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茶之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茶之路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茶之路读后感10篇

  《茶之路》是一本由《生活月刊》 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3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茶之路》读后感(一):好茶之人必读之书

  年末读到本书,心中诚惶诚恐,既巴不得一下子就将它读完,了解茶之路程,又怕读得太快,忘了太多的知识点,难得一本社科书要当成教科书来读,边读边划边记,所以要极力推荐,希望爱茶之人都能从中得到养分

  按照书本自介,这是《生活月刊》团队历时一年,踏访四十多座茶山,与当地茶农、制茶师悉心交谈,介绍名茶的制作工艺味道

  个人看法

  一是选对题,从中国文化入手,对中国众多名茶进行较为全面实地考究

  二是挑对点,对云南、福建、台湾、皖南、余杭、蒙山等名茶产区一一走访,对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作了一一介绍。

  三是最关键一点,问对了人,找的都是制茶的关键人物,如单枞茶找了凤凰守护神黄柏梓,大红袍找了大红袍之父陈德华,金骏眉找了其创始人梁骏德,这些老前辈专家们敢说敢谈,书本也敢记敢刊,立场较为客观 ,厘清了很多“神话”,这一点,我觉得意义最为重大

  看完书后,真想顺着这条茶路走一趟啊。

  极力推荐。

  《茶之路》读后感(二):熏染出寻常生活的浓浓诗意

  追溯茶的历史,探寻茶的源头,其实也是追溯中国人社会发展轨迹,探寻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精神源地。自古以来,茶即远远超出了单纯饮品的概念,成为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一种恬淡自适、含蓄蕴藉的生活艺术,并始终与中国人文社会有着某种息息相关联系。茶文化的形成自然是与茶中蕴涵的亦雅亦俗、可浓可淡的情味和韵味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分不开的。茶,就像一个引子,既可以让你发现自己情趣所在,又能够引导回归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正所谓“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那种彰显生命本色简约内敛清新自然之气,均从一缕茶香氤氲而出,熏染出寻常生活的浓浓诗意。

  有人说“茶品如人品”,茶,原本即是与世间所有的美好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写茶,其实也是写人,写人与茶皆好的人世风景。《茶之路》涉及的茶,主要有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各种品类,作者据此讲述了大红袍的故事,金骏眉的传奇,桐木关的神话,岩韵的秘密……《茶之路》涉及的人物,既包括土生土长的原住民茶农,也包括一些从城市中出走的新移民茶人——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无不以茶为媒介,秉持着一个共同的理念,有所执著,有所坚守自觉传承传统技艺,远离喧嚣繁杂世事,甘愿做一个社会边缘人。比如已经在与世隔绝大山里生活了七年之久的唐望,通过亲手种植来加深对茶的理解,将做茶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去寻觅内心的本真,他的努力付出,又岂是“放弃”二字所能囊括;比如金骏眉的研发者梁骏德,平生做茶五十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如果没有一个始终坚持下去的理念,又岂能长期承受这种艰辛寂寞;比如成就了安茶辉煌的汪镇响,为了复兴早已失传的工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自己一生要做的是什么,又岂能做到如此进退自如,心无旁骛……

  毫无疑问,茶,意味着一种恬淡朴素心境;品茶,则意味着一种随意自适的态度。很难想象,一个蝇营狗苟名利之徒能够领略茶中真味,因为他缺少安详从容心态;而一个追逐时尚、附庸风雅的“茶客”也同样难以领略茶中真味,因为他追求的只是附着在茶之外的身份象征。对于人生,茶其实更像是一种隐喻,“似乎无味,实则至味”,由喧嚣转向沉静,由繁复转向简单,才更适宜人的生活,才更符合茶的精神。

