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植物人》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是植物人》影评10篇

2018-06-24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植物人》影评10篇

  《我是植物人》是一部由王竞执导,李乃文 / 冯波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植物人》影评(一):《我是植物人》:批判现实勇气可嘉!

  当下的中国电影究竟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如果从商业领域审视,答案无疑是前者,一部部高投入、全明星的华语大片,掀起着一浪高过一浪观影热潮,刷新着以亿元为单位票房纪录,这都是前所未见繁荣胜景。但如果从内地传统故事片领域审视,答案无疑是后者,中国电影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差,创造经典角色越来越少,而且在严格审查的“和谐”之下,批判、反思现实的电影几近绝迹,只剩下白领爱情片和恶搞喜剧片在粉饰现实、麻醉观众。因而,能看到《我是植物人》这样一部直面社会问题、揭示残酷现实,曝光医药行业内幕,而且故事又讲得生动鲜活悬念丛生、引人入胜影片编剧导演诚意水准无疑是值得让人挑大指称赞的了。

  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苏丹红、暴力拆迁……一个个爆炸新闻反映国人险象环生”的日常生活,《我是植物人》则一举踢爆医药行业的黑幕,让人痛感我们原来生活在如此缺乏管制、弄虚作假的医药卫生环境中。2007年,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判处死刑”这条轰动一时的新闻,很少有人知道新闻背后令人震惊的事实。《我是植物人》告诉观众,曾经有一年我国审批通过的药物高达2万多种,这也就意味着,药监局每个工作日的每12分钟,就会有一种新药获得通过,如此“高效”的审批速度,无疑令“监管形同虚设,新药的药效和安全失去保证病人最终成为承受一切错误的“买单者”。《我是植物人》将焦点对准片中一家虚构的大型医药企业“方臣药业”,进一步揭示了以医药公司中心的弄虚作假的链条。仅仅因为研发新药费钱耗时,方臣药业就抛弃道德操守,伪造临床试验报告医生证明,导致麻醉剂因非他命屡屡将患者变成植物人,片中那个受害者小女孩一家的悲惨遭遇,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因为每个观众都会深刻意识到,不彻底根除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发生小女孩身上遭遇,同样也会发生在自己和亲人们的身上。

  然而,格外吊诡的是,公理不彰的现实令是非颠倒、正邪异位。小女孩家人求告无门,生活每况愈下,而大医药公司却趾高气昂,拒不认错。主持正义男女主角要像地下党一样律师暗中接头,像“碟中谍”一样偷查医药公司的内部档案,仿佛他们才是在做见不得光的事情。医药公司却可以一手遮天,用巨额广告费让男主角采写的曝光稿无法上版,甚至雇佣流氓打手对男主角进行血腥报复。导演在设计这些剧情时刻意营造出一种荒诞感,从而突出了现实的残酷。而“我是植物人”的片名更是对国人生境遇和面对乱象无动于衷冷漠心态表达无奈嘲讽

  片中男女主角为了揭露医药公司的黑幕,都付出沉重代价。男主角的手落下残疾,女主角则用身陷囹圄的代价让医药公司彻底垮台,在我们这个“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社会中,他们的勇气和责任感都让人可敬可佩,也同时让人对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心生敬意。在商业娱乐片大行其道浮躁环境中,能用十足的诚意、专业态度打造出这部细节真实发人深省的影片,追求心灵触动而不是简单提供感官刺激,不惧可能遇到的“审查”问题,更不惧肯定会碰上的票房冷遇,这份勇于批判现实的责任感,在当下内地影坛显得格外罕见,所提供的独特观影体验对观众来说也是格外难得的。

