,”尼采说,“我们拥有艺术为的是不死于真相。”所罗门在《大问题》中也提到了关于生活的一种认识,即尼采的生活观——“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这也是我在低谷的最深处猛然间听到的声音——创造,只有创造,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章 上帝

  这一章介绍了西方关于上帝的传统观念以及关于上帝是否存在的著名论证,其中我比较关注克尔凯郭尔和斯宾诺莎的论证。

  《大问题》读后感(九):《大问题》——自由

  # 自由

  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结尾里,张麻子对黄四郎提出的一个有点哲学意味的问题做出了回答:“没有你对我很重要”。我当时也每太思考这句话,只觉得这句话说得没错,可不就是得扳倒黄四郎才能站着把钱赚了么。直到读到本书自由这一章时才发现,原来这还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

  `自由`是个挺能煽乎人的词,我当年学会科学上网时看到这个词也会一腔热血。自由似乎是人类最值得追求的事情,`不自由毋宁死`。这也是个很容易被上纲上线的词,老外P民们动不动就拿自由说事。跟思考其它问题一样,哲学家们当然是很理性地对待这个事。老套路,要讨论自由,就得先得为自由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到底什么是自由呢?自由是不受他人奴役,自由是不受他人限制,自由是不受命运的摆布,等等诸如此类`不做某事的自由`的定义都是一些否定式的概念。张麻子的`没有你`也是否定式的,县城里的百姓在没有黄四郎的时候就变成了自由的,虽然百姓自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哲学家们把这种否定式概念的自由称为消极自由。那对应的一定就有积极自由,它是指`做某事的自由`。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发生的有关自由的事件,在只讨论`消极自由`或只讨论`积极自由`时,很容易走向极端,产生不好的结果。极端的消极自由只在你身处荒漠时才能得到,你不会被任何人限制做任何事;极端的积极自由必然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你的肆意妄为可能是不道德的、不合法的。

  努力摆脱某种东西的冲动总是比想自由自在做某事的冲动更加明显。热衷于反对某种东西是很容易的,以致于你为之奋斗的目标常常被忽视,或者称为类似`自由`这样的空洞口号,而根本没有考虑其内容。消极自由更像是我们被我们的情感所驱使所做出的行动,这种被驱使做出的行动能被称作是自由的吗?反过来说,假如任何事情我们都不受情感驱使,能够理性思考再做出行动决策,似乎我们又被理性、被各种利弊权衡所限制,我们会觉得此时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吗?

  这样看下来,暂不论我们要的是哪种自由,现在就连我们能否做到自由都是个问题了。哲学家们把这类`我们到底是否能做到自由`的问题称为`自由意志`的问题。据说这是哲学中最难的部分之一,康德、休谟、萨特这些我们多多少少耳闻过的哲学家都参与了讨论。假如我们了解一个人基因、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等他的一切,我们是不是就能推断、预测出这个人要做的任何决策呢?或者,宇宙中发生的大多数事情根本就是随机的、没有原因的、无法预测的呢?在哲学上这两个方向被称作`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哲学家们在自由意志方面讨论了很多,不过最终大家意识到,这些都是科学理论的讨论,落实到个人实践方面,我们始终是有选择的自由的。我们甚至还有选择不做选择的自由,顺其自然,不做任何事,任其发展。这里对我最大的启示,还不是关于自由这件事的,而是在生活工作中,自己遇到困难而产生负面情绪时,也应当定义清楚`消极`和`积极`的两面,比如我要摆脱某个困难,然后要做什么事情才是真正手段。

  《大问题》读后感(十):让我们聊一聊那些生活中被人忽视的哲学

  以下几个问题,若有时间,可以仔细的思考一下?

  自由总是一件好事吗?

  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

  人为地延长一个饱受癌症折磨的人的生命是正确的吗?

  你相信杀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吗?

  你对自己是怎样看的?你最终的目标、期待、希望和恐惧是什么?

  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不牵涉别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属于你自已的决定(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或电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也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过分受到某个人或某种情况的影响)?

  如果有一个食人族部落长期以来都遵照这样一种传统风俗来生活,即把他们中间最孱弱的人杀了吃掉,我们是否有权说他们是错的?

  假定一个天使正在云瑞注视着人类的活动,就像我们端详一窝蚂蚁终日忙个不停。天使会怎样评价这种忙碌的生活?在天使眼中,这种生活是什么样子?

  其实哲学就是对诸如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或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它是一种对事物寻根究底的过程,一种对那些在大部分时间里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从未有过疑问或从未明确表达出来的想法提出根本质疑的过程。

  若生活是一盘棋,只是你不知道这盘棋最终将是什么样子,甚至不知道你是否已经拿到了所有的棋子。

  生活是一个迷宫,只是你总试图避开出口。

  生活是一场扑克游戏。

  生活是输赢,少数人是赢家,大多数人是输家。

  生活是一场冒险。

  生活是一种学习经历。

  生活是一种恩賜。

  生活是受苦。

  你的答案是什么?

  当我们自以为知道得很清楚时,那些被禁止的冲动和欲望其实是被压抑和扭曲了。

  生命的意义,美好的生活,正义的社会已成为生命基础中不得不弄明白的问题。而当你真正反复思考过,你才真正读得懂,你才明白几千年来智慧先哲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对人类有多重要。

  生活是一种“成长经历”,活着就是“开发你的个人潜力”。

  推荐哲学书籍《大问题》,以上的几个问题便是书中开篇提出来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考的同时让你看清生活中被你忽视的哲学。当然,比起以上提出的问题,生活中有更多的哲学值得你去关注,以及发问。

  --------------------------------------------

  欢迎关注个人账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大问题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