  原作者:王淼

  原载于:新商报

  《茶之路》读后感(三):《茶之路》:寻找中国人的精神

  由台湾《生活月刊》组织的“茶之路”采访小组,从2013年春天开始,历时一年多时间,先后踏访了四川、云南、浙江、江苏、广东、安徽、福建、台湾等地的40多座茶山,涉及绿茶、黄茶、白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主要茶类品种,对于每种茶生长在怎样的水土,每种茶各自区别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以及茶人的生活状态,都进行了充分的了解,然后将采访所得文字图片结集出版为《茶之路》一书。浏览全书可以看到,作者是从“茶”的视角发现中国,发掘中国人在依托自然与人工成就茶的文明里,追寻茶人是如何从自身出发观照土地生态和生命的,藉此潜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寻访中国茶的旅程,更是一次寻找中国人精神的旅程。

  《茶之路》,是一次寻根之旅,溯源之旅。通过寻根溯源,展示中国茶历史的悠久、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中故旧”中,作者不无惊喜地写道,原以为云南才有古茶树,想不到在四川,也有诸如崇州枇杷茶、古蔺牛皮茶、宜宾黄山苦茶等古代遗留的野生茶树。当作者走进崇州市文井镇大坪村时,就有“几棵古茶树毫无征兆地跳入我们的眼帘。高者七八米,矮者四五米,树形像桂花叶片像枇杷”。而在“丛林之中觅本真”一文中,作者写道,在云南景谷县的民乐镇,就看到“村边上有整片600多棵景谷大白茶古树,最老有考证的有400多岁了”。而这样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茶树,在福建,在浙江,在云南,在安徽,在作者一行所涉足的崇山峻岭中,都能找到大量古茶树的踪影。这足以证明,中国的确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除了茶的栽培历史久远之外,茶的制作工艺,也是千姿百态奇妙无比,让人叹为观止!在书中,作者就向人们展示了茉莉花茶、竹叶青、西湖龙井、碧螺春、白茶、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等林林总总,数以百计的茶品种的制作方法。就以福鼎白茶的制作过程为例吧!在“返璞归真香”一节中,作者写道,制作白茶,首先将“清晨采的鲜叶,要轻快地薄摊在萎凋筛、萎凋架上,萎凋架要倾斜架起,不能让阳光直射,先背对阳光晒,晒至五六成干时再调整竹面方位正面晒”,“等级高的茶,萎凋到八九成干,就上烘笼,在绝无烟气的炭坑上低温慢焙,间中翻茶数次”。从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出,要制作出上等的好茶,除了有好山、有好的自然环境之外,还要有一流的工艺水平。它们之间是相得益彰,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的。所以,那些优质好茶,浸透了人们的劳动汗水,也凝聚着人们的智慧结晶。所以,才有人认为,在制茶过程中,通过“静置、搅拌、发酵、杀青、初焙、包揉”等一系列工序,茶的灵魂已经寄存于其中了。人们制作的是茶,种下的是思维种子,结出的是文化的慧果!因此,我们毫不夸张地说,《茶之路》一书,寻找的是茶的诞生源头,茶工艺的原始状态,而实则寻找的也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应该说,除了寻根溯源之外,《茶之路》一书另一个特点就是唤起人们的反思。通过遍访各地的茶山茶园,作者发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对茶的过度开发利用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不少地方,在新建茶园、新盖楼房时,存在着毁林造园,毁树建房的情况。山间森林的砍伐,植被的破坏,带来的是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改变了茶的生长环境自然而然也就会影响茶叶品质。这样制作出来的茶,也会失去原来的味道。同时,环境的破坏,还可能在大的自然灾害来临时,茶山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给茶农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作者大声疾呼,希望扭转这种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增加茶叶产量做法,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人为地改变茶的生长环境,别让韵味悠悠的茶叶,在不合理的栽培环境下,改变它的芳香,改变它的滋味!只有“让茶回到山林,饮茶之人才机会体验到自然之真味”。