  虽然《我是植物人》不乏深刻内涵和残酷现实,但表现形式却一点也不刻板沉闷,没有一开始就摆出一脸批判的严肃架势,而是用女主角的身份悬念和男主角作为狗仔的娱乐桥段启动剧情,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好奇心,然后再逐步切入医药行业黑幕的主题,开始营造矛盾冲突和起伏剧情,最终女主角身份悬念的揭示同医药行业的黑幕曝光巧妙融合,推动剧情达到高潮,显示出编剧和导演编织故事的独到创意。男主角李乃文和女主角冯波在片中的表演也格外出彩。李乃文将身为娱记狗仔的机智调皮,帮助女主角的古道热肠以及勇揭黑幕的义无反顾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如的生活化表演让角色显得格外生动鲜活。冯波则把失忆者的痛苦无助孤独刻画得十分到位,最后真想大白之时内心翻江倒海般的矛盾冲突,更是通过全情投入的剧烈情绪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对观众的情感形成强大冲击力。

  要说《我是植物人》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摄影师风格玩得收不住,产生了“过犹不及”的效果。本片运用手提摄影营造的纪录片般的真实感十分契合影片的风格,一些刻意模糊焦点的镜头也同女主角从植物人状态苏醒过来的视角十分吻合,还有一些镜头的巧妙构图也体现出摄影师的艺术构思。但是,摄影师把模糊焦点的镜头当做影片在摄影上鲜明特点大量使用,就有些无厘头了,比方说男女主角在一起吃饭聊天时,镜头拍到他们面部时候也是虚的,这就完全谈不上有什么合理性可言。而且这些显得十分刺眼的虚镜头,很容易造成视觉上的不适感,从而产生出将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屡屡拉出戏的负面影响。(文/列文)

  《我是植物人》影评(二):可以媲美日系推理的国产社会推理杰作

  今天早上在CCTV6看的,在现今的中国电影圈子难得一见关注社会问题的电影,而且仅就情节来说也很有推理的感觉,电影情节是一个失忆的植物人和同情他的作者调查医药行业黑幕的故事,情节虽不算很悬疑,但找寻记忆的情节一直都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因此绝对可以拿来当推理来看,很有一点社会版的《异邦骑士》的意思。而且在结尾部分还有一个不算新鲜但极有讽刺的逆转,几乎把社会批判性强化到了最大,绝对不输给像《虚线的恶意》或是《白色巨塔》这样的社会派杰作。导演选取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视角就是前几年泛滥的假药问题(现在依然很严重),学医的童鞋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医疗体系最大特点就是“以药养医”,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出自药品提成上的,因此也造成了现在药品行业的恶性竞争和造假成风的现象。当然医疗纠纷其实中国现如今社会问题的缩影而已,作者也没有停留在这些表面东西上,假证、狗仔、买凶杀人、报社与企业沆瀣一气,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统统都被导演呈现在了荧幕上,特别是结尾男主人公女主人公所说的“我们都是植物人”这句话很能反映当下在这种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普通人麻木和对现实的妥协。虽说跟作者电影相比这样的电影显得颇为匠气,但依然必须佩服导演敢于关注现实生活的勇气,毕竟这在现在中国电影语境下难能可贵,作为推理电影来说绝对可以算是杰作甚至神作。最后还应该感谢郑筱萸(话说此人还是我老乡来着),假如不是因为他的落马,这样的电影估计不太可能跟我们见面的。(不过结尾那个郑筱萸被公开审判画面还是笑喷了)

  《我是植物人》影评(三):当李逵变成李鬼-中国医疗现状之我见

  一个白领丽人遭遇了一场车祸,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监护病房里面,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整整昏迷了三年,能醒来简直就是个奇迹。然而这奇迹却不能给她带来任何欢乐,因为她已经忘记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被社会抛弃的无名氏。在一个好心记者帮助下,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朱俐”,凭借记忆中的医学知识应聘到了著名的方臣药业开始了新的生活。在一次公益活动当中,她结识了另外一个植物人少女小芸的父母,少女在一次手术之后昏迷不醒变成植物人,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一贫如洗。因为感同身受同病相怜,朱俐和记者帮助小芸的父母开始了艰难的维权之路。这起事故原因到底是什么,责任在哪里?朱俐在调查中逐渐走近残酷的真相。小芸的昏迷被怀疑和一种麻醉药物相关,而这个药物正是朱俐所供职的公司方臣药业所生产的。更让人意外的是,她发现自己的昏迷乃至失忆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压根不是因为车祸,而是和小芸一样同这个麻醉药脱不了干系。震惊之余,朱俐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查了这个药品的上市临床试验记录,才发现这个药品压根没有做过上市前的临床试验,数据全都是编造的,审批手续是通过中介公司代理完成的。最残酷的真相是,中介公司上签字的代理人居然就是朱俐自己。至此,真相大白,朱俐原来供职于某中介公司,而这家中介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帮助那些手续资料不全的药厂编造材料再通过上层的关系拿到审批手续。这样上市的药物自然问题多多,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朱俐恰好非常幸运的倒在了自己代理过的药品上面。

  以上就是王竞作品《我是植物人》的情节,之所以要把这个故事累述一遍,原因就在于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你使用的是一种有国家正式批文正规厂家生产的真药的时候,仍然出现危害健康的严重后果,那么,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我们还有什么药品可以信任

  中国的医疗环境之差、医患矛盾之多是众所周知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医疗公平性排名为全球倒数第四。然而为何会产生如此混乱的医疗环境,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人把问题归结为医生的医德丧失,我个人却不赞同,在这个全社会道德集体丧失的年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医生独善其身

  作为一个既做过医生,又在外资企业从事过药品销售的资深人士,我对医疗界的诸多现象或亲身经历,或感同身受,或亲眼目睹,进而反思这种乱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尝试总结出了我个人理解的乱象背后的一些原因。首先我认为最大的矛盾就是国家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的矛盾。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到2011年,中央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为5360亿元,这还是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的,占中央财政支出的3.18%,按13亿人口计算,每个人每年能获得的医疗费用仅为412元。而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全都高于财政总支出的15%。国外高昂的医疗投入意味着健全医保制度,医院作为公益性的单位,医生的唯一职责就是解除患者的疾病,至于患者的医疗支出以及医院的投资建设,基本上和医生没有任何关系。而在我国,政府把医疗推向市场,让医院自负盈亏、以药养医才是导致目前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在媒体报道中,从未出现过类似分析,反而曝光率最高的就是某某黑心医生索要红包收受回扣之类的问题,出现医疗纠纷一概偏向弱势的患者方面,更深层的问题压根不敢触碰。媒体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所起的唯一作用就是转嫁矛盾,把医疗投入的矛盾导向医患矛盾,把大矛盾转化成小矛盾,把本该是同舟共济共同抗击疾病的医生和患者硬生生的逼成了冤家。最终结果就是,医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国外对医生的尊重在这里压根不复存在。在一份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报告中,有6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的执业现状,有67.5%的医生希望改变现在的工作环境,改变的方式就是“改行,不再当医生”。在我曾经接触过的很多全国知名专家纷纷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无数曾经满怀理想的医生纷纷成了医院的逃兵,长此以往,几十年后,中国本来已经数量不足的医生将会更加稀少,“看病难”终将演变成一票难求。

  除了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的医药管理更是存在诸多弊端。谈到我国的医药管理,就不得不和美国先进的医药管理做一番对比。要知道,在美国,FDA(美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近十年平均每年审批的新药只有20个,而制药公司研发每个新药的研发周期平均为12年,每个新药研发投入平均为10亿美元,药品上市前要经过严格的三期临床试验才能够最终上市销售,临床试验的目的是明确该药品的疗效现有的药物更好或者是副作用更低,否则就无法通过审批。而中国的SFDA(中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前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在位的那几年,平均每年审批新药将近一万种,平均每天审批三百多种药物,注册司的几十位科员一年不吃不睡恐怕也看不完那些等待审批的材料,关键的临床试验更是靠编造数据蒙混过关,反正也没人核查。在这种审查制度下获得的批文,即使是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药品,真药和假药有什么区别,疗效能有多大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又何从保证?正因为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下,才出现了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和“欣弗”事件,进而牵出了前药监局长郑筱萸渎职案,也开了部级官员玩忽职守被判处死刑的先河。反观美国,药品有严格的召回制度,即使已经通过FDA审批上市销售的药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是有新的数据证明该药品安全性有问题的时候,一样可以强迫药品下架,禁止销售。而在我国,压根没有严格的药品召回制度,制度的缺失才是导致一幕幕悲剧发生的根源。