  原载于:南方法治

  原作者:贾登荣

  《茶之路》读后感(四):一本茶路游记

  这是一本“茶路游记”,行程饱满,基本上走访遍了较为知名的茶产地;思考很有深度遗憾的是没有拍成纪录片。有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相近气质美感,但相比之下更显真诚,茶的属性表现得更有质感,也更注重背后的人文。当然,个别茶人也是存在争议的,说他炒作也好,哄抬物价也罢,他能坚持自己的理念,用他的方式做自己心中的一款好茶,也就有底气面对时间与市场检验。书中关于铁观音一章特别促人深省,通过海峡两岸茶人对传统工艺的态度的对比探讨了坚守匠心与追逐利润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永春佛手一章,更多的是呈现时代变迁,黄老厂长的故事总让我想起那个儿时玩得不亦乐乎,一到夏天就溢满茶香,如今已荒废的单位大院,不免有些感伤唏嘘,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茶之路》读后感(五):茶路探寻背后的生命观照

  茶路探寻中,除了找寻中国人精神源地这一目的外,书中还深刻反思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维持和谐友善关系的途径

  在这本实地探访茶山茶人,追寻和探求茶源与真味的书中,以令狐磊、马岭、茶小隐等组成的“茶之路”团队除了对全国主要产茶地每种茶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进行翔实考察与介绍外,还反思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生态的关系,追寻了茶人如何从自身出发观照土地、生态和生命,并藉此悟出茶道境界——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2013年春茶开采,“茶之路” 团队即从四川开始,历时一年余,经浙、苏、粤、滇,到皖、闽、台……八千里茶路的探寻,四十二座茶山的探访,涉及绿茶、黄茶、乌龙茶、普洱茶……他们找寻茶源,出于本心。他们一路追询,不断思索茶在成为青翠或金黄的饮品之前,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与淬炼。因此他们在山中行走,更愿意倾听山里的茶农、工人和茶师们原生态的、活生生心声与智慧。

  茶制作完成后,因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结合或熏染,而被赋予更丰富、更令人回味的生命张力,通过品茶及其间礼仪,或繁或简,饮茶人亦获得情感沟通与诗意生活的修炼,因妙趣横生而达到妙不可言的境界,让我们知晓“当下感”。正如日本著名美术家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提及茶,“对我们而言,已经超出了饮品的概念,它变成生活艺术的一种信仰”。

  茶讲述的是大山的语言,但只看到茶带来的枯寂与禅静是不足描述世界里所蕴藏的磅礴自然之气。正如令狐磊在前言中所说:“中国人更应有大气之象,滚烫茶汤有如奔腾的山河之势,与使用古法传统制作的茶叶产生激烈撞击,每一泡都会产生复杂味觉感受。”故此,可以说他们寻找茶的源头,实际也是找寻中国人精神的源地。因此他们非常看重被视为“九龙之水”的澜沧江赋予中国茶的自然进化之道,来自圣洁高原的唐古拉山雪山水,汇集多个支流后,养育成云南南部茂密丛林里的古茶树。那来自古茶树的一叶叶茶,不正是大地恩情高山的精魂么?

  每到一产茶地,“茶之路”团队所思索的茶韵,不只是茶所带来的土地、自然、熏烧木头的韵味,还有让人的味蕾嗅觉在各种自然气味记忆中的巡回盘桓,更有一种由土地的自由淳朴气氛所培育出来的真福,而这更让人们懂得:茶中那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味道,其实隐藏着整个自然。“下山路上,太阳出来了,茶农们把新采的鲜叶都拾到平地上晒青,村子里又都热闹起来。他(黄柏梓)一边往山下走,一边跟各家打着招呼,脚下的山路一直连向远处,斜阳里的人、茶、山,亦如无尽的人世风景,他走得豁达明亮,跌宕自喜。”(《守山人》)这是茶归山林,人归自然的极佳写照