  回到电影本身,或许有人会说,这部电影反映的不是现实,因为剧情充满了太多的巧合,有太强的戏剧性。然而借用作家余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现实就是最大的超现实。一切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事情都有可能在这块土地上发生。因此,尽管《我是植物人》这部电影制作粗糙、剧情拖沓,许多细节设置有待推敲,但我还是向大家强烈推荐这部电影。因为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当周围都充斥着一些披着时尚外衣的肥皂剧和东拼西凑的无聊闹剧的时候,才衬托出《我是植物人》这样的充满诚意敢于直面现实的电影的难能可贵

  《我是植物人》影评(四):亲情

  电影感觉不错,很吸引人;但更令我震撼的是故事情节:一个人的失踪竟然可以这样了无痕迹;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从2012年毕业之后发生的许多事;毕业之后没找到工作,本来学习不好学校也一般,再加上得了肺炎,找了几个工作都没干多长时间;到了13年,原来打工攒下的一些钱也逐渐花完了,身体和生活每况愈下,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跌落到人生最低谷;可是同学圈里还在整天攀比,谁谁找到了央企的工作,谁谁工资涨到了6k,谁谁娶了漂亮媳妇。。。。。。父母也是整天在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怎么孝顺;那段日子真的感觉low到了极点;

  终于有一天,实在感觉不堪其扰,就把手机停机,换了新的QQ,断了和以前同学所有的联系方式;有一段日子,反正也没钱找地方玩,就在大街上、郊外游荡;住的地方附近有一条大河,淹死过很多人,我有时候烦透了就跳进去洗澡,想着也许淹死了就一了百了了,可是命不该绝,啥事都没发生,我仍然是半死不活的整天游荡;有时候我就会想,也许我某天死了都不会有人知道;其实真要死了,也没什么值得遗憾的,父母有养老金,不愁吃穿,兄弟姐妹也都结婚了,过得也都不错;

  就这样郁闷的到了2014,仍然没和任何亲戚朋友有过任何联系;打一些散工,没事时闲逛;有时实在无聊了,偶尔也翻起上学时学过的一些技术,后来发现竟然有能用得上的,于是报了培训班深入学习;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绝望的日子,所以对学习上的苦和累都不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比其他同学和同行都进步的快;然后就是越来越好;

  前一段时间看周迅的《撒娇女人最好命》,里面提到一个新闻,单身的主人疾病去世一个月无人知道,养的猫把主人尸体蚕食;我苦笑了,我想说单身真的不算什么,和所有熟人都失去联系才是真正的孤独;

  刚才看到林俐恢复记忆找到亲生母亲时,母亲的癫狂,让我感触很深,差点哭出来;立刻给父母打了电话,报了平安;告诉他们虽然现在仍然单身一人,但是温饱不愁,工资也越来越高,相信未来会越过越好的;

  以后不会再让父母担心了;有些事不习惯通过电话说的,就写在QQ空间,即使再忙,也要每天更新QQ空间,让父母知道我安好;

  《我是植物人》影评(五):选做哪种植物

  《我是植物人》是导演王竞201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作为一部获得公映的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同时又是低成本的电影,自燃在创作表达、资金等方面,会受到一些限制。王竞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同时也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的制作,应该算是话语圈之内的一员。他之前的电影《一年到头》与这部《我是植物人》相类似,并不精致,也算不上很有深意,但是也可以逼仄空间舞蹈似的,传达一些对于现实的探讨。看过电影,对就情节引起的思考写上几笔。