  茶路探寻中,除了找寻中国人精神源地这一目的外,书中还深刻反思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维持和谐友善关系的途径。特别提到他们在造访潮州凤凰乌岽山的老宋茶时,那单薄瘦弱的树形,以其风烛残年之躯,勉力提供它的剩余价值……让他们不忍卒睹!更痛心的是整个山区被过度开发,盖新楼的、辟茶园的,让整个山区绿色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同样让人痛心的是,台湾阿里山高山乌龙茶区在没有科学妥善规划下,也因过度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因此想友善而有效持久运用老天赋予人类资源,只有重新思考茶农、茶人与自然生态和土地的关系。把茶做好、卖长久,提供给使用者安全无害、足堪品味的茶,根本之道在于整体生态的维护。维护得当,方能达成养身、养心、养天地的和谐世界。在市场上,当陈年、山头、树龄成为人们看重价格坐标时,读完此书,我们是否也该反思到底看重茶的什么价值?茶中蕴藏的雨露、山魂等自然原力,让我们的庸常生活获得泽与洗礼,“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这或许才是茶的真正价值,且值得长久秉守。

  原载于:信息时报

  原作者:邱向峰

  《茶之路》读后感(六):料知茶味同禅味,且吃茶去

  文/李小丢

  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村田珠光,坚信“佛法存于茶汤”,他由茶悟道的机缘还多亏一休大师的点拨。当日一休提出了昔年中国高僧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公案。所谓“吃茶去”的原委,依《古尊宿语录》记载如下:“以机风问答而著称赵州禅师在自己驻锡的禅院内接待两位慕名而来向他求教的僧人。赵州问其中一僧以前可曾来过?那僧答不曾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僧同样的问题,那僧答来过。赵州依旧说,吃茶去!在旁边听讲的院主不解地问道:无论来过与否,为何都命其去吃茶呢?赵州不答,忽然喝道:院主!院主愕然应诺。赵州道:吃茶去!”一休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赵州的“吃茶去”究竟要表达怎样一种禅意。

  珠光冥思苦想了好久,依旧无法从那三个字上有所开悟。一休为了点化他,就命人给珠光端过一碗茶来。珠光刚刚接在手里,一休忽然大喝一声,伸出手去将茶碗打落。珠光一怔之下,随即领悟到师父的意思是说:“送来的茶犹如被动接受的固有成见,不能未经思考就轻易接受。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茶之所以为茶,从中感悟到茶之妙处,这才能真正确认茶的客观存在。”而《茶之路》,就是这么一本深入中国各大茶叶主产区,近距离接触与茶相关的人和事,让读者亲身体验茶之所以为茶的书。

  《生活月刊》将“茶之路”的主题以专辑别册的形式,一共出了四辑,本书为四辑的结集。读书前我习惯性的翻了一下版权页,初印只有八千册。我想,那些生动平实的文字和照片,如果换成银幕上的影像应该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我遗憾的是,《茶之路》没有拍成一部类似于《面条之路》那样的文化纪录片,《茶之路》整体的风格就像茶一样给人淡然回甘的口感,不像《舌尖上的中国2》那样,充满了主题先行和刻意煽情的意识。它更倾向于去倾听茶自己的语言,拂去价格、等级、品类等人为制造的障碍和标签,重新找回“吃茶”这件事本身给人带来的愉悦。