  影片讲述了女主角林俐因为一次意外,在医院手术时,成为了植物人。三年后奇迹般苏醒,醒来之后全无记忆的林俐在男主角的帮助下,一步步寻找自己的身份以及何以成为植物人的真相,而最终结果却发现自己也是那一系列造就悲剧链条中的一环。整个影片关注的是有关医疗药品的社会现实问题,又要面对能够让电影存活并上映的现实问题,到底这两个现实哪个更棘手呢。于是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很多与我们累计社会经验并不相符的情景出现。当然,一个正常心智的观众可以知道在电影中哪些是现实,哪些是超现实。就像一个舞蹈学了二十年的人,发现可以施展的只有一块一米见方的空间,那还跳吗?当然要跳。一米见方总好过无立锥之地,可以舞蹈总好过改演电视剧。影片中涉及到的医疗产业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深受关注,同时被些许妖魔化的行业。不过我觉得某种意义上,大部分职业都是利益导向下,内行对于外行的欺骗。只不过在某些特殊的行业领域,除了经济商业利益,还涉及了情感道德等因素。医疗行业就是其中之一,那些身处巨大利益链条中的药厂、医院,那些身为巨大机器螺丝钉的医药代表、医生护士,也只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转而已。当那些地产金融销售惟利是图的时候,医药代表因为药品缺少了某个实验环节,医生护士因为绩效原因用了点更贵的药、做了两可的手术,就被送上了道德的审判台,甚至要面对病人凶残的屠刀时,天上的佛祖上帝玉皇真主老几位,也得皱皱眉头吧。影片后来当女主角发现自己也是医药公司的员工,而且也做了愧对良心的事情时,男主角劝慰的说自己读书时,也想做个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而现实只能是去化妆偷拍明星的隐私八卦。某种意义上,大家活着都是植物人。女主角也醒悟这昏迷的植物人经历,是某种报应,让她最终选择认罪伏法,男主角也良心重燃,去了社会版做有志记者。但是,你懂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都不是我要表达的重点,我想探讨的是:一个人遭受了不公、不幸之后。首先,什么是不公、不幸?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觉得自己遭受不公不幸,但我觉得其中绝大部分并不符合,因为那其中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原因。简单举例,我跑去踢球踢断了腿,这不能算不公不幸,因为即便有别人的客观作用,自己的主观仍是主因。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做出超越能力范围的动作等等。然后我去医院做手术,医生前一晚和老婆吵架精力不济,手术时把我的腿接反了,那么这个可以算不公不幸了。以这个标准去判断,可以剔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不幸。遇人不淑,在我看来是个欺骗性很大,造成影响很恶劣的词语,因为人们在抱怨不公不幸时,可以便利的使用这个概念,让自己置身世外。我所谓的那种不公不幸,是一种无妄之灾,可能来自有意,也可能来自无意。

  澄清了不幸的含义,那遭遇之后呢?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而无妄之灾也并不少见,就像电影里手术麻醉导致的植物人。作为承受者,这样的遭遇自然会有不公、委屈、愤怒的情绪,但细究起来,这样的情绪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对象,是医生的错吗?是药厂的错吗?是政府的错吗?是体制的错吗?都是,但也因为都是,就无法找出明确的对象为这样的不幸负责。我再讲一个例子,是之前一本研究自杀的书里提到的:一个农民,被一辆大货车撞死了。开货车的也是家境贫困的农民工,车子是租来运货的。法院判决赔偿,但肇事者根本无力支付。死者的妻子觉得受了委屈,上访无门,拒交公粮,受到了警察的责罚,屈辱交加,自杀而亡。这当然是个悲剧,但其中的每个人都没有明显的过错,似乎仅仅是把美好撕碎之后的生活。即使所遭受的不公不幸之后有一个明确的过错指向方,但是当彼此双方的社会力量差距悬殊时,讨回公道之类的说法很多时候也只是那无妄之灾之后的无望之想。鲁迅说读遍中国历史,满纸只是“吃人”二字,而即便读遍世界历史,弱肉强食的动物本性也是无处不在。不仅仅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期盼青天,期盼侠士,期盼好莱坞里的超人蝙蝠蜘蛛忍者龟。期盼它们伸张正义,除恶扬善。当这样的期盼不仅作为精神消费,而成为迫切需要时,现实经历又教会人们除了隐忍,不要有太多别的奢求。要是侠义的理想看得太多,也许就成为十二频道的社会新闻了吧。平淡,健康,没有遭受无妄之灾,在某些时刻有点小小的运气,我想这就是幸福了。

  《我是植物人》影评(六):做药就是做良心

  几个月之前 就有学长推荐这部影片 一直没有机会看 今天在家 看完了 因为自己学药 对影片中一些情节很熟悉 一场车祸 让女主角从药厂利益的受益者 变为不合格药品的受害者 也许是定数 也许是巧合 影片中暴露出来的一些中国药企存在的问题 还是很现实的 自己这两天除了继续找寻临床药学的资料外 也关注了一下CRA 那个感觉很高级的职业 真的 对待药品 来不得半点马虎 尤其是做药的 你在这个药品上做手脚 这个药品 可能某一天就有可能被你的亲人 朋友 甚至自己服用 那可是造孽 我感兴趣的是影片的情节 至于拍摄手法 不敢妄加评论 我们还是要支持这种小成本影片 电影不只是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与愉悦 它同样承担一份社会的 历史的使命 PS 期望自己在药学这条道路上 走的平稳 坚韧 和光明

  《我是植物人》影评(七):直面人生

  这部电影的构思很巧妙,也很成功,是一部值得回味的电影.虽说我的植物人般的生活状态,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这部电影还是轻轻的触碰到了我心里某些脆弱的东西.这些年来,我可不敢抱怨社会怎么样,老师说,适应才能生存,反抗必然灭亡.所以我只能适应.为了生存,必须已暂时的牺牲梦想为代价.但是当初所想的暂时性,也早已习惯成自然,已经害怕去面对失败的感觉,害怕失业的感觉.  突然很想忏悔,可是我已经没有什么信仰,所以眼睛所及也不再透彻.看这样的电影,我很容易理解一个人犯了错如果知错为什么可以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觉得宽恕别人的同时,也许也宽恕的自己,让自己从痛苦和仇恨中解脱.也许明白这一点,我的未来可以走得远一些,勇敢一些.

  《我是植物人》影评(八):《我是植物人》:巨兽不仁,以万物为逼随便干

  《我是植物人》:巨兽不仁,以万物为逼随便干

  感谢朝廷,法外开恩,让《我是植物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感谢朝廷,大人大量,没有在互联网上删除本片资源、没有在百度里屏蔽掉相关词汇、没有吊销导演的职业工作许可、没有把看过本片的混蛋统统抓进精神病院!

  小民命贱,偶有不适,舍不得进医院,吃两片国产药顶一顶,可有谁知道我们的自产药品到底是否合格?

  小民命贱,偶有大病,被迫进医院,可有谁知道这行当里有多少不可告人却又伤天害理的猫腻——药品、器材、住院费与各种相关行当的金钱关系恐怕比黑色渔网袜还要复杂!

  你可知道装一颗牙,烤瓷的,要多少钱?成本又是多少?

  你可知道给心脏装一个支架,要多少钱?成本又是多少?

  从中渔利者又各自分得了多少?

  没人问,也没人管!相关的机构呢?——呵呵,鬼知道!

  《我是植物人》本身的品质并不惊世骇俗,但内容的大胆却足够惊世骇俗!

  今天,你对这个你所生存的环境,了解得越多,你就越害怕!

  菜有农药,奶粉有毒,空气污染,肉里有激素,火腿肠里有瘦肉精!吃了这些得病,情理之中,本不可怕,可怕的是病了吃药和看病更为危险!

  这不是单纯的个人道德败坏,而是整体行业的风气使然!

  急功近利,视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为杂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这一切的根源,或许并不是在人心的疯狂与道德的崩溃,因为一个好制度至少可以让坏人没有机会变坏!

  说白了,是……(此处省略若干字)的杰作!

  这就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不顾一切地发展的结果!这景象就像是一头巨兽不断追逐猎物充饥,而丝毫不顾外表的划伤与胃肠的重负!