  身为云南人的我自然特别关注书中讲云南茶的那部分,毫不意外的看到整个章节着重讲的是普洱。可是无论普洱如何风靡全国乃至全球,家乡人一直爱喝的是腾冲清凉山的磨锅茶,那是将大叶种茶用磨锅干燥的工艺制成的绿茶。早年间因为父亲和清凉山茶厂有业务往来,也跟着去过一次清凉山,当时年纪太小没有从漫山遍野抽着嫩芽的茶树中看出点文化和历史。多年来心心念念的只是在清凉山吃到的土鸡,那些鸡都是放养在茶叶地里的,以茶油果为食,肉质鲜美,连汤都带着一股似有若无的茶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茶山上的生活的人来说,茶不只是解渴的饮品而已,而是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渐渐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别的风靡世界的饮料所不同的是,茶因其包容性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茶已经广泛地进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普及的。总有人哀叹中国已经丧失了茶道,不像日本那样保留着唐代茶文化的精髓,如“斗茶”、“茶戏”等等。然而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茶道不过是茶的诸多面相之一二,和用开水冲泡茶叶比起来,无所谓雅俗,亦无所谓对错。就好比有些人谈“茶禅一味”,指的绝不是穿着袈裟泡茶,也不是念一句经喝一口茶。书中台湾茶商蔡林青说的一段话特别有道理:“茶就是一种喝了对身体好的饮料。对我来说,好茶就是自己喝了觉得口感好,喝它经济上又没有负担的茶,如果你喜欢喝的茶太贵,因为伤了钱包而伤心,那它对你来说就不是好茶。”能够从茶中品尝到这样的道理,就算喝的是十几块钱一斤的茶叶末,也达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了。

  茶,那些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味道,其实隐藏的是整个“自然”,在喝下茶的瞬间,人完成的是一次和自然界的交互,你喝下的,是茶叶中蕴藏的阳光、雨露和山的精魂。如果你现在还感受不到,不要紧,且吃茶去。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留下过一首诗来说明他的茶道精神:“先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以外,茶一无所有。”

  刊于今日《北京青年报》

  (呐,各位转载的编辑大大们,我知道你看得到这行字的,你明明都复制到这里的说了哦!话说你们报纸要是真的没有稿费我也不介意的,有的话当然更好,这主要是个互相尊重的问题不是么?给我发个豆邮跟我说声不是很为难的事情吧,话说你不是有什么社交障碍吧?我又没有想要和你发生什么进一步的关系,所以,我不介意是你人生中第一封豆邮的收件人的,人总要迈出这一步的是不是,学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应该是幼儿园的老师就教过你的了,你现在这样老师会哭的,你确定真的要让她哭吗?好了我的意思就是个人的分享什么的大家请随意,报刊媒体的编辑们来复制的时候请征求我意见好么!)

  ====================================================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平台:

  读书有疑(微信号doubtsinreading)

  每日推送一些有看头的书评(当然不只是我写的)、作品作家、精彩短篇等。编选的宗旨就是有趣、有品、有疑。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们推荐、订阅。

  快!关注起来!关注一下不会怀孕的啦!(●'ω'●)丿♡

  《茶之路》读后感(七):茶路: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西始云南,东至福建,北起江苏,南到广东,这条由《生活》团队开创的始于2013年3月19日的“茶之路”,跨越南方八省。制作团队翻过峨眉山,寻访太湖源,沿长江而下,甚至跨越海峡,造访三十多个茶区,从不同的茶叶生态中,探寻相同的茶本质——身清、性俭、灵虚。

  《茶之路》记录了《生活》团队的茶友们与当地茶农、制茶师的悉心交谈,记载了茶在不同的水土中各自经历不同的种植过程和制作工艺从而形成不同茶品的历史。一路寻访,茶山无数,茶的性情也因之各异。它的品质总是与当地的风土特质融合在一起——一种茶,便有一种性格。同在太湖湿润的小气候滋养下,生长于宜兴山中的紫笋茶,以平和含蓄的兰香见长,既不像西湖龙井以炒制香取胜,也不像安吉白茶青春妩媚,个性张扬却可常相伴随。而洞庭湖畔的碧螺春则是淡中寻味,入嘴似无味,细品则舌底尽是绵密馥郁的清香,似若青榄,鲜中微涩,却又即时生津回甘,成为了江南地域风土,中国式山水恬静清雅意境的绝佳诠释。茶之路沿西北而上,便有蒙顶茶柔和、宜宾茶刚烈,峨眉介于两者之间,刚柔并济,外柔内刚。正是这诸多茶性构成了中国“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的文化景观。

  《茶之路》不仅呈现了茶文化在地域上的广泛性,更展现了它在时间纵轴上的深度。中国茶文化历经五千年历史,但是在工业文明发展速度超越了文化传承速度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茶工艺的演变是生活方式转变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茶之路》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涌溪火青最关键的“掰老锅”工序的记载,然而持续18小时的炭焙方式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现代工业文明下显得越来越格格不入,于是被电焙取代火焙。

  《生活》团队在寻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从偏僻的乡村走向繁华的大城市,再从喧嚣的城市中返回到宁静的山村的“归乡人”。当茶季变成了一种乡愁,我们期待寻找的也不仅仅只是青山绿水间的故乡,更是现代人渐行渐远的精神原乡。在《茶之路》一书中,唐望和父亲从嘈杂的都市生活中抽身,回到乡间茶园。在种茶过程中走过许多弯路,总想着用自己有限的精力来面对一切,找尽办法挽留仍不见成效,却在分身乏术细心观察时终于发现把茶完全交托给大自然才是最有效的挽留。当茶托付给自然时,种茶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古代文人多爱茶,茶与文学创作也从未有过分离。“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茶兴、茶心、茶境、茶悟其实都是文学的养料。在政治动乱的元代,亦有众多文人隐士创作散曲展现隐居生活,茶事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而近现代茶事散文创作则更加丰硕。茶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以为的人与和谐自然相通之介质。原因在于,品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茶而静,由静而和的体悟过程。茶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载体,品茶人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安放下了一颗在尘世之外寻求宁静的心。“茶归山林,人归自然”,我想,《茶之路》是茶源头的探索之路,更是中国人精神原乡的探寻之路。

  原作者:潘玥婷

  原载于:佛山日报

  《茶之路》读后感(八):茶后故事

  说来惭愧,吾等虽为山野村夫,却也爱附庸风雅,偶有老友赠送一些普洱龙井金骏眉水仙,便赧然欢喜,也弄些茶具盖碗,一应俱全,而且不管是否专业,也有意学样,弄些功夫泡出来。

  为了识别茶色不至于被人耻笑,还特意看了一些介绍茶的书,不过这些书看了几本之后,却有些审美疲劳,这些书的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对每一品种逐一罗列:茶的名字,茶的外貌,如何滚泡,茶的味道,品种介绍,当然还会插上几张图,当然,作为科普书,自然是合格的,然而似乎看完了自己感兴趣的茶品介绍后,却有了一种审美疲劳之感。

  然而这本《茶之路》却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在介绍茶的过程里,是有故事的,这些故事是本书的编写组成员历尽辛苦,一手采得的,显然和摘抄百科进行罗列的书籍有了显著的区别,那些亲历一线拍摄的照片和采访手记,是和那些单纯罗列茶色照片和文字介绍不一样的地方。

  或者说,有温度。

  是的,有人的地方才有温度,就像书中介绍的诸多茶种一样,原来有如此多的茶能够流传开去,是十分幸运的,历史上有太多茶种因为种种原因,不幸失传,何其遗憾,但也有部分茶种,却因为一些匠人,使得灭绝几十年的茶花,得以复活,如此观之,又有些幸运。

  而且,编写组们并没有只关注到那些时下最流行的茶品,反而用了很多笔墨,描写了诸多花香墙内的好品种,仅仅是那些背后的人和事,就值得为此喝上几泡茶了。

  不过,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个颇值得玩味之处,即许多茶的兴衰,除了茶本身出色的口感和文化传承外,更是和贡茶的身份脱离不开,一旦得到朝廷青睐,顿时身价倍增,甚至许多原本并无多声誉的茶品,也开始名重一时,由此看来,喝茶的口味,除了茶本身的出色口感之外,显贵人士的大力推介也更重要,比如茶最初流传到欧洲,是17世纪的荷兰人首次做到的,然而此后100多年却无人问津,直到中英贸易兴起后,经过英国商人的大力宣传,茶叶才在欧洲成为了新时尚——