  一架庞大的机器,不顾zhi度与监管的完善就冲动地踏上xue腥的原始积累之路!外在的资源无法成为“掠夺”的对象,结果只能从自家兄弟的身上开刀!没有疏而不漏的监管ti制,任何人都可以肆意妄为!

  为了自己可以从中渔利,谁管他别人的生与死!仰望于先富起来的狂徒们的锦衣玉食,穷光蛋们更加心绪激荡、义愤难平、怒不可遏、蠢蠢欲动!

  对于一个习惯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人们,一旦失去冰冷的锁链,瞬间就会露出野兽的原形!那些你争我抢自相残杀的野兽们,却从未抬头看看它们头顶上那个张着血盆大口吞噬者野兽们的猎物的巨兽!

  巨兽不仁,几十年来,任自己的马仔中饱私囊、任无数个毒疮愈演愈烈!

  巨兽不仁,几十年后,想去除脓疮的时候,才发现遍体鳞伤、深入骨髓,牵一发而动全身!

  结果是,巨兽一怒之下,下令脓疮不许别人随便动!

  《我是植物人》就像是一根倔强地去挑破巨兽脓疮的针,侥幸地幸免于被折断的下场!然而,《我是植物人》是巨兽面前的一根小如毫毛的针而已,刺其几百下也是无关痛痒!那巨兽依然忙得脚打后脑勺呢——

  巨兽一边掠夺野兽们的一部分猎物,一边以为野兽建造更好生活环境为旗号肆意侵吞野兽的另一部分猎物!

  巨兽一边封锁了所有指责自身的消息,一边豁开了所有不唱赞歌的嘴巴、屁股和生命之门——巨兽不仁,以万物为逼随便干!

  重回愤青的有肉吃跟着你

  2011-5-25

  《我是植物人》影评(九):原来一切都是个轮回

  他在医院里遇到了刚刚苏醒的她,再次相遇的时候,她已经基本恢复,他救她出院.然后,他们之间产生了边缘感情.

  他一直努力帮她恢复记忆,并用不正当的方法让她进了一家大企业.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个别人的秘密,渐渐,这个秘密竟然与自己相关.

  他们一起查下去.刚有些眉目的时候,由于触动了大企业的利益,他被打击报复,住进了她当年的医院,感受了她曾经的感受.

  她以为找到了那家公司就可以接近真相,当迈进办公楼的瞬间,记忆袭来.两个曾经的同事,叫出她的名字,不同的名字,一个之前的,一个之后的.

  她决心继续找寻,不止要找回记忆.结果发现,让她失去记忆的其实是她自己.

  这一切都是个轮回.

  ,刚洗完澡,有个空档,想起以前喜欢的这个电影,想再看看,结果发现,比前两次看更有感触,由于现在强迫(症)越来越严重,所以不得不写下来,做个记录,以后有时间再补个详细的.

  另,一切并不一定要说"有"才是"有".我好喜欢那个结局呀~~

  《我是植物人》影评(十):中国是个臃肿的植物人——《我是植物人》观后感

  项目需要,我们滞留上海,长期住进了宾馆,难得有机会享受电视文化生活。然而荧幕天天充斥着黑龙江台无聊的公式化搞笑表演,还有那句“臭不要脸的”,讨厌到了极点。不想周四晚在CCTV6收获了一个惊喜。平时不太爱看CCTV6的,因为上面的影片要么大多看过,要么是主旋律。

  周四换台时,《我是植物人》已经开了头了,总比广告好吧,姑且看看。女1号被车撞到了,在医院里昏迷不醒。结合影名,我猜想故事会这样发展下去:女1号成了植物人,肇事者是个很负责的男士,去医院照顾她,竭尽全力想唤醒她,直到女1号会奇迹般的醒过来,两人相爱了,中间再穿插些催泪的情节。故事开始似乎照我猜测的样子发展,只是肇事者没了。女1号睡了3年醒来了,但是失忆了。她离开了医院,拦了一辆车,后来又住进司机家里。为了独立生存,在做报社记者的司机难1号帮助下,女1号办了假身份证和毕业证,靠着自己的医药知识进了一家大型制药厂。制药厂门口的不和谐身影转变了我的猜想。随后女1号(朱俐)逐渐发现工厂在只要环节中有违规造假的事情。那个不和谐身影原来是假药受害者的父亲,他女儿至今昏迷在医院里。男女1号决定帮助他们维权,在帮助的过程中,朱俐渐渐恢复了记忆,原来她真实身份是帮助制药厂违规申报批文的中介公司员工。而且致使她和小女孩昏迷的违规药就是由她着手申报的。最终在自保和良知的斗争后,朱俐在维权律师以及男1号陪同下去自首,违规的制药厂被查封。

  《我是植物人》是一个批判现实的写实主义影片,故事出人意料,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把中国的现实描绘的淋漓尽致。拿破仑说中国是个睡狮。或许说中国是个植物人更贴切。这个植物人失误服了什么药才长睡不醒那?如今她的身躯日渐强大而庞大,然而大脑日渐萎缩,没有活力又缺乏新思想新思维,越来越显的臃肿而老态龙钟。醒来吧,呼吸些新鲜空气,邻居们还说21世纪是你的,你不能老是昏睡在过去的噩梦里。你需要醒来,更有活力,更有新气象。

  这个难得的好片里有两个场景动了我的心。其一是朱俐与维权律师初次见面是的场景。律师的小心谨慎,仿佛地下党接头。他对朱俐说了句无奈而坚定的话 “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委托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撤诉。要干就干到底!”这种一不做二不休的精神也使我想起了北京张凯律师的遭遇。我担心那位父亲也会在威逼利诱下撤诉。恐怕这也是中国“维权律师”现有的尴尬处境。

  另一个是朱俐恢复记忆后母女相认。当母亲打看门突然看到失踪了3年的女儿,那种吃惊,那种意外,那种浓浓思念的宣泄,在愣住数秒后,化为紧紧的拥抱,化为了嚎啕的大哭。进门后,母亲紧忙来到一个像前,双手合十,激动而虔诚的祷告:“感谢神,把我女儿带回了家。”基督徒的形象再一次出现在国内拍摄的影片里。记得范伟主演的《大耳朵有福》里有个饭前手放圣经上祷告的妻子,还有《十月围城》里孙中山母亲房间里的耶稣像。无论是《大》还是《十》,里面的基督徒形象更像是一个不起眼群众演员,甚至一句台词也没有。然而《我》中,基督徒的形象不仅是多了台词,而且更加丰满鲜活起来。只是我发现了一点点小错误,从祷告词看“母亲”是位基督教基督徒,但是从后面男女1号的对话中知道“母亲”是位天主教基督徒。然而中国的天主教基督徒普遍称独一之全知全能的主宰为“天主”,“神”是中国的基督教基督徒对独一主的两个通称之一,另一个是“上帝”。这也难怪导演出错,就是一般基督徒很难说清楚两个宗派对共同信仰对象不同译名的来龙去脉以及差别。

  朱俐解释“母亲”为何由佛教信仰改宗天主教信仰是说“她的苦难太沉重了。”中国不也正是如此吗?她的苦难也太沉重了,既然无力回天,干脆昏睡不起。中国服用的镇痛药只有麻醉药,如此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并就越来越重,最后植物人。她服的药是违规药,缺了一味药——信仰。也只有信仰可以唤醒中国。是时候了,中国要补服信仰这味药。是时候了,中国要补上信仰这门课。祖国之崛起,信仰是软肋,缺乏信仰的复兴,中国即使再发达,也依然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巨人,搞不好一直植物下去。而基督信仰正是这位信仰药。早在明朝,利玛窦就有“补儒”的说法。基督信仰刚好补了中国缺失的那味药。现在“中国福音化,文化基督化,教会国度化”的三化异象成为了中国信仰复兴具体的表述。惟愿三化早日成为现实,让基督的福音为中国社会注入一味信仰解毒药,医治好思想昏睡的中国。

  如此与民与国,有利有益。

  2012.4.1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