  由此观之,所谓的流行,也许这些名流们起到的作用更大啊……

  《茶之路》读后感(九):品茶之路

  这本来是刊登在《生活月刊》这本期刊上的关于茶的“茶之路”系列别册,得到了好评,因此在原册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再次集结成刊。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远洋太古里的方所书店,放在显眼的位置上大力推广,我当时正是对茶刚刚入门感兴趣的时候,因此回来就买了一本研读。

  书中由2013年茶小隐等一行人从春茶开采开始,第一站从四川出发,随后历时一年先后探访浙江、江苏、广东、云南。安徽、福建、台湾,先后踏访四十多座茶山,讲述茶、茶人们的故事。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很多茶的知识,但是更多的是由一个个短篇讲述那些在现代社会仍然坚持完美制茶的茶人的故事,文中一直推崇人与自然最恰当关系就是“茶归山林,人归自然”。

  从这本书中了解了很多名茶和制茶的名人,尤其后续在茶小隐的淘宝店中买到了很多书中看到的认真的茶人做的茶。茶的种类实在很多,同一种的茶都各有不同,都需要每个人真正喝茶,去品味去体会。是一本写茶的好书,也是我喜欢上茶的入门书籍。

  《茶之路》读后感(十):一部纪实性,人文性的茶业记录片

  前月蒙大学文艺好友推荐此书,虽囊中羞涩但满怀欣喜,恰如得见美人一瞥而全身心投入与忘言。今日得览全书,兴之所至,记述数句。

  学茶数年,愧教一年有余,愈发觉茶之深远博大:健康之品,雅俗共赏,传承千年,因天地,因时空,因造工,因饮者等多有不同,而生妙趣。不少年轻人将茶,茶馆认为是老一辈的、传统的或是高贵的、孤寂的事物,他们更喜欢热闹的、便捷的奶茶店、肯德基、电影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到了中老年都喜欢喝茶,而非奶茶、肯德基,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我们终究会明白,茶对我们的意义。更多的年轻人终究因缘际会,接触到这条漫漫茶路。这是这本书想表达的,也是本人所做的,亦是“逸和”品茗社成立的初衷。

  此书编者历经一年走访蒙顶、峨眉、太湖、余杭、西湖、皖南、潮州、云南、闽东闽北闽南、台湾,寻访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峨眉白芽、竹叶青、碧螺春、宜兴红茶、顾渚紫笋、径山茶、西湖龙井、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祁红工夫、六安茶、凤凰单枞、石古坪乌龙、岭头白叶单枞、云南普洱、白毫银针、凤庆滇红、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福州茉莉花茶、大红袍、水仙、肉桂、武夷名丛、金骏眉、正山小种、政和功夫、白琳工夫、坦洋工夫、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漳平水仙、白芽奇兰、木栅铁观音、文山包种、冻顶乌龙、高山茶、高冷茶、日月潭红茶、东方美人、老茶等多类名茶——全书给我们呈现出更为生动形象直观的茶人茶事,质朴专业更为贴近自然的茶法——放养式的栽培管理,更精准的加工制作,更朴实而又专业的茶礼。

  比起一般的专业基础书籍,更为丰富玄妙的兴衰故事;比起一般的专业术语,更为详实恳切的来龙去脉(品质形成的过程);比起一般的茶道茶德茶文化,更为朴实自然而近乎——道。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茶,眼中的茶文化,心里的茶德:不是满口道德仁义,不是挟他人之势力,不是故弄玄虚,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生怕被市场遗忘丢弃;更不是都市的繁华艳丽,唯名唯利。

  有自己的坚持,为做一次好茶,传统的工艺,精细的要求,贴近自然地管理;经历过失败与磨难,徘徊过生死之间,与茶与自然为伴,朴实近人;从茶的本质出发,依人类之体质,更重功用而非大潮随波。

  心有戚戚而不敢不言,满是憧憬而为世所困,茶之路依然道远艰难。——致自己。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六日上午九时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茶之路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